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上海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难度偏大尖子生题(word版有答案)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教案设计
物质燃烧的条件【教学目标】1.认识燃烧的特征,知道物质燃烧是化学变化,能从微观角度适当解释物质的燃烧;2.通过对,认识物质燃烧的条件,进一步学习对控制变量因素的探究过程;3.体验物质燃烧条件的得出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4.能够运用燃烧条件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重难点】1.对燃烧现象的认识;2.运用燃烧条件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一、引言:出示一张奥运会会场火炬图片。
说到火,我们就会想到燃烧,火是物质燃烧时的一种现象。
展示图片:火——造福人类。
火——带来灾难。
二、引导:1.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知道很多燃烧的事例。
把所知道的燃烧现象填写在表格中,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2.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知道很多燃烧的事例。
把所知道的燃烧现象填写在表格中,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3.燃烧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燃烧都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需要这些条件?投影。
物质燃烧的条件可能有哪些?参与学生讨论。
学生思考并发言,通过活动完成作业。
“我猜想燃烧的条件可能是……”讨论,先从日常生活经验上对猜想进行说明。
对自己的猜测提出实验方案。
三、巡视、指导学生实验:针对猜测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1.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球。
2.将直立于桌面上的两支燃着的蜡烛,其中的一支罩在玻璃杯下。
3.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细木条和煤块。
交流讨论实验结果,通过分析,达成共识:物质燃烧需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四、小结:对学生活动表现做简要评价。
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新思路、新点子做简要评价。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5
初三年级化学科自学研究教案C.图3中移走石油液化气灌是为了使其与氧气隔断学习目标:知道焚烧条件认识灭火原理D.图4顶用水灭火时,水的作用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重点:焚烧条件灭火原理难点:经过对比实验得出焚烧的条件自主学习【仔细研读,收获新知】一、自学指导:用20分钟时间阅读P128-P130,认识以下知识对要点知识圈、点、勾、划。
1、什么叫焚烧?焚烧的条件是什么?2、什么叫着火点?2、〔1〕纸火锅在京城悄悄盛行,这类纸火锅精良美丽,白3、展望实验7-1中的实验现象并剖析为何?〔参照P129表7-5〕4、灭火的原理是什么?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洁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二、自学检测1、往常所说的焚烧是指:无味;不会被火点燃.纸火锅烧不着的原由是〔2〕2、展望本节实验7-1的现象并预知原理人们常使用固体酒精做为纸火锅加热的热源.小刚察看到服步骤现象剖析务员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效力员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铜片上的白磷〔3〕小刚无心中发现,将饮用的某品牌碳酸饮料所放出的气体喷在了焚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查验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铜片上的红磷该气体灭火的原理是4.焚烧的条件可用图示所示火三角来表示。
热水中的白磷将一根火柴点燃,有甲、乙两种搁置方式,你以为按〔填“甲〞或“乙〞〕方式搁置,通入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磷火柴会焚烧更强烈、更完全。
原由是5、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焚烧条件时,做了以下列图的实验,将一根光明的教课反省铁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燃着的蜡烛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了,原由3、焚烧的条件包含:、、三个条件缺一不行。
4、灭火的原理有:、、只要损坏此中一个条件即可。
5、着火点是指小组学习【相信集体的力量】实验桌上摆放着以下实验器械:木条、蜡烛、酒精灯、火柴、剪刀、镊子、水、碱面、食醋、烧杯、沙土、玻璃棒、煤块。
〔1〕选择上述物件设计实验,证明焚烧的三个条件:①焚烧需要可燃物,②焚烧需要氧气,③温度抵达可燃物的着火点。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_6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者特征分析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是在学生学习了木炭、硫、红磷、铁丝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较多,课题对学生既亲切又熟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但学生对燃烧现象很少注意观察,所以,在对本节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应注重源于生活,这样,在此基础上的情景创设,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指导学生掌握本节的内容。
九年级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1课时)
单位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燃烧;
2.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3.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观察水平、合作与交流水平;
意图
引入
新课:
讲授新课:
一、燃烧:
二、燃烧的条件:
三、灭火原理:
学以
致用
当堂检测
展示图片,火更是我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助手,我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的协助。说到火我们很自然就想到燃烧。但燃烧不当、失控,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所有的燃烧从化学角度来说都是一样的,但燃烧是有利还是有害,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加以控制。如果我们掌握了燃烧与化学反应的联系,那我们就能有效控制燃烧了。
灭火事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破坏哪种燃烧条件)熄灭酒精灯油锅着火熄灭蜡烛纸箱着火煤气着火森林着火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刚才熄灭蜡烛过程中,都使用了哪些灭火原理,并实行总结。
灭火的原理:
沪教版九上化学 4.4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教案设计
沪教版九上化学4.4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教案设计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2.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过程中,形成与他人合作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并能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并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2.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揭示燃烧现象的本质,对着火点的理解【引入】上课,同学们好!为了给同学们上好这节课,我先喝口水润润嗓子。
(喝水)同学们都知道水火不容,但是今天我就让水来完成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点灯。
(拿出酒精灯)这是一盏普通的酒精灯,现在我就用这杯水来将酒精灯点燃。
(将水倒入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吸取),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请看……(删掉几个字,更简洁神气)。
(将水滴入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燃烧起来。
)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魔术,这其中蕴藏着一定化学知识在里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啊?(想)那你们就要认真的学习这节课知识,然后用这些知识来解密这个魔术。
下面(不和前面重复),我们就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板书】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引导】首先我们要明确实验目的:【投影】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2)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3)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识,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4)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过渡】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进行探究实验,我先提出以下几点实验要求:(1)实验前要先将实验报告上的探究一认认真真的看一遍,找出本次实验需要用到的物品,准备备用。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缺 1.物质具有可燃性 一 不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可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原理
1.隔离可燃物
破下
灭火示例 森林着火
灭火示例
灭火方法 设置隔离带 喷水
液态CO2灭火器
灭火原理 隔离可燃物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隔绝氧气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第一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燃烧的秘密
昭关中学 陈岭
活动一
燃烧事例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共同点
物质的燃烧
燃烧现象 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烧杯内壁有白雾
发光、放热、化学变化
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活动二
1.对于酒精与水而言,哪种能被点燃? 在一个蒸发皿内倒入少量酒精,尝试能否打火枪点燃。 (注意熄灭不能用嘴吹灭,用石棉网盖住蒸发皿10秒即可)
2.用集气瓶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能长时间持续燃烧吗?
3.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在酒精灯上加热, 哪个比较容易燃烧?
熄灭燃着的小木棒 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灭火示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石棉网盖灭 隔绝氧气
集气瓶盖灭 隔绝氧气
关闭阀门 隔离可燃物
用嘴吹灭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用水浇灭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沙土盖灭 隔绝氧气
剪掉火头 隔离可燃物
…… ……
提供资料:人呼出的气体中仍有16%的氧气,仍能支持燃烧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_2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常见燃烧的现象;本教材中第一章中探究蜡烛的燃烧、通过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第二章氧气性质实验中,对常见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有氧气参与、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产生。
以及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能够灭火等相关知识。
本课题是对之前所了解“燃烧”的定义实行深入探讨,重在探究燃烧条件和简单理解灭火原理,并能将理论应用于指导实际生活。
更重要的是化学源于生活,化学就在身边,有趣有用的化学能增强同学们持续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这是对前面知识实行很好的归纳和提升。
本课题充分体现了化学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提升学生理解自然,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学情分析】燃烧与灭火是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化学现象。
但是现代的中学生因为家庭人口结构和学习压力的双重影响,对这些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是比较缺乏的。
虽然学生在利用科学方法实行具体实验设计方面不熟悉;但是心理上非常渴望参与、渴望体验、渴望展示。
根据对课标和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为这三个方面:使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探究建构并归纳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简单原理及方法;通过改进装置、增设实验等活动增强环保意识、创新水平;通过应用使学生具有“学化学是为了用化学”的意识。
在思维方面,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占优势,但很大水准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理解的直接支持。
初三的学生正是处在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的关键年龄,所以本课题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将在思维的引领上起到较大的作用。
【教学设计思想】1.突破教材先由教师演示从而理解燃烧条件,再学灭火原理的顺序格局,改为先探究灭火方法,让学生从熄灭蜡烛的经验中,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如氧气性质、用途)和提供的信息(如着火点),有理有据地猜想燃烧条件,再探究燃烧条件。
这是源于学生水平评估计划(PISA理论),该理论要求必须将教学活动设置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并将情境选择的重点放在个人和家庭活动最易接触的现实中,所以,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熄灭蜡烛)了解化学,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沪教版初中初三九年级上册化学: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_课件1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观察、比较使小木条
和小煤块燃烧所需要的时 间
注意:燃烧后的固体残余物放入废液缸中,操作时下面垫上石棉网。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某种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 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着火点。
几种物质的着火点
物 质 白磷 纸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0C 40 180 240 约300 约350 约730 说明: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500 ℃ ~600℃
探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同学们本节课一定有很 多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问问题题21 ::热薄水铜中片的上白的磷白为磷什、么红可磷以及燃水烧中呢的?白磷 能否燃烧?为什么?
着 火
白磷 40℃
点 红磷 240℃
(80℃)
基础实验三 物质燃烧的条件
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燃烧的 条件,你觉得还可以进行什么实 验?
思考:为什么酒精灯很难点着煤块?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实验三:物质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实验器材: 2支蜡烛、玻璃杯、火柴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灭火的方法
思考: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将燃着的 蜡烛熄灭?
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杯、水、湿抹布、沙子、 剪刀、碳酸钠粉末、稀盐酸
罩灭 剪灭 浇灭 盖灭 洒灭 吹灭…
点燃激情 放飞梦想
中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这 里我们塑造人生,雕刻未来。同学 们,在这如火的青春时光中,点燃 你们心中的激情,放飞你们心中的 梦想,明天属于你们!
基础实验三 物质燃烧的条件
“燃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功不可没
九年级化学第4章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1.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滤纸和小煤块 2.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棉花和木块 3.取一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用 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分别点燃两支蜡烛,竖直放在平整的 桌面上,将其中一支蜡烛用透明的烧 杯罩住
1.滤纸能立即燃烧,煤块不能 2.棉花能立即燃烧,木块不能 3.乒乓球碎片能立即燃烧,滤纸碎 片不能 用烧杯罩住的蜡烛过一会儿就熄 灭了,而另一支蜡烛继续燃烧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①取一烧杯,加入适量的生石灰, 再分别取少量白磷、红磷放在烧 一会儿白磷燃烧,红 磷不燃烧 杯上的铜片上 ②…… ③先在容积为350 mL的集气瓶中 装进50 mL滴有红墨水的水,在燃 烧匙中放足量白磷,量筒中盛入 量筒内的液体体积 减少约60 mL 足量水 ④按图连好仪器,用激光手电照 射白磷,白磷燃烧
B
(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6.(2016黔南节选)小明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 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1)实验过程②是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冷水 (2)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0mL 50mL 5
(3)根据实验2的结果,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计算式和结果)。
(写出
(4)在整个实验2的过程中,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是 先变大后变小到与大气压相等。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实验过程】
按要求完成以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实验记录。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_0
第四章燃烧燃料第一课时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教学目标:1、理解燃烧、爆炸发生的条件2、理解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4、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内容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教学过程:展示图片:[讲解词]:这些图片展示的都于火相关,火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有了火,粘土烧成了陶器,矿石炼出了金属,人类由陶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与火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的协助。
说到火我们很自然就想到燃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燃烧和灭火。
请大家结合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燃烧,和刚才实验中见到的燃烧谁能总结燃烧的共同特点?[学生讨论]:讨论燃烧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引出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板书)谁给大家举几个缓慢的化学反应?[设疑]:在生活中我们常碰到以下的一些现象,如生煤火时,有煤块、废纸、木片,我们用火柴先点燃纸,用纸引燃木片,用木片引燃煤块,我们如何来解释上述现象?看来燃烧都需要一些条件?[过渡]: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二、燃烧的条件:[学生分组实验]:分三个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A组实验:用滴管在点滴板的两个凹槽中分别滴入少量酒精和水,用火柴点燃。
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和石块。
[交流讨论]:酒精、木条能燃烧,水、石块不能燃烧。
结论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即可燃物。
进而举例哪些物质是可燃物,哪些物质不是可燃物。
B组实验:点燃两支小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交流讨论]:罩住的蜡烛逐渐熄灭,另一支正常燃烧。
结论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实验中如何熄灭酒精灯呢?C组实验:煤块、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分析比较产生不同的原因。
给出着火点的概念:着火点是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小结]:燃烧的条件(板书)1、可燃物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的可燃物,都与空气接触,为什么没有燃烧呢?说明物质燃烧时这三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利用课件展示]在通常情况下,物质的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并强调这三个条件共同构成“火三角”。
沪教版九上化学 4.4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教案设计
物质燃烧的条件一、设计思想燃烧、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知识。
教学设计时,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白磷、红磷燃烧实验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揭示燃烧现象的本质,逐步归纳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通过对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分析,得出灭火的原理,根据灭火原理讨论不同情况下的灭火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和形成防火救灾一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2)知道灭火的一般方法和常用灭火器的选用。
2. 过程与方法(1)联系生产及生活经验,通过实验得出燃烧条件、防火和灭火一些有效措施;(2)通过自制灭火器的实验,初步学会运用化学知识正确选择防火灭火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的学习,体验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思想(2)通过防火救灾方法讨论,体验生命的价值、人的社会责任与安全的重要性。
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揭示燃烧现象的本质,对着火点的理解四、教学用品药品:白磷、红磷、热水(60℃以上)、氧气、镁带、钠、二氧化碳、氯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稀硫酸等仪器:烧杯、试管、锥形瓶、集气瓶、燃烧匙、玻璃管、薄铜片、球胆等五、教学流程1. 流程图2. 流程说明[1] 复习碳、硫、磷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引入课题。
[2] 列举生活中的燃烧及燃烧现象,讨论共同点与不同点。
[3] 实验一:点燃镁带,立即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里。
[4] 实验二:点燃金属钠,放入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
[5] 讨论燃烧现象与本质。
[6] 归纳燃烧的概念。
[10] 通过白磷与红磷燃烧的对比实验,归纳总结燃烧的条件。
[11] 根据燃烧的条件,讨论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4] 通过归纳灭火的原理与方法、自制泡末式灭火器的实验,介绍常用灭火器的选用和使用方法。
基础实验物质燃烧的条件-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基础实验物质燃烧的条件-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物质燃烧所需的条件,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与安全意识。
二、教学资源•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圆底烧瓶、燃烧器、蜡烛等;•实验药品:木屑、石蜡、糖、小苏打溶液、碘酒等;三、教学过程及方法(一)导入环节1.教师让学生回顾教材上的内容:“基础实验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2.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讲述自己对物质燃烧条件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验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实验涉及到的器材及药品,让学生仔细观察、辨认。
2.请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3.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三)实验步骤1.实验1:木屑燃烧•实验目的:观察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石蜡。
•实验步骤:(1)将少量木屑平铺在试管底部;(2)点燃酒精灯,将试管用石蜡密封;(3)观察木屑是否着火。
2.实验2:石蜡燃烧•实验目的:更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
•实验器材:酒精灯、圆底烧瓶、燃烧器、石蜡。
•实验步骤:(1)将石蜡切成小块平铺在盛满水的烧瓶中;(2)将瓶口插上燃烧器,点燃酒精灯;(3)观察石蜡是否燃烧。
3.实验3:糖燃烧•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物质的燃烧情况。
•实验器材:酒精灯、石蜡、糖、碘酒、小苏打溶液。
•实验步骤:(1)将少量糖放在酒精灯上;(2)点燃酒精灯,将一滴碘酒滴在糖上;(3)观察糖的燃烧情况,并用小苏打溶液试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1结果:木屑需要氧气才能燃烧,酒精灯提供了燃烧所需的热能和火源。
2.实验2结果:石蜡也需要氧气才能燃烧,但石蜡的燃烧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大的燃烧面积。
3.实验3结果:糖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大的燃烧面积才能燃烧,燃烧产生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用小苏打溶液试验可以观察到二氧化碳水解产生气泡。
四、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情况,加深了学生对物质燃烧条件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细节,并注重实验安全。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11
第四章根基实验3物质焚烧的条件学习目标与要求经过实验研究物质焚烧的条件成立安全用火的意识,认识平时灭火方法。
.什么是焚烧?〔预习〕1.在从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必定见过焚烧。
1〕请列举几个焚烧的案例,谈谈这些焚烧中察看到的现象有哪些;;。
〔2〕你从中可概括出焚烧都拥有哪些特点呢?。
2.焚烧的定义:。
3.是否是全部发光、放热现象的都是焚烧?。
二. 焚烧的发生需要知足什么条件?1.按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达成以下实验,察看实验现象,并达成实验记录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蒸馏水,同时置于两个酒精灯的火焰上,察看两种物质可否焚烧②分别点燃两支蜡烛,竖直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将此中一只用烧杯罩住③用两只坩埚钳分别夹取一小块木炭和一小块煤(尽量选大小体积相等的),同时在两个酒精灯上加热,比一比谁先被点燃.概括小结:※物质焚烧一般需要知足个条件:〔1〕;2.实验考证焚烧的条件;〔2〕〔3〕。
★6.在空气中敞口搁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焚烧的原由是()※着火点是 B.无水酒精是液体 。
在空气或氧气中点燃可燃物,使可燃物温度达 A.没有与氧气接触 C.温度没有抵达着火点 D.酒精没有可燃性3. 到 时,即可发生焚烧。
请解说:“钻木取火〞: 4.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实验中察看到的现象是 。
“魔水〞配方: 。
原由是。
三. 如何灭火?〔预习〕蜡烛是大家熟习的物件,你有多少种方法可以将燃着的蜡烛熄灭?你能知道你所用的灭火方法原理是什么吗?2.焚烧的发生需要同时知足三个条件,我们不如就从这个角度,来分类研究灭火方法。
序号焚烧的条件对应的灭火的原理1233.写出以下灭火的方法和被灭的原由灭火案例灭火方法火被灭原由熄灭酒精灯酒精灯打翻惹起桌面起火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息灭丛林火灾设置隔绝带油锅起火息灭图书、精细仪器火灾液态二氧化碳四.防火和自救小知识〔预习〕1.防火、防爆知识梳理:(1)易燃物、易爆物在遇、高温或时极易发生爆炸。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铁在氧气中的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发光、放热、产生白烟
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热
燃烧反应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发光、发热, 可归纳为: 化学反应
什么是燃烧?
燃烧通常是一种发光、发热 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互动探究
探究点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情景展示]
2020/10/14
24
课堂小结
1、定义: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
2、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同时具备
燃烧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离空气(或氧气)
三者任意满足其一
熄灭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实验探究一
实验:分别点燃木条和玻璃棒。 现象:木条可以燃烧,
玻璃棒不能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实验探究二
实验2:(1)取一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 用坩锅钳夹住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现象:乒乓球立即燃烧, 滤纸碎片也能燃烧。
结论:乒乓球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
实验2:(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 下一片大小相同,放在薄铜片两侧, 加热薄铜片中部,观察现象。
现象:乒乓球碎片先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探究三
请同学们利用蜡烛和烧杯,或其他用品 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另外一条件需要 有氧气。 结论: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氧气
着火点
观察与思考
• 烧不坏的手卷
白磷着火点为40℃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课件沪教版
【实验过程】 按要求完成以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1.将石子和棉花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 3.将玻璃棒和小木条放在酒精灯上 加热
1.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滤纸和小 煤块 2.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棉花和木块 3.取一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用 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6.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 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如图是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木炭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该小组已经在完成气密性 的检查后填装好了药品,并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请你继续完成实验并填写相应 空格(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
实验结论 物质具有可燃性 . (可燃物)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燃烧需要与空气 . (或氧气)接触
【问题讨论】 请列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并试着说明其灭火原理。
答案:炒菜时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原理:隔绝氧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 断错误的是( B )
的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 ,当遇火或温度较高时,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3)实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灭火的原理是 隔绝氧气
。
5.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
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2.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 3.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识,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 【实验用品】 棉花、酒精、水、蜡烛、滤纸、小煤块、石子、乒乓球、玻璃棒、小木条、酒精灯、 火柴、镊子、烧杯、坩埚钳、薄铁片、三脚架、小木块
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0
学科:化学班级:九〔〕日期:教者:【教课目的】1.经过研究学习理解焚烧发生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知道应付火灾的避险举措和逃生技术3.学会经过实验、察看、对比、剖析、概括等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教课重点】焚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根来源理【教课难点】研究与概括焚烧的条件【教课过程】【情境导入】将一块棉布浸入酒精溶液,拿出并在酒精灯上点燃,察看。
发生了什么现象?为何棉布并无焚烧掉?引出课题。
一、知识准备列举所学过的物质焚烧的现象。
实例察看到的现象镁条的焚烧发光、放热,有白色物质生成二、思虑与沟通〔一〕焚烧的特点焚烧是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强烈的氧化反应。
〔二〕焚烧条件的研究的2.依照你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与同学沟通议论以下问题,试着总结焚烧发生的条件。
3.1〕生活中全部的物质都可以焚烧吗?4.2〕实验室里的火柴、蜡烛、镁带及生活中的纸张、木块、煤炭等人们是如何点燃它们的?为何不一样的物质其点燃的方式可能不一样?5.3〕家庭天然气焚烧时,其火焰为何没有烧到送气的管道里?焚烧的条件:①;②③。
;【解说】前面的实验中为何手帕没有被烧坏?1.〔三〕灭火的方法和原理2.你会用哪些方法将蜡烛火焰熄灭?并思虑你所采纳的方法为什么会使蜡烛火焰熄灭?灭火方法灭火原理请谈谈以下灭火的方法及灭火的原理。
〔1〕油锅中的油焚烧起火;2〕液化气灶焚烧的液化气;3〕丛林中的树木焚烧起火;4〕你还知道哪些灭火的方法?三、总结与反省1.将燃着的火柴如右图搁置,哪一根简单熄灭?为何?2.按右以下列图,将烧杯倒扣在两只蜡烛上,察看现象,并解说原由。
3.假如碰到火灾你感觉应当如何办理?四、达标检测。
1.对于焚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焚烧必定重点燃B.焚烧是发光、发热、冒烟的现象C.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焚烧D.焚烧必定是化学变化2.以下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去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其余物件隔绝 C.隔断空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适合的安全举措能减少生命财富损失。
九年级化学全册 4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5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
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教学流程图】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2、 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3、 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识,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
【教学过程】教师演示实验二:红、白磷对比实验 实验说明:学生实验三:熄灭蜡烛的方法灭火的方法①②③ 教师演示实验四、五:实验说明:学生实验六:铁能在空气中燃烧吗?说明 教师演示实验七:点燃Mg 伸入CO 2中。
说明: 【总结】我对“燃烧”的再认识:1、燃烧的三个条件:①②③ 2、灭火的三种方法:①②③现象:3、影响燃烧难易的因素:【课堂反馈】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湿衣晾干C.天然气燃烧 D.铁杵磨针2.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B.燃烧一定产生火焰C.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D.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即发生燃烧3. 使用酒精灯时,不慎将其打翻引起桌面着火,应采取的最简便的措施是()A. 马上拨打120B. 用嘴吹灭C. 寻找灭火器把它扑灭D. 用湿抹布盖灭4. 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木柴是可燃物C.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D.散热快5.油井起火燃烧,下列措施中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B.设法阻止石油喷射C. 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D. 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6.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干树枝比湿树枝更容易被点燃,其原因()A.干树枝的着火点比湿树枝的着火点低B.干树枝的着火点比湿树枝的着火点高C.湿树枝所含的水降低了温度,使之不容易到达着火点D.湿树枝没有接触到足够的空气7.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种措施。
在树林中间开辟通道(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着火点 B.隔绝空气C.隔离可燃物 D.沿通道扩散浓烟8.在实验室里,通常将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其目的是()A.降低白磷的温度 B.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C.使白磷与水结合成稳定物质 D.将白磷浸湿而不易着火。
九年级化学全册 4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6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
物质燃烧的条件得出结论【提问】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总结出物质的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归纳总结,物质的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一定的温度(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明确燃烧的条件继续实验探究【过渡】玻璃杯中的蜡烛会慢慢熄灭原因是氧气浓度逐渐减小,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提问】你还有什么方法能让燃着的蜡烛熄灭呢?学生思考,实验讨论交流并归纳出灭火的方法及原理让学生明确灭火的方法及原理【环节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出问题】如何处理生活中常见的“火情”。
【任务驱动】提供一组实验请学生分析,提出问题学生提出各种方案并进行分析交流,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分析、回答。
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加强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意识。
凸显化学学科的“正能量”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课堂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归纳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思路。
回顾和巩固课堂知识,明确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布置作业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你觉得还可以进行什么实验?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物质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可燃物灭火的原理移走可燃物燃烧灭火温度达到着火点降低温度与氧气接触破坏燃烧的条件隔离氧气教学设计说明学生对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对燃烧的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灭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教学过程联系实际,呈现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取相关知识,领略实验学习的乐趣。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探究教学和引导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本节课是在教师示X、学生模仿、独立设计地步骤下制定验证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 学年上海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难度偏大尖子生题一.选择题(共14 小题)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a、c 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B.实验中a、b 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a 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原因是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D.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实验绿色化2.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试验:(1)探究燃烧条件:若B 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 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 处加热,B、C 处没有明显变化;Ⅱ.待B 处冷却至室温,在A 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 处没有明显变化;Ⅲ.在A 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 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 处变浑浊。
(2)模拟工业炼铁:若B 处盛放氧化铁粉末。
在A 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 处下方用酒精喷灯加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Ⅰ和Ⅲ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Ⅰ和Ⅲ对比,说明O2 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③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④该实验还能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⑤实验(2)中缺乏尾气处理装置⑥实验(2)中玻璃管内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的减少量可能等于 C 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增加量。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①②⑤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水为热水B.②中白磷燃烧C.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D.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4.如图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燃物在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以上时就会燃烧B.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C.红磷不能燃烧说明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D.实验中薄铜片的作用是利用铜片的导热性给物质加热5.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若将图2 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C.图1 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图1 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6.关于如图所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球的作用是收集磷燃烧产生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B.观察到的现象:试管和烧杯中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C.热水的作用是:升高温度,隔绝空气D.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7.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1 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1 中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氧气C.实验2 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 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8.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9.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1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两个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B.甲实验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C.乙实验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D.甲、乙实验只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1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12.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1 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图1 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若将图2 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13.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小颖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14.康康同学在探究燃烧条件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C.即使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也不可能燃烧D.由本实验推知,消除可燃物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二.解答题(共10 小题)15.老师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上烧杯,请根据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2)罩上烧杯的作用;(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5)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6.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①与氧气接触;②。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使水中白磷燃烧,可往水中通入。
17.如图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利用了金属铜具有的物理性质。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2)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3)铜片上物质发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时若要熄灭该物质的燃烧,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4)为消除残留白磷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可向水中加入CuSO4 溶液,有关的反应是11P x+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则白磷化学式中的x= 。
18.控制变量法是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方法.下列两个实验的设计均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1)A 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浸在(填“热水”或“冷水”)里的Y 型管中白磷燃烧;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2)B 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说明CO2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为.19.(1)某化学小组用火柴、蜡烛、大理石、烧杯、酒精灯、坩埚钳等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猜想]假设1 有可燃物,假设2 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假设3 与空气接触.[设计实验]请在下表中根据假设,利用所给材料,设计完成探究实验.且越扇越旺,原因是;用扇予扇燃着的蜡烛,烛火立即熄灭,原因是.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未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0.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21.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此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2)按照上图所示进行实验,可得到什么实验结论?(3)实验后铜片变黑了,质量也变大了,请解释原因.22.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该实验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①;②。
(2)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3.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1)步骤一:水槽中放有一定量约80℃热水,水面下a 处放一小块白磷,观察到白磷。
(2)步骤二:在烧杯乙中放入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立即将烧杯甲倒扣在乙上。
观察到烧杯甲中,白磷燃烧。
(3)同学们对比步骤一、二中的现象,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4.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内容I、探究燃烧的条件装置(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o C)II、验证使石蕊变色的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①将胶头滴管内吸入约2mL 冷水,在分液漏斗内放入约20m L开水.②在A 管中装入一小块白磷.并塞进橡胶塞.③将冷水和开水分别放入A、B支管内.④倾斜Y 型管,将B 中开水倒入A 中.⑤再次倾斜Y 型管,将A 中热水(约90o C)倒入B 中.①在Y 型管的A 管中装入用石蕊浸泡的干燥的紫色小花②在Y 型管的B 管中加入适量碳酸钠.③将胶头滴管内吸入蒸馏水,塞进橡胶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稀硫酸.④…(1)实验I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I 中能证明燃烧可燃物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3)实验II 中B 管内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实验II 中步骤④的具体操作是.2017-2018 学年上海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难度偏大尖子生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 小题)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a、c 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B.实验中a、b 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a 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原因是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D.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实验绿色化【解答】解:A、实验中a、c 处的现象分别是白磷燃烧、白磷不能燃烧,a 处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中a、b 处的现象分别是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C、a 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没有二氧化碳生成,很快熄灭是因为氧气被耗尽,故选项说法错误。
D、管口小气球能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体现实验绿色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试验:(1)探究燃烧条件:若B 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 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 处加热,B、C 处没有明显变化;Ⅱ.待B 处冷却至室温,在A 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 处没有明显变化;Ⅲ.在A 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 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 处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