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20句人生大智慧经典名句及解释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1. "道可道,非常道" - 这句话是道德经中最有名的句子之一。
它意味着道是无法用言语来准确描述或理解的。
道是超越一切概念和形式的存在,它是永恒的、无形的和无所不在的。
通过超越言语和观念的限制,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和体验到道的本质。
2.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这句话强调了追求学术知识与追求道的差异。
它意味着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我们的知识和理解不断增长,而追求道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去除执着和认识的束缚。
学习只是我们追求道的一个阶段,而道则超越了知识和学问。
3. "治大国若烹小鲜" - 这句话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了统治国家的智慧。
它意味着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调一道精细的菜一样,需要恰到好处、煮得适中。
过度干预或过度掌控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而过度的宽松则可能导致混乱。
统治者应该具备适度、灵活和平衡的能力,以确保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这句话说明了宇宙的演化过程。
它意味着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道首先生成一,一进而生成二,二进一步生成三,三最终生成了无数的万物。
这个过程反映了宇宙的无限分化和发展,同时强调了一切事物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
5.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 这句话探讨了天地之道的长久和生命力的原因。
它指出天地能够存在并长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它们不固执于自身的生存或自我的利益。
天地顺从自然的规律和道,不追求个人或短期的利益,所以才能够长寿和持久。
这也是一种提醒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放下私欲,追求长久持续的智慧。
这些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展示了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
通过理解和体悟这些名句中的深意,我们可以获得对道的更深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从中受益。
《道德经》中经典哲理名句及翻译
《道德经》中经典哲理名句及翻译《道德经》中经典哲理名句及翻译篇一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大意: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关心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道德经》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道德经》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道德经》大意:假如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
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有。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超的。
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篇二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道德经》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的声音听不到声音,的形象没有形迹。
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德经》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道德经25个金句及解释
道德经25个金句及解释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本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道德经以其独到的思想观点和深刻的哲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道德经中的25个金句及其解释。
1. 道可道,非恒道。
这句话表明了道无法被言语所表达,它超越了任何形式的理解和表达。
道是一种无限的存在,不能被人类的有限思维所束缚。
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强调了一切事物的起源与发展,从道开始,产生一,一分为二,二又生成三,三即为万物的根源。
它体现了事物的连续发展和无限变化的观念。
3. 安其精,抱其一,能无离乎?只有专注于事物的精髓,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在力量和平静。
只有抱持一种宽容和包容的态度,我们才能真正融入事物,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分心。
4.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不善于口舌之辩,因为他们明白言语无法完全表达他们所知道的事情。
相反,那些善于说话的人往往只能表达出表面的知识,缺乏真正的内涵。
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宇宙之中没有任何感情的回报,天地对待万物并没有偏袒之意。
道德经倡导人们应当学会将自己置身于所有存在的角度,不应过分自私地追求个人利益。
6.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越是追求知识的人,越会发现自己的无知之处。
道德经告诫我们,学习并不仅仅是增长知识,更是增长自己的谦虚和明智。
7. 天长地久。
天地之间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在宇宙间,没有什么能够逃避时间的侵蚀。
道德经提示我们要认识到时间的无情和艰巨,在有限的生命中珍惜珍贵的时光。
8. 吾道一以贯之。
只有将道贯彻在思想和行为中,才能真正体验道的力量和智慧。
道德经强调我们要以持恒的信念和坚定的目标去实践道。
9.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真正有力量的声音往往是微弱的,真正的实力往往是看不见的。
道德经告诫我们,不要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要关注事物内在的本质。
10. 软弱胜刚强。
道德经强调温和和柔软的力量,认为软弱胜过刚强。
《道德经》二十种人生大智慧
2017-09-22 中华传统文化
《道德经》,也就是《老子》,因为全文仅有5000字,所以又称五千言。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仅用五千字就囊括了宇宙人生、囊括了修身、治国、军事、养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见解精辟,受到后世乃至外国思想家的推崇。
感悟:一个人总被欲望牵引,就是没有自知,不知道心灵的贪婪和心灵的陷进,知而不能知足知止,便是不自胜,没有战胜欲望。很多人都曾经为自己的贪婪或软弱或强势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后悔过。
自胜,战胜自己一切的不良习气或者性格弱点。我一位朋友,自知有一点,知道自己懒散,但是不上进,对懒散之气有自知之明,且无法克服,人道中年,我劝他发心改变自己,他连发心的志气都没有。
“柔弱胜刚强”的例子是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水,老子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也就是说,天下之物论柔弱莫过于水,而在攻克坚强的东西方面没有什么能胜过它,水凭借流动的力量改变它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特性,水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
八、看破祸福相倚
感悟:老子不主张与人结怨,主张和解,主张修善。个人与个人可以结怨,家族与家族可以结怨,国家与国家可以结怨。这种积就的冤仇不利于个人的生活,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不利于世界的和平。
复仇一直是人类文化中动人心魂的情节,多少复仇的故事,从古希腊一直到莎士比亚在传唱,:尽量不要结怨,而要积极修善,为了修善也不能结怨,一旦结怨,就难以为善。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人间最可悲的是骨肉相残之结怨,亲人反目而结怨。
感悟:很多人喜欢直来直往,结果把事情办坏了。春秋时期齐景公喜欢养鸟,他让臣子烛邹看管一只鸟,烛邹不小心,这只鸟飞了,齐景公生气要杀烛邹。
老子说的名言名句解释
老子说的名言名句解释
老子说的名言名句解释如下:
1.“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这句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
到。
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
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句话
的意思是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
昏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消解。
3.“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有点小聪明,于是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何知摒弃个人智能,发挥法治、市场的作用?
希望以上信息对回答您的问题有帮助。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释:上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不分亲疏,经常眷顾善于顺应天道的人。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解释:正直的人像屈服,灵巧的人像愚笨,有口才的人像迟钝,指有真才实学的人不显露自己。
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释: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4、大器晚成;大音希声解释: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
5、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解释: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
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
6、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解释:天地的变化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解释: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解释: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9、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解释: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
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解释: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1、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解释:民众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统治者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
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
12、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非常大的器是不需要雕琢之工的;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
1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的名言及解释
老子的名言及解释1、柔弱胜刚强。
解释:柔弱能战胜刚强。
2、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解释:真懂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是真懂。
4、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解释:表现出单纯,执着于朴素,减少私心,去除欲望。
5、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解释: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
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解释: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7、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解释:知道规律,叫作明智。
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
8、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解释: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释: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1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解释: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1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解释: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1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释:各小国之间踮脚可望,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来。
1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解释: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1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1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解释: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
老子最精辟的十条名言 句句真理
老子最精辟的十条名言句句真理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这句话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能滋养万物而不争斗。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的智者不会多言,而那些多言的人却往往缺乏智慧。
5.治大国,若烹小鲜。
6.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大国应该像烹调一道美味的菜肴一样,要掌握好火
候和调味。
7.无为而治。
8.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强求,顺其自然,不施加过多的干预,让事物自然
发展。
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10.这句话的意思是:最柔软的东西能够驾驭最坚硬的东西,这表明柔中带刚
的力量。
11.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12.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时候减损一些东西反而会带来益处,有时候增加一些
东西反而会带来损失。
13.天道酬勤。
14.这句话的意思是:天道酬勤,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
1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6.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做事的始终都要像开始一样慎重,这样就不会有失败
的事情发生。
17.大器晚成。
18.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器晚成,有时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才能
取得成功。
1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0.这句话的意思是:天道如网,虽看似疏略却不失周全,无论善恶终将无所
遁形。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译文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译文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译文:最崇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普利万物而不争高下。
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缺乏诚信,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译文:委屈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真,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译文: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了解自己的人是明白的。
5、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译文: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力而已,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6、知足者富。
译文: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的。
7、大器晚成。
译文:大器之人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才能成就大事。
8、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译文: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看不到形象。
9、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轻浮会失去根本,急躁会失去主宰。
1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译文:最方正的地方看不到它的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最后才做成,最大的声响听不到它的声音,最大的形象看不到它的形体。
1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译文:过分的爱惜会导致很大的耗费,过多的储藏会导致严重的损失。
1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译文:天下难事必定从容易的事开始;天下大事必定从细小处做起。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粗大的树木由细小的芽孢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筐的泥土垒成;千里的行程由一步步开始。
1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译文:谨慎地做到最终一如开始那样,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
《道德经》中75句名言及解释
老子《道德经》中75句名言及解释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
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6、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7、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解释】最大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解释】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
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1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解释】五光十色,有时会令人眼花瞭乱,看不清丑恶;优美的顺音,有时会令人听不到忠言;美味佳肴十分爽口,有时会令人品尝不了疾苦;骑马游猎,有时会让人性情放纵;有时一些稀有珍贵的物品会让人图谋不轨。
道德经最精髓的一句 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及解释
道德经最精髓的一句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及解释国学经典《道德经》10大经典名句,字字珠玑,千古智慧。
1.言有宗,事有君。
——《道德经·第七十章》说话一定要有宗旨,做事情也一定要中心。
2.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第六十章》小鲜是指小鱼。
治理庞大的国家,就像是烹调小鱼一样。
3.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处世原则,是干实事而不与人争高下。
4.少则得,多则惑。
——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学到的知识少,反而能够有所收获,学到的多,反而会使人产生迷惑。
这句话是指学习,应当能够专一,而不应当繁杂。
5.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品行良好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
知识渊博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没有多少学识。
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最方正的东西,是没有菱角的,最宝贵的器物,是在最后制成的。
至大的声音听起来却似没有声音,最大的形体,却反而没有形状。
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道德经·第八章》居住在顺风顺水之地,内心深沉澄净,处世仁慈,说话诚信,办事公正,因势利导,适时而动。
8.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大风不会持续刮一个早晨,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
这句话是指很迅猛、很大的事物,持续时间是很短的。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八章》上善,最善的人。
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但却不与万物相争。
1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唯一的道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新的状态,从而产生了万物。
万物背阴而向阳,在阴阳二气的相互激荡下形成新的和谐。
《道德经》二十句精华
《道德经》二十句精华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老子说: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
单出曰声,杂比曰音。
这一段讲的是相对立的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放眼世界,在老子的时代,能把事物间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说的如此透彻者,唯我中华《道德经》!二、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高的善就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三、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说:最好的统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
“不知有之”,有版本作“下知有之”,意思相近。
话说在齐国,洪水冲垮了桥,一位老人被阻在河水这边。
这时候晏子(齐国宰相)也要过河,就用自己的船把这位老者载到了对岸。
老者过河后感激涕零,称颂晏子的盛德。
这就是老子说的:其次,亲而誉之。
最好的统治者是这样,发现桥被冲毁,立即组织人修好桥,无声无息地就把桥修好了。
人们不知道桥是谁修的,或者说人们仅仅知道统治者很快修好了桥,或者根本不知道桥坏过。
四、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说: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经常听到有新闻报道说,某地又出了一个孝子,好吃好喝的都奉养母亲,还经常带着母亲旅游。
如果用老子的逻辑想想,这显然是一种悲哀。
这难道不是一个儿子应该做的吗?这种事情之所以成为一个新闻,原因只有一个:大多数人都不孝顺父母了,六亲不和了。
同样,如果政治清明,所有人都各司其职,怎么会有忠臣呢?五、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名言精选及译解(珍藏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老子《道德经》名言精选及译解(珍藏版)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8.不为无益之事,胜为有害之事。
9.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11.言者不知,知者不言。
1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3.射者知躬,丧者失躬。
14.道可道,非常道。
15.功成而弗居。
1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17.为学者,每日忘,既得, 志在其际。
18.抱朴者,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1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1.不争竞而胜天下——道家追求和谐、平和的生活方式,强调无争无竞的处世之道。
2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是最终战胜坚硬的力量,表达了道家的柔弱胜于强硬的理念。
2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智慧是以和为贵,善良者无需争锋,能善待万物。
24.属物而不属我——强调个体应与大自然共生共处,认知自我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宇宙无情,看待众生平等,万物皆是其一部分。
2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美丑的对立是相对的,只有通过对比才能体味美的真谛。
27.不可见而可名,不可名而可观——道并不可见,但其传达的信息可以通过名字和观察来认知。
2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具备渗透性和适应性,能战胜强硬。
29.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的本质不可言传,需要通过超越言语的直观体悟来领悟。
3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强调向内修行,超越追求形式的学术学问,追求道的境界。
3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悌;国家昏乱,有忠臣——强调在社会废弛时,行善才有存在的意义。
32.不以一善而无所赏,不以一恶而无所罚——宇宙有着自己的奖惩机制,善恶终将得到回报。
3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的根源,由一生出二,再由二生出三,最后由三生成万物。
《道德经》:20句话,20种处世大智慧
《道德经》:20句话,20种处世大智慧《道德经》:20句话,20种处世大智慧01、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万事万物刚刚开始的时候,大道是很简单的,到了后来,演变成了很复杂的局面。
“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大道至简,以简驭繁。
真正高明的人生,都是历经沧桑之后的简单天真。
越复杂心越累,名利的枷锁让人一刻不得歇息。
一切终究成空,想来又是何必。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简单才是生命的真谛。
0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人都遵从道,而道就是自然。
人在做人做事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是最高的境界。
交朋友太刻意就是虚假,真正的友情都自然产生的。
做事太用力就是急躁,很容易失败。
孝顺父母、善待他人,都是自然而然的,太用力的、太忽视的都是不真实的。
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
0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这是天下正道,亦是人生至理。
人生最高明处,就是保持一种“将满未满”的状态。
不苛求圆满,懂得“守缺”,反而能够聚集许多福气。
人有了福报,应当感念天地、回馈他人。
若贪天之功以为己有,势必遭到天怒人怨。
04、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用兵逞强就会走向破灭,树木太强大了就会挫折。
太过要强的人,自我感觉良好,事事都要自己主导。
他们在争强好胜之中,不断损耗自己的精气神。
其实,做人有韧劲、懂变通,以柔克刚何尝不是大智慧。
顺应天意的人,则都懂得“示弱”。
性格弱的人,往往愿意与人为善,广结善缘。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走到哪里都顺风顺水。
身体弱的人,往往重视养生保健、坚持锻炼身体。
打打太极拳,做做五禽戏,不暴饮暴食,不过劳过逸。
如此日积月累,必定能收获健康与快乐。
05、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眼里只有自己优点的人,就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道德经至理名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道德经至理名言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宜养深志,宜修真学。
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6.择一善人为友,则无恶事可托焉。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仁者无忂,智者无惧。
9.自然之道,无规矩可循。
10.和大众而不和世俗,从大众而不从时势。
11.为善不怕人知,妄行多怕人知。
12.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
13.修养之人如水,淡泊而宽容;行事之人如山,挺拔而耸峙。
14.人心不古,法度宜新。
1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16.圣人无常心,以养天地之淳德。
17.人生在世,有如白驹过隙。
18.人能修己达道,则天下悉可安。
19.不逞之人捧心求宋,自疚之心求补。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益者九十矣,损者亦有之。
故人成其事,莫之知。
2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3.知其子,夫若此。
24.天下其情牵于言而伏于心。
25.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26.天长地久。
27.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28.兼爱,智而不争,人之所敌。
2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30.出生入死。
31.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32.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33.犹兮若无所若,凡物恃之以生。
34.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36.使民无畏,使民难为。
37.言教而不以下,为恶。
38.善与恶相执,人之所教。
39.未知生,焉知死?4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4.成功在乎细节。
45.观其所以,察其所由,察观其所以,可察然后有所得。
46.气结者伤,水结者亡。
47.尽其所能,无可奈何者。
48.困而不学,劳而不得。
49.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50.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51.心有疾病,虽不服药,必死无疑。
52.欲速则不达。
53.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5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篇一】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解释】: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水是生命的源泉。
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
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
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释】: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解释】: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解释】: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
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解释】: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解释】: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
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
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
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20句人生大智慧经典名句及解释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20句人生大智慧经典名句及解释《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摘自《老子·道经·第八章》解释: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摘自《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解释: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摘自《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解释: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摘自《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解释: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摘自《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解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象没有形象。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摘自《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解释: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
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摘自《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解释: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
老子《道德经》里20句发人深省的话,只要读懂了,便受益终身!
老子《道德经》里20句发人深省的话,只要读懂了,便受益终身!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作为中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老子的思想,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从某个方面来说,中国最早的哲学体系,便是老子所创建。
他为我们留下了流芳千古的《道德经》,应当说,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只要能够读懂这部书,那么也就意味着,你已经懂得了这个世界。
当然可能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肯定没有时间去学习,也就没有时间阅读《道德经》,那么下面就为大家,精心摘录了《道德经》里最精辟的20句话,只要读懂了,那么也是受益终身!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7、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8、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
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9、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20句人生大智慧经典名句及解释《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中的一些名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以下是20 句经典名句及解释: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第一章
解释:道是无法言说的,能够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名也是无法定义的,能够定义出来的名就不是真正的名。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当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的时候,丑就产生了;当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的时候,恶就产生了。
3.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道德经》第四章
解释: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圣人也是一样的,不偏袒任何人,而是一视同仁。
5.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话说得太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如保持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6.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八章
解释: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7.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道德经》第十三章
解释:受到宠爱和侮辱都感到惊恐,重视大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为什么说受到宠爱和侮辱都感到惊恐呢?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令人惊喜,失去宠爱令人惊恐,这就叫做宠辱若惊。
8.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才完成;最大的声音,反而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
9.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
十二章
解释: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10.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解释: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道的人,私欲一天比一天减少。
减少又减少,最后达到“无为”的境界。
1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解释: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12.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解释:人们做事情,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
如果在结束的时候也能像开始的时候那样慎重,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
13.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解释:我有三件宝物,一直持有并保护着它们:第一件是慈爱,
第二件是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处在天下人的前面。
14.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解释:天下间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地方开始做起的;天下间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地方开始做起的。
15.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解释: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行善。
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于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使人人守信。
1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解释: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17.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道德经》第五十章
解释:人从出生到死亡。
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本来可以长寿却把自己置于死地的人,也占十分之三。
18. “合于道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道德经》第三十章
解释:符合大道的人,不会用武力在天下逞强,因为用武力逞强会很快遭到报应。
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
大战之后,必定会出现荒年。
19.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解释: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了解自己的人是明智的。
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战胜自己的人是强大的。
20.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解释:道永远是顺其自然的,好像什么也没有做,但什么都做成了。
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我发展。
如果产生了贪欲,我就要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
用“道”的真朴来镇服贪欲,贪欲就不会产生。
没有贪欲,天下自然会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