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分生命》教案
《平分生命》教案
![《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4cb0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8.png)
《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生命。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平分生命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平等:让学生了解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无论年龄、性别、种族、贫富,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关爱。
2. 关爱他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学会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3. 实践平分生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待人,关爱他人,实现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学会关爱他人。
2.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平分生命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命的平等和关爱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平分生命的理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关爱他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短片,引起学生对生命平等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生命的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生命。
3. 情景模拟:设定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生命的平等和关爱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平分生命的理念。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关爱他人。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生命的平等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实践平分生命的作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公益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关爱弱势群体的活动中,如探望孤寡老人、帮助残障人士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2. 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通过举办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他们对生命平等和关爱他人的理解程度。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案例平分生命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案例平分生命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c8430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a.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案例平分生命9篇教学案例平分生命 1生活中充满了想象与奇特,也充满了困惑与无奈,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也曾彷徨过,但最终,我懂得了无论如何,要聆听心灵的声音。
看过一篇这样的故事:相依为命的兄妹俩,妹妹因病入院,必须输血,否则会死亡,而医院恰巧没有这种血液。
医生便问哥哥敢不敢输血,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慎重地点了头,输完血,他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久?”医生本想嘲笑他的无知,转而却被深深地震惊了:他做出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决定啊。
当医生告诉他还能活100年时,他万分高兴地重新捋起袖子:“那把我的血输一半给妹妹吧。
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多么善良而又可爱的男孩啊!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个能如此轻易地说出口,我被彻底地感动了,以至于每次重翻这篇文章,我仍忍不住地眼眶微热。
生死的抉择,不是每个人都能碰上,但是无论什么样的选择,或大或小,或难或易,我们都不能轻率地草草了事。
世上没有后悔药,在做出决定之前,必须经过深思熟虑。
我们需要本着一颗善良、正直、诚实的心,来作出回答。
荷尔德林曾说:大地可有一种尺度?绝无!万事应问心无愧,经得起心灵的考验。
“生死权”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理想高于现实,当高高在上的理想与生活的实际发生矛盾时,我们往往需要来一次痛苦的选择。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前人早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不朽的榜样。
现实是残酷的,它不近人情,不理会你那美丽的理想。
但我们不能就此而退缩,首先应战胜自己,这只是生活出给我们的一个难题而已。
我总认为,抱着一颗充满爱的心,真诚地对待一切,对未来充满信心,那么,什么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那英在她的歌中深情地唱道:我不是天使。
哈利·波特也不会骑着他的魔扫帚出现在城市的空中。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中的平凡一员。
所以,请不要害怕。
面对各种选择,想想平分生命的故事,聆听我们自己心灵的声音就好。
教学案例平分生命 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依为命、震撼、郑重其事”的意思。
平分生命教案
![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be26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c.png)
平分生命教案一、教案目标1.了解并理解“平分生命”的含义和重要性。
2.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关注他人和分享的意识。
3.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和生命,从而更加珍惜和利用好每一天。
二、教学准备1.一张黑板和一支粉笔。
2.一份准备好的教案。
3.乐观积极的心态。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师生互动: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平分生命’吗?”2.等待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从个人、社交和时光等方面思考。
步骤二:讲解1.教师解释“平分生命”的含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和资源。
平分生命是指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合理地分配给我们生活中各个方面,不要把生命的大部分浪费在无意义和琐碎的事情上。
2.通过一些例子和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平分生命的重要性。
步骤三: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是如何平分生命的,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他人平分生命的。
2.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去关注和帮助他人。
3.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步骤四: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平分生命的重要性和价值。
2.提醒学生要珍惜时间和生命,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始终保持关注他人和分享的意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平分生命”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他们认识到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重要性,并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了关注他人和分享的意识。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会更加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更加注重他人的需要,并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资源。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会让他们成为更加积极向上的人。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35d559360cba1aa811dad4.png)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进行品读,感悟男孩的无私、纯真。
体会人世间的真善美。
教学重点:品读句子感悟。
教学用具: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
师:知识与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现在老师就问你们一个数学问题,什么是平分?面对课题,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怎样平分?)师: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或许能够你一半我一半地平分,但生命如此宝贵,也看不到摸不着,又怎能平分?可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却甘愿把自己的生命与妹妹平分。
二品读悟情。
1、师:请打开课本,自由的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他。
出示:这是一个()的小男孩,他愿意与妹妹平分生命。
生:勇敢的,有勇气的,疼爱妹妹的2、师:看来你们对这个男孩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再细细默读课文,用~~画出表现男孩这些特点的句子,还可以在你认为很重要的词语下面加圆点,谁画好了就大声地读读。
3、根据交流出示:(1)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十岁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决心,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板书:哥哥输血勇气(2)男孩的勇气震撼了医生。
“震撼”是什么意思?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查、联、换)“一瞬间”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些词?(出示写有生词的字卡,生读。
)(3)比较:他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决定给妹妹输血,这是很大的勇气。
男女生对比读体会后再读原句,(4)师:联系上文那句写了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看一看哪个地方写出男孩下了决心要为妹妹输血A、当医生征求男孩的意见时,男孩犹豫了,如果你就是那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
(生交流)“点点头”又写出什么?B、是啊,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每个人都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更何况他还只是一个与我们年龄相仿孩子,所以一开始,他——(犹豫了)可这又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呀,他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决心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妹妹——这惟一的亲人的生命,当我们有了这些感悟时,再来读读这段话。
《平分生命》教案
![《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e59b7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0.png)
《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公平的待遇。
2. 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公平的待遇,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案、PPT、案例分析材料。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平等的短片,引起学生对生命平等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案例分析:让学生阅读一个关于生命平等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生命平等和尊重的主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分享与交流: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生命平等和尊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尊重他人。
六、教学延伸1. 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组织一次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如生命绘画、生命故事分享等,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对于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2. 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或志愿活动,如探望孤寡老人、帮助残障人士等,让学生将平分生命的理念付诸实践。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交流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于生命平等的理解和反思,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fe516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e.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生字词的含义。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练笔,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2. 拓展作业:(1)收集关于生命的诗歌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2)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是如何热爱生命的,下节课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适当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 课后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进行改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情景教学: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3.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2. 讲解法:教师对生字词、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平分生命》教案
![《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0059f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e.png)
《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生命。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
2. 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生命价值的内涵。
2. 如何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命的平等和尊重。
2.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平分生命》课文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 教学道具:生命平等标志牌、爱心标志牌4. 教学资源:相关生命平等和尊重的案例材料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命平等标志牌,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主题《平分生命》。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平分生命》,感受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3. 讲解课文: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阐述生命的平等和尊重的重要性。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生命的平等和尊重。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分享心得: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心得,交流对生命平等和尊重的理解。
3. 问答环节: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问答,检验对生命平等和尊重的认识。
八、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相关生命平等和尊重的案例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案例,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生命平等和尊重。
3. 分享结论:每组选代表分享案例分析的结论,总结如何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九、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命的平等和尊重。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生命平等和尊重的理解。
十、课后作业2. 家长参与评价:家长了解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家庭中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表现。
《平分生命》公开课教案
![《平分生命》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f13e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e.png)
《平分生命》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平等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生命。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生命的平等性及其重要性。
1.3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平等性,举例说明不平等现象。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生命平等性的看法。
第二章:生命的平等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不论种族、性别、年龄、身份等都应该享有平等的生命权利。
引导学生思考并反思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命不平等现象。
2.2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平等性的概念和原则。
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命不平等现象,如歧视、暴力等。
2.3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平等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学生分享对生命平等性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命不平等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解决生命不平等问题的想法和建议。
第三章:珍爱生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他人生命,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的宝贵性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如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等。
思考如何关爱他人生命,如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等。
3.3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宝贵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学生分享对珍爱生命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提供例子,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
学生讨论并分享如何关爱他人生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第四章:生命的价值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学会珍惜和发挥自己的潜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
4.2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价值的概念和意义。
探讨如何发挥自己的潜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思考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创造积极的影响。
4.3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eac4b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1f.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生命的平等和珍贵,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平分生命》是一篇讲述一个男孩为了救一只小鸟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
故事中传达了生命的平等和珍贵,以及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道德观念。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与学生讨论“生命的意义”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珍贵和平等。
教师引出本课的课文《平分生命》。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课文中的人物品质和价值观。
3.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
教师通过例子,解释课文中表达的道德观念。
3.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进行造句练习,运用所学的生字词。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课文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等。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共同提高。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课文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等。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朗读,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回家后,进行生字词练习,提高语文能力。
5.2 课堂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公益活动,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平分生命》的课文文本,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平分生命》教案设计
![《平分生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a5134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f.png)
《平分生命》教案设计《平分生命》教案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平分生命》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1、充分感受课文中蕴含着的无私奉献的人间真情,以陶冶学生的情感。
2、利用文中的一对近义词“震撼”、“震惊”为切入点,引发学生质疑、探究、主动学习。
3、体会揣摩文中的重点词句,领悟语言描写的内在规律。
4、进行读写练习,拓展、拓深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读感知1、板书“生命”,齐读。
2、请用上合适的词儿来简单描述一下“生命”。
4、这“平分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快速轻声读课文,读完后请你用简炼的语言告诉大家你对课题的理解。
5、轻声自由读课文后交流(小男孩愿意拿出自己生命中的50年平分给妹妹)。
二、再读课文,引发质疑。
1、刚才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个基本的.了解,现在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看谁眼睛最厉害,能准确地找出文中的一对最恰当的近义词。
2、刚才同学们找近义词找得又对又快,词义也理解得相当好,现在请仔细听同学读课文,认真思考:能不能用上这两个近义词提两个值得大家研究的有关课文的问题。
①指名分节读课文,并随时正音。
②交流提出的问题,经梳理后,确定:A、为什么所有的人都震惊了?B、医生为什么被震撼了?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相当好,现在我们就边读课文边研究这两个问题。
三、深读课文。
(一)为什么所有的人都震惊了?(二)医生为什么被震撼?四、回读课文,渲染情感。
1、同学们,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骨肉深情啊!让我们带着对这男孩的崇敬,齐声朗读全文,共同感受这珍贵、无私、纯洁的人间真情。
2、学生齐读全文五、拓展练习,丰富内涵。
妹妹经过抢救,脱离了危险,当他得知哥哥为她所做的这一切时,妹妹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合理想象写一段话。
《平分生命》教案2篇
![《平分生命》教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9344a46137ee06eff918fb.png)
《平分生命》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sharing life equally《平分生命》教案2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平分生命》教案2、篇章2:《平分生命》教案篇章1:《平分生命》教案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由奶奶送给“我”的小鸡中让我们知道了生命的重要,今天老师也给大家来了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故事,你们想听吗?2、放音乐讲故事。
3、故事后来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不明白地方画下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词血液抽血颤抖惟一渗出一瞬间挽起(1)自由读生词(2)开火车读生词(3)齐读生词2、学生质疑三、学习课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
)(2)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指名朗读(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医生没有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为输血就会死,但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他却下定死亡的决心。
《平分生命》教案设计
![《平分生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6f933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5.png)
《平分生命》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通过一个有关平分生命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平等和尊重。
1.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意识。
1.3 教学重难点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1.4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1.5 教学准备故事案例:《平分生命》教学课件1.6 教学过程1.6.1 导入新课讲述一个有关平分生命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6.2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平等和尊重。
1.6.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1.6.4 分享讨论成果强调生命的平等和尊重,提醒学生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二章:生命的平等2.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平等。
2.2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平等。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态度。
2.3 教学重难点理解生命的平等。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情感。
2.4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2.5 教学准备案例材料:《生命的平等》教学课件2.6 教学过程2.6.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关生命平等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生命平等的思考。
2.6.2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平等。
2.6.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生命的平等。
2.6.4 分享讨论成果强调生命的平等,提醒学生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三章:尊重生命3.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3.2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3.3 教学重难点理解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3.4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3.5 教学准备案例材料:《尊重生命》教学课件3.6 教学过程3.6.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关尊重生命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尊重生命的思考。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12ddb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1.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2. 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珍惜生命。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平分生命》。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跟读、拼写。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四、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2. 学生进行课后阅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掌握生字词。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课堂互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是如何关爱家人、朋友和身边人的。
2.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关爱他人的方法。
七、情景剧表演(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课文内容编排一个情景剧。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13篇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61573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1.png)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13篇《平分生命》教学设计13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分生命》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由奶奶送给“我”的小鸡中让我们知道了生命的重要,今天老师也给大家来了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故事,你们想听吗?2、放音乐讲故事。
3、故事后来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不明白地方画下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词血液抽血颤抖惟一渗出一瞬间挽起(1)自由读生词 (2)开火车读生词 (3)齐读生词2、学生质疑三、学习课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
)(2)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 指名朗读(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医生没有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为输血就会死,但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他却下定死亡的决心。
他被男孩的这种做法打动了。
)A、理解“震撼”的意思。
B、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
C、指导朗读。
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 (4)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3bd5e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9.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情感和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分析人物情感和态度。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或播放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平分生命》,并解释含义。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情感和态度。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意思。
(2)举例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生字词。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学生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懂得分享。
5.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热爱生命”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需要改进。
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评价建议: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在作业和测验中,要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宽容和指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提高学习成绩。
八、教学拓展: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如举办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通过演讲、故事、歌曲等形式,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养老院,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的可贵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aa267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7.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平分生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关键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
1.3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珍惜生命,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平分生命”的含义,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2 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4.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掌握,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
4.4 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表达的爱心和责任感。
4.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主要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3 写一篇关于“如何关爱他人”的作文,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第六章:教学评估6.2 评估方法:通过课堂提问、课后练习、朗读展示和作文提交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6.3 评估时间:在每个教学环节结束后,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7.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7.3 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平分生命》课堂教案(精选15篇)
![《平分生命》课堂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c40f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0.png)
《平分生命》课堂教案(精选15篇)《平分生命》课堂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唤起学生对亲情的向往,能在生活中用心体会亲情。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3、重视朗读指导,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疑问,读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男孩的勇敢与对妹妹深深的爱。
教学难点:透过文本,感受亲情的伟大与无私。
教学准备:投影仪、小黑板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本文讲的是谁和谁平分生命的故事?2、你觉得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男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感受男孩的勇敢与无私,品味亲情的伟大与可贵。
二、品读感悟1、自由轻声读课文的3、4自然段,画出你认为能体现男孩勇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重点体会:(1)男孩梢一犹豫……这是医生要求男孩抽血时男孩的表现,说说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男孩的勇敢?男孩为什么会犹豫,在他犹豫时,他想了些什么?(2)抽血时,(出示:读男孩安静地不发出………)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在想些什么呢?你从哪能体会到他的勇敢、坚强和对妹妹深深的爱?结合两个“微笑”、“不发出一丝声响”等来体会。
2、小结写法上的特点:注重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描写。
3、当医生告诉他还能活100岁时,男孩有什么的反应?(1)自由读文,汇报。
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而现在男孩却是……(2)指导朗读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们的手臂,挺起你的胸膛,读:“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把,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4、激发情感(1)面对这一切,医生震撼了……齐读: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爱的诺言!面对这一切,我们震撼了……齐读: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爱的诺言!面对这一切,所有的人震惊了……齐读: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爱的诺言!三、升华情感1、如果此时此刻,这个男孩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点什么?2、妹妹做完了手术,知道哥哥为她做的一切,她会怎样?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的情感在此时得到共鸣。
平分生命
![平分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fa879ec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6.png)
平分生命教案正文第一篇:平分生命教案《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一、直接导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平分生命》(板书)去体会兄妹之间的浓浓亲情。
二:品读悟情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哥哥爱妹妹的句子,试着去有感情的读一读。
2. 同学们的坐姿告诉我,你们已经心中有数,那么就把你的发现和自己组内的同学们说一说吧。
3. 哪个小组愿意将自己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与朋友们一起体会手足情深?(1)一个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
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
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体会“相依为命、唯一”)(2)医生知道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就征询他的意见,有没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愿不愿给妹妹输血。
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男孩为什么犹豫了?他在犹豫什么?)师小结: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选择死亡对于任何一个成年人来讲都是痛苦而且艰难的,而我们的男孩,我们只有十岁的男孩在面对死亡之时,只是犹豫了一会,就为自己选择了死,为妹妹选择了生,是什么促使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他爱妹妹,胜过爱他自己。
你找的真好,让我们体会到了男孩的无私、勇敢。
那还有哪句话体现了哥哥对妹妹的爱?(3)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临床的妹妹微笑。
师:在这里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的大部分人都有过打针,抽血的经历吧,还记得当时你的表现吗?(学生有的回答紧张,有的回答害怕,还有的说自己当时吓哭了。
)师:是啊,会紧张,会害怕,甚至还会哭闹着不愿打针、不肯抽血。
故事中与你们同龄的男孩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师指一名学生再来为大家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学生再读师:这个与同龄的十岁男孩的神情里没有紧张,没有害怕,而是只有微笑。
他为什么要微笑?学生回答:他微笑是要鼓励自己的妹妹勇敢地活下来……师:男孩一直在微笑,但是,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内心在流泪。
这个十岁的男孩有男子汉的坚强和勇敢,用这世间最美的微笑为妹妹点燃了生的希望。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2d948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7.png)
三年级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主人公平分生命的善良和勇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主人公平分生命的善良和勇敢。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介本课主人公平分生命的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讨论:为什么主人公要平分生命?他这样做体现了什么样的品质?5. 总结与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作业:以“我眼中的生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课文主人公平分生命的善良和勇敢。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生字词的学习,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朗读、表达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学校小学部语文科教学设计
(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
)
(2
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 指名朗读
(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A 、理解“震撼”的意思。
B 、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
C 、指导朗读。
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他又是怎样的呢?
(4)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
A 、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
B 、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
(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
C 、出示插图,看图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
(观察男孩的表情)
D 、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
E 、指名读。
F 、齐读。
四、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谈谈体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孩子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平分生命》,共同感受文中那份浓浓的兄妹情。
2、板书课题:平分生命 二、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词语(出示1)
唯一 犹豫 颤抖 震撼 一瞬间 相依为命 郑重其事
2、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提示:男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交流。
(指2、3名学生:勇敢、善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既然我们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位勇敢的男孩,在妹妹患重病需要输血的危急时刻,当医生征求他能否为妹妹输血时,男孩却—— 师引读
出示2: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师:犹豫了一会儿,“犹豫”什么意思? 生:指拿不定主意。
师:那他在犹豫什么? 生:该不该为妹妹输血。
(你的理解非常准确)
师: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你从“点了点头”又读懂了什么?
生: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为妹妹输血。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真是一个勇敢,善良的男孩呀!但是,当抽完血后,这个勇敢男孩又是怎样的表现呢?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
1、朗读课文。
2、交流,汇报。
3、出示: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颤抖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4、指名读。
(2名学生) 谁来给大家读读这句话?
师:注意!是声音颤抖地问,谁再来读读? 师:指2名学生读。
(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颤抖) 5、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用颤抖的声音问:——引读 师:从这“颤抖”的声音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五、学习5、6、7自然段
1、过渡:听了男孩的话,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
师:“震撼”是什么意思? 生:震惊,震动。
师:文中指谁被震撼了 生:医生。
师:医生为什么被震撼了? 生:因为男孩认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是下了死亡的决心,所以医生被男孩的勇气震撼了。
2、当医生告诉男孩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男孩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7自然段,画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
仔细品读,体会当时男孩说话时的心情变化并在旁边做批注。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