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少年的定义及矫正

合集下载

问题学生的类型特点及行为矫正

问题学生的类型特点及行为矫正

2020年7月2日
23
完善的批评方法体系包含五方面内容:
(1)否定性评价 (2)阐明错误的原因 (3)阐明错误后果 (4)指出矫正错误行为的具体方法及行为
发展的目标 (5)辅以必要的惩罚
2020年7月2日
24
(四)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目标自律 后果自律 样板自律 集体自律 契约自律
2020年7月2日
2020年7月2日
5
(二)避免对问题学生认识上的偏差
一是避免将偶发问题行为的学生错划为问题学生。 二是以学习成绩来划分,甚至对学习成绩优秀学生 的问题行为持谅解态度,为之开脱,结果是失去教 育的机会。 三是用成人化的标准来衡量中学生的行为。 四是忽视存在退缩压抑型问题学生的教育。
2020年7月2日
2020年7月2日
12
参照要素(一)
1.年 龄:该行为是否与其年龄相符; 2.教育背景:学生的行为是否与其以往行为相一致; 3.其他行为:学生是否在别的课上或家中同样如此; 4.生理问题:是否有阻碍或干扰学习的生理因素; 5.文化差异:文化与语言是否有差异性; 6.学习潜力:IQ及其他检测结果如何; 7.现有水平:学科成绩是否较班级整体水平落后。
2020年7月2日
4
一、问题学生的类型特点
(一)对“问题学生”的理解
第一,它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与同龄人、同集体其 他成员相比较而言; 第二,它是个别的,即集体中的绝对少数的学生; 第三,它的核心特征是品德不良或心理不健康,即 经常性有比较严重的问题行为; 第四,问题是相对的,可以通过教育加以转化。
2020年7月2日
18
4. 培养良好的兴趣,使其实现 兴奋点的转移
2020年7月2日
19

浅谈农村地区“问题少年”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农村地区“问题少年”的成因及对策
问题 , 提供相应策略方法 , 有 利 于 农 村 家 庭 和 谐 和 地 区 的 稳定 。 问题 少 年 成 因 ( 一) 内部 原 因 少年期 , 也 叫青 春期 , 是个体 身体发展 的一个加 速期 , 此时 他 们 身 体 的各 个 方 面迅 速 发育 并 逐 渐 达 到 成熟 ,但 心 理 各 个 方 面 的发展相对平稳 , 从而造成初 中生身心发展 的种种特殊矛盾 。 在这个矛盾 的凸显期 ,少年 面对各种 身心上的不适极易形成不
门的信息事物辨认不清。 许多黄色 、 暴力书籍及影视对青 少年毒
害较深 。 例如有 的“ 问题少年 ” 沉迷 电子游戏不能 自拔 , 有 的拉帮 结派, 有 的打架斗殴 ……其次 , 由于农村 地 区经 济较为落后 , 难 以为青少 年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设施 以及文化活动 。伟大教 育 家赫 尔巴特曾提出 : 教育 的可能 目的即培养 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 而平衡 的 、 多方面 的兴趣决定 了一个人 自身精神 生活的丰富性 , 学 生精 神生活的丰富与集 中有利于“ 排斥 ” 不 良行 为和思 想的影

础 会 方 面
在个体成长发展的过程 中 .同伴关 系以及 由此形 成的友谊 对个 体有重要 而深远 的影 响。 在问题少年形成上 , 个体接触到不 良少年并 建立友谊后 , 由于长期交 往 , 耳濡 目染会受到不 良行 为 方式及 习惯 、 思 想 的影 响 , 并逐 渐沾染 上不 良行为 , 如吸 烟 、 酗 酒、 沉迷于 网络等 。 正所谓 “ 近朱者赤 , 近墨者黑” 。 在问题少年形 成后 , 家长各方尽力转 变其不 良行为方式和思想 的教育过程 中 , 即使个体在 当时认识 到 自己的错误 与不 良习惯 ,但当他重新 回 到 自己的不 良朋友圈 中时 , 由于意志力薄弱 , 所有 的不 良习惯和 思想又会重新出现。 最后 , 许多不 良少年的聚集又会滋生更多 的 不 良行为和习惯 。他们盲 目追求哥们义气 , 形成 畸形 的友谊观 。 人既是个体的存在 , 也是社会 的存在 。 同伴交往是个体生活 中的 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 同伴环境对个体 的影响也是 潜移默化 的、 深远持久 的。 不 良的朋友圈是个体转 变为问题少年 的一个重

谈谈“问题少年”的三合一教育

谈谈“问题少年”的三合一教育

谈谈“问题少年”的三合一教育“问题少年”一般指品行不良、成绩较差,让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的青少年学生。

这样的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教育,极易导致其过早步入社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因此,探究“问题少年”的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问题少年”的形成因素(一)家庭因素家庭是传播、学习科学文化和传统道德规范的重要场所和课堂。

那么,来自家庭方面的不良因素有哪些呢?1、家长本身品行不良有些家长文化层次较低、行为粗鲁;有些家长行贿受贿、损公肥私;还有些家长购买、观看、黄色录像;甚至有些家长吃喝嫖赌、坑蒙拐骗,这些无疑都给子女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孩子们模仿最多的是父母,正如有些书上说:“孩子是一面镜子,他因为你的优点而闪光,也因为你的缺点而暗淡。

”2、家庭教育的失策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宽容,采取放任态度;有些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教育”;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当着孩子的面唱对台戏,使孩子无所适从,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

3、家庭缺乏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健全的生活方式。

如: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睦、家庭暴力等等。

(二)社会因素青少年大部分时间虽然生活在学校里,然而他们又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因此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商品进入市场就是为了盈利,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的产生。

对于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往往把这种价值观推到极端,在思想和行为上一切向“钱”看齐。

2、不良的社会风气、文化氛围的影响社会上对青少年毒害最大的是散布色情、凶杀、等色彩的书刊及不良网络信息时有出现;带有色情、赌博色彩的歌舞厅、游戏厅等屡禁不止。

另外就是坏人教唆,不少青少年在坏人的教唆下形成恶习并走上不归路。

如:某市有八名女生,由于经常出入营业性舞厅,并在那里养成了生活放荡的习惯而中途辍学、离家出走,处境十分悲惨。

3、和平建设的环境使当代的青少年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难,心理十分脆弱,抗挫折能力、自控能力和抗诱惑力极差,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导致行为偏差。

孩子为什么会变成问题少年

孩子为什么会变成问题少年

问题少年-什么是问题少年或者您被孩子在成长过程存在叛逆、厌学、早恋、网瘾等各种问题所困扰?您知道这些问题后面的根源是什么吗?首先从孩子自身看,存在这些问题的学生,有如下一些心理特点:学习成绩不好、自我认识不清、人际关系差、不自信、缺乏耐挫力、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人生目标、沟通能力差、没有被家长、老师、同学认可。

其次,从孩子的成长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来看,这些孩子的家庭和家庭教育也存在极大的问题,这些家长往往会犯如对孩子过度溺爱、教育简单粗暴、唠叨说教、打骂、父亲教育缺失、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过度看重学习成绩、不懂青春期的孩子特点、不懂沟通等等问题;最后,从我们大的教育环境来看,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将注定学校和老师只追求升学率和过份看重学习成绩,这将导致老师与学生都会压力很大,而在学习上碰到困难的学生,不但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及时给予解决,相反还会受到更大的压力和否定。

综上所述,孩子自身问题、家庭教育问题、学校教育问题三个方面是导致孩子叛逆、厌学、早恋、网瘾的最主要根源。

如果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也将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因此,如果您想帮助您的孩子和家庭摆脱叛逆、厌学、早恋、网瘾等问题的困扰,就必须从这些问题的根源入手,诸如此类的问题只不过是表明现象,纽特思特机构负责人江普在接受中央电视台和东方卫视、中国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采访时就多次表达过:网络,是青少年的精神避难所,要解决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需要从青少年自身问题、家长家庭教育的问题和学校教育等问题入手,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纽特思特历时八年不断完善起来的成长训练营体系,将对这些问题提供系统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辅导,并由60%心理学硕士以上的专家团队,采取多对一的心理辅导与治疗,帮助孩子与父母共同成长,更具体的成长训练介绍可查看我机构的课程介绍之青少年成长训练营,或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报道的《迷途少年》六集连续报道,和新华社等有关报道。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正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正

青少年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正问题行为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和冲突的行为,即可能是对传统行为规范的偏离,也可能是对现行法律法规的偏离。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指青少年的个人行为表现无法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环境,致使他们感到适应困难,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等方面发生生理上或者精神上的困扰。

个体遭受到困扰和挫折后,如果冲突超过忍耐的限度,引起严重紧张不安或者焦虑就会采取防卫机制,产生一系列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可能是违背社会规范、家庭束缚、道德甚至法律等。

其严重程度可以是普通的不良行为,也可能发展为反社会行为甚至犯罪行为。

从某种程度上说,问题行为是犯罪行为形成的原始状态和前夜。

问题行为一旦从量变到质变,就会变成犯罪。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通常表现为一般性社会问题、违章性行为问题、轻度违法行为、违法犯罪行为。

一般性社会问题是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按既定制度和规则办事,违反传统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行为上标新立异,被大多数社会成员认为是“异常”的、“不正当”的行为,这种行为我们也通常称为异常行为。

违章性行为问题是指违背规章制度和条例规则。

例如考试时作弊或者旷课、逃学等。

轻度违法行为指行为违法但尚未构成犯罪的。

例如青少年常见的小偷小摸、一般性伤害他人、虐待家庭成员等,但情节轻微。

这种行为已经是对有关法律的偏离,但尚未达到追究法律责任的程度。

违法犯罪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严重的社会社会行为偏离。

诸如抢劫行凶、聚众闹事等,这些行为直接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巨大的破坏作用。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具有特殊性、模仿性、易变性、盲从性等。

青少年问题的特殊性指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不同于成年人,有其自身的规律,是发展的现象,教育的现象。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在客观上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阻碍集体活动的顺利开展,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麻烦。

在主观上影响学生自身的智能发挥、社会适应、品格形成和个性发展,妨碍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判断学生的某种行为是否属于问题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问题学生的特点、形成原因及行为矫正

问题学生的特点、形成原因及行为矫正

问题学生的特点、形成原因及行为矫正问题学生的特点、形成原因及行为矫正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同龄人中也叫后进生或双差生,或称为品行障碍少年。

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起码目标,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准则和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

问题学生的品行障碍发生的频率高,性质比较严重,矫正和转化的难度较大。

问题学生在集体中,经常具有比较严重的不良行为,属于教育困难的学生,他们虽然只是极少数,然而对教学秩序的破坏极大,常被视之为“害群之马”,使教师感到头痛,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

矫正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学校老师的重要职责。

要教育好问题学生,了解问题学生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如何及时有效的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使问题学生向良性轨道转化,有益于教学管理和学校的稳定。

一、问题学生的特点1.自卑感强,是非观念模糊。

问题学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他们总感觉低人一等,从而自暴自弃。

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特别是和班级中的好学生在一起,就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甚至有畸形的表现,对老师当面的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

因为是非观念模糊,同时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问题学生的言行比较反常。

例如,他们把违反纪律、打架斗殴当“勇敢”,把“哥们义气”当友谊,把挥霍浪费当“潇洒”,把向老师反映情况当“出卖朋友”等等。

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

2.意志薄弱,自制力差。

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用正确道德观念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它能帮助人们克服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困难,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中,都能坚持自认为是正确的行为方式。

而问题学生在意志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是意志薄弱,自制力差。

他们不能用正确的道德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一定的诱因下,由于意志薄弱,难以控制自己。

问题青少年:一个概念的界定

问题青少年:一个概念的界定
贤 的现 有研究 成 果 基 础 上 , 对 这 一 概念 重 新 做 一
界定。

词首次出现在 1 9 8 5 年许德琦和吴再德 的《 团伙犯 罪与 青少 年不 良交 往》 一 文中, 提到“ 各 类 有 某 种 不 良习气或 不 良品德 的青少 年 , 即 问题 青少 年 , 正 是通过不 良交往 , 特别是 不 良的社交娱乐活动结 成不 良游戏型群体 , 并在不 良交往互动过程 中结 为劣迹群体 ” j 。随后 , 该术语被 理论界广泛 采
题 一 词 的启 发 , 问题 青 少 年 术 语 应 运 而 生 。这 一
高质量的研究都应 以科学的、 公认的概念为前提。 然而 , “ 问题青少年” 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理论 术语 , 却存在着概念界定不统一 的局面 , 形成了众 说 纷纭 的概 念认 识 格 局 , 不 利 于 问 题青 少 年 研 究 的有效 、 健康 发 展 。有 鉴 于 此 , 本文拟在前人、 时
替 本质 的简 单罗 列还 不能 称作 界定 。 “ 指 代说 ” 以问题 青少 年 的部 分 特 征 、 类 型来 代 表作 为整 体存 在 的概念 。邓 世英 等将 问题 青少 年 等 同于具 有 问题 行 为 的 青 少年 , 并 根 据严 重 程
同年 , 钟启泉在《 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一文 中首次 使用了这一术语——“ 当地区、 媒体 、 青少年问题
2 0 1 7年 1 1 月
鲁东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 学版)
L u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J o u na r l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问题少年如何教育

问题少年如何教育

问题少年如何教育问题少年指因为社会转型、家庭教育失职或是因为学校教育缺失导致在心理和学业等方面出现问题的青少年。

家长通过学习或咨询专家了解青少年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特征,这有利于家长引导青少年孩子不良行为的改变。

经常与孩子沟通互动,尊重孩子,通过沟通互动找到青少年孩子发生各种不良行为的根源。

科学引导青少年矫正不良行为。

家长沟通时切忌过多指责。

尊重孩子,矫正不良行为勿伤孩子自尊心。

河南慧诺特教育,是一家专业从事问题青少年心理教育、行为教育及文化教育的专门机构。

常年面向全国招收10-20周岁有"上网、逆反出走、与父母老师沟通困难,性格孤僻、自卑、自闭、厌学、贪玩、早恋、打架斗殴、暴力倾向、奢侈消费"等思想行为的问题青少年。

戒网瘾学校哪里好,孩子不上学怎么办,孩子离家出走怎么办,孩子叛逆学校,正规的戒网瘾学校,最好的戒网瘾学校,戒网瘾机构,戒网瘾中心找我们。

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化教育模式和诲人不倦的大爱精神,针对不良思想行为习惯的青少年,采取心理诊疗、行为矫正、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等多方位一体的科学化教育模式。

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总是手足无措,这么多选择该选择哪一个,这可是关乎到孩子一生的问题啊,如果您还在犹豫的话,不妨来试试慧诺特教育,我们来上演一场生活中的变形记,帮助这些青少年逐步走出困惑,让他们从点滴开始,学会为人处事,学会感恩他人,学会自理自立,学会自尊自强,学会交流沟通,学会团结协作,学会好学上进,学会强身健体,学会崇美向善,学会自爱爱人,努力朝着成人、成才、成功的目标迈进;并塑造了孩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格,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真正的人生目标。

慧诺特欢迎您的咨询!。

青少年问题行为及矫正

青少年问题行为及矫正

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对应矫正方略杨淳遵义航天高级中学贵州遵义 563000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社会文化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

一个个体在这样的一个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必定会受到社会文化的“感染”,因此部分个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

对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

因此在学校的管理中出现了一个名词——问题学生,之所以称为问题学生是因为他的问题行为未得到相应的矫正。

关键词:中学生;问题行为;矫正方略一、中学生问题行为诞生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文化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学校这块圣地所培养的学生不再仅仅受到学校的教育与感化,而且受到了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教育与感染。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一个人在成长中所受的教育也就不再那么单纯了,这也就导致了个体受教育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然而任何一个领域都至少存在两面性,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对孩子来说再也不是单纯的课本知识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变为了更为广泛的教育——社会性的教育。

在这个大的领域里,如果不加以引导,不采取一定的措施,个体的成长就容易偏离正常的路线,就容易出现偏差,进而导致个体行为不合乎规范,产生问题行为,出现问题学生。

中学生也是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错事,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久面久之形成了短期内难以改正的习惯。

同时,中学和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且目前的中学生中独生子女数量逐年增多,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还未成熟,社会阅历正逐步拓展,思维方式受外界影响大,可塑性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水平还不够高。

因此,在他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稍不注意,不良行为及不良行为习惯就会轻易地在他们身上找到缺口而附在他们身上,弹奏出与他们身份、身心发展阶段不相称的音符,进而严重影响了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常见中学生问题行为要研究和预防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及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技术,首要问题是要了解明确,什么是中学生不良行为或习惯?这些不良行为主要有哪些?弄清这些问题,我们的工作才有内容和对象,才能顺藤摸瓜,寻求到产生不良行为多种根源(或因素),对症下药,找到应对的理论技术、方法、对策,才能完成我们教育目标和任务。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分析及矫正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分析及矫正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分析及矫正
引言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成长发展中关键的阶段,也是行为问题经常发生的时期。

问题行为对青少年本人和周围环境都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进行问题行为的分析和矫正至关重要。

问题行为的定义
问题行为是指违反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攻击、偷窃、欺凌、违法犯罪等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对个人造成损害,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安和不稳定。

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问题行为常常源于个体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可能包括自卑、注意力缺陷、心理创伤等;社会因素可能包括家庭环境不稳定、同伴压力、社会文化影响等。

了解问题行为的原因有助于找到解决办法。

问题行为的矫正方法
1. 资源引导
提供恰当的资源和支持,帮助青少年改变问题行为。

例如,提
供与相关行为相关的心理咨询、职业培训和社区扶持项目等。

2. 认知重塑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青少年重新认识问题行为的后
果和替代行为的重要性。

倡导积极的思维模式,培养适应性的行为
方式。

3. 社会支持
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提供支持网络和人际关系,促进青少年
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降低问题行为的发生。

4. 家庭教育
加强家庭教育,建立健康的家庭氛围。

通过家庭参与和沟通,
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问题行为的影响,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结论
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分析和矫正是一个涉及心理、社会和家庭
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过程。

通过合理的矫正方法和全面的支持系统,
我们能够帮助青少年走出问题行为的困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并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问题少年矫正教育的反思

关于问题少年矫正教育的反思


概念提出
我 国一直实行 的是普通教育 , 既然是普通教育 , 那就 应该考虑 大众化 , 同时还应考虑精英化 , 普遍提高 国民文
密 的科 学 理论 、 逻辑 思 维 以及从 教 经验 的 升华 , 所以 , 只有 经过专业训练 的人士才具备从教资质。 但从现实的发展状
化水平与培养精英是缺 一不可 的。但在现行 的教育体制 下, 升学率依然是考察一个学校综合水平的硬性指标。由 于教育评价体制的单一性及家庭教育的偏差性 , 出现了一 大批被称做“ 学 困生” 的孩子 , 即“ 问题少年” 。
二、 矫 正教 育发展 状 况
况看 , 很多矫正教育学校所聘用 的教师并没有取得专业 的 从教资格 。 ③“ 体罚” 与适当“ 惩罚” 的概念含混。由于从教
如果任由问题少年发展 , 其前景令人堪忧 , 会严重浪
费社 会人力资源 , 造成家庭不安定 , 并会滋生一系列的社 会 不稳 定 因素 。 那 么 当今 的教 育现 实 为 问题 少年 的矫 正 做 了哪些工作呢? 存在着哪些教育矫正机构? 这些机构的教 育效果又是怎样的呢? 1 . 行走学校。 行走学校 , 顾名词义, 就是以行走等军事 化的行为管理 、 训练的方式达到矫正 目的的教育机构 。这 些行走学校在分析问题少年时发现 : 由于学校 、 家庭 和社
特殊性 , 更应 该 从 法 律 的 角度 加 强 管理 , 规 范 此 类 教 育 建
些差距 ,这些差距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他们潜能的开发 。 行走学校对于思维能力差 , 动手能力差 , 语言表达能力差 , 书面表达能力差等存在不同学习障碍的学生 , 分别制定了 相应 的个案 目标训练计划 , 因材施教 , 确实挽 救了一部分
人员的资质或是矫正教育机构本身的教育理念问题 , 部分 机构中存在着严重的“ 体罚” 现象。 虽然适 当“ 惩罚” 是问题 少年矫正教育 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 但 以简单 、 粗暴的方式 管教孩子 , 甚至棍棒相加 的方式对少年的身心健康都是极 为不利的 。这样的教育不但不能矫正“ 问题少年” , 反而扭 曲了孩子的心灵 。此类现象层出不穷 , 我们必须引起高度 重视。 ④收费较高 。 据调查 , 当前的教育矫正机构收费居高 不下 , 使教育矫正难 以践行教育公平原则 , 而只能是少数 富裕家庭子女享受的特权。 2 . 改进建议 。①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 尽快将教育

问题学生的问题类型及应对方法

问题学生的问题类型及应对方法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思想、学习、行为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的学生。

这类学生在班上所占比例虽小 ,但活动能量大 ,影响面广 ,常常妨碍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在学校中,我们很多人一开始都把问题学生定位为差生,落后生,后进生的范畴。

这种定义方法都不合理,从王晓春老师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智力差,好动散漫都不是严格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的常见类型有:厌学型(心里有问题,品德没问题),纪律型(不守纪律,和同学爱起冲突,迟到早退,不参加活动,品德还行的),品德型(小偷小摸,抽烟喝酒,不孝敬父母,打架斗殴,迷恋网吧),心理障碍型(自闭,忧郁,躁动,多疑,无法与人沟通,成绩不好,品德还行),“好学生型”(双重人格,自我中心,自我消失,处在隐蔽状态)。

1.尊重问题学生的自尊心。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从某种程度上讲问题学生的自尊心甚至比一般人还强些。

由于种种原因,问题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创伤,如:多次受到批评,或纪律处分,同时成绩又差,因而他们十分自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真诚地去关心他们,用炽热的爱去激发他们的自尊心。

另外,尤其是班主任不要过多注意他们的缺点、短处,而要多肯定其长处和优点,不要动辄在办公室、教室或公众场所批评、讽刺、贬低、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学生经常受到批评指责,就会对老师产生反感和憎恨等逆反情绪,事后见了老师横眉冷对,老师说东他偏往西。

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正常发展,而且会使师生感情产生隔膜,关系十分紧张。

教育工作者对问题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治,重要的是改变教育方式,如果经常恶语相加,岂不是伤口撒盐、雪上加霜?从而导致他们更加灰心、失望。

我们要换个态度对待问题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既要做到严而有格,又要做到严得恰当,引导他们朝正确方向发展。

2.树立问题学生的自信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大多数问题学生都意志薄弱、自卑感强、对自己的成长进步缺乏信心。

青少年问题行为矫正

青少年问题行为矫正

青少年问题行为矫正(2014170223 周游)1.问题行为的定义与分类:1.1定义:儿童问题行为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即虽然偏离常态但偏离程度较轻的行为。

这些行为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纠正,任由其发展就有可能形成心理缺陷甚至心理障碍。

问题行为又叫做行为问题、不良行为、行为异常、偏差行为,它们还是有程度、纠正者、发生频率是不同的。

“问题行为”和“问题儿童”也是不同的。

比如问题行为可以存在于差生身上,也可以存在于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身上。

关于问题行为与差生的关系需要辩证地看待,差生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差生仅指学业成就较低的学生,他并不表现出问题行为或是表现出较少的问题行为。

广义的差生则指“问题儿童”,他们不仅表现出学业成就不良,而且在道德行为、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多个面综合表现出不良、不妥,甚至是坏的特征,在他的身上则通常表现出更多或是程度更为严重的问题行为。

1.问题行为的分类:一是学业适应问题:成绩不理想而非由智力因素所造成,往往兼具有情绪上的困扰和行为上的问题。

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异乎寻常不集中、过度活动、控制自己的能力差往往影响课堂秩序。

还有考试作弊、不做功课、粗心大意、偷懒、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

这些学业问题多发生于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中,大多数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中的暂时性学业适应不良。

二是情绪等非社会行为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反应不适度、不合作、焦虑、孤僻、抑郁、疑病、过分任性、过分冲动、过分依赖、做白日梦、焦虑反应、自恋、自杀行为和人际关系不适应等。

三是品德或反社会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偷窃、经常打架、骂人、经常说谎、拒绝上学、逃学、离家出走、攻击行为、破坏行为、不合作、反抗、不守规律、捣乱、伤害等,往往是男生多于女生。

四是顽固性不良习惯:多与性格发展上的不健全有关。

主要表现为吸食拇指、咬指甲、肌肉抽搐、口吃、偏食、尿床、烟瘾、酒瘾、药瘾、性不良适应及其他一些不良习惯。

关于问题少年矫正教育的反思

关于问题少年矫正教育的反思

一、概念提出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普通教育,既然是普通教育,那就应该考虑大众化,同时还应考虑精英化,普遍提高国民文化水平与培养精英是缺一不可的。

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升学率依然是考察一个学校综合水平的硬性指标。

由于教育评价体制的单一性及家庭教育的偏差性,出现了一大批被称做“学困生”的孩子,即“问题少年”。

二、矫正教育发展状况如果任由问题少年发展,其前景令人堪忧,会严重浪费社会人力资源,造成家庭不安定,并会滋生一系列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那么当今的教育现实为问题少年的矫正做了哪些工作呢?存在着哪些教育矫正机构?这些机构的教育效果又是怎样的呢?1.行走学校。

行走学校,顾名词义,就是以行走等军事化的行为管理、训练的方式达到矫正目的的教育机构。

这些行走学校在分析问题少年时发现: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诸多因素的负面影响,一些学生在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等方面与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存在一些差距,这些差距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他们潜能的开发。

行走学校对于思维能力差,动手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书面表达能力差等存在不同学习障碍的学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个案目标训练计划,因材施教,确实挽救了一部分学生。

2.心理训练学校。

心理训练学校,是指以心理行为的矫正、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主要手段的问题少年矫正机构。

心理训练学校认为:问题少年的行为源自于认知的偏差,只要矫正其认知偏差,改良其认知结构,提高其心理素质,就能使问题少年的偏差行为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矫正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

①市场不规范,真假难辨。

目前,诸如上述的矫正教育机构在相关管理上尚属空白。

工商、医疗、教育部门还没有充分、系统地对该行业进行有效的监管,原因是该行业涉及多个部门,导致管理上的不当甚至空白。

一位教育界权威人士说:事实上,对于“问题少年”的教育,目前在全国都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办法,很多人在研究对于“问题少年”的教育方法的同时,也是在把这些孩子当作一种教育实验品。

浅析“问题孩子”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

浅析“问题孩子”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

浅析“问题孩子”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摘要】:这几年,教育界和广大的父母对有关“问题孩子”的“问题”讨论得如火如荼,现在人们所关注的各种“火热”,都围绕着一个关键词——“问题孩子”。

他们叛逆、自私、依赖……让父母有操不完的心。

所谓的“问题孩子”除自身的生理或心理缺陷造成外,大都是由于成人的教育缺失而造成的。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孩子的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引起老师和父母的注意,不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疏导矫正,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会将“问题”继续发酵,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

【关键词】“问题孩子”成因分析矫正策略所谓的“问题孩子”顾名思义就是有问题的孩子。

那么,常见的“问题孩子”有哪些类型?又有哪些表现呢?本文结合自己所学过的学前教育相关理论以及我在工作中所观察到的几个典型个案为例,并且经过不断地与老师、家长交流,在深入的思考分析原因后,提出一些矫正的看法。

一、常见的“问题孩子”类型及表现(一)叛逆型——我就是要和你们“唱反调”孩子叛逆是生活中常有的事,与父母“唱反调”,甚至“对着干”是再正常不过了。

当孩子出现这类问题的时候,父母往往采取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强制孩子顺从自己的意志。

案例1:在班级里,有这么一个小男孩,他长得很讨人喜欢,但是他就是喜欢“唱反调”引起老师的关注.聊天中,他告诉我他在家总是一个人,爸爸妈妈每天都忙于工作,很少理会他,一回到家,就把全部的关注都给了弟弟,他得到的永远只有爸妈的责骂。

(二)自私型——我才是世界的中心在生活中,有的孩子自私自利,特别是独生子女表现更为突出,一切从自己出发,不顾大局,缺乏同情心和集体意识……案例2:在班级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自私型”女孩。

从进入小班第一天的集体生活开始,她便有“一切为我”的意识.任何一个孩子、包括老师都不能碰她的东西,更不能碰她一下;每次上课操作完的材料或绘画的作品她都要自己拿手上。

她的自私让很多小朋友不会主动和她玩在一起。

(三) 依赖型——我的生活离不开父母在实际生活中,依赖父母的孩子非常多。

观点: “问题少年”之问题探源

观点: “问题少年”之问题探源

观点:“问题少年”之问题探源所谓“问题少年”,泛指中学年龄段有长期逃学、打架、勒索、偷窃等违法违纪行为,最终走向犯罪的青少年。

尽管他们人数很少,但对社会的影响却不容小视。

那么,“问题少年”是如何产生的呢?一、不良家庭教育是滋生根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品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中学生小玉的父亲有嗜赌的恶习,小玉的母亲劝说无效,还多次受气挨打,只得离婚。

小玉随父亲生活后父亲每天只给两元生活费,要求早晚餐在外面吃,明知钱不够花也不管。

小玉晚饭经常没着落,就从借、讨要发展到勒索、强取,最终违法犯罪。

又如李某初中时多次偷拿其他学生的东西,家长知道后也不进行有效的教育。

后来李某夜间砸锁撬门进入某机关大院盗窃,价值达3900元。

当公安机关通知其家长时,李父竟振振有词地说:“我的孩子只是调皮,咋能算犯罪呢?”我们发现60%的“问题少年”来自单亲、离异、父母矛盾恶化、留守子女的家庭中。

大量调研显示,家庭背景问题、家庭教育缺失已经成为问题少年产生的关键因素。

父母品性不良,与子女长期缺乏交流,放纵不管,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等,使这些正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变化期的少年最终成为“问题少年”。

面对“问题少年”,应该从重视家庭教育和加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做起。

充分发挥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核心作用。

家长应增强对社会、对孩子的责任感,对孩子的需求、爱好、兴趣、交往、消费、困惑和学习情况等投入更多的关注,包括智力开发、艺术熏陶以及早期的思想品德、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长自身尤其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良好行为教育孩子。

二、不良社会影响是诱发因素未成年人处于模仿性较强的年龄段,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脆弱和危险时期。

在一些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中,不良文化导致犯罪的比重相当大。

今年3月,一名16岁的学生学着电视里的情节蒙面作案,就暴露出不良文化的影响。

缺失的网络管理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日益显现。

长期逃学、升学无望的一些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吧里,在网络中寻找刺激和快乐。

形容问题少年

形容问题少年

形容问题少年问题少年,顾名思义是指年轻时就面临许多问题、困扰和挑战的青少年。

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于个人的成长、学习或者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

他们常常表现出一些特征,如沉默寡言、独来独往、情绪低落等,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对问题少年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析。

首先,问题少年在学业方面经常面临挑战。

他们可能遇到学习困难,无法适应繁重的学习任务,或者缺乏学习动力。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在学校中表现出低自信、消极抵抗的态度。

有些问题少年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沉迷于游戏、社交网络等娱乐活动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业任务。

长期下去,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学业成绩下降,进一步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其次,问题少年在社交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困扰。

他们可能面临着朋友圈子狭窄、交往能力差和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

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不畅可能导致他们在与人相处时出现冲突和矛盾,也会进一步加深他们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这些问题也会使他们进一步退缩,不敢展示自己的真实个性,导致长期的社交困扰。

此外,问题少年还可能面临家庭问题的困扰。

家庭问题可能包括离异、亲子关系不良、家庭暴力等。

这些问题可能使问题少年在家庭中感到孤立和无力,缺乏父爱或母爱的他们可能表现出孤僻、自卑等行为。

对于某些问题少年来说,解决家庭问题可能是他们来自贫困或单亲家庭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那么,如何解决问题少年所面临的困境呢?首先,家庭和学校应该充分关注问题少年的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学校可以提供心理辅导和学习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业问题。

家庭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改善亲子关系来缓解家庭问题的困扰。

此外,社会也应该加大对问题少年的关注和支持,建立更多的社会福利机构和活动,提供孤独、焦虑问题少年们可以去寻求帮助的途径。

对于问题少年个人而言,他们也需要主动改变自己的态度。

他们应该勇敢面对问题,寻求帮助并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可以参加一些课外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提高社交能力。

问题孩子的原因及教育

问题孩子的原因及教育

问题孩子的原因及教育问题孩子,顾名思义是指在师长眼里有着各种不良行为习性或坏毛病且屡教不改的孩子。

且长期因为各种问题不能健康成长。

以下我为你整理了问题孩子的原因及教育,希望对你有所参考能够帮助。

一般来说,问题数十种孩子有多种复杂问题具体表现为行为叛逆、上网成瘾、厌学逃学、早恋、自闭、对亲情冷漠、经常性打架等。

对于结构性问题特别严重的孩子,如果不对不其通过及时有效地教育,那么问题孩子很有可能由此刑事犯罪的不归之路。

一、问题孩子成因探讨关于问题孩子的成因,青少年教育专家、湖南春雷特训学校校长胡奇辉提出如下看法:首先,家庭教育的失误,是可能引发导致结构性问题孩子产生的首要原因。

终身教育的失误主要表现为教育最终目标目标和教育方法的失策。

比如在学业上家长以过高标准来要求孩子,家长的期望值超出了孩子自身的现实情况及主观愿望,导致孩子厌学情绪高涨,并逐渐发展战略到悲观厌学,不思进取,听之任之。

还有就是父母教育分析方法相左出现分歧,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听谁的好,最后干脆虽然不听了。

其次,社会教育的失效,是导致问题少年产生的间接原因。

普及教育社会教育的失效主要表现为社会道德教育的失效,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未职能部门相关对各种娱乐场所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网吧不遵守规定对未成年人开放,有的进行恶意诱导等。

这些毫无保留场所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进行了错误的引导,诱发了风险问题孩子的产生。

第三,学校教育的失当,导至是导致问题少年产生的主因。

在应试教育的感召下,小学生学校最关心的是学生的成绩、考试分数。

在不断给孩子增加研习压力的增加同时,却被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教化和提升提升。

胜率出现波动的孩子必然会受到来自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责难。

无法来自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的孩子便通过各种方式与家庭、学校抗衡,结果阻碍恶性循环,成绩一降再降,最终可能引发学业的失败,从而诱发各种问题的产生。

二、问题孩子的教育1,老师家长须要统一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

问题生或违纪生(双困生)的教育与管理

问题生或违纪生(双困生)的教育与管理

问题生或违纪生(双困生)的教育与管理问题生或违纪生(双困生)的教育与管理什么是“问题学生”呢?问题学生也叫后进生,《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其定义为品行障碍少年。

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起码目标,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

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矫正问题学生的品行障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呢?首先要了解问题生(尤其是生源薄弱学校)的特点。

1、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不佳。

表现为校内不能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对自己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低下。

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听课习惯和效果不佳,作业书写不规范,质量较低。

学习成绩往往不理想。

长期的学习不理想或受师长和同学的歧视,使处在“阴冷”环境和氛围中的问题学生出现自卑心理障碍。

2、问题学生离校后不能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有效的监督,绝大多数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离异父母多,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加大了学生出现问题的几率。

3、因为缺乏起码的是非善恶观念,校内外交友不善,法制观念淡薄,容易沾染不良习气,一旦引导不当和措施不力,极易引发突发事件。

4、长期的心理不健全,为人偏执,遇事不能冷静思考,好冲动,会产生极强的逆反性心理障碍,造成严重后果。

5、问题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有要求得到别人尊重的强烈愿望。

学生个性化强,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

根据这些特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分析不同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注重心理疏导。

1、初始阶段,一定要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经常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

当问题学生第一次违纪、第一次迟到一定要充分重视,处理问题要既严肃认真,又留有余地,避免过于粗暴和武断。

2、绝不能只抓教育,而忽视对问题学生学习的帮助,应对他们进行较大力度的文化补习。

学生各种问题的出现,厌学情绪的产生,逃学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在于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少年的定义及矫正
(10103114139 10小教本数学翁米红女)
摘要:当前我国一些青少年受多种因素影响,产生了一些不良思想并导致了行为偏差,成为问题青少年,引起社会关注。

本文分析了问题青少年的成因,主要论述了对问题青少年的矫治方法。

本文认为对青少年的矫治应该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

关键词:问题少年家庭学校社会环境
问题少年也被定义为品行障碍少年。

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起码目标,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准则和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

【1】现在,有关在校学生抢劫、杀人等恶性犯罪的报道越来越多,让人触目惊心。

我们经常能看到中学生吸烟喝酒、打架、勒索等,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那么如何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使他们健康成长,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那么产生问题少年的原因有哪些呢?知道问题所在的原因才能对
症下药。

首先我觉得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

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正由懵懂不谙世事的儿童一下子窜出了老高,处于心理的断乳期。

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存在逆反心理。

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控制能力还较差,容易出现违反纪律、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所以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1】而且这个时候的孩子也开始面对升学的压力,会有厌学、违纪的现象。

而且人际关系的冲突也会给他们带来负面的
影响。

另一方面问题少年的形成跟家庭教育分不开。

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对孩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的教育。

有些家长自己的行为就是孩子的反面教材,家长的行为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家长嗜赌成性,在孩子面前吸烟喝酒家暴,用恶劣的手段处理人际纠纷,这些行为孩子必然会去模仿。

所以父母一定要用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格,正确的方法去管教孩子。

不能让孩子放任自流,不能觉得孩子大了自然就会懂得道理。

除了家庭,还有社会上的不良文化也会让这些青少年迷失成问题少年。

像很多的黄色淫秽书刊、音像制品对他们的毒害很大。

很多背离社会伦理道德的书籍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给学生的成长带了极坏的影响。

很多影片录像的不正确的引导会让青少年迷失,最终走向犯罪。

那么我们要如何去矫正这些问题少年的行为呢?我觉得可以有以下
几个方面。

一:学校要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引导,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承担着教育学生的责任。

我觉得转变问题学生需要爱心和耐心。

夏丐尊先生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

用爱心去关心他们,教师要努力发觉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他们有一点进步立即进行表扬和鼓励,使
他们知道老师没有放弃他们,对他们充满了期待。

作为老师要耐心等待他们的转变。

问题少年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中间总有反复的过程,我们不能一看到他们反复,就认为他们不可救药,而是要允许他们反复,在反复中不断进步。

我们在平时教育他们时,经常要求
他们自己给自己定一个时间段,是一个月、两个月还是一个学期,你能保证在什么时间内保证自己不犯。

【1】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
型和特征, 在转化时因材施教, 因利势导, 善于利用各种气质的积
极方面, 促使他们的人格向健全方向发展。

例如胆汁质型的问题学生, 自制力差,任性、粗暴,不考虑后果,教师应注意防止,而着重培养他们勇敢进取、爽朗坚定的品质。

教师应注意引导问题学生发挥自己气质的积极特征去控制和克服消极特征,向好的方面转化. 总之,在做转
化工作时要能正确地把握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

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中, 要谨慎合理地使用权力性影响力, 避免采用过分强制手段, 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应尽量避免消极的惩罚, 勿使学生受长
期的心理惩罚。

老师要对问题学生采取正面教育、积极疏导的原则,
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2】
二:提高问题少年所属群体的水平。

一般问题少年都是跟一些所谓的“兄弟”混在一起,都是一些小混混。

老师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有益的学校团体,或参加少年宫的一些活动;还可以让他们和班上成绩优秀、品行端正的学生结为“对子”。

教师对班上的非正式团体,不要煞费苦心地在排座位时硬拆开,这样不但拆不散,反而造成师生间更大的矛盾。

老师应多组织活动。

通过活动,增加交往, 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促进问题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有些问题学生, 由于学习差, 觉得在班上受排挤, 自卑得不敢和班上的同学接触。

这种心、理障碍可通过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了解和帮助来调适。

开展活动还有利于问
题学生扬长补短,看到自己的优点,增强信心。

【2】改变他们在群体中
的不良的自我感觉,使他们在集体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争取获得其他集体成员的好评。

三:家校联合,促进家庭教育的转变。

家庭教育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我们老师应该对家长进行有些家庭教育方法的教育,让家长知道正确的教育方式。

比如以前对孩子放任自流,就要开始过问孩子的生活学习细节,关注孩子的交往情况,对孩子花钱大手大脚进行控制。

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保护问题少年的自尊。

家长不应当着许多客人的面,大声责骂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好。

教师也应避免在公共场合下点名批评他们。

因为他们的自尊心特别脆弱,受到表扬时很兴奋,也下决心改正缺点,但由于坏习气较深,意志薄弱,一遇挫折,又自卑、自暴自弃和丧失信心,他们内心十分矛盾痛在,情绪很不稳定。

家长要树立信心,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无可救药,要跟老师一起配合,一起关爱和耐心的等待孩子的转变。

我想问题少年肯定是能被爱感化的。

四: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在学校,家庭之外的地方,
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高度重视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广泛开展多种有益的、文明健康的文娱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

相关部门要做好打击卖黄色书籍录像的商贩,关闭没有正规营业执照的网吧等。

让社会的风气适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有些社会上不良人士更不能引诱问题少年跟他们一起做违法犯罪的行为。

五:请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对问题少年进行关怀和治疗。

引导青少年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青少年才能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客观事物、冷静妥善地处理事情。

要做到这一点,社会工作者就要利用社区平台和社团的非政府优势,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在文化、艺术等的熏陶下,帮助其树立崇高理想和信念。

社会工作者要和家庭,学校一起帮助问题青少年行为的矫正。

要和父母沟通,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转变教育观念,选择有效的教育方式,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要和学校沟通,帮助学校全面关心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广泛的参与机会,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不让这些问题孩子特立独行,感觉自己被看不起被冷落被忽视。

社会工作者要对问题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辅导,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困惑,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

经常对他们进行帮扶,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情况,有针对性的联合学校、家庭、社区,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对其进行帮扶教育,使其转变思想和观念,健康的成长。

【3】
问题少年是折翼的天使,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合力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耐心,帮助他们矫正不良的行为。

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问题少年就放任不管,让其他孩子远离他们,每个人都是星星,只是问题少年的闪光点被遮盖了,或者是我们缺少发现他们身上美的眼睛。

所以,不管是心理上出现了问题,还是行为上出现了犯罪倾向,我们都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他们,每个问题少年一步一步走向犯罪道路都是因为他们在迷失的时候缺少人给他们指引,或许你的一次促膝交谈,或许你给予他更多的爱,他们就能回头。

对于严重的问题青少年,我们
应该请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帮扶,让他们用专业正确的方式疏导孩子,同时家长和老师要做好配合工作,帮助问题少年一步步走在阳光下。

他们的健康成长也是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1】管建岭.浅谈问题少年的成因及转变方法[J].中国外
资.2011,3(237):282-283.
2.【2】金学伟,熊群仙.对转化问题学生的几点思考[J].攀枝花大学学报.1991,16(2):42-44.
3.【3】闫磊.浅析问题青少年行为矫治与社会工作者的介入[J].社会工作.2010,4(4):27-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