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解读
“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摘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极大冲击。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面临危机,为了抑制国内经济下滑的态势,国务院于2008年末出台了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以保证经济稳定与增长。
本文从短期与长期两个方面分析了该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做出了评价并提出了对今后经济运行的调整建议。
关键词:四万亿投资;短期影响;长期影响;调整一、短期影响分析(一)资金来源方面此次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包括新增中央投资11800亿元,其他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贷款等28200亿元,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分担投资计划,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集中和有效利用,以应对这场经济大风暴,给予了世界及我国人民很大信心来战胜金融危机。
(二)资金流向方面此次“四万亿”计划投资了包括保障性住房、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等七个方面,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比例较大。
在坚持老百姓“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一贯原则下,一批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一座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完成改造,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一步步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按部就班地实施,我们看到了“四万亿”投资带来的受益群体,印证了“重保障、解民忧,强化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的中国政府作风。
在中国的具体背景和全球经济的宏观紧张下,中国政府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以适应这个特殊时期经济的发展,通过“四万亿”的财政投资,加快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同时强化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文教科卫等投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了对消费的促进和需求的拉动,成就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二、长期影响分析(一)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影响毫无疑问,由于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扩大政府生产性开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但它的副作用较大,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历来存在不少问题。
宏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四万亿财政支出刺激下的经济效益分析
宏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四万亿财政支出刺激下的经济效益分析四万亿财政支出是中国政府在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采取的一项重要经济刺激措施。
该措施旨在通过增加政府投资和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和促进国内需求。
这一财政刺激计划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之一,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经济学角度上,四万亿财政支出可被视为一种开支型刺激政策,也就是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这种政策的主要机制是通过增加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改造、社会福利等领域的投资来提升经济活动水平。
首先,四万亿财政支出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是显著的。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了9.2%,而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0.1%。
财政支出的实施推动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
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例如,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此外,四万亿计划还通过提高政府购买力和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来增加了消费需求,促进了内需的扩大。
其次,四万亿财政支出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影响也是显著的。
通过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和农村改造投资水平,四万亿计划增强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条件,同时还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
农村改造投资的增加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缩小了城乡经济差距,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此外,四万亿财政支出还通过增加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福利支出来提高了民生水平和社会稳定,为社会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在四万亿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
首先,大规模财政支出对国家财政预算产生了巨大压力,导致财政赤字的急剧增加和债务风险的上升。
其次,由于四万亿计划在短时间内释放了巨大的投资需求,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问题。
对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分析与思考
一
、
“ 四万 亿 ” 提 出 背 景 及 目标 的
( ) 一 背景
自 20 年 7 次 贷 危 机 初 见 端 睨 至 今 , 界 经 济 已 经 受 到 07 月 世
重创 。在 世 界 有 效 需 求 急 剧 下 滑 的外 部 环 境 影 响 下 , 国 出 口导 我
向 型 经 济 面 临 着 严 峻 考 验 。 20 08年 G P增 长 速 度 逐 季 快 速 回 D 落 。经 济 运 行 不 确 定 性 增 加 , 济 下 行 风 险 增 大 , 观 调 控 面 临 经 宏
市 场 都 打 下 了 一 剂 强 心 针 。此 政 策 的 出 台 充 分 展 示 了 中 国 的 大 国责 任 感 和 风 范 。
中央 出 台 的 四 万 亿 投 资 计 划 , 旨在 全 力 保 持 国 内 经 济 平 衡 较
快 发 展 , 少 同 际 金 融 危 机 对 中 国 的 冲 击 。 中 国 政 府 这 次 对 经 济 减
在 中 国 出 台 高 达 四万 亿 的 投 资 计 划 同时 , 美 国 闹 得 沸 沸 扬 是
二、 四万 亿 投 资 的 支 出 构 成
四 万亿 投 资 计 划 , 含 了 一 揽 子 扩 大 内需 和 保 持 经 济 平 衡 较 包
快 增 长 的 措 施 ; 些 投 资 的 支 出 构 成 根 据 形 势 发 展 的 变 化 , 会 这 也 有 一 些 变 化 。2 0 年 3月 的 “ 会 ” 2 0 09 两 对 0 8年 四 季 度 提 出 的 四 万
举 既 可 以拉 动 内 需 , 有 助 于 平 衡 全 球 经 济 增 长 , 到 了 内 外 兼 还 达
顾 、 方 共 赢 的 效 果 。可 以 说 , 国 政 府 出 台 这 样 的 救 市 计 划 是 多 我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四万亿投资是中国政府在2024年因全球金融危机而推出的一项巨额经济刺激计划,旨在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支出来刺激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
从就业角度来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且显著的。
首先,四万亿投资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在基建领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包括建筑工人、工程师、技术工人等各类专业人才,这些工作机会帮助了大量的农民工和其他失业人员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
其次,四万亿投资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创造。
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带动了这些行业的生产和就业增长。
同时,基建项目的建设还需要配套的服务支持,比如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另外,四万亿投资对于拉动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项目的投资,刺激了居民的消费需求,拉动了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就业增长。
同时,经济的增长也会带来更多的投资和创业机会,为就业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总体而言,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积极的,从就业角度来看,这项计划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为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然而,也要看到四万亿投资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可能带来过度投资和债务风险等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管理和调控。
最终,我们应该在继续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同时,也要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稳定。
4万亿的刺激计划
4万亿的刺激计划一、工作目标1.1 推动经济增长刺激计划的核心目标是推动经济的增长,通过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和货币政策工具,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复苏,从而实现GDP的稳定增长。
具体而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投资和创新活力。
•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1.2 改善就业形势刺激计划需要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降低失业率,改善人民群众的就业和生活状况。
具体措施包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贷款、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
•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创业培训、贷款、税收等方面的支持。
•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加相关领域的就业岗位。
1.3 保障民生福祉刺激计划需要关注民生问题,通过改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实施住房保障政策,加大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支持力度,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
2.1 制定详细的刺激计划方案根据工作目标,制定详细的刺激计划方案,包括财政支出、税收优惠、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确保计划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增长。
•组织专家团队,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刺激计划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明确财政支出、税收优惠、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时间表。
•加强与各级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各方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刺激计划的顺利实施。
2.2 推动刺激计划的实施在制定好刺激计划方案后,需要积极推动计划的实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落地生根,发挥作用。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四万亿投资是指中国政府在2024年提出的经济刺激计划,旨在通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提振经济增长。
这一巨额投资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从就业角度来看。
首先,四万亿投资计划直接刺激了相关行业的需求,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等行业承接了大部分的投资,这些行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运转和就业机会的扩大。
比如,在基建领域,大量的公路、铁路、桥梁等项目的启动和建设,为建筑、装修、电力、机械等相关行业带来了暴利增长,进而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此外,四万亿投资计划还促进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科技创新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机会。
其次,四万亿投资计划通过扩大内需,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就业提供了稳定的经济环境。
投资计划的实施使得经济得以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有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和2024年中国的GDP分别增长了9.2%和10.4%,这为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投资计划还帮助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得以转移就业,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
此外,四万亿投资计划还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随着投资计划的推进,国内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得到了缓解。
一方面,投资计划扩大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支持,为劳动力过剩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投资计划也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推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
同时,投资计划还促进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途径,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然而,虽然四万亿投资计划在就业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
首先,投资计划可能会导致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不平衡。
其次,由于资金投向的不均衡和效益的不显著,投资计划的效果可能不如预期,影响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论四万亿刺激计划利弊
四万亿在结构上有非常细心的安排和诉求。首先,1.5万亿元用于解决中国长远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另外1.5万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和大型基础设施投资,此外还有1万亿元用于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等方面,其中3000亿~5000亿元用于廉租房和保障房建设,和改善民生紧密相连。其他投入方面还包括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重点技术改造、升级换代和医疗、教育等硬件投入。总的投资结构没有问题,没有直接涉及到一般竞争项目,没有和民间资本争夺市场。虽然高铁建设可能有些超前,但从长期来讲,这是符合超越凯恩斯主义的瓶颈项目。农村的基础设施普遍严重不足,城市的基础设施也需完善,地铁多修一些不是问题。
必须承认,经济的运行和前两年采取的政策是有联系的,但是说目前中国经济下行是因为四万亿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引起的则是不对的。前几年实施的以四万亿为代表的一揽子刺激方案,使我们成功抵御金融海啸的外部冲击,但我们同时也必须面对它所产生的问题和副作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自己内部的深层矛盾凸显所带来的一些挑战和困扰。
论四万亿刺激计划利弊
在2008年第三季度,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截至2008年10月,我国的进口和出口增速虽有所放缓,但还是增长的。但到了11月和12月,全国的进出口总值开始负增长。11月的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12月的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1.1%,可见9月份发生的金融风暴,到11月起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可以说,我们是用短期的宏观经济手段来管理中国的长期发展,特别是“三驾马车”理论,如果消费不足则投资补足,这是短期的观点。当时主要关注经济增长的指标,却忽略了其他指标,忽略了经济结构、物价、金融风险和金融失衡,甚至忽略了社会稳定,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世界历史证明,经济增长是靠企业推动的,而不是依靠疯狂的投资者。三驾马车的理论,认为投资短期是一种需求,但从长期来看,会形成一种供给。今年的经济结构是保住了,但是未来的供给就会很困难。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消费是在当期是需求,但是,消费完了就没有,所以,不可持续,投资当期是需求,到了下一期,转为生产力,可以创造收入支持新的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尤其是目前目前中国政府负债率不超过GDP的40%,与60%的国际警戒线相去甚远,因此仍具投资能力。所以我们应当消费投资一起抓。
四万亿计划是什么
四万亿计划是什么四万亿计划是国家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和阐述,包括计划的背景、目标、实施措施以及带来的影响。
一、计划的背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
同时,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制定了四万亿计划,旨在通过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增强经济韧性,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计划的目标四万亿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内需,实现经济增长。
具体来说,计划的目标包括:提高消费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
三、计划的实施措施为了实现计划的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加大财政支出,提高政府投资规模,刺激经济增长。
其次,优化税收政策,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增加投资。
再次,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提供金融支持和融资渠道。
此外,加强对农村和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
四、计划带来的影响四万亿计划实施以来,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收入水平。
其次,计划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
再次,计划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机会,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
此外,计划的实施还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改善了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条件。
总的来说,四万亿计划是中国政府为应对经济转型和国际竞争所制定的一项重大举措。
通过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计划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计划的实施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通过持续的改革和创新来解决。
为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积极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解读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
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详情解读一、背景及提出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大批农民工返乡,经济面临硬着陆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种危局,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
初步匡算,实施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和充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此后,一些媒体和经济界人士仍将其简单地解读为“四万亿计划”。
2009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有人把一揽子计划简单说成是4万亿投资,这是一种误解。
二、十大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经济学分析
(一 )有效需求原理。 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 论体系的核 心和 逻辑起点, 同时也是他 就业理 论的基础。 1980 年诺贝 尔 经济学奖得奖者劳伦 斯 克莱因 ( L awa rence R K le in) 曾 对此原理给予高度评 价, 认为 凯恩 斯革命 的贡 献在于 它 发展了 有效需求理论, 既决定整个产量水平的理论 。 1 有效需求 决定 就 业水 平。在 资本 主义 市 场经 济
综上所述, 凯恩斯根据 自己的有效 需求原理 认为, 在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 条件下, 社会经济的 发展, 由 于边际消 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三个基本致 必然出现 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这样, 他便否定了传统庸俗经济学 的资本主义自动实 现充分就业 均衡, 主 张放任自 由, 反对 国家干预经济的论点, 从而实现了所谓的 凯恩斯革命 。
图1 图 1中横轴表示货币供给量 (M )和需求量 ( L ), 纵轴 表示利息率 ( r ), L 表示流 动偏好曲 线。当货 币供给 量为 M 0, 既尚不能满足流动偏好 L1 的需求时, 利息率为 r1; 当
货币供给量增加到 M 1, 既能满足 L1 的 需求时, 利息 率下 降为 r2; 但若货 币供给量 继续增加到 M 2 甚至 更多时, 既 货币在满足 L1 以 后, 就被用 去满 足投 机的 需求, 既 满足 了投资的需求仍然 有很 多时, 由于 受到 人们流 动偏 好心 理规律的 制 约, 利 息 也 不 再 下 降, 而 仍 然 保 持 在 r2 的 水平。
凯恩斯认为, 利息率的高低, 除了取 决于流动偏 好程 度这个心理因素 外, 还取决 于货 币的 供给状 况如 何。如 果流 动偏 好程 度一 定, 货币 的供 给量 越 大, 利息 率则 越 低; 反之, 则相反。
国家刺激经济的四万亿
国家刺激经济的四万亿国家刺激经济的四万亿计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2008年11月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出台的一个经济刺激计划,计划总额为4万亿元人民币。
这个计划包含了四个部分:加强国内有效投资、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强国内有效投资。
这是指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投资,例如加快起草并实施支持房地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相关、研发创新、节能环保等领域的财税金融政策,抑制房地产市场过度的投机行为,引导资金流向真正需要建设的领域,推进地方政府PPP项目落地等。
其次,扩大内需。
这一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刺激国内消费,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央政府为此出台一系列措施,例如为居民开展大规模的消费券、直接发钱等。
政府还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减少税收负担,给予减免租金政策等方式让企业轻松度过难关,并逐步提升其经济实力。
此外,在推动国内消费的同时,还在积极推进对外开放。
第三,调整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这一计划的目标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中国经济从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新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支持企业加强创新研发,引导中国经济迈向更高水平的技术密集型发展。
最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进铁路、公路、桥梁、机场、港口等交通运输领域的建设,推动能源、通信、水利、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改善,加强环保治理和生态建设等。
总之,四万亿计划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这一计划,中国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同时也重要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浅析四万亿元投资的刺激计划
浅析四万亿元投资的刺激计划【摘要】随着“雷曼兄弟”的轰然倒塌,一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中国也不例外,鉴于金融危机下国计民生的安排和发展需要,国家将在两年内投入4万亿元资金,全面刺激经济发展。
【关键词】四万亿元投资中央政府效用对策一、四万亿投资的刺激计划的缘来1、大背景2008年9月15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经济问题,遍及全世界每个角落,中国,亚洲经济未来的主导,也免不了这次经济大灾难,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
金融业受影响,进出口受影响,房地产业等各个部门产业都不同程度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场灾难性的经济危机深入到各行各业中来,影响国计民生。
各国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使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更好的促进市场经济不断的健康、稳定发展。
2、中央政府的政策2008年11月,中国政府推出总额高达人民币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以政府投资为杠杆,撬动民间投资和消费,从而成为全球各国应对经济危机冲击所推出的最大型的财政刺激方案之一,彰显中国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信心与决心。
这就是中央政府推出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人民币四万亿元投资的刺激计划。
由此拉开了中国全力拯救经济发展的序幕。
二、四万亿投资刺激计划的投资构成(注:四万亿元中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的投资,更没有‘两高一资’的投资。
)1、民生:‚4万亿元‛包括1万亿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重视关心灾民的生活,‚1万亿元‛将全部用于灾后重建工作,以为提高灾区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坚定灾区人民灾后重建家园的信心,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协调发展,共创和谐社会,利于国泰民安。
2、农村农业农民的需要: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亿元。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任何时期工作的重点,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农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刺激经济计划也应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国家安排巨额投资在‚三农‛,可见国家当局对农民的关心,体察民情,和谐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极力缩小城乡差距。
宏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四万亿财政支出刺激下的经济效益分析
四万亿财政开支刺激下的经济效益分析实体市场:即商品和服务市场。
凯恩斯消费函数:C Y−T=C0+C1(Y−T)C0:维持生存的消费C1: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敏感度Y:为总收入,T为总税收,两者之差为宏观上的可支配收入。
C<Y﹣T,原因在于部分收入会作为储蓄或投资。
消费函数图形如下:CC Y−TC0(Y−T)投资函数:I r,Y=d0−d1r+d2Yr:利率水平Y:总产出d0:自主投资系数,即不受r和Y影响的投资部分。
d1:由利率水平决定的投资d2:边际资本系数利率的上升会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使企业利润下降,故利率的升高使企业的投资需求下降,进而总投资下降。
此处的政府是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政府控制的企业政府支出不包括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支出和公共债务的利息支出。
政府支出G是一个外生变量。
因为政府支出规模由财政政策决定,它不取决于Y或其他宏观经济变量政府支出需要有相应的融资。
政府可以通过借款获得,但从长远来看,其唯一的收入来源是税收T。
税收包括:家庭缴纳的所得税、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和其他的税收。
实体市场均衡:IS关系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将商品和服务需求写成如下的函数式:Z r,Y=C Y−T+I r,Y+GZ r,Y=C0+C1Y−T+d0−d1r+d2Y+G在所有的经济平衡模型中,市场供需平衡即为均衡。
同样,在此模型中,商品和服务市场的均衡是指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
实体市场均衡:IS关系上面给出了总需求,现在来看总供给:Y=Z从收入的角度看,等式可以解释为收入和支出相等。
若用Z替代总供给,则:Y=C Y−T+I r,Y+GY=C0+C1Y−T+d0−d1r+d2Y+G该平衡关系即为“IS关系”实体市场均衡:IS关系整理IS曲线可得:Y=11−(c1+d2)G−C11−c1+d2T−d11−c1+d2r+c0+d01−c1+d2画出IS 曲线如下:ISY i2008年,中国政府宣布增加4万亿财政支出用以救市.即G 增加4万亿,在其他变量假定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产出Y 增加。
中国4万亿投资政策评析
中国4万亿投资政策评析摘要: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应对危机,中国政府适时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
文章首先简要分析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宏观经济层面、GDP增长以及就业等方面分析了该刺激计划的实际效果,表明4万亿投资已初显成效,最后提出进一步的政策调整建议。
关键词:GDP增长;就业;政策调整针对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去年年底政府推出了旨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
现在所有国人都关心这4万亿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我国经济走出低谷?文章就4万亿投资政策的特点、效果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进一步调整的政策建议。
14万亿投资政策的特点1.1主线明确—保增长是首要目标,扩大内需是引擎驱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包括投资、进出口和消费。
三者当中投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刺激手段,一般来说,投资每增长2个百分点,就能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
对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经济增速过慢,就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缓解就业等各种社会问题,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
世界经济衰退,外需急剧下降,扩大内需成为国家的经济战略。
如何才能迅速扩大内需?大体上有三种思路:?譹?訛投资驱动,4万亿投资计划重点指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工程投资;?譺?訛结构升级,在4万亿投资领域中有3700亿元用于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譻?訛消费拉动,4万亿投资涵盖了民生工程4 0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3 700亿元、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1 500亿元的投资,这些举措都在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改变他们关于未来的预期和消费的意愿。
因此从国家经济战略的角度看,扩大内需不是一个短期的经济政策,而是一个阶段性的长期发展战略,是确保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关键引擎。
1.2关注民生虽然投资拉动依然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手段,但这次出台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有向民生倾斜的特点。
国家发改委详解四万亿投资促增长
国家发改委详解“4万亿”投资发表日期:2008-11-28关键字:国家发展改革委4万亿构成包括1万亿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预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4万亿”经济刺激预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近一半资金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和城乡电网建设。
在1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介绍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及燃油税费改革的一些细节。
详解“4万亿”张平介绍说,“4万亿”投资的具体构成是,近一半投资将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总额1.8万亿元;用于地震重灾区的恢复重建投资1万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亿元;生态环境350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400亿元。
从投资构成可以看出,投资方向第一是民生工程,第二是农村农业农民的需要,第三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第四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的投资,第五是生态保护、保护环境的建设,第六是用于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投资。
“4万亿元投资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的投资,更没有…两高一资‟的投资。
”张平说,4万亿元投资实际上只是全社会投资的一部分。
“不会形成重复建设,更不会形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张平介绍说,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了13万亿元,预计今年要超过17万亿元,明年20万亿元左右。
据国家发改委测算,这4万亿元投资每年能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
包括1万亿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预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4万亿”经济刺激预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近一半资金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和城乡电网建设。
在1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介绍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及燃油税费改革的一些细节。
详解“4万亿”张平介绍说,“4万亿”投资的具体构成是,近一半投资将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总额1.8万亿元;用于地震重灾区的恢复重建投资1万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亿元;生态环境350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400亿元。
四万亿投入效果分析
“四万亿”投入效果分析“四万亿”投入效果分析为了应对美国金融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2008年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对财政及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由稳健的财政及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于未来二年投资四万亿元人民币落实十项措施刺激经济,包括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限制,以及加大对中小企信贷等措施”。
但时至今日我们再来回首整个政策,很多的地方似乎需要重新思考。
我想从方向和方式两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第一,从方向上来说,我认为是十分正确的。
当时金融危机的情况急转直下,各个主要经济体剧烈波动,其影响一直到今天也没完全解除。
在当时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1738.3亿美元,其中出额为12180.2亿美元,分别相当于GDP的66.8%和37.4%。
属于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对贸易依存度很高。
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严重受阻。
而且最关键的是当时无法预测危机到底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到底会持续多久。
如果长时间的低迷,那么中国的GDP增长就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当我们的经济表现低迷的时候,很多积累问题就会接踵爆发。
比如说就业率低下而造成的社会危机,低增长率而造成的外资撤离,最关键的是经济的高速发展被很多人认为是一党执政的最大合法性来源。
所以,在危机正浓的时刻有所作为的推出刺激方案并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今天很多人对4万亿事后诸葛亮,批判之声此起彼伏,口气中充满了嘲讽和不屑。
把很多领导人和经济学者说的一无是处,我认为这是不合时宜的。
批评当然可以,但是不要过于的嘲讽。
如果你真的高明,那是否在这个近年难遇的虽然危险,可是却最大,最好的“机遇中”大赚一笔呢?是不是真的眼光独到,在危急之时就抛出了自己正确的观点以至于指导很多人实现了资产翻番呢?如果大家在当时对形式也是在观望,也是在等待,也是很茫然又或者是看到机会而没勇气出手的话,那么请我们对决策者保有一个起码的尊重态度。
四万亿的计划在当时确实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更关键的是起到了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如何看中国政府的四万亿刺激方案
如何看中国政府的四万亿刺激方案张松2008年,中国人民是以一种满怀喜悦的心情踏入2008年门槛的。
这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又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
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这些计划中的大事和喜事使亿万人民对2008年充满期待。
然而,从1月中旬到2月上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遭受四次史所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过程的袭击。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震级达里氏8级的特大地震,这两次特大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
这期间,正当中国人民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之际,始于2007年4月的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扩大蔓延,国际金融市场阴云密布,波谲云诡。
3月14日,美联储宣布对陷入困境的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提供紧急贷款。
4月,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后,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一度迎来短暂的平静期,甚至很多权威机构预测次贷危机即将结束。
然而短短几个月,形势又急转直下,美国两大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
这场在华尔街生成的“金融海啸”迅速向世界波及,世界金融市场继续急剧动荡,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和严峻。
美元现在是世界公认的世界货币,美国的经济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而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长的速度令世界格外关注。
这样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首先直接表现为出口的放缓。
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高达60%,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出口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5%,拉动经济增长1.5个至2个百分点。
出口的减少势必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
金融危机的发生势必减少它们的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中国的出口,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
解析四万亿财政政策
解析四万亿财政政策学科:经济学原理(宏观)专业:工商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方向)小组成员:杨玲、郑涵月、曹显达、赵文婷、任婷、崔彬扬、付倩倩、贺斯琪、魏憶馨时间:2012年11月3日摘要: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极大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抑制国内经济下滑的态势,我国政府在08年11月份出台了在未来两年内投资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拉动经济增长。
现如今,四万亿的财政政策已经成功落幕,而四万亿的效果如何,它有那些成功之处,又存在着哪些弊端,本文将通过一些宏观数据和相关经济模型解析这一揽子计划的效果,并就此次经济刺激计划整体的成效和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目录一、四万亿财政政策出台背景 (3)1.国际背景 (3)2.国内背景 (3)二、四万亿资金的投资分布及其来源 (4)1.资金投放分布 (4)2.资金来源 (5)三、四万亿财政政策的全程投放情况 (5)1.原计划投放出现的问题以及分析 (5)2.投放转型以及效应 (6)四、成果分析 (7)1.对拉动全社会投资和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8)2.是为进一步加强“三农”和改善民生夯实了基础 (8)3.积极推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8)4.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开展 (9)五、四万亿的乘数效应 (9)1.货币市场分析 (9)2.可贷资金市场分析 (10)3.IS-LM分析 (10)六、四万亿计划存在的隐忧 (11)1.真正启动消费需求的份额较少:基础设施建设占据很大份额 (11)2.通胀 (11)3.挤出效应 (12)七、针对高投资所带来的问题现提出几点建议 (12)1、加大对民生的关注 (12)2.基础建设不可太靠前 (13)3.在财政政策方面不能操之过急 (13)4.环保节能以及安全标准不能丢 (13)5. 想方设法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14)一、四万亿财政政策出台背景1.国际背景2007年7月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受到重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解读2008年,伴随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开始陷入一种四面楚歌的困境。
面对危机四伏的现状,政府制定出台了十大措施以及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而这一切逐渐拉开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序幕。
面对外围经济的一片肃杀,国家需要“卷钱”来拉动内需,或许这场类似罗斯福新政的拯救经济行动将对中国的发展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万亿到底是怎样一个概念?这一概念如何能演绎成我们感受得到现实并将产生何种效果?我们将在这里理清它的“来龙”、爬梳出它的“去脉”……一.出台背景: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冲击严重国家统计局昨天(2009年2月20日)在官方网站刊登的一篇文章称,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冲击是相当严重的。
(记者李英辉)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这篇通过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的文章指出,2002年下半年,加速工业化带动了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中国取得了连续5年10%以上的经济增长。
从2007年三季度开始,我国按季计算的GDP增长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是逐季回落的。
但直到2008年的第三季度以前,这种回落仍然属于相对平缓的经济调整。
而到了2008年的第三季度,在全球金融风暴下,我国经济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从第三季度起,我国经济增长率出现了加速下滑的局面。
截至2008年10月,我国的出口和进口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然是增长的,到了11月和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开始表现为负增长。
11月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下降2.2%;进口下降17.9%。
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1.1%,其中:出口下降2.8%;进口下降21.3%。
可以看出,9月份发生的金融风暴,到11月份开始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三季度,第二产业增长率回落到了9.0%,在本轮经济周期中首次落到10%以下,而到了四季度,不但第二产业增长继续下滑,达到了6.1%的低点,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也开始明显回落,下降到7.4%。
这说明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冲击是相当严重的。
文章指出,中央做出的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决定对我国保持经济较快平稳的增长有重要意义。
目前虽然一些大城市的房地产发展由于各种原因遇到一些困难,解决起来尚需时日,但在广大中小城市,房地产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这并不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而更多地取决于我们的国内政策。
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1.3%、33.5%和26.7%,可以看到,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已经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发展水平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正在加快。
调整我国的投资和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对我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金来源:以中央地方财政带动国内外私人资本大量注入中央1.18万亿投资将通过发行国债扩大赤字进行 (记者孙轲北京报道) 2008年11月14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为扩大内需,到2010年底,中央将通过1.18万亿元的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约4万亿元的规模。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三部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称,中央政府投资将通过发行国债、扩大赤字进行。
同时,希望包括私募股权投资资金在内的各种社会资金,共同扩大内需保证增长。
特别国债发行或重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称,“今年第四季度,中央财政将新增1000亿投资,明、后年还准备继续加大投入的力量,到2010年底,中央投资可以达到1.18万亿元。
”穆透露,由于国务院已提前让有关部门和地方在今年上半年就着手准备,因此四季度的1000亿投资大部分可以在11月底下达,余下的一小部分,在今年年底全部完成下达。
“这1.18万亿可以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可以达到40000亿元。
”穆续称。
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下滑趋势明显。
“能不能有效地防止经济增速下滑,防止出现大的波动,是对我们的一个严峻挑战,中央加大投入,这1.18万亿元资金都是有保障的。
”穆虹表示。
扩大中央政府投资所需资金,将来自于加大规模发行国债。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会上表示,加大中央政府投资将影响到2009年和2010年的财政预算,需要发行国债,扩大赤字来实现。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规模完全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
”王军表示。
2000年起,国债发行总量呈现出逐级上升势头。
2005年超过7000亿元,2006年为8883亿元,2007年由于发行了1.5万亿的特别国债,全年国债发行量达到创纪录的23483.28亿元,同比增长164%。
分析人士预测,2008年国债的发行总量肯定将高于2007年(不包括1.5万亿的特别国债),将不低于8000亿元,2009年则有望突破万亿。
2008年以来,我国国债发行量已近7000亿元。
该人士预计,2009年的国债发行将集中于中长期国债,大部分可能会超过10年期,以满足长期基础设施和其他投资需求。
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认为,目前的货币政策已转向适度宽松,未来资金面仍可保持整体充裕的格局,即使国债发行量大增,市场也能有效承接,现券整体收益率走低的趋势不会改变。
但如果增发国债以中长期为主,将对二级市场中长端收益率构成一定压力,明年收益率曲线将趋陡峭化。
一家国有银行交易员也指出,从前期发行的长期债来看,需求并不是很理想,较中期债的认购倍数低了很多,说明大家对长期债偏于谨慎,如果增加长期国债发行,会有一定影响。
此外,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可能将被沿用。
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2000年间,我国每年发行约1050亿元特别国债,2001年-2002年全球经济低迷时期,亦每年发行1500亿元特别国债,以刺激经济增长。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则预计,中国明年可能发行2000-3000亿元建设国债,这与国家信息中心稍早建议的2009年中央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扩大到2000亿元不谋而合。
1998-2004年,中国实施了七年积极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
2.82万亿社会资金来源发行国债、扩大赤字以加大政府投入,只是中央政府的导向之一。
但余下的2.82万亿可能将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资金。
面对当前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实际困难,发改委准备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投入的方向增加中央投入的比例,降低和免除地方配套的部分资金;二是,中央政府正研究一些渠道和方法,允许地方政府转贷或经过批准进行融资。
穆虹指出,中央的1000亿元,主要投向民生领域、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业领域安排的投资非常少。
按计划,1000亿元中用于农村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占了大半。
排在首位的是用于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340亿元,占1/3;其次是用于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250亿元。
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表示,政府计划在今年的剩余时间里再投资500亿元用于铁路建设项目,而此前的全年计划投资是3000亿元,2009年政府计划向铁路项目投资6000亿元。
铁道部正在安排开展前期工作或规划研究的项目有65个,总投资约1万亿元,争取在2010年开工建设。
杨忠民称,铁路建设资金的来源除中央财政发行国债及预算内资金、铁路建设基金、从铁路运营收入中提取铁路建设专项资金以外,还将通过发行铁路企业债券、国内外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
同时,交通运输部披露,预计2008年全国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8000亿元左右,力争明后两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达到1万亿元水平。
私募投资迎来机会一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的人士表示,由于整体投资环境不好,此前几个月私募股权投资进入低迷期,新政的出台将给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带来机会。
“相对来说,私募基金比社会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周期短、见效快的投资,我们会迅速寻找适合的项目。
”他称。
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曹文炼日前在北京表示,“在当前背景下,政府可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引导股权投资资金投入需要重点支持的行业和领域。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也提议,与社保基金相类似的基金及私募基金,在此轮扩大投资的活动中要有所作为,以保证经济的健康增长。
保险资金也有望在本轮投资中有所作为。
保监会主席助理袁力近期透露,保险公司投资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已经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其中包括两方面:基础设施投资和对未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
目前,保险资金基础设施的股权投资主要集中在京沪高铁等稀缺资源方面。
“正在讨论中的基础设施投资细则可能将放宽条件,我们已经积累了大批项目,等待开闸。
”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
但券商研究部门却对未来高速上马的投资心存疑虑。
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铁路建设投资与以往年度相比增长幅度较高,能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源以支撑这样大的投资规模仍需进一步关注,同时,公路饱和、投资需求放缓情况下,投资回报率下降,可能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动力不足。
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为经济刺激计划筹措资金中广网北京2009年2月1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7时20分报道,自从国务院2008年11月公布了总额高达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后,资金筹措的相关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委员长会议昨天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安排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的报告》有关情况汇报。
这表明地方政府发放债券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这也意味着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允许地方财政出现赤字。
为什么在发行国债的基础上还要发行地方债券?地方债券能否有充分的偿还能力?财政部财政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全厚认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主要是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准备地配套资金。
虽然在我国发行地方债券是第一次,但是国外利用地方发行债券已经屡见不鲜。
由于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所以这次地方债券是通过中央代理发行,中央代办还本付息和发行费,地方政府承担本金利息和发行费,具体还款方式是,年终结算时从地方政府财政专户中扣减,同时由于地方债券多数被用于基础建设,这批地方债券的还款期限大多在5年以上。
既然是债券就有借有还。
但是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目前来看并不很乐观,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地方债务课题组粗略统计,到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其中,地方乡镇政府负债总额在2200亿元左右,乡镇平均负债400万元。
另据财政部测算,截至2007年底,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仍达到4万多亿元,其中,直接债务占80%,其余为担保性债务。
但是财政部财政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全厚认为,在目前经济危机情况下,经济衰退的危害比地方政府还不上钱的危害要大,并且地方财政有中央财政在后面做支撑,所以地方债券不会出现投资风险。
不仅如此,如果这次发行地方债券成功,今后还将有可能继续发行地方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