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提纲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提纲
一、古代文学的概述
1.古代文学的时期划分和特点
2.古代文学的基本体裁和代表作品
3.古代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二、《诗经》
1.《诗经》的特点和内容
3.《诗经》的主要传世版本和研究意义
三、《楚辞》
1.《楚辞》的特点和分类
2.《楚辞》的代表作品赏析
3.《楚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四、《论语》
1.《论语》的背景和作者
2.《论语》的思想和主要内容
3.《论语》的意义和影响
五、唐诗
1.唐诗的时期背景和特点
2.唐诗的基本体裁和代表作品
3.唐诗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六、宋词
1.宋词的时期背景和特点
2.宋词的基本体裁和代表作品
3.宋词的艺术特色和意义
七、元曲
1.元曲的时期背景和特点
2.元曲的基本形式和代表作品
3.元曲在中国戏剧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明清小说
1.明清小说的时期背景和特点
2.明清小说的基本形式和代表作品
3.明清小说的题材和艺术成就
九、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和阅读技巧
1.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2.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3.如何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之美
十、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1.古代文学作品在现代文学中的影响和传承
2.古代文学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启示和反思
3.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以上是一个关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的复习提纲,可根据需要进行细分
和扩展,重点掌握每个部分的基本概念、代表作品和相关研究内容。
同时,通过阅读原著、研究相关文献和参加讨论,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
欣赏,提高复习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复习资料.doc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一、填空1变风变雅指的是《诗经》中以《国风》民歌和收于二《雅》的文人讽喻诗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
2、“采荼薪樗,食我农夫”是《诗经·豳风·七月》中描写农奴生活比较典型的诗句。
3、叠咏体指的是重章复唱的形式,是《诗经》篇章结构和语言方面的特色。
《诗经》中约有一半以上的短篇抒情歌诗在复唱时采用同样章句或更换1-2词语,这样便于歌唱、传诵和记忆,又适于反复抒情。
4、“制彼裳衣,勿士行枚”是《诗经·豳风·东山》中表达抒情主人公对战争厌倦的名句。
5、《国殇》是楚辞《九歌》的最后一篇,诗歌内容是颂悼为国捐躯的死难将士。
6、“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衰竭”出自汉乐府《铙歌十八首·上邪》7、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诗歌流派,重写实、尚通俗,以写讽喻时事的乐府诗著称。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
8、“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曹操的《短歌行》。
9、在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法场”一折,绝望的窦娥唱道:“[滚绣球]······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0、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11、“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是曹植《洛神赋》中描摹洛神体态的佳句。
12、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选录了温庭筠等十八位词家之作五百首,其中,温作占六十六首之多。
13、“四大南戏”指的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14、“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襟”出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15、杜甫的诗歌创作主要在“安史之乱”之后,他与千千万万民众一样流离失所,他的诗如《三吏》《三别》等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了这场大战乱所造成的灾难,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被誉为“诗史”。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1》复习资料
22. “初唐四杰”指的是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23.王维《使至塞上》以英特豪逸之气融贯于出色的景物描写之中,形成雄浑壮阔的诗境。
24.高适性情狂放不羁,想通过立功边塞而封侯。
25.李白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
26.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
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传统对他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有巨大影响。
27.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不平则鸣”说。
28.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J29李商隐的爱情诗情挚意真、深厚缠绵。
30.孟郊写得最多、也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充满幽僻、遇金、苦涩意象的诗作。
3L简论司马迁《史记》的艺术特色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一改先秦史传以事为主的叙述方式,首创纪传体,第一次找到了文学与史学的契合点。
历史人生化,人生历史化,形成了《史记》纪传特有的艺术魅力,大批血肉丰满、神采飞动的人物形象由此呈现。
作者笔端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2.简述汉乐府《陌上桑》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特色汉乐府《陌上桑》,属于《相和歌辞•相和曲》。
该诗通过采桑女罗敷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突出了她的美丽、坚贞与机智。
除了铺张描叙而外,该诗在塑造人物时还成功地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虚摹传神,取得了令人难忘的艺术效果。
33.简论《论语•先进》侍坐章中人物的个性风采《论语•先进》侍坐章,是论语中最富于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 该文通过对孔子和四位弟子在抒发各自志向抱负时的人物语言和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个性风采,如孔子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师长风度,子路的鲁莽直率,曾点的淡泊洒脱,冉有、公西华的谨慎谦逊,等等,都给人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34.简论《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庄子》的散文极富文学色彩,想象丰富而奇特,善于夸张,行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运用卮言、重言、寓言等手法,“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刘熙载《艺概•文概》),将玄奥的哲理与生动的形象及诗意的境界融为一体。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高分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高分必备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导论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第二节神话传说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第二节社会政治诗第三节情爱诗第四节史诗及其他第五节《诗经》的文学成就第三章先秦散文第一节历史散文第二节诸子散文第四章屈原和楚辞第一节楚辞的产生第二节屈原及其创作第三节《离骚》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第五节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散文第一节李斯与秦代散文第二节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第三节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第四节东汉散文第二章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第一节司马迁及其《史记》写作第二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第三节班固《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第三章汉代辞赋第一节贾谊、枚乘与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第二节司马相如扬雄第三节西汉中后期其他辞赋作家及东汉辞赋的承变第四章汉代诗歌第一节乐府民歌第二节五言诗的起源第三节《古诗十九首》及其他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风骨第一节曹操与曹丕第二节曹植第三节建安七子及蔡琰第二章正始之音第一节时代思潮与正始诗歌第二节阮籍诗第三节嵇康诗第三章两晋诗坛第一节太康诗风第二节左思与刘琨第三节游仙诗与玄言诗第四章杰出诗人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第二节陶渊明的诗歌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第五章南北朝诗歌第一节南朝诗歌第二节北朝诗歌第三节南北朝乐府民歌第六章魏晋南北朝赋第一节建安赋作的繁荣第二节两晋赋坛的多样化倾向第三节精致化的南朝骈赋第四节北朝赋与庾信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散文第一节魏晋文章第二节南朝骈文第三节北朝散文第八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小说创作的繁荣第二节志怪小说与《搜神记》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第九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第一节《典论?论文》与《文赋》第二节刘勰《文心雕龙》第三节钟嵘《诗品》及其他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文学第二节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第三节杜审言与沈、宋第四节陈子昂与张若虚等第二章盛唐诗歌第一节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第二节王翰、王昌龄、崔颢等豪侠诗人第三节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第三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性格第二节李白的乐府歌行第三节李白的绝句第四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第四章杜甫第一节杜甫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杜诗的“诗史”性质及写实手法第三节杜诗的沉郁顿挫和律体成就第四节杜诗的集大成和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大历诗坛第一节韦应物与刘长卿第二节大历十才子第三节顾况、李益第六章中唐诗歌第一节白居易、元稹等人第二节韩愈、孟郊第三节李贺第四节刘禹锡、柳宗元第七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一节李商隐第二节杜牧、许浑导论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1、爱情.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色彩.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长恨歌》、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2、友情.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1、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2、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宗教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1、抒情传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色,但无论是抒情文体还是叙事文体,都有明显的抒情特色.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诗化世界的认知方式,因此在表诉上就常常着重于内心感情的抒发而不是着重与外物的描写.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深远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2、我国各体文学虽式样各异,但有一点相通,那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篇,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心境与物镜融合无间.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2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3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第二节神话传说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神话的性质特征: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神话的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宗教起源说.劳动起源说认为神话伴随着初民的劳动生活而产生,宗教起源说指实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内容总是反映着劳动生活,初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漫长时期的劳动生活有直接关系,劳动生活是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宗教起源说:初民的敬畏和崇拜观念,产生于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最初思考,这便是最初的宗教观念.当他们从崇拜敬畏,变而为企图解释和支配自然力时,神话也就产生了.神话的产生与原始宗教有极大联系.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一.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二.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三.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四.实际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①中国神话的特征一.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二.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三.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四.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变化和成型.②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一.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二.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源泉.第二章《诗经》1《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维天之命》、《武》、《载芟》《閟宫》2.颂赞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第一节《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笙诗6篇不在305之数.2.《诗经》的收集和编定①采诗说.②献诗说.③删诗说.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意义.以音乐的不同作分类依据.风,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正声,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又缘于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3.《诗经》的流传《诗经》在先秦时代的三个作用一是在祭祀、宴享时奏唱,二是作为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三是作为教育的课本.《诗经》的流传秦火后遭焚,靠学者记诵保全.汉传授《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汉代经学兴,为五经之一.东汉末,郑玄为毛诗作笺,随郑学大昌,毛诗独行,余三家诗亡.今日所见《诗经》即毛诗.第二节社会政治诗1.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①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治国政策的批评.a.揭露宫闱丑行,如《邶风.新台》.b.批判贵族统治者荒淫无耻,如《鄘风.相鼠》.②反映繁重徭役带来的苦难,抒发愤怨情绪.a.如《邶风.击鼓》、《王风. 君子于役》,徭役使夫妻生离.b.如《魏风.涉岵》,繁重徭役造成不人道结局.c.如《豳风.东山》,征夫对徭役的痛苦体验.③对剥削不满.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2.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①从自身的体会入笔,抱怨劳逸不均.如《邶风.北门》;②《小雅》、《大雅》中有一些诗作,或发抒忧国忧民的心情,或直斥高层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如《小雅.正月》;3.抒发生活郁懑和人生忧伤的诗:①《桧风.隰有苌楚》比衬隐托出人有知有识所以多有生存的苦闷.②《魏风.园有桃》表达了“士”的人生悲哀,抒发了不被理解的苦恼.③《王风.黍离》,是东周大夫悲叹西周沦亡之作,这诗的家国哀思,对后代文学有极其深远的影响.4.称颂执政者的诗:赞美尽瘁为公的执政者.如《召南.甘棠》是人民歌颂、怀念召公的作品,《卫风.淇奥》赞美卫武公德美才俊.第三节情爱诗1.歌咏美丽的爱情.如《郑风.溱洧》写男女自由表达爱情;①表白男女的悦慕,直率、大胆而浪漫.如《召南.摽有梅》,这是一位待嫁女子的咏唱,把女子焦急待嫁的心情毫无掩饰的展露出来.②表现为温文典雅.如《邶风.静女》,以馈赠信物抒写纯真的爱情,娴雅美好.2.抒写婚姻生活.如《周南.桃夭》写女子的出嫁,《郑风.女曰鸡鸣》写夫妇间缠绵的情爱,《郑风.风雨》写夫妇久别重逢.3.反映某些相关社会问题.①反映爱情同礼教、社会舆论的矛盾.如《郑风.将仲子》女畏人言.②关于弃妇的问题.如《卫风.氓》控诉丈夫始乱终弃的行径.第四节史诗及其他1.史诗最著名的五篇周人史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2.《大雅》的五篇史诗叙述了自周人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1.有选择地描绘具体的事件,从而歌颂先祖的功勋,抒发了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2.周人史诗还有先祖神化的记述.3.总结历史教训,提出治国思想.3.《七月》的内容梗概.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共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等事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各种劳作,反映农夫衣食住行的情况,有较大史料价值.4.《芣苢》的艺术特点.以简练浅白的词语反复咏唱,各章之间只是更换了几个近义词,而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情韵悠长.第五节《诗经》的文学成就一.简析《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1.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比如社会政治诗,作者往往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感受生活、表达爱憎.2.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表达相思,就直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 抒发男女爱情坦言以陈,毫无掩饰.表达社会政治情感的诗作也是如此,如《秦风.黄鸟》抒发民众对秦穆公殉葬车氏三子的愤慨,反复咏唱:“彼苍者天!歼我良人”.3.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感情.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里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二.《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①.直接叙事的如:《七月》②.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先勾勒春日和煦的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③.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的大多数都是如此.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A.修辞意义上的手法,是《诗经》中用比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B.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用借喻手法,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①.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伏彼起的水鸟的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②.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则往往是起到起韵的作用.如《唐风.山有枢》,起句“山有枢,隰有榆”同下面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关联,其作用只在起韵.三.《诗经》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1.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所谓重章,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句再罗列一遍,而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①.词虽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的最后两章.《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②.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清人方玉润赏评道:“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徊无限”,就是指它层递深入的特点.这类诗在《诗经》中也有一定数量.2.《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在四言的基本句型下,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如《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这种不拘四言、长短自如的句式,有浓厚的民歌风味.3.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4.语言很有特色.①词汇丰富;②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③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或“六义”.后人把赋、比、兴从“六诗”或“六义”中剥离出来,认定为《诗经》的表现方式.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A.直接叙事的,如:大部分《颂》诗,《大雅》中的史诗,《小雅》中的宴饮诗,以及《国风》中的《七月》、《氓》等等,往往在叙事中熔铸着情感,“叙物以言情”.B.直接刻画描写的,如《芣苢》、《十亩之间》,只是平实客观的描写场面或人物,而情感自然见出.又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从场外旁观的视角,客观记录所见,而温馨喜悦之情自然流出.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中的大多数都是如此.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A.修辞意义上的手法,是《诗经》中用比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用借喻手法,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伏彼起的水鸟的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这一类兴,都和比难以截然区分.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则往往只是起到起韵的作用.如《唐风.山有枢》,起句“山有枢,隰有榆”同下面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关联,其作用只在起韵.赋、比、兴在理论上虽然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交互出现,经常重叠.因此在批评实践中也不易区分.同一首诗,有人认为是赋,有人认为是比或兴.第三章先秦散文①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期末复习资料一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日月忽其不淹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脉脉不得语。
3.风烟俱净,,从流飘荡,。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简析苏轼的《江城子·记梦》。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试析曹植《白马篇》中的少年英雄形象。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天宝(唐玄宗年号)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
六宫有美色者,辄至别所,上阳是其一也。
贞元(唐德宗年号)中尚存焉。
”(白居易原诗序)“只‘惟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二语,已见宫人之苦,而杨妃(杨贵妃)之嫉妒专宠,足以致乱矣。
女祸之诫,千古昭然。
”(《唐诗别裁》)结合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诗,谈谈你对“女祸之诫,千古昭然”这一评论的看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期末复习资料二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桑之未落,。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世胄蹑高位,。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5.,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简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思想蕴含。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试析《项脊轩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明清近代卷)复习资料
一、诗词背诵1、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2、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咏煤炭》)3、闲来闲往曾无为,时笑时歌自有情。
(沈周《溪上》)4、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唐寅《把酒对月歌》)5、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汤显祖《牡丹亭·惊梦》)6、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伟业《圆圆曲》)7、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顾炎武《又酬傅处士山次韵二首(其二)》)8、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10、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袁枚《马嵬四首(其二)》)11、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蒋士铨《岁暮到家五首(其二)》)12、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黄景仁《都门秋思四首(其三)》)13、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14、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其六》)15、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龚自珍《咏史》)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二、诗人及流派1、高启:明代第一诗人。
2、李东阳:茶陵诗派之首领。
3、李梦阳:为复古派前七子领袖人物,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4、何景明:前七子首领。
5、李攀龙&王世贞:后七子领袖。
6、袁宏道:公安派的领袖人物,在“三袁”中成就和影响最大;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理论。
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
第一章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第一节宋初诗文和西昆派一、宋初的复古思潮和散文作家1. 王禹偁是宋初首先提倡古文的作家之一其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2. 柳开和王禹偁同是宋初倡导古文的作家。
柳开“尊韩”3.柳开和穆修文学理论上提出了鲜明的复古主张。
二、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白体诗人”:李昉、徐铉、徐锴、王禹偁、王奇白体诗:宋初馆阁唱和之风盛行,多模仿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留连风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近清雅。
王禹偁字元之诗风平易自然平易流畅,简雅古淡散文化手法;后期逐渐深刻化“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王禹偁诗歌创作所具有的成熟化了的宋诗的某些重要特征和内在质素,而这一点也正是王禹偁的诗歌在宋诗发展史上的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三、宋初的晚唐体诗人稍后于白体诗人活跃于宋初诗坛上的是晚唐体诗人。
这一派诗人继承晚唐诗风,推崇贾岛、姚合等人,故称“晚唐体”。
晚唐体: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但并不忽视炼字炼句。
由于苦吟,所以常有沁人心脾的佳句,而且往往在两联对句上见出功夫。
生活积累不足,意境较狭,往往沉溺于用小巧细碎的笔法来描摹景物,或者发抒清苦幽僻的个人性情,变化不多,波澜很少。
晚唐体诗人主要有:林逋、潘阆、寇准、魏野、魏闲、鲁三交、赵忭及九僧等。
晚唐体代表作家1.潘阆自号逍遥子有《逍遥集》2.魏野字仲先冲淡闲逸,胸次不俗3.林逋字君复卒谥“和靖先生”称为“梅妻鹤子”诗风格清淡,意趣高远山园小梅二首之一曲尽梅之神态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4.九僧学晚唐体最为逼真九僧中当以惠崇为代表。
5.寇准字平仲《寇莱公集》四、西昆体的盛衰(作家众多,影响广泛)“西昆体”这一诗派的形成,以《西昆酬唱集》为标志真宗命杨亿等着手编纂《历代君臣事迹》(后改名《册府元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题
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括号中为参考答案 1、桑之未落,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 。
……桑之落矣, 。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其叶沃若,无与士耽,其黄而陨) 2、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 , 。
(而御六气之辩,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自伯之东, 。
岂无膏沐, ? ,杲杲日出。
愿言思伯, 。
(首如飞蓬,谁适为容,其而其雨,甘心首疾) 4、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秋风萧瑟天气凉, 。
,念君客游思断肠。
……明月皎皎照我床, 。
牵牛织女遥相望, ?(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星汉西流夜未央,尔独何辜限河渠) 6、其形也,翩若惊鸿, 。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 香袜生尘。
(婉若游龙,陵波微步) 7、郁郁涧底松,离离上山苗。
, 。
世胄蹑高位, 。
地势使之然, 。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英俊沉下僚,由来非一朝) 8、如彼翰林鸟, ;如彼游川鱼, 。
(双栖一朝只,比目中路析) 9、世胄蹑高位, 。
……冯公岂不伟? 。
(英俊沉下僚,白首不见招) 10、种豆南山下, 。
, 。
道狭草木长,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夕露沾我衣。
) 11.“余霞散成绮, 。
喧鸟覆春洲, 。
”(澄江静如练,杂英满芳甸。
) 1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游鱼细石。
) 13、采莲南塘秋, 。
低头弄莲子, 。
……南风知我意, 。
(莲花过人头,莲子青如水,吹梦到西洲。
) 14、对案不能食, 。
丈夫生世会几时, 。
……自古圣贤尽贫贱, 。
(拔剑击柱长叹息,安能蹀躞垂羽翼,何况我辈孤且直。
) 15、那堪玄鬓影, 。
露重飞难进, 。
无人信高洁, ?(来对白头吟,风多响易沉,谁为表余心。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资料先秦部分《诗经》:1.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汉代被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光辉典范。
“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更给后代以巨大影响,是形成中国诗歌特色的要素之一。
《氓》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
也可视为叙事诗。
2.氓:民。
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
3.理解识记下列诗句:(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夫妇共同生活到老,老使我怨)(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
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简或选)《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位农家妇女对久役在外、不知归期的丈夫的深切怀念。
言情写景,真实纯朴。
君子:这里指丈夫。
《将仲子》1.选自《诗经?郑风》,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位少女劝告她的恋人不要翻墙越院与她相会,因为害怕父母、兄长的责骂,也怕旁人的闲言碎语。
2.这首诗用女子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写,生动地展示了她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
《硕鼠》1.选自《诗经?魏风》,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同时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热烈向往。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
1.《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A.《伐檀》B.《七月》C.《硕鼠》D.《君子于役》2.主张“兼爱”、“非攻”的先秦诸子是()A.孟子B.墨子C.庄子D.荀子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
A、孔融B、曹植C、曹丕D、王粲4、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
A、《咏荆轲》B、《饮酒》C、《归园田居》D、《桃花源记》5、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所用典故出自()。
A、《诗经》B、《楚辞》C、《论语》D、《庄子》6.“祸起萧墙”这个成语出自()A.《论语》B.《孟子》C.《庄子》D.《韩非子》7.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D.《三国志》8.我国文学史上标志着文人五言诗成熟的作品是()A.《陌上桑》B.班固《咏史》C.《古诗十九首》D.《孔雀东南飞》9.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A.《短歌行》B.《蒿里行》C.《观沧海》 D.《龟虽寿》10.《报任少卿书》一文的体裁是()A人物传记B书信C激文D上奏朝廷的文书11.《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所用的表现手法是()。
A.对比B.夸张C.比兴D.反衬12.鲍照的骈文名篇是()A《登大雷岸与妹书》B《与陈伯之书》C《玉台新咏序》D《哀江南序》13.唐代诗人中被誉为七绝圣手的是()A王昌龄B杜甫C李商隐D崔颢14.被评为“文典以怨”的作者是()A刘琨B左思C陆机D潘岳15.以下诗歌中属于李颀的边塞诗代表作是()A《出塞》B《芙蓉楼送辛渐》C《古从军行》D《雁门胡人歌》二、多项选择题:1.《诗经》流传的“四家诗”属于今文经学的是()A.齐诗B.鲁诗C.韩诗D.毛诗E.雅诗F.颂诗2.《战国策》成书以前的书名有()A.《国策》B.《国事》C.《事语》D.《短长》E.《长书》F.《修书》3.《论语》的文学特色主要表现在()A.言简意赅B.人物生动C.情节曲折D.欲扬先抑E.论据充分F.论辩激烈4.《荀子》的基本思想有()A.自然无为B.礼法兼用C.相对主义D.兼爱非攻E.性善论F.性恶论5.《楚辞》中屈原的作品有()A.《离骚》B.《九辩》C.《天问》D.《九歌》E.《九叹》F.《九章》》6.《苏武传》中,详写的内容是()A.卫律逼降B.武帝死后汉使到来C.卧雪牧羊D.归汉7.李商隐《安定城楼》中用以自比境况的诗句有()A.贾生年少虚垂涕B.王粲春来更远游C.欲回天地入扁舟D.猜意鹓雏竟未休E.永忆江湖归白发三、名词解释1.公安派2.竟陵派3.神韵说4.浙西词派5.吴江派6.唐宋派7.常州词派8.格调说9.性灵说10.桐城派四、简答题:1、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历来传诵,妙处何在?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是如何突出早春景物特征的?3.《诗经》民歌作品有哪些主要艺术成就?4、陶渊明《归园田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期末复习指导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出自《诗经》中的诗是(A.《蒹葭》)2.下列出自《楚辞·九歌》的诗是(D.《国殇》)。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出自( A.《舜发于畎亩之中章》)。
4.《侍坐》一文中,孔子最赞赏的人物是(B.曾皙)。
5.下列描述中,达到庄子逍道游境界的是( D.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6.下列诗文中,其作者出自春秋时代的是(B.《蒹葭》)。
1.我国古代最长的诗歌是( D.《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 B.《玉台新咏》)。
3.下列以神话故事的象征为主要创作手法的诗歌是(C.《迢迢牵牛星》)。
4.“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反映了( D.对故土的思恋)。
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在表现手法上属于( C.比兴)。
1.下列作品中描写山水景色的是( C.《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于( A.《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
3.《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中的“烈士”是指( C.胸怀壮志的人)。
4.我国古代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是( A.《燕歌行》)。
5.下列作品中,直接启发了曹植创作《洛神赋》的是(D.宋玉的《高唐赋》)。
6.《七哀诗》的作者是( B.王粲)。
7.《七哀诗》“悟彼下泉人”中的典故出自( C.《诗经》)。
8.阮籍《咏怀诗》现存( A.八十二首)。
9.左思的组诗《咏史》共有(B.八首)。
10.左思《咏史》(其二)的主题是( D.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
11.我国最早创作《咏史》诗的作家是( A.班固)。
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 D.《饮酒》)。
1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是指(A.超脱世俗的利害)。
14.《饮酒》(其五)诗中“此中有真意”是指( C.自然、和谐、宁静的人生感受)。
15.“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作者是( A.谢灵运)。
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
名句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从内容,艺术,妙处,哲理上概括。
(共五点,10分)一、内容:伤春之作, 花落、燕归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意蕴深刻,花的凋落,春的消逝令人流连惋惜,归燕似曾相识又使人欣慰,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
二、艺术和妙处:1、语言风格“天然奇偶”,虚词对仗,清丽淡雅,音调谐婉,脍炙人口,通俗口语化。
2、从意象感受意境,落花,归燕,都是伤春意象3、表现手法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情中有思。
三、哲理:在情与思的的交织中,蕴含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可写可不写)。
作者通达的心境,给人以启迪,感伤但不沉痛。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一、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象,“虚”的离愁,化为“实”的春水;无可感的情绪,化为可感的形象,抽象的愁被量化,可感触到的长度和空间,大大加强了艺术效果。
二、比喻,以春水喻愁,既形象又贴切,而且妙在即景设喻,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悠然神会。
三、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四、翻新旧意又巧妙得了无痕迹“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两句,虽然可以使人联想到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和《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一些名句,但因作者善于变换句法,并且使这一生动比喻跟全词的整体形象,跟词的意境结合得十分紧密,故貌似仿效,而实则是创新,天然浑成,不露痕迹。
五、自然真实地刻画了行者离情别绪萌生渐深的过程,淡语浓情,情深笔细,“不厌百回读。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写春山况远,借景写情,情景融为一体, 画面虽然有限,情境却是无限的,感情也是更为深挚的。
二、联想和想象,望尽春山不见行人的画面,是行人想象中家室必见的情景,写的是家室的失望,但却又更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
三、心理描写宛转细腻,感人至深。
四、逐层深化,以转折为曲,委曲尽情,春山已在视线的终极,而行人却还在春山以外,采用“更进一层”的写法,更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五、两句重复“春山”,用意深刻,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资料(考点版)
Q1:秋声赋从哪些方面描写秋声?先从听觉的角度写秋声,如风雨声,金属撞击声,人马行走声等,都能引起读者的听觉联想。
其次从视觉的角度写秋声,如童子外出探看一段,用树影晃动的视觉衬托“声在树间”的秋声,十分巧妙。
再次是通过描摹秋天形状来烘托秋声,如第二段中选择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从色、容、气、意四个方面加以摹写,渲染秋气的肃杀寂寥,由此烘托秋声。
为渲染秋声,作者大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笫一段中有借喻,有明喻,反复形容秋声,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十分形象生动。
Q2:苏轼其人其事(需补充)Q3:西厢记的艺术成就《西厢记》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并完成了莺莺、张生和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
其次,人物性格和情节开展得到了高度的结合,成功地表现了事件的曲折复杂过程。
第三,作者善于描摹景物,酝酿气氛,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多数场次饶有诗情画意,形成了作品独特的优美风格。
第四,善于选择和熔化古代诗词里优美的词句和提炼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熔铸成自然华美的曲词。
《西厢记》的语言在戏剧性和性格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并形成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艺术风格。
王实甫《西厢记》是元人杂剧里文采一派的代表作,“才情富丽,真辞家之雄”。
Q4:为什么说《窦娥冤》是悲剧作品?(结合内容)1、中国古代妇女在封建社会的等级结构中处于最下层,关汉卿在《窦娥冤》里描写了一般良家妇女的悲剧。
好人蒙冤受难的苦情戏,比风尘女子的戏更能赢得人们的同情,具有催人泪下的悲剧效果。
2、《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
剧中的主人公窦娥是封建社会里的“孝女”和“节妇”的典型。
窦娥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和事事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格,竟成为她不得不含冤受屈的主观因素。
在刑场上,她斥天骂地之举蕴涵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是对暗无天日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
3、出于维护正义的良知和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关汉卿在剧中让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应验,以表明天地为窦娥冤情所感动。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资料
一、背诵古诗1、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2、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4、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5、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6、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8、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9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1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1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9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20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2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2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6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27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9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30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3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3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4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35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3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9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0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4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4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4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4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50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5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知识点汇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知识点汇编
一、诗歌
1.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
2.《诗经》及其特点
3.《楚辞》及其特点
4.唐诗的盛世和特点
5.杜甫和李白的代表作品
二、词曲
1.宋词的起源和发展
2.赏析唐词的艺术特点
3.纳兰性德及其作品
三、曲艺
1.南京话剧和扬州评弹的发展历史
2.高阳山和沪剧的代表作品
四、小说
1.古代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五、戏剧
1.古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2.京剧的创始人、代表作品及特点
3.昆曲和越剧的代表作品及特点
六、故事
1.《孟子》的作者、主要内容及精彩片段
七、散文
1.古代散文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袁宏道的散文作品欣赏
3.柳宗元的散文作品欣赏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主要知识点汇编。
这本书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该书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进一步增加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提纲(最终版)
1.《诗经》解释极其赋比兴手法的解释
2.《氓》淇水三次出现的作用。
本诗的最大特点
3.《七月》的艺术特点(个人觉得不是重点)
4.老子道的解释,与孔子的区别
5.《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曾皙后的原因(两点)
孔子为何将公西华的“司仪”想法看的很大?
孔子为何看重曾皙所言?(三点,我觉得这个是重点)
艺术特色
6.《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孔孟的异同
孟子文章的特点(重点)
7.《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比较。
(十分重要)
8.《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郑庄公亲自攻打的原因
“继而悔之”原因
艺术特色
9.《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艺术特色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解析
10.《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
苏秦拜箱前后家人对比
艺术特色
11.大重点《史记》创作动机(用意)
创作倾向
艺术成就
12.四首古诗的艺术特色,能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13.离骚觉得没讲什么内容(打算放弃)如果有能力看看书上文章前的绪论。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一、填空1、“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对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与画的评论。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四句诗出自王维的诗作《山居秋暝》。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两句名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七律名篇《登高》。
4、唐代的文人短篇小说一般称作“传奇”。
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5、苏东坡用“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
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蒸煮。
”描绘了孟郊的诗风。
6、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前人评为“以孤篇压全唐”。
7、韩愈在诗歌创作中提出“以文为诗”的主张,对宋诗“尚议论”影响很大。
8、盛唐王昌龄诗名较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以七绝称胜,号“七绝圣手”。
9、“古文”的提出始于韩愈,是和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相对立的概念。
10、初唐标举“风雅比兴”、“汉魏风骨”的诗人是陈子昂。
11、初唐时期,陈子昂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被杜甫称之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12、司空图的诗论著作为《二十四诗品》,主要提出“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等理论,强调诗歌的意境美。
13、有“七绝圣手”之称的是王昌龄,其代表作为《芙蓉楼送辛渐》。
14、在中国文学史上,柳宗元把“寓言”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15、初唐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把宫体诗由宫廷带入市井,反映了当时首都长安的现实生活。
16、盛唐诗人王维的送别诗名作《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后来被谱成名曲《阳关三叠》,广为流唱。
17、唐朝初年,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和崔融并称为“文章四友”。
18、初唐前50年,宫体诗充斥诗坛,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是这个时期诗风的代表。
19、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被称为“吴中四士”。
20、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是《登高》。
21、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明确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的主张。
《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
先秦时期一、上古歌谣1、上古歌谣的保存上古歌谣零散保存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之中,如《礼记》、《吕氏春秋》等。
后代集中辑本有:清代沈德潜的《古诗源》,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最为详尽。
2、上古歌谣的内容:(1)、再现劳动过程的:《吴越春秋》中《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2)、征服自然愿望的:《礼记·郊特牲》中《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3)、思恋之歌:《吕氏春秋·音初篇》中《候人歌》:候人兮猗。
3、上古歌谣主要特征:原始歌谣体制短小,大都采用二言形式。
这是因为上古劳动动作简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因而伴随劳动动作产生的诗歌节奏自然也不复杂。
如《弹歌》。
另外,上古汉语都是单音节词,两个单音节词组合是最初的句子,这种句子的产生与上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能力直接相关。
如《候人歌》。
二、上古神话1、神话的内容丰富而复杂,简要分为以下三类:(1)解释天、地和人的产生(2)人类对自然的斗争(3)人类社会之间的斗争2、神话的特点:(1)神话反映现实的方式是借助想象和幻想的方式,而非科学的方式。
(2)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3、神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神话对原始先民而言重要吗?为什么?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各种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认识世界的基础是泛灵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是比拟类推,神话一定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
4、神话的散亡及其保存5、中国古代神话的民族精神:从思想上说,比较突出为公为群精神6、神话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神话故事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滋养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不屈不挠、死而不已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影响了后世的作品。
三、《诗经》(一)《诗经》的流传:四家诗西汉时期,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
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背诵古诗1、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2、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4、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5、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6、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8、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9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1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1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9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20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2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2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6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27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9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30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3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3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4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35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3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9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0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4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4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4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4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50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5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53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5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56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57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
5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9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60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6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62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63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64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65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66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6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68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69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70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7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7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73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7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75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76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7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78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8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
8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8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86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8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8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9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93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9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9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6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97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8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9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00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二、文学史知识晏殊、梅尧臣、王安石“半山体”、苏舜钦、元稹、白居易、苏轼、柳永、王禹偁、林逋、张炎、上官仪、沈佺期、晏殊字同叔,有《珠玉词》王安石其绝句小诗成就尤高,意境高远,精美工巧,形成独具风格的“半山体”,亦称“王荆公体”。
梅尧臣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
刘克庄称其为宋诗“开山祖师”。
苏舜钦诗与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
元稹字微之,与白居易并称“元白”。
重视古代采诗以观风俗之说,以杜甫“即事名篇,无复倚傍”的精神,作为乐府诗的创作方针,或沿用旧体,或自创新题,也有吸收民间形式,尤其在叙述诗上有所创新。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提出诗歌应该有益于政教之用,应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他说自己写诗目的是“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并对于诗歌性质提出了自己有名的主张,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艺术风格上,反对雕章镂句,提倡浅俗平易。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出入儒、道,濡染佛禅,思想宏博开放,具超然旷达的襟怀。
散文、诗、词、书、画等均成就卓著,为北宋文坛全才。
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语意超妙。
词别开生面,突破绮罗香泽、离情别绪之狭小天地,使“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以诗为词”,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并打破声律之束缚,在整体上提高词的品格。
词风雄阔超旷,亦绵邈深蕴。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之作家,于词史也是首位大量写作慢词的人,其次以写羁旅行役、离情别绪最为出色。
据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有《乐章集》。
王禹偁诗师法白居易、杜甫,诗风自然,在宋初白体诗派中独树一帜。
林逋时称“梅妻鹤子”,做诗学贾岛、姚合,是宋初晚唐体的代表诗人。
张炎为词主张“清空”、“骚雅”,晚年撰《词源》。
堪称宋代词论第一力作。
沈佺期诗律谨严精密,与宋之问齐名,号为“沈宋”,对五律、七律体制的定型很有影响。
上官仪—上官体,其主要特点是绮错婉媚三、重点诗、词、作家1、欧阳修《蝶恋花》的多层含义分析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古今词论》引毛先舒语:“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
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
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
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
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2、周邦彦词的特色他为北宋末年一大词家,作品内容不外羁旅相思、写景咏物之类,但在词艺方面能博采众长,自成一宗。
善于创调,工于持律,达到了词与乐的完美结合。
长调尤善铺叙,既重抒情气氛,又侧重写实;而用字着笔,盘旋沉郁。
讲究谋篇布局,使结构严密、有层次、极变化;并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巧用多种古诗笔法,创出层层深入词境。
词风缜密典丽,浑厚和雅。
被尊为“前收苏、秦之终,复开姜、史之始”的集大成者。
词集有《清真集》。
3、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注释:颙望:举头凝望。
4、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1)潋滟:水波闪动貌。
(2)空濛:雨雾迷茫状。
5、王勃《滕王阁序》中的重点段(课堂已介绍)(这个自己看看书本的就行了~~)6、姜夔词的特色(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其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与离别相思,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
词艺尤精深高妙,善用健笔写幽情,意清句隽,古雅峭拔,秀出于“婉约”、“豪放”之外,词风以“清空”、“骚雅”见称,故谓:“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
其中多自度曲,并存有工尺谱17首,为宋词乐谱之珍贵材料。
7、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1)黑云:出兵时尘土大起,如黑云。
(2)金鳞:铁甲在月光下闪耀之状。
(3)燕脂:指暮色霞光。
暮色渐深,触目皆成紫色,即所谓“凝夜紫”,王勃《滕王阁序》:“烟光凝而暮山紫。
”一说长城附近泥土多紫色,故称“紫塞”。
(4)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所筑。
昭王曾置千金于台上,用以招募天下贤士。
玉龙:一种宝剑,传说晋初雷焕于丰城县得玉匣,内藏两把剑,后入水变为龙,故称。
8、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注释:(1)逆旅:客舍。
(2)过客:过往的客人。
(3)浮生若梦:意思是,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纷坛变化,不可究诘。
(4)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
秉:执。
《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有以:有原因。
这里是说人生有限,应夜以继日的游乐。
秉,执。
以:原因。
(5)阳春:和煦的春光。
(6)大块:大地。
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
文章:这里指绚丽的文采。
古代以青与赤相配合为文,赤与白相配合为章。
(7)序:通“叙”,叙说。
(8)天伦: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这里专指兄弟。
(9)咏歌:吟诗。
(10)琼筵:珍贵的筵席。
9、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典故:(1)【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载:青州寿光人刘孟节,与世相龃龉,故久不仕……少时多居龙兴僧舍之西轩,往往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干。
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
”此处作者因杀敌报国之志无人理解,只能学刘孟节,遍拍栏干一抒郁闷之气。
(2)【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此反用“季鹰鲈鲙”典,表示自己不愿像张翰那样因思乡归隐。
《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3)【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表示自己若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不关心国事,会羞于见到雄才大略的刘备。
《三国志·陈登传》载:汉末许汜因受陈登怠慢,在刘备面前鸣不平。
备曰:“君有国土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4)【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可惜:犹言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