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 复习要点及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题库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复习提纲一、工程材料部分1.常见金属晶格类型2. 三种晶体缺陷。
3. 相的概念。
4.固态合金有哪些相。
5.过冷度的概念。
6.过冷度与晶粒度的关系。
7.结晶过程的普遍规律。
8.控制晶粒度的方法。
9.同素异构转变的概念。
10.绘制铁碳合金相图(各线、特殊点、成份、温度、组织、相)。
11.分析钢从奥氏体缓冷至室温时的结晶过程,画出典型铁碳合金(钢)显微组织示意图。
12.共晶反应式和共析反应式。
13.金属塑性变形的两种方式。
14.加工硬化的概念。
15再结晶温度的计算16热加工与冷加工的区别。
17.钢的热处理概念18.热处理工艺分类。
19.过冷奥氏体转变的产物。
20.决定奥氏体转变产物的因素。
21.马氏体的概念。
22会分析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
知道淬透性与C曲线的关系。
23.退火和正火的目的。
24.淬火的概念。
25.一般怎样确定碳钢的淬火温度?26.影响淬透性的因素。
27.回火的目的28.何为回火脆性?29.回火的种类。
30.一般表面淬火的预备热处理方法和表面淬火后的组织。
31渗碳的主要目的。
32.钢按化学成分分类。
33.钢按质量分类34 钢按用途分类。
35机器结构钢的分类36 钢中S、P杂质的影响。
37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38.结构钢牌号表示的含义。
39.能区别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的牌号和一般采用的热处理方法。
40按刃具钢的工作条件,提出哪些性能要求?41.根据碳钢在铸铁中存在形式及石墨形态,铸铁的分类。
二、材料成形技术部分1铸造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流动性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3什么合金易于形成缩孔、什么合金易于形成缩松?。
3铸造应力分为哪几类?4减小和消除铸造应力的主要方法。
5绘制自由锻件图主要考虑哪些问题?。
6何谓拉深系数?有何意义?8.焊接的实质。
9. 碱性焊条的最主要优点。
10.焊接接头由哪几部分组成?11.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的划分。
12.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机械设计时常用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两种强度指标。
2. 纯金属的晶格类型主要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三种。
3. 实际金属存在点、线和面缺陷等三种缺陷。
4.F和A分别是碳在α-Fe 、γ-Fe 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5. 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奥氏体组织。
6. QT600-3中,QT表示球墨铸铁,600表示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 。
7.金属晶体通过滑移和孪生两种方式来发生塑性变形。
8.设计锻件时应尽量使零件工作时的正应力与流线方向相同 ,而使切应力与流线方向相垂直。
9.电焊条由药皮和焊芯两部分组成。
10.冲裁是冲孔和落料工序的简称。
得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铁碳合金相图中,碳在奥氏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 b )。
a、0.77%b、2.11%c、0.02%d、4.0%2.低碳钢的焊接接头中,( b )是薄弱部分,对焊接质量有严重影响,应尽可能减小。
a、熔合区和正火区b、熔合区和过热区c、正火区和过热区d、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3.碳含量为Wc=4.3%的铁碳合金具有良好的( c )。
a、可锻性b、可焊性c、铸造性能d、切削加工性4.钢中加入除Co之外的其它合金元素一般均能使其C曲线右移,从而( b )b、增加淬透性c、减少其淬透性d、增大其淬硬性a、增大VK5. 高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其( a )a、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b、强度硬度提高 ,塑性韧性下降c、强度韧性提高,塑性硬度下降d、强度韧性下降,塑性硬度提高6.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深度,主要决定于因素( d )a、淬透性b、冷却速度c、感应电流的大小d、感应电流的频率7.珠光体是一种( b )a、单相间隙固溶体b、两相混合物c、Fe与C的混合物d、单相置换固溶体8.灰铸铁的石墨形态是( a )a、片状b、团絮状c、球状d、蠕虫状9.反复弯折铁丝,铁丝会越来越硬,最后会断裂,这是由于产生了( a )a、加工硬化现象b、再结晶现象c、去应力退火d、扩散退火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调质处理 = 淬火+高温回火。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吕广庶 张元明 著) 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刃型位错,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变质剂。
答: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
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则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位错。
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晶界和亚晶界。
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内,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许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
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
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
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交界线即为位错线。
如果相对滑移的结果上半部分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像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
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
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
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加入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Pb 、Cr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α-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γ-Fe 、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3.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答:用来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要点+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复习要点第二章材料的性能1、材料静态、动态力学性能有哪些?静态力学性能有弹性、刚性、强度、塑性、硬度等;动态力学性能有冲击韧性、疲劳强度、耐磨性等。
2、材料的工艺性能有哪些?工艺性能有铸造性能、压力加工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等。
3、钢制成直径为30mm的主轴,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轴的弹性弯曲变形过大用45钢,试问是否可改用40Cr或通过热处理来减少变形量?为什么?答:不可以;因为轴的弹性弯曲变形过大是轴的刚度低即材料的弹性模量过低和轴的抗弯模量低引起的。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E主要取决与基体金属的性质,与合金化、热处理、冷热加工等关系不大(45钢和40Cr弹性模量差异不大)。
4、为什么疲劳裂纹对机械零件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危险?第三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1、金属常见的晶体结构有哪些?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2、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有哪些?它们对金属的性能有何影响?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点缺陷的存在(使周围原子间的作用失去平衡,原子需要重新调整位置,造成晶格畸变,从而)使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略有降低,金属的电阻率增加,密度也发生变化,此外也会加快金属中的扩散进程。
线缺陷也就是位错,位错的增多,会导致材料的强度显著增加;但是,塑性变形主要位错运动引起的,因此阻碍位错运动是金属强化重要途径。
面缺陷存在,会产生晶界和亚晶界,其原子排列不规则,晶格畸变大,晶界强度和硬度较高、熔点较低、耐腐蚀性较差、扩散系数大、电阻率较大、易产生內吸附、相变时优先形核等。
3、铸锭的缺陷有哪些?有缩孔和疏松、气孔、偏析。
4、如何控制晶粒大小?增大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和搅拌。
5、影响扩散的因素有哪些?温度、晶体结构、表面及晶体缺陷(外比内快)。
间隙、空位、填隙、换位四种扩散机制6、为什么钢锭希望尽量减少柱状晶区?柱状晶区是由外往内顺序结晶的,组织较致密,有明显的各向异性,进行塑性变形时柱状晶区易出现晶间开裂。
工程材料与技术成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与技术成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1由拉伸试验可以得出哪些力学性能指标?在工程上这些指标是如何定义的? 答:强度和韧性.强度(σb)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塑性(δ)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强度指标里主要测的是:弹性极限,屈服点,抗拉强度等.塑性指标里主要测的是:伸长率,断面收缩率.1-21-3锉刀:HRC 黄铜轴套:HB 供应状态的各种非合金钢钢材:HB 硬质合金刀片:HRA,HV 耐磨工件的表面硬化层:HV调质态的机床主轴:HRC 铸铁机床床身:HB 铝合金半成品:HB1-4公式HRC=10HBS,90HRB=210HBS,HV=HBS800HV>45HRC>240HBS>90HRB1-7材料在加工制造中表现出的性能,显示了加工制造的难易程度。
包括铸造性,锻造性,切削加工性,热处理性。
第二章2-2 答:因为γ-Fe为面心立方晶格,一个晶胞含4个原子,致密度为0.74;γ-Fe冷却到912°C 后转变为α-Fe后,变成体心立方晶格,一个晶胞含2个原子,致密度为0.68,尽管γ-Fe 的晶格常数大于α-Fe的晶格常数,但多的体积部分抵不上因原子排列不同γ-Fe变成α-Fe 体积增大的部分,故γ-Fe冷却到912℃后转变为α-Fe时体积反而增大。
2-3.答:(1)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只差。
(2)冷速越快则过冷度越大,同理,冷速越小则过冷度越小(3)过冷度越大则晶粒越小,同理,过冷度越小则晶粒越大。
过冷度增大,结晶驱动力越大,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大,但过冷度过大,对晶粒细化不利,结晶发生困难。
2-4:答:(1)在一般情况下,晶粒越小,其强度塑性韧性也越高。
(2)因为晶粒越小则晶界形成就越多,产生晶体缺陷,在晶界处晶格处于畸变状态,故晶界能量高因此晶粒的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影响。
(3)在凝固阶段晶粒细化的途径有下列三种:①提高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增加过冷度②进行变质处理处理:在液态金属浇筑前人工后加入少量的变质剂,从而形成大量非自发结晶核心而得到细晶粒组织。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复习要点及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复习要点及答案1、按照零件成形的过程中质量m 的变化,可分为哪三种原理?举例说明。
按照零件由原材料或毛坯制造成为零件的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可分为三种原理△m<0(材料去除原理);△m=0(材料基本不变原理);△m>0(材料累加成型原理)。
2、顺铣与逆铣的定义及特点。
顺铣:铣刀对工件的作用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同的铣削方式。
逆铣;铣刀对工件的作用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反的铣削方式。
顺铣时,每个刀的切削厚度都就是有小到大逐渐变化的逆铣时,由于铣刀作用在工件上的水平切削力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工作台丝杆与螺母能始终保持螺纹的一个侧面紧密贴合。
而顺铣时则不然,由于水平铣削力的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方向一致,当刀齿对工件的作用力较大时,由于工作台丝杆与螺母间间隙的存在,工作台会产生窜动,这样不仅破坏了切削过程的平稳性,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而且严重时会损坏刀具。
逆铣时,由于刀齿与工件间的摩擦较大,因此已加工表面的冷硬现象较严重。
顺铣时的平均切削厚度大,切削变形较小,与逆铣相比较功率消耗要少些。
3、镗削与车削有哪些不同?车削使用范围广,易于保证零件表面的位置精度,可用于有色金属的加工、切削平稳、成本低。
镗削就是加工外形复杂的大型零件、加工范围广、可获得较高的精度与较低的表面粗糙度、效率低,能够保证孔及孔系的位置精度。
4、特种加工在成形工艺方面与切削加工有什么不同?(1)加工时不受工件的强度与硬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的制约,故可加工超硬脆材料与精密微细零件。
(2)加工时主要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热能等去除多余材料,而不就是靠机械能切除多余材料。
(3)加工机理不同于切削加工,不产生宏观切屑,不产生强烈的弹塑性变形,故可获得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其残余应力、冷作硬化、热影响度等也远比一般金属切削加工小。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复习要点及答案(4) 加工能量易于控制与转换,故加工范围广、适应性强。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知识点含答案
知识点11、凝固成形的方法包括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熔模铸造等。
2、宏观偏析可分为正常偏析,逆偏析和密度偏析等。
3、进行铸件设计时,不仅要保证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要求,还必须认真考虑铸造工艺和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4、铸件的缺陷类型包括缩孔、缩松、裂纹、变形等。
5、冲压模具工作零件是指对坯料直接进行加工的零件;定位零件是指用来确定加工中坯料正确位置的零件。
6、挤压按金属的流动方向和凸模的运动方向可分为正挤压、反挤压、复合挤压、径向挤压。
7、手工电弧焊焊条药皮的主要作用有保护作用、冶金作用、提高焊接工艺性能。
8、焊接残余变形总体变形分纵向收缩变形、横向收缩变形、弯曲变形和扭曲变形。
9、氩弧焊按电极可分为钨极氩弧焊和熔化极氩弧焊两种.10、形核时,仅依靠液相内部自发形核的过程,一般需要较大的过冷度才能得以完成;而实际凝固过程中,往往依靠外来质点或容器壁面形核,这就是所谓的非自发形核过程。
11、一般凝固温度间隔大的合金,其铸件往往倾向于糊状凝固,否则倾向于逐层凝固。
12、焊接接头由焊缝和热影响区两部分组成.13、挤压成形按成形温度可分为热挤压、温挤压、冷挤压。
14、材料的体积变化是由应力球张量引起的,材料的塑性变形是由应力偏张量引起的。
15、焊接内应力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热应力、相变应力和机械阻碍应力。
16液态金属凝固方式一般由合金固液相线温度间隔和凝固件断面温度梯度两个因素决定。
17、晶体生长方式决定于固一液界面结构。
一般粗糙界面对应于连续长大;光滑界面对应于侧面长大。
18.设计铸造模样时,要考虑加工余量,收缩余量,起模斜度和铸造圆角等四个方面.19.焊条的选用原则是,结构钢按等强度原则选择,不锈钢和耐热钢按同成分原则选择.20.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越宽的合金,其铸造性能越差 ,越容易形成缩松缺陷.21.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可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 .22.冲压的基本工序有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23.常见焊接缺陷主要有焊接裂纹,未焊透,气孔,夹渣,咬边等.24.焊缝的主要接头形式有对接接头,角接接头, T形接头,搭接接头等四种.25.锻造加热时的常见缺陷有过热,过烧,脱碳,氧化开裂等.26.铸造时设置冒口的作用是补缩、排气、集渣 ,设置冷铁的作用是加大铸件某一部分的冷却速度,调节铸件的凝固顺序 .27.金属坯料经热变形后会形成再结晶组织,且变形程度愈大,这种组织愈粗大 ,它使金属的机械性能能带来力学性能下降.28.按焊条药皮的类型,电焊条可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两大类.知识点21、为什么说非自发形核比自发形核容易?(所需的临界形核功小,因而对能量起伏的要求小;非自发形核借助外来杂质或衬底,有利于形核)2、逐层凝固与糊状凝固之间有何区别?(其凝固的温度范围不同,逐层凝固的温度范围窄,而糊状凝固的温度相对较宽,其凝固后所得组织也不同)3、焊接热过程的特点是什么?(体积小,冷却速度大;过热温度高;对流强烈;动态下凝固)4、多道焊为什么可以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后一道焊接对前一道有预热作用)5、米泽斯屈服准则与屈雷斯加屈服准则有何差别?在什么状态下两个屈服准则相同?*(轴对称状态)什么状态下差别最大?(平面状态)6、铸铁合金中石墨形态共有几种?一般可通过什么方法改变石墨形态?7、板料成型模具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凹凸模)?每部分各起到什么作用?8、锤上模锻(上模具固定在垂头上,下模具固定在衡垫,通过上模的运动直接对坯料施加力来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与压力机(锻造力是压力,变形程度低,可以锻造低塑性材料;锻造时行程不变,每个变形工步在一次行程中完成,便于机械化、自动化;滑块精度高,起模斜度,加工余量锻造公差小;振动和噪声小,改善了劳动条件)模锻变形特点有何不同?9、手工电弧焊的原理(利用电能在焊条与工件间产生的电弧热将焊条和工件熔化而焊接。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1 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哪些负荷?这些负荷对零件产生什么作用?答: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到力学负荷、热负荷或环境介质的作用(单负荷或复合负荷的作用)。
力学负荷可使零件产生变形或断裂;热负荷可使零件产生尺寸和体积的改变,产生热应力,热疲劳,高温蠕变,随温度升高强度降低(塑性、韧性升高),承载能力下降;环境介质可使金属零件产生腐蚀和摩擦磨损两个方面、对高分子材料产生老化作用。
1-3 σs、σ0.2和σb含义是什么?什么叫比强度?什么叫比刚度?答:σs-P s∕F0,屈服强度,用于塑性材料。
σ0.2-P0.2∕F0,产生0.2%残余塑性变形时的条件屈服强度,用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
σb-P b∕F0,抗拉强度,材料抵抗均匀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值。
比强度-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
比刚度-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其密度之比。
思考1-1、1-2.2-3 晶体的缺陷有哪些?可导致哪些强化?答:晶体的缺陷有:⑴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是导致固溶强化的主要原因。
⑵线缺陷——位错,是导致加工硬化的主要原因。
⑶面缺陷——晶界,是细晶强化的主要原因。
2-5 控制液体结晶时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答:见P101.3.4.2液态金属结晶时的细晶方法。
⑴增加过冷度;⑵加入形核剂(变质处理);⑶机械方法(搅拌、振动等)。
2-8 在铁-碳合金中主要的相是哪几个?可能产生的平衡组织有哪几种?它们的性能有什么特点?答:在铁-碳合金中固态下主要的相有奥氏体、铁素体和渗碳体。
可能产生的室温平衡组织有铁素体加少量的三次渗碳体(工业纯铁),强度低塑性好;铁素体加珠光体(亚共析钢),珠光体(共析钢),珠光体加二次渗碳体(过共析钢),综合性能好;莱氏体加珠光体加二次渗碳体(亚共晶白口铸铁),莱氏体(共晶白口铸铁),莱氏体加一次渗碳体(过共晶白口铸铁),硬度高脆性大。
思考题1. 铁-碳合金相图反映了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成分、温度、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试回答:⑴随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铁-碳合金的硬度、塑性是增加还是减小?为什么?⑵过共析钢中网状渗碳体对强度、塑性的影响怎样?⑶钢有塑性而白口铁几乎无塑性,为什么?⑷哪个区域的铁-碳合金熔点最低?哪个区域塑性最好?﹡⑸哪个成分结晶间隔最小?哪个成分结晶间隔最大?答:⑴随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硬度增加、塑性减小。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1 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哪些负荷?这些负荷对零件产生什么作用?答: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到力学负荷、热负荷或环境介质的作用(单负荷或复合负荷的作用)。
力学负荷可使零件产生变形或断裂;热负荷可使零件产生尺寸和体积的改变,产生热应力,热疲劳,高温蠕变,随温度升高强度降低(塑性、韧性升高),承载能力下降;环境介质可使金属零件产生腐蚀和摩擦磨损两个方面、对高分子材料产生老化作用。
1-3 σs、σ0.2和σb含义是什么?什么叫比强度?什么叫比刚度?答:σs-P s∕F0,屈服强度,用于塑性材料。
σ0.2-P0.2∕F0,产生0.2%残余塑性变形时的条件屈服强度,用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
σb-P b∕F0,抗拉强度,材料抵抗均匀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值。
比强度-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
比刚度-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其密度之比。
思考1-1、1-2.2-3 晶体的缺陷有哪些?可导致哪些强化?答:晶体的缺陷有:⑴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是导致固溶强化的主要原因。
⑵线缺陷——位错,是导致加工硬化的主要原因。
⑶面缺陷——晶界,是细晶强化的主要原因。
2-5 控制液体结晶时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答:见P101.3.4.2液态金属结晶时的细晶方法。
⑴增加过冷度;⑵加入形核剂(变质处理);⑶机械方法(搅拌、振动等)。
2-8 在铁-碳合金中主要的相是哪几个?可能产生的平衡组织有哪几种?它们的性能有什么特点?答:在铁-碳合金中固态下主要的相有奥氏体、铁素体和渗碳体。
可能产生的室温平衡组织有铁素体加少量的三次渗碳体(工业纯铁),强度低塑性好;铁素体加珠光体(亚共析钢),珠光体(共析钢),珠光体加二次渗碳体(过共析钢),综合性能好;莱氏体加珠光体加二次渗碳体(亚共晶白口铸铁),莱氏体(共晶白口铸铁),莱氏体加一次渗碳体(过共晶白口铸铁),硬度高脆性大。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复习(重点完整版)
一、二元相图的建立合金的结晶过程比纯金属复杂,常用相图进行分析,相图是用来表示合金系中各金在缓冷条件下结晶过程的简明图解,又称状态图或平衡图。
合金系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按不同比例配制的一系列不同成分的合金。
组元是指组成合金的最简单、最基本、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
多数情况下组元是指组成合金的元素。
但对于既不发生分解、又不发生任何反应的合物也可看作组元,如Fe-C合金中的Fe3C。
相图由两条线构成,上面是液相线,下面是固相线。
相图被两条线分为三个相区,液相线以上为液相区L ,固相线以下为α固溶体区,两条线之间为两相共存的两相区(L+ α)。
(3) 枝晶偏析合金的结晶只有在缓慢冷却条件下才能得到成分均匀的固溶体.但实际冷速较快,结晶时固相中的原子来不及扩散,使先结晶出的枝晶轴含有较多的高熔点元素(如Cu-Ni合金中的Ni), 后结晶的枝晶间含有较多的低熔点元素,如Cu-Ni合金中的Cu)。
在一个枝晶范围内或一个晶粒范围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作枝晶偏析。
与冷速有关而且与液固相线的间距有关.冷速越大,液固相线间距越大,枝晶偏析越严重枝晶偏析会影响合金的力学、耐蚀、加工等性能。
生产上常将铸件加热到固相线以下100-200℃长时间保温,以使原子充分扩散、成分均匀,消除枝晶偏析,这种热处理工艺称作扩散退火.2、二元共晶相图当两组元在液态下完全互溶,在固态下有限互溶,并发生共晶反应时所构成的相图称作共晶相图。
以Pb-Sn 相图为例进行分析.(1) 相图分析①相:相图中有L、α、β三种相,α是溶质Sn在Pb中的固溶体,β是溶质Pb在Sn中的固溶体。
②相区:相图中有三个单相区:L、α、β;三个两相区:L+α、L+β、α+ β。
③液固相线:液相线AEB,固相线ACEDB。
A、B分别为Pb、Sn的熔点。
④固溶线: 溶解度点的连线称固溶线.相图中的CF、DG线分别为Sn在Pb中和Pb在Sn中的固溶线。
固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下降。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期末考试复习(百度的答案)
期末考试复习题型:1.单项选择题15小题占15% (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2.名词解释6个占18% (重要名词)3.问答题3题占26%(重要知识点)4.分析题2大题占20-30%(铁碳相图,热处理)5.作图计算题或计算题占11-21% (铁碳二元相图及杠杆定律))复习范围重要名词:单晶体,单晶体是指样品中所含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中呈规则、周期排列的一种固体状态。
多晶体,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排列着的小晶体组成的,这样的物体叫多晶体[1]。
例如:常用的金属。
原子在整个晶体中不是按统一的规则排列的,无一定的外形,其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都相同.过冷度,熔融金属平衡状态下的相变温度与实际相变温度的差值。
纯金属的过冷度等于其熔点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合金的过冷度等于其相图中液相线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
合金,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元,组成合金的独立的、最基本的单元称为组元,组元可以是组成合金的元素或稳定的化合物。
相,一合金系统中的这样一种物质部分,它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并与该系统的其余部分以界面分开。
合金相图,合金相即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分开的组成部分。
它是由单相合金和多相合金组成的。
固溶体,固溶体指的是矿物一定结晶构造位置上离子的互相置换,而不改变整个晶体的结构及对称性等。
铁素体(F), 铁或其内固溶有一种或数种其他元素所形成的晶体点阵为体心立方的固溶体。
奥氏体(A),γ铁内固溶有碳和(或)其他元素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的固溶体。
渗碳体(Fe3C),晶体点阵为正交点阵,化学式近似于碳化三铁的一种间隙式化合物。
]珠光体(P), 奥氏体从高温缓慢冷却时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其立体形态为铁素体薄层和碳化物(包括渗碳体)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复相物。
广义则包括过冷奥氏体发生珠光体转变所形成的层状复相物。
莱氏体(Ld),高碳的铁基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发生共晶转变所形成的奥氏体和碳化物(或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
(完整word版)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含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计20分)1. 共析碳钢奥氏体化过程包括奥氏体核的形成、奥氏体核的长大、残余渗碳体的溶解和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
2. 晶体中的缺陷,按照其几何形状特征可分为_点缺陷_、___线缺陷___和_面缺陷_三种。
3. 液态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小,则过冷度越小,结晶后晶粒越粗大。
4. 金属塑性变形主要通过滑移和孪生是两种方式进行。
5.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加热将发生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的变化。
6. 白口铸铁中碳主要是以Fe3C 的形式存在,灰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石墨形式存在。
7. 固溶体出现枝晶偏析后,可用扩散退火加以消除。
8. 影响碳钢焊接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碳含量,所以常用碳当量来估算碳钢焊接性的好坏。
9. 普通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及蠕墨铸铁中石墨的形态分别为片状、棉絮状、球状和蠕虫状。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 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C )。
A. 回火马氏体B. 回火屈氏体C. 回火索氏体D. 贝氏体2. 在铸造模型的厚薄过渡处或锐角处做成圆角是为了( B )。
A. 增加模具强度B. 减小铸件内应力C. 方便模具制造D. 便于和型芯组装3. 下列合金中,铸造性能最差的是(A )。
A. 铸钢B. 铸铁C. 铸铜D. 铸铝4. 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是( A )。
A. 扩散型转变B. 非扩散型转变C. 半扩散型转变D. 切变转变5. 金属冷塑性变形后,强度和塑性( C )。
A. 都增加B. 都降低C. 强度增加,塑性降低D. 强度降低,塑性增加6. 在多工序冷拔钢丝过程中,插有中间退火工序,这是为了消除(C )。
A. 纤维组织B. 回弹现象C. 加工硬化D. 化学成分偏析7. 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 A )。
A. 溶剂相同B. 溶质相同C. 既与溶剂相同也与溶质相同D. 与二者都不同8. 下列材料中,锻造性能最好的材料是(A )。
A. 低碳钢B. 中碳钢C. 灰口铸铁D. 可锻铸铁9. 对于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其热处理的方法是(D )。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刃型位错,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变质剂。
答: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
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则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位错。
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晶界和亚晶界。
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内,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许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
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
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
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交界线即为位错线。
如果相对滑移的结果上半部分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像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
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
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
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加入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Pb 、Cr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α-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γ-Fe 、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3.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答:用来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1 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哪些负荷?这些负荷对零件产生什么作用?答: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到力学负荷、热负荷或环境介质的作用(单负荷或复合负荷的作用)。
力学负荷可使零件产生变形或断裂;热负荷可使零件产生尺寸和体积的改变,产生热应力,热疲劳,高温蠕变,随温度升高强度降低(塑性、韧性升高),承载能力下降;环境介质可使金属零件产生腐蚀和摩擦磨损两个方面、对高分子材料产生老化作用。
1-3 σs、σ0.2和σb含义是什么?什么叫比强度?什么叫比刚度?答:σs-P s∕F0,屈服强度,用于塑性材料。
σ0.2-P0.2∕F0,产生0.2%残余塑性变形时的条件屈服强度,用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
σb-P b∕F0,抗拉强度,材料抵抗均匀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值。
比强度-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
比刚度-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其密度之比。
思考1-1、1-2.2-3 晶体的缺陷有哪些?可导致哪些强化?答:晶体的缺陷有:⑴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是导致固溶强化的主要原因。
⑵线缺陷——位错,是导致加工硬化的主要原因。
⑶面缺陷——晶界,是细晶强化的主要原因。
2-5 控制液体结晶时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答:见P101.3.4.2液态金属结晶时的细晶方法。
⑴增加过冷度;⑵加入形核剂(变质处理);⑶机械方法(搅拌、振动等)。
2-8 在铁-碳合金中主要的相是哪几个?可能产生的平衡组织有哪几种?它们的性能有什么特点?答:在铁-碳合金中固态下主要的相有奥氏体、铁素体和渗碳体。
可能产生的室温平衡组织有铁素体加少量的三次渗碳体(工业纯铁),强度低塑性好;铁素体加珠光体(亚共析钢),珠光体(共析钢),珠光体加二次渗碳体(过共析钢),综合性能好;莱氏体加珠光体加二次渗碳体(亚共晶白口铸铁),莱氏体(共晶白口铸铁),莱氏体加一次渗碳体(过共晶白口铸铁),硬度高脆性大。
思考题1. 铁-碳合金相图反映了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成分、温度、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试回答:⑴随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铁-碳合金的硬度、塑性是增加还是减小?为什么?⑵过共析钢中网状渗碳体对强度、塑性的影响怎样?⑶钢有塑性而白口铁几乎无塑性,为什么?⑷哪个区域的铁-碳合金熔点最低?哪个区域塑性最好?﹡⑸哪个成分结晶间隔最小?哪个成分结晶间隔最大?答:⑴随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硬度增加、塑性减小。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题库答案分解重点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复习提纲、工程材料部分I. 常见金属晶格类型。
3. 相的概念。
5. 过冷度的概念。
7. 结晶过程的普遍规律。
9. 同素异构转变的概念。
10. 绘制铁碳合金相图(各线、 2. 三种晶体缺陷。
4. 固态合金有哪些相。
6. 过冷度与晶粒度的关系。
8. 控制晶粒度的方法。
II. 分析钢从奥氏体缓冷至室温时的结晶过程,画出典型铁碳合金(钢)显微组织示意图。
12. 共晶反应式和共析反应式。
13. 金属塑性变形的两种方式。
15再结晶温度的计算。
17. 钢的热处理概念。
19.过冷奥氏体转变的产物。
21. 马氏体的概念。
22会分析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
23. 退火和正火的目的。
25. —般怎样确定碳钢的淬火温度?27.回火的目的。
29. 回火的种类。
30. —般表面淬火的预备热处理方法和表面淬火后的组织。
31渗碳的主要目的。
32.钢按化学成分分类。
33.钢按质量分类。
34钢按用途分类。
35. 机器结构钢的分类。
36钢中S 、P 杂质的影响。
37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38.结构钢牌号表示的含义。
39. 能区别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的牌号和一般采用的热处理方法。
40按刃具钢的工作条件,提出哪些性能要求?41.根据碳钢在铸铁中存在形式及石墨形态,铸铁的分类。
二、材料成形技术部分铸造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流动性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什么合金易于形成缩孔、什么合金易于形成缩松?。
铸造应力分为哪几类? 减小和消除铸造应力的主要方法。
绘制自由锻件图主要考虑哪些问题?。
何谓拉深系数?有何意义?8.焊接的实质。
碱性焊条的最主要优点。
10. 焊接接头由哪几部分组成? 11. 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的划分。
12. 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
13. 防止和消除焊接应力的措施。
14. 如何根据碳当量的高低评估钢的焊接性?为什么? 15.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选用的基本原则。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复习要点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铁碳合金的)刚度、强度、塑性、硬度的基本测量方法、表示方法及影响因素。
选材的依据。
第二章常见金属的晶格类型;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什么叫结晶?合金的结晶过程(形核、长大);铁碳合金的两个典型反应:共晶、共析反应的表达式及意义;铁的同素异构体;铁碳合金固态常见的相及性能;常见铁碳合金的组织性能及代号;室温下钢的平衡组织组成及显微组织示意图;铁碳合金状态图的作用。
第三章结晶时细化晶粒的途径;C曲线图的作用;热处理的工艺组成(热处理过程)、热处理的目的、钢的“四把火”的定义及处理后的组织、性能(尤其是淬火及回火);共析钢三种等温转变产物及特性;淬透性概念及影响因素;淬硬性概念及影响因素;马氏体的特性及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特点;(注意三个图:P61图3-28、P67图3-42、P72图3-48)第四章钢的主要分类方法;钢中常存杂质有哪几种?对钢性能有什么影响?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掌握以下几类钢的编号、成分特点、性能特点、热处理特点、应用场合: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含合金工具钢,主要是高速钢,尤其注意P119图4-9多次回火的目的)、合金调质钢、合金渗碳钢、合金弹簧钢、滚动轴承钢。
灰口铸铁种类及石墨形状、性能特点(另外注意灰铸铁及球墨铸铁的牌号表示法、热处理特点、应用场合)、铸铁与铸钢的性能的比较。
第六章铸造生产的特点及应用;铸造工艺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如何影响。
铸造工艺性不好会出现哪些铸造缺陷?两种凝固原则的应用;,浇注系统的组成及作用;为什么要规定铸件的合理壁厚?铸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铸件与锻件的性能比较。
第七章锻造生产的特点及应用;锻造工艺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如何影响。
自由锻的基本工序有哪些?锻造坯料加热时易出现哪些加热缺陷?自由锻锻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
你所学过的金属材料中,哪些适合锻造?哪些不适合锻造?会定性评价常见碳钢的锻造性。
第八章焊接生产的特点及应用;焊接电弧的形成过程;什么叫正接:什么叫反接?焊接冶金过程特点;焊接接头的组成;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及性能;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原因及预防、矫正方法;焊接变形的形式;焊条电弧焊的焊条组成及其作用、焊条酸碱性的概念及其特性;焊条电弧焊的特点;焊接(工艺)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如何影响;会定性评价常见碳钢的焊接性。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作业题库复习资料重点
V5.X6. X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作业题库一.名词解释1. 间隙固溶体: 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间隙所形成的固溶体。
3.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4. 再结晶:金属发生重新形核和长大而晶格类型没有改变的结晶过程。
5. 同素异构性:同一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晶格类型不同的现象。
6. 晶体的各向异性:金属各方向的具有不同性能的现象。
7. 枝晶偏析:结晶后晶粒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8. 本质晶粒度: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
9. 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10.淬硬性:钢淬火时得到的最大硬度。
11. 临界冷却速度:奥氏体完全转变成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18. 过冷奥氏体:冷却到A1温度下还未转变的奥氏体。
19. 变质处理:在浇注是向金属液中加入变质剂,使其形核速度升高长大速度减低,从而实现细化晶粒的处 理工艺。
20. C 曲线: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
21. CCT 曲线: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22. 顺序凝固原则:铸件时使金属按规定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逐渐凝固的原则。
23.孕育处理:在金属浇注前或浇注时向其中加入高熔点元素或化合物,使其形核速率提高, 来细化晶粒的处理工艺。
24. 孕育铸铁:经过孕育处理的铸铁。
25. 冒口:铸件中用于补充金属收缩而设置的。
26. 熔模铸造:用易熔材料27.锻造比:变形前后的截面面积之比或高度之比。
28.拉深系数:29. 氩弧焊:用氩气做保护气体的气体保护焊。
30. 熔化焊: 31.压力焊: 32.钎焊:二.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1. 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X2. 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X3. 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不能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
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其强度等级来区分的 过热钢经再结晶退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7.奥氏体耐热钢也就是奥氏体不锈钢。
V12.热硬性: 钢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13.共晶转变 14. 时效强化 15. 固溶强化 冷却时,从液相中同时结晶出两种固相的结晶过程。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复习题
材料复习题一.解释下列名词1.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2. 临界冷却速度: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最小速度。
3.淬硬性: 是指钢在淬火时所能获得的最高硬度, 淬硬性大小主要决定于马氏体的含碳量。
马氏体含碳量越高则淬硬性越高。
(反映钢材在淬火时的硬化能力)。
4.调质处理: 淬火+高温回火得到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5.淬透性: 是在规定的淬透条件下, 决定钢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
6.共析转变:两种以上的固相新相, 从同一固相母相中一起析出, 而发生的相变。
7.时效强化: 是合金工件经固溶热处理后在室温和稍高于室温保温,以达到沉淀硬化的目的,这时在金属的过饱和固溶体中形成溶质原子偏聚区和由之脱溶出微粒弥散分布于基体中而导致硬化,提高材料的性能。
8. 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溶入而使金属强硬度升高的现象。
9. 同时凝固原则: 铸件时使金属按规定一起凝固的原则。
10.顺序凝固原则:铸件时使金属按规定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逐渐凝固的原则。
二.判断正误1.珠光体的片层间距越小,其强度越高,其塑性越差。
错2.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其强度等级来区分的。
错3.金属凝固时,过冷度越大,晶体长大速度越大,因而其晶粒粗大。
错4.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越高,但韧性变差。
错5.凡能使钢的C曲线右移的合金元素均能增加钢的淬透性。
对6.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深度与该钢的淬透性没有关系。
对7.对灰铸铁不能进行强化热处理。
对8.钢的临界冷却速度Vk越大,则其淬透性越好。
错9.工件经渗碳处理后,随后应进行淬火及低温回火。
对10.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淬火时的冷却速度。
错11.钢的临界冷却速度Vk越大,则其淬透性越好。
错12.钢的淬透性,随零件尺寸的增大而减小。
错13.确定铸件的浇注位置的重要原则是使其重要受力面朝上。
错14.钢的碳当量越高,其焊接性能越好。
错15.表面淬火主要用于高碳钢。
错16.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一般均为不完全淬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按照零件成形的过程中质量m 的变化,可分为哪三种原理?举例说明。
按照零件由原材料或毛坯制造成为零件的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可分为三种原理△m<0(材料去除原理);△m=0(材料基本不变原理);△m>0(材料累加成型原理)。
2、顺铣和逆铣的定义及特点。
顺铣:铣刀对工件的作用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同的铣削方式.逆铣;铣刀对工件的作用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反的铣削方式。
顺铣时,每个刀的切削厚度都是有小到大逐渐变化的逆铣时,由于铣刀作用在工件上的水平切削力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工作台丝杆与螺母能始终保持螺纹的一个侧面紧密贴合。
而顺铣时则不然,由于水平铣削力的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方向一致,当刀齿对工件的作用力较大时,由于工作台丝杆与螺母间间隙的存在,工作台会产生窜动,这样不仅破坏了切削过程的平稳性,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而且严重时会损坏刀具。
逆铣时,由于刀齿与工件间的摩擦较大,因此已加工表面的冷硬现象较严重.顺铣时的平均切削厚度大,切削变形较小,与逆铣相比较功率消耗要少些。
3、镗削和车削有哪些不同?车削使用范围广,易于保证零件表面的位置精度,可用于有色金属的加工、切削平稳、成本低。
镗削是加工外形复杂的大型零件、加工范围广、可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效率低,能够保证孔及孔系的位置精度.4、特种加工在成形工艺方面与切削加工有什么不同?(1)加工时不受工件的强度和硬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的制约,故可加工超硬脆材料和精密微细零件。
(2)加工时主要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热能等去除多余材料,而不是靠机械能切除多余材料。
(3)加工机理不同于切削加工,不产生宏观切屑,不产生强烈的弹塑性变形,故可获得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其残余应力、冷作硬化、热影响度等也远比一般金属切削加工小。
(4) 加工能量易于控制和转换,故加工范围广、适应性强。
(5)各种加工方法易复合形成新工艺方法,便于推广。
第二章1、什么是切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车削、铣削、镗削及磨削时主运动及进给运动都是什么运动?主运动是切削多余金属层的最基本运动,它的速度最高,消耗的功率最大,在切削过程中主运动只能有一个;进给运动速度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小,是形成已加工表面的辅助运动,在切削过程中可以有一个或几个。
车削工件的旋转运动车刀的纵向、横向运动铣削铣刀的旋转运动工件的水平运动磨削砂轮的旋转运动工件的旋转运动镗削镗刀的旋转运动镗刀或工件的移动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什么?1。
切削速度v:在单位时间内,刀具和工件在主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即主运动的速度。
2.进给量f:在主运动每转一转或每一行程时(或单位时间内),刀具和工件之间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3。
背吃刀量ap(切削深度)。
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前角、后角、楔角、主偏角、副偏角及刃倾角都是在哪一参考平面测量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前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2)后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3)主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的夹角.4)副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
5)刃倾角: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当刀尖为主切削刃上最低点时刃倾角小于零;刀尖为主切削刃上最高点时刃倾角大于零。
刀具的标注角度是指在刀具工作图中要标注出的几何角度,即在标注角度参考系中的几何角度.它是制造和刃磨刀具必须的,并在刀具设计图上予以标注的角度;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所确定的刀具角度成为刀具的工作角度,又称实际角度。
4、车槽时的背吃刀量(切削深度)等于所切槽的宽度.5、车刀、铣刀、钻头和拉刀通常用选用何种刀具材料来制造?切削加工中常用的刀具材料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
新型刀具材料:陶瓷、立方氮化硼、人造金刚石。
车刀拉刀:钨系高速钢钻头铣刀:钼系高速钢综合:都是高速钢对刀具性能材料要求:1,高的硬度和耐磨性,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3高的耐热性。
4。
更好的热物理性能和耐热冲击性能6、画图并解释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第一变形区特征:沿滑移线的剪切变形,以及随之产生的加工硬化。
第二变形区特征:使切削底层靠近前刀面处纤维化,流动速度减慢,甚至滞留在前刀面上;切屑弯曲;由摩擦产生的热量使切屑与刀具接触面温度升高。
第三变形区特征: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钝圆部分与后刀面的挤压与摩擦,产生变形和回弹,造成纤维化和加工硬化。
这三个变形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7、切削热是如何产生和传出的?仅从切削热产生的多少能否说明切削区温度的高低?被切削的金属在刀具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而耗功,这是切削热的一个重要来源。
此外,切屑与前面、工件与后面之间的摩擦也要耗功,也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切削热的来源就是切屑变形功和前后面的摩擦功。
切削区域的热量被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传出.不能仅从切削热产生的多少来说明切削区温度的高低。
切削温度收到多方面的影响: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工件材料、刀具磨损和切削液。
如材料的导热性很好,但是强度硬度高,其切削热变多,但是由于导热性好所以切削温度有所降低.因此不能从切削热产生的多少来衡量切削温度。
8、刀具的磨损形式有哪三种?什么是磨钝标准,刀具寿命和磨钝标准有什么关系?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边界磨损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后就不能继续使用,这个磨损限度称为磨钝标准.磨钝标准与工件的加工质量、工件的切削加工性、加工条件和刀具类型有关。
一把新刀从开始使用直支达到磨钝标准所经历的实际切削时间,曾为刀具寿命。
影响的因素有: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其它因素。
8、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答: 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9、增大前角可以使切削温度降低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前角越大切削温度越低?答:前角加大,变形和摩擦减小,因而切削热少。
但前角不能过大,否则刀头部分散热体积减小,不利于切削温度的降低。
10、提高切削用量可采取哪些措施?答:1。
采用新型刀具材料; 2。
改善工件材料加工性; 3。
改进刀具结构; 4.改善冷却润滑条件。
11、简述切削力的产生根源?答:切削力的产生来于两个方面:(1)切削层金属产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抗力;(2)刀具与切屑、工件之间存在着摩擦阻力12、简述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答: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个要素.在切削过程中,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较小;背吃刀量和进给量的增大均使切削力增大,其中,背吃刀量增大一倍时,切削力也会增大一倍,而进给量增大一倍时,切削力增大不到一倍。
因此,从降低切削力的角度考虑,加大进给量比加大背吃刀量更为有利。
第三章1、通常机床由哪几部分组成?(1)动力源(2)传动系统(3)支撑件(4)工作部件(5)控制系统 (6)冷却系统(7)润滑系统 (8)其他装置2、车床有哪三种类型?其中适于加工直径大而高度小于直径的大型工件的是哪一种车床?卧式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
其中立式车床适于加工直径大而高度小于直径的大型工件3、什么是砂轮的硬度砂轮的硬度是指砂轮表面上的磨粒在磨削力作用下脱落的难易程度典型的车床类床身,工作时承受弯曲和扭转载荷,一般床身截面为何种形状P71第四章工件的装夹方法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1。
用找正法装夹工件:根据工件表面用划针或指示表找正,或者根据事先划出的线痕进行找正实现装夹. 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2。
用夹具装夹工件:工件装在夹具上,不再进行找正,便能直接得到准确加工位置的装夹方式。
适用于批量生产.机床夹具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1)定位元件(2)夹紧装置(3)对刀元件 (4)引导元件(5)其他装置(6)连接元件和连接面(7)夹具体(1)定位元件定位元件是用来确定工件正确位置的元件.被加工工件的定位基面与夹具定位元件直接接触或相配合。
(2)夹紧装置夹紧装置是使工件在外力作用下仍能保持其正确定位位置的装置.(3)对刀元件、导向元件对刀元件、导向元件是指夹具中用于确定(或引导)刀具相对于夹具定位元件具有正确位置关系的元件,例如钻套、镗套、对刀块等。
(4)连接元件夹具连接元件是指用于确定夹具在机床上具有正确位置并与之连接的元件,例如安装在铣床夹具底面上的定位键等。
3、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定位方案中各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
六点定位原理:用六个支撑点,去分别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从而使工件在空间得到确定位置的方法,称为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
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完全被限制的定位,不完全定位——按加工要求,允许有一个或几个自由度不被限制的定位,欠定位—-按工序的加工要求,工件应该限制自由度而未予限制的定位,过定位-—工件的一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点重复限制的定位.4、什么是固定支承、可调支承、自位支承和辅助支承?判断常用定位元件限制自由度?(1)固定支承指的是支承钉和支承板,支承钉与工件以小面积接触,属点定位,限制一个自由度;支承板与工件以狭长面积接触,属线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
(2)可调支承属非固定式支承,它与固定支承的区别是与工件接触的支承钉做成螺钉,可以调节高度,并可用螺母进行锁紧。
(3)自位支承属非固定式支承,是指在定位时与工件相接触的点能随定位基面自动调整其位置,使各点都能保持接触的支承。
无论自位支承与工件有几个接触点,都只能限制一个自由度,不会发生过定位现象。
(4)辅助支承主要作用是用于提高工件的装夹刚度和稳定性,减少切削变形,而不起定位作用。
辅助支承与可调支承在功能上的区别是前者不起定位作用,后者则不然;在操作上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工件先定位,然后被夹紧,最后调整辅助支承,而后者则是先调整可调支承,然后工件定位,最后夹紧工件。
5、什么叫定位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有何区别?设计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称为定位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