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素养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学法指引消息的结构1.标题:标题的本体是正题,通常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含义,要求明确、简练、突出。

正题前可以加上引题,正题后可以加上副题。

2.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也就是把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告诉读者。

3.主体:新闻的主要部分,对导语所概括的事实做比较具体的叙述,用足够的、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4.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5.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课前预习1.通讯社简介 路透社,由保罗•朱利叶斯•路透于1850年创办,是世界上最早创办的通讯社之一,也是目前英国最大的通讯社和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

它提供新闻报道给报刊、电视台等各式媒体,素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

2.背景简介 诺贝尔奖,是1895年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的部分遗产(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五个奖项。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路透社第一时间对该消息进行了报道。

3.完成自学结构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基础夯实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 ān f ā()了诺贝尔奖。

(2)根据诺贝尔的yí zhǔ(),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3)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zhònɡ c ái()的各国议会联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速读课文,了解新闻内容,迅速找出新闻的结构。

(重点)2.品味新闻的语言。

(难点)1.速读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新闻的相关知识。

今天,我们运用这些知识,阅读两篇外国新闻。

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1.写作背景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于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该奖项设有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2.字词积累颁.发(bān)仲裁..(zhòng cái)巨额.(é) 钞.票(chāo)挪.威(nuó)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人物、获奖者、颁奖机构及相关背景。

步骤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题、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请你找出这则消息的结构。

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电头: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导语:(1)段。

主体:(2)段。

结语:(3)段。

背景:(4)段。

2.请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1)标题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简明、醒目、概括性强,写出了新闻的主要事实。

(2)电头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3)导语交待了哪些内容?时间:1901年12月10日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事件:颁发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颁发对象: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4)主体部分报道了哪些内容?报道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及所作贡献。

(5)结语部分报道了哪些内容?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时间及颁奖机构。

八年级语文上册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学案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国学名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巩固新闻消息的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新闻消息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

3.感受诺贝尔奖项的魅力,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

4.了解钞票上的民族文化,体会作者的民族情感。

学习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巩固新闻消息的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新闻消息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

自主突破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颁.发()建.树()仲.裁()遗嘱.()挪.威()逝.世()巨额.()渗.透()安慰.()答案:bān shù zhòng zhǔ nuó shìé shèn wèi2.解释下列词语。

颁发:建树:仲裁:遗嘱:吞食:卓有成就:答案: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建树:建立的功绩,指在事业上颇有功绩。

仲裁: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也叫公断。

遗嘱:指人在生前或临终时嘱咐处理身后各事的话或字据。

吞食:比喻大量地吸收。

卓有成就: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诺贝尔奖是为纪念(国籍)化学家诺贝尔逝世而设立的奖项,颁奖仪式是每年的月日,在和举行。

首届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员有:。

答案:瑞典 12 10 斯德哥尔摩奥斯陆伦琴——物理奖霍夫——化学奖贝林——生理学奖普吕多姆——文学奖邓南特——和平奖帕西——和平奖。

合作探究4.找出这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两则新闻各报道了什么内容。

答案:《首届诺贝尔将颁发》: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颁发首届诺贝尔奖。

5.重点研读《首届诺贝尔将颁发》思考下列问题:(1)从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你能获得那些信息?答案:导语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颁发机构、以及获得诺贝尔奖人员的资格等情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新闻的知识,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写采访稿。

教学难点:理解消息在表述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在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活动中路透社记者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呢?二、自学指导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文本题目设计采访提纲预设:明确采访哪些人(身份、职务、对诺贝尔奖的了解情况)1. 诺贝尔是谁?2. 诺贝尔建立基金的目的是什么?3. 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奖金是多少?4. 什么时候颁发的?5. 在哪颁发的?谁给颁发?6. 本次颁发给谁的?受奖者有什么贡献?7. 受奖者经历了哪些事件、经过了哪些奋斗,有哪些轶事?8. 多长时间颁发一次?9. 奖金的管理和评奖是如何运作的?10. ……三、研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与提纲中问题做对比,体会新闻与普通记叙文之间的不同。

思考:1.为什么我们提纲中的部分内容没有涉及?例如:诺贝尔奖金的数额,对诺贝尔本人的生平等的介绍?2.奖金的管理和评奖是如何运作的?这个问题与本文主题之间的关系。

预设:结合消息的六要素进行分析,“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体现出消息篇幅短小,简洁凝练,富于时效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下《“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做对比,加深对消息特点的理解。

四、小组讨论,结合学校实际练习编写新闻采访提纲1.结合消息的特点(及时、热点、就近)选题:学校、家乡发生的事件。

2.列出新闻采访的提纲时间、地点采访对象采访目的采访方式采访器材采访问题预设:1.做好采访前准备工作的第一步,确定采访话题2.明确采访对象,首先是采访对象与话题有直接关系,其次关注被采访者身份、性格特点。

2022年部编版语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精品导学案

2022年部编版语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精品导学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诺贝尔的奉献及人们对他的评价.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 品析简洁语言.3.感触伟学家的伟大之处,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激发自信心.〔二〕学习重点认真阅读新闻, 领会文章内容, 了解这那么新闻的意义, 感触伟学家的伟大之处,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激发自信心.〔三〕预习导学1.资料链接★作者简介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创造家、企业家.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创造专利355项, 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创造最为闻名, 他不仅从事研究创造, 而且进行工业实践, 兴办实业, 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 积累了巨额财富.★背景透视1860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 但在1864年工厂爆炸. 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意外, 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 使用比较平安. 诺贝尔称它为达纳炸药, 后获得专利. 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纤维素硝酸酯)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 得到胶状物质, 称为炸胶, 比达纳炸药有更强的爆炸力, 他的这项创造也获得专利. 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创造, 在橡胶合成、皮革及人造丝的制造方面都获有专利. 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药生产, 积累了巨大财富.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 他逝世后将遗产大局部作为基金, 每年以其利息(约20万美元)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做出巨大奉献的人士. 这就是诺贝尔奖, 于1901年第一次颁发.★诺贝尔奖诺贝尔奖, 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创造人诺贝尔的局部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 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现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 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奉献的人.2.给以下加粗字注音.颁发〔〕仲裁〔〕遗嘱〔〕巨额〔〕渗透〔〕钞票〔〕3.形近字辨析.授〔〕颁〔〕抄〔〕援〔〕频〔〕钞〔〕4.熟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第一局部:〔〕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第二局部:〔〕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二、探究案1.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2. 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3. 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4. 本文结尾局部是补叙, 这样写法有什么好处?三、达标检测1.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颁发遗嘱B.逝世援奖C.建树钞票D.挪威吞食2.填上适宜的词语.〔〕:授予, 分发某一样东西, 比方勋章、奖状等〔〕: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身后事应如何处理3.以下句子, 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 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B.有些科学家认为, 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 可以有效改善开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 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让他们快乐成长, 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四、拓展交流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及所做奉献. 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等. 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 是新闻中的佳作.答案【预习导学】2.bān zhòng zhǔéshèn chāo3. 授奖援兵颁发频率抄写钞票4. 第一局部:〔1〕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第二局部:〔2-4〕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合作探究】1. 这是新闻的电头, 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 说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 报道及时.2.首句为新闻的导语局部, 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人物、时间、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 简洁明了, 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 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 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 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解新闻内容.3. 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奉献, 这些都充分表达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4. 交代了新闻背景, 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别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 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达标检测】1.B2 . 颁发建树遗嘱3. C6.散步【学习目标】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学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品味揣摩语句.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助读资料】莫怀戚, 作家. 1951年生于重庆,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系, 曾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主要作品:小说《透支时代》《陪都就事》, 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 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本之中.【预习导学】一、根底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分歧.〔〕一shà〔〕间chāi〔〕散各得qí〔〕所委qū〔〕水波lín lín〔〕你就背.〔〕着我我背.〔〕上的嫩.〔〕芽2.解释以下词语的含意.①霎时:②两全:③各得其所:二、整体感知3.认真阅读课文, 答复下面的问题.A.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答复〕F.课文结局如何?G.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概括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课堂探究】1.“好似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探究这句话的深层含义.2.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散步〞这个生活的一角, 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 逐步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和睦、互敬互爱的关系. 那么作者是怎样以小见大, 从平凡的事中挖掘出深意的呢?4.赏析下面几处写景的句子.〔1〕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 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 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2〕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5.赏析以下传情的句子.〔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 身体不好, 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 我说, 正因为如此, 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便去拿外套.〔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6.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有怎样的作用?请同学们踊跃答复.【课后作业】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按要求答题.骚扰①单位分了一套新房, 我们一家三口欢天喜地地搬了进去, 留下老母一人孤苦伶仃地呆在旧房里.②也曾想与老母一同搬进新房, 可妻子早就与老母闹矛盾, 儿子也不愿与唠叨的奶奶在一起,只好作罢, 只哄说今后每星期一定来看妈.③我们的心情随着新房明快起来, 生活充满了欢歌笑语, 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④一天, 我从外地出差回来, 妻子告诉我说家里经常有莫名其妙的打来, 刚一接, 对方马上就挂断了, 感到十分奇怪. 我说如今城里有些青年闲得wú liáo , 专爱听女人声音求刺激, 骚扰别人, 你莫管它. 可不久我也接连不断接到此类 , 有时夜深人静伏案写作, 铃响了, 刚一声“喂〞, 对方顿了一下, 马上就挂断了, 弄得我灵感顿失, 有时忍不住一通臭骂.⑤一个星期天, 一家人忙着准备晚饭, 我备好钱正准备买酱油, 铃又响了, 顿了一下便挂断, 我十分恼火, 说明天一定上邮局安装一个来电显示或防恶意呼叫功能, 看到底是何人捣乱, 告他个骚扰罪. 气呼呼下楼时我突然见楼梯底下一黑影猛一闪急于出门, 吃了一惊, 可一见那人步履pán shān , 便一声“站住〞, 断住来人去路. 再一看, 我惊呆了:啊, 是母亲!⑥母亲一见是我, 赶紧低下头, 说对不起, 不该打此骚扰你们, 让你下楼看我, 我更奇怪了, 我问母亲难道这些都是你打的?母亲头更低了, 说有时想你们想得太厉害, 可又不敢常来看你们, 只好打个听听你们的声音, 心里就踏实多了. 又说偶尔几天家里没人接, 就担忧不过, 想是不是家里出了事?也不来通知我一声. 有时我很晚仍听出你在读书写字, 真想劝你多保重身体, 可你总嫌我, 只好闷在心里. 每个星期天, 我都乘车到你家新楼下, 听一家三口欢声笑语,心里真比蜜甜.⑦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 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母亲怔怔地看着我, 两行清泪也不由自主地落下来. 我紧紧拉住母亲那布满老茧的手, 俩人哆嗦着, 一步步上楼, 直到迈进那温暖的家里, 仍不晓得分开.1.根据拼音写出文中空缺的两个词.〔1〕wú liáo:〔2〕pán shān:2.第①段中形成鲜明比照的两个词是:3.第③段中与第②段“哄〞字相照应的句子是:4.母亲常打“骚扰〞的原因是:5.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达了“我〞和母亲各自怎样的心理活动?6.《散步》和本文都是写家庭亲情的, 它们告诉了我们怎样共同的道理?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参考答案【预习导学】1. qí霎拆其屈粼粼 bēi bèi nèn2.解释以下词语的含意.①霎时:极短时间.②两全:顾全两个方面.③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宜的安排.3.A.散步的事情.D.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 我的儿子F.我背起了母亲, 妻子背起了儿子一同散步.G.一家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课堂探究】1.这句话表达了文章主旨. 文中“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 上有老, 下有小, 既要赡养老人, 又要抚养孩子,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 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 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 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 因为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 一个家庭是这样, 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 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2.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 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 儿子要走小路, 说成“分歧〞, “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一处说“好似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 小题大做, 透露出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 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 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 即:对家庭的热爱, 对亲情的珍惜和重视.3.通过散步, 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 表达美好的家庭生活.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小时候是一个乖孩子, 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老了, 而“我〞已到中年, 母亲很尊重“我〞. 母子之间互相尊重, 相处和谐, 充满骨肉之情. “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母亲老了, 尊重“我〞的选择;儿子还小, 习惯听“我〞的话;妻子呢, 在外面往往听从“我〞的意见. 一家人互敬互爱, 非常和谐.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祖孙三代的感情. 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 “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 〞大路平坦, 方便老人, 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尊敬. 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小路崎岖, 孩子感兴趣. 母亲慈祥, 想让孙子快乐, 改变了主意, 反映了老母亲对孙子的保护.4.〔1〕这段文字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 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 写得富有诗意, 使人读后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 表现出勃勃的生机, 同时也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气氛.〔2〕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 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 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5.〔1〕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 母亲的老迈、顺从, 儿子的诚恳、孝敬, 情态毕现. “正因为如此〞一句, 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缺乏文化修养的人, 话是不会这样说的. 由此可以明白, 表现什么样的情态, 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2〕比得多妙! 从内容上说, 有回环的关系, 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 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6.生甲:以小见大, 小题大做, 小词大用. 文章以平常事来探讨家庭伦理中的大原那么, 中年人在家庭中的作用, 由个别到一般, 从具体到抽象, 从行为到原那么, 内涵丰富, 意义深远. 几处大词小用更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展现了作者的匠心.生乙:尺水兴波, 一波三折的写法. 母亲不愿散步却让“我〞劝出来了, 大小路的分歧及其解决——“我〞决定走大路, 母亲却改变了主意. 亲情、伦理、人性的亮丽之光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得熠熠生辉.生丙:语言平易朴实却生动活泼, 内涵丰富, 音韵铿锵. 全文无生僻华美的词语, 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 不少句子充满着生活的情趣, 表现了家庭的幸福和温馨, 更有不少句子言微意远, 意在言外, 含义丰富. 句式的整齐与错杂, 语意的对称和反衬, 似乎都是信手拈来, 于平实中见灵气, 在浅易中见哲理.【课后作业】1.〔1〕无聊〔2〕蹒跚2.欢天喜地、孤苦伶仃.3.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 也懒得再去走动.4.关心〔思念〕儿子.5.手法:细节描写.“我〞:母亲, 儿子对不起你, 你抚育儿子这么多年, 这么关心儿子, 儿子却把你抛弃了.母亲:儿啊, 你终于明白了, 妈想你们啊! 妈这辈子不想别的, 只要你们过得幸福快乐, 妈就知足了.6.提示:扣住“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都会老的, 我们应该用真挚的爱孝敬老人〞答复即可.。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 (6)(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 (6)(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名校讲坛1.知识链接路透社由英国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于1850年创办,是世界上最早创办的通讯社之一,也是目前英国最大的通讯社和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

路透社提供新闻报道给报刊、电视台等各式媒体,向来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

2.写作背景诺贝尔奖从1901年开始,颁奖仪式在每年12月10日下午四点半(诺贝尔逝世时间)举行。

本文就是对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情况的报道。

3.主题解说《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交代了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及获奖者所做的贡献,颁发机构、时间、地点及背景,表达了对诺贝尔及获奖者崇高的敬意。

4.考点链接拟写新闻标题【解题技巧】(1)提取要素:新闻的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物)、何事、何故”包括了新闻的基本内容。

当然,有些新闻本身要素不完整,压缩时不必逐一落实;有些要素压缩时应根据留主去次的原则,进行恰当的取舍。

(2)摘引导语:新闻的导语一般概括了其基本内容。

有些导语过于概括,应根据新闻主体的内容,对其加以充实,使之更加准确具体;有的导语过长,则需要删减,使之更加精练概括。

(3)综合概括:首先,通读新闻,理清思路,找准要点。

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点。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8,“综合性学习”T12。

01 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nuò)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yí(遗)嘱.(zhǔ),“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2.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发明发现)了X射线。

(2)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建立建设)了红十字会。

3.文学常识填空。

诺贝尔,瑞典(国籍)化学家、工程师。

他将自己的遗产作为基金创立了诺贝尔奖。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八上语文学案(答案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八上语文学案(答案版)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基础案】【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在课本上画出以下知识点)1.新闻主要有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断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

3.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写作消息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标题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此外,标题还要重点突出,简洁醒目4.其次,要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5.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

6.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它承接导语,具体叙述新闻事实,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时还要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

7.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

二、抄写8.颁发【bān fā】:公布;发布。

9.遗嘱【yí zhǔ】:一个人说明他死后如何处理其动产和不动产的书面文件。

10.建树【jiàn shù】: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11.仲裁【zhòng cái】: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12.巨额【jùé】:巨大的数额。

【我的质疑】请你将预习中的疑惑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拓展案】1.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的分离。

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巧妙地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既客观又简洁,有利于读者更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班级:学习小组:姓名:第一部分预习案一、字词热身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遗.嘱( ) 颁.发( ) 仲.裁( ) 挪.威( ) 渗.透()逝.世( ) 拨.款( ) 巨额.( ) 卓.有成就( )2.多音字、形近字。

(1)多音字注音组词。

遗()()当()()(2)形近字组词摩()魔()磨()颁()颂()渗()掺()裁()栽()载()款()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颁发:建树:仲裁:卓有成就::4.(1)诺贝尔(1833-1896),(国别)化学家、工程师。

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一百多种发明,其最突出的是发明了。

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

(2)诺贝尔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

后来加入了经济学奖。

首次颁奖时间是年。

我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找出消息的导语、主体、背景。

(提示:具体是第几自然段)导语:主体:背景:2.“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第二部分探究案一、自主探究,交流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

思考: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2.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3.第4段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它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二、合作探讨,深化理解1.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2.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3.本消息堪称“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板,速读课文,体会“倒金字塔结构”的结构安排。

三、细节研读,品析赏析认真阅读消息,体会这则消息的语言,说说它们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 (学生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 (学生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学习重难点: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难点: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学法指导:1.用梳理新闻“六要素”的方法,从“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等角度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

2.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

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

分析标题、导语、主体部分的新闻要素,体会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作者简介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现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二、预习任务1.查阅资料,了解诺贝尔生平及诺贝尔奖的相关资料。

2.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

3.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完成旁批。

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4.按新闻的“六要素”“五结构”初步梳理课文内容。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案一、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了解新闻内容,迅速找出新闻的结构。

2.品味新闻的语言。

二、知识方圆写作背景诺贝尔,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积累了巨额财富。

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诺贝尔奖首次颁发。

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

三、基础知识颁发(bān) 诺贝尔(nuò)挪威(nuó) 帕西(pà) shèn(渗)透cái(裁)荷兰(hé) 负荷(hè) 颁发(fā) 头发(fà)shì(逝)世zhè(浙)江shèn(渗)透cān(参)加安wèi(慰) wèi(蔚)蓝颁发:发布,授予。

仲裁:公认的第三方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建树:不朽的功勋,事业上有很大成就。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背景资料介绍了什么?导语交代了消息的主要事件和诺贝尔遗嘱。

背景资料进一步介绍了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四、课内探究1.用简练的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时间、地点、人物、获奖者、颁奖机构及相关背景。

2.找出这则新闻每部分的内容并说说作用。

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写出了新闻的主要事实。

(电头:交代通讯社名、地点、时间。

突出新闻真实准确、迅速及时。

)导语: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获奖人。

主体:获奖者国籍、姓名、奖项和贡献。

背景:介绍资金来源;补充交代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分离。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第2课《首届诺贝奖颁发》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第2课《首届诺贝奖颁发》导学案

课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消息在结构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2.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3.了解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生活变化和时代变迁。

【学习重、难点】1.了解消息在结构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2.培养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学法指导】初步感知课文,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能够快速准确地捕捉消息中的重要信息。

精读文章,品味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了解新闻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

进一步阅读,了解诺贝尔奖的相关信息,体会诺贝尔奖的公平公正性。

【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并在横线上补充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渗.透()仲.裁()卓.有成就()拨.款()颁.发()4.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写下来。

资料链接:诺贝尔: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命名。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12 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 (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二、课堂助学1.导入2.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结合预习找出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班级:姓名:
目标导航:
1、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把握消息的三个特点:内容具体真实,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3、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一、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填空。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

作者,(国)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颁.发()遗嘱.()建树.()仲.裁()巨额.()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概括这则消息结构的五部分。

标题:
导语:
导语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主体:
背景:
2、分析本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归纳主题。

这则消息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情况,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诺贝尔奖颁奖的人物、机构,诺奖的来历及资金的来源等,褒奖世界上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三、分析课文。

文章最后写诺贝尔基金会和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有必要吗?
很有必要。

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资金管理和评奖权相分离的实际情况,使诺贝尔奖的评定更公平、可信度更高、价值更大,对世界的影响更深远,也更能激励人们努力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第【1】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新闻要素,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把握消息的三个特点:内容具体真实,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3.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消息中蕴含的情感,培养阅读新闻的习惯。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理清新闻要素,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消息中蕴含的情感,培养阅读新闻的习惯。

课前准备1.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搜集关于诺贝尔奖的相关材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这是诺贝尔生前立下的遗嘱。

这位为世界贡献一生的伟大科学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不断前行。

而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诺贝尔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荣誉奖项。

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颁发地点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从一则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板书标题、作者。

二、预习检查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颁发(bān)仲裁(zhòng)遗嘱(zhǔ)渗透(shèn)拨款(bō)逝世(shì)颇有(pō)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2)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3)建树:建立的功绩。

(4)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5)巨额:数量很大的(钱财)。

3.文学常识填空。

(1)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1833年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逝世。

诺贝尔一生拥有300多项专利发明,并在五大洲约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部编(RJ)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部编(RJ)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诺贝尔的贡献及人们对他的评价。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品析简洁语言。

3.感触伟学家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自信心。

(二)学习重点认真阅读新闻,领会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感触伟学家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自信心。

(三)预习导学1.资料链接★作者简介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背景透视1860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但在1864年工厂爆炸。

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意外,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使用比较安全。

诺贝尔称它为达纳炸药,后获得专利。

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纤维素硝酸酯)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得到胶状物质,称为炸胶,比达纳炸药有更强的爆炸力,他的这项发明也获得专利。

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发明,在橡胶合成、皮革及人造丝的制造方面都获有专利。

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药生产,积累了巨大财富。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逝世后将遗产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约20万美元)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

这就是诺贝尔奖,于1901年第一次颁发。

★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现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颁发()仲裁()遗嘱()巨额()渗透()钞票()3.形近字辨析。

授()颁()抄()援()频()钞()4.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初中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首届诺贝尔奖》导学案(本校公开课)

初中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首届诺贝尔奖》导学案(本校公开课)

0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2.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查阅工具书,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完成下列预习任务。

1.资料链接★诺贝尔诺贝尔(1833—1896),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系列奖项。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其所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权威性。

诺贝尔于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66年发明安全炸药。

他先后在瑞典、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从事爆炸技术和合成物质研究,一生共获得350多项发明专利,积累了一笔很大的财产。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病卒于意大利。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的遗产的一部分,共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奖励给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1968年,诺贝尔奖增设了经济学奖。

每年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的候选对象由世界各国的科学院、大学和前获奖者推荐。

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质奖章、一本获奖证书和一笔奖金。

2.字词积累(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瑞.典()挪.威()诺.贝尔()颁.发()渗.透()遗嘱.()巨额.()仲裁..()(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设计(第一单元)(答案见后)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学习要求1.正确认读:颁发卓有成就仲裁颇有建树2.进一步了解新闻的主要特征、六要素、基本结构。

二、且读且思1.这则新闻的导语是2.这则新闻的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3.“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者。

”把这句话中的“过去的一年里”去掉行不行?为什么?4.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打钩,并改正错字。

A.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班发了诺贝尔奖。

( )B.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健树。

( )C.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记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 )D.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会议联盟。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舟十一号飞船翩然往返,创新创业浪潮映照出千千万万人的自信自强。

B.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穿上了今天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

C.京京委屈地离开教室,走出好远,他还看见赵小桢银铃儿似的笑声。

D.2016年,我国又有大约1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了解到,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日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院士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诺贝尔奖的由来和历史背景。

2.学习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理解文章内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导学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诺贝尔奖奖牌和介绍诺贝尔奖的由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二、预习导学1.请预习课文,完成以下选择题。

(1)诺贝尔奖是用来奖励什么的?A. 科学成就B. 文学作品C. 和平努力(2)诺贝尔奖得主以______为代表。

A. 优秀作品B. 高尚品德C. 卓越成就(3)这个诺贝尔奖以______的维克托为名。

A. 创造者B. 发明家C. 创始人2.课前准备:复习重点词汇。

三、阅读导学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上下文猜测,诺贝尔奖是为了奖励什么而设立的?2.诺贝尔奖用来奖励的五个领域分别是什么?3.根据课文内容,简述诺贝尔奖的评选方式。

4.除了追求个人利益之外,为什么要追求远大的理想?5.你是怎样理解“用才干为社会多做贡献”这句话?四、课堂练习1.填空:根据课文填入适当的词语。

诺贝尔奖设立的______(目的)是为了表彰那些在_____(科学、文学、和平)领域作出_____(卓越的)和_____(杰出的)贡献的人。

获奖者除了得到奖金以外,还能得到奖牌和_____(荣誉)。

奖金被称为_____(金牌)。

2.找出课文中含有下列意思的句子。

(1)被公认为最高水平的奖项。

(2)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3)通过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追求。

(4)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一定要活出自己的样子。

五、拓展延伸1.写作:请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诺贝尔奖的短文,字数不少于80词。

2.思考:你认为获得诺贝尔奖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和条件?你未来有什么样的远大理想和目标?六、课后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应如何巩固所学?七、板书设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诺贝尔奖的由来和目的2.五个领域: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3.诺贝尔奖的评选方式:评选委员会+专业人士评审4.奖金和荣誉5.用才干为社会做贡献【导学反馈】1.诺贝尔奖是用来奖励什么的?2.诺贝尔奖用来奖励的五个领域分别是什么?3.根据课文内容,简述诺贝尔奖的评选方式。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学案(人教部编版)7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学案(人教部编版)7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国学名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巩固新闻消息的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新闻消息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

3.感受诺贝尔奖项的魅力,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

4.了解钞票上的民族文化,体会作者的民族情感。

学习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巩固新闻消息的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新闻消息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

自主突破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颁.发()建.树()仲.裁()遗嘱.()挪.威()逝.世()巨额.()渗.透()安慰.()答案:bān shù zhòng zhǔ nuó shìé shèn wèi2.解释下列词语。

颁发:建树:仲裁:遗嘱:吞食:卓有成就:答案: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建树:建立的功绩,指在事业上颇有功绩。

仲裁: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也叫公断。

遗嘱:指人在生前或临终时嘱咐处理身后各事的话或字据。

吞食:比喻大量地吸收。

卓有成就: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诺贝尔奖是为纪念(国籍)化学家诺贝尔逝世而设立的奖项,颁奖仪式是每年的月日,在和举行。

首届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员有:。

答案:瑞典 12 10 斯德哥尔摩奥斯陆伦琴——物理奖霍夫——化学奖贝林——生理学奖普吕多姆——文学奖邓南特——和平奖帕西——和平奖。

合作探究4.找出这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两则新闻各报道了什么内容。

答案:《首届诺贝尔将颁发》: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颁发首届诺贝尔奖。

5.重点研读《首届诺贝尔将颁发》思考下列问题:(1)从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你能获得那些信息?答案:导语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颁发机构、以及获得诺贝尔奖人员的资格等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3.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2.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1)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的内幕。

舒乙透露,在入围者到了最后5名时还有老舍,最终,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

那年,瑞典方面通过调查得知老舍已经去世,于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

1987、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终审名单之中,沈从文均入选,而且沈从文是19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

当时学院中有强大力量支持沈从文的候选人资格。

但可惜的是,沈从文于1988年5月10日去世,因此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2)最“省事儿”的诺奖得主
1901年,X射线发明人德国科学家伦琴收到一封来信,信中邀请他
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这位教授随即回复了一封出人意料的回信,信上说:斯德哥尔摩路途遥远,需向校长请假才行,麻烦得很,将奖牌与奖金寄过来行不行?瑞典的答复是:奖牌不能寄,还是跑一趟吧。

伦琴无奈地来到了斯德哥尔摩,但他领到奖金与奖牌后就即刻打道回府,连获奖后例行的讲座也取消了。

(3)最“奇葩”的诺奖得主
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彼得·希格斯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奇葩人物,他至今都不用手机,以至于他未能在第一时间获悉自己获奖的消息,而是从邻居的祝贺中得知自己获奖的事情。

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各个时期的优秀新闻作品,汇聚成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浩瀚的资源。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

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是发明炸药。

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

(二)写作背景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取得了在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

发了大财,以后又发明了更安全可靠威力更大的胶质炸药,接着又研制无烟火药。

因毕生从事科研和火药的研制,终
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

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三、导读理解
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六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2.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消息导语和主体部分,思考:导语部分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明确: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

3.“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4.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语段中一一列举了此次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6.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的分离。

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明确: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7.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和新闻的标题无关,你认为可以删去吗?明确:不可以。

第三自认段补充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第四自然段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自我检测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颁发(fēn)拨款(bō)逝世(shì)
B.疗法(liáo)仲裁(zhōng)仪式(yí)
C.渗透(cān)授奖(shòu)荷兰(hé)
D.仪式(yí)即日(jí)诺贝尔(nuò)
2.选词填空。

(1)近日,上海师大附属外国语中学积极响应教育部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的政策,在每个班级都________(设定设立设置)了“养机场”,专门用于管理学生手机。

(2)人民警察李雨阗为救坠江女孩英勇牺牲,四川省政府________(评定评估评价)李雨阗为烈士。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徳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⑥,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⑦,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

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
奖评委会。

(1)导语引用诺贝尔的遗嘱有什么作用?
(2)消息的第二段一一列举了诺贝尔奖获奖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体现了消息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最后一段交代了消息什么样的背景?其用意是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颁bān。

B.仲zhòng。

C.渗shèn。

2.答案:(1)设立
(2)评定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运用能力。

(1)“设定”指“设置确定;拟定”。

“设立”指“成立;建立(组织、机构等)“设置”指“设立;安放;安装”。

根据语境中的“养机场”是一个组织、机构,可确定选“设立”。

(2)“评定”是指“经过评判或审核来决定”。

“评估”是指“评议估计;评价”。

“评价”指“评定价值高低”。

结合语境,依据某一标准,对一个人舍己救人的事实予以认定,应该用“评定”。

3.答案:(1)交代诺贝尔奖奖项及对获奖者的要求。

(2)国别姓名所做的贡献所获奖项事实准确翔实报道及时(3)诺贝尔奖金的来源。

说明诺贝尔奖资金管理规范、严格、科学,诺贝尔奖的评选十分公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