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看到镜子里的自己B.雨后彩虹C.手影游戏2.快速旋转涂有()三种颜色的彩色轮,可以看到白色圆盘。

A.红、黄、蓝B.黄、绿、红C.红、绿、蓝D.蓝、黄、绿3.在地震模拟实验中,向内挤压泥土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出现断裂B.向上隆起C.水平分离D.向下塌陷4.下列岩石都属于岩浆岩的是()。

A.玄武岩、浮石、花岗岩B.砾岩、砂岩、页岩C.大理石、板岩、玄武岩D.砾岩、花岗岩、大理石5.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它所处的地形属于()。

A.平原B.盆地C.高原D.丘陵6.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主要表示()。

A.地势的高低B.气温的高低C.植被的多少D.雨水的多少7.如图:镜面反射时,向下移动手电筒改变光的射入角度,反射光的位置会()。

A.向上偏移B.保持不变C.向下偏移8.下列关于光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太阳伞遮阳的原理是透明物体可以阻碍光的传播B.古代窗户贴窗户纸,现代改装玻璃后屋内更明亮了,因为玻璃的透光性更好C.凿壁偷光是因为古代墙壁比较薄,光可以穿过墙壁D.光可以穿过一切物体9.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去地心旅游的想象。

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你将依次穿过的是()。

A.地核—地幔—地壳B.地幔—地核—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D.地壳—地核—地幔10.下列场景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游戏中的“手影”B.勺子在水处“折断”C.山密在水中的“倒影”D.彩虹11.“猴子捞月”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C.水中的月亮属于光的反射D.水中的月亮属于光的折射12.火山喷发时岩浆()沿着地壳岩层裂缝冲出地面。

A.靠自己的力量B.靠地球内部的挤压上升C.靠地球的引力作用13.()是流水冲击和携带着碎石、泥沙和动植物的遗体,把它们带到平缓的地方,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形成的。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________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个小时。

2、坐在转椅上,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椅,看到周围景物按________的方向运动。

3、影子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和遮挡物。

4、日晷是用________来计量时间的。

5、设计实验时,需要分为________组和________组。

6、用________的实验方法可以知道液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7、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________,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________。

8、土壤是沙、小石子、________、腐殖质、________等物质的混合物。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把生态瓶中的水减少很多,瓶中动物最有可能会()。

A.经常浮到水面B.钻到水底不动C.没有变化2、物体对阳光反射和吸收与物体温度的关系是()。

A.物体反射阳光的本领强,吸收的本领就弱,温度上升就慢B.物体反射阳光的本领强,吸收的本领也强,温度上升就慢C.物体反射阳光的本领弱,吸收的本领也弱,温度上升就慢3、人们搬运物体时,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是为了()。

A.避免货物损坏B.减小摩擦力C.增大摩擦力4、能改变物体用力方向的是()。

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5、单摆的摆长越长,摆动的速度就()。

A.一样B.越快C.越慢6、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时方法是()。

A.与同学对表B.听广播报时C.自己估测7、大脑接受了来自()的刺激以后,就产生了冷热、疼痛和压力等感觉。

A.皮肤B.眼睛 C.耳朵8、用垫圈拉动小车,垫圈放得越多,小车的运动速度就越()。

A.快B.慢C.没有什么影响9、用斧子砍木头是利用了()原理。

A.杠杆B.滑轮C.斜面D.轮轴10、.用能密封的小塑料袋装一袋冷水,然后把它浸没在热水盆里,会出现的现象是()。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

A.高原B.平原C.海洋2.物体的影子总是在( )的一面。

A.背光B.向光C.任意方向3.下面可以验证光的传播会受到阻碍的是( )。

A.汽车后视镜B.影子的形成C.潜望镜4.组成地球构造的结构中,厚度最薄的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5.从侧面看,鱼缸里的鱼比实际的大,这是由于光的()。

A.折射B.反射C.散射D.反光6.通常把能自身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以下哪些不是光源。

( )A.太阳B.反光的玻璃C.点燃的蜡烛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

2.地震和火山喷发危害很大,都是由()引起的,它们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但火山喷发也有有利的一面,如()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3.潜望镜利用了光的( )规律。

4.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填“地核”、“地壳”或“地幔”)。

5.汽车后视镜能使驾驶员看到( )的情况,医生带上( )能给病人检查耳朵。

6.从地球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当地壳发生强烈的水平方向的()时,地壳会发生升降运动,我们观察到的岩层的弯曲和断裂就是这样形成的,这就是地震。

当地幔中的()从地壳的缝隙中喷发出来时,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光可以穿过烟雾。

( )2.我们可以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3.砾岩是岩浆岩。

()4.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 )5.自然界中,只有流水才会对土地有侵蚀的作用。

()6.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选择下面的地形地貌与其形成原因。

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光是如何传播的,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证明?2.假如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3.结合有关侵蚀的知识,说一说大雨为什么会造成山体滑坡。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做色散实验时,牛顿将阳光分解成几种颜色所使用的仪器是( )。

A.三棱镜B.平面镜C.放大镜2.下面成语,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杯弓蛇影B.凿壁偷光C.猴子捞月3.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人在阳光下会有影子B.晴天,湖面上波光粼粼C.日食的形成4.下列会给地球表面带来缓慢变化的是()。

A.风的作用B.地震C.火山喷发5.夜视仪可以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化成( ),让我们看到。

A.直射B.电子信号C.反射D.光线6.在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

A.高原B.平原C.海洋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2.当灯光照射到书本上时,光会发生( ),当这些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时,我们就看到书上的文字或图像了。

当一束阳光射向三棱镜时,光会发生( ),当光线通过三棱镜时,会分解成( )的光。

3.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

比如()(试举一例)4.火山喷发是因为处于地球地壳下的岩石高温熔化成(),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裂带——火山通道;在极大()作用下,岩浆会沿着火山通道从最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5.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猴子看到了水中的月亮是因为( )的反射现象。

6.制作一个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 )块平面镜,它使光发生( )次反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三角洲地带沉积着大量的泥沙。

()2.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

()3.光穿过潜望镜时,发生了两次折射。

( )4.未点燃的蜡烛是光源。

( )5.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 )6.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我会连。

五.简答题(共5题,共24分)1.举例说明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马铃薯在________中会沉,在________中会浮,相同体积的浓盐水比清水________。

2、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__________,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

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___________。

3、水面上的船不下沉是因为船受到了水的__________力,这个力的大小与船的重力__________。

4、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________,物体就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________,物体就上浮。

5、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__。

6、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________环境的变化。

7、影子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和遮挡物。

8、脑是人体的“________”,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________”,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人体各部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

A.水平放置 B.竖直放置C.对着太阳光稍倾斜 D.倾斜与太阳光垂直2、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变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B.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C.长期旱灾,赤地千里D.地壳运动频繁3、浮着的物体被拉到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A.重力B.重力加拉力C.重力减拉力4、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船形和碗形,都能浮在水面上,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A.船形的大B.碗形的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5、下列物体不具有弹力的是()。

A.石头B.拉开的弓C.被拉长的橡皮筋6、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是()。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

2、水在一般情况下,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摄氏度。

3、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________。

4、太阳能热水器表面的集热管都涂上了________色,目的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太阳________和________。

5、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________的装置叫电磁铁。

6、比同体积的水________的物体,在水中________,比同体积的水________的物体,在水中________。

7、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变化________的作用、________的作用和动物的活动等。

8、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A.反光镜B.凸透镜C.凹面镜2、用同样的一张纸造一座桥()。

A.平板桥比拱桥承受力大 B.拱桥比平板桥承受力大C.承受力大一样大。

3、下列物体连接到电路中,能接通电路的是()。

A.橡皮B.塑料尺C.铅笔芯4、马铃薯放在清水中是沉的,放在浓盐水中是浮的,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A.马铃薯B.清水C.浓盐水D.无法比较5、使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A.人为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6、以下没有利用反光原理的是()。

A.汽车后视镜 B.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 C.放大镜7、下列机械中,属于轮轴的是()。

A.剪刀B.镊子C.盘山公路D.方向盘8、同样重的60摄氏度热水和10摄氏度冷水相比较()。

A.体积相同B.热水体积大C.冷水体积大D.无法判断9、我们熟悉的大理石是一种()。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10、下大雨时,河水往往是黄色的,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

A.小石子B.黏土和细沙C.腐殖质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任何物体在阳光下都能产生影子。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带答案(实用)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带答案(实用)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组成地球构造的结构中,厚度最薄的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2.在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时,做( )次比较合适。

A.1B.2C.3或大于33.下列()组岩石是沉积岩。

①玄武岩②砂岩③页岩④花岗岩⑤板岩⑥砾岩⑦浮石⑧大理岩A.②③⑥B.②④⑧C.⑤⑥⑦4.鹏鹏和小城在科技馆看到一个坦克模型(如图),上面有“潜望镜”。

“潜望镜”是利用了( ),他们想做一个简易的“潜望镜”,至少需要( )镜子。

A.光的折射现象;1面B.光的折射现象:2面C.光的反射现象;2面5.箭手很难射中水中的鱼,主要原因是( )。

A.水会反光B.波光粼粼C.鱼反射的光进入空气产生折射6.沙子通常大量沉积在河道的()。

A.下游B.中游C.上游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1.雅丹地貌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

2.光在空气中和水中是沿着( )传播的。

给LED灯装上灯罩,灯光显得柔和,因为灯罩能()。

3.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有地面产生裂缝和塌陷、()、()等。

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山地、丘陵、()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

5.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由()形成。

6.直尺斜着插入装水的杯子中,看上去发生了弯折,是由于光从( )进入( )时(两空选填“水”或“空气”),发生了( ),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地势宽广平坦的地方就是平原。

()2.在对光的观察研究中我发现,所有的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

( )3.光可以穿过烟雾。

( )4.地球的运动可以使岩层发生弯曲形成山脉。

()5.无论怎么调整观察角度,鱼缸的一株水草都不会变成两株。

( )6.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连线题。

长白山天池地震(岩层受到挤压)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火山喷发形成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风的作用敦煌的雅丹地貌水(降雨)的作用弯曲的岩层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五.简答题(共5题,共21分)1.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吗?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2.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但我们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3.生活中的光源有哪些?4.举例说出投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名师系列)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名师系列)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以下不属于诸暨的主要地形是()。

A.丘陵B.平原C.山地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 光的路线发生变化, 叫作光的( )现象。

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3.菲菲在课堂上用硬纸板制作了一个彩色轮, 快速旋转彩色轮时, 能看到白色, 那么彩色轮上涂的三种颜色是( )。

A.黄、绿、蓝B.青、蓝、紫C.红、绿、蓝4.下列地形与其主要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长白山天池—水的作用B.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火山喷发C.敦煌的雅丹地貌—风的作用D.长江三角洲—地震5.地震发生时,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立即切断电源B.在楼上时可以跳楼C.在结实的家具下躲避6.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部分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二.填空题(共6题, 共32分)1.让阳光透过三棱镜( )到墙上, 能看到( )种颜色的光。

2.将铅笔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 铅笔看起来好像( )了, 这是因为光的传播路线( )了。

3.地面的岩石、沙土在()、()、()等作用下, 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做()。

4.地震不能避免但是可以检测, 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创制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

5.我们把( )的物体称为光源, 对人类来说( )是最重要的光源。

6.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包括()、()、()、()、峡谷和平原等。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 )2.三棱镜可以将一束阳光分解成黄绿红三种颜色的光。

( )3.千万不能用放大镜、望远镜看太阳。

( )4.激光从空气照到水中, 不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 )5.光遇到物体时, 要么全部被挡住, 要么全部透过。

( )6.制作潜望镜时, 两块平面镜应该互相垂直放置。

(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0分)1.把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火山喷发弯曲的岩层水的作用雅丹地貌风的作用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地震作用长江入海口的沙洲长白山天池五.简答题(共5题, 共21分)1.彩色电视机为什么会呈现彩色影像?2.两束平行的光线照到凹面镜上, 经过弯曲的镜面反射后, 会聚到一点。

2024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填空题(每题2 分,共20 分)1. 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一定的()和充足的()。

2. 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3.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4. 光是沿()传播的。

5.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6.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7.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源和()源。

8.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9. 设计制作生态瓶时,要考虑放入生态瓶中生物之间的()关系。

10. 地球表面有()、()、()、()、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二、选择题(每题1 分,共30 分)1.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2. 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里,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

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A. 温度B. 水C. 光照3. 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A. 黑暗、干燥B. 黑暗、潮湿C. 明亮、干燥4. 生态瓶中的植物能为动物提供()。

A. 氧气和食物B. 二氧化碳和食物C. 氧气和二氧化碳5. 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 微生物B. 植物C. 土壤6. 下列选项中,()不是动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

A. 食物B. 水C. 土壤7.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 草→鹰→兔子B. 草→兔子→鹰C. 鹰→兔子→草8. 在“草→兔子→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鹰被大量捕杀,那么()。

A. 草会茂盛生长B. 兔子的数量会增加C. 兔子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9.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一.我会填:(40分)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和。

2、种子发芽可以阳光,但生长阳光。

3、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4、生物之间像网状结构的食物关系,叫。

5、食物链中能食物的生物叫做,6、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终止。

7、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叫做。

8、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9、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10、太阳是地球最大的源和源。

11、像电灯这样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12、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反射光也是传播的。

1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和。

14、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

光强温度,光弱温度15、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光能力,表面温度就。

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能力就,表面温度就。

16、地球表面地形有、、、、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17、观察世界地形图,我们知道地球上多,少。

观察中国地形图知道我国西部多,东部多。

二.我能判断:(15分)()1.所有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2.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3.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

()4.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

()5.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人类的责任。

()6.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7.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8.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9.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0.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11、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很多。

()12、光是可以以曲线形式传播的。

()13、影子总在物体的背面。

()14、光的速度是30千米每秒。

()15、不同的地形具有不同的特点。

三:我能选择:(15分)1、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

A、太阳B、月亮C、镜子2、物体影子的方向与()有关。

A、同一光源从不同的方位照射B、同一光源同一方位的不同距离照射3、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________;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________。

2、一年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_引起的。

3、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影子产生的条件有光源、遮挡物和________。

5、浅色物体反光能力__________、吸收热的能力__________。

6、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 ,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7、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

这就是________。

力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8、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________,物体排开的水量________,受到的浮力就越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应该()A.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B.先用高倍镜观察,再用低倍镜观察C.低倍镜高倍镜那个先用都一样2、关于晨练的描述,错误的是()。

A.早上空气新鲜,利于呼吸B.有助于心脏的发育C.天气凉爽,便于运动D.早上休息得好,今天才有力气3、人类探测月球的方式多样,可以做到最精细探测的方式是()。

A.望远镜观察B.无人绕月飞行器探测C.宇航员登上月球考察4、窗帘上一般使用(),能使我们很方便的拉窗帘。

A.轮轴B.动滑轮C.定滑轮5、下列实心的物体放在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是( )。

A.铅球B.干木棒C.铁球6、当小船静止地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B.等于C.小于7、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运动的。

A.反冲力B.弹力C.摩擦力8、下列材料中,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是()。

A.铁B.铜C.泡沫塑料9、()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A.星星B.月亮C.太阳10、云和云之间,云与雨滴之间发生的强烈放电现象称作()。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变化________的作用、________的作用和动物的活动等。

2、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马铃薯在________中会沉,在________中会浮,相同体积的浓盐水比清水________。

4、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少受到的浮力就越________。

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的。

6、日晷是用________来计量时间的。

7、用电池、导线和_________,可以连接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8、各种物体只要________,就会发出声音,我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物体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做好太阳能热水器以后,应该()摆放,才能吸收更多的热量。

A.与地面垂直B.与阳光垂直C.与阳光平行2、晚上,风总是从()。

A.海洋吹向陆地B.陆地吹向海洋C.海底吹向海面3、水钟能在()使用。

A.白天B.晴天C.任何时候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C.无关D.无法确定5、感冒输水时是()滴注。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6、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挂钩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A.越大B.越小C.不变7、在模拟近视形成的实验中,用()组合来代表眼球。

A.蜡烛和凸透镜B.凸透镜和纸屏C.蜡烛和纸屏8、下面机械中一定能省力的是()。

A.滑轮B.斜面C.杠杆9、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说的是生物具有()现象。

A.遗传 B.变异 C.发育10、不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的因素是()。

A.坡度大小 B.有无植被C.闪电次数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2、任何物体在阳光下都能产生影子。

()3、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
【解析】
【详解】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40.为了精确地、全景式的描绘地球面貌,摄影师进行________。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________进行拍摄地球,从而获得更清晰、更准确的图片。
14.光照射在平面镜上。以下图中,( )能正确呈现光在此时传播的特点。
A. B. C.
【答案】A
【解析】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根据对光的反射认识,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平面镜的反光能力很强,反射的光线也是沿直线传播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点睛】本题考查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要求学生掌握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6.光有7种颜色,如果把7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 )。
A. 白光B. 红光C. 黄光
【答案】A
【解析】
【详解】略
7.促使熔岩喷出地表的力量来自于( )。
A. 地球内部的压力B. 地壳岩层的挤压C. 地球表面的压力
【答案】A
【解析】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练习(5)
一、单选题。
1.小明想把太阳光聚集起来,利用( )可以最快获得高温来加热。
A.凹透镜和凸透镜B.凹透镜和凸面镜C.凹面镜和凸透镜
【答案】C
【解析】
【详解】平行光照射在凹面镜上后,会汇聚在凹面镜上的焦点上;凸透镜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小明要想使太阳光聚集起来,可以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C选项符合题意。
24.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结果。(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_______和_______形成________,灯泡才会亮起来。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少受到的浮力就越________。

3、人们发现________镜和________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4、通过探究发现,雨水对土地具有__________作用。

5、比同体积的水________的物体,在水中________,比同体积的水________的物体,在水中________。

6、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

7、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是________。

萧山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_。

8、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

A.乱砍乱伐 B.保护环境C.任意放牧 D.捕杀所有的野生生物2、关于晨练的描述,错误的是()。

A.早上空气新鲜,利于呼吸B.有助于心脏的发育C.天气凉爽,便于运动D.早上休息得好,今天才有力气3、下列现象是液体热胀原理造成的是()A.水管冻裂B.沸水外溢C.河水结冰D.地面冻鼓4、下列关于判断物体浮沉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在水中静止后,有一半露出水面时是浮的B.物体静止后悬在水中时是沉的C.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5、沉在水底的石头,它受到的重力比浮力()。

A.大B.等于C.小6、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看到的周围景物是()运动的。

A.顺时针B.逆时针C.自东向西7、使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A.人为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8、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设计师在设计赛车时,轮胎很粗糙,可以________摩擦力。

2、脑是人体的“________”,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________”,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人体各部分。

3、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______,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______。

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________重力。

5、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________。

这样就可以__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

6、一年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_引起的。

7、用________的实验方法可以知道液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8、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两根条形磁铁吸在一起成为一个更长的条形磁铁,这时更长的磁铁有()磁极。

A.2个B.3个C.4个2、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A.一年B.一个月C.一周3、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A.光热B.电热C.风热4、两块磁铁吸在一起,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A.颜色B.温度C.材料D.体积5、()的时候心跳和呼吸都会加快。

A.睡觉B.运动中C.上课6、将下列物体放置到清水中,一定能下沉的是()。

A.石头B.木块C.萝卜7、生物界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8、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

A.头顶正上方B.北极星 C.北斗七星9、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算时间的仪器是( )。

A.日晷B.浑天仪C.天平10、目前人类已经观测到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为()。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2、通过探究发现,雨水对土地具有__________作用。

3、水蒸气是无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

4、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________。

这样就可以__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

5、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

6、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________。

7、马铃薯在________中会沉,在________中会浮,相同体积的浓盐水比清水________。

8、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________,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大雨时,河水往往是黄色的,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

A.小石子B.黏土和细沙C.腐殖质2、下列机械中,属于轮轴的是()。

A.剪刀B.镊子C.盘山公路D.方向盘3、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简单机械一定能省力 B.天平利用的是杠杆原理C.钥匙用来开锁时,利用的是轮轴原理 D.理发剪刀是费力杠杆4、水钟能在()使用。

A.白天B.晴天C.任何时候5、已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原因是()。

A.种子的胚被破坏,无法存活 B.外界条件不适宜C.感染虫子的病毒,无法生存 D.种子还在休眠期6、仙人掌能够生活在沙漠中,是因为它对环境中的()要求很低。

A.水分B.阳光C.温度7、()会减缓土地侵蚀。

A.坡度小,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8、窗帘上一般使用(),能使我们很方便的拉窗帘。

A.轮轴B.动滑轮C.定滑轮9、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A.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长B.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短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10、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A.长度相同B.方向相同C.形状相同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所有的金属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冬眠的动物是()。

A.青蛙B.蜜蜂C.麻雀
2 . 给我们带来光和热的是()。

A.星星B.月亮C.太阳
3 . 在阳光下,同一种黑色纸袋按哪种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
A.和地面垂直B.和地面水平C.和太阳光垂直
4 . 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A.生产者B.植物C.动物D.消费者
5 . 光照到物体上,我们就能看到物体,这是由于光()
A.被物体吸收B.被物体反射
C.传播方向不会改变D.被物体折射
6 . 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A.阴暗潮湿B.阴暗明亮C.干燥明亮
7 . 下列选项中,是光源的是()。

A.月亮B.路灯C.镜子
8 . “草→羊→狼”这条食物链中()。

A.只有羊是消费者B.只有狼是消费者C.羊和狼都是消费者
9 . 如图所示的是某些鸟的足,具有①②这种足的鸟类分别适合生活在()。

A.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
D.河流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
10 . 下列能证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是()。

A.光从太阳到地球大约需要8分
B.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C.夜晚城市上空有很多光柱

二、填空题
11 .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大多数作物的播种季节。

如图中的农民选择春天播种而不选择冬天播种,
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

12 . 金鱼的呼吸质量与放养密度基本成____________关系。

13 . ___________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

14 . 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15 . 太阳为我们送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6 . 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________。

17 . 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

18 . 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是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土壤(肥料)。

19 . 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________________现象。

三、判断题
20 . “兔子被老鹰吃”,所以兔子是生产者,老鹰是消费者。

(____)
21 . 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

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_________)
22 . 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运用都十分广泛。

(______)
23 . 叶子越多,叶片面积越大,水分蒸腾越慢。

(______)
24 . 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都不同。

(______)
25 . 改变了生态瓶中的非生物环境,就会改变生态系统的变化。

(_________)
26 . 在各种食物网里,消费者的有无都不会对大自然有什么影响。

(________)
27 . 在几十亿年里,________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

28 . 没有光源就不会产生影子。

(______)
29 . 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

(______)
四、连线题
30 . 连一连
香蕉叶刺山地
仙人掌针叶沙漠
松树阔叶雨林
31 . 将土壤中寄生的生物与它们的特征连起来。

细菌以植物的叶为食物
蚯蚓在土壤中群居
蚂蚁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蜗牛和甲虫分解动物、植物的残留体
植物的根和茎使空气和水分更容易进入土壤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