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阿斯旺大坝的存在意义(修改版)

合集下载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以埃及尼罗河为例)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以埃及尼罗河为例)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阿斯旺大坝
埃及尼罗河上所筑的阿斯 旺高坝,具有灌溉、发电、 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 利工程。
阿斯旺大坝在控制了尼罗 河千百年来周而复始泛滥 的同时,也使两岸的农田 失去了天然的肥源
Page 2
斯旺大坝
阿斯旺大坝1960年破土动 工,五年后大坝合龙, 1967年阿斯旺(Aswan)大 坝工程正式完工。这个大 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 坝工程 将尼罗河拦腰切断,在高坝 内形成了一个长六百五十公 里、宽二十五公里的巨大水 库——纳赛尔湖
没有了定期泛滥的河水带来的淤泥 工厂制造化肥代替天然肥料 阻止了富有营养的“淤泥浆” 阻止了富有营养的“淤泥浆”流向地中海
淤泥层任保留在纳赛尔湖的湖底
工厂制造化肥代替天然肥料 地中海的鱼类消亡
洪水威胁古迹 水库的有效库容逐渐缩小
Page 6
比较利弊, 比较利弊,对修建大坝进行深入思考
社会舆论对大坝与生态问题的关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关注生态,是经 济社会高度发展后人们思想认识的升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作为水利水 电工作者,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此,我们应该比以往、也应该比任何人都更加重视生态和环境问题。 对社会各界关于大坝和水利水电工程的不同看法,我们应持欢迎态度。 但同时,对偏激的、全盘否定大坝的错误观点也决不能苟同。发展是 第—位的,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发展中应牢记新的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
修建大坝后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碱化。
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
尼罗河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尼罗河出海口处海 岸线内退。

精品高中地理 失足遗恨的阿斯旺水坝

精品高中地理 失足遗恨的阿斯旺水坝

失足遗恨的阿斯旺水坝一、失足遗恨的阿斯旺水坝埃及的历史其实就是引水灌溉、沙漠变绿洲的历史。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尼罗河年年发洪水的困扰,埃及政府于1960年在距开罗以南600英里处的阿斯旺兴建大坝。

阿斯旺大坝一改尼罗河泛滥性灌溉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结束了依赖尼罗河自然泛滥进行耕种的历史,水位落差产生的巨大电力也成为埃及迈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动力。

但事物总是有利有弊。

从建设之初至今,埃及国内对阿斯旺大坝的争论从没停止过,最大的争论点就是阿斯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历史上,尼罗河水每年泛滥携带而下的泥沙无形中为沿岸土地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肥料,而阿斯旺大坝在拦截河水的同时,也截住了河水携带而来的淤泥,下游的耕地失去了这些天然肥料而变得贫瘠,加之沿尼罗河两岸的土壤因缺少河水的冲刷,盐碱化日益严重,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因而抵消了因修建大坝而增加的农田。

与此同时,由于没有了淤泥的堆积,自大坝建成后,尼罗河三角洲正在以每年约5毫米的速度下沉。

专家估计,如果以这个速度下沉,再过几十年,埃及将损失15%的耕地,1000万人口将不得不背井离乡。

此外,由于纳赛尔湖库区沉淀了大量富含微生物的淤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库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用水的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

近年来,埃及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地把阿斯旺大坝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

埃及有位学者曾说过:“建造阿斯旺大坝的埃及总统纳赛尔是位伟人,但是拆除阿斯旺大坝的人,要比纳赛尔更伟大。

”二、大坝建设的几种观点支持大坝建设的人认为,大坝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渔业、航运、旅游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大坝是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必需,开发水电有利于减排温室气体,有利于能源可持续利用,与大坝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相比,大坝的利远远大于弊。

反对大坝建设的人则列出了一长串大坝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淹没耕地和矿产资源,淹没森林、草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淹没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造成大批非自愿移民;阻断江河,影响航运和鱼类洄游;影响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损害生物多样性;阻碍了河流的自由奔流,甚至造成河道断流,损害了河流的健康生命;大坝蓄水导致水温、水质的变化并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大坝拦截洪水中的营养物质,导致下游河水富营养化和洪泛区土地的贫瘠化,形成了“饥饿的平原”和“饥饿的海滨”;大坝拦截泥沙,不仅淤积库容,还导致下游河道冲刷,河口海岸线退缩;大坝导致下游河道断流,生态环境恶化;大坝建设中滋生贪污腐败、行贿受贿;大坝建设过程中的开挖、弃渣、污水、噪声等污染环境,破坏植被;大坝引发滑坡、崩坍甚至诱发地震;大坝有巨大的溃坝风险,特别在战争时期是易受攻击的要害部位,是悬在人们头上的“定时炸弹”等等。

如何评价阿斯旺大坝

如何评价阿斯旺大坝

如何评价阿斯旺大坝养活埃及一亿人的阿斯旺大坝,为何是把双刃剑?非洲东北部的埃及,面积100万平方公里,略呈“梯”型。

埃及的面积不算小,但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埃及的地形,就是“一片沙漠、两条河。

”一片沙漠,是指埃及的100万平方公里面积,95%都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也就是约95万平方公里。

这样的地带,自然不适宜大规模住人的。

而埃及人口又非常多,2018年,埃及人口已达1.045亿。

换句话说,这1亿人口的绝大多数,都要住在剩余5%的非沙漠或半沙漠地区。

这就要说到埃及两条著名的河了。

这两条河,一条是自然形成的,非常的长,就是尼罗河。

另一条河是人工挖出来的,只有190公里长,就是苏伊士运河。

尼罗河全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有两个源头,一是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一是发源于中非维多利亚湖的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会合,形成了巨大的尼罗河,一路向北流去,在埃及北部汇入地中海。

很多国家都有自己很多的“母亲河”,比如咱们国家,就有长江、黄河、珠江(包括各支流)。

美国除了密西西比河,还有很多大河。

而埃及呢,只有尼罗河这一条“母亲河”,没错,就这一条(不算苏伊士运河)。

有人形象地比喻:埃及如果抽走尼罗河的水,就像地球没了水,完全没法生存了。

埃及的1亿人口,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尼罗河两岸,以及汇入地中海时形成的巨大的河口三角洲。

可以说,埃及人的生产、生活,一天也离不开尼罗河水。

尼罗河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已不是“母亲河”那么简单的定义了,更是生命之河。

谁要打埃及尼罗河的主意,基本上就等于向埃及宣战。

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埃塞认为埃及占用了太多的尼罗河水源,非常不满。

2011年,埃塞俄比亚修了一座大坝,要截留青尼罗河的水,此举严重激怒了埃及。

埃及甚至考虑过出动轰炸机,炸掉埃塞俄比亚的复兴大坝。

埃及认为埃塞俄比亚的复兴大坝严重威胁到了埃及的用水安全,却不会提自己在尼罗河上也有一座大坝,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阿斯旺大坝。

阿斯旺水坝,

阿斯旺水坝,

阿斯旺水坝的利与弊阿斯旺水坝(英文:Aswan Dam),位于埃及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畔,在首都开罗以南约800km的阿斯旺城附近。

1959年埃及政府在苏联的资金和技术援助下完成水坝设计,于1960破土动工,1964年5月14日,把尼罗河水从正常的水道引开,以便开始阿斯旺水坝第二期工程,总共历时10年,1970年7月21日完工。

阿斯旺水坝分为阿斯旺低坝(又称阿斯旺旧坝、小阿斯旺坝)和阿斯旺高坝(又称阿斯旺大坝),阿斯旺水坝高111米,长3830米的大坝,将尼罗河拦腰截断,形成水域面积5120平方公里,是一座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航运、旅游、水产等多种效益。

新的阿斯旺高坝全长3,600米,底层宽度980米,顶层宽度40米,高111米,体积4,300万立方米,属于大型重力坝,最高每秒流量11,000立方米,其拦河而成的纳赛尔湖(又称纳赛尔水库),是世界第七大水库,长550公里,宽35公里,面积达5,250平方公里,体积达132立方公里。

利益工业方面,水坝拥有12组175MW发电机,总功率为2,100MW (2,100兆瓦),1967年开始发电,1998年发电量占埃及总发电量的15%,最高峰时发电量占埃及全国的一半,甚至可向邻国输出电力。

农业方面,水坝有效减小了1964年、1973年的大洪水和1972年-1973年和1983年-1984年的旱灾造成的危害。

在几乎全非洲都在闹饥荒的时候,埃及的粮食基本自给自足。

水库还发展了渔业,由于离消费市场距离太远,渔业的收入并不高。

另一个特别的利益是从此埃及摆脱了其不友好的邻国苏丹有机会对其埃及命脉尼罗河水的控制。

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埃及人都工作、居住在尼罗河谷,埃及还在计划从纳赛尔湖引出另外一条和尼罗河平行的水道,扩大经济面积。

此外,阿斯旺水坝的新坝工程在1971年建成时亦为埃及人带来另类利益。

因新坝工程破坏了传递裂谷热的埃及伊蚊的生态环境,故裂谷热实际上于1980年后绝迹于埃及。

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思考: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带来了发达的灌溉农
业,为什么埃及还要在尼罗河上修建阿斯旺大坝?
1.河水定期泛滥,具有不可调控性, 来水量大时可能出现涝灾,来水量少 时可能出现旱灾。为了变泛滥性灌溉 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为了防洪,有 必要修建一个大坝。 2.埃及严重缺水,埃及人民希望通过 水利建设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坝拦水 加以利用。 3.大坝的出现会带来水位的落差,会 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这为经济落后 的埃及快步迈向工业化提供巨大动力。
一、尼罗河
尼罗河为沿岸地区人民从事 耕种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1)尼罗河下游属热带沙漠 气候,尼罗河水为沿岸农业提 供了灌溉水源(但不稳定);
(2)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下 游特别是三角洲带来肥沃的土 壤,促进了沿岸农耕业的发展。
“尼罗河赋予两岸土地以生命:只有尼 罗河泛滥以后,才能够有粮食和生命。 大家都依靠它生存。” ——尼罗河赞语
三、阿斯旺大坝带来的消极影响
1.阿斯旺大坝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利影响?
阿斯旺大坝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产生的原因? “弊”(不利影响) 沿河可耕地土壤肥 力持续下降 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 河水不再定期泛滥,泥沙被阻于库区上游
沿尼罗河两岸出现 1.河水不再泛滥,也就不再有雨季的大量河水带走 土壤中的盐分;2.常年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 把深 了土壤盐碱化 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 库区及水库下游的 1.库区水的大量蒸发是重要因素;2.土地肥力下降迫 尼罗河水水质恶化 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河水富营养化 水生植物及藻类蔓 延,堵塞河道灌渠 尼罗河下游的河床 受到严重侵蚀,尼 罗河入海口处海岸 线后退
二、阿斯旺大坝带来的经济效益

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英语作文

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英语作文

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英语作文The Aswan Dam, located in Egypt, has brought both benefits and drawbacks to the region. 阿斯旺大坝位于埃及,为该地区带来了利与弊。

One of the main benefits of the Aswan Dam is its ability to control flooding along the Nile River. 大坝的主要好处之一是它能够控制尼罗河的洪水。

Additionally, the dam has helped with the irrigation of farmland and provided a reliable source of water for agriculture. 此外,大坝有助于灌溉农田,并为农业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The hydroelectric power generated by the dam has also contributed to Egypt's energy supply, reducing the country's dependence on fossil fuels. 大坝发电产生的水电也有助于埃及的能源供应,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swan Dam has led to the displacement of thousands of people and the flooding ofarchaeological sites. 然而,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导致数千人被迫搬迁,还淹没了一些考古遗址。

The dam has also disrupted the natural flow of the Nile River, impacting the downstream ecosystem and causing a decrease in nutrient-rich sediment deposition. 大坝还破坏了尼罗河的自然水流,影响了下游生态系统,并导致富含营养的沉积物减少。

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英语作文150字

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英语作文150字

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英语作文150字The Aswan Dam is a crucial infrastructure project that has brought both benefits and drawbacks to Egypt. 阿斯旺大坝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给埃及带来了利与弊。

On one h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swan Dam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Egypt's agriculture by providing consistent water supply for irrigation. 一方面,阿斯旺大坝的建设显著改善了埃及的农业,为灌溉提供了持续的水源。

However, the dam has also led to negative consequences such as the displacement of thousands of people and the loss of valuable archaeological sites. 然而,这座大坝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造成成千上万人口的流离失所和珍贵考古遗址的损失。

Moreover, the sedimentation behind the dam reduces the capacity of the reservoir over time, affecting its efficiency and water storage capacity. 此外,大坝后方的淤积会随着时间推移降低水库的容量,影响其效率和储水能力。

The dam has also disrupted the natural flow of the Nile River, impacting the river's ecosystem and biodiversity. 大坝还扰乱了尼罗河的自然流动,影响了河流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埃及阿斯旺水坝工程中的环境伦理

埃及阿斯旺水坝工程中的环境伦理
阿斯旺水坝由主坝、溢洪道和发电站三部分组 成。大坝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约4300万立方米,其体 积相当于开罗西郊胡夫大金字塔的17倍,堪称世界 七大水坝之一。
2.工程对自然环境影响
大坝建成后在对埃及的经济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 了一定的破坏:
• 修建大坝后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碱化 • 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
• 评估、消除或减少关于工程项目、过程和产品的决策所带来的短期的 、直接的 影响以及长期的、直接的影响。
• 减少工程项目以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对于环境以及社会的负面影响 , 尤其是使 用阶段。
• 建立一种透明和公开的文化, 在这种文化中, 关于工程的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风 险的毫无偏见的信息 (客观、真实)必须和公众有个公平的交流。
需要特别讨论项目所产生的后果,对人民健康、社会公平和当地价 值系统产生的影响、充分研究可能受到影响的环境;评价所有 的生态系统可能接受到的静态的、动态的和审美上的影响以及 对相关的社会经济的影响,并选出有利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的最佳方案。
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
3.工程共同体的环境理论责任
由于大坝设计的时候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大坝建成后在对埃及的 经济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所以, 工程共同体应该在追求利益的同时, 应该具备工程环境保护理念, 尽量减 少工程的环境影响, 实现工程社会效益最大化, 承担起相应的环境保护伦 理责任:
3.工程共同体的环境理论责任
工程是由工程共同体组织、实施的, 工程共同体是工程活动的主体, 针对工程共同 体在工程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厘清工程共同体、工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赋予 工程共同体以相应的环境伦理责任。 • 项目投资人、设计者、工程师对工程的环境影响应负有主要责任 • 工程决策:避免和减少生态破坏的根本性环节 • 工程设计:工程活动的起始阶段,决定着工程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 在工程共同体的成员中, 除了投资人和工程师外, 还有管理者、工人和其他利益相 关者。他们在工程活动过程中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环境伦理责任 , 以使工程有利于环 境。

埃及阿斯旺大坝人类智慧的结晶

埃及阿斯旺大坝人类智慧的结晶

埃及阿斯旺大坝人类智慧的结晶埃及阿斯旺大坝: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埃及尼罗河上,耸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工程奇迹——阿斯旺大坝。

这座大坝不仅仅是埃及的骄傲,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从设计到建设,阿斯旺大坝展现了人类非凡的创造力和智慧。

本文将深入探讨阿斯旺大坝的背景、建设过程、功能与影响,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1. 背景与建设过程阿斯旺大坝位于埃及尼罗河上游,靠近埃及与苏丹的边界。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为埃及提供了丰饶的土地和宝贵的水资源。

然而,在过去的岁月里,尼罗河的洪水泛滥和旱季的低水位给埃及带来了许多灾害和困难。

为了解决尼罗河水文问题,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在20世纪60年代展开。

埃及政府与苏联合作,共同完成了这一庞大的工程。

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尼罗河的洪水,调节水位,防止洪水泛滥,以及提供稳定的水源供应和发电。

阿斯旺大坝的建设过程可分为主要的四个阶段:调查研究、设计、施工与填埋。

在调查研究阶段,专家团队综合分析了尼罗河的水文情况、土地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基于这些调查数据,工程师们开始设计阿斯旺大坝。

2. 功能与影响阿斯旺大坝多功能的性质使其成为了整个埃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与影响:2.1 洪水控制与水位调节阿斯旺大坝通过蓄洪和泄洪来实现洪水控制。

洪水期间,大坝的泄洪孔可释放多余的水流,避免洪水泛滥。

而在旱季,大坝的蓄水功能则能够提供稳定的水源供应,以满足埃及灌溉、供水和发电的需求。

2.2 水资源的储存与供给阿斯旺大坝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纳赛尔湖。

这片湖泊蓄积了大量的水资源,为埃及提供了丰富的水供给。

通过灌溉系统,农田得以接受充足的灌溉水源,保证了农作物的丰收和农业的发展。

2.3 发电与能源供应阿斯旺大坝还是一座重要的水电站。

大坝上的发电机组通过水力发电,为埃及提供了大量的廉价电能。

这不仅促进了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善了埃及人民的生活水平。

3. 历史地位与意义阿斯旺大坝是埃及及整个非洲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修建大坝和水库?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修建大坝和水库?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修建大坝和水库?问题: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注入地中海。

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流域面积为287万平方千米。

埃及严重缺水,而尼罗河的水却滚滚流向了地中海,埃及人希望通过水利建设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坝拦水加以利用。

于1960年修建阿斯旺大坝,历时10年半,耗资近10亿美元。

坝高111米,大坝以上形成库容达1640 亿立方米的纳赛尔水库。

“凡事有利必有弊。

”那么,修建阿斯旺大坝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修建大坝和水库?探究提示:埃及人修建阿斯旺大坝具有一定的正面效益,如大坝能够发挥防洪灌溉的作用,能够减轻旱涝灾害,促进农业发展;大坝发电效益巨大,能够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坝的修建推动渔业、旅游业、航运业的兴起;水库建成后,周围的沙漠湖区出现了繁盛的植被带,吸引了许多野生动物,有利于稳固湖岸、保持水土。

修建阿斯旺大坝具有一定的负面效益,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高坝工程造成沿河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库区以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

高坝建成后,尼罗河下游内流量流速趋于均匀,有利于水草生长,影响了输水能力。

高坝建成后,由于排入地中海的水量和沙量大减,破坏河口原来的平衡关系,海岸线受侵蚀退缩,埃及的国土被吞噬,河口三角洲受到海洋的冲刷而急速内坍,河口一带的港口、工厂有坍入地中海的危险。

河口渔场退化,航运深受影响;纳赛尔湖有效库容逐渐缩小,导致水库的储水量下降;水库下游的居民深受血吸虫病和疟疾威胁,发病率急剧上升。

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为埃及的现代化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大坝在带给埃及人民各种益处的同时,还存在不得不正视的弊端。

近年来,埃及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地把阿斯旺高坝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点。

阿斯旺大坝的修建还是利大于弊。

我们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修建水库和大坝,既有利也有弊。

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阿斯旺大坝的利弊对于其他大坝而言,不具有普遍性。

阿斯旺水坝的案例分析

阿斯旺水坝的案例分析

阿斯旺水坝的案例分析
阿斯旺水坝是一座位于埃及尼罗河上的重要水利工程,它的建设对于埃及的经
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阿斯旺水坝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首先,阿斯旺水坝的建设为埃及带来了丰富的水利资源。

尼罗河水资源的充分
利用,为埃及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由于水坝的建设,尼罗河的水量得以调节,使得农田得以灌溉,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同时,水坝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清洁饮用水,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其次,阿斯旺水坝的建设为埃及带来了丰富的电力资源。

水坝的建设使得尼罗
河水能够被充分利用,通过水力发电,为埃及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这不仅为埃及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支持,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改善了生活质量。

然而,阿斯旺水坝的建设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水坝的建设导致了大
量的土地被淹没,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许多植被和动物栖息地被水淹没,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其次,水坝的建设也导致了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减少,影响了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综上所述,阿斯旺水坝的建设对埃及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享受水坝带来的种种利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水坝建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坝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希望通过对阿斯旺水坝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水坝建设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复杂影响,为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浅谈阿斯旺高坝

浅谈阿斯旺高坝

浅谈阿斯旺高坝07水利王迪迪 20072003027摘要:阿斯旺高坝是一个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为埃及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从阿斯旺水坝的建设背景,阿斯旺水坝在埃及发挥的作用,以及阿斯旺水坝引起的生态问题几个方面浅谈阿斯旺大坝。

关键词:阿斯旺水坝尼罗河埃及引言自1971年水坝建成至今的38年间,阿斯旺水坝曾立下许多汗马功劳,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埃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一些变化.尼罗河水连年减少,使得阿斯旺水坝的功能减弱【5】,因此而建成的水库纳赛尔湖,为农业、市政、娱乐及野生保护提供了水源【1】,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甚至对埃及工农业生产形成威胁,从而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5】。

1.阿斯旺高坝修建的历史背景1.1阿斯旺老坝1898年,阿斯旺老坝工程莫基,开始施工。

这项工程的坝址和设计方案是经过7O多年的争论才被确定的。

坝址选定在尼罗河流出苏丹国界进入埃及不远的。

第一瀑布处,北距阿斯旺镇6公里,河谷宽2公里.经过4年建设,阿斯旺老坝于1902年建成.工程费用为300万埃镑。

该坝为闸式圬工重力坝,蓄水水位高2O米。

太坝分为两段,一段为泄水坝段,长1400米,设有180个闸孔。

另一段为挡水坝,长550米。

库容为1o亿米,用于将埃及上游4o万费丹(每费丹约等于6.8亩)土地变为全年灌溉,以进行集约耕种。

后来,由于不断增长的需水要求,阿斯旺老坝又经过两次加高增容【2】。

第一次加高在1908年-1912年大坝增高后,水位提高7米,库容增长到25亿米,在埃及下游新增灌溉面积40万费丹。

工程费用为200万埃镑。

第二次加高是在1929-1933年(图2)。

由于第一次加坝使水库效益大增,1913年的枯水期,水库使农业损失减少12% 以上,促使政府下决心继续增加其蓄水量。

第二次加坝费用增加到450万埃镑,使太坝加高8米,库容相应增加25亿m3,达到50亿m3。

政府失灵论案例

政府失灵论案例

阿斯旺水坝位于埃及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畔。

水坝的建设自1960开始,历时10年,耗资9亿美元。

这座世界第二大人工湖吞下尼罗河的全年径流,实现河水多年调节,使埃及的粮食基本自给自足。

但是,阿斯旺水坝的建设却产生了一系列无法挽回的影响:严重威胁到岸边的历史文物,有不少古迹神殿沉入湖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此发动了一连串救援活动,虽然抢救回部分古迹,但仍有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惨遭灭顶。

由于大坝设计的时候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大坝建成后在对埃及的经济起了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水坝使下游丧失了大量富有养料的泥沙沃土。

由于失去了泥沙沃土,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的土地开始盐碱化,肥力也丧失殆尽。

现在,埃及是世界上最依赖化肥的国家。

水坝严重扰乱了尼罗河的水文。

原先富有营养的泥沙沃土沿着尼罗河冲进地中海,养活了在尼罗河入海处产卵的沙丁鱼。

现在沙丁鱼已经绝迹了。

建坝以后下游地区开始蔓延血吸虫病,变成了血吸虫病的高发区。

阿斯旺水坝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失败的水利工程之一,这对此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型水坝建设的决策起到了警示作用。

阿斯旺水坝建设违反了行政决策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科学预测原则、信息原则、可行性原则、满意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以及实现公共利益的原则。

政府失效的治理对策(一) 确立政府干预原则为了减轻或避免政府失效,必须确定政府干预或调控经济的宗旨。

对此,可以借鉴世界银行在1991年以政府和市场关系为主题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的所谓“友善于市场的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提出:“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都表明,干预只有在对市场能产生‘友善’作用的情况下才可能是有益的。

”而对市场‘友善’的干预应遵循三个原则:(1)不作主动干预,除非干预能产生更明显的良好效果,否则就让市场自行运转;(2)把干预持续地置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制约之下,确保干预不致造成相关价格的过度扭曲,如果市场显示出干预有误,则应取消干预;(3)公开干预,使干预简单明了,把干预置于制度的规范约束下,而不是由某些个人、官员的好恶或判断来左右。

由阿斯旺高坝引起的思考

由阿斯旺高坝引起的思考

由阿斯旺高坝引起的思考
由阿斯旺高坝引起的思考
阿斯旺高坝位于埃及境内的尼罗河上,是埃及兴建的大批水利工程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高坝长3600米,宽980米,高111米,也是世界最大的大坝之一。

高坝的作用主要是对尼罗河水的流量进行多年调节。

阿斯旺高坝工程浩大,花了十年时间才建成。

对其效果看法不一致,有人说,利多于弊,有人说,弊多于利,埃及政府曾组织专家进行调查。

总的来说,阿斯旺水坝建成后,给埃及带来了廉价的电力,控制水旱灾害,灌溉农田等。

从1979年以来,尼罗河水位下降,但因有高坝蓄水,保证了苏丹、埃及的生活及农业用水,以致于在非洲持续多年的大旱中,粮食仍然增产。

但是,想不到也带来了严酷的危害。

首先,水坝建成后,尼罗河水再也不泛滥了,尼罗河水中的泥沙和有机质就沉积到水库底部,从而尼罗河两岸的绿洲失去肥源,三角洲沃土也因没有足够的淡水洗盐,土壤盐渍化严重,日趋贫瘠化;二是,由于大量的泥沙被拦截在水库内,尼罗河河口供沙不足,河口三角洲平原从向海伸展变为朝陆退缩,这就使得建造在河口前缘的工厂、港口、国防工事要筑堤防坍,否则将有跌落入地中海去的危险;三是尼罗河口附近的地中海域因缺乏来自陆上的盐分和有机物,致使海水盐度下降,浮游生物因饵料锐减也跟着减少,造成近海的沙丁鱼严重减产;此外,还因阿斯旺筑了大坝,尼罗河下游顿时从奔流不息的活水成了相对静止的“湖泊”,为血吸虫和疟蚊的繁殖提供了生活条件,致使水库一带居民的血吸虫病发病率达80%—100%,疟疾患者也增多了。

由此可见,尼罗河上筑了阿斯旺水坝,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遭到了一系列未曾料到的自然报复。

因此,在大河上修筑水坝等水利工程之前,应该周密考虑和分析论证,权衡其利弊,再作出最后决定。

阿斯旺大坝修建后的影响

阿斯旺大坝修建后的影响
03 绿色技术,创造各种技术手段降低对资源的使用与浪费,把保护生态环境
和人类健康生活作为自己的责任和承诺,以及工程技术活动的目标。
THANK YOU!
追求利润转向追求人(people)、星球(planet)、利润 (profits)(简称“3p”)的和谐统一。
管理者
不仅要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预报和水雨情,熟知所管水 库所存在的问题,定期检查水库的安全状况。此外, 更要遵循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 有责任去维护尼罗河段的环境,治理由于工程运行后 被严重污染的环境。
Part 2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
5
2
弊端
4
3
Part 3
环境伦理责任
工程共同体的环境伦理责任
➢工程共同体是工程活动的主体,以工程的设计建造、管理为目标的活动群体。
投资者
不仅要对工程的运行、发展负重要责任,还需要对工
程所带来的环境影响负重要责任。不仅要承担经济责
任,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应该由单纯地
工程师
作为工程活动的设计者,他们熟知水坝会对环境造成
什么影响,也有能力通过技术的改进解决相应的环境
问题,对环境影响负有特别的责任。
工人
他们是整个工程的实际操作者,对相关的流程和规定
熟悉,在标准的规范下进行操作,对因为操作不当引
起的环境灾难负重要责任。
Part 4
小结
小结
工程师要树立正确 自然、敬畏自然,不能以攫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为了谋取
更多经济利益而违反自然规律。
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在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中,不但改变世界面貌为社会谋取
02 福利,同时也应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社会的可

试论阿斯旺大坝的存在意义(修改版)

试论阿斯旺大坝的存在意义(修改版)

试论阿斯旺大坝的存在意义姓名:陈华学号:2011111084专业:学科教学(地理)时间:2011年12月18日试论阿斯旺大坝的存在意义陈华(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而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

虽然大坝在建设完成后伴生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生态问题,但是现在它的存在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大坝的存在意义以及拆除大坝技术不完善两个方面做出分析,最终得出阿斯旺大坝存在利大于弊。

关键词:阿斯旺大坝;背景;影响;拆坝现状;存在意义阿斯旺大坝的建设承载了世人太多评论,不管是建设之前的赞扬还是建成之后的激烈抨击,都在争论着它是否还具有存在意义。

而本文观点主要是对阿斯旺大坝的兴建背景以及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拆除条件还不成熟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阿斯旺大坝在短时期内还有存在的意义。

1 修建背景在埃及悠久的历史中,人们曾不断地在尼罗河上修筑拦河坝蓄水,用来增加农业生产以满足人口快速增长之需要。

埃及全国面积超过10×104km2,而只有4%的可耕地,这大都集中在从阿斯旺至开罗的狭长肥沃的尼罗河流域及地中海三角洲上。

近97%的人口生活这个有限的空间,大约有2/3的人口以经营农业为生,几乎90%的国民直接从事农业。

[1]尼罗河的流量属于大幅度季节性变化。

约占全年总水量80%的流量集中在8月至10月的洪水季节,剩余的分布在一年中的其它时间。

由于水量过于集中这就给沿岸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加上20世纪50年代,埃及政府不得不面对人口高速增长这一问题(每年增长3%),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却非常有限,于是,埃及政府就希望通过修建尼罗河高坝,开发新的资源以推动经济发展。

在尼罗河谷地耕地资源有限且比较干旱的条件下,埃及政府一直致力于寻求发展扩大农业、能源及相关制造业的时机。

而实现这一目标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扩大土地灌溉的面积,在现有土地的基础上,提高农作物的年产量。

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

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

尼罗河上所筑的阿斯旺高坝,为世界七大水坝之一。

它横截尼罗河水,高峡出平湖。

高坝长3830米,高111米。

1960年在原苏联援助下动工兴建,1971年建成,历时10年多,耗资约10亿美元,使用建筑材料4300万立方米,相当于大金字塔的17倍,是一项集灌溉、航运、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

高坝建成后,其南面形成一个群山环抱的人工湖。

阿斯旺水库。

湖长500多公里,平均宽10公里,面积50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人工湖,深度和蓄水量则居世界第一。

阿斯旺大坝1960年破土动工,五年后大坝合龙,1967年阿斯旺(Aswan)大坝工程正式完工。

这个大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坝工程,它高一百一十二米、长五公里,将尼罗河拦腰切断,在高坝内形成了一个长六百五十公里、宽二十五公里的巨大水库--纳赛尔湖。

到1970年,大坝内安装的十二部水电发电机组全部投入运转。

门票:8埃镑开放时间:7:00-17:00其他旅游注意事项:大坝东端的观景台全面观赏大坝及水面景观。

[编辑本段]阿斯旺大坝的经验教训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这个大坝建成之后不久,它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就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评价。

10年前,埃及总统穆巴拉丸在—次科学大会上,对参加会议的各国科学家们说:“兄弟们,姐妹们,从现在到2000年,埃及将不得不面临一些重大的挑战,你们一定要帮助我们取得胜利。

这些挑战,也就是现在和将来我们所必须要面对的严重问题,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严肃的科学研究,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阿斯旺大坝所造成的影响。

”1 阿斯旺大坝的设想和兴建早在20世纪初就有一些专家建议,埃及可以在尼罗河上游修建高坝,从而调节河水流量,并扩大灌溉面积。

20世纪 50年代,当时的埃及(阿联)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经济发展计划。

由于埃及人口增长很快,年增长率达到3%,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却非常有限,于是,埃及政府就希望通过修建尼罗河高坝,开发新的资源以推动经济发展。

阿斯旺高坝生态环境问题浅析

阿斯旺高坝生态环境问题浅析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阿斯旺高坝生态环境问题浅析学院:班级:姓名:学号:阿斯旺高坝生态环境问题浅析摘要:阿斯旺大坝是一个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为埃及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阿斯旺高坝和尼罗河的分析,对阿斯旺高坝及其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评述。

正文:阿斯旺高坝修建的年代,环境问题还没有引起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人们的普遍关注,与工业化带来的严重污染相比,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不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在,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引起了人们重视。

1尼罗河环境分析1.1尼罗河发源尼罗河是世界第二大河,干流全长约6 825 km ,干支流总计37 205 km ,流域面积290 万km2 ,其中湖泊面积81 550 km2 ,沼泽地69 720 km2 。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湖区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向北流经非洲布隆迪、乌干达、扎伊尔、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卢旺达、苏丹和埃及,最后汇入地中海(图1)。

图1 尼罗河流域示意图图2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的闸坝分图1.2尼罗河径流量尼罗河阿斯旺840亿m3 的年平均径流中,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十分混浊的洪水占84 % ,主要集中在8~9 月。

其余16 %清澈的河水来自赤道湖区。

尼罗河的年径流量变化较大。

1913~1914 年径流量最小,为456 亿m3 ,而1978~1979年最大,为1 503 亿m3 。

流量变化在1978 年的9 500 m3/ s 至1922 年275 m3/ s 之间。

变化之大难以维持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大水年是洪灾,小水年是旱灾。

1.3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发祥地,埃及人称之为“母亲河”。

尼罗河是埃及唯一的淡水来源,从苏丹流入埃及后,没有支流,一条干流流过埃及,在开罗分成两条支流,形成尼罗河三角洲。

埃及全国人口为7 000 万,其中95 %生活在尼罗河三角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阿斯旺大坝的存在意义姓名:陈华学号:2011111084专业:学科教学(地理)时间:2011年12月18日试论阿斯旺大坝的存在意义陈华(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而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

虽然大坝在建设完成后伴生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生态问题,但是现在它的存在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大坝的存在意义以及拆除大坝技术不完善两个方面做出分析,最终得出阿斯旺大坝存在利大于弊。

关键词:阿斯旺大坝;背景;影响;拆坝现状;存在意义阿斯旺大坝的建设承载了世人太多评论,不管是建设之前的赞扬还是建成之后的激烈抨击,都在争论着它是否还具有存在意义。

而本文观点主要是对阿斯旺大坝的兴建背景以及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拆除条件还不成熟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阿斯旺大坝在短时期内还有存在的意义。

1 修建背景在埃及悠久的历史中,人们曾不断地在尼罗河上修筑拦河坝蓄水,用来增加农业生产以满足人口快速增长之需要。

埃及全国面积超过10×104km2,而只有4%的可耕地,这大都集中在从阿斯旺至开罗的狭长肥沃的尼罗河流域及地中海三角洲上。

近97%的人口生活这个有限的空间,大约有2/3的人口以经营农业为生,几乎90%的国民直接从事农业。

[1]尼罗河的流量属于大幅度季节性变化。

约占全年总水量80%的流量集中在8月至10月的洪水季节,剩余的分布在一年中的其它时间。

由于水量过于集中这就给沿岸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加上20世纪50年代,埃及政府不得不面对人口高速增长这一问题(每年增长3%),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却非常有限,于是,埃及政府就希望通过修建尼罗河高坝,开发新的资源以推动经济发展。

在尼罗河谷地耕地资源有限且比较干旱的条件下,埃及政府一直致力于寻求发展扩大农业、能源及相关制造业的时机。

而实现这一目标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扩大土地灌溉的面积,在现有土地的基础上,提高农作物的年产量。

1960年,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一座辅助性大坝—阿斯旺高坝,开始在阿斯旺施工建造,1967年大坝完工。

建造这座高坝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目标:---调节控制尼罗河洪水;---将每年洪水中的一部分储存起来,实现定期放水以供农业灌溉使用;---利用水力发电;---修造大坝所形成的巨大水库及对下游水位的调节,可以发展淡水养殖及内河航运;[2] 这个大坝还有一个政治目的。

它是纳塞尔对其西方敌人的挑战。

当时世界银行、美国政府和埃及的前英国顾问都拒绝为这个大坝提供技术或财政援助。

作为回应纳塞尔接管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河道—苏伊士运河,并声称,“这条运河将为大坝付出代价”。

两年后,前苏联参与进来,提供了技术援助,使这个工程成为冷战和前苏联增加在非洲的影响的象征。

阿斯旺大坝在这些复杂的环境的因素影响下建设,并且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阿斯旺大坝由主坝、溢洪道和发电站3部分组成,主坝全长3 600 m,坝基宽980 m,坝顶宽40 m 坝高11 m。

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约 4.3 ×108m3,其体积相当于开罗西郊库孚大金字塔的17倍,为当时世界七大水坝之一。

工程于1960年1月9日破土动工,1970年7月23日完工,1971年1月举行竣工仪式,历时10余载,耗资约15亿美元。

[3]2 建设意义2.1积极意义阿斯旺水坝是一项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

水坝南面是一个群山怀抱的人工湖,阿斯旺水坝所拦截的河水注入人工湖而形成水库,人称阿斯旺水库,又叫纳赛尔湖。

湖长超过500km,平均宽12km,总而积为65OOkm2深度为1210 m,蓄水量为1.820×108m3,当时是世界第一大人工湖泊。

大坝的建设对当时带来了不少积极意义。

2.1.1防洪抗旱阿斯旺大坝长期和安全的年蓄水量为 5.55×1010 m3,其中至少 2.20×1010m3在洪水期(8--11月)要释放流入地中海。

苏丹的安全容量由4.5×1010m3提高到1.85×1011m3。

从1978年开始,阿斯旺大坝多次帮助埃及人民避免了洪水和干旱的损害。

在此期间,水库提供了9×1011m3的水以补偿尼罗河的缺水,使沿岸人民免受干旱之苦;与此同时,它还使尼罗河流域和三角洲地区安全地经受住了1964、1975和1988年的特大洪水,保护了沿岸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1.2扩大土地和可耕地面积,提高作物产量阿斯旺水坝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筑造的,它使埃及90%以上的耕地得到灌溉,农田的复种指数大大增加,农业单位而积产量迅速提高,棉花平均产量达2 760 kg/hm2,水稻为5 400 kg/hm2,结束了依靠尼罗河泛滥进行耕种的时代。

阿斯旺水坝不仅使埃及灌溉面积增加了1.3×106—2.0×106hm2,还使7.0×105hm2的每年一季作物地区变成永久性灌溉的多季作物地区,使埃及的灌溉面积增加25%--30%。

阿斯旺水坝使棉花增产50%,耕地增加2.0×106埃亩。

原来要在洪水过后才能耕种的盆地灌溉区,现已改成人工灌溉的稻田,并增加到7.0×105埃亩。

埃及成为大米输出国,粮食已增产至2×104--5×104t。

2.1.3水利水电阿斯旺水坝发电站发出的巨大而廉价的电能,使埃及全国的4 000个村庄都相继实现了电气化。

水坝发电8×109kW.h/a,为全国提供了用电总量的70%,成为埃及的电力基地,为其生产生活提供电力基础。

2.1.4改善航运条件,繁荣运输业、渔业和旅游业水库的形成使极大地减少了大坝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河道疏竣工作量显著减小,航运条件明显改善,也使得埃及与苏丹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更加便利,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得到增强。

水库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淡水鱼产地、旅游景点,为周围的人口提供了食品和谋生手段。

阿斯旺水坝的建设使埃及的面貌也得到迅速改变,它对埃及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之前的预期目标基本上也都实现了。

如今阿斯旺地区已成为新兴的工业基地,埃及民族工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这个大坝建成之后不久,它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评价。

10多年前,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一次科学大会上,对参加会议的各国科学家们说:“兄弟们,姐妹们,从现在到2000年,埃及将不得不面临一些重大的挑战,你们一定要帮助我们取得胜利。

这些挑战,也就是现在和将来我们所必须要面对的严重问题,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严肃的科学研究,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阿斯旺大坝所造成的影响。

”大坝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

2.2消极影响2.2.1由于河水不再泛滥,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以及两岸逐渐出现了土壤盐碱化现象。

2.2.2大坝的修建改变了水库水质及物理性质,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水源的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

2.2.3河水性质的改变使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不仅蒸发掉大量河水,还堵塞河道灌渠等等。

2.2.4由于建坝之后河流的流水动力小于海水动力,尼罗河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尼罗河出海口处海岸线内退,并且由于挟沙量变小,致使尼罗河三角洲面积也在不断减小。

2.2.5库区部分古迹淹没以及造成人口的迁移。

大坝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如埃及努比亚人的部分庙宇,多是由于库区淹没造成的。

库区淹没部分地区,使得库区的10万努比亚人的移民,不得不迁移到其他地方,给他们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

[4]3 现状分析埃及政府既然在尼罗河上修建了阿斯旺大坝,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大多数人们对修建大坝的建议是赞同的或者保持中立的态度的,并且肯定了大坝建设所带来的有利影响。

但是于不利的因素方面显然是估计不足的,只注重从政治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考虑,而对生态效益考虑却很少,所以现在有很多学者专家建议拆除大坝,尤其是环境保护者要求尽快拆除大坝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使遭受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解决。

针对大坝的问题,国际上主要有两种观点:发达国家不同意修大坝,认为大坝建设将对生态造成影响;发展中国家主张修大坝,认为不修大坝经济无法发展。

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是当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率极高,有的国家甚至高达90%以上,水电资源开发已接近饱和;而发展中国家的水电资源开发水平极低,一般在l0%左右;[5]另外,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本文作者认为大坝应该建设不能因噎废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能因为会产生很多问题而消极抵触,也不能因为建设后的大坝带来了难以根治的问题就消极退让盲目拆除。

既然发达国家在大坝建设上面早发展中国家一步,那么何不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有效的帮助,这样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现在建设成的大坝也因该在可以利用的时间内逐渐修复、完善等,尽量减少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而不能急于拆除。

对与阿斯旺大坝存在太多的争议,但是从拆除技术不够完善和存在还具有积极意义两个角度分析,它都是应该继续存在的,起码在短时间内还是因该保留的。

即使确实到了要拆的地步也要在整体科学的规划、合理安置、规范实施等成完善以后逐渐分阶段的进行,不能因为有反对的声音就匆忙拆除,尤其是现在国际上关于拆除大坝的经验还不成熟,特别是在拆除这种高坝的经验更是缺乏。

3.1拆坝现状美国是拆除大坝最多的国家,也是拆除大坝的支持者,建设大坝的反对者,在拆除大坝方面走在世界的前端。

截止 2003 年底的资料统计,美国建坝数量约 8.2 万座,其中坝高大于 15 m 或库容大于 100 万 m3的有 8724 座,坝高超过 30 m 的有 1749 座。

最近 5 年内大坝建设仍在进行。

与此同时,对一些病险坝且维修费用高昂或寿命超过使用年限、功能丧失的大坝实施退役或拆除。

从 1999~2003年拆除的 168 座大坝的资料分析,仅有 31 座大坝有建成年代资料,其中 27 座建于 20 世纪 50 年代前,最早的有近 300 年历史。

上述 168 座大坝有坝高记录的 94座大坝中,坝高 H≤3 m 的 62 座,占 66.7%;3 m<H≤6 m 的 24 座,占 25.8%;6 m<H≤9 m 的 5 座,占5.4%;H>9 m 的仅 2 座。

由此可见,美国所拆坝中90%以上为坝高小于 6 m 的低坝。

上述 168 座大坝均座落在小的支流甚至小的溪流上,没有一座建在较大的江河上。

分析其拆坝原因,部分由于建坝时间长,超过使用寿命,已丧失功能废弃不用;部分是病险库,维修费用远高于拆坝费用(约为拆坝费用的 3~10倍);约 2/3 的大坝存在安全隐患,为保障公共安全而被拆除;其余多为作用不大,拆除后可恢复河流的天然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