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浓稀的表示教案(第一课时)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课时1 溶液的浓度)
一、溶液的浓度
是浓还是稀?
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如何表示呢?
哪种溶液浓
【实验7-7】哪个溶液浓 1
试管 编号
溶液颜 色比较
溶质 质量
溶剂 质量
溶液 质量Biblioteka 1浅蓝0.5g
10g 10.5g
2
蓝色
1g
10g
11g
3
深蓝
1.5g
10g 11.5g
通过上表,可以比较出哪个试管中的溶液浓度最大吗? 如果溶质质量不一样,溶剂质量也不一样,又应该怎样比较?
小结: 一、浓度的概念是什么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
1.如何理解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呢? 某温度下,某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值是多少呢?
2.请你搜集信息,了解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的浓度, 调查为什么浓度要固定的原因是什么?
D 2g 20mL 22g 9.1% 蓝色
E 0.5g 10mL 10.5g 4.8% 浅蓝
F 1g 5mL 6g 16.7% 深蓝
颜色深浅顺序:E < D < F
结论: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深。
练习:
10g 10g+90g ×100% =10%
20g 20g+80g ×100% =20%
【实验7-7】哪个溶液浓
试管 溶质 溶剂 溶液 溶质的质 溶液颜 编号 质量/g 质量/g 质量/g 量分数 色比较
D
2g 20mL 22g
E 0.5g 10mL 10.5g
F
1g 5mL 6g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 溶液的质量之比。
2.表达式:
《溶液浓稀的表示》参考教案
溶液浓稀的表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
(2)能正确区分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3)掌握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质量关系。
(4)掌握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和有关计算。
(5)学会配制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课前有关资料收集、课堂表述,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能准确表述有关信息。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
(3)通过以小组合作形式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通过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收集的资料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溶液与生活密切相关。
(2)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对化学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前资料收集、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1.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2.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的计算。
三、课前准备:1.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收集有关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医学等方面的应用等资料,每个小组推选一人在课堂上做简短汇报。
2.做好实验的准备。
3.教师做好有关投影片的制作。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7-3 溶液浓稀的表示一、溶液的组成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2.计算公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液质量三、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溶质、溶剂、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相互换算【例题】(略)2.关于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原则:稀释前溶质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例1】(投影)解:设需水的质量为x.50克×98%=(x+50克)×20%x=195克答:略。
化学教案:溶液的浓度与稀释实验
化学教案:溶液的浓度与稀释实验溶液的浓度与稀释实验一、引言溶液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体系,其浓度与稀释程度对实验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本教案旨在介绍溶液的浓度以及如何进行稀释实验。
二、溶液浓度的概念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溶质被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2. 溶液浓度的定义:溶液的浓度指的是单位体积(或质量)中所含溶质的数量。
常用表示方法为摩尔浓度(mol/L)。
3. 摩尔浓度计算公式:摩尔浓度(C)等于所含物质的物质量(m)除以溶液体积(V)。
即 C = m/V。
三、稀释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控制已知浓度溶液和水的比例,得到不同浓度水溶液。
2. 实验步骤:a) 准备工作:洗净容器和玻璃棒,称取一定量稠密无色无臭无味草酸钠固体,并加入少量水。
b) 溶液配制:将已知浓度草酸钠溶液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c) 稀释操作:取一定体积已知浓度溶液,例如10mL,使用滴管将其加入已清洗的容器中。
然后,加入适量水至合适的液位标记(例如100mL),轻轻摇晃使溶液均匀。
d) 清洗步骤:保持容器干净和无杂质。
四、实验结果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不同稀释倍数下的溶剂体积和相应的摩尔浓度。
2. 浓度与稀释倍数关系:研究溶液浓度与稀释倍数间的关系,绘制浓度-稀释倍数曲线图。
通过拟合曲线求得比例系数和相关性。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佩戴实验手套和眼睛保护镜进行实验。
避免溶剂及草酸钠接触皮肤和口腔。
2. 公式取样:为了准确计算溶质物质量,称取时应尽量避免空气湿度对草酸钠产生影响。
3. 搅拌均匀:在溶液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反复搅拌使得溶质充分与溶剂混合,并达到均匀分布的效果。
六、实验应用1. 制备标准溶液:通过稀释实验可以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化学分析和实验教学中。
2. 质量控制:稀释实验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于保证产品质量,如食品、药物等行业。
3. 科研领域:浓度与稀释实验是许多科学研究项目的基础。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3《溶液浓稀的表示》优秀教学案例
在此基础上,我为学生提供了实验器材,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测量不同浓度的溶液,并记录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溶液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溶液浓稀程度的表示方法,并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探讨溶液浓稀的表示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四)总结归纳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 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 讲解溶液浓稀的概念,阐述溶液浓稀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2. 介绍表示溶液浓稀的方法,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并解释各自的优缺点。
3. 讲解溶液浓稀的判断标准,让学生理解如何判断溶液的浓稀程度。
(三)学生小组讨论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探讨溶液浓稀的表示方法。
3. 引导学生合作完成课后练习题,共同设计实验,测定家中的酱油浓度,并解释实验结果。
(四)反思与评价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教案 溶液浓稀的表示
7.3溶液浓稀的表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正解理解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3.初步学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1.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标签,使学生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学习情境]展示三种不同颜色的CuSO4溶液。
[介绍]以上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溶液。
[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言]1.三种溶液颜色深浅不同。
2.它们可能是不同物质的水溶液。
3.它们可能是溶质含量不同的同种溶质的水溶液。
[活动探究](投影展示)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1 mL水的质量大致为1 g)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 g、1.5 g固体硫酸铜,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CuSO4溶液的颜色。
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学生活动] [交流活动结果]1.填充上表结果(略)。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
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引导]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
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
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100%[学生活动]学生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
化学课件-初三-溶液浓稀的表示课件(一)
m剂=m液-m质
=150kg-24kg =126kg
答: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4kg, 水的质量为126kg。
今天我们 主要学习 了什么?
小结
1、溶液浓稀的表示——溶质的 质量分数
2、
3、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当堂检测
1、20℃时,将50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 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 少?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第一课时)
让你的记忆重现
你知道溶液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它们之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溶 液
溶质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
溶剂 溶剂质量 =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看一看 想一想
A
B
C
你想到了什么?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溶质质量 解:溶质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100%
2.8g
=
20g
×100%
= 14%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变形 (1)m质 = m液×ω (2)m液 = m质÷ ω
我来计算
配制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硫 酸铜溶液,需要硫酸铜和水的质量各是 多少?
当堂检测
2、t℃时, KNO3的溶解度为46g,该温度下50g 水中加入25gKNO3晶体,搅拌后所得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
D 46%
[答案]A
解: m质=m液× ω
=200g ×5%
=10g
溶液浓稀的表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溶液浓稀的表示》,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个方面)一、教材分析(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第七单元《溶液》是初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中“《溶液浓稀的表示》”就是我们要仔细学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知识点是溶质的质量分数极其简单的计算、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溶解与乳化、物质溶解的量,为本节课的学习垫定了一定的基础,后面我们还要学习,可见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第二部分)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我制定的三维目标如下,首先)(1)、知识与技能(要求)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极其简单的计算。
(以及)2)掌握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要求)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以及)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以及)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3,(第三部分)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具的准备(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制定如下)(1)教学重点: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极其简单的计算。
(2)教学难点:掌握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4,(第四部分)学生情况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化学思维,虽然本节课的内容针对整本教材来说不是最困难的,但是他们对于课程内容整体把握以及对于实验的观察描述,判断总结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要注重加强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二个方面)二、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情境引入法、实验探究法以及问题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7.3溶液浓稀的表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7.3溶液浓稀的表示(第一课时)作者:魏世萍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17期一、教学背景与定位1.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共四课时2.学生信息分析:⑴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以及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在此基础上,本节要学习溶液浓度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它们都是有关比例的问题,实质是相同的,学生已有相应的思路和知识储备。
⑵对于溶液,学生已有初步学习,如学习了溶液的组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方面的知识;另外从生活出发,他们也有一些关于溶液浓度方面的知识,如糖水的甜度有强弱,有色溶液的颜色有深与浅之分,这些已有认知都是他们学习的入口。
3.教学起点分析:糖水有甜味,甜味浓的是浓溶液,甜味淡的是稀溶液;像硫酸铜等有色溶液,颜色深的是浓溶液,颜色浅的是稀溶液,让他们初步明确什么是溶液的浓与稀;知道对于生活中的溶液如糖水、盐水等,可通过尝的方法粗略的判断其浓度;对于有色溶液来说,可通过溶液颜色的深浅粗略判断其浓度。
4.重要方法—“选标准”的渗透:在学生初步明确什么是溶液的浓与稀以及知道粗略判断溶液浓度的几种方法后,通过探究1明确溶剂的量相同时,溶解的溶质越多,溶液浓度就越大;强调溶液的浓与稀是溶质相对含量的问题。
溶质相对含量越多,溶液就越浓,反之溶液就越稀。
再通过探究2明确溶质的量相同时,溶剂的量越少,溶液就越浓;同时,提示学生在判断探究1和探究2溶液浓度时都选了相应的标准。
探究1中溶剂是相同的,探究2中溶质是相同的。
之后出示探究3,先让学生感受到与前面探究的不同,即溶质和溶剂的量都不同,无法直接判断,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之后教师提示:通过探究1和探究2的方法将探究3中的溶质或溶剂“变”相同,从而判断各溶液的浓度。
此时要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让他们将上述思路、方法渗透、内化并运用于解决问题。
在给出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后,明确是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比例,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比例越大,值就越大,溶液就越浓;反之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比例越小,值就越小,溶液就越稀。
《溶液浓稀的表示》溶液PPT课件(第1课时)
对于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的 深浅可以区分溶液的浓与稀。但 这种方法比较粗略,不能准确地 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 少溶质。
自 主 探 究 溶液的浓度
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质量分数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2.常温下,在15 g氯化钠中加入60 g水,完全溶解后,
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B )
A. 15% B. 20% C. 25% D.33.3%
3.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
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 )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恒温蒸发部分水
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不对,36g÷(100g+36g)×100%=26.4%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最大值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 溶解度+100
g
100%
(1)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有晶体析出,但溶液还是 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溶解度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某温 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越大,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 (3)改变温度可以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 化,在此过程中只要没有溶质析出或溶质继续溶解,溶 质质量分数就不变。
归纳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溶解度(S)
溶质质量分数(a%)
意义
定量地表示物质在某 定量地表示某溶液的浓 溶剂中溶解性的强弱 稀程度
对温度的要求 一定温度
一般与温度无关
是否饱和 一定达到饱和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9.3溶液的浓度(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9.3溶液的浓度(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理解溶液的浓度的概念;•掌握计算溶液的浓度的方法;•能够应用浓度计算相关问题。
2. 教学重点•溶液的浓度概念的理解;•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3. 教学难点•复杂情况下的溶液浓度计算;•计算中的单位换算。
4. 教学过程4.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学生对于溶液的浓度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溶液的浓度概念,例如:什么是溶液的浓度?浓溶液与稀溶液有何区别?4.2 提出问题(10分钟)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果将10克食盐溶解在100毫升水中,求溶液的浓度。
4.3 计算方法(15分钟)•引导学生理解溶液的浓度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根据问题中的数据,计算出溶质的质量为10克,溶液的体积为100毫升;•将溶质质量和溶液体积的比值带入浓度的计算公式: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体积;•按照计算公式计算出溶液的浓度为10克/100毫升。
4.4 单位换算(10分钟)•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1克 = 1000毫克;•将溶质质量换算成毫克:10克 = 10 * 1000毫克 = 10000毫克;•将体积单位换算成升:100毫升 = 100 / 1000升 = 0.1升;•根据换算后的数据,重新计算溶液的浓度:浓度 = 10000毫克 / 0.1升 = 100000毫克/升。
4.5 实际应用(10分钟)提出一个实际应用问题:如果需要制备0.05克/毫升的盐酸溶液,需要多少克的盐酸溶解在100毫升水中?通过引导学生按照题目中的需求,使用溶液浓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所需溶质质量。
4.6 拓展应用(15分钟)提供更复杂的溶液浓度计算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7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于溶液浓度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5. 课后作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下列溶液的浓度:–将5克NaOH溶解在200毫升水中;–将20克蔗糖溶解在400毫升水中。
科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溶液浓稀的表示》第1课时教案新版精选汇总
溶解度(克) 100% 溶解度(克)+100克
[布置作业] 1.在一定温度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12g,把它蒸干后,得到
3.2g 氯化钠,计算: (1)该温度是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配制该温度是氯化钠饱和溶液 1000g,需水和氯化钠各多少克?
2.在 10℃时,把 33g 氯化铵加入到 100g 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 计算 1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TB:小初高题库
科粤教版初中化学
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量(S)、溶剂的量(100 克)、饱和溶 液的量(S+100 克)。因此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溶解度(克) 100% 溶解度(克)+100克
[讲 解]P.206 讨论与交流 [小 结]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讲 述]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学会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板 书]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例 1.从一瓶氯化溶液中取出 20g 溶液,蒸干后得到 208g 氯化钾固体。试 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g 100% 14% 20g
答: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蓝色的深浅,阅读课文,完成空白。 [引入新课]某一溶液浓(或稀)到什么程度?用定量的方法表达出来,这就是
通常说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有很多种表示方式,我们学习其中一种表 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TB:小初高题库
科粤教版初中化学
[板 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 2.计算式:
TB:小初高题库
科粤教版初中化学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数学思维
教学设计:溶液浓稀的表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1.复习
什么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20C050g水中最多溶解18g氯化钠,则20C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多少?
学生齐答定义,并根据定义判断该条件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
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溶解度的定义和意义。
2.引入新课
某一溶液浓(或稀)到什么程度?用定量的方法表示出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浓度”。溶液的浓度通常有很多种表示方法,现在我们就学习其中一种----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初步确定本课的学习内容,并思考以往学过的浓度时如何表示的。
引入新课,把学生带入新的问题中来。
3.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7-7,然后总结这种表示浓度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观察现象,确定三支试管溶液颜色深浅的顺序,
引出溶质质量分数这一概念。
4.练习
设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回答问题,并计算三支试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把结果填入205页的表格当中。通过计算得知,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颜色越深。
以实验为基础,证实不同浓度溶液之间的差异,初步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5.讨论与交流两题。并说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溶液浓稀的表示
教学目标:掌握溶液浓稀的一种定量表示方式----------溶质的重量分数。
能进行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理解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难点: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
理解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硫酸铜、水、试管、药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溶质质量分数求溶质质量
分数、溶质和溶剂质量的简单计算
一、主要内容
①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二、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理解)
2.能应用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和数学表达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7-8】中根据溶剂水和溶质硫酸铜的相对质量关系,猜测溶液颜色深浅顺序,提高学生猜想意识和能力。
2.通过溶液颜色、浓稀、溶质与溶剂(或溶液)相对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之间关系等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清楚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7-8】中根据溶剂水和溶质硫酸铜的质量关系,猜测溶液颜色深浅顺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
2.通过有关溶质质量分数例题计算,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设计思路
重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数学表达式及有关计算
难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关键: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数学关系
本课时教学主要是从溶液颜色深浅反映浓稀程度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提出溶液浓稀的一种定量表示——溶质质量分数,并初步学习应用数学表达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材196页安排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区别的讨论与交流,建议放在练习中进行,以便使教学更加突出重点,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不受到影响。
教学基本思路:复习前次知识→ 复习导入(或情景导入)新课→ 【实验7-8】引入溶液浓稀与溶质和溶剂相对多少的关系→ 提出溶液浓稀的一种定量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由【实验7-8】2的三组溶液的溶质、溶剂、溶液质量关系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初步学习溶质质量分数的的简单计算→ 小结→ 练习(196页讨论与交流在此进行)。
提问复习下列问题:
1.什么叫做溶解度?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2.“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
因为当物质溶解度很小时,即使是饱和溶液,也是稀溶液;当物质的溶解度较大,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较多的溶质时,即使溶液未达到饱和,也是浓溶液)
新课可采取复习导入法,也可采取情景导入法。
采取复习导入法,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教师作“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溶解度较大的物质,其溶液一定都是浓溶液?”的问话,学生思考后回答(不一定,因为一定量溶剂中溶解溶质较少时,溶液是稀溶液)。
教师用“可见,应用溶解度概念并不能解决溶液浓稀问题,那么溶液浓稀用什么表示呢?”的陈述和问话导出课题,板书: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采取情景导入法,教师用语言创设一个简单的生活情景:有两个水杯,分别装有一样多的水,在第一个水杯中放入一匙白糖,在第二个水杯中放入两匙白糖,让糖都全部溶解。
如果你来喝这两杯水,你会有什么感觉?学生会说出第二杯水比第一杯水甜,教师问学生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是因为两杯糖水的浓稀不同。
教师用“我们根据口感只能粗略地说两杯糖
水浓稀不同,如果我们要准确地表示出两杯糖水的浓稀程度,应如何表示呢?” 的陈述和问话导出课题,板书: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导入新课后,进行【实验7-8】。
(实验1数据比较直观,容易比较。
实验2
需要进行简单计算后,方能猜测,因此建议将196页表格内容与实验2一并进行)。
学生阅读【实验7-8】1,猜测颜色顺序,并实验验证。
学生阅读【实验7-8】2,将有关数据填入下表,猜测溶液颜色深浅顺序,说明猜测根据(表中第5列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比值越大,溶液越浓,溶液颜色越深),实验验证。
(※此表与教材表格有所不同,可将教材表格第5列改同上表,也可将此表采取投影形式结合实验的进行,适时填写完成)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回答实验结论: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越大,溶液就越深,溶液颜色也越浓。
(溶液颜色越深仅指有色溶液)
紧接着,教师指着表格第五列的算式,用“可见,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比能准确地表示溶液的浓稀程度,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一种表示溶液浓稀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陈述语引入溶质质量分数概念,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由学生根据教师的过渡语说出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教师板书定义。
教师向学生说明,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在初中阶段溶质的质量分数用百分数来表示),让学生在表格中的“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的基础上,说出下面的数学表达式,教师板书(也可由回答的学生板演):
教师告诉学生概念和数学表达式在195页的位置。
然后,让学生把表格中E、F、G三种溶液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换算成溶质质量分数,说明溶液浓稀与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关系,以强化对概念的认识。
教师用“表示溶液浓稀的方法有多种,溶质质量分数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在生产、科研、医疗等方面,广泛地应用于溶液的有关计算”的陈述语转入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板书标题: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师用“已知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或溶剂质量),用溶质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可以求溶质的质量分数,刚才我们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计算。
应用溶质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还可以求溶质或溶剂的质量”陈述语过渡到类型1(实际是第2种类型计算)的计算,板书:1.求所需溶质和溶液的质量
投影或阅读例1,教师引导、师生讨论式解题。
教材中例1是直接用溶质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采用代数法解题,建议改用溶质质量分数数学表达式的变形: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采用算术法,可使解题过程简单化,也使学生受到灵活运用数学表达式的训练
解题过程中,注意渗透和总结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按下面的基本步骤进行:
①读题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已知量:溶液的质量80 kg、溶质质量分数15%;未知量: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
学生回答出即可)
②写出数学式;(写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将溶质质量分数数学表达式变形为“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③将已知量和未知量对应代入数学式(变形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④求解未知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⑤写答。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例1的解题格式如下:
解: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 80 kg ×15% = 12 kg
溶剂质量= 80 kg -12 kg = 68 kg
答:需要氯化钠固体12 kg,水68 kg。
教学小结。
1.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数学表达式。
2.求溶质质量分数、溶质和溶剂质量的简单计算。
练习。
(先进行围绕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和有关简单计算的练习,然后处理196页“讨论与交流”。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区别的讨论,根据学生基础情况确定,一般不需过多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