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个与教育类的文献摘录

合集下载

西方教育经典文献

西方教育经典文献

西方教育经典文献西方教育经典文献引言:在教育领域,西方教育经典文献以其深度思考、独到见解和卓越贡献而闻名于世。

这些文献不仅为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探索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将围绕西方教育经典文献展开讨论,通过对其深度和广度评估,分享我们对教育的观点和理解。

一、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教育文献1. 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他的教育理论,探讨了教育在培养公民品质中的重要性。

他强调通过智慧和美德的培养来实现国家的理想状况,同时也倡导了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认识。

2.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品德教育和个体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提出了德性教育的概念,并强调通过习惯的塑造和良好的行为准则来培养卓越的人格。

二、启蒙时代的教育文献1. 让-雅克·卢梭的《爱弥尔》卢梭的《爱弥尔》是一部关于儿童教育的重要著作。

他以自然教育为基础,主张注重儿童个体的发展和自由,强调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和体验出发,并提倡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

2. 约翰·洛克的《论人类理解》洛克在《论人类理解》中讨论了人类认知和知识获取的过程,对教育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他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一张白纸,通过感观经验和理性思考来获取知识,主张通过启发教育和个体发展来培养人的智力和品德。

三、现代教育理论的经典文献1. 约翰·杜威的《民主与教育》杜威的《民主与教育》探讨了教育与民主社会发展的关系。

他强调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以培养民主公民和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2. 莫里斯·梅尔维尔的《巴特比》梅尔维尔的《巴特比》是一部关于教育真实性和自由的重要小说。

通过描写一个受限制的学校环境,梅尔维尔带出了对知识和自由的反思,挑战了机械教育和思维的束缚。

结论:西方教育经典文献通过对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洞察力和启示。

教育的本质参考文献

教育的本质参考文献

教育的本质参考文献在探讨教育的本质时,我们不仅需要依靠个人经验和观点,还需要借鉴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理论。

以下是一些关于教育本质的重要参考文献,这些文献涵盖了教育的定义、目标、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教育的定义1.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Company.这本书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关于教育的理论作品,其中深入探讨了教育对于个体、社会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对于教育的定义和目标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2.Bruner, J. (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University Press.布鲁纳是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关于教育过程和认知发展的重要理论,对于教育的认知维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教育的目标1.Bloom, B. S.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Longmans, Green.布鲁姆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他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的经典模型,对教育的目标制定和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2.Gardner, H.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21st century. Basic Books.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多种智能类型,对于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教育的方法1.Piaget, J. (1971).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the child. Basic Books.皮亚杰是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于教育的方法和教学策略提出了重要的思考,强调了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特点。

引用教育教学理论摘抄

引用教育教学理论摘抄

引用教育教学理论摘抄教育教学理论摘抄l谈悟性:明清之际学者陆世仪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

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火可以不灭。

得悟亦不难,须继之以躬行,深入以学问,然后悟可以常继。

"l关于闲暇教育:拉格内森说:"改变了某个民族的闲暇品性就可以改变这个民族的整个个性和这个民族的效率。

因此,闲暇教育在任何一种文化中都不是一个附带的任务。

"l霍顿说:"除非一个成人乐意学习并看到学习对自己生活所具有的意义,否则教育者将无能为力。

"l特雷莎修女谈爱:"爱源于家庭,爱在家庭中成长,今天的世界,人们缺乏的就是爱,这也正是人类痛苦的根源。

"l索列尔金斯基说:"企图控制所有人思想的思想,本身就是邪恶的。

"l陶行知语:"先生是教书死,死教书,教死书;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l梁启超提倡的六字"善疑,求真,创获"。

夏衍解释为:"善疑,就是不迷信旧说,坚持独立思考;求真,就是实事求是,上下求索;而创获,则是独辟蹊径,敢于创造。

循此途径,持之以恒,那么积跬步致千里,集细流成江湖,也就庶几近之了。

"l谈教育的目的:英国大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教育的正确目的,归根到底是宗教性质的东西,不能只图利益。

教育应该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l要善于提出问题:思维自问题始。

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最高形式的思维训练。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的第一特征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l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贝弗里得说:"确切地陈述问题有时就是向解决问题迈出一大步。

教育学经典文献

教育学经典文献

教育学经典文献教育学经典文献一、著作1、Freedman Mervin (1979): Academic Culture and Faculty Development. Berkeley, California: Montaigne pr.2、Mcleod, John (1989). Fostering Academic Excellence. Oxford: Pergamon press.3、Katz L. G. & Mcclellan D. E. (1991):The teacher’s role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Urbana: Clearinghouse on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4、Hayhoe, Ruth. Ed (1992): Education and Modernization: The Chinese Experience. Oxford: Pergamon press.5、Maxwell, J.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Thousand Oaks: Sage.6、Hayhoe, Ruth.(1996 ):China ’s Universities , 1895—1995 : A Century of Cultural Conflict , 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 Inc .7、Van Pattern, James J (2000): Higher Education Culture: Case Studies for a New Century.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8、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小学教育必看(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必看(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艺术》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彭华生著《语文教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韦志成著《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周庆元著《语文教学设计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4、邵永良等.现代教育科研方法与应用.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15、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6、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17、张孔义,方龙云.语文教育科研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 人教版,苏教版,语社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
4. 巢宗祺等.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5.周庆元. 语文教育研究概论.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6.倪文锦. 语文教育展望.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曹明海著《语文教育智慧论》 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版。
潘庆玉著《语文教育发展论》 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版。
备课笔记》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作文个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语言大观》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教学争鸣录》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庄文中著:《中学语言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佐藤正夫著《教学原理》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4、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6、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7、[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9、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0、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11、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1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3、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4、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5、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6、项贤明著:《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7、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8、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9、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20、黄济著:《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21、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2、李岚清著:《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3、朱永新著:《朱永新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4、王炳照等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5、吴式颖等主编:《外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26、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27、张斌贤、褚洪启等编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8、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32、[英]约翰.怀特著:《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33、[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34、[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35、[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36、[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37、[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38、[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39、[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40、[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41、[苏]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42、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43、教育部师范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4、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45、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46、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47、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48、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49、[美]小威廉姆? 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50、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2、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3、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4、从立新著:《课程论问题》,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5、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6、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7、[美]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58、陆有铨著:《骚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59、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河南出版社,2001年版60、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1、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62、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63、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64、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65、盛群力等编译:《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66、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67、傅道春著:《教师技术行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68、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9、[日]左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70、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7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72、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73、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74、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75、钟启泉编著:《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6、曹长德著:《当代班级管理引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77、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78、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年版79、张玉田等编著:《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80、王汉澜主编:《教育评价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81、[美]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82、[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83、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84、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85、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86、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7、陈向明著:《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88、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9、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90、叶澜著:《“新基础教育”探索性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2021-2023教育类参考文献举例

2021-2023教育类参考文献举例

2021-2023教育类参考文献举例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育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教育领域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参考文献,这些文献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和理论支持。

本文将根据2021-2023年的教育类参考文献,探讨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及其中具有指导意义的具体案例和观点。

1. 《教育变革与革新》在当下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教育变革和革新成为了学术界和教育实践中的热门话题。

X教授在其研究中指出,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

通过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改革案例进行深入研究,X教授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变革经验和教育创新模式,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近几年的参考文献中,很多学者都对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X教授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X教授提出了一套全面有效的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培养》学习方法与策略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议题。

X教授在其最新的研究中提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对于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方式和策略进行比较分析,X教授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策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4. 《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X教授指出,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对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X教授在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教育智能化技术应用实例,并就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为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西方教育经典文献

西方教育经典文献

西方教育经典文献西方教育经典文献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的影响,下面列举了10个西方教育经典文献,以展示其对教育领域的重要贡献。

1. 《论教育》(On Education) - 约翰·洛克约翰·洛克是西方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论教育》中提出了教育的目标、方法和原则,强调个性化教育和培养学生自主性。

2. 《修辞学》(Rhetoric) -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一部关于演讲和说服的经典著作,对教育者如何培养学生的说服能力和表达能力提供了重要指导。

3. 《人的教育》(Émile) - 让-雅克·卢梭让-雅克·卢梭的《人的教育》是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重要著作,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和自主性,提出了个性化培养和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方法。

4. 《民主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 - 约翰·杜威约翰·杜威的《民主与教育》是一本关于教育哲学的经典著作,强调教育与民主社会的关系,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和体验的教育理念。

5. 《教育的目的》(The Aims of Education) -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黑德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黑德的《教育的目的》是一本关于教育目标和价值观的著作,探讨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的重要性。

6. 《学校与社会》(School and Society) - 约翰·杜威约翰·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是一本关于教育改革的著作,强调教育应该与社会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学习经验。

7. 《教育哲学》(Philosophy of Education) - 尤金·费尔达尤金·费尔达的《教育哲学》是一本系统介绍教育哲学的经典教材,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和价值观等内容。

8. 《教育与民主的信仰》(The Beliefs of Educators and Civic Education) - 约翰·迪沃西约翰·迪沃西的《教育与民主的信仰》是一本关于公民教育的重要著作,强调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和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手段。

教育学各专业经典文献目录

教育学各专业经典文献目录

教育学各专业经典文献目录教育学原理专业:1.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页至第1 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罗素:《西方的智慧》,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6.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

7.《论语》,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高时良:《学记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康德:《论教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

15.加德纳:《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6.斯腾伯格:《成功智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

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日的教育为了明天的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教育史专业:1.《论语》,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大学?中庸》,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

3.高时良著:《学记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关于教育教学的参考文献

关于教育教学的参考文献

关于教育教学的参考文献
1. 陈铮. 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 [J]. 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3): 28-31.
2. 陈琦. 高中语文公开课中的师生互动研究 [J]. 教育研究, 2019(4): 54-59.
3. 王燕. 论高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J]. 教育论坛, 2017(6): 32-35.
4. 张伟宁, 李思明. 影响初中生物教学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J]. 科学教育探究, 2019(2): 76-79.
5. 杨洁. 从维度变量到交互式教学: 中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浅析[J]. 数学教育研究, 2018(4): 88-91.
6. 徐云海.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3): 66-70.
7. 鲁一凡. 设计思维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J]. 电化教育研究, 2017(5): 51-54.
8. 倪婧. 唤起学生的兴趣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 [J]. 英语教学, 2018(2): 46-49.
9. 吴昊.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法探究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9(1): 60-63.
10. 黄龙. 论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J]. 音乐教育研究, 2017(6): 70-74.。

教育类参考文献举例

教育类参考文献举例

教育类参考文献举例教育类参考文献非常广泛,涵盖了从教育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教育类参考文献的例子,包括书籍、研究论文和报告:书籍:萧宗六,余白主编.《学校管理学新编》[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柳斌,方亮主编.《21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施全书 (二)》[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傅树京.《教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7.罗宾斯 (Stephen P. Robbins),戴维 A 德森佐 (David A. DeCenzo),穆恩(Henry Moon).毛蕴诗主译.《管理学原理 (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 (新编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杜威, J. (1938). 《经验与教育》. 纽约: 触摸石出版社。

维果斯基, L. (1978). 《社会中的心智:更高心理过程的发展》. 剑桥, 马萨诸塞州: 哈佛大学出版社。

弗雷雷, P. (1970). 《受压迫者的教育学》. 纽约: 连续体出版社。

期刊文章和论文集: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劳凯声主编.《教育学》[J].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哈蒂, J. (2008). "可见学习:涉及成就的800多个元分析的综合研究." 教育研究评论, 77(1), 81-112。

布卢姆, B. S. (1956). "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第一册: 认知领域." 纽约: 大卫·麦凯公司。

莱莫夫, D., 伍尔韦, E., & 叶兹, K. (2012). "完美练习:变得更好的42条规则." 威利出版社。

关于教育类的参考文献

关于教育类的参考文献

关于教育类的参考文献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理论和方法不断更新。

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参考文献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将聚焦于几类重要的教育类参考文献,供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教育理论类1. 杜威, 约翰. (2000). 《民主与教育》约翰·杜威的《民主与教育》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

杜威强调教育应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倡导实践性学习。

他的观点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皮亚杰, 让. (2012). 《儿童的语言与思维》皮亚杰在本书中探讨了儿童 cognitive development 的不同阶段,提供了对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策略的重要见解,对理解儿童学习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教育心理学类1. 维果茨基, 列夫. (1986). 《思维与语言》维果茨基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互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本书探讨了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对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班杜拉, 阿尔伯特. (1977).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的意义,适用于教育中的行为管理与激励策略研究。

该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教育政策与实践类1. 布朗, 赫尔曼. (2008). 《教育政策与改革》本书评析了多个国家的教育政策,探讨了政策导向如何影响教育实践和学业成绩,对于研究教育政策变革具有参考价值。

2. 施旺, 莉莎. (2016). 《教育中的公平与机会》施旺的研究聚焦于教育公平问题,探讨如何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是教育改革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要参考。

四、教育技术类1. 普拉克, 理查德. (2013). 《数字化教育的未来》本书探讨了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分析了数字化教育的趋势与挑战,为教育科技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 约翰逊, 雪莉. (2018). 《教育中的创新与技术》约翰逊讨论了多种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如在线学习平台、虚拟现实等,对未来教育模式变化进行展望,具有指导意义。

有关教育的文献

有关教育的文献

有关教育的文献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都对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和教育理论。

以下是一些有关教育的经典文献:
1.《论语》: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2.《新教育课程纲要》:约翰·杜威在20世纪初提出的教育改革著作,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对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教育的本质与目的》:美国哲学家摩尔的著作,提出了“知识是有价值的,而不是仅仅为了实用”的教育观,强调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类的精神素质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4.《教育与民主》: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之一,强调了教育与民主政治的紧密联系,提出了“学以致用”的教育观念,旨在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5.《教育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戈德斯坦撰写的教育心理学教材,系统阐述了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对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些经典文献不仅反映了各个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也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关于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关于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一、【教育论文参考文献】[1] 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 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 《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3] 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4] 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 年第10 期[5] 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 年第2期[6]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7] 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 年2月19 日[8] 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9] 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10]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11]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12] 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13] 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14] 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15] 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16] 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17]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8] 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 [D],华东师范大学 2003[19] 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03[20] 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D], 华南师范大学 2003[21] 周勇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 《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22] 刘慧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23]康永久,施铁如,刘良华等整理教育叙事:来自广州的视角[J], 《教育导刊》2003年12月[24]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2月12期[25]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二、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4、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6、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7、[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陈桂生着:《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9、叶澜着:《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0、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11、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12、孙喜亭着:《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3、胡德海着:《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4、郑金洲着:《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5、石中英着:《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6、项贤明着:《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7、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8、吴康宁着:《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9、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20、黄济着:《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21、石中英着:《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2、李岚清着:《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3、朱永新着:《朱永新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4、王炳照等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5、吴式颖等主编:《外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26、郭齐家着:《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27、张斌贤、褚洪启等编着:《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8、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着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着:《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着,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32、[英]约翰.怀特着:《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33、[德]雅斯贝尔斯着,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34、[捷克]夸美纽斯着,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35、[英]洛克着,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36、[德]赫尔巴特着,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37、[美]杜威着,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38、[法]卢梭着,李平沤译:《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39、[德]福禄培尔着,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40、[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41、[苏]赞可夫着,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42、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43、教育部师范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4、叶澜等着:《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45、刘捷着:《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46、石中英着:《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47、钟启泉编着:《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48、施良方着:《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49、[美]小威廉姆 E.多尔着,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50、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2、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3、张华着:《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4、从立新着:《课程论问题》,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5、王斌华着:《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6、郭元祥着:《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7、[美]泰勒着,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58、陆有铨着:《骚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59、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河南出版社,2001年版60、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1、王策三着:《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62、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63、田慧生、李如密着:《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64、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65、盛群力等编译:《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66、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67、傅道春着:《教师技术行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68、熊川武着:《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9、[日]左藤正夫着,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70、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7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72、戚万学、杜时忠编着:《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73、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74、檀传宝着:《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75、钟启泉编着:《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6、曹长德着:《当代班级管理引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77、魏书生着:《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78、林崇德着:《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年版79、张玉田等编着:《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80、王汉澜主编:《教育评价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81、[美]布卢姆等着,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82、[美]霍华德.加德纳着,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83、陈玉琨着:《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84、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85、裴娣娜着:《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86、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7、陈向明着:《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88、郑金洲着:《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9、陶行知着:《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90、叶澜着:《“新基础教育”探索性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教学管理的参考文献

教学管理的参考文献

教学管理的参考文献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中,参考文献的引用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与教学管理相关的参考文献:1. 《教学与管理》该杂志是国内较早关注教学与管理的期刊之一,内容涵盖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适合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人员阅读。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该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对于了解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4. 《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对教育过程、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5. 《教学论》教学论是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6.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是研究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科,是教育学的基础和核心,对于了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7. 《教育统计学》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应用学科。

8.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测量与评价是运用测量和评价的方法,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和评价,为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9. 《教育法学》教育法学是研究教育法律法规的学科,涉及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法律支持。

10. 《教育伦理学》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规范的学科,涉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规范等方面。

教育教学文献

教育教学文献

教育教学文献是关于教育教学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教材、教案、教学经验总结等文献的总称。

这些文献可以帮助
教育工作者了解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
量和水平。

以下是一些教育教学文献的例子:
1. 《教育学原理》是一本系统介绍教育学基本原理的教材,包括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
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 《教育心理学》是一本介绍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的教材,包括学习心理、发展心理、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3.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本介绍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的
教材,包括课程设计、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4. 《教育评价学》是一本介绍教育评价基本原理的教材,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5. 《现代教育技术学》是一本介绍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原
理的教材,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在线教育等方面的
内容。

6. 《教学经验总结》是一篇总结个人或团队在教学实践
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论文,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
学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7. 《教育研究报告》是一篇对某一教育问题或现象进行
深入研究的报告,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方
面的内容。

以上是教育教学文献的一些例子,通过阅读这些文献,教
育工作者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关于教育的文献

关于教育的文献

关于教育的文献
教育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的文献也非常丰富。

其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孔子的《论语》和西方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这两部文献既是教育理论的基石,也是教育实践的指南。

另外,还有许多现代教育学家的著作,如杜威的《民主与教育》、弗洛伊德的《童年与文明》、贝尔恩斯坦的《教育的本质》等。

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方法,对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众多学术期刊也在不断发表关于教育的研究成果,以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如《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这些期刊汇集了全球教育领域的前沿思想和实践经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总之,教育文献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更是提高教育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必要途径。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个与教育类的文献摘录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1[1]萧宗六,余白主编.学校管理学新编[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柳斌,方亮主编.21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施全书(二)[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3]傅树京.教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7.[4]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戴维A德森佐(DavidA.DeCenzo),穆恩(Henry Moon).毛蕴诗主译.管理学原理(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沈振佳主编.小学教育评价[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陶西平.教育评价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梅新林,吴峰民主编.中国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建议--基于天津、吉林、江苏、浙江、河南、贵州、甘肃七省(市)的调研[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9]赵勇,王安琳,杨文中.美国小学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王斌华.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1]刘铭.当代教育管理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2]夏芳.中学教师评价的问题及改革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7.[13]王婷.中国、美国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9.[14]郭丽莉.中国、日本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9.[15]车伟艳.英国小学教师绩效管理评价制度的经验与启示[D].湖北师范大学,2009.[16]王凯.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17]井光进.潍坊市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2[1]余源培.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J].河北学刊,2013(1):128-132.[2]李达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4-25.[3]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7):193-198.德育研究[4]宁丽新,樊东霞.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北方文学:下,2012(10):151-152.[5]刘明.加强高校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管理[J].成功(教育版),2012,(11):168.[6]徐树坚.高校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272-273.[7]任莉莉.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水平评价体系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1(01):130+132[8]徐礼丰.浅议高等职业院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价体系基本框架[J].科技论坛,2015,(6):143-146[9]鲍洁.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10]石志勇.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11]王虹.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与国外的差异分析[J].[12]华章,2012(33):119.莫亚之,韦厚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与推进措施[J].高教论坛,2014(12):26.[13]张彤.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18):196.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3[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2]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3]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4]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5]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6]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7]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年2月19日[8]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9]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10]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1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12]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13]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14]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15]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16]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4[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出版社,2002,(4):58-112.[2]苏婷.让自制玩教具成为“常青树”[N].中国教育报,2004,(6)[3]鲍小如.徽州地区举办自制玩具展览[J].安徽教育,1980,(4):40-43.[4]谢宁.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9)[5]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6]沈晓燕.幼儿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5)[7]王晓芬.从幼儿教师自制玩具的演变看其教育观的变化[D].学前教育,2005,(12)[8]肖岚.规范提升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J].江苏政协.2011(06)[9]戴莉.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我们的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03)[10]陈影.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J].才智.2012(34)[11]卢云舒.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以Y县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7)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5★皮连生著的《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吴立岗著的《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朱家雄主编的《幼儿家庭教育大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靳玉乐著的《现代课程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邵瑞珍著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方明编著的《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素质》,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卢乐山等主编的《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沈阳出版社,1995.★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编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华中师范大学等五院校编写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徐学莹等主编的《外国幼儿教育简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刘克兰主编的《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李季湄、肖湘宁著的《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袁衍喜编著的《幼儿园活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黄人颂著的《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华东七省市等编写《幼儿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全国统编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材《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李瑞英编写的广西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幼儿教育改革与实践》,1998.★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物《幼儿教育》1990~1998.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6[1]陈萍.莆仙宫庙壁画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2]郑芳芳.明清易代背景下的清前期人物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3]骈岑.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4]林颖.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2[5]黄菁.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与拓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2[6]王雅欣.探寻学龄前校外儿童水粉画教学的新思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4[7]王艳梅.清代杨柳青人物题材吉祥画的艺术特色[D].福建师范大学2012[8]王盼美惠.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9]陈艺红.男权世界中的`女性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10[10]刘德宾.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5[11]张玲.从林风眠的调和论看近现代中国画的中西融合[D].福建师范大学2004[12]毛蓉蓉.中国人物画造型的传承与时代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9[13]黄霖清.论形成(影响)现当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特点的若干因素[D].福建师范大学2009[14]柳健.以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色彩启蒙教育研究[D].聊城大学2014[15]秦芳.以绘画视知觉视角下研究4-5岁幼儿绘画语言表达特点[D].新疆师范大学2014[16]王蓉蓉.三大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17]郑艳.中国“学院派”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之间的架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8[18]倪婷婷.德化现代陶瓷艺术性弱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19]张永海.画中的人生与如画的人生[D].福建师范大学2008[20]洪文峰.花枝春满天心月圆[D].福建师范大学2010[21]吴晨阳.一脉相承-浅析两宋至现代闽籍中国画人物画家绘画风格中“线”的继承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1[22]曾春丽.初探福建工艺美术对福建本土中国画画家画风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1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7[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朱宗顺主编.学前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12]王微丽主编.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3]袁爱玲何秀英著.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蔡春美洪福财等著.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5]刘占兰编.有趣的幼儿科学小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王攀峰著.行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7]胡惠闵郭良菁编著.幼儿园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霍力岩、孙冬梅等著.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3[19]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美]RosalindCharlesworthKarenK.Lind著.李雅静等译.幼儿数学与科学教育(第4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尼古拉斯凯奇等著,张军红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M].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2][美]贾珀尔等主编.黄瑾等译.学前教育课程(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11[23]秦元东、陈芳等著.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24]董旭花、韩冰川等著.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25]秦元东、王春燕.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何艳萍,主编.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7]董旭花,主编.幼儿园科学区(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28]陈帼眉,刘焱主编.学期教育新论.[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9]王海英著,学前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0]刘晓东、卢乐珍等著,学前教育学(第二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1]蔡迎旗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32]董旭花、刘霞等编著,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33]杨娟.大班幼儿戏剧工坊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4]王和琴.幼儿园个性化美术活动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5]欧晓燕.幼儿园性教育实施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6]黄海燕.少数民族服饰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7]刘彤.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指导语运用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8]史孚.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及其指导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9]李槐青.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0]朱金玲.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总之,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每一个细节.不管是整个论文还是其中一部分的参考文献,只要都重视,一定会写出令人满意的论文.以上针对学前教育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案例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到广大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8[1]彭玉琨,张捷,贾大光.教育平等理论内涵分析与促进教育平等进程策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1998(06)[1]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06)[2]都阳,John Giles.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冲击对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04)[4]岳昌君.教育对个人收入差异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4(S1)[5]孙志军.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科学.2004(05)[6]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J].管理世界.2004(04)[7]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04)[8]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04)[9]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J].经济研究.2004(09)[10]周英章,孙崎岖.我国教育投入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07)[11]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03)[12]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证依据[J].经济研究.1999(02)[13]张长征,郇志坚,李怀祖.中国教育公平程度实证研究:1978-2004--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2)[14]冉幕娟,吴永球,陈永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01)[15]张海峰.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基于省级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02)[16]江小涓,李辉.我国地区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小于名义收入差距--加入地区间价格差异后的一项研究[J].经济研究.2005(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