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节回春医疗保健操详解(2021年-2022年)
回春医疗保健操+动作解说词解析
![回春医疗保健操+动作解说词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3882555ef7ba0d4b733b60.png)
回春医疗保健操回春医疗保健操于70年代创编,在北京和其它地区推广,有众多的人参加锻炼。
它集中了我国导引术,按摩学,养生学,针灸学等医学原理,方法,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经络,脏的基本理论,并吸取了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物学以及预防,治疗和康复医学等基本理论和实践精华。
长期锻炼能达到强身健体,医疗康复的作用。
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
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
拍打时手起吸气。
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拍打32下2.转腰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
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甩16次。
4.双摇臂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推拳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
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
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图5)。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6.拍胸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交替进行。
医疗保健操38节
![医疗保健操38节](https://img.taocdn.com/s3/m/a82546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c.png)
医疗保健操38节医疗保健操(Healthcare Exercises)是一种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姿势来促进身体健康的锻炼方式。
这种操练方法旨在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的健康问题,并帮助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其中一种著名的医疗保健操就是38节。
医疗保健操38节是一套比较全面的身体锻炼动作集合,涵盖了全身各个部位的运动。
通过38节操的实施,人们可以疏通经络、活络血脉,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的目的。
这套操练动作循序渐进,动静结合,包括了呼吸、身体姿势和肢体活动的协调。
以下是这套操练的一部分动作说明:1. 开合手:双手自然垂放于体侧,双臂自然下垂,慢慢地抬起双臂,当手臂平直时,双手握紧成拳,再慢慢放松手指,使手掌自然张开。
重复这个动作10次,可以增强手臂的力量和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
2. 划圈: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放置于身体两侧。
用肩膀为中心,双臂像划圆形一样向前划圈,再向后划圈,每次划圈10次。
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肩部的力量和柔韧性,放松肩颈部的肌肉。
3. 弯腰摸脚:站立时保持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上举过头顶,然后慢慢地向前弯腰,双臂放松自然下垂,尽量触摸脚尖或脚掌。
慢慢恢复站立姿势。
这个动作能够拉伸腿部的肌肉,增加腰部和臀部的灵活性。
4. 转体: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放置于身体两侧。
身体保持直立,慢慢地转动腰部,先向左转,再向右转,每次转动5次。
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腰腹部的力量,增加腰椎的柔韧性。
5. 双手揉搓百会:双手握拳,放于胸前,然后用拇指的力量在百会穴(头部后枕部中点)上揉搓20次。
这个动作可以缓解颈椎疼痛,提高脑部循环,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通过这套38节医疗保健操,我们可以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此外,这种锻炼方法还有助于缓解一些常见健康问题,如颈椎疼痛、肩膀僵硬、腰椎疾病等。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建议在进行医疗保健操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回春医疗保健操
![回春医疗保健操](https://img.taocdn.com/s3/m/f1bad47b27d3240c8447efeb.png)
左右弯腰
动作:双手叉腰,拇指在后。上身渐渐往右弯,臀稍左移,重心落 在左脚。弯腰呼气,起来吸气,一弯一起,连续8次。同样方法再往左 弯8次(图13)。
作用:活动腰部起调理脾胃作用。
原地跑步
动作:握拳,屈肘,两臂摆动,原地踏步,脚平放落地。抬右腿时 呼气,抬左腿呼气。跑64步,冬天加倍(图14)。
作用:防治闪腰岔气、腰背酸疼、脊柱侧弯。
前后弯腰
动作:在后腰处两手抱时,上身向前尽可能弯腰,呼气(图28- 1)。再尽可能向后仰,吸气。共16次(图28-2)。
作用:增强腰椎功能,沟通任督二脉,防治驼背,对体虚、肾亏、 腰酸、背痛和腰椎骨质增生有疗效。
转腰
动作:与第2节转腰相同。转32圈(图29)。 作用:与第2节转腰相同。这里重复一遍,消除以上各节弯腰活动可 能引起的腰肌疲劳,防治外伤和闪腰岔气。
转膝
动作:上身稍微前俯,两腿下蹲,两膝并拢,两手分别按紧左右膝 盖,膝关节从右、前、左、后方向旋转16圈,向前转呼气,向后转吸 气;方向相反再转16圈(图30)。
作用:活动膝关节,增强腰腿足膝功能,抵抗衰老。防治足膝痿 软,酸痛、乏力和鹤膝风等症。
压腿
动作:两腿分开一肩宽,伸直,上身前俯,两掌心分别压住左右膝 盖,用力压16次。掌心下压时呼气,掌心起来时吸气(图31)。
动作:两臂向前平伸,手心相对,先右臂,后左臂,交替上下摆 动,同时两腿交替抬高,一上一下原地跳动,脚平落地。左腿抬高时吸 气,放下时呼气,32次(图33)。
作用:活动全身关节、肌肉和五脏六腑,促使全身气血畅通。
七敲
动作:一敲大陵穴:两手握空拳,拳心相对,两手腕关节横纹的正 中两筋之间的大陵穴,对敲32次(图34-1)。
回春医疗保健操动作要领及功效
![回春医疗保健操动作要领及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acc0e8788e9951e79b8927c7.png)
回春医疗保健操动作要领及功效于70年代创编,在北京和其它地区推广,它集中了我国导引术,按摩学,养生学,针灸学等医学原理,方法,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经络,脏的基本理论,并吸取了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物学以及预防,治疗和康复医学等基本理论和实践精华。
长期锻炼能达到强身健体,医疗康复的作用。
功能和原理:此操依靠自身的十四条经脉和众多的络脉与354个穴位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按摩,防治疾病,达到自我健康。
经络是人体自我控制、自我调理的一套完整的系统。
经络失控是各种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反之,控制、激发经络,锻炼经络是使疾病得到治疗和康复的根本手段。
回春医疗保健操的特点之一就是用拍打、按摩、蠕动等方法激发和刺激穴位,从而疏通十四经络,使气血畅通,达以防病治病的作用。
回春医疗保健操非常全面的健身方法/步骤1. 1. 游臂.一曲一伸32下.2. 转腰. 左右16圈.3. 甩臂.甩16次.4. 双摇臂.前后各16圈.5. 推拳.左右共推32次.6. 拍胸. 两边共32次.7. 叉跳.跳32次.8. 打肩井后背.两边共32次.9. 扩胸.交替共做32次。
10.单摇臂. 左右各12圈.11.甩拳.左右交替共16次. 12.搂拳. 共24次13.左右弯腰.各8次. 14.原地跑步.64步.(冬天加倍)15.前后慢游臂.共32次。
16.左右按手.交替进行32下.17.上摇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 18.中摇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19.下摇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 20.抓空.交替共做32次.21.摇放辘轳.左右摇16圈. 22.摸鱼.左右12圈.。
回春医疗保健操
![回春医疗保健操](https://img.taocdn.com/s3/m/cb8f1a1752d380eb62946def.png)
《回春医疗保健操》《回春医疗保健操》是根据康复医疗和按摩疗法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实践逐步完善的。
这套操通过自我按摩各部穴位和四肢与躯干的适度活动来调整全身各器官、疏通脉络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防治多种疾病和慢性病,具有增强免疫力,是健体强身,保健医疗,康复医疗的好方法。
这套操简单易学,无副作用,只要认真练,持之以恒,可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效果。
回春医疗保健操于70年代创编,在北京和其它地区推广,有众多的人参加锻炼。
它集中了我国导引术,按摩学,养生学,针灸学等医学原理,方法,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经络,脏的基本理论,并吸取了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物学以及预防,治疗和康复医学等基本理论和实践精华。
长期锻炼能达到强身健体,医疗康复的作用。
此操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体质的人,不需任何器具。
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
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
拍打时手起吸气。
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拍打32下(图1)。
2.转腰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
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图2)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甩16次。
(图3)。
4.双摇臂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回春医疗保健操
![回春医疗保健操](https://img.taocdn.com/s3/m/7358fa1ffad6195f312ba6b7.png)
对腰跨酸麻有辅助疗效。
度斜放。
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
1、游臂
2、转腰
3、甩臂
4、双摇臂
5、推拳
6、拍胸
7、叉跳
8、打背
9、扩胸 10、单摇臂
11、甩拳 12、搂拳 13、左右弯腰 14、原地跑步 15、漫游臂
16、捺手 17、上摇球 18、中摇球 19、下摇球 20、抓空
21、摇放辘轳 22、摸鱼 23、大转腰 24、挖泥 25、打膝盖26、回头看足跟 27、大弯腰 28、前后弯腰 29、转腰 30、转膝
31、压腿 32、前踢腿 33、原地小跳 34、七敲 35、八打36、蹲堆 37、打膝盖 38、抱后脑颠足跟 39、托腹 40、左右蹬腿41、后踢腿 42、转脖颈 43、揉、搓、压膝 44、洗眼 45、摩眼皮46、摩鱼腰 47、晃承泣、四白 48、揉睛明 49、洗鼻 50、按迎香
51、干洗脸 52、十指梳头 53、揉风池 54、揉太阳 55、搓耳
56、指耳 57、震耳 58、按揉内关 59、搓手 60、全身抖动
祝愿天下老人身体健康!。
38节回春医疗保健操详解
![38节回春医疗保健操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a4d5d1e52d380eb62946d36.png)
38节回春医疗保健操详解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肚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肚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32下)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拍打时手起吸气,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拍打32下。
作用:前打气海、关元,后打命门、肾俞[yú],震动腹部内脏,沟通任督二脉,舒展经络。
2.转腰(顺逆各16圈)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向后时呼气,转向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肌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16次)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甩16次。
作用:活动肩肘各关节经络,舒展内脏、防治肩周炎、手臂麻木。
4.双摇臂(正反各16次)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
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推拳(左右各16次)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
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
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6.拍胸(左右各16次)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
38节回春医疗保健操详解
![38节回春医疗保健操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526e016be1e650e52ea997e.png)
38节回春医疗保健操详解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肚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肚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32下)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拍打322转腰,3作用:4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
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推拳(左右各16次)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
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
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6.拍胸(左右各16次)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
交替进行。
拍打的力量稍重为好,以自我感觉舒适为限。
两边共32次。
作用:促进胸部心肺区气血畅通,对消除气闷、胸闷、胸痛有一定疗效。
7.叉跳动作:两臂自然下垂,交叉在身前,两臂一左一右,互相摆动。
第一次摆动,右臂在前,左臂在后,第二次摆动抖动,左臂在前,右臂在后,交替进行。
同时两32次,环。
8次。
910动作:两手握拳,腰向左转,左拳向左甩出,与肩平,吸气,同时右拳移放左胸处,头随着左拳转动,眼注视左拳的前方。
然后,腰向右转,用同样方法甩右臂,呼气。
左右交替,共甩16次。
作用:头随拳转,活动颈、肩、臂、腰各关节,对老年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有疗效。
11.搂拳(24次)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半蹲,上身挺直,骑马姿势。
两手握空拳,置于两侧腰间,拳心向上。
右臂向前平伸,掌心转向右面,吸气,用力往腰间拉回,拳心转向上,呼气,再换左拳,方法同上,交替进行,共搂24次。
作用:导引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活动上肢关节和肌肉,并起调理脾胃作用。
38节回春医疗保健操详解——根据王仲生、陈国惕教学视频整理
![38节回春医疗保健操详解——根据王仲生、陈国惕教学视频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80027f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3.png)
38节回春医疗保健操详解——根据王仲生、陈国惕教学视频整理目录1.游臂(32下) (3)2.转腰(顺逆各16圈) (3)3.甩臂(16次) (3)4.双摇臂(正反各16次) (3)5.推拳(左右各16次) (3)6.拍胸(左右各16次) (3)7.叉跳(跳32次,冬季加倍) (4)8.打背(左右各16次) (4)9.扩胸(32次) (4)10.甩拳(16次) (4)11.搂拳(24次) (4)12.左右弯腰(各8次) (5)13.捺[nà]手(共32下) (5)14.上摇球(顺逆各12圈) (5)15.中摇球(顺逆各12圈) (5)16.下瑶球(顺逆各12圈) (5)17.抓空(左右各16次) (5)18.摇放辘轳(左右各16圈) (5)19.摸鱼(左右各12圈) (6)20.挖泥(8次) (6)21.打膝盖(左右各16下) (6)22.回头看足跟(左右各8次) (6)23.大弯腰(各3次) (6)24.前后弯腰(16次) (6)25.转膝(顺逆各16圈) (7)26.压腿(16次) (7)27.前踢腿(左右各16下) (7)28.七敲(各32次) (7)29.八打(各24次) (7)30.蹲堆(8次) (8)31.打膝盖(左右各16次) (8)32.抱后脑颠足跟(8次) (8)33.托腹(200次) (8)34.左右踢腿(左右各8次) (9)35.后踢腿(左右各8次) (9)36.转脖颈(或搓脖颈) (9)37.揉搓压膝(各16次) (9)38.全身抖动(200下) (9)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肚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肚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32下)动作:右掌心拍打向前气海、关元(肚脐),呼气,同时左掌臂拍打身后命门、肾俞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拍打时手起吸气,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回春医疗保健操+动作解说词
![回春医疗保健操+动作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9ae4b4aea5e9856a57126060.png)
回春医疗保健操+动作解说词回春医疗保健操回春医疗保健操于70年代创编,在北京和其它地区推广,有众多的人参加锻炼。
它集中了我国导引术,按摩学,养生学,针灸学等医学原理,方法,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经络,脏的基本理论,并吸取了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物学以及预防,治疗和康复医学等基本理论和实践精华。
长期锻炼能达到强身健体,医疗康复的作用。
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
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
拍打时手起吸气。
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拍打32下2.转腰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
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甩16次。
4.双摇臂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推拳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
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
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图5)。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回春医疗保健操 动作解说词
![回春医疗保健操 动作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c611673167ec102de2bd8954.png)
回春医疗保健操动作解说词[编辑本段]简介回春医疗保健操于70年代创编,在北京和其它地区推广,有众多的人参加锻炼。
它集中了我国导引术,按摩学,养生学,针灸学等医学原理,方法,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经络,脏的基本理论,并吸取了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物学以及预防,治疗和康复医学等基本理论和实践精华。
长期锻炼能达到强身健体,医疗康复的作用。
[编辑本段]动作技巧此操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体质的人,不需任何器具。
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1.游臂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
拍打时手起吸气。
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拍打32下(图1)。
2.转腰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
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图2)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甩16次。
(图3)。
4.双摇臂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图4)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推拳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
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
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图5)。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6.拍胸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交替进行。
回春医疗保健操说明
![回春医疗保健操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eacc38c71fe910ef12df8d6.png)
回春医疗保健操讲解功能和原理:此操依靠自身的十四条经脉和众多的络脉与354个穴位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按摩,防治疾病,达到自我健康。
经络是人体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调理)的一套完整的系统。
经络失控是各种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反之,控制、激发经络,锻炼经络是使疾病得到治疗和康复的根本手段。
回春医疗保健操的特点之一就是用拍打、按摩、蠕动等方法激发和刺激穴位,从而疏通十四经络,使气血畅通,达以防病治病的作用。
注意事项:1.撞伤、骨折、高热、手术卧床的病人、严重的脑血管、心血管病人,皆不可练。
2.锻炼动作的速度不宜太快,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限制在30-45分钟之间,以全身放松舒服为度。
3.老年人不宜大低头,大弯腰,防止脑、心血管意外。
4.个别动作不适合本人练的,可以不练,少练几个动作不会影响锻炼效果。
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
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动作: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
拍打时手起吸气。
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拍打32下。
2.转腰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
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甩16次。
4.双摇臂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节回春医疗保健操详解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肚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肚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32 下)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拍打时手起吸气,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拍打32 下。
作用:前打气海、关元,后打命门、肾俞[ yú],震动腹部内脏,沟通任督二脉,舒展经络。
2.转腰(顺逆各16 圈)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 1 点 5 寸的肾俞穴,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 圈,转向后时呼气,转向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 圈。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肌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16 次)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甩16 次。
作用:活动肩肘各关节经络,舒展内脏、防治肩周炎、手臂麻木。
4. 双摇臂(正反各16 次)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 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方向相反,再转16 圈。
, 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
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 推拳(左右各16 次)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
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
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 次。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努力软,消化不良。
6. 拍胸(左右各16 次)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
交替进行。
拍打的力量稍重为好,以自我感觉舒适为限。
两边共32 次。
作用:促进胸部心肺区气血畅通,对消除气闷、胸闷、胸痛有一定疗效。
7. 叉跳动作:两臂自然下垂,交叉在身前,两臂一左一右,互相摆动。
第一次摆动,右臂在前,左臂在后,第二次摆动抖动,左臂在前,右臂在后,交替进行。
同时两脚一上一下,大腿稍抬高,原地跳动。
抬高右腿时吸气,放下右腿时呼气。
跳32 次,冬季加倍。
作用:这一节是全身运动,轻松、舒适,既活动关节又震动内脏,促进血液循环。
8. 打背(左右各16 次)动作:右手掌经身前用力拍打左侧肩井穴(在颈旁肩部高处),吸气,同时左手背经身后用力拍打右腰肾俞穴(与肚脐对称后背正中的命门穴旁 1.5 寸),换左手掌和右手背用同样方法拍打右肩和左腰,呼气。
左右手掌交替拍打。
两边共32 次。
作用:防治高血压、肩周炎,调节气血,解除肩背酸痛。
9.扩胸(32 次)动作:两手握拳,掌心向内,肘平屈,左拳在右肘上,拳稍微超过肘,吸气,两臂用力向胸两侧扩展,挺胸、呼气。
随即两拳回复平屈,左拳回到右肘上,用同样方法向胸两侧扩展,交替进行,共做32 次。
作用:宽胸健肺,增强心肺功能,疏通心血,运肘练臂,增强免疫功能,起防癌作用,并纠正鸡胸。
10.甩拳(16 次)动作:两手握拳,腰向左转,左拳向左甩出,与肩平,吸气,同时右拳移放左胸处,头随着左拳转动,眼注视左拳的前方。
然后,腰向右转,用同样方法甩右臂,呼气。
左右交替,共甩16 次。
作用:头随拳转,活动颈、肩、臂、腰各关节,对老年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有疗效。
11. 搂拳(24 次)努力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半蹲,上身挺直,骑马姿势。
两手握空拳,置于两侧腰间,拳心向上。
右臂向前平伸,掌心转向右面,吸气,用力往腰间拉回,拳心转向上,呼气,再换左拳,方法同上,交替进行,共搂24 次。
作用:导引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活动上肢关节和肌肉,并起调理脾胃作用。
12. 左右弯腰(各8 次)动作:双手叉腰,拇指在后,上身渐渐往右弯,臀稍左移,重心落在左脚。
弯腰呼气,起来吸气,一弯一起,连续8 次。
同样方法再往左弯8 次。
作用:活动腰部和脏腑,防止脊柱活动不便,起调理脾胃作用。
13. 捺[n À]手(共32 下)动作:肘平屈,两手平放,手心向下,并齐在右腰前,由右向左用力捺 4下,力量在前臂和手掌上,颤动手指。
下捺时呼气,手起吸气。
再由左向右用力捺 4 下,交替进行。
共32 下。
作用:增强臂力,防治手颤抖。
14.上摇球(顺逆各12 圈)动作:两手如抱球,举在头前部略抬头,沿上、左、下、右方向摇12 圈,眼跟手转。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摇12 圈。
作用:活动肩、肘经络,锻炼平衡能力,增强视力。
15. 中摇球(顺逆各12 圈)动作:两手如抱球,放在胸前,沿上、左、下、右方向摇12 圈,眼跟手转。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摇12 圈。
作用:导引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活动上肢关节和肌肉,并起调理脾胃作用。
16. 下瑶球(顺逆各12 圈)动作:两手如抱球,弯腰50°,两手从头顶部上方,沿上、左、下、右方向划大圈12 圈,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摇12 圈。
作用:活动肩、肘经络,锻炼平衡能力,增强视力,并活动腰部经络。
17. 抓空(左右各16 次)动作:两臂下垂体侧。
伸右臂,高举于头顶前方,手指松开,掌心向外,吸气,右手向头前方用力一甩抓空握拳,立即使劲收回体侧原位,呼气。
换左努力臂,用同样方法,交替进行。
共做32 次。
作用:活动手、臂关节经络,防治肩臂疾病,有调整心、肺、肝、胆作用。
18. 摇放辘轳(左右各16 圈)动作:右腿跨前一步,两臂前伸,两手握空拳,手心向下,如摇辘轳,由上往下摇,右腿微屈,左腿伸直,呼气;由下向上摇,左腿随着微屈,右腿伸直,摇到胸前要挺胸后仰,呼气。
摇16 圈。
换左腿跨前一步,两手放辘轳,方法同上,方向相反。
摇16 圈。
作用:活动肩、肘、腰经络,增强脏腑蠕动,调理脾胃。
19. 摸鱼(左右各12 圈)动作:左脚向前方跨一步,伸直,右膝稍弯,肘平屈,两手伸平并齐,从右向左划大圈。
划到左前方,左腿微屈,右腿伸直,上身挺直向前倾,呼气;沿左胸向右划,左腿伸直,右膝微屈,上身挺直向后倾,吸气,划12 圈。
换右腿向前方跨一步,用同样方法,再划12 圈。
作用:活动腰、腿、肩、肘各关节经络。
20. 挖泥(8 次)动作:两臂举在头顶两侧,吸气,手心向外。
右手从右侧,左手从左侧下移,同时两腿慢慢下蹲,呼气;待两手移动到脚部前方时,手心转向上随身上托,两腿跟随慢慢直立。
反复8 次。
作用:活动腰、膝、髋关节,对五脏六腑起调理作用,并防治肥胖症。
21. 打膝盖(左右各16 下)动作:上身微屈,双手交替拍打膝盖。
打右膝吸气,打左膝呼气。
共32 下。
作用:解除两腿酸疼感,防治膝关节疾病,对腿软有疗效。
22.回头看足跟(左右各8 次)动作:肘平屈,两手并齐放在左侧腰部,头向右后转动,带动上身,两眼看到右足跟时,双手随着转到右后方吸气,双手向下按一下,呼气。
然后头向左后转,用同样方法,交替进行。
共16 次。
作用:防治颈、腰、肩、肘、关节骨质增生。
23. 大弯腰动作:两手交叉在一起,手心向上,手臂往上伸直,连举 3 下,连续吸气 3 次;向前弯腰,两手下按慢慢按压 3 下,连续呼气 3 次。
初练时按不到脚面,经过锻炼,逐步达到,腿要直,不能弯曲。
重复 2 次。
两手交叉再举 3 下后,努力腰向右转,用同样方法从上向右脚面按3下。
重复 2 次。
腰向左转,从上向左脚面,用同样方法按 3 下。
重复 2 次。
作用:防治闪腰岔气、腰背酸疼、脊柱侧弯。
24. 前后弯腰(16 次)动作:在后腰处两手相抱时,上身向前尽可能弯腰,呼气。
再尽可能向后仰,吸气。
共16 次。
作用:增强腰椎功能,沟通任督二脉,防治驼背,对体虚、肾亏、腰酸、背痛和腰椎骨质增生有疗效。
25. 转膝(顺逆各16 圈)动作:上身稍微前俯,两腿下蹲,两膝并拢,两手分别按紧左右膝盖,膝关节从右、前、左、后方向旋转16 圈,向前转呼气,向后转吸气;方向相反再转16 圈。
作用:活动膝关节,增强腰腿足膝功能,抵抗衰老。
防治足膝痿软,酸痛、乏力和鹤膝风等症。
26. 压腿(16 次)动作:两腿分开一肩宽,伸直,上身前俯,两掌心分别压住左右膝盖,用力压16 次。
掌心下压时呼气,掌心起来时吸气。
作用:舒展膝关节经络,防治腿病。
消除第25 节转膝后的膝关节疲劳。
27.前踢腿(左右各16 下)动作:双手叉腰,拇指在后。
右大腿抬平,吸气:脚尖向下,脚面绷平,右脚尖向前踢,呼气,右脚还原。
换左腿,用同样方法前踢。
交替进行,共踢32 下。
作用:活动腿、膝、踝关节,防治下肢无力、风湿麻木、酸痛,大小腿痉挛症。
28. 七敲动作:一敲大陵穴:两手握空拳,拳心相对,两手腕关节横纹的正中两筋之间的大陵穴,对敲32 次。
二敲腕骨穴:两手握空拳,放松,右拳在上,拳心向上,左拳在下,拳心向下,腕骨穴对腕骨穴,用力敲打16 次。
换左拳在上,用同样方法,再敲16 次。
三敲合谷穴:双手握空拳,拳心向下,手臂向前平伸,用右拇指关节的高处,敲左手合谷穴(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边缘上,拇指尖到达之处,就是合谷穴)16 次;换左手,用同样努力方法敲右手合谷穴16 次。
四敲后溪穴:肘屈两手握空拳,拳心向里,第五掌骨小头后方的掌横纹头为后溪穴,双手对敲32 次。
五叉虎口穴:两手拇、食指分开,掌心向下,对叉虎口(相当于合谷穴),叉32 次。
六叉八邪穴:两手十指张开,手心向里,十指相对、叉五歧骨间的八邪穴,32 次。
七打内劳宫穴;右拳掌骨高处敲左手掌心的内劳宫穴。
屈指握拳时,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即内劳宫。
敲16 次。
换左拳敲打右掌心内劳宫穴16 次。
作用:防治腕掌、手指肿麻无力,增强肺腑功能,灵活手指,防治手指麻木病痛。
29. 八打动作:右腿向前跨一步,左腿微屈,上身向前弯一打三阴交:左掌心拍打右脚内踝骨直上四个横指处的三阴交穴,右掌心在右脚外侧对应处同时拍打24 次。
二打足三里:右掌心拍打右腿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足三里穴,左掌心在右腿内侧对应处同时拍打24 次,三打阳陵泉:右掌心拍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的阳陵泉穴,左掌心同时拍打侧对应处24 次。
四打风市、血海穴。
直立时,两手垂直中指尖触到处是风市穴;髋骨内上缘二寸是血海穴。
以右掌心拍打风市穴,左掌心同时拍打血海穴24 次。
五打箕门:以左掌心拍打血海穴上六寸处的箕门穴,右掌心同时拍打右侧对应处24 次,然后两掌心从三阴交沿着腿的两侧向上连续拍打到箕门,再从箕门向下连续拍打到三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