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ppt1

合集下载

部编版《孟子三章》PPT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孟子三章》PPT公开课课件
指示代词,这。 使动用法,使…… 痛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kòng
使……劳累。 使……饥饿。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使……贫困。
违背、 扰乱。 受阻挠
用这些方法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使他的心惊动,
同“增”增加。
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死 于 安 乐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 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声音洪亮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quăn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
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
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
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
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
家。
曹雪芹举家食粥 而写出了不朽的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除了文中列举的这些人物,你还知 道哪些经历苦难挫折后成功的人物?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司马迁---西汉史 学家、文学家和 思想家因替投降 匈奴的李陵辩解, 被捕入狱,出狱 后,发奋著书完 成《史记》。鲁 迅称它是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

八年级语文上册22《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32张幻灯片)

八年级语文上册22《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32张幻灯片)

贝多芬即 使在双耳失聪 的情况下,仍 然坚持音乐创 作。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 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 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 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 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 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 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
境的重要性。
名人名言
⒊饿其体肤 ⒋空乏其身
(使……饥 (饿使”…。…)受到贫困。)
⒌行拂乱其所为 (使……颠倒错乱。)
⒍所以动心忍性 (动:使……惊动; 忍 :使……坚韧起来。)
积累 :(二)、通假字
⒈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增加)
⒉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指
不顺)
⒊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
易灭亡
(中心论点)
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层次结构:

傅说
举例论证
胶鬲
经过艰苦磨练

管夷吾
成绩一番大业

孙叔敖

百里奚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客观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困于心

道理论证
主观 衡于虑
而后作
治国
无法家拂土 无敌国外患
国恒亡
பைடு நூலக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 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请 根据查找的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 说说你的看法。
在里面,指国内 能坚持法度的大臣
外部入侵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
被了解 假设连词,如果 通”弼”辅佐 在外面,指国外
语气组词,表停顿
介词,由于,表原因

23《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21张PPT)

23《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21张PPT)

文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如果)没
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 文 这样之后,才明白忧愁祸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通假字
增益其所不能 衡于虑 法家拂士
同“增”,增加 同“横”,阻塞、不顺 同“弼”,辅佐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名人事例?
卧薪尝胆,终于转弱为强,灭掉吴国的越王勾践 受宫刑之苦,奋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
爱迪生 美国的大发明家
,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
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
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
违背 扰乱
饿其 体肤, 空乏其身,行 拂 乱其所为,
财资缺乏,使动用法
所以动 心
使动用法, 使……震撼
使忍动用性法,, 曾益其所不能。
使……坚忍
同“增”,增加
译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


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使他内心受到震撼, 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干。
拓展
居安思危
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②。倘③遽④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 俱服,诚自古所希⑥,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⑦争⑧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⑨,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释】上:皇帝,此指唐太宗李世民。 将护:护理 傥(tǎng):同“倘”,倘若 。 遽(jù):迅速。 四夷:指唐王朝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 希:通“稀”,罕见。谏:劝谏。诤:争辩。

部编版《《孟子》三章》PPT优质课件1

部编版《《孟子》三章》PPT优质课件1
使……屈服
使……迷惑
使……改变
戒之曰 _____________必敬必戒 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_______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_____________得志 _____________
分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进攻
地利不如人和——防御
类推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战争中需要“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
得道者多助——顺之
失道者寡助——畔之
论证
施行“仁政”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第2段从攻方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从守方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弃城而逃,说明“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指“男子”
代词,指“女子”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动词,到
动词,到
5.重点实词(1)安居而天下熄 熄:______________(2)丈夫之冠也 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命之 命:______________(4)往之女家 往:______________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 儒家学派发扬光大的是孟子。孟子把孔子“仁”的观 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篇文 章,了解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 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 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 力而不体恤百姓。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知识目 标) 2、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 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能力目 标) 3、学习文章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领悟 文章思想内容,继承传统文化之精华。 (情感目标)
你能说出有关“和”的成语、俗语或典故吗“和”字在 当代社会又具有怎样的新内涵?
成语有“和气生财”、一团和气、“和衷共济” 俗语有“家和万事兴” 典故有“将相和” 在当代社会,“和”字不仅仅指人与人之间的 和谐相处,而且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 谐共处、和谐发展。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 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 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由此引申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阐明了 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施行仁政的君主
助之至 , 亲戚 畔 之。 之:代词,代“失道
到极 点
内外亲 通“叛” 背叛者 属
译文: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要,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
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
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
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七里之郭


环而
转折,但
语气助
攻之是而 不胜。夫词 环而攻

第23课《孟子三章》课件(共50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3课《孟子三章》课件(共50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rǔ 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释读课文
➢ 1.结合注释自学,不理解的地方做标记。 ➢ 2.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小组不能解

áo

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kòng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 bì
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发:兴起,指被任用。 全木:田地。 举:选拔任用。 筑:捣土用的杵。 士:狱官。 市:集市。 任:责任、使命。
苦:使...痛苦。 劳:使...劳累。 饿:使...饥饿。 空乏:财资缺乏。 拂:违背。 乱:扰乱。 曾:同“增”。
【译文】舜从田地耕作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 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中被任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 释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 从市井之间赎回而用为相。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 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 经受饥饿之苦,是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用 (这样的途径)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 增长他尚未具备的能力。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 不战,战必胜矣。

第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23张PPT)

第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23张PPT)

原文翻译
• 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 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 致灭亡。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 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合作探究
• 文章开篇列举了六位名人,有什么作用?请从论证方法和语言两 个角度分析。
• ①论证方法: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例举历史上六位名人的事例, 论证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观点。
原文翻译
•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 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 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
•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拂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拂,违背,不顺。乱, 扰乱。
• 所为:所行。 • 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 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 • 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 曾益:增加。曾,通“增”。 • 能:才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1.走近作者,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

2.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3.精读全文,剖析写作特色
标 4.总结和归纳全文表达的思想内涵
5.合作探究,巩固提升
人物简介
•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 字子舆,与孔子并称“孔孟”, 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 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地 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之为“亚圣”。
原文翻译
•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 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 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 •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 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 • 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 • 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 • 亡:灭亡。 • 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 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部编版《《孟子》三章》PPT课件完美1

部编版《《孟子》三章》PPT课件完美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 子》三 章之: 《得道 多助失 道寡助 》知识 点考点 梳理巩 固背诵( 共19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 子》三 章之: 《得道 多助失 道寡助 》知识 点考点 梳理巩 固背诵( 共19张 PPT)
夫环
句首 发语 词




必有
一 定






放表 离


弃承 开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 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 子》三 章之: 《得道 多助失 道寡助 》知识 点考点 梳理巩 固背诵( 共19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 子》三 章之: 《得道 多助失 道寡助 》知识 点考点 梳理巩 固背诵( 共19张 PPT)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却








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 地理形势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 子》三 章之: 《得道 多助失 道寡助 》知识 点考点 梳理巩 固背诵( 共19张 PPT)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 限制
凭划

名作使动 定 使…定居 靠 疆

界 巩国 限 固防
山 险阻 威慑
凭武 精

语文统编版初二上册《孟子》三章(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

语文统编版初二上册《孟子》三章(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
学生作品一
初中语文
学生作品二
明确观点,梳理思路
初中语文
学生作品三
任务五 拓展提升
对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 助,失道寡助”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从历史或现实中 另举一两个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请写一段150字左右 的文字,进行有理有据的阐述。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学生作品一
“天时”指的是适宜做某事的气候条件,“地利”指的是地 理优势,“人和”指的是人事协和、民心和乐。这句话告诉我 们,赢得民心、内部团结非常的重要。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军横渡长江》一文中提到“西路军当面之敌纷纷溃退,毫无斗 志”这是因为“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 了”。当时解放战争进入到了最后阶段,全国人民和广大爱好 和平的国民党官兵都强烈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希望结束内 战。蒋介石政府虽然占据长江天险,也就是地利的优势,但是 他们尽失民心、内部离散,导致“寡助之至”,失败是必然的。 而我人民解放军却拥有了民众的支持,内部也是紧密团结的, 赢得胜利是必然的。
威:威慑。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锐:锐利。
理解: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 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 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任务三 诵读课文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之 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 朱熹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 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 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 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 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 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 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024版《孟子》三章PPT课件[1]

2024版《孟子》三章PPT课件[1]

关注教育公平
现代教育应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采取措施保障每个学生接受优质
教育的权利。
22
2024/1/29
06 总结与展望
23
《孟子》三章核心思想回顾
仁政思想
孟子主张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 强调君主应以民为本,关注民生,
推行仁政。
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教育和 修养可以使人回归善良本性,实
现社会和谐。
20
教育在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作用
个体发展
教育可以促进个体认知、情感、 意志等方面的发展,提高人的综
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社会进步
教育可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通过教育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 分配和社会阶层的流动。
2024/1/29
6
02 人性本善与四端说
2024/1/29
7
人性本善观念阐述
1 2
人性本善的含义 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具有向善的潜能和 倾向。
与荀子人性本恶观点的对比 与荀子主张的人性本恶不同,孟子强调人的善良 本性,认为恶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
孟子人性本善的理论依据
3
孟子从人的心理和情感出发,认为人皆有不忍人 之心,即同情心、羞耻心等,这些构成了人性本 善的基础。
核心观念
孟子的核心观念是“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具有天生的道德意识。他 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使人回归善良本性,实现社会和谐。此外,孟子还强调“民 本”思想,认为君主应以民众利益为重,实行仁政。
5
《孟子》三章内容简介
2024/1/29
《孟子·梁惠王上》
本章主要阐述孟子的仁政思想。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探讨如何实行仁政、使国家富强、 人民安居乐业的问题。孟子认为君主应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注民生疾苦,减轻赋税徭役, 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部编版《《孟子》三章》PPT优秀课件1

部编版《《孟子》三章》PPT优秀课件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第23课《孟子三章》课件(共8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3课《孟子三章》课件(共8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字词梳理
sù 米粟
yù 疆域
pàn
yǎn

公孙 衍
qiè ɡuàn
jiàn yín
yuè

冠 贫贱

傅说
quǎn 畎亩

áo
胶 鬲 孙叔敖
bì 拂士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 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 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 地利,
地利不如 人和。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精读细研
内城
外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表转折,却
环而攻之而不胜。
译:(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 打它却不能取胜。
句首发语词
这样却
新课导入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 将儒家学派发扬光大的是孟子。孟子把孔子“仁”的 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 文章,了解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背景资料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地位 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 物,后世常“孔孟”并称。

23 《孟子》三章 富贵不能淫 课件(36张PPT)

23 《孟子》三章 富贵不能淫  课件(36张PPT)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助动词,能够、可以) 得
得志,与民由之 (动词,实现)
安居而天下熄 居
居天下之广居
富贵不能淫 淫
淫慢则不能励精
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 之 往送之门 居天下之广居
(动词,居住)
(名词,住宅)
(动词,惑乱、迷惑) (动词,放纵)《诫子书》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代词,指“丈夫”) (动词,往、到) (助词,的)
⑥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⑦ 以顺为正者 ⑧ 富贵不能淫
[ 古义:常法。 今义:垂直或符合 标准方向(跟“歪、偏”相对)。 ]
(古义:惑乱,迷惑。 今义:放纵。)
一词多义
得道多助 妾妇之道也 道 独行其道
戒之曰 戒
必敬必戒
(名词,道义) (名词,规则) (名词,道路) (动词,告诫) (形容词,谨慎)
词类活用
①丈夫之冠也 (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 ②富贵不能淫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③贫贱不能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 ④威武不能屈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文言句式
判断句: ①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者,……也”表判断) ②此之谓大丈夫 (“谓”表判断)
省略句: 居天下之广居 [省略主语“大丈夫”,即“(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
连词,表顺承。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
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
真正,
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确实。
指有大志、有作为、 有气节的男子。
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安静、安定地生活。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译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了文中列举的这些人物,你还知 道哪些经历苦难挫折后成功的人物?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司马迁---西汉史 学家、文学家和 思想家因替投降 匈奴的李陵辩解, 被捕入狱,出狱 后,发奋著书完 成《史记》。鲁 迅称它是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原来,孟子想告诉人们
(1)一个国家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奋发图 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同样道理:
同的特点?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这六个人有种田的,筑墙的,贩卖 鱼盐的,有犯人,隐居者,奴隶,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出身都卑微, 他们都经过艰苦的磨练,后来得到 机会,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干出 了一番事业。.
(2)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先经历挫折甚 至是磨难,只有苦恼痛பைடு நூலகம்的生活才能锻炼出 他坚强的意志,超长的体质,高尚的品质和 无穷的智慧,才能创造出卓越的成就,登上 人生的顶峰。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2.作者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些方面 接受艰苦的磨炼?通过这些磨难,能带来
什么好处?(用原文回答)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能分 别论证“生于忧患”和“死 于安乐”的句子。.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指示代词,这。 使动用法,使…… 痛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kòng
使……劳累。 使……饥饿。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使……贫困。
违背、 扰乱。 受阻挠
用这些方法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使他的心惊动,
同“增”增加。
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请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开篇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圣 贤的名人,他们是谁?有什么共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常常 这样以后
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同“横”,不顺
奋起,指有所作为。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被人国了外解 患在里者面,,国指国恒内亡。同辅,“佐然弼。”后,知在 指生外 国于面 外, 。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思考:文章写于什么年代?说给谁听? 想告诉人们什么?
战国时期,当时是战乱纷纷, 那个时候春秋有“五霸”,战国 有“七雄” ……
这些话孟子想说给那些想奋 发有为的、不安于现状的、想 让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诸侯国 君们听。
畎( quǎn )亩 .
. 傅说( yuè. )
胶鬲( g.é )
孙. 叔敖( áo.)
百里奚( xī ). 行拂( fú )乱其所为
曾( .zēng )益 法家拂( bì )士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生 于 忧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
孟子,名轲 ,字子舆 ,战 国 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主张实施“仁政”,他的 “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对后 世仍有积极影响。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 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合 著成的,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 ”之一。
读准下列加点词的字音。
患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死 于 安 乐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 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声音洪亮
quăn
fù yuè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被任用
田间、田地 gé
被举用
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狱官 xī
百里奚/举于/市。
集市
人教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之《 生于忧 患,死 于安乐 》课件( 共22张 PPT)
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