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吨PX装置的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年产20万吨合成氨厂工艺设计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年产20万吨合成氨厂工艺设计

【】毕业论⽂毕业设计年产20万吨合成氨⼚⼯艺设计年产20万吨合成氨⼚⼯艺设计摘要氨的⼯业⽣产主要是利⽤氮⽓和氢⽓通过催化剂的催化⽽得到。

本设计是年产20万吨合成氨⼚的⼯艺设计,但由于合成氨的整个⽣产⼯艺较长,细节问题较多,鉴于设计时间的紧迫,本设计主要对合成氨的主要⼯段——合成⼯段进⾏了⼯艺计算、设备选型,并绘制了全⼚平⾯布置图、合成氨⼯艺流程⽰意图、合成⼯段带控制点⼯艺流程图、合成⼯段物料流程图、合成车间的⽴⾯图和平⾯图。

关键词:氨,催化剂,⼯艺,图Ammonia Plant Process of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of 200,000 t Ammonia Per YearABSTRACT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ammonia is used mainly nitrogen and hydrogen through the catalyst to be obtained. The design of the annual output of 200,000 tons of synthetic ammonia plant process design, but because of the ammonia production process is longer, more details, in view of the urgency of the design time. The main design of the main section of ammonia-synthesis section of the technology,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the mapping of the entire plant layout map Ammonia Process Chart, Synthesis Process control point with the process flow chart Synthesis Process flowchart materials, synthetic workshop elevation and floor plans.KEY WORDS:ammonia ,catalyst ,technology ,chart⽬录摘要........................................................................................................................................... I ABSTRACT .............................................................................................................................. II 1 ⼯程设计背景与发展状况. (1)1.1⼯程设计的背景 (1)1.2我国合成氨产业概况 (1)1.3我国合成氨需求现状及设计规模 (1)2 ⼯程设计条件与总平⾯布置 (3)2.1⼯程设计条件 (3)2.1.1 原材料及辅助物料的资源条件 (3)2.1.2 公⽤⼯程概述 (3)2.1.3 劳动⼒资源条件 (3)2.2总平⾯布置 (3)2.2.1 总平⾯布置的基本原则 (3)2.2.2 总平⾯布置概述 (4)3 化⼯⼯艺设计 (7)3.1车间组成概述 (7)3.2车间⽣产综合叙述 (7)3.2.1 合成⼯段的概况及特点 (7)3.2.2 ⼯作制度 (7)3.2.3 产品的主要技术规格及标准 (8)3.2.4 ⼯艺流程叙述 (8)4 合成⼯段的⼯艺计算及设备选型 (10)4.1合成⼯段设计要求 (10)4.2合成⼯段物料衡算图 (10)4.3.1 物料衡算 (11)4.3.2 热量衡算 (24)4.3.3 主要设备的计算 (31)4.3.4 主要设备型号⼀览表 (45)5 安全⽣产及环境保护 (46)5.1环境保护与综合利⽤ (46)5.2劳动安全卫⽣ (46)致谢 (48)参考⽂献 (49)1⼯程设计背景与发展状况1.1 ⼯程设计的背景合成氨是化学⼯业中的⼀种重要的基础原料。

年产20万吨甲醇制二甲醚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年产20万吨甲醇制二甲醚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该工艺成熟简单,对设备材质无特殊要求,基本无三废及设备腐蚀问题,后处理简单。另外装置适应性广,可直接建在甲醇生产厂,也可建在其他公用设施好的非甲醇生产厂。用该工艺制得的DME产品纯度最高可达99预期成果:
查阅甲醇制二甲醚工艺方面的资料、明确本课题的设计内容;确立工艺方案及工艺流程;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工艺计算、设备选型;车间布置设计、提供非工艺设计条件;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设备装配图、车间平面布置图;撰写设计说明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DME生产起步较晚,但发展加快。1994年广东中山化工厂建成2500吨/年DME生产装置。此前,只有江苏昆山化工厂有少量生产。近几年,国内陆续又有一些厂家投产DME,其中生产规模较大的有山东临沂鲁明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年总产量已超过50万吨。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来源
本项目基于教科书上的教学案例,通过研读大量的关于DME性质、用途、生产技术及市场情况分析的文献,对生产DME的工艺过程进行设计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对综合利用甲醇生产二甲醚,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DME因其良好的理化性质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日化、医药和制冷等行业,近几年更因其燃烧效果好和污染少而被称为“清洁燃料”,引起广泛关注。
二甲醚(DME)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低毒的可燃性气体,性能与液化石油气相似,燃烧时不析碳,无残液,燃烧废气无毒,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DME还是一种新型的、理想的、可替代车用燃料的“21世纪的绿色燃料”。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及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对二甲醚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因此二甲醚的合成研究已成为各国科技人员的研究焦点。

年产2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年产2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1项目总论本章综合叙述本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1.1项目背景1.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年产2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项目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拟建地点:项目总投资:项目所需总投资额为2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00 万元,流动资金13000万元。

占地面积:200亩资金来源:项目投资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

1.1.2承办单位概况XX塑胶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工企业,专为本项目的建设而成立。

本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具有年产通用聚苯乙烯10万吨、高抗冲聚苯乙烯10万吨的生产能力,将跻身成为国继奇美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年)后第二大聚苯乙烯生产企业。

公司将坚持“创百汇品牌、做百年企业“的经营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引进吸收标准化管理思想方法,在企业全面推广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创立并完善一整套机构统一、人员统一、资金统一、核算分离,即以“三统一分”为主要容严谨、高效的财务运作管理机制;组织建立有效的集团部控制监督、竞争激励机制;构建符合实际、独具特色、适合快速发展的管理体制;不断丰富和完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明显。

XX塑胶有限公司在X省X县柘汪临港产业区二期园区(南区)选址,拟建地点位于工业园石林路通海大道以北、海堤以西。

为了考虑公司的发展,XX塑胶有限公司决定投资生产产品通用聚苯乙烯和高抗冲聚苯乙烯,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1.1.3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X蓝海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世山1.1.4研究工作依据⑴《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5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第40号令;⑵《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⑶《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121号文,2006年10月9 日;⑷《关于明确苏北地区建设项目准入条件的通知》,苏环管[2005]262 号;(5)《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2008年12月;(6)《X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苏政办发[2006]140号文,2006年12 月13 日;⑺《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化建发[1997]426 号,1997 年8 月1 日;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审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建设部有关设计规、标准;⑼《柘汪临港产业区二期园区(南区)总体概念规划(2007-2020 )>>, 2008年7月。

年产20万吨箱板纸造纸车间初步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20万吨箱板纸造纸车间初步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20万吨箱板纸造纸车间初步设计毕业论文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课题来源 (1)1.3 设计范围 (1)1.4 课题目的和意义 (1)1.5 设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1.6产品质量标准 (2)2 工艺论证及流程设计 (5)2.1车间组成及说明 (5)2.2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5)2.3 纤维原料的选择与配比 (5)2.4 辅料的选择 (6)2.4.1干强剂的选择 (6)2.2.4 湿强剂的选择 (6)2.4.3 助留剂的选择 (6)2.4.4 填料的选择 (6)2.5 打浆系统 (7)2.6 供浆系统 (7)2.6.1 浆料混合 (7)2.6.2 浆料净化筛选 (7)2.6.3 流送上网 (8)2.7 网部 (9)2.8 干燥部 (9)2.9 白水回收 (9)2.10 损纸处理 (9)2.11工艺方框流程图 (10)3 工艺部分 (11)3.1 生产工艺 (11)3.1.1 产品及原料简介 (11)3.1.2 生产工艺总评 (11)3.2 工艺流程 (12)3.2.1 本设计抄纸工段的主要流程 (12)3.3.2注意事项 (14)3.3.3浆水平衡计算 (14)3.3.3.1浆水平衡计算目的 (14)3.4 浆水平衡收支总表 (33)4设备选型 (34)4.1 打浆系统 (34)4.2 上浆系统 (36)4.3 抄纸系统 (37)4.4网案非标池系列 (39)4.5白水回收系统 (39)4.6 损纸系统 (39)4.7 辅料制备 (41)4.8 完成整理工段 (42)4.9 设备一览表 (43)5 车间布置设计 (44)5.1 车间设备布置原则 (44)5.2 生产设备布置设计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44)5.2.1 步骤 (44)5.2.2 注意事项 (44)5.3车间跨度及高度的确定 (45)5.3.1 确定的原则 (45)5.3.2 跨度与高度 (45)5.4 车间布置图 (45)6 环境保护 (47)7 节约能源 (48)8 经济概算 (49)8.1车间定员 (49)8.2固定资产投资 (49)8.2.1土建部分 (49)8.2.2设备部分 (49)8.2.3其他费用 (50)8.3 成本核算 (51)8.3.1构成产品的直接费用 (51)8.3.2成本回收年限 (52)9 存在的问题及意见 (54)10 总结 (55)参考文献 (57)致谢 (59)附录 (60)附件1 开题报告附件2 外文文献翻译及原文1 绪论1.1 课题背景造纸行业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

年产20万吨HPPO法制备环氧丙烷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年产20万吨HPPO法制备环氧丙烷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HPPO法制备环氧丙烷是一种绿色、高效的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在丙烷和过氧化氢的催化反应中通过氢气氧化反应生成环氧丙烷。

该方法具有高转化率、高选择性、无废水废气排放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涂料、粘合剂等行业。

本项目的建设旨在满足市场对环氧丙烷的需求,并推动石化工业的绿色发展。

年产20万吨的规模可以满足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项目的成功建设将有效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1.建设地点:项目将选址于具备丰富的丙烷和过氧化氢资源的化工园区。

2.建设规模:年产20万吨HPPO法制备环氧丙烷装置。

3.建设内容:-丙烷供应系统:包括储气罐、输送管道。

-过氧化氢供应系统:包括储罐、输送管道。

-催化剂供应系统:包括储罐、输送管道。

-反应系统:包括反应釜、加热装置、冷却装置等。

-分离系统:包括分离塔、蒸馏装置等。

-产品储存和包装系统:包括储罐、包装设备等。

-辅助设施:包括供水、供气、供电等设施。

三、项目实施及技术方案1.项目实施:-项目招标: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设备和材料的招投标工作。

-设备采购:购买符合要求的制备环氧丙烷的设备和催化剂。

-建设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项目场地的平整、设备安装等建设工作。

-调试运行:对已建设完毕的项目进行调试运行,验证其功能和性能。

-项目验收:对项目进行全面的验收,确保项目达到设计要求。

2.技术方案:-丙烷供应系统:选用优质丙烷供应商,采用密闭输送管道,并配备气体泄漏监测系统,保证供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过氧化氢供应系统:选用优质过氧化氢供应商,并配备泄漏报警装置,确保供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催化剂供应系统:选用优质催化剂供应商,采用密闭输送管道,并配备泄漏监测系统,保证供催化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反应系统:选用高效反应釜和先进的加热、冷却装置,优化反应条件,提高环氧丙烷的产率和纯度。

-分离系统:采用先进的分离技术,确保环氧丙烷的纯度和产品收率。

年产20万吨煤制甲醇合成工艺初步设计煤化工毕业设计

年产20万吨煤制甲醇合成工艺初步设计煤化工毕业设计

年产 20 万吨煤制甲醇合成工艺初步设计煤化工毕业设毕业设计题目年产20 万吨煤制甲醇生产工艺初步设计学号姓名年级09 煤化工学院系别煤化工系专业煤化工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2 年5月14日摘要甲醇是一种极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是一种燃料是碳一化学的基础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甲醇下属产品的开发特别是甲醇燃料的推广应用甲醇的需求大幅度上升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甲醇的需求开展了此20万ta的甲醇项目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工艺论证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等本设计本着符合国情技术先进和易得经济环保的原则采用煤炭为原料利用GSP气化工艺造气NHD净化工艺净化合成气体低压下利用列管均温合成塔合成甲醇三塔精馏工艺精制甲醇此外严格控制三废的排放充分利用废热降低能耗保证人员安全与卫生关键词甲醇合成目录1总论411甲醇性质412甲醇用途413醇生产原料42甲醇的合成521甲醇合成的基本原理5211甲醇合成反应步骤5212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5213甲醇合成反应的化学平衡63甲醇合成的催化剂631工业用甲醇合成催化剂74甲醇合成的工艺条件941反应温度942压力1043空速1044气体组成115甲醇合成的工艺流程1251甲醇合成的方法1252甲醇合成塔的选择1553甲醇合成的工艺流程186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及选型1961甲醇合成塔的设计1962水冷器的工艺设计2263循环压缩机的选型257设计结果评价268参考文献27致谢27附工程图纸1 甲醇合成塔简图2 甲醇合成工艺流程图1 总论11 甲醇性质甲醇俗称木醇木精英文名为methanol分子式CH3O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有毒易挥发的液体略带酒精味分子量3204 化学性质较活泼能发生氧化酯化羰基化等化学反应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质燃料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医药林产品加工等领域主要用于生产甲醛消耗量要占到总产量的一半甲醛则是生产各种合成树脂不可少的原料用甲醇作甲基化试剂可生产丙烯酸甲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胺甲基苯胺甲烷氯化物等羰基化可生产醋酸醋酐甲酸甲酯等重要有机合成中间体它们是制造各种染料药品农药炸药香料喷漆的原料目前用甲醇合成乙二醇乙醛乙醇也日益受到重视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其溶解性能优于乙醇可用于调制油漆作为一种良好的萃取剂甲醇在分析化学中可用于一些物质的分离甲醇是一种能源甲醇燃料以其安全廉价燃烧充分利用率高环保的众多优点替代汽油已经成为车用燃料的发展方向之一甲醇还可经生物发酵生成甲醇蛋白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具有营养价值高而成本低的优点用作饲料添加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醇原料自1923 年开始工业化生产以来甲醇合成的原料路线经历了很大变化20 世纪50 年代以前多以煤和焦碳为原料50 年代以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生产流程被广泛应用进入60 年代以来以重油为原料的甲醇装置有所发展对于我国从资源背景看煤炭储量远大于石油天然气储量随着石油资源紧缺油价上涨因此在大力发展煤炭洁净利用技术的背景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煤是我国甲醇生产最重要的原料对甲醇合成而言无论是锌铬催化剂还是铜基催化剂其多相非匀相催化过程按下列过程进行a 扩散气体自气相扩散到催化剂的界面b吸附各种气体在催化剂的活性表面进行化学吸附其中CO在Cu2上吸附H2在Zn2 上吸附并异裂c 表面反应化学吸附的反应物在活性表面上进行反应生成产物d 解析反应产物脱附e 扩散反应产物气体自催化剂界面扩散到气相中去甲醇合成反应的速率是上述五个过程中每一个过程进行速率的总和但全过程的速率取决于最慢步骤的完成速率研究证实以上五个过程中ae 扩散进行得最快b 吸附d 解析进行的速度较快而过程c 表面反应分子在催化剂活性界面的反应速度最慢因此整个反应过程取决于表面反应的进行速率提高压力升高温度均可使甲醇合成反应速率加快但从热力学角度分析由于COCO却H2合成甲醇的反应是强放热的体积缩小反应提高压力降低温度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甲醇的方向移动同时也有利于抑制副反应的进行是甲醇合成反应是多项铜基催化剂上进行的复杂的可逆的化学反应1 主要的化学反应2甲醇合成的副反应213 甲醇合成反应的化学平衡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是一个气相可逆反应压力对反应起着重要作用用气体分压来表示的平衡常数可用下面公式表示Kp 式中Kp ---- 甲醇的平衡常数P CH3OHPH2P CO ------ 分别表示甲醇氢气一氧化碳的平衡分压反应温度也是影响平衡常数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温度下的反应平衡常数见表1-1 其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很快减小因此甲醇合成不能在高温下进行但是低温反应速率太慢所以甲醇生产选用高活性的铜基催化剂使反应温度控制在220〜280C表1-1 不同温度下甲醇反应的平衡常数反应温度C平衡常数KpO 66730 100 1292 2001909X 10-2 300 242 X 10-4 400 1079X 10-53甲醇合成的催化剂甲醇合成是是典型的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没有催化剂的存在合成甲醇反应几乎不能进行合成甲醇工业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催化剂的研制成功以及质量的改进在合成甲醇的生产中很多工艺指标和操作条件都由所用催化剂的性质决定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工业化以来合成催化剂合成工艺不断研究改进虽然实验室研究出了多种甲醇合成催化剂但工业上使用的催化剂只有锌铬和铜基催化剂甲醇合成是是典型的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没有催化剂的存在合成甲醇应几乎不能进行合成甲醇工业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催化剂的研制成功以及质量的改进在合成甲醇的生产中很多工艺指标和操作条件都由所用催化剂的性质决定自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工业化以来合成催化剂合成工艺不断研究改进虽然实验室研究出了多种甲醇合成催化剂但工业上使用的催化剂只有锌铬和铜基催化剂CuOZnOAI2O3 压力MPa 温度C 英国ICI 51-3 60 30 10 78-118190〜270 德国LG104 51 32 4 49 210〜240 美国C79-2 ---15-117 220 〜330 丹麦LMK 40 10 - 98 220〜270中国C302系列51 32 4 50-100 210 〜280 中国XCN-98 52 208 50100 200〜290 从表的对比可以看出国产催化剂的铜含量已提50 以上制备工艺合理使该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使用寿命和机械强度均达到国外同类催化剂的先进水平并且价格较低1锌铬催化剂ZnOC r2O3锌铬催化剂是最早用于工业合成甲醇的1966年以前的甲醇合成几乎都用锌铬催化剂锌铬催化剂一般采用共沉淀法制造将锌与铬的硝酸盐溶液用碱沉淀经洗涤干燥后成型制的催化剂也可以用氧化铬溶液加到氧化锌悬浮液中充分混合然后分离水分烘干掺进石墨成型还可以干法生产将氧化锌与氧化铬的细分混合均匀添加到少量氧化铬溶液和石墨压片然后烘干压片制的成品锌铬催化剂使用寿命长使用范围宽耐热性好抗毒能力好机械强度好但是锌铬催化剂活性温度高操作温度在320--400 °C之间为了获得较高的转化率必须在高压下操作操作压力可达25--35Mpa 目前逐步被淘汰2 铜基催化剂CuO ZnO C r2O3 或CuOZnOAI2O3铜基催化剂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产品它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较高的选择性通常用于低中压流程1 组成铜基催化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uOZnO AI2O3或CuO ZnO C r2O3其活性组分是Cu和ZnO同时还要添加一些助催化剂促进催化剂活性C r2O3 的添加可以提高铜在催化剂的分散度同时又能阻止分散的铜晶粒在受热时被烧结长大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添加AI2O3 助催化剂使催化剂活性更高而且AI2O3 价廉无毒用AI2O3 代替C r2O3 的铜基催化剂更好2 还原氧化铜对甲醇合成无催化活性投入使用之前需将氧化铜还原成单质铜工业上采用氢气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对铜基催化剂进行还原其反应如下CuO H2 —Cu H2OQCuO CO —Cu H2OQ氧化铜的还原反应是强烈的放热反应而且铜基催化剂对热比较敏感因此要严格控制氢及一氧化碳浓度和温度还原升温要缓慢出水均匀以防温度猛升和出水过快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寿命还原后的催化剂与空气接触时产生下列反应H2O 12O2—Cu O Q如果与大量的空气接触放出的反应的热将使催化剂超温结烧因此停车卸出之前应先通入少量氧气逐步进行氧化在催化剂的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铜保护膜这一过程称为催化剂的钝化铜基催化剂最大的特点是活性高反应温度低操作压力低其缺点是对合成原料气杂质要求严格特别是原料气中的SAs必须精脱除3其他类型的催化剂铜锌铝铜锌铬催化剂是当前甲醇合成工业的主要催化剂但近年来新型催化剂的研制一刻也没停歇过新型催化剂研制方向在于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改善催化剂的热稳定性以及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如钯系催化剂钼系催化剂和低温液相催化剂这些催化剂虽然在某些方面弥补了铜锌铝铜锌铬催化剂的不足但因其活性不理想或对甲醇的选择性差等自身缺点还只停留在研究阶段而没有实现工业化的应用3 铜基催化剂的中毒和寿命铜基催化剂对硫的中毒十分敏感一般认为其原因是H2S和Cu形成CuS也可能生成Cu2S反应如下CuH2&CuS H22CuH2S f Cu2S H2因此原料气中硫含量应小于Olppm与此类似的是氢卤酸对催化剂的毒性催化剂使用的寿命与合成甲醇的操作条件有关铜基催化剂比锌铬催化剂的耐热性差得多因此防止超温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措施甲醇合成反应为放热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温度压力及气体组成对反应进行的程度及速度有一定的影响下面围绕温度压力气体的组成及空间速度对甲醇合成反应的影响来讨论工艺条件的选择在甲醇合成反应过程中温度对于反应混合物的平衡和速率都有很大影响对于化学反应来说温度升高会使分子的运动加快分子间的有效碰撞增多并使分子克服化合时的阻力的能力增大从而增加了分子有效结合的机会使甲醇合成反应的速度加快但是由一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醇的反应和由二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醇的反应均为可逆的放热反应对于可逆的放热反应来讲温度升高固然使反应速率常数增大但平衡常数的数值将会降低因此选择合适的操作温度对甲醇合成至关重要所以必须兼顾上述两个方面温度过低达不到催化剂的活性温度则反应不能进行温度太高不仅增加了副反应消耗了原料气而且反应过快温度难以控制容易使催化剂衰老失活一般工业生产中反应温度取决于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不同催化剂其反应温度不同另外为了延长催化剂寿命反应初期宜采用较低温度使用一段时间后再升温至适宜温度压力甲醇合成反应为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因此增加压力有利于反应向甲醇生成方向移动使反应速度提高增加装置生产能力对甲醇合成反应有利但压力的提高对设备的材质加工制造的要求也会提高原料气压缩功耗也要增加以及由于副产物的增加还会引起产品质量的变差pa操作温度350〜420°C至较高的压力和温度下一氧化碳和氢生成甲烷异丁醇等副产物这些副反应的反应热高于甲醇合成反应使床层温度提高副反应加速如果不及时控制回造成温度猛升而损坏催化剂近年来普遍使用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其活性温度范围在200〜300 C有较高的活性对于规模小于30万吨a的工厂操作压力一般可降为5Mpa左右对于超大型的甲醇装置为了减少设备尺寸合成系统的操作压力可以升至10Mpa左右设采用的是低压法入塔压强为514MPa合成甲醇所以工厂对压力的选择要在技术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空速空速的大小意味着气体与催化剂接触时间的长短在数值上空速与接触时间互为倒数一般来说催化剂活性愈高对同样的生产负荷所需的接触时间就愈短空速愈大甲醇合成所选用的空速的大小既涉及合成反应的醇净值合成塔的生产强度循环气量的大小和系统压力降的大小又涉及到反应热的综合利用当甲醇合成反应采用较低的空速时气体接触催化剂的时间长反应接近平衡反应物的单程转化率高由于单位时间通过的气量小总的产量仍然是低的由于反应物的转化率高单位甲醇合成所需要的循环量较少所以气体循环的动力消耗小当空速增大时将使出口气体中醇含量降低即醇净值降低催化剂床层中既定部位的醇含量与平衡醇浓度增大反应速度也相应增大由于醇净值降低的程度比空速增大的倍数要小从而合成塔的生产强度在增加空速的情况下有所提高因此可以增大空速以增加产量但实际生产中也不能太大否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1提高空速意味着循环气量的增加整个系统阻力增加使得压缩机循环功耗增加2 甲醇合成是放热反应依靠反应热来维持床层温度那么若空速增大单位体积气体产生的反应热随醇净值的下降而减少空速过大催化剂温度就难以维持合成塔不能维持自热则可能在不启用加热炉的情况下使床层温度跨掉气体组成原料气组成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现就以下几种原料气成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作一下讨论1惰性气体CH4N2A的影响合成系统中惰性气体含量的高低影响到合成气中有效气体成分的高低惰性气体的存在引起COCO2H分压的下降合成系统中惰性气体含量取决于进入合成系统中新鲜气中惰性气体的多少和从合成系统排放的气量的多少排放量过多增加新鲜气的消耗量损失原料气的有效成分排放量过少则影响合成反应进行调节惰性气体的含量可以改变触媒床层的温度分布和系统总体压力当转化率过高而使合成塔出口温度过高时提高惰气含量可以解决温度过高的问题此外在给定系统压力操作下为了维持一定的产量必须确定适当的惰气含量从而选择驰放气合适的排放量2CO和H2比例的影响从化学反应方程式来看合成甲醇时CO与H2的分子比为12CO2和H2的分子比是13 这时可以得到甲醇最大的平衡浓度而且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可使甲醇合成的瞬间速度最大但由生产实践证明当CO含量高时温度不易控制且会导致羰基铁聚集在催化剂上引起催化剂失活同时由于CO在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的吸附速率比H2要快得多所以要求反应气体中的氢含量要大于理论量以提高反应速度氢气过量同时还能抑制高级醇高级烃和还原物质的生成减少H2S中毒提高粗甲醇的浓度和纯度同时又因氢的导热性好可有利于防止局部过热和降低整个催化层的温度但氢气过量会降低生产能力工业生产中用铜系催化剂进行生产时一般认为在合成塔入口的VH2VCO5较为合适实际生产中我们的氢碳比按照以下关系确定H2-CO2COCO2 2052153CO2勺影响CO2对催化剂活性时空产率的影响比较复杂而且存在极值完全没有CO2勺合成气催化剂活性处于不稳定区催化剂运转几十小时后很快失活所以CO2是活性中心的保护剂不能缺少在CO2浓度4以前CO2寸时空产率的影响成正效应促进CO合成甲醇自身也会合成甲醇但如果CO2含量过高就会因其强吸附性而占据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因此阻碍反应的进行会使时空产率下降同时也降低了CC和H2的浓度从而降低反应速度影响反应平衡而且由于存在大量的CO2使粗甲醇中的水含量增加在精馏过程中增加能耗一般认为CO2在35左右为宜pa是最初生产甲醇的方法采用锌铬催化剂反应温度360-400 C压力196-294Mpa高压法由于原料和动力消耗大反应温度高生成粗甲醇中有机杂质含量高而且投资大其发展长期以来处于停顿状态低压法50-80 Mpa 是20世纪6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甲醇合成技术低压法基于高活性的铜基催化剂其活性明显高于锌铬催化剂反应温度低240-270 C在较低压力下可获得较高的甲醇收率且选择性好减少了副反应改善了甲醇质量降低了原料消耗此外由于压力低动力消耗降低很多工艺设备制造容易低压法甲醇合成工艺流程158 热交换器29分离器34压缩机器6甲醇合成塔7加热炉10中间储罐11闪蒸塔12轻馏分塔13精馏塔ICI 低压合成基本工艺过程①天然气脱硫②蒸汽转化③补碳及合成气压缩④甲醇合成⑤甲醇精制中压法98-120 Mpa 随着甲醇工业的大型化如采用低压法势必导致工艺管道和设备较大因此在低压法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合成压力即发展成为中压法中压法仍采用高活性的铜基催化剂反应温度与低压法相同但由于提高了压力相应的动力消耗略有增加目前甲醇的生产方法还主要有①甲烷直接氧化法2CH4CQ2CH3O②由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③液化石油气氧化法2.本设计的合成工艺以投资成本生产成本产品收率为依据选择中压法为生产甲醇的工艺用CC和H2在加热压力下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其主要反应式为f CH3CHCC H2经过净化的原料气经预热加压于5 Mpa220 °C下从上到下进入Lurgi反应器在铜基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出口温度为250 C左右甲醇7左右因此原料气必须循环则合成工序配置原则为图2-2 甲醇的合成是可逆放热反应为使反应达到较高的转化率应迅速移走反应热本设计采用Lurgi管壳式反应器管程走反应气壳程走4MPa的沸腾水粗甲醇驰放气图1-1 合成合序配置原则甲醇合成的工艺流程图① 这个流程是德国Lurgi 公司开发的甲醇合成工艺流程采用管壳式反应器催化剂装在管内反应热由管间沸腾水放走并副产高压蒸汽甲醇合成原料在离心式透平压缩机内加压到52 MPa 以15的比例混合循环混合气体在进反应器前先与反应后气体换热升温到220 C左右然后进入管壳式反应器反应反应热传给壳程中的水产生的蒸汽进入汽包出塔气温度约为250 C含甲醇7左右经过换热冷却到40 C冷凝的粗甲醇经分离器分离分离粗甲醇后的气体适当放空控制系统中的惰性气体含量这部分空气作为燃料大部分气体进入透平压缩机加压返回合成塔合成塔副产的蒸汽及外部补充的高压蒸汽一起进入过热器加热到50 C带动透平压缩机透平后的低压蒸汽作为甲醇精馏工段所需热源52 甲醇合成塔的选择甲醇合成反应器实际是甲醇合成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从操作结构材料及维修等方面考虑甲醇合成反应器应具有以下要求1催化剂床层温度易于控制调节灵活能有效移走反应热并能以较高位能回收反应热2反应器内部结构合理能保证气体均匀通过催化剂床层阻力小气体处理量大合成转化率高催化剂生产强度大3结构紧凑尽可能多填装催化剂提高高压空间利用率高压容器及内件间无渗漏催化剂装御方便制造安装及维修容易甲醇合成塔主要由外筒内件和电加热器三部分组成内件事由催化剂筐和换热器两部分组成根据内件的催化剂筐和换热器的结构形式不同甲醇内件份为若干类型按气体在催化剂床的流向可分为轴向式径向式和轴径复合型按催化剂筐内反应惹得移出方式可分为冷管型连续换热式和冷激型多段换热式两大类按换热器的形式分为列管式螺旋板式波纹板式等多种形式目前国内外的大型甲醇合成塔塔型较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五种1冷激式合成塔这是最早的低压甲醇合成塔是用进塔冷气冷激来带走反应热该塔结构简单也适于大型化但碳的转化率低出塔的甲醇浓度低循环量大能耗高又不能副产蒸汽现已经基本被淘汰2 冷管式合成塔这种合成塔源于氨合成塔在催化剂内设置足够换热面积的冷气管用进塔冷管来移走反应热冷管的结构有逆流式并流式和U 型管式由于逆流式与合成反应的放热不相适应即床层出口处温差最大但这时反应放热最小而在床层上部反应最快放热最多但温差却又最小为克服这种不足冷管改为并流或U 形冷管如1984 年ICI公司提出的逆流式冷管型及1993年提出的并流冷管TCC型合成塔和国内林达公司的U形冷管型这种塔型碳转化率较高但仅能在出塔气中副产0 4MPa的低压蒸汽日前大型装置很少使用3 水管式合成塔将床层内的传热管由管内走冷气改为走沸腾水这样可较大地提高传热系数更好地移走反应热缩小传热面积多装催化剂同时可副产25Mpa40MPa勺中压蒸汽是大型化较理想的塔型4固定管板列管合成塔这种合成塔就是一台列管换热器催化剂在管内管间壳程是沸腾水将反应热用于副产30MPa-40MPa勺中压蒸汽代表塔型有Lurgi公司的合成塔和三菱公司套管超级合成塔该塔是在列管内再增加一小管小管内走进塔勺冷气进一步强化传热即反应热通过列管传给壳程沸腾水而同时又通过列管中心的冷气管传给进塔的冷气这样就大大提高转化率降低循环量和能耗然而使合成塔的结构更复杂固定管板列管合成塔虽然可用于大型化但受管长设备直径管板制造所限在日产超过2000t 时往往需要并联两个这种塔型是造价最高的一种也是装卸催化剂较难的一种随着合成压力增高塔径加大管板的厚度也增加管板处的催化剂属于绝热段管板下面还有一段逆传热段也就是进塔气225 E管外的沸腾水却是248 C不是将反应热移走而是水给反应气加热这种合成塔由于列管需用特种不锈钢因而是造价非常高的一种5多床内换热式合成塔这种合成塔由大型氨合成塔发展而来日前各工程公司的氨合成塔均采用二床四床内换热式合成塔针对甲醇合成的特点采用四床或五床内换热式合成塔各床层是绝热反应在各床出口将热量移走这种塔型结构简单造价低不需特种合金钢转化率高适合于大型或超大型装置但反应热不能全部直接副产中压蒸汽典型塔型有Casale 的四床卧式内换热合成塔和中。

年产20万吨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装置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20万吨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装置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20万吨/年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装置工艺设计摘要苯乙烯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苯乙烯的现状及发展概况,苯乙烯反应的工艺条件,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苯乙烯的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

本设计以年处理量20万吨乙苯为生产目标,采用乙苯三段催化脱氢制苯乙烯的工艺方法,对整个工段进行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物料衡算,并利用流程设计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全流程模拟计算,选用适宜的操作单元模块和热力学方法,建立过程模型进行稳态模拟计算并绘制了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在设计过程中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简化计算,将整个流程分为了反应和精馏分离两个部分,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优化,并确定了整套装置的主要工艺尺寸。

由于本设计方案使用计算机过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进行仿真设计,减少了实际设计中的大量费用,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及最优综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乙苯,苯乙烯,脱氢,Aspen Plus,模拟优化AbstractStyrene Monomer(SM)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rganic chemical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yrene at home and abroad, styrene reaction conditions, catalyst for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to styrene, styrene production methods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annual handling capacity of 200,000 tons of ethylbenzene production targets, ethylbenzene three-stage dehydrogenation using styrene in the process, the entire section in the process design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of the mission statement of the entire process the material balance, process design simulation software Aspen Plus simul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ntire process, choose the appropriate operating unit module and thermodynamic methods, process model for steady-state simulation and draw the P&ID diagram. The entire process in the design process, simplify the calculation, the whole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reaction and distillation to separate the two parts, the use of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entire process flow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and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main process of the entire device .This design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 software Aspen Plus simulation designed to reduce the substantial costs of the actual design,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process and optimal synthesi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Ethylbenzene,Styrene,dehydrogenation,Aspen Plus,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目录1 前言 (1)1.1 苯乙烯现状及发展概况 (2)1.2 乙苯脱氢制取苯乙烯反应工艺条件研究 (2)1.2.2 温度 (2)1.2.3 进料比 (3)1.2.4 压力 (3)1.3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研究 (3)1.3.1 国内外苯乙烯催化剂研究现状 (4)1.3.2 国内催化剂研发的建议 (5)1.4 苯乙烯生产方法概述 (7)1.4.1 乙苯脱氢法 (7)1.4.2 乙苯共氧化法 (7)1.4.3 甲苯为原料合成苯乙烯 (8)1.4.4 乙烯和苯直接合成苯乙烯 (8)1.4.5 乙苯氧化脱氢 (8)1.5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工艺方法概述 (9)1.5.1 Lummus/UOP乙苯脱氢工艺 (9)1.5.2 Fina/Badger乙苯脱氢工艺 (9)1.5.3 乙苯脱氢选择性氧化工艺(Smart工艺) (10)1.6 Aspen Plus软件及功能简介 (10)1.7 本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及意义 (12)2 设计部分 (13)2.3 设计任务书 (13)2.3.1 乙苯催化脱氢主、副反应 (13)2.3.2 乙苯脱氢催化剂 (13)2.3.3 乙苯脱氢反应条件 (13)2.3.4 乙苯脱氢工艺流程 (14)2.4 物料衡算 (14)2.4.1 脱氢绝热反应器 (15)2.4.2 油水分离器 (17)2.4.3 乙苯—苯乙烯精馏塔 (20)2.4.4 甲苯—乙苯精馏塔 (21)2.4.5 苯—甲苯精馏塔 (21)2.4.6 苯乙烯精馏塔 (22)2.5 Aspen Plus模拟工艺流程设计 (22)2.3.1 状态方程及模块的选择 (22)2.3.2 动力学方程选择 (23)2.3.3 反应部分操作参数和关键控制 (24)2.3.4 精馏部分操作参数 (34)3 设计结果与讨论 (42)3.1 苯乙烯工艺流程图及流程概述 (42)3.2 Aspen Plus软件模拟流程及其简述 (43)3.2.1 反应部分概述 (43)3.2.2 分离部分模拟 (44)3.3 主要设备工艺参数汇总 (44)3.3.1 换热器组 (44)3.3.2 反应器 (45)3.3.3 精馏分离部分 (45)3.4 公用工程一览 (45)3.4.1 加热蒸汽 (45)3.4.2 生产用电 (45)3.4.3 冷却用水 (46)3.5 讨论 (46)符号说明 (48)致谢 (49)参考文献 (50)1前言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本原料,是除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环氧乙烷(EO)以外的第四大乙烯衍生产品。

年产20万吨乙苯氧化制苯乙烯装置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20万吨乙苯氧化制苯乙烯装置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20万吨乙苯氧化制苯乙烯装置工艺设计毕业设计第一章引言本文档旨在对年产20万吨乙苯氧化制苯乙烯装置的工艺设计进行毕业设计的研究和呈现。

第二章装置工艺设计2.1 工艺流程首先,乙苯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反应器,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氧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苯乙烯。

反应产物经过分离和纯化工序后得到纯净的苯乙烯产品。

2.2 设备选择针对年产20万吨的生产规模,需要选择适当的设备来承担反应和分离纯化过程。

根据现有技术和市场情况,我们建议选用先进的反应器和分离设备,以确保装置的高效运行和产品质量。

2.3 工艺控制为了保证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产品的稳定品质,需要设计合理的工艺控制系统。

这包括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第三章装置经济评价3.1 投资估算在进行装置工艺设计的同时,需要对整个项目的投资进行估算。

这包括设备采购、建设和运营费用等方面的考虑,以便进行合理的经济评价和决策。

3.2 经济效益分析在投资估算的基础上,需要对装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这包括年产量、销售价格、成本费用等方面的考虑,以便评估该装置是否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

第四章结论本文对年产20万吨乙苯氧化制苯乙烯装置的工艺设计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合理选择设备和设计工艺控制系统,以及进行经济评价,可以确保装置的高效运行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 王某某,李某某. 年产20万吨乙苯氧化制苯乙烯工艺设计[J]. 化工科技,20XX(XX):XX-XX.[2] 张某某,刘某某. 乙苯氧化制苯乙烯装置经济评价[J]. 化工经济,20XX(XX):XX-X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年产20万吨PX装置的工艺设计
一、文献综述
1.1课题研究意义
对二甲苯(PX)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甜味和芳香气味,不溶于水,溶于酒精、氯仿、苯等有机溶剂。

对二甲苯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

二甲苯广泛存在于汽油中。

在汽油中的含量约6%~10%,是汽油高性能抗爆性的重要组分,没有它,就不能生产高品质的汽油。

PX为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生产对二苯甲酸(PTA)及对二苯甲酸二甲酯(DMT),分别占PX消费量的80%和12%左右,这两种单体又是生产聚酯纤维和聚酯塑料的原料。

全球产量的98%左右用于生产聚酯。

聚酯的绝大部分用于生产涤纶,涤纶是目前生产和消费最多的化纤品。

我国是化纤大国,合成纤维生产需要大量PX。

部分聚酯用于制造饮料瓶,我们日常消费的可乐、汽水、果汁,都可以是用聚酯瓶包装的。

除此之外,对二甲苯在医药、香料、油墨、农药、染料以及溶剂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对二甲苯的广泛用途使它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所以,PX装置的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

1.2 PX装置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PX装置国内外现状
聚酯纤维的迅速发展,拉动了其上游原料精对苯甲酸的消耗,进而有拉动了PTA的上游原料对二甲苯的市场严重供不应求,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2012年,世界PX的装置生产能力约4000万吨/年,70%以上的装置在亚洲地区,新建产能也大都集中在亚洲,主要为韩国和中国。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最大的生产集团,占总产能的42.5%其次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占总产能的22.0%。

2009年是我国PX生产能力增长最快的一年,新增产能284万吨,比2008年的442.1万吨增长64.2%。

截至2012年9月底,我国PX 的生产厂家有13家总生产能力达到821.1万吨/年。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PX生产和消费国,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20%,消费量占全球38%左右。

北美地区的新建PX装置主要集中在美国,用于生产PTA的PX将提高到82.1%。

由于生产成本较低加之原料供应充足,中东的石化产业投资将稳步增长。

该区域将建设更多的PTA和PX装置,用于生产PTA的PX比例也将进一步增长。

在欧洲对二甲苯PX的总生产能力约为310.0万吨/年。

由于全球一系列对二甲苯生产装置的问题以及亚洲新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使得世界对二甲苯供应紧张价格上涨。

2002年由于有200多万吨/年的对苯二甲酸生产能力投产,其中第二季度在中国中国台湾以及韩国就有
155万吨/年的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建成投产,使得亚洲地区的对二甲苯供应紧张。

1.2.2 PX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对二甲苯最早是从重整油和裂解石油中抽提和分离而得,但随着聚酯工业的不断发展,该方案法获得的对二甲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近年来,苯、甲苯、二甲苯(BTX)的市场需求旺盛,但BTX中的甲苯和二甲苯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重要调和组分,因此加剧了BTX的供需矛盾,生产BTX的原料是石油脑,但石油脑又是制取乙烯的原料,我国对乙烯需求很大,因此石油脑供应不足,制约了BTX的生产能力。

LPG芳构化既可以实现LPG增值利用,又可以缓解BTX供应紧张的局面,发展前景良好。

除采用传统的原油提炼石脑油作为 PX装置的原料外,积极拓展其它如凝析油、甲醇等原料的使用,同时结合新技术,逐步解决资源紧张的局势。

1.3 PX的主要生产工艺
目前生产对二甲苯(PX)已经有多种不同的工艺。

PX 生产工艺主要还是石脑油路线,即以石脑油为原料,经重整、芳烃抽提、二甲苯分离、苯和甲苯分离、歧化、异构化、吸附分离等装置组成的芳烃联合装置生产制得。

其中抽提法有UOP的Isomar和Parex 工艺、Axens的Eluxyl工艺、ExxonMobil化学的XyMax工艺;甲苯歧化法有UOP的Px-Plus 法、ExxonMobil化学的PxMax法。

以液化石油气为原料生产PX的工艺有由BP和UOP
合作开发的Cyclar工艺,首套工业化装置已在沙特阿拉伯Yanbu的IbnRushd厂建成,并于1999年投产。

1.3.1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
甲苯歧化反应是甲苯经过歧化反应生成苯和二甲苯。

烷基转移反应是指苯与C9、C10芳烃之间的烷基转移反应。

该工艺的特点是将产量相对过剩的甲苯和或价值相对较低的C9、C10转化成苯和二甲苯,是工业上增产PX的主要手段。

代表性的工艺有Mobil公司的MSTD工艺、UOP公司的Tatoray工艺、IEP/Mobil公司的Tranplus工艺等。

甲苯歧化工艺技术主要取决于催化剂,目前甲苯歧化工艺方法主要有Xylcne-Plus法(常压气相不临氢工艺)、Tatoray法(加压气相临氢工艺法)、LTDP(低温加氢液相不临氢工艺)及MTDP法(气相加压不临氢工艺)等。

1.3.2二甲苯异构化
从催化重整油和裂解汽油中获得的C8芳烃,对二甲苯含量仅为混合二甲苯质量的
25%左右,且乙苯所占比例较大,为最大限度地生产对二甲苯,需将C8芳烃进行异构化反应生成对二甲苯。

典型的工艺有:东丽公司的Isolene(II)工艺、UOP公司的Isomer 工艺、Engelhard公司的Octafining工艺、Mobil公司的MHAI工艺等。

其中MHAI工艺采用活性高、选择性好、操作条件温和、催化剂结焦速率慢、运转周期长再生性能好的分子筛催化剂,能使乙苯转化率达60%~70%,二甲苯损耗率则可降低至1.8%,非芳烃转化率达20%,二甲苯的选择性达平衡值的102%。

1.3.3甲苯甲醇烷基化
甲苯甲醇烷基化合成对二甲苯是一条增产对二甲苯的新的工艺路线,为甲苯转化和C1资源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该技术主要采用了一种能提高甲苯甲醇烷基化反应选择性的催化剂。

该催化为含氧化物改性剂并经苛刻蒸汽处理的ZSM.5沸石催化剂。

甲醇与甲苯烷基化生成PX的同时,会有甲醇脱水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副反应。

大连化物所采用改性的沸石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利用沸石分子筛的择形催化作用, 高选择性地制取PX, 反应产物中PX 在二甲苯异构体中的选择性可以达到93% ~ 98%,同时原料中的甲醇可以联产乙烯和丙烯。

乙烯是生产精对苯二甲酸( PTA )的原料之一,而目前乙烯主要来源于石脑油裂解。

该工艺最具吸引力的特点是PX 收率要比传统的甲苯择形歧化工艺高一倍, 且具有许多优点: 每生产1 t PX 产品所需的甲苯可由甲苯择形歧化法的约218 t下降到110 ;t 原料甲醇价格比较便宜; 苯的产量可以忽略。

因此, 甲苯甲醇选择性烷基化生产PX 工艺路线将是未来最经济、最为可行的PX 生产技术路线。

二、本课题要研究内容
2.1 研究内容
本课题为年产20万吨PX生产装置的工艺设计,课题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原料及工艺路线选择
(2)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并绘制工艺流程简图
(3)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4)进行主要设备的选型和计算
(5)绘制工艺物料流程图
(6)车间布置的设计,绘制车间布置图
(7)撰写设计说明书
2.2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甲苯甲醇烷基化法生产PX,在ZSM-5催化剂催化剂作用下甲苯与甲醇反应,直接生成对二甲苯。

其过程可分为对二甲苯的合成和合成产物的分离,来得到纯度高的对二甲苯。

工艺流程见图如下:
应用Aspen plus进行工艺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测出进出口物流的流量、组成及性质,设计可行的操作条件和设备尺寸;在物料、热量衡算的基础上,再应用化工原理及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知识进行主要设备的选型与计算,用Atuocad软件绘制工艺流程图,根据原料及产品的特性及车间布置的相关设计规范和规定,进行车间布置设计,并用Atuocad绘制车间布置图。

参考文献
1顾道斌.甲苯甲醇催化烷基化制对二甲苯技术研究进展[J].天然气化工学报
工.2013.06(38):62-66
2 钱伯章.对二甲苯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J].化学工业.2010.08(8):21-23
3 顾祥万.对二甲苯市场分析及发展建议[J].化工学报.2014.06(6):1628-1631
4郭乳生,李书纹,王祥生.甲苯-甲醇合成对二甲苯新工艺经济分析[J].辽宁化工,2013,05(6):25-30
5王莉,朱景利,李华宝,王艳军.甲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热力学分析与计算[J].化学工程.2008.10(10):48-50
6 赵岩.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合成对二甲苯催化剂的研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7崔小明.我国对二甲苯生产技术现状及市场分析(上)[J].上海化工,2012,37(12):31-35
8 邵平.甲苯甲醇合成对二甲苯的新技术及市场分析[J].炼油与化工,2012,23(5):6-7. 9杜玉如,娄阳.国内外对二甲苯生产消费现状及市场分析[J].聚酯工业,2009,22(3):15-16
10丰存里.我国对二甲苯行业分析及发展建议[J].化工进展,2013,08(8):1988-1993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