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市场结构
八大新兴产业解读:民用航空产业
积极推广国际先进的民用航空产业标准,提高我国民用航空产品 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标准实施与监督
加强对民用航空产业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标准得 到有效执行。
监管机制改革方向
简化审批流程
针对民用航空产业,简化相关 审批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在简化审批的同时,加强对民 用航空产业的事中事后监管, 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分类
根据业务领域不同,民用航空产业可分为航空制造业和航空运输业两大领域。 航空制造业包括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等产品的研发与制造;航空运输业则 涉及航空公司的运营、机场管理、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民用航空产业经历了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过程,技术不断创 新,市场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民用 航空产业在国际贸易、旅游等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
THANKS
感谢观看
轻量化材料应用
使用高强度、轻量化的复 合材料制造飞机部件,减 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节能运行管理
优化航线规划、航班时刻 和机队管理,降低飞行过 程中的能源消耗。
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
环保采购政策
制定严格的环保采购政策 ,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供 应商和产品。
资源循环利用
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实现航空器材的回收、再 制造和循环利用。
现状
当前,民用航空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 纷纷加大投入,推动产业发展。同时,环保、安全等问题也 日益受到关注,对民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 求。
产业链结构分析
上游产业
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制造 商等,为航空制造业提供必要的
物质基础。
民航概论知识点总结
民航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民航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 民航的定义民用航空(Civil Aviation)又称民航,指的是为了民用的目的而进行的航空运输活动,包括客运和货运两大类。
民用航空可以通过定期航线运输、包机运输、非定期航线运输、通用航空和航空维修保养等方式来进行。
2. 民航的发展历程民航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飞机发明和飞行技术的初步应用。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民航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技术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同时航空产业也开始逐步为民用航空做好准备。
随着二战结束,民航业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航空公司、机场和空中交通管制等一系列机构相继建立,民航产业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
二、民航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1. 民航的组织结构民航的组织结构包括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内的民航局、航空公司、机场、空中交通管制等组成部分。
这些组织机构和单位在民航运输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构成了民航业的组织结构。
2. 民航的管理体系民航的管理体系包括政府管理和行业自律两方面。
政府在民航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监管和管理角色,主要负责航空法规的制定、审批和监督,空中交通管理、安全监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同时,航空公司、机场和其他相关单位也需要遵守政府制定的法规和规定,并通过行业协会和组织进行自律管理,确保民航运输活动的安全、有序和高效进行。
三、民航的经济特点和发展趋势1. 民航的经济特点民航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成本和高风险的产业,航空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经营难度较大。
飞机、燃油、人工、维护等方面的成本极高,且受到货币贬值、燃油价格波动、政策法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民航业需要具有较高的资金实力、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 民航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民航业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智能机场、无人驾驶飞行、航空电子商务、数字化航空等新理念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新趋势和新科技对传统的民航产业形成了重大冲击。
民航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民航经济发展趋势
民航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民航经济发展趋势摘要:民航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国家整体经济环境,与人们如何选择生活、工作和旅行密切相关。
民航旅客习惯,民航市场竞争结构都在现社会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解析目前社会状况,民航经济的发展需要先通过分析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确定走向,本次文章就基于民航经济目前的状况来推测未来可以完善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民航;经济发展;未来趋势引言民用航空是主要为社会人民群众提供交通方便的活动,和国家海关以及军用航空不是一样的概念,民用航空和人民消费观念以及经济水准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国家发展,人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民愿意选择民航作为出行的工具,同时一些民办企业运输产品等也会选择民航作为运输渠道。
我们国家对民航有着独特的运转标准,在这个标准下,对于社会的变化和人民需求需要民航企业本身仔细分析和调整。
近几年,社会变化巨大,民航经济也因此被动变化,需要相关企业重视起来,实现与时俱进,进一步扩大民航业的发展。
民航在运输效率上和安全上是在不断提升的,不仅在于人们出行,材料运输和生产链中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1.民航业发展现状在当前大环境的影响下,航空业受到严重影响,民用航空业在中短期内将受到交通量和经济效益的严重影响。
通过分析当前民航行业的实际情况,目前民航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1客源结构改变在目前情况下,民用航空来源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过去,民航旅客结构,政府商务旅行,旅游团和其他乘客旅行更多。
然而,由于疫情的影响,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许多企业都引入了视频会议和远程办公等非接触式创新办公模式,导致官方商务旅行者的数量减少,甚至前高频商务旅行者的出行频率减少。
此外,旅游业受到冲击,旅游团数量大幅减少,长途旅行消费者数量也大幅减少,自费、短途旅行成为首选。
此外,出于安全考虑,许多人和企业不分商务谈判、旅游消费、交流培训等。
在考虑尽量减少旅行风险的同时,民航业的来源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客运量的下降甚至更为严重。
航空运输业PEST分析
航空运输业P E S T分析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中国航空运输的PEST分析一、中国航空运输业的政治环境(一)国内航空运输市场的进入管制正逐步放松多年来,严格的进入管制成为制约中国航空运输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民航局终于在2004 年向非国有资本开启了航空运输市场的大门。
2004 年中国民航局先后批准鹰联、春秋和奥凯三家民营航空公司筹建。
2005 年国家相继出台《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规定》和《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 》,大幅度地开放从航线到航权的广泛领域。
2005 年3 月11 日,奥凯航空正式运营,标志着民营航空公司真正进入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同时也意味着中国航空运输业迈出了向多元化投资主体和竞争性市场转变的第一步。
虽然在2007 年8 月15 日,中国民航局又发出《关于调控航班总量、航空运输市场准入和运力增长的通知》,明确表示2010 年之前暂停受理设立新航空公司的申请,并对设立新航空公司增加了更加严格的审批条件,但这只是针对当前航空运输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规范之举,并非重新关上航空运输市场的大门。
(二) 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加速开放2004 年7 月24 日,中国和美国签订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美航空协定》。
这是中国民航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地开放航空市场,也为中国航空公司进入世界航空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 年5 月,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进一步扩大了两国航空运输市场的开放范围,预示着中国正积极参与全球航空运输自由化。
全球航空运输自由化可以从两个方面给中国航空运输企业带来正面影响。
一方面,国外市场对中国开放,预示着中国航空运输企业可以进入国际航空运输市场,进一步拓展其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对外资开放,可以打破航油、航材、维修、订票等领域的垄断,同时,通过与国外航空公司建立战略联盟,中国航空运输企业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运营效率。
关于我国航空运输服务业的市场结构及价格竞争策略分析
关于我国航空运输服务业的市场结构及价格竞争策略分析构特点,从航线运营的角度分析却具有垄断竞争的特点,因此我国航空运输服务市场还处在重要的发展变革阶段。
在我国空运市场特定的经济环境下,旅客的购买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航空公司的价格竞争主要表现为不同价格的子舱位数量的决策,并且具有复杂的价格体系。
在同一航线上经营的不同企业一方面要针对价格需求弹性大和时间需求弹性大的旅客采取强硬的价格竞争策略;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差异化价格竞争策略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
一、我国航空运输服务业市场结构分析我国航空运输业最早是以政企合一、高度垄断和准军事化管理的模式运行。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民航业是较早进行体制改革的行业之一。
我国航空运输业主要采用分类管理体制模式,即由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业、机场服务业、航空运输服务业、航空保障服务业、航空延伸服务业、航空维修服务和飞行员培训这6个主要业务部门构成。
其中航空运输服务业是航空运输业的核心业务,航空公司是航空运输业的生产主体,承担实现旅客、货物空问位移的主要职能,因此我们对航空运输市场结构的分析主要针对运输服务业即航空公司的市场结构和价格竞争。
(一)我国航空运输服务业市场结构的沿革我国航空运输服务市场,从最早的国家垄断经营,发展到现在多元化航空运输企业的竞争结构,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二)我国航空运输服务业的市场结构的特点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我国的航空运输服务业的市场结构的主要特点也在不断的演变。
从开始的高度垄断,发展到现在垄断和竞争并存的格局。
虽然表面上分析,中国航空运输业服务资源始终主要集中在三大航空集团,但对于空运市场,我们分析的角度是从航线出发,一条航线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旅客的需求只有在同一航线上才是无差异的,所以航空公司之问的竞争都是针对某一条航线而言,盈利或亏损也是针对航线而言。
对于市场结构的分析自然也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人手。
1.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我国航空运输服务业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从我国航空运输服务市场的总体看,目前我国虽然有四类航空运输服务企业并存,但是主要的运力资源和航线资源都被三大航空集团控制,三大航空集团拥有的飞机数量和航线数量占到中国整个飞机数量和航线数量的65%以上,他们决定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全球及中国民机需求量、采购量、市场规模及民航发动机行业市场空间分析预测
全球及中国民机需求量、采购量、市场规模及民航发动机行业市场空间分析预测一、2019年中国民航行业规模分析2019年,中国民航行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二,运输航空实现持续安全飞行112个月、8068万小时的安全新纪录,连续17年7个月实现空防安全零责任事故;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292.7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6.6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52.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1%、7.9%、1.9%。
2019年,全国千万级机场达39个;完成中国民航历史上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班机航线调整,新增航路航线里程9275公里;民航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占比达32.8%,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全行业营业收入1.0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4%;运输机场总数达238个;在航班总量同比增长5.57%等情况下,全国航班正常率达81.65%,连续2年超过80%。
229个机场和主要航空公司可实现“无纸化”出行;37家千万级机场国内旅客平均自助值机比例达71.6%;8家航空公司、29家机场开展跨航司行李直挂试点;12326民航服务质量监督电话开通,国内航空公司投诉响应率达100%;正式发布全国目视飞行航图,通航飞行达112.5万小时,同比增长13.8%,颁证通用机场数量达246座,首次超过运输机场;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注册无人机超过39.2万架,无人机商业飞行125万小时。
二、19-38年全球民机需求量预测1、.19-38年全球民机需求量高达44,040架《2020-2026年中国民用航空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全球民航机队飞机保有量为25,830架,预计到2038年保有量将增长至50,660架,2019-2038年期间累计交付量为44,040架,价值量6.81万亿美元。
分析2038年全球民航机队结构:新增需求24830架(占交付量的56.4%),老旧机型替代需求为19,210架(占交付量的43.6%),原有飞机仍在使用的数量为6,620架。
民航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中国民航业发展现状的研究一、概述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民航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化改革循序渐进;促使我国民航业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队规模、航线布局、法规建设;以及运输保障等方面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2005年开始;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排名世界第二位;并连续三年保持这一位置;成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航空运输大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民航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总体看;中国民航业在较长时间内仍处于成长期;目前航空运输经济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不能充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民航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诸多差距;使得航空运输发展尚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适应世界航空运输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航空业也在国际航空市场中崭露头角..国际航空业发展的五大趋势对中国航空业的改革和发展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第一;放松管制和航空运输自由化是全球性的大趋势;第二;竞争自由化和航空业跨国联合经营的趋势并存;第三;做强、做大的国际运行模式加快了全球资源整合;第四;国际航空货运业发展是促进航空业发展的重点;第五;以机场商业化运作提高航空业的地面服务质量..二、中国民航业市场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1、国内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8年底;我国民航全行业累计完成运输总周转量达到36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85亿人、货邮运输量396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20.5倍、80.5倍和61.9倍;从1978~2007年;年均增长分别为17.9%、16.3%和15.4%..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缔约国中的排名均从1978年的第37位直线上升;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年高居第二位..航空运输的持续增长;行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得民航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国际航空运输取得长足进步;成为世界民航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尤其是在“十五”期间;我国与美、德、法、英、澳、泰等国家和地区新签署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式双边航空运输协定;标志着我国国际航空运输政策有了新的发展..我国国内航空公司勇敢“走出去”;大胆参与国际竞争;开辟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航线..1978年;我国国际航线仅仅通航苏联、朝鲜、巴基斯坦和法国等13个国家12条航线;而在2007~2008年冬春航季;我国国内航空公司经营的定期客运航线通至48个国家92个城市;每周1441个往返航班;定期货运航线通往22个国家28个城市;每周217个往返航班;我国国际航空运输量迅速增长..3、航空货物运输快速增长;成为航空运输新的增长点..截至2008年底;全行业全货运飞机总数为56架;全货运航空公司有国货航、中货航、中邮航、扬子江快运等9家;货邮运输量达到394.9万吨..在航空运输客货结构中的比例由1978年的6%上升到20%左右..4、航线网络不断拓展;初步形成完整的航空运输网络..截至2008年底;共有15家航空公司飞行48个国家的92个城市;每周提供1307个定期客运往返航班和204个定期货运往返航班..航线网络布局更加合理;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门户城市为中心;在国内联结了全国多数城市的、四通八达、干线与支线相结合的;在国际上联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较为完整的航空运输网络系统;极大地推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5、机队规模迅速扩大;提高了航空运输能力..截至2008年底;我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1131架其中小型客机73架;全货运飞机56架;有通用航空飞机805架..主力运输飞机均为世界上技术水平先进、经济性能良好的机型..机队的更新和扩张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航空运输的能力和运输质量;而且能够向旅客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廉价的服务..6、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巨大;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截至2008年底;我国民航共有民用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的机场152个..在所有航班运营的机场中;有7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按旅客吞吐量排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名列世界第9位;进入世界前10位..与此同时;我国民航加速了空管、通信、导航和气象等航行保障系统的技术升级改造..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区域管制—终端进近管制—塔台管制三级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体系..在主要航路上实现了航管雷达覆盖和先进的通信导航设施联网..7、通用航空稳步增长;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增强..截至2008年底;全行业通用航空企业77家;通航飞机805架;初步形成了多机型、多层次、多用途的服务格局..服务范围从国内拓展到国外;服务项目不断拓展;目前我国通用航空服务已经发展到100多项;涉及工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8、航空安全接近航空发达国家水平;保障了航空运输持续稳定的发展..自2004年11月22日至今;中国民航飞行总量比历史上最长的安全周期增长了2.2倍;飞机日平均起落架次比历史上最长的安全周期增长了两倍;达到12000架次..2006年;国际民航组织对我国民航进行安全审计的结果表明;我国民航执行国际标准与建议措施的符合率为87%;这一结果在已经接受审计的46个国家中排行第三;好于一些发达国家..按照波音公司提供的数据;中国目前是全球航空最安全的地区之一..9、初步构建了民航业法律法规;提高了依法治业的水平..我国民航业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起到基础性法律作用;民航业综合性法律有合同法、价格法、公司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有30部左右;民航系统制订的规章116部..二劣势分析1、政府在行使管理职能过程中缺乏系统和有效的制度保障..我国航空立法工作比较滞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与航空业发展和改革形势不相匹配;需尽快修订和完善;政府在行使市场进入管制和竞争行为监管等关乎行业发展和航空企业切身利益的管理职能时;缺乏相应的法律来规范;一些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还要依靠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来操作..2、国有航空企业还不是完全市场意义的竞争主体..我国航空运输企业与世界知名航空公司的差距并不在于资产、营运收入、机队规模和航线分布等“硬件”条件;而是企业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和企业文化等“软件”条件..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机场公司;产权结构单一、政策依赖性强、内部人控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财务制度缺乏透明度等;都是国有航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3、产业链多数环节垄断仍然是影响航空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前在我国的航空油料采购和储存加油系统、航材的采购等领域仍然是垄断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成本..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降低服务成本是航空运输业改革主要任务..4、价格形成机制有待改进;价格管制的有效性有待提高..目前我国航空运输价格实行的是政府指导价;其主要弊端是不适应细分市场多层次需求;缺乏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弹性;迫使航空公司之间不得不通过简单的“折扣大战”方式来解决价格多样化问题..5、完善的政府监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主要表现在政府监管体系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充分、管制价格的设计不合理、企业公平竞争行为的监管等方面..6、航空业的市场化改革还缺乏许多配套改革跟进..如我国开放第五、第六航权之后;国内企业有效地利用由此带来的市场机会还需要国家出入境管理政策的调整来配合;如在我国境内转机准予免办签证此政策在许多国家已经非常普遍;降低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成本需要国家在进口环节税、增值税等方面进行政策调整..三机会分析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民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首先;中国航空市场的国际关注度提高..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稳健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论是国内航线还是国际航线都出现高速增长的良好局面;中国民航业在收入和业绩上均创造了历史最好的水平;国际航空界开始高度重视中国的航空市场..国际航空业纷纷看好亚洲航空市场;特别是看好中国未来20年航空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其次;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及文化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资金、信息、商品、劳务、人口在全球范围流动对国际航空运输产生强劲需求;中国是全球范围流动的核心之一;这给中国民航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再次;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民航业需求增大..中国航空运输市场不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市场;也是未来世界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航空运输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我国航空运输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参考文献:1.周三多;陈明传.管理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3.刘万明.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主要技术经济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24.轩余恩.中国民航运输市场发展与创新.中国民航出版社;20035.孙泽生;顾卫平.中国航空难运输业管制实政分析与对策思考.20046.马莉.民航业市场结构及竞争策略分析;20047.杨春妮.中国民航业竞争格局和运行效率研究;2005。
我国民航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2改)
我国航空公司的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目录1.我国民航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1.1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历史1.2国内民航业的市场结构分析1.2.1我国民航业的产业属性1.2.2民航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1.3民航业发展问题分析2.航空公司部署营销战略的环境分析2.1宏观环境PEST 模型2.2 航空公司竞争状况分析2.2.1新进入者已具有一定的威胁2.2.2供应商分析2.2.3购买者分析2.2.4替代品的威胁2.2.5现有的竞争对手之间竞争激烈2.3航空公司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以东方航空公司为例)2.3.1优势(航线布局与局部自然垄断)2.3.2劣势2.3.2.1销劣势营2.3.2.2某些专业部门的人才缺乏2.3.2.3人机比过大造成人力成本负担2.3.3机会2.3.4威胁2.3.4.1 三大航空公司的挑战2.3.4.2航空机票价格竞争日益激烈2.3.4.3民营航空公司对东方航空的挑战2.3.4.4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垄断经营3.航空公司营销战略的对策研究3.1航空公司的市场定位与差异化管理3.1.1对市场细分3.1.2对航线细分3.1.3航空公司的差异化管理3.2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3.2.1客户管理的精细化3.2.2服务标准的精细化3.3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3.4兼并中小型机场一一航空公司实施新型营销战略的假想3.4.1国内外机场经营现状3.4.2航空公司兼并机场的可能性3.4.2.1资源的共享3.4.2.2统一规范的服务可以吸引更多客流3.4.2.3投资主体多元化、专业化是机场经营的趋势3.4.3航空公司兼并机场的优势分析3.4.3.1增强优势航空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3.4.3.2以市场为主导符合经济发展规律3.4.3.3兼并是一种新型战略发展方向4总结与展望第一章.我国民航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1.1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历史中国的民航业有其特殊的生成背景和发展过程。
中国民航业发端于空军,1980年以前实行完全的军事化管理,实行部队建制,并由中央完全控制和垄断。
浅析我国民航业的市场结构及其发展
、
我 国 民 航 业 的 市 场 结 构 分 析
2 O世 纪 5 O年 代 。 恩 等 人 对 市 场 结 构 这 一 问 题 进 行 了 充 分 的 贝
3为 7 ,8 。虽 然 缺 乏 海 南 航 空 的 数 据 , 如 果 把 海 航 的 数 据 包 括 35 % 但 研 究 , 并 在 15 年 出 版 了 第 一 部 系 统 论 述 产 业 组 织 理 论 的 教 科 C 99 4将 超 过 7 % 。 由 计 算 结 果 可 知 我 国 民 航 市 场 属 于 5 书 — — 《 业 组 织 理 论 》, 为 产 业 组 织 的 集 大 成 者 。 按 照 他 的 产 业 进 来 粗 略 估 计 C 产 成
组 织 理 论 , 场 结 构 是 指 一 个 市 场 的 组 织 结 构 特 征 , 要 衡 量 标 志 极 高 寡 占 型 A( 央 直 属 及 地 方 航 空 公 司 共 9家 , 上 已 投 入 运 营 的 市 主 中 加 有 : 1 市 场 集 中 度 , 以 通 过 市 场 上 的 买 者 或 卖 者 的 数 量 和 大 企 业 三 家 民 营 航 空 公 司 奥 凯 、 秋 、 联 , 共 1 () 可 春 鹰 总 2家 ) 市 场 集 中 程 度 己 相 , 所 占 比 例 表 达 出 来 。( 产 品 差 别 化 , 指 同 一 市 场 不 同 企 业 生 产 同 2) 是
场 , 入 市 场 竞 争 机 制 。 天 空 开 放 , 批 外 航 蜂 拥 而 至 , 成 本 航 空 引 大 低 公 司 的 出 现 。 进 一 部 激 化 航 空 运 输 市 场 的 竞 争 。 因 此 , 确 认 识 和 将 准 把 握 我 国 民 航 业 的 市 场 结 构 , 分 析 其 形 成 的 原 因 对 于 我 国 民 航 业 并
中国民用航空业现状分析
中国民用航空业现状分析----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的理论应用影响力强一、现有的竞争者---1.行业内竞争者的数量及分析:中国民航运输企业状况是,国航集团(国航、中浙航、西南航)、南航集团(南航、北方航、新疆航)、东航集团(东方航、西北航、云南航)、海航集团(海南航、新华航、山西航、长安航)、上海航、四川航、深圳航、山东航等8家民航客货运输航空公司。
另有邮政航空、中国货运航空公司、扬子江快运公司、金鹿公务机、彩虹公务机、上航公务机、中国海洋直升机公司等专业及通用航空公司。
表1 现有行业内部分主要竞争者实力对比(资料不完整) 比较项目国航集团东航集团南航集团海航集团山航上航川航资产总额573亿元 473亿元501亿元 70亿运输飞机 118架 118架 180架53架 16架 17架 29架航线 339 437606 21070 61 100 国内航线286 383 512 国际、地区53 54 94 航线员工人数22000 25109 34089 55301000 2000 1500 总周转量 42.37530.9488 39.3669 5.2808 1.33.9 2.3 旅客运输量 1511.4 1709.2 2749.1 480.6133 241 154国际航空公司主要的优势之一是资本最多;优势之二是主要的国际航线都在其航线资源中。
飞出国门的旅客可能更多的乘坐国际航空公司来往各个大洲的班机;优势之三是背靠首都北京,具有一定的政治优势和奥运优势;优势之四是背负国旗飞行,具有全球最好的安全记录,对国际旅客具有巨大的安全品牌优势。
南方航空公司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具有最多的国内航线航班。
南航在国内的市场上具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具有一定的销售网络和渠道优势;主要优势之二是先进的电子客票科技优势,占尽了信息时代发展的先机;主要优势之三是具有无与伦比的“黄金大三角”优势。
背靠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辐射东南亚,头顶沈阳为中心的黑土地,辐射东北亚经济圈,拳打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大西部,辐射中亚非。
名企参考:中国国航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中国国航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目录一、组织结构 (3)二、主要部门职责 (4)1、运行板块 (4)(1)飞行总队 (4)(2)航空安全监察部 (4)(3)飞行技术管理部 (4)(4)培训部 (5)(5)运行质量管理部 (5)(6)运行控制中心 (6)2、机务板块 (6)3、商务板块 (7)(1)市场部 (7)(2)销售部 (8)(3)网络收益部 (8)(4)结算部 (9)(5)对外合作部 (9)4、服务板块 (10)(1)地面服务部 (10)(2)客舱服务部 (11)5、保障支持板块 (11)(1)董事会秘书局 (11)(2)总裁办公室 (12)(3)规划发展部 (12)(4)人力资源部 (13)(5)财务部 (13)(6)企业管理部 (13)(7)审计监察办公室 (14)(8)综合保障部 (14)(9)信息技术中心 (14)(10)国航空中保卫支队 (15)(11)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规划运行办公室 (15)中国国航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一、组织结构二、主要部门职责1、运行板块(1)飞行总队①负责总队航空安全和飞行技术训练管理工作;②落实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和航班计划及经济责任指标;③落实公司年度飞行训练、模拟机训练计划;公司国④内外航线的开航、新进和翻修飞机及验收试飞中的飞行技术训练工作;⑤参与事故征候、飞行差错等不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以及重大飞行事故的调查;⑥负责公司航空安全教育工作;⑦指导相关部门制定处置劫机、炸机预案,负责空中安全员的业务、技术管理工作;专机安全工作。
(2)航空安全监察部①制定公司航空安全管理的各项标准及规章制度,并督促检查落实;②组织公司或参加政府组织的航空安全评估和检查工作;③负责事故征候、飞行、客舱、航空地面严重差错等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参与重大飞行事故的调查;④负责公司航空安全教育工作;制定公司航空安全奖惩办法;⑤参与承办专机安全工作。
(3)飞行技术管理部①制定公司飞行技术管理的各项标准及规章制度,并督促检查落实;②负责制定公司各机型、飞行程序、技术标准和训练大纲,检查、监督训练工作和技术把关落实情况;③负责飞行改装和复飞的审批手续,监督检查飞行人员复训计划落实情况;公司飞行安全技术资料的信息管理;④负责与相关部门协调落实飞行员的培训计划、机队的引进及飞行员与机队匹配工作;对飞行操作技术进行公司监控工作(4)培训部①根据公司的培训计划,负责各类人员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实施;②所属学校教学计划的具体组织和实施;③组织实施飞行员转机型和模拟机训练及乘务员训练;公司各类管理人员及派驻外人员的培训工作;在职职工的知识更新及岗位培训和轮训工作。
作业:关于中国民航业的PEST分析
关于中国民航业的PEST分析一、我国民用航空公司四大航----国航、东航、南航、海航二、中国民航业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筹建时期第二阶段(1978年~1987年)稳步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987年~2002年)重组扩张时期第四阶段(2002年----)迅猛壮大时期三、对民航业2002年至今的宏观外部环境分析一、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legal):1. 民航局表示支持国内民营企业投资民航业,国内航空运输市场的进入管制正逐步放松。
四大航将越来越受到新进入的航空公司挑战而不得不对现有策略做相应调整,或延续现有的差异化趋势,或效法民营航空公司采取低价战略。
民航业可能打破寡头垄断的现状,竞争性的新行业结构逐渐形成。
2.航空运输价格管制进一步放松。
《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允许国内航线票价在基准价(每人公里0175 元) 基础上上浮不超过25 %、下浮不超过45 % ,对价格管制进行了一定的松动;同时对垄断订价行为实行限制。
这一价格管制政策的实施,使中国航空运输业进入有史以来最为宽松的价格政策时期。
3、对外开放与国际关系。
以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政策,在影响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其中的商务流动与货物流动。
4、空域管制、流量控制、飞机晚点。
就航班准时起飞和抵达而言,中国内地机场和航空公司的表现最差。
其中,6月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的22019个航班中,仅有18.3%准时起飞。
晚点的问题并非仅限于北京。
在接受调查的上海、广州、昆明、南京、成都、长沙和乌鲁木齐等机场中,没有哪家机场能做到让半数航班准时起飞。
晚点原因: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占40%,如航空公司服务不到位,信息不畅通等问题;极端天气增多21.6%。
;流量控制。
我国民用航路仅占20%~27%,其余73%~80%的航路为非民用所占据。
由于我国空域管制的范围太大,航路受影响的因素太多,导致空管给运控的预计起飞时间总在变动。
中国民用航空业及市场的发展分析2018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及市场的发展分析20181. 航空运输业总体概况✈改革开放为民航运输发展增添了活力。
民航局在2018年10月的新闻发布例会中介绍,截止目前,我国共有客运航空公司51家、货运航空公司9家(不含港澳台),大型运输机达3400架,形成了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
✈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于彪介绍,截至17年底,全行业累计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08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5亿人次(增长13%,占全球总量的16.3%)、货邮运输量705.9万吨(增长5.6%),分别是1978年的362倍、239倍和110倍;旅客周转量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重从78年的1.6%上升为17年的29%;国内航线数量3615条(其中港澳台航线96条),是78年的23.46倍;17年共执行航班389.3万班,是78年的85.6倍。
中国民用航空业运输业现状✈国际航空运输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78年我国民航开通12条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仅为11万人。
2017年我国新开辟国际航线382条,总量达到1634条,旅客运输量5544万人次,国内有31家航空公司经营810条基础设施✈航线网络逐步完善。
目前,民航已基本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大型枢纽和成都、昆明、西安、乌鲁木齐等区域枢纽、门户枢纽为核心节点的轮辐式网络结构,以及枢纽之间的空中快线网络结构。
✈机场规模不断扩大,2017 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229 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28 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24个,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新增布局机场130余个。
✈民航局机场司副司长张锐介绍,1978年,我国仅有78个民用运输机场(不含港澳台地区),其中军民合用机场36个。
经过40年发展,截止2018年10月,机场数量已达233个,较1978年增长了约3倍,旅客吞吐量增幅为495倍,货邮吞吐量增幅为257倍。
2017年,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运输机场已达32个,2000万人次以上机场19个,3000万人次以上机场10个。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民航运输业政府管制问题探析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民航运输业政府管制问题探析摘要: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民航运输业的竟争和管制状况,提出了政府过度管制下民航运输业存在的产业规模偏小、高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的市场结构、刚性成本结构、低效率和低利润率等问题,并从放松政府管制、引导产业升级、改善公司治理、制定反垄断和公平竞争法规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竞争、提高民航生产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民航运输业;scp范式;政府管制;政策建议目前,我国自然垄断性行业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通过研究我发现,在政府严格的管制下,一些自然垄断性行业出现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竞争能力弱、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企业成本偏高等问题。
在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问题,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文利用scp范式,即结构、行为和绩效,对中国民航运输业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了解我国民航运输业政府管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欧美发达国家对民航运输业管制的成功经验,得出适用于我国民航运输业政府管制的政策性建议。
一、中国民航运输业的结构、行为和绩效分析1.市场结构(1)行业集中度。
在全行业的20家民航公司中,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为最大航空公司,2010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4.4亿吨公里,占全行业的24.5%,为国内民航企业的龙头公司。
与国航规模接近的有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2010年完成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分别为29.96亿吨和公里、239亿吨公里,分别占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的21.3%和17%。
由此可以看出,民航运输业是高度集中的行业。
(2)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
在中国,民航业是一个高进入壁垒的行业。
根据《民航法》规定,设立航空公司应当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适应保证飞行安全要求的民用航空器、有必需的依法取得执照的航空人员、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航业市场结构分析:垄断或竞争?Monopoly or Competition:Chinese airline industry market structure范幸丽1龚强2Abstract:Chinese Airline industry is in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After nearly four-year marketization in airline industry, not only the government but also the investors and consumers show great concern for the present market structure of Chinese airline industry. This paper initiates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airline market structure, combining with Chinese airline industry data to study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and air fares. Hence we can identify Chinese airline industry market structure by considering the entry barrier and the costs of the airline company.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esent Chinese airline industry structure is competitive. Consequently, our empirical facts are consistent with our findings.内容摘要:中国民航业正处于迅猛发展时期和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进程中。
在中国政府实行了近二十年的放松管制政策后,目前的中国民航市场结构呈现什么态势,是投资者、政府和消费者均关心的问题。
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及中国民航的实际经济数据对其进行判断。
在市场结构分析中,我们加入对民航业进入壁垒、航空公司成本的分析,进而通过判断均衡的市场产量与均衡客票价格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目前的市场结构状态。
同时,我们将成本因素引入到市场结构判断中,并通过判断成本与均衡客票价格的关系,进一步判断中国民航业市场结构的状态。
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民航运输市场整体体现为竞争的市场结构。
正文:目前,中国民航运输业正处于迅猛发展时期。
中国民航的运输总周转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在中国交通运输业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2005年民航旅客运输周转量占中国整个交通运输旅客周转量比例为8%,但是增长速度(14.7%)却超过整个交通旅客周转量增长速度(6%)7个百分点。
中国民航运输业迅猛发展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中国政府对民航运输市场实行的不断放松管制政策,“中国航空运输正从极度受管制向更加自由化、竞争更激烈的市场转变,其中政府法规是影响民航产业结构的关键(《2006年中国市场预测报告》,波音公司)”。
中国民航业正处于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进程中。
在中国政府实行了近二十年的放松管制政策后,目前的中国民航市场结构呈现什么态势,是投资者、政府和1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工作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2美国西北大学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助教授,工作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消费者均关心的问题。
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及中国民航的实际经济数据对民航市场结构状态进行判断。
一、中国民航业市场化改革过程自1987年至今,中国民航运输业一直处于市场化改革进程中。
这段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7年至2002年的第一次市场化改革。
这轮改革是对“中国民航”这个大型国有企业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进行的第一次战略重组,把民航垂直一体化的垄断性市场结构改变为具有初步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是对具有高度垄断力量的“中国民航”实行的纵向和横向业务分割3。
纵向上,把民航业务链条分割为空中交通管制、机场服务、航空运输服务、航空保障服务、航空延伸服务等几个主要的服务领域和业务部门。
在这个阶段,政府放松了对航空公司设立和航线准入的限制,航空运输市场内出现了大批地方航空公司(上航、川航、深航、厦航、中原航、浙江航、贵州航、武汉航、长安航、新华航、海南航、山东航)进入和航空公司间兼并现象。
其间的1998年,由于运力相对过剩和国家骨干航空公司大规模亏损,国家停止批准新航空公司进入。
并且在这个阶段,航空公司开始以多种融资方式自主投资建设机场,实行自主管理,机场属地化管理的运作模式开始试行。
自2002年至今,是民航业进行的第二次市场化改革。
在市场准入方面,民航业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放松市场准入条件、取消行政过多干预三种手段,扩大市场竞争主体。
2002年中国政府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外商投资中国民航业的比例及其他限制条件大为放宽。
截至2005底,中国与他国双边航空运输协定数量达到96个。
目前已在海南、南京、厦门等城市试点开放客运与货运第五业务权。
中国大陆有7家航空公司与国外航空公司签定了代号共享协议。
2005年2月25日,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领域涉及金融、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
在这份文件的指导下,民航总局出台《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规定》,对外部资本如何进入民航运输市场做出了明确规定,使得长期困扰民营资本进入航空运输主业的政策门槛消除。
在这些日渐宽松的政策推动下,一些民营航空公司(奥凯、东部快线、东星航空、西部航空)相继获得民航总局认可,进入民航运输市场。
在民航运价管制方面,2004年4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联合出台《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
这次改革方案目的是进一步放松对民航运价的管制,建立企业自主有限浮动、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客货运输价格形成机制。
即政府根据航空运输的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社会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基准价及浮动幅度;航空运输企业在规定的幅度内,确定具体价格。
具体价格管理措施是:民航国内航空旅客运输票价以现行航空运输企业在境内销售执行的各航线公布票价为基准价,实行浮动幅度管理,票价上浮幅度最高不得超过基准价的25%,除实行市场调节价和票价下浮幅度不限的航线外,其他国内航线票价下浮幅度最大不得超过基准价的45%。
该价格改革方案改变了过去民航客票价格由政府统一管制的方式,给航空公司在定价方面很大的自主权,航空客票价格的形成进一步市场化。
二、文献回顾在国外,关于民航运输业放松管制过程中市场结构的研究,早期最经典的理论3王志永,《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市场结构重组政策分析》,中国民用航空,2005.1(V ol.49)模型之一是由George Douglas、James Miller(1974)4。
Douglas 和Miller的研究表明,虽然CAB(Civil Aeronautics Borad )行业管制限制了新的航空公司进入,并规定了航空客票价格的浮动幅度,但却使得作为民航运输市场内的航空公司不得不在除了价格以外的其他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而这种竞争抵消了垄断利润,这种竞争表现在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的提高上,而服务质量的提高又直接提高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最终使航空运输市场中形成:管制价格-服务质量-航空公司运营成本这三者之间的均衡。
消费者往往要在服务质量与管制价格之间进行选择。
而这种价格管制最终导致的市场结果使:CAB的管制带来了比消费者实际需要的更高的客票价格-服务质量两者的组合。
另一篇对民航运输业放松管制过程中市场结构进行研究的经典模型是由De Vany(1975)5做出的。
这个模型的核心是:在存在进入限制和价格管制状态下预测,民航运输市场的产出、成本和航班频率(代表航服务质量)的情况,以此判断行业管制的效率。
在美国政府自1978年颁布放松管制法案以来,美国的民航运输市场结构再次发生变化。
David R. Graham、Daniel R. Kaplan以及David S.Sibley6对美国航空运输业放松管制前后的状况进行了比较。
该论文检验了两个假设:一是CAB放松价格管制促进了服务竞争,航空公司会过度供给,由此决定的市场价格必然产生更有效的市场供给;第二个假设是:由于民航业资本是高度流动的,因此,即使在集中度比较高的市场结构下,潜在的竞争仍能促使价格保持在自由竞争的水平上。
该论文的几点关键结论是:(1)自1960年代以来客座率的提高及客座率模式的改变表明,放松管制后的市场运营水平更有效率;(2)客票价格与服务成本紧密相关。
距离的长短和旅客对时间的敏感性等市场特征可以解释市场中客票价格的变动情况;(3)在集中度仍旧比较高的民航运输市场中,仍旧存在一些定价力量;(4)新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进入对降低客票价格水平有实质性的影响,因此,这些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进入可以促进航空运输市场更有效率。
在Walter Adams 和James Brock7论文中指出,美国的民航运输业是行业放松管制的一个最典型案例。
他们认为美国的民航运输业的市场结构演变历程是:1978-1983年间,是逐步放松管制、航空公司之间激烈竞争的时期;1984-1988年间是市场力量重新组合的时期,而整个1990年代则是航空运输市场又从竞争转向垄断的阶段。
目前美国民航似乎呈现出垄断的市场结构,市场垄断力量又在形成。
据此,该文还提出,为了避免目前的行业垄断的进一步恶化,应该采取的政策手段包括:减少航空公司对枢纽机场的控制;增强机场的运营能力;提高FAA的管制能力;避免采取恶性竞争手段等等。
该文的结论是,美国民航业在放松管制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兼并、结构性的机票打折限制、对枢纽机场的控制以及对上百条航线的极大的市场份额等行为,这就导致目前的市场结构又呈现出垄断的态势,需要政府采取放松市场准入等政策,增强市场竞争。
已有的相关的国外文献基本上是采用实证的方式(比如客座率、航班频率、对枢纽机场的控制权等等具体现象)对民航市场结构进行判断,而并没有将航空公司的成本考虑进去。
本文通过考察民航业进入壁垒、航空公司成本,进而通过得出均4George W. Douglas James C. Miller,” Quality Competition ,Industry Equilibrium, and Efficiency in thePrice-Constrained Airline Market”, T 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64,No. 45Arthur S. de Vany,“the Effect of Price and Entry Regulation on Airline Output, Capacity and Efficiency” ,t 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V ol.6,No.16David R. Graham、Daniel R. Kaplan以及David S. Sibley,“Efficiency and Competition in the airline Industry”, t 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V ol.14,No.67Walter Adams 、James Brock,“the Structure of American Industry”(Tenth Edition) ,Chapter10:Airlines,Prentice-Hall,Inc.衡的市场产量与均衡客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判断目前的市场结构状态,这是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判断的一个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