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与企业系统
国际大型石油化工类公司的系统优化与创新——基于系统论构建模块化企业与实施企业级优化的视角
关键词 国际大石 油公 司 石 油工程技术服 务公 司 国际大型化工公 司 系统优化 模 块化
企 业 级优 化 战略 管理 创 新
目前 ,国际大 型石 油化 工 类 公司 ,如 B 、壳 牌 P
等 一体 化石 油 公 司 ,斯 伦 贝谢 、哈 里 伯顿 、贝克休 斯 等石 油 工程 技术 服 务公 司 ,拜耳 、 巴斯 夫 、 陶氏 化 学等 石 油化 工 公司 ,基 于外 部压 力 和 内部发 展 的
以及 化 工等 到显
2 o 国 际 石 油 经 济 o 86
.5 5
维普资讯
y
著提 升 。在随后 的几 年里 , P 司每年 都有 重大 的 进行 组织 管理 。 B 公 战 略合并 和收 购举措 , 2 0 年 收 购 B r s 嘉 实 如 00 umah B P在 19 年 开始 向专业 化企业 转 型 ,当时 , 98 公
维普资讯
C
国际大型石油化 工类 公 司的系统优化 与创新
基 于 系统论 构建 模 块 化 企业 与实 施 企业 级优 化 的视 角
徐光磊
( 中信集 团中 国国际经济咨询 公司)
摘
要 目前 国际大型石 油公 司、 大型石 油工程技 术服 务公 司和 大型化 工公 司都在不 同程度
需 要 ,都在 根据 自身业 务发 展 的规 律 不 同程 度 地进 行 着 系统优 化和 创新 。这是 一种 基 于 系统论 ,构建
一
、
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系统优化和创新
1 内部专业化 .
()核 心 业 务 内部 专 业化 1
B P公 司通过 资本 运作 ,迅 速扩 大业 务规 模 ,强
用系统理论指导企业质量经营战略
需要 ,必须优先建 立质量经营机 制。推行质 量经 营 ,强化企业 管理 ,改进和完 善现 行生产经 营模 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企业多方面的环节和 多种工作。因此 ,需要运用系统理论来指 导,发动 全体员工积极参与 ,互相配合 ,才能真正搞好。
业 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突 出 “ 质量”直接参 与经营
的作用。 “ 以质量求生存” , “ 以质量求发展 ”, “ 以质量求效益 ”的战略行为理应贯通于 日常的企
系统工 程的 组织 管理方 法和 技术 ,建立 质量管理 系 统 ,并 实施和 改 进 。 因为 系统 论 是认 识 系 统客 观规 律 的武 器 ,系统 工 程提 供 了最 科 学 、最 合 理 、最 有
应用科学 ,它和行为科学一起被称为管理科学上的 两个重大突破 ,成为管理思想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标 志。根据系统论描述的系统的普遍规律形成的系统
木 ”式 组 合 ,之 间存 在 关联 性 ,系统 的 整体 功 能也
者是这些事物 中的任何组合。所谓质量经营,据现
有的理论概括 ,就是企业为实现其任务 目标 ,在整 个生产经营范围内 ,以向顾客提供满意的质量为核
心 ,所 开 展 的系 统谋 划及 其管 理 的理 论 和方 式 。直
不是组成部分功能的筛单相加 ,存在系统的组合效 应。这也是系统的本质特征。组成部分 ( 过程 ) 之 间的关联性就是过程的输入输出关系 ,将输入转化
管理。针对 所有相关方的要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 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使组 织获得成功。质量管 理是组织各项管理 的内容之一”。意思是说 ,组织
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
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和组织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企业、组织和机构的管理和运营。
管理学的范围广泛,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等。
在管理学中,存在着很多经典理论,这些经典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和组织的管理和运营中。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
1、泰勒管理思想泰勒管理思想是管理学的奠基之一,也是现代管理的基石。
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和劳动分工的概念,强调科学方法的应用和人力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对现代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韦伯理论韦伯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韦伯强调权威性、规则性和合法性,他认为企业组织架构应该建立在这三个基础上。
他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基于规则、层级和权威的企业组织框架,对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形式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他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这个理论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引导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关注员工的满足感和发展潜力,提升企业绩效。
4、系统论系统论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论,主要是研究企业管理系统和企业组织的运转规律。
系统论认为企业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多个部门、流程和功能,这些部分相互作用和影响,并以一定目标为导向。
系统论强调了集成化、整体性和协同性,有助于企业精细化管理和优化运营。
5、哈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哈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是企业管理中一个常用的理论,他认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由两个因素决定。
一是基本工作条件的满足,如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二是工作内容的挑战性和发展性。
这个理论强调了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为企业提供了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思路。
6、弗雷德里克森领导风格理论弗雷德里克森领导风格理论是研究领导与管理的重要理论。
他认为领导风格可以分为任务导向型和关系导向型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可以通过组织目标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组织变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组织变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组织变革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它涉及到企业的战略调整、结构重塑、业务流程优化等方面,常常伴随着大规模裁员、岗位调整、人员流动等不愉快的变化。
然而,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组织变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针对组织变革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
一、组织变革的理论1、系统论系统论是组织变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主要强调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元素之间存在着互动和联动关系。
在系统论的视角下,企业变革应当立足于企业内部的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重塑,以应对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
例如,企业通过战略调整、资源整合、流程优化等手段对系统内部进行重构的同时,也要关注市场的要求和顾客需求变化,从而使企业与外部环境相对应。
2、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一种以实践为中心的组织变革理论,也被称为“管理变革学派”。
实用主义强调在组织变革中应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享,通过实操和不断试错来不断改进。
实用主义家强调企业管理者应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和快速学习的能力,以便在不同的组织变革中寻求最佳方案。
例如,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制度创新、人才招聘等实践手段,来推动更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变革。
3、创新学创新学是一种从创新角度来分析组织变革的理论,即从创新角度来看待变革,从变革中获得经验教训。
创新论者认为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组织变革也是一种创新,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新学则依照具体变革情况进行分析,比如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等,从而针对企业的内部瓶颈进行创新以改变企业发展瓶颈。
二、组织变革的实践实际背景下,组织变革是企业面临市场变化和内部管理不足时的一种迫切需求。
针对不同的变革需求和变革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战略变革战略变革是指企业在面对竞争或行业变化的进程中,通过重新定位企业战略,调整产品或服务的组合,以适应市场需求来盈利。
从系统论看企业网络的发展
网络 , 每 一单 元 的 变化 都 会 受 到其 他单 元 变 化 的影 响, 并 会 引 起其 他 单 元的 变 化; 由于 系统
有 多层 次 、 多功 能 的结 构 , 每 一层 次均 成 为 构筑 上 一层 次的 单 元, 同时 也有 助 于 系统 的 某 一 功 能 的实 现 , 因此 系统 在 发 展过 程 中 必项 能够 不断 地学 习、探 索并 对 其层 次 结 构与 功 能进 行
进行 便 捷 交流 的 情 况 下可 以 在很 大 程度 上 避免 。 同时 , 现 代 自动控 制技 术 和 信息 管 理技 术 保
一
、
系统 与 环境 : 全球 化 信 息化 对 企 业 网络 的推 动
企 业 网络 中网络 一词 的含 义 是指 与 企业 活动有 关 的一切 相 互 关 系 以及 由 昕有 信 息单 元 所
组 成 的 多维 向量 空 间, 同 时也 是 指企 业 与 市场 间相 互作 用 与相 互 替 代 而形 成 的企 业 契约 关 系 或制 度 安排 。 它 与 网络 技 术 中 网络 的含 义 不 同. 但是 网络技 术 对 企 业 网络 以及 网络 化经 营 方 式有 重 要 的推 动 作 用, 是 后 者 的技 术基 础 . 相关 企业 之 间依靠 计 算 机 网络 增 强联 系 。 企 业 网络 就 是 以企 业 为 子 系统 构 成 的 巨系统 。 相关 企 业 , 特别 是处 在 同一供 应 链 上 的企 业在 社 会 化生 产 中客 观 上 形成 某 种 分 工协 作关 系 . 因而 处 于 一 个大 的社 会 生 产系 统 中。 例 如
观 要 求。 这 一要 求主 要 是通 过 供应 链 合 作 伙伴 关 系、外 包化 生产 、 战略 联盟 和 虚 拟 企 业等 企
系统论视阈下商业企业竞争力维度分析与路径选择
企业 目前 的种种 困难和挑战 的关键是提升 我 国连锁 商业企业竞争力。 目前 关于如何 提高连锁商业企业竞争 力的相关研究普遍 比较零 散 ,因此本 文从 系统 论 的视 角 出
发 ,分析 了连锁商 业企业竞 争力 的结构 , 从而 为提高其竞争 力提供 了比较新颖 的方 法指导 。
比增长 1 4 1 %,商务部监测的重点零售企
论, 因为它既可代表概念 、 观点 、 模型 , 又
可表示数学方法。
业销售额 同比增长只有 8 l 2 %, 而据中国连
锁经营协会 进行 的调查 ,连锁百强销售额
系统论的核, 思想是 系统的整体观念。 贝塔 朗菲强调 ,任 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 整体 ,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 相 加 ,系统的整体 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 态下所没 有的性质 。 他用亚里斯 多德的 “ 整
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 ,整个世界就是系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来看 ,连锁商业企 统的集合。
■ 杨 晓刚 副教授 ( 成都 师范学院
成都
6 1 1 1 3 0 )
业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连锁商业企 业系统是 由连锁总部子系统 、门店子 系统 和物流配送子系统构成。连锁商业企业 系 统的运行 ,一方面受到来 自系统外部 的微
◆ 中 图 分 类 号 :F 7 1 5 文献标识码 : A
内容 摘 要 :连 锁 商 业 模 式是 现 代 企 业
要的商业模式 。因此 ,解决我国连锁商业
经 营制度 中非 常重要 而且普遍的制度 。 连 锁 商 业 企 业 只 有 提 高 竞 争 力 ,才 能 在 现 代 竞 争 激 烈 的 市 场 经 济 中 生存 下
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对企业的基本认识几点含义:第一: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第二: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
第三: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
二,企业类型(一)企业类型的划分1,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可将企业划分为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
2,按照企业所属行业划分。
3,按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
4,按企业规模划分。
5,按照企业的组织形式划分。
6,按市场类型划分。
7,按企业运用的主体技术来划分。
(二)几种企业类型介绍1,外商投资企业。
2,私营和个体企业。
3,高新技术企业。
4,外向型企业和跨国公司。
5,第三方物流公司和第四方物流商。
三,企业系统结构及特征(一)企业系统结构(二)企业系统特征1,大规模采用机器和机器系列进行生产,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
2,劳动分工精致,协作关系繁复,周密。
3,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行和连续性。
4,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有广泛性,密切的外部联系。
第二节企业形式的多样化一,企业组织形式的概念和类型企业组织形式是指企业财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态,它表明一个企业的财产构成,内部分工协作与外部社会组织经济联系的方式。
(一)按财产构成划分的企业组织形式1,个人业主制企业2,合伙制企业3,公司制企业。
(二)按企业内部分工协作划分的企业组织形式2,单厂型企业2,总长型企业。
3,专业公司。
(三)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划分的企业组织形式1,联合公司。
2,企业联合体。
3,战略联盟。
4,虚拟企业。
二,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弊端1,产权关系含混2,投资主体单一。
3,企业资产呆笨4政企职责不分5,经济效益不佳三,企业集团第三节市场化的企业经营方式一,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的改革企业经营方式是指处理企业资本所有制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经营的联系方式,也可以为企业资产经营的形式。
二,企业资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其一,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发展,繁复化。
系统论对管理学的贡献
系统论对管理学的贡献概述: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组织和企业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而系统论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为管理学的发展和实践带来了许多创新和启示。
本文将探讨系统论在管理学中的贡献,从系统思维、系统方法和系统工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系统论的核心概念,它强调整体性、关联性和动态性的思考方式。
管理学通过引入系统思维,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组织和企业管理中的问题。
系统思维使管理者能够看到问题的整体性。
传统的管理思维往往将问题分解为各个独立的部分进行处理,而系统思维则强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管理者通过系统思维可以看到问题的全貌,从而更好地制定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系统思维使管理者能够看到问题的关联性。
在组织和企业管理中,各个部门和环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通过系统思维,管理者可以识别和理解这些关联关系,从而更好地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管理效率。
系统思维使管理者能够看到问题的动态性。
组织和企业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动态变化的,而传统的管理思维更注重静态的问题解决。
系统思维通过强调动态性,使管理者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变化,保持组织和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是系统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方式,它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系统方法强调系统边界的确定。
在管理学中,系统边界的确定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至关重要。
系统方法通过明确系统边界,帮助管理者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避免了局部优化的盲目行为。
系统方法强调反馈机制的建立。
在系统论中,反馈是系统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管理学通过引入反馈机制,使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更好地进行管理决策。
系统方法强调系统优化的方法和工具。
在管理学中,系统优化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系统方法通过引入数学模型、仿真和优化算法等工具,帮助管理者分析和优化组织和企业的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企业组织架构设计与效率分析
企业组织架构设计与效率分析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其顺畅的运作离不开完善的组织架构设计和良好的效率。
一个高效的企业组织架构设计必须要兼顾企业内部管理及外部市场需求,同时与企业实际业务相匹配。
一、企业组织架构设计的理论基础1. 系统论思想的融入企业组织架构设计从系统论思想的角度来看,企业内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相依赖的系统。
企业组织架构设计就是要将各个功能不同的部门划分到各自的分支,将完整的企业划分成各种功能模块,必须考虑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企业更加有利于整体运作。
2. 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企业组织架构设计需要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即企业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信息管理软件,建立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系统,使企业人员在协作时能够快速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大大提升人员间交流的效率。
3. 组织学的实践价值企业组织架构设计也包含组织学的实践价值。
组织学操作的前提是清楚了解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功能定位、职责分工及管理模式等,使公司资源和市场环境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二、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设计在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行业类型和业务模式,注重部门功能的划分和分工,确保各个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提高企业内部的效率,增强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1. 部门功能划分在企业中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设置不同的部门功能。
例如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销售、市场、人力资源、品牌营销、供应链等等。
充分优化企业各项业务之间的配合,提高效率。
2. 分工互补对于一个企业,要保持稳定发展,就需要在各个部门间实行良好的分工互补,即将各个部门的工作划分到对应的员工中,各司其职,协同完成企业内部的工作。
针对每个部门的特点,为每个部门制定相关的管理流程,保证部门运作高度规范化。
3. 沟通交流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设计也需要考虑沟通交流的情况。
为各个部门之间建立可靠的信息交流机制,了解并实时跟进其他部门的工作进展,出现疑问或问题能够及时与其他部门沟通交流,便于集思广益。
系统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的产生:系统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是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
早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就试图用整体性的眼光解释世界,从事物的相互关联中认识世界,由此诞生出了古代的系统思想。
在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就已经把宇宙看成一个自我循环的自然总体。
毕达哥拉斯则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而且与宇宙整体同构,认为人是小宇宙,是大宇宙的缩影。
在我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阴阳五行”的宇宙模式等等,就是当时朴素的系统观念。
但是,这种整体观,由于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的限制,还不可能揭示事物的真实面貌,只是一种混沌状态的猜测。
1952年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
所以说,真正创立系统论的,是贝塔朗菲。
此后,系统论显示出了它巨大的学术性影响。
在管理学界,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商企业越来越庞大,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管理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多样化。
经理们渴望能有一种思想,指引自己的眼界再开阔一些,思路再宏观一些,克服管理中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局限。
系统管理理论由此应运而生。
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雷蒙特·卡斯特,他是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管理学教授。
1963年,卡斯特与理查德·约翰逊、詹姆斯·罗森茨韦格共同写了《系统理论与管理》一书,这本书借助风靡当时的系统论,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系统管理的观点,成为他创立系统管理理论的奠基之作。
1970年,卡斯特和罗森茨韦格又合作出版了《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一书,由此而建立了系统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同时也奠定了他们在系统管理学派中的地位。
此后,系统管理理论曾经一度风靡管理学界。
系统管理理论提出了有关整体和个体组构及其运营的观念体系:1. 组织是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着的并共同运营的要素(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2. 任何子系统的变化均会影响其它系统的变化;3. 系统具有半开特性——既有自己的特性,又有与外界沟通的特性。
系统理论学派
系统理论学派在管理学的研究中运用系统思想,并非开始于管理的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纳德最早提出了协作系统的概念,并指出管理的职能就在于保持组织同外部环境的平衡。
在本世纪30年代,福莱特也明确地提出了管理的整体性思想,她把企业组织视为一个不断运动着的统一整体,指出管理必须着眼于整体内部的协调。
此后,管理科学学派也把系统分析作为一种基本方法用于解决某些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复杂管理问题的决策。
但是,应用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一种管理理论并形成为一个学派,则是本世纪60年代的事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企业组织规模日益扩大,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也更加复杂,从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管理课题,即如何从企业整体的要求出发,处理好企业组织内部各个单位或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组织整体的有效运转。
以往的管理理论都只侧重于管理的某一个方面,它们或者侧重于生产技术过程的管理,或者侧重于人际关系,或者侧重一般的组织结构问题,为了解决组织整体的效率问题,系统理论学派于是产生了。
在企业管理中,系统理论学派亦称系统学派,是指将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各项管理业务看成相互联系的网络的一种管理学派。
该学派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并建立起系统模型以便于分析。
这一理论是弗理蒙特?卡斯特(F?E?Kast)、罗森茨威克(J?E?Rosenzing)和约翰逊(R?A?Johnson)等美国管理学家在一般系统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弗理蒙特?卡斯特是美国管理学家、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他于1963年与约翰逊和罗森茨威克三人合写了《系统理论和管理》,1970年与罗森茨威克两人合写了《组织与管理——一种系统学说》中,这两本书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系统管理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一、组织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由五个不同的分系统构成的整体,这五个分系统包括: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组织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
企业管理的系统观
企业管理的系统观企业管理是指企业运营过程中对各项资源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
它涉及到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对企业管理的理解逐渐从传统的局部观念转变为系统观念。
本文将探讨企业管理的系统观,以及如何运用系统观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
一、系统论的基本概念在介绍企业管理的系统观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系统论是研究事物有机整体的学科,它关注事物的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系统论认为,事物的整体性大于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的性质不仅受到部分的影响,还受到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因此,要全面理解事物,就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系统论涉及的概念包括系统、子系统、边界、输入、输出、反馈等。
系统是由一组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以实现某种特定目标。
子系统是系统的一部分,也是由若干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边界则用于区分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界限。
输入是指系统从环境中获取的资源和信息,输出则是系统向环境输出的产品和服务。
反馈则是系统根据输出结果进行的调整和改进。
二、传统的企业管理往往强调各个部门的独立运作,缺乏整体性的思考和协调。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挑战。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系统观念,以整体化的方式进行管理。
在企业管理的系统观中,企业被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各个子系统构成。
这些子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
这些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协同工作,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企业管理的系统观强调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
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调作用非常重要。
比如,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与市场营销管理和生产运作管理密切协作,以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生产需求。
财务管理也需要与各个子系统紧密结合,确保资金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三、运用系统观提升企业管理效能1. 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在企业管理的系统观中,信息的流通和共享至关重要。
ERP系统与企业管理集成协同性分析
序, 减少相应的劳动消耗。 由于相关信 息系统实现“ 缝” 无 衔接 , 数 据、 信息可以通过电子方式传递 , 从而省去 了以前“ 纸质” 数据环境 中人工传递文档的劳动 。 这些是企业应用E P R 系统的“ 直接绩效 ” 。 但这部分“ 绩效 ” 在应用E P R 系统绩效的总体 中所 占比重较小 , 与企 业 的预期 的信息化 目标相距甚远。
在整体上得 以优化。
二 、 息 系统 与企 业 管 理 的 集 成协 同 信
( )直接 绩效” 一 “ 的有限性 E P R 系统“ 直接绩效 ” 有限性 , 由信
息系统本质决定。 企业的信息系统可以从信息的使用成本和系统的 最终“ 产品” 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信息使用成本的角度分析 , 由于 EP R 系统 的技术集成 ,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前企业 内部各个子系 统间的“ 异构” 问题 , 使相关子 系统 间实现了“ 无缝” 衔接 , 解决 了企
这一矛盾在企业得到统一 ,[ R 系统应用成功 ;  ̄E P / 反之 , 如若这一矛 盾激化 , R 应用失败 。 R 系统应用“ 即E P 对E P 理论绩效” 现实绩效” 和“ 的深入理解 , 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直接绩效 ” “ 有限性 、间接绩效” “ 的 集成协同性 。
职能 、 管理风范 、 管理 文化 、 管理方法 等必须改进以适应先进 的信
息系统 , 到企业管理与E P 成协 同, 能充分发挥出E P 达 R集 才 R 系统 的 “ 接 绩效 ” 间 。
信息 系统的变革 之所 以推动企业整体机制 、 机能 的进步 , 是因 为它具有“ 神经 网络” 的机能。 在技术条件具备的条件下 , 可以借助
于修正 “ 信源” “ 、信宿 ” “ 、信道” 以及信息传递 、 , 反馈方式 , 消除企 业 内部子系统 、 门及业务环节间的“ 复” 冲突”从 而使企业 部 重 和“ ,
现代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一、概述管理理论是指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理论知识。
现代管理理论是以系统论和控制论为主要基础,通过对企业管理过程的分析、模拟和优化,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本文就现代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1.系统论系统论是讨论系统在一定要求下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的学说。
在企业管理中,系统论常用来解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等。
2.控制论控制论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之上的理论。
它主要研究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问题。
在企业管理中,控制论强调管理者应该采用一系列管理控制手段,来不断优化管理系统,使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获得成功。
3.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它主要围绕如何有效地利用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资源管理常被视为企业后勤管理的核心内容。
三、1.系统分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系统分析是一种经常被使用的方法。
它主要应用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分析、工作流程分析、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分析等方面。
系统分析能够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企业运作的核心机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控制方法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控制方法来规划和控制企业的整个运作过程。
例如,企业可以采用目标管理方法,来确立明确的企业目标,并将其传达给所有员工。
同时,企业可以采用经济批量生产管理法,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企业资源管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公司内部的资源,来实现企业的增长和发展。
资源管理包括了各种资源,如资金、人员、设备、时间等。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来调整资源分配策略,以达到优化企业运作效率的目的。
4.优化决策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管理者不断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系统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来全面分析研究企业及其他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
它重视企业组织结构的分析。
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约翰逊等。
系统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企业是一个系统,该系统就是以人、机器、物资、资金为要素组成的。
企业的发展要受到这些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构成方式的制约,这一结论也适用于非企业组织。
2.企业又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性大系统。
在内部,包括有:
(1)目标和准则子系统;
(2)技术子系统;
(3)社会心理系统;
(4)组织结构子系统;
(5)外界因素子系统。
另外,企业又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3.经理是一个把管理过程应用于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系统的发展和联系的机制。
系统管理理论是在一般系统论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主要体现了管理哲学的改变。
正如他的代表人物所称:“它是有关管理工作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提供了把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一种框架。
”与其他管理理论相比较,它在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上的研究又显得不足。
企业与外部环境关系的系统论分析
环境的关 系可将 系统分为孤立 系统 、 活动必然 受到外部环境的的制约 封闭系统和开放 系统 , 作为从事生产
适应环境 变化的要求 , 才能获得持 久
上 的 构 与 要 素 ; 是 文 化 、 术 、 二 技 自然 及 竞 争 态 等 外 部 环 业不断调 整生产经营方略 。 使企业 内 各 构成要素之 问、 各 境 因素 , 且 要 对 企 业 内统 之 问 、 物 、 牌 、 术 水 平 等 内 部 资 源 条 件 品 技 当 前 ,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日新 月
利 生 物 学 家 贝 塔 朗 发 展 , 子 系 统存 在 与 发 展 的 前提 , 是 因 业 的 生 存 与 发 展 会 起 着 推 进 或 制 约 菲 ( V・ etln 而各 子系统本身的发展 ,就受到系统 作 用 。社 会 外 部 环 境 对 企 业 的 制约 作 L・ B raa —
蕈
联 系 、 互 作 用 的 , 业 管 理 要 提 高 应它 才能进 行正常 的生产经营 活动 , 相 企
管理运行 效率 ,做 出科学的决策 , 实 才 能 得 到 生 存 与 发 展 。
须 由 两 个 或 两 个 以 现管理 目标 , 既要研 究社政治 、 经济 、
三 . 部环境的不断 变化要求企 外
系统与环境之 问, 存 进行 科学 的分析研究 , 把企 业 内部环 异 , 国际形 势瞬 息万变 , 企业 所面 临 从而进行科 的市场竞争对手层 出不穷 。对于外部 在 着 相 互 作 用 和 相 境与 外部环境融为一 体 ,
互 联 系 ; 是 任 何 系 学 的 决 策 。 三
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性质与概念体系基于系统和整体效率视角的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性质与概念体系基于系统和整体效率视角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性质与概念体系,以系统和整体效率为视角进行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保障企业稳健运营、防范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
本文将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揭示其对企业整体效率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界定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明确其范围和性质。
接着,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构建内部控制的概念体系。
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探讨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整体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内部控制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还将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企业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企业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和程序的建立与执行,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合规合法,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远发展。
其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控制论、系统论和整体效率论。
控制论是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
控制论认为,控制是一种对系统行为进行调节和管理的过程,其目的是使系统达到预期的状态或目标。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控制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制定和执行各项控制政策和程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和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系统论则强调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系统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由多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
企业内部控制作为这个复杂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需要与其他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系统科学与企业管理
律 、方 法 或 次序 组 成 的集 合 ,在 系统 中 发 挥 不 同 作 用 ,使 组 成 的 集 合 具有 一 定 的特殊 功能 。
系统 科 学 从 系 统 的 结 构和 功 能 角度
体 性 、相 关 性 、 目的性 和 环 境 适应 性等 原则 ,辩 证 综 合地 研 究 现 代 管 理 ,提 高
来 。 企 业 管 理 不再 是 一 个 简 单 的活 动 ,
而 是 发 展 成 为 了组 织 性 、复 杂 性 、综 合
素 的 集 合 ,一般 是 由相 互 联 系 、相 互 作
用 、相 互 制 约 的各 种 基 本 要 素按 一 定 规
二 、企 业 管 理 与企 业 系统 。企 业 是 社 会 重 要 的 经济 组 织 ,也 是市 场 经 济 的 重 要 主 体 。 产 品适 应 市 场 和 用户 需 求 ,
得 最 佳 的 经 济 效益 ,在 激 烈 的 市 场 竞争
第 一 ,整 体 性 。 系 统 科 学 主 要 在
于 揭 示 要 素 与 系 统 的 关系 。 系 统 内每 一
以 系统 的普 遍 性 来 看 。企 业 也 是 一
中立 于不败 之地 。
个 系统 :企 业是 一个 多要 素 ,多关 系的
展 趋 势 。 新 的 形势 下 ,我 国 企 业面 对 的
的部 分 的 行 为拼 加 成 整体 ,必 须 考 虑 各
个 子 系 统 和 整个 系统 之 间 的 关 系 才能 了 解 各部 分 的行 为和 整体 ”。
的整 体 性 、 目的性 ,层 次 性等 观 念 ,掌 握运 用 系 统 科 学进 行 管 理 实 践 的具 体 方
企 业 管 理 现 代 化水 平 ,在 管 理 实 践 中不
用系统理论指导企业质量经营战略
、
系统 论 与 质 量 管 理
系统 论 是 2 O世 纪 4 O年 代 发 展 起来 的 一 门新 兴 的应用科 学 , 它和行 为科 学 一起 被 称 为管 理 科学
上 的 两 个 重 大 突 破 , 为 管 理 思 想 现 代 化 的 两 个 重 成
到整体 的问题 , 即通 过组 成 部分 ( 程 ) 能 的完 成 过 功 来 实现 系统 的整体 功能 。 系统不 是 组 成部 分 的“ 积 木 ” 组合 , 间存 在关 联性 , 式 之 系统 的 整体 功 能也 不
是组 成 部 分 功 能 的 简 单 相 加 , 在 系 统 的 组 合 效 存 应 。这 也是 系统 的本 质 特 征 。组 成 部 分 ( 程 ) 过 之 间 的关联 性就 是过程 的输 入 输 出关 系 , 将输 入 转化
和 期 望 的程 度 , 者 说 系 统 的 总 目标 是 增 强 顾 客 满 或 意 。 而 且 顾 客 的需 求 和 期 望 是 不 断 是 “ 以顾 客 为关 注 焦 点” 和 “ 持续 改进” 原则 。这 也 是 全 面质 量 管 理 ( C) 的 TQ
要标 志 。根 据 系统 论 描 述 的 系统 的普 遍 规 律 形 成 的系统 工程 的组 织 管 理方 法 和技 术 是 系统 论 应 用 实际工 作并 被 实践 证 明是 最 科 学 、 合 理 、 有 效 最 最 的组织 管理方 法和技 术 。
系 统 在 《 海 》 定 义 为 : 由 相 互 作 用 相 互 依 辞 中 “
赖 的若干 组成 部分结 合成 的 、 有 特定 功 能 的有 机 具
整 体 ” 即 系 统 具 有 目 的 性 、 体 性 、 联 性 、 态 。 整 关 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反馈”
1、信息反馈是一种机制: 信息处理(收集、分析与运用)+反馈通道 2、两种调节机制:正反馈、负反馈 正反馈(正激励)→增大、崩溃 负反馈(负激励)→稳定、收缩 3、联系的本质是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的本质是信息反馈(信息论) 反馈的外在表现是“环”:过程+双向
32
4.3 竞争协同律
系统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 即存在整体统一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 整体统一性表现为协同,个体差异性表 现为竞争。通过竞争和协同的相互对立 和相互转化,推动系统的演化发展。系 统的这种规律就是竞争协同律 毛泽东《矛盾论》
27
(三)、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
作用与反作用 “结构”是因, “功能”是果---因果性与果决性 从“功能”可推测“结构” 从“结构”可预测“功能” 行为学:行为 动机 生物进化论“用进废退” 方法论“黑箱理论”
28
(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复杂性
关系复杂性的具体表现: 作用与反作用、 联系与独立、 对立与统一、 非线性、动态性、 有条件的、受环境影响的
37
“有序”
1、指系统内部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 的有规则的联系或联系的规则性的“程度” 2、有序的辩证观 有序、无序的相对性 有序、无序的对立统一 有序、无序的相互转化:固、液、气
38
“序”
1、序的类型 从结构功能角度:结构序和功能序 部门及关系 角色及关系: 决策、管理、执行
从时空角度:时间序、空间序和时空序 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宏观序和微观序
辩论题“管不好不如不管”
20
3.8系统的相似性原理
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 共同性。这是一种有差异的共性,是系统 统一性的一种表现 系统的相似性是系统学的立论基础
21
“相似性”的辩证观
1、系统的存在方式具有相似性,其演化方式同样 具有相似性 存在方式:结构、功能、几何形状、相对静止 演化发展:演化过程(发展与循环)、运动性 2、相似与差异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某种程度 的、概率的” 3、同类间的相似性大,异类间的相似性小 要研究、管理竞争对手 4、相似性不但指实体层面,也指关系层面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系统的唯一稳态是消亡
17
3.7系统的自组织原理
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简 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从无序向有序 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 细度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8
“自组织”理论的发展
耗散结构论--充分开放是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的前提 协同学--非线性作用是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的内在动力 突变论--系统要素的渐变是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的诱因 超循环论 循环是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的组织形式 混沌学、分形学……
39
“涨落与有序”
1、系统通过涨落达到有序 2、涨落能否放大,取决于 ①系统偏离稳态程度 ②系统内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 即反馈机制:正反馈机制、负反馈机制 3、涨落有序与突变分叉,偶然性与必然性 突变分叉导致系统发展路径选择的不确定性 涨落有序推动系统沿确定路径演化 系统演化是必然的,演化路径的选择有偶然性
40
“涨落与有序”
4、无序和有序、进化与退化 涨落使系统演化,表现为涨落有序 也可能使系统崩溃,导致新的无序 生物进化中有退化,一些结构和功能的进化导 致另一些结构和功能的退化
41
4.5 优化演化律
系统处于不断的演化之中,优化在演 化中得到实现,从而展现了系统的发展 进化,这就是优化演化律
“演化与存在、优化”
认识过程:整体 → 部分 → 整体 思维过程: 分析 → 综合 6 “综合”的关键点:“联系”
3.2 系统的层次性原理 由于组成系统诸要素的种种差异, 包括结合方式上的差异,从而使系统 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 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了具有质的差 异的不同的系统等级(层次)
7
按领域分
企 业 战 略 系 统
1、演化与存在 演化:运动、发展和变化 存在:静止、恒常与不变 2、演化与优化 演化是发散的,是不合目的的 优化是收敛的,是和目的的 3、优与劣的时空辩证观
43
“自组织优化”与“被组织优化”
1、自组织优化:自然优化 被阻止优化:人工优化 2、系统优化----整体最优原则 ①局部最优且整体最优:最优 ②局部次优但整体最优:次优 ③局部最优但整体次优:最次 3、整体最优策略 ①局部服从整体 ②整体照顾局部 ③局部优劣互补,实现整体次优
35
4.4 涨落有序律
系统的发展演化通过涨落达到有序, 通过个别差异得到集体响应放大,通过 偶然性表现出必然性,从而实现从无序 到有序、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这就是 涨落有序律。
36
“涨落”
1、涨落也称为起伏、噪音、干扰,是对系统的 稳定的平均的状态的偏离,是系统的同一发 展演化过程之中的差异,是一种不平衡性 2、涨落的类型: 按观察角度:内涨落、外涨落 按影响程度:微涨落、巨涨落 按演化方向:正向涨落、负向涨落 按导致结果:进化、崩溃
绩效=态度x能力
15
3.6系统的稳定性原理
在外界作用下开放系统具有一定的自 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 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原有的结 构和功能。 系统抗力的来源
16
“稳定”的辩证观
“稳定”是发展中的稳定 绝对静止的稳定无法存在 稳定的目的是为更好的发展
“稳定”是开放中的稳定 封闭的稳定导致无序、退化和衰亡
按位置分
功 能
按结果分
有用功能 无用功能
按用途分
使用功能 品味功能
按必要性
必要功能 不必要功能
“功能”
1、系统开放的必要性 作为系统的外在表现的功能,必须是与环境发生 联系。封闭的系统没有功能可言。 2、系统功能的多样性 系统开放程度不同,系统的外部环境不同,造就 了系统的多样性和系统功能的多样性 3、功能作为系统的外在表现,体现了系统的价值
系统论、
系统思考
与
企业系统
1
现 代 科 学 技 术 体 系 及 系 统 科 学
2
一、系统及其特性(系统论)
1、定义
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 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 关键词: • 要素、结构、联结、功能、整体
3
二、系统论
系统思考就是把所处理的对象看作一 个系统: 既要看到其中的组成部分,又要看到 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22
四、系统论的基本规律
---五大规律
4.1 系统的结构功能相关律 结构和功能是系统普遍存在的两种即 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属性,揭 示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联又相互转化 就是结构相关律 结构=要素+关系
23
按目的分
基本功能 辅助功能 上位功能 下位功能
功能 是系统在与 系统外部的 联系和作用 中表现出的 性质、能力 和功效
9
3.3 系统的开放性原理 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 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条 件,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
10
“开放”的辩证观
系统的开放是绝对的,封闭是相对的 “封闭、孤立”=“混乱、衰亡” 系统的开放性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的 低层向高层开放→竞争与合作 高层向低层开放→协同与优化 高层与低层的双向开放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4
三、系统的特性
---系统的八大原理
3.1 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若干要素组成的系统具有独立要素 所不具备的新性质、新功能
整体性质、功能≠各要素性质、功能的堆积
5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是系统存在的理由
“整体”大于“要素和”是“管理”存在的理由 “协同”是“大于”的关键
“部分”受制于“整体” “整体”是超系统的“部分” “整体-部分”与“分析-综合”:
25
“结构与功能”的辩证观
(一)、相互联系与制约
1、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同构 同功) 2、结构优化与功能优化 结构合理→功能合理 结构优化→功能优化 田忌赛马:思维系统优化→能力优化(取胜)
26
(二)、相互区别与分离
1、观察“系统”的视角不同 “结构”是从要素和关系观察系统 “功能”是从特性和能力观察系统 2、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不同 “结构”是独立于外部环境的客观存在 “功能”对环境有依赖性(虎落平川遭犬欺) 3、不同结构可能具有相同的功能(异构同功) 4、结构-功能的分离性,使分别研究结构和功能成 为可能(模型方法和功能模拟)
14
“突变与渐变”的辩证观
突变是系统的质变,渐变是系统的量变
渐变是系统内要素的突变,突变是系统层的突变 连续渐变在系统内发生“共振”时会导致突变 复杂系统的变化是渐变和突变的统一体
“蝴蝶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防微杜渐”“篱笆要扎牢” 解决系统性问题 要找“杠杆解” 小问题会演变成系统性问题
19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辩证观
“自组织”是自发运动、自发选择、自发适应、 自发有序、自发进化、自发优化 “他组织”是依靠外力、外界指令进行运动、组 织,受外部的制约 “自组织”是相对的,系统是“自组织”和“他 组织的统一 市场经济---无形的手 计划经济---有形的手 经济系统----无形的手+有形的手
竞争战略 营销战略 发展战略 品牌战略 技术开发战略 人才开发战略 资源开发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 差异化战略 集中化战略
一体化战略
纵向一体化战略 横向一体化战略 相关多元化 不相关多元化 市场渗透战略 市场开发战略 产品开发战略
发展型战略
多元化战略
密集型成长战略 暂停战略 无变化战略 维持利润战略 谨慎前进战略 转变战略 放弃战略 清算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