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教学方法及几个错误的认识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法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法2023年,小学美术教学已经成为了学生们重要的课程之一。
但是,在美术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会给学生的美术学习带来阻碍,甚至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本文将介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常见误区,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重视技巧而忽略创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将技巧的讲解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创意的培养。
这样会导致学生们只能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作画,而缺乏对于自己所画内容的思考和创新。
解决方法: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创意的培养,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品。
可以鼓励学生们参与日常生活中的美术活动,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创意和灵感。
二、难度过高有些教师会给学生们布置与自身水平不符合的画作,导致学生们无法完成或完成的品质较差,加上老师的过度要求,会让学生们对美术产生抵触心理或者放弃自己对美术的兴趣。
解决方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阶段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每个阶段掌握相应的技能和知识,逐步提高难度。
尽量选择与学生自身兴趣和能力相符合的画作,提供清晰的画作步骤、技法和目标。
三、追求功利主义有些家长和教师会把美术教学当作是提高图案设计等实用技能的手段,过分注重学生在美术上的表现给出贯穿于职业规划和一生方向的评价。
这样做反而会让学生们把最初的美好和兴趣丢失。
解决方法:让学生了解美术不仅仅是一种表现技能,更是一种情感、思想和创造性的体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对美的感受和思考,增加他们的创意和灵感。
并且,注重发掘学生自身的特长和潜力,鼓励其因兴趣和爱好而去学习,并设定其得到认可的价值观。
四、只关注成果而非过程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作品往往成为评价的主要标准,而过程则被忽略。
这种做法会让学生们陷入纠结和焦虑,使他们失去对于学习的兴趣。
解决方法: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过程,在教授技巧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情感,让学生们从作画过程中体会到美的感受和创作的乐趣。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术教育的重视逐渐增加,小学美术教学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发展。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探讨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1. 对技法的过分追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会过分追求学生掌握各种技法,比如画笔的使用、色彩的搭配、构图的布局等,而忽视了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恐惧感,觉得自己不擅长画画,从而影响了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 缺乏创造性思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注重教给学生一些固定的作品,比如模仿名家画作、复制静物等,而缺乏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这种做法使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想象能力,局限了他们的艺术表达,无法真正发挥出他们的潜能。
3. 忽视美术史和文化的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注重学生学习具体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技巧,而忽视了美术史和文化的教育。
这种做法使学生无法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学生容易把学习美术局限在技法细节上,无法形成较全面的审美观。
1. 强调艺术的感悟和表达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老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启发,引导他们去观察、思考、表达,并且充分肯定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创作是有价值的。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勇敢表现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敢于尝试新的方式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对美术史和文化的教育。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美术馆,了解名家的作品和他们的生平,引导学生对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以此进行比较、探究、感悟、理解,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美术教学的深入发展,小学美术教学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美术教学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限制了学生的艺术发展。
有必要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误区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误区一:过分强调技法,忽略创意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很多老师往往过分强调技法的教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他们主要关注学生的作品在形式上的表现,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限制了他们的艺术表现。
改进策略: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在绘画过程中表达个性和情感,不拘泥于技法的规范。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感知和思考,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通过比较、思考等方法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提高他们对形式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从而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潜能。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学习技法,但不应该过分强调规范和标准化,而应该使学生理解技法的本质,培养他们掌握技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二、误区二:缺乏生活和实践的融入老师应该注重将生活和实践融入到美术教学中,通过观察、体验、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更加了解和感受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老师应该注重发现和挖掘学生身边的美,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环境和事物中获取灵感和素材,通过感性的表达和形式的构建来进行创作,使学生的艺术作品更加接近生活、贴近人心。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感受和体验美术的乐趣,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表现。
老师也应该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三、误区三:片面追求功利和成绩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应该片面追求功利和成绩,而应该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和个性表达。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触美术教育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们应该认识到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并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常见的误区及改进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误区一:注重技法,忽略创造力小学美术教育中,往往会过度强调技法,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
这种做法容易使得学生只注重作品的完成度,而忽略了个人的特色和想象力。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积累创意和自信,培养出独特的美术风格。
改进策略一:鼓励学生创造和想象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和激发性的主题作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预测未来城市”的作品等等。
同时,教师应该尽量避免过于强调技法,而是更侧重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改进策略二: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应该尽可能提供多种多样的工具和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现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更加自由地表达。
例如,可以采用蜡笔、水彩、水粉等具有不同特点的工具和材料,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尝试新颖的表现方式。
二、误区二:缺乏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往往缺乏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
这使得教学过程缺乏方向性和目标性,无法精准评价学生的成果和提升点。
因此,教师应该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以提高教学效果。
改进策略一:制定教学计划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计划不仅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还应该规范学生的学习步骤和完成时间。
同时,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可以设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提高。
改进策略二:建立评价标准小学美术教育的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包括学生发挥想象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等各种方面。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自评、同评和教师评估等多方位的评价方式,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
三、误区三:过度关注考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艺术修养。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1.注重技法,忽视创造力很多美术教学过于注重技法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
这导致学生只能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和样板进行作画,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重视成品,忽视过程很多学校注重作品的完成度和表现效果,过分强调美观和精细,而忽视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
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只关注结果,在作画过程中缺少思考和自主性。
3.忽视美术知识的系统性许多小学美术教学只停留在简单的技法和材料应用上,缺乏对美术知识的深入讲解。
这不利于学生对美术的全面了解和认识,也无法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4.教学方式单一许多老师只采用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板书、讲解和示范,缺乏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改进策略:1.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仅是临摹和模仿。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目,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创作,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建议。
2.重视作品的过程和思考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在作画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而不仅仅是关注作品的完成度和效果。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绘画和实验性的创作,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和发展自己的艺术语言。
3.加强美术知识的讲解和学习美术教学不仅要注重技法的训练,还要加强对美术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美术史、艺术家的作品和风格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4.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如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实践探究等,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学习美术。
这样既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加强对美术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发展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帮助孩子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课程,一直备受关注。
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常常会犯一些误区,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效果,甚至可能对他们的美术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本文将就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常见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和改进。
一、误区一:注重技法,忽略想象和创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许多老师过分注重技法的传授,而忽略了想象和创造的培养。
他们更愿意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绘画技巧,而忽略了学生们对于艺术作品的表现力、想象和创造力的培养。
对策一:学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老师们应该学会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主题和任务,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不拘泥于技法,而是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和表达。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绘制一幅春天的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他们画的是不是符合标准的花草树木。
误区二:刻意追求成品美,忽略过程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些老师过分追求学生的作品要求完美、规范,而忽略了创作过程的美。
这样的做法可能会让学生们产生“不敢尝试、怕出错”的心理。
对策二:注重过程的指导和欣赏老师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享受创作的过程,并且充分肯定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
学生是在做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美,享受美,从而让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误区三:过分着重纸上作业,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许多老师过分强调学生在纸上作画,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学生们缺乏对材料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对策三:多样化的艺术创作体验老师们应该多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艺术创作,包括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艺术的魅力。
关注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和运用能力,让他们有更广泛的艺术创作体验。
误区四:重视美术知识,忽略审美情感对策四:注重审美情感的培养老师们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会去欣赏和感受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丰富想象力、发展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
误区一:只注重技法,忽视审美情感的培养在小学美术课堂上,一些教师只注重教授绘画、剪纸等技法,忽视了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培养。
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压力,缺乏对艺术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对策一: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感体验,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和思考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描摹自然界的美景、美物,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创作的兴趣。
误区二:作品评价不够客观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容易一味地追求作品的美观程度,而忽视了作品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对策二:注重作品评价的多样性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应该注重多方面的表现:包括作品的整体效果、表现力、创造性等。
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的细节表现、整体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作品,并在评价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建议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从而更有动力去创作。
误区三: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元化一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只重视某一种材料、某一种风格的作品,忽视了多样性带来的启发和提高。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材料,让学生在多种不同的媒介中进行创作。
比如让学生使用丙烯颜料、水彩、素描等多种材料,用不同的手法进行创作,以达到独立思考、创造、表达自己的目的。
误区四: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不贴近学生生活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过于偏向于抽象,缺乏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对策四: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认识、模仿并创作,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体验、实践,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更好地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1. 引言1.1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
了解和解决这些误区,对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误区一:重视成品,忽视过程。
有些教师过分追求学生作品的完美和规范,而忽略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探究,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和自信心。
对策一:注重过程,重视探究和体验。
应该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反思,鼓励他们尝试、探索,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误区二:缺乏个性化指导。
有些教师对所有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发展。
对策二:个性化指导,呵护学生的创造力。
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误区三:过分注重技法培养。
有些教师只注重教授绘画技巧和方法,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导致学生缺乏艺术情感。
对策三:技法培养与情感表达并重。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他们用心感受和表达内心情感。
要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必须正确认识和解决存在的误区,采取相应的对策,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才能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
2. 正文2.1 误区一:重视成品,忽视过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过分强调成品的完成,而忽视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探究和体验。
教师往往会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学生作品的外在表现上,而忽略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
这种做法不仅会让学生产生焦虑和压力,还会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重视成品而忽视过程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美术活动失去兴趣,认为美术只是一种功利性的技能。
而实际上,美术教育应该是一个探究、表达、感受的过程,而非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完美的作品。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作品背后的思考和情感,鼓励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和表达内心情感。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美术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艺术素养的提高。
本文将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发展。
一、存在的误区1. 过分追求技巧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们往往过分追求学生的作品呈现出高超的技巧性,忽视了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个性特点。
教师们往往将美术作品的合格标准仅仅视为技巧的运用,而忽略了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情感表达和特色展现。
这种偏重技巧性的美术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丧失,对美术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
2. 严格规范作品的完美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要求学生的作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希望学生能够呈现出完美的作品。
这种做法往往让学生有了成品即成才的误解,导致其对于自由创作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
对于作品的标准化要求也容易让学生失去创新和发挥想象力的机会,降低了美术作品的独特性和表现力。
3. 忽略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标准一刀切。
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没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导致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抵触情绪。
4. 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学生们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学习,缺乏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性的训练,导致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创作和表现能力不够丰富和多样化。
二、改进策略1. 注重情感和个性的培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想法和表现风格。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不要过分追求技巧性,而是注重作品背后的情感表达。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美术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重要的艺术教育意义。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了学生的艺术教育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误区一:注重技法,忽视审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过分注重学生的美术技法,如素描、色彩、构图等,而忽视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
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作品的外在表现,而忽视了作品内在的审美意义,导致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缺乏创新和独立性。
改进策略:1. 增加艺术欣赏课程。
学校可以增设艺术欣赏课程,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注重情感表达。
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注重作品的情感表达,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题,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3. 推崇多种表现形式。
在教学中,应该推崇多种表现形式,如版画、雕塑、立体构成等,引导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误区二:课堂单一,缺乏实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课堂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性教学,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
1. 增加实践环节。
在美术课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美术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鼓励学生自主实践。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美术实践,提供多样的创作材料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教学中,要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理论,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作中去。
三、误区三:评价标准不明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明确,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作品缺乏清晰的认识,也无法对作品进行有效的改进。
1. 明确评价标准。
学校可以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指导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高作品的质量。
2.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进行评价,还要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品特点和不足之处,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进步。
少儿美术教学方法及几个错误的认识
少儿美术教学方法及几个错误的认识美术教育是少儿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少儿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经。
美术是一门艺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对人生的个性形成,思维的发展,潜能的开发,独立的创新,健康情感的陶冶等方面都具有很深的影响。
通过学习美术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敏感的观察力和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学习美术可以开阔孩子的知识面,因为美术和文学,音乐是姐妹艺术,同时它又和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紧密相联“以文作画,以画作文”就是这个道理;学习美术,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对环璄,艺术和生活都有一个高品味的认识;通过学习美术经历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
提高各方面的修养,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毅力,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心理学、教育学都认为,少儿时期是人的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少儿时代是思维的发育阶段,而进行美术教育正是开发智力,训炼思维,培养灵感,提高他们自身修养和气质的一种手段:同时美术又是少儿最乐意接受的一种形式。
所以,在小学阶段进行美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在一至五年的学生中进行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审美观,创造力等。
低年级的儿童在绘画时,把对心灵及对外部世界的感觉都会如实的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也是儿童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的过程,老师要鼓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
当学生的作品表现出某种创造性时,老师要及时予肯定和鼓励,以此来确定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随泼逐流,人云亦云。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少儿对事物有自己特殊的观察方式和独特的认识与感受。
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的余地。
在国画教学中,中国画的内容多为学生熟悉的花卉,动物,疏菜,昆虫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在教学时,可以把基础国画知识和基本技法传授给学生,把表现形式留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和手创作。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美术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塑造个性的重要途径。
在美术教学中,有时候会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常见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误区一:重视成品,忽视过程在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会过于关注学生作品的成品,而忽视了学生的创作过程。
他们会更注重学生画得好不好,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过程。
这种做法容易让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影响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对策:在美术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创作过程。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想象力。
老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认可和鼓励,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创作不仅是结果的美,更是过程的美。
误区二:过分依赖教材,忽视个性发展美术教学中的教材固然重要,但有些老师会过分依赖教材,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他们会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课本上的作业,而缺乏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关注和引导。
对策:美术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任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老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的美术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有些老师会单纯追求学生的技巧,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强化。
他们会让学生一味地追求画得像,而缺乏对绘画基本技能和理论的培养。
对策: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的技巧,又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普及。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和演练,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
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注重绘画技巧的训练,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不断提高。
误区四:唯美求新,忽视功利有些老师在美术教学中,追求的是作品的美观和独特,而忽视了作品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这种做法容易让学生陷入纯粹追求形式美的泥淖,而忽视了美术作品的实践意义。
对策:美术教学应该既注重作品的美观和独特,又要关注作品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美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小学美术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重知识轻技能、重画功轻审美、过分关注成品等,影响着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与热爱,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对此,我们必须要明确这些误区,并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
误区一:重知识轻技能传统上,小学美术教学侧重于传授绘画技巧和绘画常识,学生成了“知识库”,但缺乏实践技能和创造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无从下手。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知识的运用,强调学生的技能训练、实践机会,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练习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使知识产生创造力。
改进策略:1、注重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表现、分析、评价等技能。
2、鼓励学生制作作品,创造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美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创造具有自己风格和思想的作品。
3、让学生参加比赛、展览等活动,增加实践机会。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创新创作能力。
误区二:重画功轻审美美术教学中,认为美术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画技,没注重美学素养的培养,这种观念有点片面。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画得好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世界的美学知识和素养,以及公民修养和人文情怀。
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画技的基础教学,还应重视审美意识的培养和营养。
1、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欣赏艺术,培养审美情趣。
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感,可以让学生成为一个有良好品味的人。
2、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了解各种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为学生的审美素质打好坚实的基础。
误区三:过分关注成品很多学校和老师注重成品,在美术教育中过分强调“富有艺术感觉”的作品,忽略了作品的表现意义和人生意义,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失去了探索和尝试的机会,造成了学生“形式优先”的误区。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力和文化修养。
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误区1. 单一的教学框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设定一个教学框架,以此来指导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枯燥无味的,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2. 重视技巧的讲解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将重心放在技巧讲解上,比如线条、色彩等。
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只会机械地模仿和重复,难以进行自主创作。
3. 老师讲解为主很多老师在授课中过分依赖自己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考和创造。
这种单纯的讲解方式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改进策略1.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现。
比如,可以用漫画、动画、文艺小说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避免过多地强调技巧性的讲解。
通过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提出问题等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探索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效果显著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比如,通过学生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进行表现。
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介绍了现实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等方法,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美术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误区和改进策略两个方面来探讨小学美术教学的问题。
一、误区1. 重视技巧,忽视创造力:目前,很多小学美术教师过于注重教授学生绘画技巧,使得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发展。
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技能,而不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对艺术的理解过于狭隘:有些教师将小学美术教育仅仅局限于绘画技巧的学习,忽视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对美术的全面了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3. 缺乏情感的表达:美术是一门情感艺术,但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达。
他们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改进策略1.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一些启发和引导,但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
2. 拓宽艺术的定义:教师应该将小学美术教学拓展到更多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和手工制作等,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跨学科的能力,将其他学科与美术相结合。
3. 关注学生情感的表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他们可以设计一些情感主题的作品,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4. 融入美术教育与现实生活: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美术素材,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描绘自己周围的事物,将美术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主要集中在注重技巧而忽视创造力,对艺术的理解过于狭隘以及缺乏情感的表达。
针对这些误区,教师可以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拓宽艺术的定义,关注学生情感的表达,以及融入美术教育与现实生活等策略来改进。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成长,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误区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一、存在的误区1. 只注重技法的传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过分强调技法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他们很容易将学生的创意局限在书本上,而忽略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作品往往缺乏个性和创意,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
2. 忽视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学只注重技术技巧,并忽视了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对艺术产生一种偏见,认为美术只是一种技巧性的活动,而忽视了艺术背后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美术时就难以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也就无法真正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3. 缺乏个性化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使得学生对美术教学产生了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改进策略1. 强调创意和想象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需要更注重对学生创意和想象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自由绘画、创作故事情景和进行实物模型制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艺术知识的普及,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风格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在了解作品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教学计划,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支持,激发他们对美术学科更大的热情,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易错系列之美术篇绘技巧与常见错误分析
小学易错系列之美术篇绘技巧与常见错误分析绘技巧与常见错误分析美术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然而,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易错问题。
本文将围绕着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常见错误展开分析,并提供一些绘画技巧,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
一、背景过度饱和在美术绘画中,背景是构图的一部分,它可以起到凸显主题的作用。
然而,小学生常常容易犯的错误是将背景过度饱和,导致画面杂乱无序。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绘画技巧:1. 温和的色彩搭配:选择适合主题的颜色,并使用淡色进行背景绘制,让主题能够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来。
2. 利用虚化效果:通过虚化背景部分,使主题更加突出,给予画面以层次感。
二、线条使用不当线条是绘画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可以用来勾勒物体的轮廓和细节。
然而,小学生常常容易在线条的使用上出现错误。
以下是一些线条使用的技巧:1. 硬度的掌握:根据物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硬度的铅笔或者画笔,用不同压力来绘制线条,以突出物体的形态特征。
2. 线条的变化:应该注意线条的粗细变化,以表现出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三、色彩运用不当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具表现力的要素之一,善于使用色彩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然而,小学生常常在色彩运用中出现错误。
以下是一些色彩运用的技巧:1. 色彩的对比:通过冷暖色彩或者互补色彩的对比,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2. 色彩的协调:在选择色彩时,要注意它们的和谐性,避免出现冲突或者突兀的颜色搭配。
四、透视错误透视是绘画中用来表现三维空间关系的方法,它可以使画面更加逼真。
然而,小学生常常容易在透视的运用上出现错误。
以下是一些透视运用的技巧:1. 远近关系的把握:要注意近景和远景的区别,切勿将远景的物体画得比近景的物体大。
2. 多点透视法:在绘制建筑物或者景物时,可以使用多点透视法,以提高作品的逼真度。
五、纹理表达不准确纹理是用来表现物体表面质感的重要手法,它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作为小学生的美术教学,应该重视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表现能力。
但实际上,由于教育者水平不一、课程设置不当等多方面原因,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将介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些误区与对策,帮助教育者合理地指导小学生的美术学习,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误区一:画得好与画得快的比较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时老师会让孩子们参加画比赛,孩子们就会想尽快完成作品以求速成。
老师在检查作品时也可能会强调画得好的重要性,这样就会让孩子们认为画得快、好看很重要,而忽略艺术创作本身的乐趣和价值。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会压抑孩子的创造力,影响他们的艺术发展。
对策:1.教育孩子们,艺术创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制作。
2.强调在绘画过程中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而不是只注重作品本身。
3.尽量避免让孩子们参加纯粹的竞赛,与此同时,加强个人练习的重要性。
误区二:不重视基础知识许多教师的教学注重在孩子的画作上,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如色彩理论、透视学和结构学等。
这样做直接造成当学生需要使用这些基础知识的时候会受限制,因为他们没有这些知识。
1.在美术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哪怕只是一两个小例子的总结。
2.加强写生和素描训练,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3.提倡多读美术书籍,帮助孩子们建立知识体系。
误区三:注重形式而非内涵在美术教学中,有些老师注重形式而忽略内涵。
他们在教授绘制技巧和手法时,只着重于技术培训,而并没有让他们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种教学做法忽略了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影响因素,会影响孩子们对于艺术的热爱和理解。
1.加强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让孩子们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对相关文化的感知。
2.让孩子们通过讨论课堂上展览作品的体验和认识,增强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
3.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孩子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表达出他们自己的美术思想和创造力。
误区四:生搬硬套模板在美术教学中,有些老师过早地让孩子们使用图示和模板作画。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很多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影响着学生的美术素养与审美意识的发展。
以下是针对小学美术教学常见的误区及对策:一、只讲技法,忽略美术的本质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只注重技法的讲解,只要求学生画得像,而忽略了美术的本质——表现情感。
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其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强调这一点。
可以通过绘画、雕塑、陶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探索并表达内心世界,培养其感性色彩和审美表现力。
二、只考虑艺术成果,忽略艺术过程很多教师过分追求艺术成果的美观和精度,只关注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而忽略了学生在艺术过程中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说,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主题、素材和表现方式,开发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三、注重“做好看”,忽略“好看”的含义很多教师教学时只注重学生作品的“好看”,而不在意学生的作品是否符合美学、艺术原则和人文价值。
此时需要教师深入研究美术原理,并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领悟其应用方法。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对于作品创意的挖掘、表达的深度等,引导学生在表达作品过程中对社会、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思考,使其领悟到艺术作品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真谛。
四、忽略教育因素,只注重技术训练美术教育,首先就是教育。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过于注重技术训练,而忽略了美术教育的内在含义,甚至把教育因素降低到技巧训练的层面上。
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让学生在艺术教育中体验美的过程,进而加深对美的理解与认识。
五、固化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很多教师教学内容固化,缺乏创新教学方法,没有因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而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关注美术教育的前沿理论和新技术,以及学生的教育需求,不断进行学科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美术教育更具实效性和吸引力。
六、缺乏跨学科教学美术教育与许多其他领域存在密切联系,例如文学、历史、社会和科学。
少儿美术教学的误区与思考
少儿美术教学的误区与思考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即全面的审美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的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
其中,审美教育比之技巧教育的培养更为重要。
然而,目前的美术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轻视美育,片面的强调“术”育,为画而画,忽略儿童参与美术的基本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缺乏表现的愿望,这就势必造成美术的偏差。
一、观察了解学生1.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要,灵活引导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手段去了解学生的创造兴趣,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例如在命题画创作活动中,如果有学生认为教师的命题妨碍了自己的表达方式,或是近日的生活体验中有他们更感兴趣、更愿意表达的内容,那么此时集体式的指导,就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若教师通过和学生交谈或个别辅导,也可以根据事先设想好的多种应变方案,临时调整活动和内容,给学生灵活机动的引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进行学习的机会。
2.了解学生思维的即时状况在活动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作客观仔细的观察,才能了解学生需要何种支持、鼓励和帮助,并尽可能在学生感到困难和乏味前介入,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例如《染纸》教学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折叠方式,在纸上印染出不同的图案,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
有一位学生尝试了几次,得到的都是相同的对称图形。
他似乎感到沮丧,准备放弃。
其实这位学生只是处于思维的暂停状态,他需要学习新的经验,进行新的思考。
于是我向他建议:“去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制作吧。
”结果他成功了,还带着喜悦的心情向伙伴们介绍了两种不同图案的印染经验,并简要分析了自己一开始失败的原因。
二、教材内容选择和安排上注意娱乐性教材内容是学生创造愿望的最基本源泉。
在利用教材上,我采取了两种做法。
1.拓宽原教材主要形式——临摹的内涵,变刻板机械模仿为有变化、有生气的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儿美术教学方法及几个错误的认识
美术教育是少儿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培养少儿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经。
美术是一门艺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对人生的个性形成,思维的发展,潜能的开发,独立的创新,健康情感的陶冶等方面都具有很深的影响。
通过学习美术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敏感的观察力和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学习美术可以开阔孩子的知识面,因为美术和文学,音乐是姐妹艺术,同时它又和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紧密相联“以文作画,以画作文”就是这个道理;学习美术,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对环璄,艺术和生活都有一个高品味的认识;通过学习美术经历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
提高各方面的修养,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毅力,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心理学、教育学都认为,少儿时期是人的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少儿时代是思维的发育阶段,而进行美术教育正是开发智力,训炼思维,培养灵感,提高他们自身修养和气质的一种手段:同时美术又是少儿最乐意接受的一种形式。
所以,在小学阶段进行美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在一至五年的学生中进行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审美观,创造力等。
低年级的儿童在绘画时,把对心灵及对外部世界的感觉都会如实的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也是儿童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的过程,老师要鼓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
当学生的作品表现出某种创造性时,老师要及时予肯定和鼓励,以此来确定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随泼逐流,人云亦云。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少儿对事物有自己特殊的观察方式和独特的认识与感受。
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的余地。
在国画教学中,中国画的内容多为学生熟悉的花卉,动物,疏菜,昆虫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在教学时,可以把基础国画知识和基本技法传授给学生,把表现形式留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和手创作。
例如,教学,【中国画可爱的小鸡】一课,先引导学生认识小鸡的身体结构,再把各部分的画法示范教给学生。
如先把羊毫笔蘸些清水,然后笔尖再蘸浓墨,侧锋先画出小鸡的头部,背羽,胸腹,加嘴,眼,翼,足。
然后,布置学生临摹并思考小鸡的站,立,行,跑等动作。
最后让学生自行发挥创作。
这时,教师在巡视中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表杨。
实践证明,少儿绘画的表现手法虽然幼稚,有时会画出各种不规范的形象,但创
作的作品很有趣味,笔墨的运用也能做到传神达意。
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思维想象力,大胆地运用表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美术是视觉艺术,具有极强的可视性和操作性,故而是孩子们普遍喜欢的一门课程。
美术可以开发少儿智力和潜能,可以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因而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但由于一些美术教师缺少对儿童心理成长及生理发育的科学认识,以及对儿童美术的错误理解,使许多老师在对孩子的指导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影响了儿童对美术的兴趣,这些错误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方面。
一.过分强调简笔画的练习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儿童的个性发展,顽固地坚持教简笔画。
不错,简笔画是简单易学,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它过分简单,不可避免的形成程式化和概念化,从而影响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绘画的过程公式化。
美术是能充分调动眼、手、脑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训练孩子科学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而简笔画的模式化教学,省略了其间的多种环节,束缚了孩子主动的思考问题,限制了孩子们创造力的发展,不利于孩子充分开拓思路。
二.以绘画课代替美术课,以偏盖全。
有相当多的学校和一些业余美术培训班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绘画,从而使许多的学生
和家长片面地认为美术就是绘画。
美术的内容包括得很广泛,绘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特别是少儿美术,内容就更加广泛。
儿童大都生性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对新鲜事物容易感兴趣,所以我们要使孩子更多地接触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孩子充分感觉各种美术形式给他们创造的不同快乐。
就拿现在的中小学美术课本来看,里面的内容远不止是只绘画那么单调,几乎介绍到了从绘画到手工、雕塑、设计等全部内容,极其丰富多样,这也充分说明我们的美术教育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操,锻炼孩子的审美能力,培养孩子的兴趣,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
之所以形成片面注重绘画教学,以绘画课取代美术课的问题,我想原因是教师自身的能力问题,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造成的。
三.固定的思维方式和程式化的观察方法有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绘画时,往往要求他们以固定的颜色和固定的方式作画,如:太阳一定是红色的,小草小树一定是绿色的,天空就是蓝色的等等。
儿童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过于的教条,也就泯灭了儿童的天真童心,失去了儿童画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明白艺术是生活中众多事物的概括与升华,可怎么用到少儿美术教学中就成了另外的一回事了?孩子们的
想象力十分丰富,也十分奇特,同样一种颜色、一种形状,他们可以想象成千奇百怪的东西,在孩子的世界里,任何事
物都是美丽的,他们可以把太阳描绘成一个淘气的小娃娃,也可以画成一个浑身长着很多刺的小怪物,而不只是成人画中的那个圆圆的毫无生气的东西。
他们也可以使苹果、香蕉甚至西瓜、草莓等多种水果同时生长到一棵树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童话大师,充满天真的幻想,也没有成人的拘泥。
作为老师,我们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思想,努力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开发他们的艺术潜力,而不是更多的限制。
四.以成人的眼光评价儿童画在少儿美术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讲评儿童画时总喜欢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评价,开口闭口是什么造型不准确,透视错误,这里应该有穿插,那里应该有遮挡可是他们不知道儿童画和成年人作品不同,有它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儿童的头脑还没有发育完善,手部的肌肉也没有足够发达,对工具的把握能力不可能很强,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力也不会有成年人那么强,分析问题也不会那么有逻辑性,想事情也没那么复杂,但他们可以画出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可以尽可能的把看到的东西单纯化、概括化。
儿童画照样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大人学习、借鉴,这些作品尽管无论在色彩方面还是在造型方面都没有成年人那样成熟,但他们无所顾忌,他们的想象力也超出成年人的理解,曾经见过一个国外的儿童作品,在作品中把人物的眼睛画成一只黄色一只蓝色,于是就有人说了:“哪里有这样的眼睛。
”他哪里知道孩子是见了波斯猫的眼睛。
孩子有自己的审美观点,他认为猫
的眼睛是漂亮的,所以就画到人的脸上。
在造型上孩子就更敢于大胆的夸张。
因此,儿童画是单纯的、热烈的,撞击我们的心灵,也使许多充分认识到儿童画可贵的画家得到启迪,所以,毕加索说:“儿童是印象派大师的先导。
”我们要从儿童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发展作立足点,客观的评价儿童画,只要构图饱满,颜色协调,内容健康向上,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就是佳作。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陶冶儿童的情操,塑造儿童的个性。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一切教育要本着儿童的发展立足,广大的教师,要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正视自己的不足,走出误区,合理、科学的对孩子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