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翻译
孟子三章原文和翻译
孟子三章原文和翻译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其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
其著作《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的珍贵遗产。
今天我们来了解孟子三章的原文和翻译。
一、“滕文公上”原文:滕文公问曰:“舜之卑宫也,妻之以涂者,其次也爱日深也。
及其贵也,天下莫敢与平。
人有言曰:‘位卑不移,不谓乎贱。
位尊不变,不谓乎贵。
’今闻新命者尊,乡者卑,阴阳失和,天下大乱。
曩者虽有不堪用者,然不过于几人而已。
今智者幸以救乎?”孟子曰:“君舜,天下莫及也。
及其至尊也,天下莫之敢加也。
天下不与者,莫之敢拒也。
今中国多分,有阴,有阳,有陵迟不疑之臣,有碁礪共事之士,夫其所为者,亦有所不为。
彼忠信谏言为世臣者,不聪明者不能用也。
夏后氏不亦有庸臣灭之乎!殷人不亦有庸臣灭之乎!周人不亦有庸臣灭之乎!不灭庸臣,庸臣灭主。
鸟集于林,不失其鸟性;兽集于穴,不失其兽性;而况人者乎!虽有君命,至于衣裳,不如所闻。
诸侯礼之,不如所闻;人良不良,亦不如所闻。
死而后已,不可复生;失而后已,不可复得;慎之哉,勿失尔所闻也。
”翻译:滕文公问道:“舜当初的时候生活在简陋的宫殿里,他的妻子甚至是用草绳编的,但他的爱情越来越深。
待到他登上了帝位,全世界都不敢与他抗衡。
有句话说:‘卑位之人若不失其贱,尊位之人若不失其尊,就不会大乱。
’但现在有些人权衡新旧,尊卑混乱,这种违反阴和阳的平衡的现象导致了天下大乱。
以前也许不太称职的朝臣不过只有几个,在现今这个社会,却有些贪婪不负责任的人物甚至可以成为官员。
而专注于忠信谏言的世家朝臣却没能在多数情况下发挥其才能,这是因为那些不够聪明的君主,但夏朝、殷朝、周朝也因为庸才的作用而走向了衰落。
如果不清除这些庸才,那么他们就会成为摧毁君主的人物。
鸟聚集在树上,仍然会保持自己鸟的天性,兽潜藏在穴里,也仍旧是在保持兽的本性。
那更何况人类呢!虽然说服从国君,穿戴朝服确实很重要,但不如听取劝告。
虽然被各国礼遇,但这些礼遇并不如贤明君主熟悉贤哲的率行。
翻译孟子三章文言文
第一章: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庶民去之者,必也信乎?信乎,所以异于禽兽也。
君子存之者,必也仁乎?仁乎,所以异于庶民也。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待我以善者,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翻译:孟子说:“人与禽兽的区别几乎微乎其微,普通人舍弃了这些,君子却保留着。
普通人舍弃了这些,一定是失去了诚信吧?失去了诚信,这就是与禽兽的区别。
君子保留着这些,一定是拥有仁爱吧?拥有仁爱,这就是与普通人的区别。
仁爱的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常尊敬他。
如果有人对我横加侮辱,那么君子一定会反省自己:我一定是不仁不义,才会招致这样的对待。
如果有人对我以善相待,那么君子一定会反省自己:我一定是仁爱有礼,才会得到这样的对待。
”第二章:孟子曰:“仁者如人也,有礼者敬人也。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待我以善者,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翻译:孟子说:“仁者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有礼的人就像尊敬自己一样尊敬别人。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常尊敬他。
如果有人对我横加侮辱,那么君子一定会反省自己:我一定是不仁不义,才会招致这样的对待。
如果有人对我以善相待,那么君子一定会反省自己:我一定是仁爱有礼,才会得到这样的对待。
”第三章: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待我以善者,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翻译:孟子说:“仁者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孟子(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孟子是伟大的、教育家,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
代表作有《》、《,》和《》、《》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政治上,孟子主张、行;学说上,他推崇,反对、。
他主张仁政,提出“”的,游历于、、滕、、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述(即孔子)之意,作《》七篇”。
孟子“善养吾“。
浩然正气者,谓君子之气也。
今世或谓之气功,误亦。
浩然正气者,以德充实,无德则虚。
古以无形为气,故谓之气。
后世追封孟子为“”,尊称为“”,受儒教祭祀。
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选读内容:【原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文言文《孟子》三章翻译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翻译:孟子去见梁惠王,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也是为了给我国家带来利益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益呢?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
大王问如何使我国获利,大夫问如何使我家获利,士人百姓问如何使我自己获利,上上下下都追求利益,国家就会陷入危机。
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如果有人弑杀其君,那一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如果有人弑杀其君,那一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万辆兵车中取出千辆,千辆兵车中取出百辆,这并不算少。
但如果为了利益而放弃仁义,那么就永远不会满足。
从未有仁德却遗弃其亲人的人,也从未有义气却背叛其君主的人。
大王只需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说利益呢?”《孟子》第三章二: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且王者不仁,何以王?且王者不义,何以王?”翻译:孟子去见梁惠王,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也是为了给我国家带来利益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益呢?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
大王问如何使我国获利,大夫问如何使我家获利,士人百姓问如何使我自己获利,上上下下都追求利益,国家就会陷入危机。
而且如果王者不仁,怎么能成为王者呢?如果王者不义,怎么能成为王者呢?”《孟子》第三章三: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三章》全文及译文
《孟子三章》全文及译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
《孟子三章》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节令比不上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地形,有利的地势、地形比不上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节令比不上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地形啊。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 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的地势、地形比不上人心归向、上下团结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就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孟子三章翻译
孟子三章翻译孟子三章是《孟子》一书中的第三篇章节,包括了孟子的教育思想和修养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对孟子三章的翻译:第三章:告子上告子上之孟子曰:“色难,言难。
色易见而难别,言易知而难行。
言有所以苦之,而色无逃焉者,亲列之也。
人之为言若以其目目之则无所不言,恶其目无所不见也。
若以其耳耳之则无所不闻,恶其耳无所不聪也。
若使其口口之则无所不言,恶其口无所不味也。
恶去彼取此者乎?若且彼取此,此将焉往而不可也!人之爱其亲者,甚于爱其目;爱其亲者,甚于爱其耳;爱其亲者,甚于爱其口。
乡人以爱其亲若此,然而其父母犹不能服己,且不能顾。
何者?色难,言难也。
”孟子在《告子上》这篇文章中说:“外貌难以伪装,言语难以遮掩。
外貌虽然容易看清楚,但很难辨别;言语虽然容易理解,但很难付诸行动。
言语之所以难以遵守,是因为外貌的吸引力无法逃避;如果人们用眼睛来看事物,那么就会无所不言,因为眼睛无所不见。
如果人们用耳朵来聆听事物,那么就会无所不闻,因为耳朵无所不聪。
如果人们使唤自己的嘴巴,那么就会无所不言,因为嘴巴无所不味。
喜欢离开目前而追求别的目标吗?如果他们离开目前追求别的,这个目前还能去哪儿呢?人们疼爱自己的亲人,比疼爱自己的眼睛要深,比疼爱自己的耳朵要深,比疼爱自己的嘴巴要深。
尽管乡人们对自己的亲人如此深爱,但他们的父母仍然不能服人,也不能顾忌别人。
为什么呢?因为外貌难以伪装,言语难以遮掩。
”这一章节中,孟子指出了人们容易被外貌所迷惑的现象。
他认为外貌如同一个人的门面,容易被人所注意,而真实的内在却往往被忽视。
言语则是表达内在思想的工具,但想法落实到行动上却十分困难。
孟子强调,与父母间的亲情应该远胜过对外貌、言语的追求。
尽管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但子女们却常常不能体会到并回报这份爱,而是因追求外貌和言语上的享受而背离了父母的期望。
这一章节凸显了孟子对人性的思考,主张人们应该重视内在的修养与涵养,而不仅仅追求外在形象的美化。
孟子三章的译文
《孟子》三章的译文如下:
第一章:“孟子见梁惠王,王问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问:‘您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国家受益呢?’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只考虑利益呢?只要弘扬仁义道德就足够了。
’”
第二章:“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教我乎?’孟子对曰:‘王若肯听,吾当告王仁政之道。
’”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有没有什么教导我的呢?’孟子回答说:‘大王若愿意听从,我便告诉大王实行仁政的方法。
’”
第三章:“孟子见齐宣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译文:“孟子拜见齐宣王,齐宣王说:‘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国家受益呢?’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只考虑利益呢?只要弘扬仁义道德就足够了。
’”
这三章均体现了孟子主张仁义道德,倡导实行仁政的思想。
梁惠王和齐宣王都曾向孟子请教如何使国家受益,而孟子则强调仁义道德的重要性,认为国家的发展应当以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通过施行仁政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23课孟子三章译文
第23课《孟子三章》的译文如下: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说:“得天之道,多助;失天之道,寡助。
天下之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或国家得到了道的帮助,就会有许多人前来帮助他;如果失去了道的帮助,就会很少有人来帮助他。
顺应天道的人或国家会昌盛,违背天道的人或国家会衰亡。
二、《富贵不能淫》
孟子说:“富而不骄,贫而不谄,是为大丈夫。
”意思是说,富有而不傲慢,贫穷而不卑微,这样才能称为大丈夫。
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坚守正道,不受财富和地位的影响,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意思是说,人们在面临困难和忧虑时,会更加努力地去奋斗和拼搏,从而得以生存和发展;而在安逸和享乐中,人们容易变得懈怠和沉溺,导致衰亡和没落。
因此,忧患可以使人成长,安逸则可能导致衰亡。
以上就是《孟子三章》的译文。
这三篇文章都是孟子思想的精华,对于理解孟子的思想和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帮助。
《孟子三章》全文及译文
《孟子三章》全文及译文《孟子三章》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一篇重要文章,内容包括了孟子对于人性、仁义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下面将为大家呈现《孟子三章》的全文及译文,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孟子三章》全文。
第一章。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穷斯益矣,达斯益矣。
”。
第二章。
孟子曰,“其为人也,若让于天地,若让于鬼神,如何其不善?故曰,‘无不善也。
’”。
第三章。
孟子曰,“人皆有不善之心,人皆有不善之心。
夫能去人之不善,自当为善人矣。
”。
《孟子三章》译文。
第一章。
孟子说,“在穷困的时候,要专心致志地修身养性;在达到成功的时候,要尽心尽力地造福天下。
在穷困的时候,是可以得到益处的;在达到成功的时候,也是可以得到益处的。
”。
第二章。
孟子说,“人类生来就应该尊重天地,尊重鬼神,怎么会不善呢?所以说‘人人都是善的’。
”。
第三章。
孟子说,“人都有不善的心,人都有不善的心。
但是能够摒弃自己的不善,就可以成为善良的人。
”。
解读与分析。
《孟子三章》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孟子对于人性和善恶的看法。
在第一章中,孟子指出了在穷困和达到成功的时候,应该如何去行善,以及行善的益处。
这表明了孟子对于人性的理解,认为人在不同的境遇下,都应该去做善事,这样才能得到益处。
在第二章中,孟子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天地和鬼神,这是因为人类生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
这种观点与儒家思想中的“人性本善”相符合,体现了孟子对于人性的乐观看法。
而在第三章中,孟子再次提到了人都有不善的心,但是能够摒弃自己的不善,就可以成为善良的人。
这表明了孟子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认为人应该努力去除自己的不善之心,从而成为善良的人。
总的来说,《孟子三章》体现了孟子对于人性、善恶和道德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人应该在不同的境遇下都去行善,尊重天地和鬼神,摒弃自己的不善之心,从而成为善良的人。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古代以及后世的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从《孟子三章》中汲取到宝贵的道德教诲。
孟子三章翻译八年级上册
孟子三章翻译八年级上册
孟子三章是孟子一书中的精华之一,下面是三章的翻译:
第一章:天下之至公,无以大爱比之。
爱之至,亲之端;智之至,知之终。
终而不捷,民其舍之;爱而不涉,民其亲之。
翻译:天下最伟大的品德就是大爱。
爱到巅峰,就像亲人一般无微不至;智慧到极致,就能了解万物。
虽然有些人不善于学习,不会有所成就,但不会有人拒绝这种大爱;如果不爱涉足,人们会慢慢疏远你。
第二章:人之可使为善也,其性具足焉。
所以不能者,其心无全也。
人之可使为恶也,其性具足焉。
所以不能者,其心无他也。
翻译:人天生具备善良的本性,可以被引导做好事。
不能做好事的人,是内心没有完全善良。
同样,人天生也有可能去做坏事。
不能做好事的人,是没有其他内在因素支配的下所做坏事。
第三章: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有不贤也,而后可以有贤。
其在天地间也,犹箭在弦上也,志也者正也,气也者盈虚也。
翻译:人之所以能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去做到某些事情,是因为天生有潜力未被激发而存在。
人的正直与积极,就像箭在弦上拉得紧紧的状
态;情感和行动的力量与弱点之间,就如同一个被盈涨和虚弱的气体一样。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翻译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翻译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而民多不认识道德,那么,一个国家必然贫弱;如果国家多行仁政,一定会得到很多拥护和帮助;如果国家推行暴虐政治,那就一定失去民心。
凡是要争取天下人的支持,就应该给予天下人好处;凡是要争取全国人的支持,就应该给予全国人利益。
如今有些士大夫,口里讲仁义道德,实际上却只顾自己发财致富;面对公共事业,他们却不肯尽力。
对于那些有钱有势的人,百姓们虽然有所怨言,但一般不敢反抗;可对那些地位卑贱、处境困苦的人,百姓们却十分憎恨。
他们害怕官府的征收赋税,但是又给官吏送礼。
这样,就是有人揭竿起义,最终也不过使老百姓遭殃罢了!对于那些实行仁政的国君,百姓不用为生计担忧;对于那些施行暴政的国君,百姓没有活路可走。
因此,明智的国君不用武力解决问题,发动战争一定能够取胜;同理,明智的国君无需劳师动众,只要充分运用道德感化人民,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孟子》在古代是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再加上《孟子》共有五本。
《孟子》共分为七篇,其中有三篇涉及政治和军事,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
主要内容是阐述“仁政”的学说,还论述了统治者的修养方法和任用贤才的标准。
孟子曾游历齐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未被采纳。
于是孟子离开齐国,带领学生到各国去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后来他返回齐国,专心从事教育工作,在齐宣王执政时期任相国。
《孟子》的思想主张体现了人性本善的观点,与孔子的“性善论”相近。
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民贵君轻”等思想,具有保民的进步性。
孟子思想包含许多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体现出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此外,他还对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孟子》语言凝练,有些论点几乎一语中的,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等。
孟子三章原文和翻译
孟子三章原文和翻译孟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涉及了许多领域,包括政治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等。
其中,孟子三章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学者的影响深远。
本文将介绍孟子三章的原文和翻译,并探讨其中的思想意义。
孟子三章原文:1、心为貧賤之官,志為盜賊之長,棄之者眾,取之者一,又何必執取焉。
2、民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存。
3、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孟子三章翻译:1、我们的内心就像一个贫穷的官员,我们的意愿就像一个盗贼。
放弃我们的内心的人很多,但是选择要我们的内心的只有我们一个。
所以,为什么要固守那个内心呢?2、人民没有信任,国家就无法生存。
3、人天生就是善良的,只是后天的环境和经历让我们变得远离善良。
孟子三章的第一篇强调的是心的管理。
孟子认为人的内心就像一个贫穷的官员,我们的意愿就像一个盗贼。
人的内心是一个贫穷的官员,因为它不断地被压抑和挤压。
当我们做出决定时,我们的意愿可能会被阴影掩盖,这就像一个盗贼来攻击我们。
孟子告诉我们,我们虽然很难掌控我们的内心,但是放弃它比坚持它更容易。
这种信仰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任何方面,无论是职业生涯还是个人生活。
只有授予内心权力来指引我们的决策,我们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孟子三章的第二篇着重于信任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人民没有信任,国家就无法生存。
这篇纯粹的信任论可以视为对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描述,同样可以适用于世界其他地区。
这个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层面,如家庭、组织或公司。
这是因为信任是一个成功的社会所必需的。
孟子三章的第三篇关于人性,这篇文章针对孟子在“性”上的思考与“子思”、“荀子”的反对展开辩证。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反驳了子思和荀子的“本恶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不过后天的环境和经历让人们变得远离善良。
这个“性善论”对王阳明心学有很大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孟子强调的是环境和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因素影响了人们的发展。
这个生命学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发展的可持续性。
22 《孟子》三章 原文及翻译
22《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所以说,使人民安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些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富贵不能淫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三章的注释、翻译
孟子三章的注释、翻译孟子第三章注释1. 孔子曰:“八月中於陈绝粮,仲尼闻之曰:‘绝粮则险。
’又闻曰:‘予不知余之厚于心也。
’启其机也!”- 孔子在八月间去陈国时,粮食供应中断了。
孔子听说后说:“粮食中断就会陷入困境。
” 还说:“我不知道你(指初子)这么关心我的难处。
”(触动孔子的内心深处)2. 卜之得吉乎?蓃曰:“得险。
”- 主持卜卦的蓃说吉祥吗?蓃说:“得到的是险卦。
”(卜得的卦象表明困境)3. 臣尝托於骈人,曰:“无服诸侯。
”居本则忧,忧则劳心,劳心则百疾作,是以行乐不能致乎已,又况诗乎?- 臣(指孟子)曾托付给骈人说:“不要参加任何诸侯的仪式。
” 如果停留在国内,就会感到忧虑;忧虑导致心力交瘁,心力交瘁则百病生起,所以无法使自己满足于享乐,更何况创作诗篇呢?4. 曰:‘我粗心者也!我多愚者也!’- 孟子自谦说:“我是个粗心大意的人!我是个愚蠢的人!”(孟子自称自己智力有限)翻译孟子第三章注释:1. 孔子说:“八月去到陈国的路上断粮,孟子听说后说:‘断粮就会有危险。
’同时又说:‘我没想到你这么关心我的困境。
’激起了他内心的感受!”2. 请问卜卦结果吉祥吗?蓃回答:“卜得的卦象是险卦。
”3. 孟子曾经告诉骈人:“不要参加诸侯的仪式。
”停留在当地会感到忧虑,忧虑会使心力交瘁,心力交瘁会导致疾病。
因此,无法在享乐中找到满足,更不用说创作诗歌了。
4. 孟子自谦地说:“我是个粗心大意的人!我是个愚蠢的人!”(孟子自称智力有限)以上为本文档对孟子第三章的注释和翻译。
孟子三章翻译。
孟子三章翻译。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孟子思想精深而富有哲理,被誉为“儒家大经之一,古代中国思想历史上的巨著”。
三章是《孟子》中的篇章之一,其内容主要涉及人性本善与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本文将对《孟子》三章进行全面的翻译,并进行相关参考内容的补充。
一、人性本善1. 孟子问曰:“人皆有善心,可谓是仁也,犹有不仁之心乎?” 应声曰:“有。
” 孟子曰:“然则人为恶者,何由而来?” 应声曰:“由所遇也。
得其所欲则喜,不得其所欲则怒。
” 孟子曰:“人皆有喜怒哀乐之心,是吾所以知人之为人也,有恶乎?”应声曰:“有。
” 孟子曰:“恶欲之动心也,善欲之动心也,人之情理也。
善欲与恶欲相遇,而不能相克,则至于惑。
”(《孟子·三章》)翻译:孟子问道:“人都有善良的心,这是仁义的表现,但是否还有不仁的心呢?” 他得到了回答:“有。
” 孟子问到:“那么人会做坏事,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案是:“来源于所遇到的问题。
如果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便会感到高兴;如果得不到,则会生气。
” 孟子说:“人人都会有喜怒哀乐的情感,这也是我认识人的方式,那么有坏心思吗?” 答案是:“有。
” 孟子说:“与坏欲望相比,好欲望和它一起影响着人们的情感恒常。
但是,如果好欲望和坏欲望相遇,且不断斗争无果,人们会陷入迷惑之中。
”参考内容:1. 人性本善观点的争论自古以来,有关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讨论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则代表了儒家学派对于人性认知的核心思想。
孟子认为,人的本质渊然禀养,内在好善之心是与生俱来的。
但是,人的心灵经历了社会环境的熏陶和人生经历的反复洗礼后,才会萌发出恶意,但这种恶意不是人的本质,而是外部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
2. 孟子的人性本善的理论基础孟子的人性本善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是儒家的经典思想,另一方面则是他本人的亲身经验。
孟子常提到,“人性之善恶,如水之就下也,吾方悟于此”。
也就是说,人类无论善良还是恶毒,其本质就像水本身一样,是一种自然存在的东西。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孟子三章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孟子三章八上语文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不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富贵不能淫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有节气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磨练其人心志,以饥饿和困乏考验其人身形,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目的就是要用上述这些艰难困苦来触动其人之心灵,坚韧其人之性格,增加其人原本没有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心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