《中国梦》作文指导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题小做以小见大

——《中国梦》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审题,大题小做巧立意。

2、突出细节,以小见大精选材。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目标: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一夜大雨后的清晨,雨霁天晴,观赏到了爽朗的景象,写下了《推窗》一诗:“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袁枚就是凭“习以为常”的雨后初晴情景,小题大做,以小见大地将自己渴念领略山村美景的心愿,用拟人、比喻手法将常见景象描述得引人入胜的。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就写作的角度,乍一看,这是一个很大、很广的话题,写这样的话题作文,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大题小做”,抓住一点,写深写透,避免泛泛而谈。“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并且让其中的每一滴水都能在蒸发之前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二、技法展示、训练点拨:

大题小做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具体为自己要写的小事件、小文章,为大题目、宽题、虚题找一个小巧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最终与“小题大做”一样,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

大题小做的技巧如下:

(1)限制定向,概念转换。题上的限制越少,留给人的思想空间就越大;标题的字越少,词语的外延也就越大。实际写作时,必须加以限制,做到宽题窄作。否则切口过大,中心就不集中。限制的方法很多,可在前面加修饰语,可在后面加中心词,也可前后都加。如“父辈”——艰难的父辈、父辈的辉煌、父辈的遗憾、父辈——执著的一代、对待父辈即对待传统。

又如“人和工具”这个题目,如果我们对“人”、“工具”这两个概念进行转换,将“人”分解转换为具体的“你”、“我”、“他”,分解为具体的某一个人、某一类人;将“工具”转换分解为“电脑”、“电视”、“汽车”、“自行车”、“篮球”、“书籍”、“钢笔”等等。这样一转换,原来抽象的虚题就变成了具体的实题了,为大题小作提供了多元的思考。又如“这是一道风景”的提示语“残阳西落,是一道风景;嫩芽吐绿,是一道风景;公交车上的友好微笑,是一道风景;马路上搀扶老人,也是一道风景;甚至你自己,也是一道风景”,已经

告诉我们可缩小的范围,我们便可以这样化虚为实,概念转换来创作文章了。

同学们,运用上面的技巧,如果让你以“幸福”为话题,你准备如何构思呢?

(2)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小题材与大主题乃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小”是现象,“大”是本质。小题材是为表现大主题服务的,而大主题也需要通过小题材来表现。我们不要企求在800字左右的作文中面面俱到,但要力求用800字的篇幅将属于这一题范围内的某一点、某一侧面、某一感人的片段或细节、场景,写得深刻一些,充实一些,生动一些。

初中课文有很多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如《风筝》、《蜡烛》、《捕蛇者说》、《社戏》、《背影》《最后一课》等等,想一想它们都是用什么小事来反映什么样的大主题的?

你还知道有哪些课文也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呢?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更好地做到“以小见大”呢?

1、写有价值的“生活小事”。有人会问,“生活”还分有价值、无价值吗?分!写进文章里就有分别。我曾经布置学生做过一篇以“爱”为话题的文章。一个学生写他扶老太太过马路。这真是一件地地道道的生活小事!细节、语言、动作描写都十分到位,可我只能给他判到40分。为什么?价值太小!就这件事本身而言,当然自有其社会价值,可小学生写写还可以;作为一个中学生,还对“扶老太太过马路”、“你借我一根尺子,我还你半块橡皮”之类的“生活”乐此不疲,可想而知,这样的文章能有多深的思想性?同样的话题,另一个学生写的也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今天晚饭后,我和往常一样在房间里埋头用功。这时,厨房里突然传来一声碟子被打碎的清脆的响声。我蓦地停下了手中的笔,心头不由一颤:妈妈已经为我刷了十几年的碗了……”接着,他以此为切入点,就写妈妈这些年刷的这近十万只碗是多么浩大的一项工程。记叙、抒情,挥洒淋漓,最后得出了“原来,爱就是一种深沉的责任”的结论,升华了中心,深化了主题,令人信服。

2、重视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大。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要于细微处见事物的大,往往是通过其细部特征传达出来的,写得越细致,越深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所体现出的道理就越深。朱自清的《背影》就是通过细节描写的范例。如体胖的父亲在车站为“我”买橘子时,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勾画出父亲的高大形象。

如作文《争》通过描写一家三口几年前争看电视和现在争用电脑两个场面,反映了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变。由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展示出时代风貌,文章的境界顿出,这不正是作者放开眼量的结果?

三、反馈练习、写作实践:

1、师:接下来是你们大展身手的时候,用刚学习的技巧,以“完美的瞬间”为话题构思两段文字。

四、课堂小结、布置题目:

1、大题小做,以小见大的写作就像摄像一样,角度选得越大,照片中的人和景物就越不清晰;选取的角度越小,越可以把人、物的细微特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们写作时,一定要注意选准角度,化大为小,深刻反映主题。

2、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事业,有事业才会有未来。“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中国梦”有大有小,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围绕这一主题写作,尽情书写自己的美丽梦想,阐释自己对“中

国梦”的认识与评价,要求主旨积极向上。作品题材、体裁、风格不限,可以包括作文、文学创作、读书笔记、读后感等多种形式。要求作品原创,杜绝复制抄袭。

五、思路引领、拟稿誊写

思路一:寻找有梦想的人

生活在这样一个现实的年代,我们身边还有执著于梦想的人吗?本文的体裁为散文,文章以“我”的“寻梦”之旅为线索,记录了“我”的见闻感受或心理历程,点明“梦在心里,希望常在”的主题。写见闻感受,可以描述街头所见几个片段,从平凡的生活状态中发现人物内心的梦想;写心路历程,可以用联想的手法,将一幕幕生活画面在“我”脑海中呈现出来,通过逐一比对,发现原来每个人心中都是有梦想的。无论哪种形式构思,结尾都要回归话题,点明文中所写的都是朴实而不凡的“中国梦”。

思路二:讲述有梦想的事

本文属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可以通过自己经历的一件事,引发关于“中国梦”的思考和感悟,写成一事一议的记叙文,比如走在街头,目睹了表现“公德”“环境”等主题的事件,或正面或反面,都可以议一议,表明自己对“中国梦”的看法;还可以通过几件小事来归纳概括,比如,班里掀起了一股“人人争做小主人”的热潮,其间有好多感人的小故事吧,选几件表现“负责”“奉献”“爱心”等主题的,就能提升到中国梦的高度。

思路三:赞美梦的追逐者

这应是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从身边的亲人、老师、邻居、同学……中,选一个认真生活着的人,以梦想为线索,通过若干事例,挖掘出他(她)身上蕴涵着的“梦想”的力量,结尾点题,将个人的梦想升华为“中国梦”,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思路四:人人都有一个梦

本文当写成寓理于事的记叙文。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让不同人物出场,讲述或展示他们的梦想,最后以“我”——一个倾听者的身份收束点题;也可以写有“我”参与的一次“梦想讨论”,在谈话中揭示“中国梦”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