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诸葛亮说∶“用弓箭。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统编版五语下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持续更新中)5.草船借箭 学习目标:1. 认识“瑜、忌”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3个字,会写“妒忌、军事”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
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梳理文章结构,品词析句,感悟作者的叙事特点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4.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1.我会读。
一类字:妒d ù忌j ì 曹c áo 督d ū 委w ěi 惩ch éng 鲁l ǔ 遮zh ē私s ī 寨zh ài 擂l éi 呐n à 插ch ā二类字:周瑜yú 妒忌jì 都督dū 幔màn 子 翎líng 毛、水寨zhài 擂l éi 鼓 呐nà喊 弓弩nǔ手 丞chéng相 易错音:幔(m àn m èn )子 弓弩(n ǔ nu ó) 丞(ch éng céng )相都(d ū dōu )督 擂鼓(léi lèi ) 瑕不掩瑜(yú yù)水寨(zài zhài) 弓弩(nú nǔ)手 惩罚(chéng chěng )翎毛(yǔ líng ) 擂台(léi lèi )多音字: 擂l éi(擂鼓 自吹自擂 ) l èi (打擂 擂台)2.我会写。
听写生字词:妒忌忌恨 曹营 都督 委托 惩罚 鲁肃 遮住 私下 寨子 呐喊 插上 擂鼓妒火顾忌 姓曹 监督 委屈 惩治 姓鲁 遮挡 私自 寨主唢呐插满自吹自擂易错字: “忌”:上面是“己”,不要写成“已”。
“曹”:上半部分是一个整体,不是草字头。
听写词语: 妒忌 军事 委托 照办 预计 紧急 军令状 惩罚 探听 私自 布置 调度水寨 呐喊 神机妙算3.我能理解.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5.草船借箭》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5.草船借箭》含答案
导读
《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和庞涓之间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史记》中有详细的记载,被后世奉为经典。
故事讲述了孙膑借箭的智慧和机智解敌的故事,是孩子们学习智慧、勇敢的好故事。
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草船借箭
故事发生在孙膑帮助吴国的时候。
吴国遭到了敌军的包围,箭矢告罄。
庞涓嘲笑吴王:“箭矢都已经射光了,你的箭在哪里?”孙膑想出了一个计策,通过假装要去投降的方式,成功地借到了敌军的箭。
第二部分:攻城之计
孙膑借到箭后,开始运用计谋。
他让军队制作出上百艘草船,缠上箭尾,然后装载了一些士兵,草船缓缓向敌方船只驶去。
当草船接近敌方船只时,出现了一个天大的情况,敌方被打败了。
习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孙膑借箭时,是在___的时候成功的。
A. 白天
B. 黑夜
C. 下雨
D. 下雪答案:B
多选题
2.下列哪些人是本文中的主要人物? A. 孙膑
B. 庞涓
C. 吴王
D. 孟尝君
答案:A、B、C
填空题
3.故事发生在___国。
答案:吴
总结
通过学习《草船借箭》,我们看到了智谋和勇气在解决问题中的巨大作用。
孙膑的聪明和机智让我们深受启发,也让我们明白了团结、智慧以及勇敢这三个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多么重要的品质。
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一个聪明、勇敢的人。
参考资料
•《史记》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5课 草船借箭 生字教学课件
武松打虎之前笑了好几次,打虎之后还 笑得出来吗?
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是这样评价武松的—— ➢ 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
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 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自由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
武松真是很厉害的人,他兼具了梁山其他 好汉的许多优点。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了 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众多梁山好汉的故事。武松 是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 排行第十四位,人称“行者武松”。景阳冈打虎之 后,他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后来,他历经波折, 投靠梁山,成为十大步军头领之一。
及时雨宋江 豹子头林冲 智多星吴用 小旋风柴进 行者武松 (图)戴敦邦
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除 此之外,《水浒传》中还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吴 用智取生辰纲、宋江率军三打祝家庄、扈三娘比武 招亲等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许许多多充满豪情壮志 的英雄。课后,同学们可以运用“猜读”的方法, 继续阅读《水浒传》这本奇书,尽享读书之乐。也 可以灵活运用我们学到的猜读、借助资料、借助电 视剧等方法阅读更多的名著,滋养我们的心灵!
返回
妒忌
曹 督 wěi
委鲁 遮寨 擂呐 插
笔顺:
部首:禾 结构:上下 组词:委托 委婉 形近字:季 字义:任,派,把事交给人办。
返回
妒忌
曹督
lǔ
委鲁
部编五下《草船借箭》课件思维导图知识点
运用课件制作软件的交互功能,实现学生与课件的互动, 如设置选择题、拖拽题等交互题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参与度。
注意事项
动画效果和交互功能要适度,避免过多的动画和交互干扰 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要保证课件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确保在不同设备和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兵器
弓箭、弩、长枪、大刀、盾牌等。
战术
水战、火攻、伏击、迂回包抄、诱敌深入等。
古代战争中的计谋与策略
如空城计、连环计、反间计等。
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梳理
历史事件
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
主要人物
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等。
人物关系
诸葛亮与周瑜的合作关系,曹操与孙刘联军的敌对关系等。
事件背景和影响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草船借箭是其中的著名故事,反映 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雄形象塑造
中方
通过历史典故、文学作品等方式塑造英雄形象。
西方
通过神话、传说、史诗等途径塑造英雄。
从《草船借箭》看中国古代智慧
计谋与策略 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成功预测风向并利用草船借箭。
通过巧妙布局和伪装,使敌人产生错觉,达到以弱胜强的效果。
从《草船借箭》看中国古代智慧
团队协作 诸葛亮与周瑜的紧密合作,体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周瑜
年轻有为,才貌双全,与 诸葛亮共同谋划抗曹大计 。
曹操
多疑、谨慎,但最终被诸 葛亮的计谋所迷惑。
精彩片段欣赏与解读
草船借箭场景描绘
通过对草船、江面、风向等细节的描绘,展现出紧张而富有戏剧 性的战斗场面。
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诸葛亮说∶“用弓箭。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知识点
一、故事梗概:
《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篇章节。
故事讲述了刘备借箭
的事情。
二、故事主要内容:
刘备统一了益州后,准备北上攻打曹操,但他的兵力相对较少,箭矢也被曹操控制。
为了解决箭矢不足的问题,刘备听从诸葛亮的计谋,派孙乾和糜竺前去曹军大营借箭。
他们化装成商人,携带草船、大米和酒带到曹军大营,与曹操商谈借箭,曹操欣然同意。
三、重点词语解释:
1. 益州:指刘备曾经统治的一个地方,现在的四川省。
2. 曹操:中国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经统一北方。
3. 诸葛亮:刘备的军事谋士,被尊为“卧龙先生”。
4. 孙乾、糜竺:刘备的亲信,被派去借箭。
5. 大营:指军队驻扎的主要场所。
6. 箭矢:箭和弓箭一起的总称。
7. 商人:以经商为职业的人。
四、故事中的一些思想和教育观点:
1. 知己知彼:刘备通过诸葛亮的计谋,了解曹操大营的具体情况,才能成功借箭。
2. 趁虚而入:刘备借箭的时机是曹操军队在军事行动中,他趁虚而入,借此机会借到
了箭矢。
3. 策略:刘备设法化装成商人,以此借箭,运用智慧克敌。
4. 团结合作:刘备通过自己的军师诸葛亮以及其他亲信孙乾和糜竺的合作,共同完成了这次借箭任务。
五、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
1.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谁借箭?
2. 为什么刘备想要借箭?
3. 孙乾和糜竺是怎样借到箭的?
4.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请注意,这些问题只是示例,实际教材中的习题可能有所不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知识点总结
5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字,会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能通过关健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4.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
教材解析本文是根据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写的。
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军南下,在长江北岸集结兵力.准备统一全国。
孙权手下大将周瑜驻守在长江南岸,刘备派诸葛亮前去联吴抗曹。
“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课文写周瑜如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请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面请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让周瑜的算盘落了空,周瑜自叹不如。
全文结构清晰,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叙述。
先写了周瑜如忌诸葛亮的才干,故意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想借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请葛亮定罪,但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承诺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这是草船借箭的起因。
接着写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船只、军士、草把子等,并叮嘱鲁肃不要告诉周瑜,这是草船借箭前的准备。
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第三天凌晨,诸葛亮把鲁请到船上,在大雾漫天时把二十条布满草把子的船开向曹军水寨,由于天气的原因,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叫弓手向江中放箭,很快二十条船的草把子上就插满了箭。
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十万支箭如期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故事情节紧凑,充满悬念,扣人心弦。
(重点知识、抄)课文主要通过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
比如,第2自然段基本由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构成,从中可以看出周瑜故意试探,一步步设下陷害诸葛亮的套;而诸葛亮则胸有成竹,从容应对。
又如,从第3自然段周瑜与鲁肃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妒才忌能、用心险悉。
再如,第4自然段写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并特地吩附鲁肃“不能让都督知道”,可见诸葛亮心明眼亮,早已识破周瑜的险恶用心;而第5自然段写鲁肃见到周瑜时“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可见此人忠厚老实、信守承诺。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名师讲重点(概括主要内容——把握线索法)
以借箭为线索
结果
诸葛亮
周瑜
诸葛亮如期如数交箭,挫败了周瑜的阴 谋,周瑜自叹不如。
5 草船借箭
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 葛亮在几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 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粉碎了周瑜的阴谋的故 事,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智过人。
5 草船借箭
总结
概括主要内容——把握线索法
草船借箭
叙事的线索
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线索来写的。
5 草船借箭
以借箭为线索
起因
诸葛亮
周瑜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 他们约定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5 草船借箭
以借箭为线索
经过
诸葛亮
鲁肃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借来船只和士兵, 在大雾弥漫的夜晚驶向曹营,以佯攻来 获取曹操的箭。
5 草船借箭
语5文草五船年借级箭 下册
5 草船借箭
概括主要内容——把握线索法
5 草船借箭
线索 定义
线索,指事情的头绪,或贯穿于整篇文章的思路、
脉络等。在写作中,用一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连起
来,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根“线”就
是叙事的线索,即究竟按什么顺序来叙述。
5 草船借箭
线索
作用 线索是在文章中起连贯作用,如果有了好的材料,
再加上有使之连贯的线索,那么文章就成为一串美丽的
珍珠。在一篇文章里,事物发展的过程或作者所表述的
思路,常常成为贯串始终的一条线索。读课文,抓住了
线索,就容易掌握段落结构,领会中心思想。写作文时,
抓住了线索,就容易做到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使文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以下是WTT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诸葛亮说∶“用弓箭。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诸葛亮说∶“用弓箭。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课文结构严谨。
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
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
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作者介绍: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罗贯中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其主要作品为《三国演义》。
其他作品:《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书中人物介绍: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作品介绍:(点下方链接)☛《三国演义》知识清单、阅读测试!我会写:妒:嫉妒妒忌妒意妒火嫉贤妒能忌:妒忌猜忌顾忌肆无忌惮曹:姓曹南曹天曹曹官督:都督督促监督督战委:委派委托委婉委曲求全惩:惩罚严惩惩办惩前毖后鲁:鲁莽齐鲁鲁菜粗鲁遮:遮掩遮盖遮蔽遮人耳目私:私自私心无私公私分明寨:水寨山寨村寨安营扎寨擂:擂鼓自吹自擂大吹大擂呐:呐喊吐纳唢呐呐喊助威插:插秧插花插队插嘴形近字:妒(妒忌)护(保护)委(委托)季(季节)惩(惩罚)征(出征)私(自私)和(和平)寨(水寨)赛(比赛)呐(呐喊)纳(接纳)多音字:调:diào音调tiáo调节擂:léi擂鼓lèi擂台近义词:妒忌——忌妒商议——商量推却——拒绝委托——托付预计——估计紧急——紧迫惩罚——处罚吩咐——嘱咐迟延——拖延疑惑——困惑反义词:推却——接受惩罚——奖励齐全——短缺秘密——公开理解词语:【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课文及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课文及知识点一、草船借箭课文课文内容《草船借箭》是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赵云借箭的故事。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事件,发生在公元208年的三国时期。
赵云是蜀国的一位将军,他需要用箭来补充蜀国军队的缺失。
由于敌军智勇双全,赵云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乔装成卖草鞋的小贩,用草船借箭。
课文重点•了解赵云作为蜀国将军的背景和蜀国需要借箭的背景;•掌握赵云乔装成小贩的过程和理解他的智慧和勇气;•理解借箭的计策及其实施过程。
课文亮点《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生动有趣,通过赵云的智慧和勇气,彰显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灵活应变能力。
此外,课文还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因为赵云的计策需要大家的默契配合才能成功。
二、知识点1. 历史背景课文中提到的事件发生在公元208年的三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被分为三个国家:魏、蜀、吴。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蜀国,因此我们要了解蜀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国家形势等。
2. 人物背景了解主要人物的背景是理解故事的重要一环。
在《草船借箭》中,赵云是主角。
他是蜀国的一位将军,以勇敢、机智而著称。
此外,还有蜀国刘备等一些重要角色,他们的背景也值得了解。
3. 乔装换扮赵云为了实施借箭计策,变装成了卖草鞋的小贩。
这是一种常见的计谋,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出现过很多次。
学习这个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4. 组织合作赵云的计谋只有通过团队的合作才能成功。
这表明团队合作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学习这个知识点,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领导能力。
5. 历史事件的影响学习历史故事并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历史本身,还要分析其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了解《草船借箭》这个历史事件对中国古代和当代的影响,可以加深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三、总结《草船借箭》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课文,讲述了赵云乔装成卖草鞋的小贩,用草船借箭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历史知识,还学习到了团队合作和智慧的重要性。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知识点
5草船借箭1.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1)起因: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要他立下军令状,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2)经过:先请鲁肃帮忙准备装备和人员,然后趁大雾漫天的凌晨,带领二十条扎满草把子的船前往曹军水寨,擂鼓呐喊,吸引曹军放箭,草把子上很快插满了箭。
(3)结果:二十条船上的箭共有十万多支,周瑜得知经过后自叹不如。
2.读下面的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课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胸有成竹,立军令状之前就想好了草船借箭的办法。
他明白周瑜想陷害他的心思,所以将计就计,不仅不戳穿阴谋,还立下了军令状,有过人的智慧。
(2)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周瑜以为自己阴谋得逞,诸葛亮中了他的诡计,就可以治罪了。
3.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1)读课文前我知道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
但是读了课文之后,我还了解到他还是一个洞悉人心、知人善用、通晓天文地理的人。
我还想了解“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的故事。
(2)读课文前我知道周瑜是智勇双全的人,但是读了课文后我还了解到他是一个妒才忌能、用心险恶的人。
我还想了解“赤壁之战”和“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3)读课文前我对鲁肃这个人不了解,但是读课文后我知道他是一个顾全大局、忠厚守信的人。
(4)读课文前我知道曹操是一个文学家,很有才华。
读了课文后我了解到他是一个谨慎多疑的人。
我还想了解“曹操疑杀吕伯奢”的故事。
4.三国小知识(1)三国:魏、蜀、吴。
(2)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关羽(姓关名羽字云长)张飞(姓张名飞字翼德)赵云(姓赵名云字子龙)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3)歇后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赵子龙上阵——百战百胜徐庶进曹营——有去无回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4)三国故事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英战吕布(刘备、关羽、张飞)草船借箭(诸葛亮)七擒孟获(诸葛亮)空城计(诸葛亮)煮酒论英雄(曹操、刘备)望梅止渴(曹操)温酒斩华雄(关羽)千里走单骑(关羽)刮骨疗毒(关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讲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讲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是一篇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智谋过人,用计谋取得曹操的箭,为蜀国立下大功的故事。
课文中主要角色有:诸葛亮、刘备、周瑜和曹操。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在这个背景下,诸葛亮被派到刘备那里帮助制定战略。
故事的高潮部分是诸葛亮巧妙的计谋。
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并利用曹操的多疑性格,在雾天欺骗他,使得曹操不敢出兵,只能用箭攻击。
诸葛亮成功地取得了曹操的箭,完成了任务。
这个故事表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计谋。
同时,也展示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
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分析人物性格、理解故事情节以及探讨计谋的巧妙之处。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困难的精神。
《草船借箭》是一篇有趣的课文,通过讲述诸葛亮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困难的精神。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课文原文】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他有一个非常出色的计策,他命令士兵在长江边上造了一些草船,还搭了一些木城墙吓唬敌人。
敌人来的时候,士兵们用短短的两根绳子把草船绑在战船上。
敌人一看,都大为紧张。
诸葛亮乘机对敌人说:“我军精通水战,乘法草船为船建了木城墙。
你们一箭都射不破。
”敌人听后,纷纷退后了。
之后,诸葛亮拆了木城墙,收了草船,率领士兵追击敌人,大败一场。
【知识点】1.词语解释:-丞相:古代国家的宰相,也指武将的头衔。
-长江:中国的一条重要的河流,是世界第三长河。
-绳子:用来绑东西、牵东西的东西,有的是用草编成的,有的是用竹子编成的。
-紧张:形容心情或精神处于非常紧绷的状态。
-乘机:借机会。
-投降:被打败后,主动放下武器,自愿归顺对方。
2.词语辨析:-船和舰:两者都表示一种水上运输工具。
船指小型的、没有武器、不在海上行驶的水上运输工具。
舰指大型、在海上行驶并会用兵器作战的水上运输工具。
-战船和草船:两者都指古代战争中使用的船只。
战船指用于作战的船只,装备有各种武器,兵员密集。
草船指使用简陋材料建造的船只,一般不具备战斗能力。
-破和败:都表示战斗失败。
破指打破,打败;败指失败,被击败,失去胜利。
两者区别在于破强调击破对方的能力,败强调自己的战斗力弱导致失败。
3.修辞手法:-比喻:诸葛亮在战争中使用草船和木城墙来吓唬敌人,他们其实没有实际作用,但是诸葛亮巧妙地利用敌人的不知情来使他们产生恐惧和退缩。
这是一种比喻,通过将一些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来形象地描述和表达出来。
4.口诀:。
人教部编小学五下语文《草船借箭》课堂笔记
诸葛亮深知曹操生性多疑、做事谨慎,他的笑是自信的笑,是胸有成竹的笑,笑出了他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如此操作其谋划之周密,安排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军令状】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处置。
【调度】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
重点句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面对周瑜的险恶用心,步步紧逼,诸葛亮胸有成竹,毫不畏惧,表示愿意立下军令状。周瑜以为自己阴谋得逞,诸葛亮已经落入他的圈套,非常高兴,因此“摆了酒席招待他”。
5草船借箭
项目
内容
作者
《草船借箭》一文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重点
字词
字音:妒忌(dù jì) 都督(dū)擂鼓(lèi)
字形:“督”下面是“目”;“寨”可与“赛”“塞”对比识记;“忌、曹、鲁”等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下两部分所占的比例。
词义:【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主题
本文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而诸葛亮巧使妙计向曹操“借箭”,让周瑜的算盘落了空,周瑜自叹不如。表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也可见周瑜的心胸狭窄、嫉贤妒能。
课文
结构
起因(1~3):怀妒忌,设计陷害
草船借箭 准备(4~5):识鲁肃,借船帮忙 神机妙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课文知识要点归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课文知识要点归纳一、我会认(易读错音)周瑜.(y ú) 妒忌.(j ì) 都督.(d ū) 布幔.(m àn ) 水寨.(zh ài ) 擂.鼓(l éi ) 呐.喊(n à) 弓弩.手(n ǔ) 丞.相(ch éng ) 二、我会写妒d ù 忌j ì 曹c áo 督d ū 委w ěi 鲁l ǔ 遮zh ē 寨zh ài 擂l èi 呐n à 插ch ā【组词】妒d ù:妒忌、忌妒、妒意、嫉贤妒能忌j ì:妒忌、禁忌、猜忌、肆无忌惮曹c áo :尔曹、姓曹、阴曹、曹官督d ū:都督、督阵、总督、督促、监督 委w ěi :委托、委任、委派 委曲求全惩ch éng :惩罚、惩处、惩治、惩前毖后鲁l ǔ:鲁莽、鲁直、鲁钝、粗鲁遮zh ē:遮掩、遮阳、遮住、遮人耳目私s ī:私自、自私、无私、公私分明寨zh ài :水寨、山寨、寨子、安营扎寨擂l éi :擂鼓、吹擂、自吹自擂呐n à:呐喊、唢呐、呐喊助威插ch ā:插秧、插足、安插、插队、插嘴三、形近字:妒(妒忌) 委(委托)私(私自)寨(水寨)呐(呐喊)护(守护) 季(四季)和(温和)赛(赛场)纳(纳入)四、多音字擂:l éi (擂鼓) l èi (擂台)饮:y ǐn (饮酒) y ìn ( 饮马)调:di ào (调换) ti áo (调整)五、重点词语(听写)妒d ù忌j ì 委w ěi 托tu ō 照zh ào 办b àn 预y ù计j ì 紧j ǐn 急j í 军j ūn 令l ìn ɡ状zhu àn ɡ 探t àn 听t īn ɡ私s ī自z ì 布b ù置zh ì 调di ào 度d ù 呐n à喊h ǎn 神sh én 机j ī妙mi ào 算su àn六、近义词 妒忌——忌妒 迟延——拖延 商议——商量 推却——拒绝疑惑——困惑 预计——估计 惩罚——处罚 吩咐——嘱咐七、反义词推却——接受 惩罚——奖励 齐全——短缺 秘密——公开八、词语意思1.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①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雾(知天文)。
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晓地理)。
③算好鲁肃:忠实守信。(识人心)
④算好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
⑤算好曹操:谨慎多疑。
⑥布置周密、准确。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草船借箭三顾茅庐刮目相看
如鱼得水单刀赴会舌战群儒
鞠躬尽瘁乐不思蜀吴下阿蒙
妄自菲薄
课内词语:
妒忌军事委托照办预计
紧急惩罚探听私自布置
调度水寨呐喊军令状
神机妙算
句子解析:
1、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课文开门见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概括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事实。“妒忌”正是周瑜与诸葛亮发生矛盾的起因,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课文主题:
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企图陷害他,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展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课后习题答案:
1、默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答: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作品介绍:(点下方链接)
我会写:
妒:嫉妒妒忌妒意妒火嫉贤妒能
忌:妒忌猜忌顾忌肆无忌惮
曹:姓曹南曹天曹曹官
督:都督督促监督督战
委:委派委托委婉委曲求全
惩:惩罚严惩惩办惩前毖后
鲁:鲁莽齐鲁鲁菜粗鲁
遮:遮掩遮盖遮蔽遮人耳目
私:私自私心无私公私分明
寨:水寨山寨村寨安营扎寨
擂:擂鼓自吹自擂大吹大擂
呐:呐喊吐纳唢呐呐喊助威
【支援】用人力、物力、财力或其他实际行动去支持和援助。
【弓弩手】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土。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军令状】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词语扩展: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主动立下军令状,是因为他已经识破周瑜的奸计,对如何获得十万支箭有了成熟的想法,可以说胸有成竹。诸葛亮这样做,可以打击周瑜的锐气,让他心服口服。通过读前文可以知道,周瑜妒忌诸葛亮,所以周密策划,安排了这番对话,假借公事,步步为营,想把诸葛亮逼到“死无退路”的境地。这“高兴”,是周瑜自以为是、得意忘形之态。他为诸葛亮没有识破他的计谋而高兴,为自己阴谋得逞而高兴。
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其主要作品为《三国演义》。其他作品:《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书中人物介绍: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笑曹操不敢出兵(胜利的笑),笑周瑜不自量力(胜利的笑),笑鲁肃忠厚老实(幽默、宽厚的笑)。从诸葛亮的笑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从容自信、宽容大度。这一笑,笑出了他的胸有成竹,笑出了他的运筹帷幄,笑出了他的神机妙算,笑出了他的英雄本色。
8、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第5课《草船借箭》知识点
知识点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插:插秧插花插队插嘴
形近字:
妒(妒忌)护(保护)委(委托)季(季节)
惩(惩罚)征(出征)私(自私)和(和平)
寨(水寨)赛(比赛)呐(呐喊)纳(接纳)
多音字:
调:diào音调tiáo调节
擂:léi擂鼓lèi擂台
近义词:
妒忌——忌妒商议——商量
推却——拒绝委托——托付
预计——估计紧急——紧迫
惩罚——处罚吩咐——嘱咐
3、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读课文前,我对文中的人物是通过电视剧和爷爷讲的三国故事了解到的。我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能言善辩,张飞勇敢粗鲁等。学完课文,我对诸葛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面对周瑜的陷害,他没有斤斤计较,而是顾全大局,用自己的智慧“借”到了十万支箭。
4、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这里用了排比的句式,语气强烈,渲染出故事的紧张感。情况如此紧急,诸葛亮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沉着冷静,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智慧过人。
5、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这一句环境描写突出江上雾大,其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他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无误。只有这样的天气,才会让疑心多虑的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让弓弩手射箭,这是借箭成功的条件之一。
7、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语言描写,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鲁肃吃惊,害怕曹军出来进攻,而诸葛亮镇定自若,成竹在胸。
诸葛亮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与鲁肃的吃惊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他对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诸葛亮的笑,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吃豆芽——小莱一盘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4、周瑜既然想加害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呢?
周瑜看似在征求询问诸葛亮的意见,表示对诸葛亮的尊重。实际上他的话语中充满杀机,用心险恶。
5、诸葛亮为借箭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
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真是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6、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问题归纳:
1、周瑜让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故设下造箭的圈套,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3、当周瑜听说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周瑜知道在当时,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所以很高兴。
第二部分(3~ 9):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三部分(10):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概括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
诸葛亮:神机妙算、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智超群、有胆有识、知人善用。
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
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
我还想了解诸葛亮的“空城计”、“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等故事。
4、读读课后“阅读链接”部分,找出课文对应段落,说一说原著与课文相比,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阅读链接”对应文中的第8、9自然段。
我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凝练,多为书面语;而现代文浅显通俗,富有表现力。
课外拓展:
与诸葛亮有关的古诗:
《有感》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有关的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迟延——拖延疑惑——困惑
反义词:
推却——接受惩罚——奖励
齐全——短缺秘密——公开
理解词语: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推却】拒绝;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