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重点句子翻译练习word版本
高中语文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重要句子翻译及作文素材挖掘

高中语文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及作文素材挖掘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三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括号前的字意义和用法,翻译划线的句子,注意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不懂之处做出标志。
一、课内重要字词解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翻译:)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句式:)”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翻译:)’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重点句子翻译: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必修三翻译复习

• 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以地位低的人(为老师)就感到很耻辱,以地 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认为是谄媚讨好。
•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 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 所以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 贤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在学问和技能上各 有专门的研究,如此而已。
•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 莩而不知发。
• 狗和猪吃的是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路 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
《劝学》
•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所以木头用墨绳量过就能变得笔直,金属(做 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就能变得锋利。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 而行无过矣。
• 8、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 拘于时,学于余。
• (他)喜欢古文,六艺经传全都学习过,能不 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束缚,向我请教学习。
• 9、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 以贻之。
• 我称赞他能够发扬古人从师求学的精神, 写了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 变得智慧聪明,在行为上没有过失了。
•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 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 之博见也。
•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间的学习 (收获多);我曾经踮起脚跟向远处眺望, 不如登上高处见到的范围广。
•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 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 相与为一。
• 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谋求使秦变弱的办法,不吝惜 珍贵的器物珠宝和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致天下的优秀 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完整word版)必修三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咚咚地敲着战鼓,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密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鸡豚狗彘之畜,无矢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鸡、狗、猪的畜养,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如今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百姓的粮食却无人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一加工)就直了,刀剑等金属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达到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必修三四重点语句翻译 (1)

必修三重点语句翻译1、故余与同社之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翻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的重大意义,平民也对国家有重要的作用啊。
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翻译:这五个人,是寥州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在这件事上的3、去今之墓而葬焉翻译:距离现在建墓并安葬在这里。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资财以送其行。
翻译:我们复社里那些品行能成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
5、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翻译: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却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6、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翻译: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晋国)的土地呢?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翻译:如果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秦国使节往来的时候,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翻译: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不侵损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翻译: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
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
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1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翻译:所有帝王,承担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不是为国家深切的忧虑进而使治道显著,一旦取得成功,道德就衰退。
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11、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三册unit3重点句子总结和语法讲解

UNIT 3 DIVERSE CULTURES本单元重点句子1.I really like that paper folding book,and my son likes that paper folding book,too.我真的很喜欢那本折纸书,我儿子也喜欢那本折纸书。
2.Find out which words have been left out.找出省略了哪些词。
3.it is even mentioned in the oldest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etry.……甚至在中国最古老的诗集中也提到了它。
4.Historically,Chinese immigrants settled in the area during the railroad construction and gold rush period.历史上,中国移民在铁路建设和淘金热时期定居在该地区。
5.There is Chinese food to suit everyone’s taste,with traditional dishes from all over China.有适合每个人口味的中餐,有来自中国各地的传统菜肴。
6.Does the city/town introduction contain all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城市的介绍包括所有重要的信息吗?7.I have to admit that it definitely feels good to be back in the city again.我不得不承认,再次回到城市的感觉很好。
8..a city that was able to rebuild itself after the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in 1906.……一个在1906年地震后能够重建自己的城市。
必修三第三单元课文及翻译.doc

Unit 3百万英镑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Act I, Scene 3第一幕第3场NARRATOR:旁白:It is the summer of 1903.1903年的夏天。
Two old and wealthy brothers, Roderick and Oliver, have made a bet.一对年老又富有的兄弟,罗德里克和奥利弗,打了一个赌。
Oliver believes that with a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奥利弗认为,一个人靠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a man could survive a month in London.在伦敦能活一个月。
His brother Roderick doubts it.他的兄弟罗德里克对此表示怀疑。
At this moment, they see a penniless young man wandering on the pavement outside their house.这时,他们看见一个身无分文的年轻人在房子外面的人行道上游荡。
It is Henry Adams, an American businessman,他叫亨利•亚当斯,一个美国商人。
who is lost in London and does not know what he should do.他在伦敦迷了路,不知道该怎么办。
RODERICK: Young man, would you step inside a moment, please?罗德里克:年轻人,请你进来一下好吗?HENRY: Who? Me, sir?亨利:先生,你叫谁呀?是叫我吗?RODERICK: Yes, you.罗德里克:是的,就是你。
OLIVER: Through the front door on your left.奥利弗:从你左侧的前门进来。
(完整版)必修三文言重点句翻译和答案

必修三文言重点句翻译,注意落实好加点词的意思,有特殊句式在后面指出来。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冬冬地敲响战鼓,两军兵器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就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就停住脚。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判断句)译文: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判断句 )译文: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宾语前置句 )译文: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称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 )译文:黄河以内的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河内;黄河以东遭了饥荒,也是这样办。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状语后置句 )译文: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7.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宾语前置句 )译文:蓄养鸡、狗、猪等家畜,不要错过繁殖时节,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
8.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译文: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来归顺了。
”9.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状语后置句 )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变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10.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020牛津译林版新教材必修三unit3重点句子归纳解析

2020牛津译林版新教材必修三重点句子归纳解析B3U3Reading(P.30-31)1.We can achieve almost anything online—with access to the Internet come some truly life-changing advantages.我们在网上几平无所不能,接入互联网带来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改变我们生活的好处。
(倒装)2.One of the greatest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lies in the quick and easy access to a huge amount of information.互联网的最大优势之一在于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取海量信息。
3.To a certain extent, the world's knowledge is all at our fingertips.从某种程度而言,动动手指,全世界的知识就能尽在掌握。
4.With the click of a mouse or the touch of a button,it is possible to find out almost anything we care to know,from recipes to travel packages,from military affairs to learning resources.点一下鼠标,或者按一下按钮,就有可能找到几乎所有我们想了解的一切,从烹任食谱到旅游套餐,从军事事务到学习资源。
5.No wonder the Internet has now become the first place that the majority of people turn to for information.难怪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首选途径。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习文言文,需要重点关注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一)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适逢双方使者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料想元方也尚且可以用言语打动。
3、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逐不可收拾。
可不幸的是,吕师孟与我有夙怨,先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
4、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
正如古人所说:“将要凭此有所作为啊!”5、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不得已,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在荒草间行进,在露天下住宿,每天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
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叫天不应,叫地不应。
6、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在贾家庄几乎被巡查的军官凌辱逼迫而死。
7、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死和生,不过是早晚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危难层叠交错涌现,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8、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以前,如果我的尸骨抛弃在荒草丛中,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国君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9、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被正义激奋而死在这件事上的。
高中语文必修三默写翻译练习

必修三默写与翻译练习1.长太息以掩涕兮,。
2.亦余心之所善兮,。
3.,吾将上下而求索。
4.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
5.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6.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7.有善始者实繁,。
8.,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9.怨不在大,;载舟覆舟,。
10.念高危,;11.,则思江海下百川;12.忧懈怠,;13.虑壅蔽,。
14.简能而任之,。
15.我为赵将,,而蔺相如图以口舌为劳。
16.,徒慕君之高义也。
17.且庸人尚羞之,!18.,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
19.大阉之乱,,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0.,蹈死不顾,亦曷故哉?21.大阉亦逡巡畏义,。
22.,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23.其辱人贱行,,轻重固何如哉?24.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25.人皆得以隶使之,,,发其志士之悲哉。
26.故余与同社诸君子,,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27.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我追问青天,,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你在我心里!28.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29.是“飞天”袖间;30.我是你簇新的理想,;31.;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32.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33.辛苦遭逢起一经,。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离骚》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2.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指南录后序》4.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5.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6.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7.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
高一必修三重点句子翻译

高一必修三重点句子翻译(答案)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行走,孤苦伶仃,直到成年自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在外没有任何近亲,在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僮仆,孤单地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
不久又蒙国家的恩典,授予我洗马的官职。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以我这样地位卑微鄙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遇。
我详尽地在奏表中把自己的苦衷呈报给圣上,表示辞谢,不能就职。
5、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奉命急速前往就职,但刘氏的病情一天天加重,想暂且顺从私情奉养祖母,向长官陈诉苦衷,又不被许可。
6、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拳拳之情使我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我的苦衷不单是蜀中人士以及二州长官看到并且明明白白知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8、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我活着应当为朝廷献出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我怀着如同牛马在主人面前一样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9、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在屋子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
10、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一家的狗叫,各家的狗也跟着叫起来。
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
1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1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
完整word版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00

必修三、四重点《烛之武退秦师》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参考译文:1.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2.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哪里要用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变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3.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也没有什么害处。
4.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他所求的土地)呢?5.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依靠别人的力量却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1必修三、四重点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廉颇蔺相如列传》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3.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来)修敬也。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7.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参考译文:1.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2.现在您竟然从赵国逃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那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文言知识积累

语言积累
答案
3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的凭借. 今义: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吾从而师之 古义: 从,跟随;而,并且. 今义: 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答案
④无贵无贱 古义: 无论,不分. 今义: 没有. 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 不一定. 今义: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⑥年十七,好古文 古义: 先秦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 今义: 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答案
4.语句翻译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 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文: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这样险固的地势,拥有雍州这样广大 的地区,君臣牢固防守以便伺机夺取周朝的政权,怀有席卷天下、控制 寰宇、统一四海、吞并各国的野心.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译文: 秦国趁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诸侯,分割各国的土地.强国请求 投降,弱国入秦朝拜.
答案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文: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 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 ,强健的筋骨,却可以向上吃泥土, 向下喝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啊.
答案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孝公既没: 通殁,死. ②合从缔交: 通纵. ③赢粮而景从: 通影,像影子一样. ④百有余年矣: 通又. ⑤威振四海: 通震,震动.
答案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 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 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 4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 粮而景从. 译文:率领疲惫不堪的士卒,带着几百人的队伍,回过头来攻打秦国;他 们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百姓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 一样应和着,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重点句子翻译练
习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文:
(4)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5) 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
(6) 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7)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
译文:
(8)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
《劝学》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
(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文:
(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文: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
《过秦论》
(1)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译文: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
(3)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译文:
(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译文:
(5)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译文:
(6)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译文:
(7)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
(8)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译文:
《师说》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译文: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
(5)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
(6)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
(7)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
(8) 不拘于时,学于余。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