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
水利工程改革工作方案

水利工程改革工作方案水利工程改革工作方案一、背景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在保障国家水安全方面,水利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效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为了推进水利工程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本文制定了一份水利工程改革工作方案。
二、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为:1. 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确保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2. 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和质量,规范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 增强社会的环保意识,提高维护、保护水资源水平。
三、工作内容1. 建立多元化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促进农田灌溉、城市供水、水电开发、生态水利等领域的良性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对水利工程运行的监测与评估,确保项目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2)制定专项管理政策,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
(3)打造水利行业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服务体系,提升行业发展的整体管理水平。
2. 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通过制定严格的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和规定,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与监督,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1)完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系,强化施工进度监察。
(2)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检查,确保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加强对水利工程维护保养的工作,确保项目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3. 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促进水资源保护与环保的有机结合。
具体措施包括:(1)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确保水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
(2)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协作,落实环保政策和相关法规,推进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4.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提高社会的环保意识。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环保的认知,培养环保意识。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使用和管理的公开透明化,便于公众监督。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精选6篇)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45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xx]181号)精神,结合我城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城区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2个、抗旱服务队1个。
即大塘灌区管理所、大王滩灌区管理所和城区抗旱服务队,全部属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两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19万亩,20xx年实际灌溉面积2.18万亩。
其中大塘灌区管理所管辖水库1座,总库容33.36万立方米。
xx区是南宁市新成立的城区,管辖xx镇、那马镇、大塘镇、南晓镇、那陈镇共5个镇。
辖区水利设施较完善,初步形成防洪、灌溉、人饮、排涝等水利工程体系。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对抗御旱涝灾害,促进工、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保护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机制不活。
表现在:1.水管单位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单一、少,经济力量薄弱,又得不到国家相应的配套的政策、资金扶持,无力对水利设施进行良好的养护;2.水利工程设施老化,漏水、跑水严重,增加供水成本,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农民用水费用偏高。
3.供水价格偏低,低于供水成本,又无从补偿资金来源途径;虽然《水法》明确规定水是商品,但每年必须服从抗旱的需要,指令放水,水费片收困难;4.水管单位没有强有力的执法措施,对农民欠费、拒缴水费问题,缺乏有效的措施。
以上的这些使单位经济步入困境,工程维修难以为继,形成恶性循环,缺乏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二)水利工程设施损坏严重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水利工程设施损坏严重。
全国水利工程局改革方案

全国水利工程局改革方案一、改革的背景和意义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水利工程是保障国家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局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够灵活、效率不高、对市场需求难以满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水利工程局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改革能够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发展模式的转变,提高水利工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水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水利工程局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水利工程局管理体制,推动水利工程服务的优化升级,促进水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和水环境的改善。
具体目标包括: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加强公共服务功能,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推进水资源管理的协调发展,完善人才培养和考核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改革的关键内容及措施(一)改革水利工程局的管理体制1. 优化机构设置。
合并机构,实现整体优化,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 完善领导班子。
选聘具有丰富资历和水利工程经验的专业人才,提高领导班子的专业化水平。
3.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水利工程局改革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具有独立管理和经营的能力。
(二)推动市场化改革1. 推进价格改革。
建立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现市场调节价格。
2. 完善运营机制。
引入社会资本,激发水利工程局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经营效益。
3. 加强对外合作。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加强科技创新能力1. 加大科研投入。
增加科研经费,提高科研人员待遇,鼓励科研成果转化。
2. 优化科研机构设置。
整合科研机构,避免资源浪费,提高科研效率。
3.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水利工程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质量,推动学术研究。
(四)促进水资源管理的协调发展1.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水资源的统筹配置和合理利用。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部门职责界定不清、办事复杂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因此,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是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的迫切需要。
本次改革旨在优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和力度,加强监管和服务,推动水利工程管理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水环境的目标。
二、改革内容和措施1.组织架构调整(1)设立水利工程管理局,负责统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出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
(2)设立水利工程监管处,负责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监管工作,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和监管机制。
(3)设立水利工程服务中心,负责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服务工作,提供水利工程管理相关咨询和技术支持。
2.职责分工明确(1)水利工程管理局负责制定水利工程管理的政策和规划,组织实施水利工程项目的审批和监管工作。
(2)水利工程监管处负责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进行监管,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3)水利工程服务中心负责提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咨询服务、技术支持和培训,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3.加强信息化建设(1)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监管的全程电子化管理。
(2)建立水利工程管理数据中心,收集、整理和分析水利工程管理相关数据,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2)优化人员结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1.制定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明确改革目标和任务。
时间安排: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
2.组织架构调整和职责分工明确,设立水利工程管理局、水利工程监管处和水利工程服务中心。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根据《中共xx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钟发〔2011〕1号)和《水利部、xx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水建管〔2013〕169号)文件精神和省水利厅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为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指导思想全面落实xx省县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明晰工程产权为核心,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基础,以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为前提,以落实经营权搞活经营权为xx,放开建设权,让渡资产权、转换经营权,充分调动农民和社会各界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小型水利工程效益。
在全县建立产权清晰、管护主体落实、责任体系完善、投融资机制健全的各类社会化、专业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实现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和效益。
(2)基本原则坚持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的原则。
xx的投资建设归xx所有,水利部门代表xx行使投资人权利;由xx、集体共同投资建设的,按投资比例划分产权;主要由乡、村集体投资的,其产权属于乡、村集体。
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以保值、增值、增加xx效益为目的。
从实际出发,打包、出售、出租、分享都是合适的,不要“一刀切”。
服从服务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
小型水利工程具有防洪、抗旱、排水等社会公益服务功能。
无论采取何种重组形式,都必须接受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其派出机构的指挥调度,确保防汛抗旱任务圆满完成。
同时,必须接受xx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不得违反水资源管理规定。
防止国有和集体资产流失的原则。
要严格控制产权界定、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
实事求是地确定项目的现值,确保国有和集体资产不会因重组而遭受损失。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工程产权所有人公开招标、平等竞争。
水利工程管理部门改革方案

水利工程管理部门改革方案一、引言水利工程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存在一些问题,如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手段不够灵活、服务水平不够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对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进行改革,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状分析1.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我国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体制机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例如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决策机制不够灵活、管理层级过多等,这些问题导致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出现。
2.管理手段不够灵活目前,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在管理手段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例如在信息化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了管理手段不够灵活,不能有效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服务水平不够高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态度不够热情、服务质量不够高、服务手段不够便捷等,这导致了一些用户对于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不满意,影响了政府形象和水利工程的发展。
三、改革方案1.完善体制机制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重构权责清单,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并逐步建立健全决策机制,降低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
2.提高管理手段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加大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创新的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管理手段,加强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提高管理手段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提升服务水平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当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服务评价体系,加快服务手段的便捷化,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用户满意度。
四、实施路径1.政策法规制定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约束,推动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2.人才队伍建设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引进高素质人才,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为改革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工作方案

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工作方案
一、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建
设成为了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和社会
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特
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总体目标
优化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促进
水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小型水利工程跨越式发展。
三、具体措施
1. 强化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
(1)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制定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明
确职责,并实施考核机制。
(2)完善项目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并加
强对项目质量和安全的监管。
(3)针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建立应急管
理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
2. 推进科技创新和工艺改进
(1)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2)鼓励企业和高校合作创新,积极引入国内外优质技术资源。
甘肃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甘肃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甘肃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一、背景与目标1.1 背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压力增加的背景下,甘肃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管理机构不清晰、职责不明确、协调不够等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效能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必须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
1.2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起科学、合理、高效的甘肃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效能的提升。
二、体制改革方案2.1 流程优化2.1.1 设立水利工程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水利工程项目;2.1.2 设立水利工程审批部门,负责水利工程项目的立项和审批;2.1.3 设立水利工程监督部门,负责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监督和检查;2.1.4 设立水利工程评估部门,负责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评估和审定。
2.2 职责明确2.2.1 水利工程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协调水利工程管理的政策和规划;2.2.2 水利工程审批部门负责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审批和立项;2.2.3 水利工程监督部门负责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监督和检查;2.2.4 水利工程评估部门负责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评估和审定。
2.3 协调机制2.3.1 水利工程管理委员会与相关部门建立密切的工作联系和合作关系;2.3.2 水利工程审批部门与水利工程监督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2.3.3 水利工程评估部门与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实施步骤3.1 组织架构调整3.1.1 成立水利工程管理委员会,明确委员会的职责和人员构成;3.1.2 设立水利工程审批部门、水利工程监督部门和水利工程评估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人员构成。
3.2 人员培训3.2.1 对水利工程管理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政策制定和协调能力;3.2.2 对水利工程审批部门、水利工程监督部门和水利工程评估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3.3 信息系统建设3.3.1 建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3.3.2 建立水利工程项目监督信息系统,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监控和检查。
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县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亟需改革与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为此,我县制定了一项全面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旨在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益,推动县级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和目标1.1 背景我县位于某某省,是该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保障,但由于当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弊端,如信息不畅通、决策缺乏科学性、权责不明确等问题,制约了水利工程管理效能的提升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1.2 目标通过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建立高效、科学、透明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2)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升综合素质;(4)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的法治化水平,规范管理行为。
二、改革内容2.1 机构改革(1)设立县级水利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县水利工程管理与决策;(2)成立水利工程管理局,负责具体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3)设立水利工程监督检查机构,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营的监督与检查;(4)建立水利工程维修与保护机构,确保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与可持续使用。
2.2 信息化建设(1)建立县级水利信息平台,整合水利工程相关数据与信息资源;(2)推行数字化勘测设计与施工管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3)建立水利工程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全面监控与运营管理;(4)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公开,提升政府透明度。
2.3 人才培养与选拔(1)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学习,提升其专业化水平与管理能力;(2)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激励干部队伍积极工作;(3)开展水利公务员招录与选拔,引进高素质人才。
2.4 法治化建设(1)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水利工程管理的权责;(2)加强对水利工程违法行为的查处与惩治,维护水利工程安全与稳定运行;(3)建立法律援助与纠纷解决机制,保障相关权益的维护与实现。
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工作方案

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笔记本上,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渐渐流淌。
我想起那些年,参与过的无数方案写作,每一份都是一次思维的较量,一次对未来的规划。
现在,就让我以“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为题,用我十年的经验,来一场意识流的书写吧。
一、改革背景与目标1.当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管理体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维护资金不足,工程老化严重。
技术水平落后,效率低下。
群众参与度低,缺乏有效监督。
2.改革目标建立健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提高工程维护资金的使用效率。
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工程效率。
增强群众参与度,实现民主监督。
二、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设立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局,统一负责工程的建设、维护和管理。
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实现责任到人。
建立工程档案,实时记录工程运行情况。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确保资金合理分配。
加强资金监管,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引入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3.引进先进技术更新设备,提高工程运行效率。
培训技术人员,提升管理水平。
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工程远程监控。
4.增强群众参与度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水利工程的认识。
建立群众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群众需求。
组织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实现民主监督。
三、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阶段深入了解当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征求各方意见,制定改革方案。
2.实施阶段成立专门小组,负责改革的实施。
按照方案逐步推进,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定期检查进度,及时调整方案。
3.监督评估阶段建立评估体系,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估。
公布评估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改革方案。
四、预期效果1.工程效率提升通过技术更新和管理水平提升,工程运行效率将得到明显提高。
2.群众满意度提升通过增强群众参与度和民主监督,群众对工程管理的满意度将得到提升。
3.管理体制完善通过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实现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水利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引言•水利工程管理现状•体制改革方案•体制改革实施步骤•预期成果与效益•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背景介绍通过改革,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改革还有助于增强水利工程的抗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改革意义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监管,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和安全。
现有管理模式政府部门监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理效率低下资金不足人才短缺030201存在的主要问题推进水管单位分类改革加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总体改革方案明确管理责任和管理主体01加强水利工程规划与建设管理02完善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机制0303推进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01建立高效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02加强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监管确定改革目标明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如提高工程效率、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等。
制定改革路线图根据改革目标,制定具体的改革路线图,包括改革措施、时间节点、责任部门等。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在制定实施计划过程中,需完善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改革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制定实施计划开展试点工作选择试点单位制定试点方案实施试点工作全面推广实施总结试点经验制定全面推广方案落实责任部门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提升水资源调配能力提高工程运行效率提高工程效益通过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管理,保护水资源免受污染和浪费。
强化水资源保护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用水成本。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采取措施修复受损的水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人居环境。
促进水生态修复加强水资源管理1 2 3加强应急预案制定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加强应急物资保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改革目标达成有效资源整合员工积极参与总结改革经验通过改革,水利局成功地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协作,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营水平。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水利工程管理是当前水利领域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我国水利工程经验丰富,但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管理体制不够科学、工程质量监管不到位、投资决策失误等。
因此,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势在必行,旨在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目标1.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通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2. 加强科学技术支撑。
加强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推动水利工程从传统建设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变。
3.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管。
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安全。
4. 提高水利工程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加强水利工程投资决策的科学性,确保投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5.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措施1. 优化管理体制。
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使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责明确,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2. 加强科技支撑。
加强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动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提高工程建设的水平和效率。
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
3. 建立质量监管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
同时,加强质量检测门槛,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4. 健全投资决策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机制,加强对水利工程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估,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5. 加强人才培养。
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管理团队的素质和水平。
同时,加强与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推动水利工程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篇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2)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2)精选2篇(一)一、背景和目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着权责不清、资金管理不规范、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推动农村水利事业发展,制定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二、改革目标1. 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实现权责清晰、资金管理规范、决策高效的目标。
2. 提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水利工程的运维能力和服务能力。
3. 推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革方案1. 改革管理体制(1)建立健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职责。
(2)加强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管理人员水平和业务能力。
2. 改革资金管理(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审查、监管和使用。
(2)优化资金配置,加大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和效益。
3. 改革决策机制(1)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规划和项目评审,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加强农民参与,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四、实施步骤1. 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制定改革实施方案。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责任。
3.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认识和素质。
4. 建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数据化。
5. 配齐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人员,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监督和检查。
6.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协作,深化改革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了我的书桌上。
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告诉我,这个方案必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要考虑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又要展望未来的发展。
我们要明确改革的目标。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体制改革,旨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要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明确职责,提高效率。
我们要分析现状。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管理机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创新能力不足;资金投入不足,设备老化严重。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我们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同时,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二、提升水利工程技术水平。
我们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工程技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同时,要鼓励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创新,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三、加大资金投入。
我们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支持,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
同时,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优化水利工程管理队伍。
我们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充实水利工程管理队伍。
同时,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五、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分步骤进行:第一步,制定改革方案。
我们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任务和措施。
第二步,组织试点。
我们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试点,验证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三步,全面推广。
在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将改革方案全面推开,确保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效。
我们要加强监督和评估。
我们要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监督机制,对改革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深化水利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水利改革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
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将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
的保护和管理,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建立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我们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
水利工程是保障国家水利
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我们将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提
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益,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维护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长期效益。
另外,我们将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水利管理体制是水利工作的
重要保障,我们将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水利管理体制,加强水利行政管理和监督,推动水利管理体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
法治化。
此外,我们将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是推动水利
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将加大对水利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
养一批水利科技人才,推动水利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最后,我们将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信息化是现代水利管理
的重要手段,我们将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推动水利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提高水利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总之,深化水利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将有力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国家水利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深化水利改革实施方案,努力实现水利事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精品范文】

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为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5号),《××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文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市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一、水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市地处海河流域××河水系,担负防洪保安“四保”重任。
建国以来,修建了大批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防洪、排涝、抗旱、供水的水利工程体系。
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持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市水利工程现状为:全市××*条干支渠,总长××*公里,桥梁××*座,境内堤防总长××公里。
全市现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个,共有水管职工××人,实行财政年差额拨款。
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和水资源调控保证,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但是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其表现是:一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性质不明、职责不明,事企不分;二是管理单位社会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界限不清,既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管理;三是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
水管职工工资无保证,大量公益性工程管理维护无投入;这些问题导致了部分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加快水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一)理顺管理体制,确定水管单位性质按有关规定,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有关水利工程负有行业管理责任,对其直接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负有监督资金使用、资金管理、干部任免等责任。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范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保障农业农村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了7163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以来,在某某源镇、雨河镇、母享镇开展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权责模糊、主体缺位、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状况仍较突出,“国家管不了,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到”的工程仍较普遍,极不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贯彻落实《某某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某某政发〔2022〕87号)的通知》(昭政发〔2022〕4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按时、按质完成改革任务,结合某某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明晰工程管理权为核心,以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根本,以保证工程安全运行为前提,放开建设权,转换经营权,盘活存量资产,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效益。
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和委托管理等多种管理方式,逐步建立起投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经营方式得到搞活,管护责任得到落实,安全运行得到保障,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做到建、管、用相一致,责、权、利相统一,力争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全县现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策划方案(精选多篇)

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策划方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策划方案根据《__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的意见》(云政发〔__〕 87号)要求和全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为积极稳妥推进我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___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明晰工程产权为核心,以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根本,以保证工程安全运行为前提,改革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工程管理,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组合,调动和激发社会办水利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安全和农民用水利益至上的原则;(二)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的原则;(三)坚持政府规划指导、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建设和管理的原则;(四)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行民主决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的原则;(五)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三、主要目标通过改革,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管理体制,明确所有权,放开经营权,形成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发展机制,促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走上市场化运作的轨道,提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四、改革范围__县农村小型水利改革涉及全县六乡两镇。
具体改革范围如下:(一)输水管道及直接为农田灌溉排水服务的小型河道治理工程及渠道工程;(二)小坝塘、小水池、小水窖等蓄水工程;(三)镇村集中供水、农村人畜饮水(人饮安全)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范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努力,建成中型水库某座,小(一)型水库某座,小(二)型水库某座,其它小型水利工程某某件,初步形成了供水、灌溉、防洪为一体的工程网络体系,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抗御水旱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一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职能不清,权责不明;二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机制不活,管理粗放;三是水价偏低,良性的水价机制难以形成;四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经营困难。
这些问题导致我县大批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病险突出,效益衰减,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而且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加快推进我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水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为保证我县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和《某某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水管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水利工程运行机制,为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正常发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牢固的体制基础。
(二)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用3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符合某某县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终达到理顺体制,搞活机制,机构合理,人员精干,服务优质,运行高效的目标。
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完善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分级管理体制;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保障有力、配套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全县水管体制改革,按照省、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分三步走。
20某年为准备阶段,做好调查研究,完成经费测算,搞好试点,编制改革实施方案并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
20某—2005年为实施阶段,在全县范围内,认真贯彻落实本实施方案,深化内部改革,初步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某年为总结验收阶段。
对改革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报请上级进行检查验收。
(三)改革的原则正确处理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既要确保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又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正确处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的关系,既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又要重视水利工程管理,切实做到加大水利工程管理的投入,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
正确处理责、权、利关系,既要明确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水管单位的权利和责任,又要在水管单位内部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使管理责任、工作绩效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从水利行业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要积极稳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把握好改革的时机与步骤,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远期发展的关系,既要努力实现水管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又要确保新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范围某某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范围,是全县范围内小型及其以上规模的国有水利工程。
以上规模的水利工程,至今仍未明确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和经费的,同时纳入此次水管体制改革的范围。
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措施(一)明确权责,规范管理1、水利工程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1)中型水库,由县水利局管理。
(2)小(一)型水库、集镇饮水工程,原则上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视情况依法委托乡(镇)人民政府管理。
委托乡镇管理的工程应报县政府审批后执行。
(3)收回小(二)型水库管理权,包括0.3m3/以上引灌沟渠,由工程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4)农村五小水利工程,根据谁建谁有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明确管理人员和职责,属集体所有的由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管理,属农户所有的由农户自主管理。
2、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单位的管理责任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保障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安全,限期排除险情。
县水利局作为县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各类水利工程负有行业管理责任,负责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对县管工程负有监督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责任。
水管单位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保证工程安全和发挥效益。
3、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事故,要依法追究水管单位、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负责人的责任。
乡(镇)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水管单位和乡(镇)政府负责人的责任。
其它单位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业主责任。
(二)划分水管单位类别和性质,严格定编定岗1、划分水管单位类别和性质县水利局管理的中型水利工程,承担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具有灌溉供水、集镇供水等经营性功能,虽有一定经济收益,但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定为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
某座小(一)型水库和某座小(二)型水库,主要承担农业灌溉任务,兼有防洪、排涝功能,均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定为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
2、严格定编定岗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其编制由县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县财政局和县水利局核定。
各水管单位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认真测算定编、定员,在批准的编制总额内合理定岗。
(1)岗位设置按照部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SLJ705—81),根据“两定”方案测算,两座中型工程及小(一)型、小(二)型水管单位岗位设置的具体情况如下:某某水库管理所设置岗位25个,某某水库管理所设置岗位24个。
小(一)型及小(二)型水库岗位设置,每座小(一)型水库管理所设置4个岗位,每座小(二)型水库管理所设置2个岗位。
11座小(一)型水库和105座小(二)型水库,共设置岗位254个。
(2)定员根据以上要求,对县管两座中型水库水管单位各类岗位定员,具体情况如下:中型工程水管单位岗位定员表水管单位名称定员数量(人)合计非公益性公益性某某水库管理所25214某某水库管理所24177合计493811小(一)型水库11座,定员44人,小(二)型水库105座,定员210人,共254人。
(三)全面推进水管单位改革,严格资产管理1、根据水管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分类推进人事、劳动、工资等内部制度改革。
事业性质的水管单位,要按照精减、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人员编制。
全面实行聘用制,按岗聘人,职工竞争上岗,并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度。
对年龄偏大、素质差、水平低的部分职工实行内部退养或待岗,退养或待岗期间,依据人事劳动的有关政策发给基本生活费或退养金,退养人员到退休年龄,一次性办理退休手续。
水管单位负责人由主管部门通过竞争方式选任,定期考评,实行优胜劣汰。
2、规范水管单位的经营活动,严格资产管理。
对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要在科学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资产的基础上,对内部承担防洪、排涝等公益职能部门和承担供水以及多种经营职能部门进行严格划分。
将经营性部门转制为水管单位下属企业,做到事企分开,财务独立核算。
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在核定的财政资金到位情况下,不得兴办与水利工程无关的多种经营项目。
企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和经营性水管单位的投资经营活动,原则上围绕与水利工程相关的项目进行,并保证水利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的足额到位。
(四)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有利于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
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剥离出来,逐步推向市场。
为保证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顺利实施,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同级财政部门要保证经核定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足额到位。
同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努力创造条件,培育维修养护市场主体,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环境。
(五)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强化计收管理1、逐步理顺水价水利工程供水水费为经营性收费,供水价格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
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
农业用水水价按实际补偿供水成本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
非农业用水价格在补偿供水成本、费用、税金、计提合理利润基础上确定。
水价要根据水资源状况、供水成本及市场供求变化适时调整,分步到位。
中型水库工程水价成本测算表农灌水价(元/m3)城镇供水水价(元/m3)备注某某水库0.11无现状水价某某水库0.200.49根据某某水利工程现状及经济发展水平,拟定中型灌区水价改革计划。
某某水库农灌水价:20某年至2005年,0.某元/立方米,20某年至2022年,0.10元/立方米。
从2022年起,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通过逐步调整,使水价逐步达到供水成本。
非农业供水水价按供水成本一步到位。
某某水库农灌水价0.11元/立方米,为水库现状成本核算水价,不能作为水价改革依据,待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后再进行水价成本核算,拟定水价改革计划。
某某水库水价调整时期及价格表供水时期(元/m3)城镇供水水价(元/m3)时期年度计划支渠进水口水厂原水表第一时期20某—2005年0.某0.49第二时期20某—2022年0.100.492022年以后适时调整农灌水价,逐步实现按成本价计收。
2、强化计收管理改进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和方法,逐步推行计量收费。
积极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改进收费方法,减少收费环节,提高缴费率,严格禁止乡村两级在代收水费时任意加码截留。
收取水费时,要实行公示制,接受民主监督,规范收费行为。
非农业用水必须安装原水计量设施,实行计量收费。
(六)规范财政支付范围和方式,严格资金管理1、根据水管单位的类别和性质,实行不同的财政支付方法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编制内承担公益性任务的在职人员经费,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公益性部分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等项支出由同级财政负担,更新改造费用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计划部门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
经营性部分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供水价格未达到成本水价计收前,缺额部分由同级财政补贴,供水价格按成本水价计收后,由水管单位自行筹集,财政不予补贴,更新改造费用在折旧资金中列支,不足部分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计划部门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
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经营性资产收益和其它投资收益要纳入单位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