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概述
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概述
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概述语言性别差异研究一直是社会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国内学术界的不断和实践,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将概述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的核心主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展望。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旨在揭示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使用和理解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多个层面。
研究语言性别差异有助于深入了解性别角色、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对于促进语言政策的公正性和语言教育的平等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已经涉及诸多领域,包括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等。
相关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语言性别差异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也开始这一领域,积极推动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的发展。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各类语料库、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等。
在进行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时,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文献综述是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的重要手段。
案例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特定群体或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
调查研究则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来探讨语言性别差异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使用方面存在一些显著差异。
例如,女性更倾向于使用礼貌用语和情感表达,而男性更倾向于使用粗俗语和强调权威。
男性和女性在语言理解方面也存在差异,女性更容易理解情感丰富的语言表达,而男性则更注重语言的逻辑性和简洁性。
然而,这些差异并不绝对,也会受到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尽管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
部分研究结果可能受到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的限制,需要进一步验证。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如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新兴的语言现象和交流方式也为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语言与性别研究综述
语言与性别研究综述摘要:语言与性别差异研究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许多领域所共同关注的热门课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更是成为了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对语言与性别研究的理论及成果,并介绍该研究潜在的新领域——网络语言的性别与差异研究。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性别差异;网络语言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34-01社会语言学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它覆盖了大量有关语言和社会的问题,包括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
语言与性别差异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男女在词汇、语法以及会话风格方面的性别差异。
一、国外有关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语言和性别的考察还处在零散研究时期。
研究者只是针对语音或语法层面对语言和性别的关系进行摸索似的探究。
1908年,stopes在其论文中论述了英国法律中”man”和”woman”的使用情况。
1913年,parson指出了男女不同的诅咒语标准。
1922年,jespersen首次描述了女性语言与男性语言的不同之处,并提出了一些女性话语特征:使用委婉语较多,空洞,完成话题平稳转换等。
20世纪60至70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语言和性别关系的研究进入到系统研究时期。
1975年lakoff从话语层面描述了美国文化中女性用语的几个主要特征,并从女性的社会地位来加以解释。
这标志着语言与性别差异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其后,研究语言性别歧视和言语性别差异、并且探究其社会根源的论文大量涌现。
随着语言性别歧视和言语性别差异研究的不断深入,语言学家又进一步去探讨造成性别歧视和性别差异的原因。
一般认为,自lakoff之后,影响较大的解释性理论有四个:缺陷论、支配论、差异论和社会建构论。
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发展中的研究
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发展中的研究在人类的语言能力发展中,性别差异一直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方面的表现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发展中的研究,并探讨可能的原因。
一、性别差异在婴幼儿期的语言能力发展中研究发现,在婴幼儿期,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能力发展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女婴通常比男婴更早开始使用语言,并且女孩在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方面的发展速度也更快。
这可能是因为女孩的语言学习环境更加支持他们的语言发展,以及女孩更有可能通过模仿和亲近母亲建立语言的基础。
二、性别差异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语言能力发展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方面的差异逐渐减小。
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能力上的表现趋于一致。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在词汇量、语法和修辞方面的表现没有明显的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男性和女性都接受相似的语言教育,并处于相似的语言学习环境中。
三、性别差异在成年期的语言能力发展中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相比,在成年期,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方面再次显现。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成年女性相比成年男性在语言能力和语言表达方面更为出色。
成年女性通常具有更高的词汇量和更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可能是因为女性更加注重细节和语言的使用,同时女性在语言教育和文字表达方面也更加重视。
四、可能的原因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发展中的存在可以有多种可能的原因。
首先,社会文化因素可能对性别差异产生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男女在语言能力上的期望和要求可能不同,这可能导致男女在语言能力上的差异。
其次,生物学因素也可能是造成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男性和女性在大脑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些差异,这可能影响到他们在语言能力方面的表现。
总结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发展中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然而,这种差异并不是绝对的,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逐渐减小,而在成年期再次显现。
两性在语言习得上的差异性分析
两性在语言习得上的差异性分析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习得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归结为语言运用、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两性在语言习得上的差异,为读者深入了解这一话题提供一些参考。
一、用词差异性别对语言表达方式有一定影响。
一般而言,男性倾向于使用更直接、简洁的语言,注重叙述事实、陈述观点和解决问题。
而女性更注重细节,倾向于使用更多的修饰词和情感词汇。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口语中,也反映在书面表达中。
男性更倾向于使用简单明了的语句,而女性则更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二、交流目的差异男性和女性在交流目的上存在明显差异。
男性倾向于通过交流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强调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而女性更注重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和共鸣,倾向于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这一差异表现在对话中的语言聚焦点上,男性更关注事实、理论和实用性,而女性更注重细节、情感和共鸣。
三、语言风格差异男性和女性在语言风格上也存在差异。
通常情况下,男性倾向于更直接、果断和竞争性的语言风格。
他们会使用权威性词汇和肯定语气,以显示自己的决断力和自信心。
而女性更注重维持社交关系和和谐气氛,倾向于使用更委婉、温和和婉转的语言风格。
四、表达方式差异男性和女性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男性在表达意见和观点时常常采用“我认为”、“我觉得”等个人主观表达方式。
而女性倾向于使用一种更间接、更礼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常常使用“也许”、“可能”等词语以示委婉。
五、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性别对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也有一定影响。
男性更倾向于使用行为性动词和形容词,强调实际行动和结果,而女性更善于运用描写性动词和形容词,注重过程和详细描述。
六、语音和发音差异虽然男性和女性的语音和发音存在一些差异,但并无明显的优劣之分。
一般而言,男性的声音在频率和音量上更低沉,女性的声音则更高亢和柔美。
但这种差异并不是绝对的,还会受到个体差异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言语活动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言语活动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在实际的言语活动中,男女不同的性别身份似乎使得他们的语言贴上了性别的标签。
语言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许多国家和社会中,男性与女性所使用的语言是有区别的,男女言语的性别差异主要集中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以及言语交际等方面。
这些差异折射出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心理、民族民俗心态、社会文化价值取向。
由于它不是语言自身所具有的天然属性,也不是因语法需要而设置,而是由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因而不仅具有社会历史意义,还具有文化现实意义。
一.男性和女性在语音、语调选择方面的差异1.语音差异男性和女性在语音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概言之,女性音高高于男性,男性音域宽于女性;女性语速快于男性,男性言语中的停顿次数多于女性;男性强音使用频率多于女性。
由于这些特征具有明显的话语指示作用,因而在言语实践中,人们往往能闻其声而知其性。
此外,就发音方式而言,女性发音比较小心、清晰,尽量向标准音靠拢。
而男性则发音比较随意、粗糙,甚至乐意使自己的发音保留些乡土气。
换言之,男性一般倾向于使用非标准音,女性则相反,其发音比男性更接近标准语体和高雅口音。
汉语中我们常常发现,女性的语音更接近于标准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发音时比较清晰,而许多男性发音则保留浓重的方言色彩,而且比较含混。
在一些比较随意的场合中,北京男性青少年话语中轻声音节特别多,并且常把舌面辅音发成卷舌元音,比如把“邮政”读作“邮二”,把“学生证”读作“学生二”。
这在同龄女孩子中很少出现。
汉语中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北京话里的“女国音”现象。
北京女青年中流行将j、q、x发成z、c、s,如“王府井(zi(ng)、请(ci(ng)下(sia()车”等,尽量将嘴张小一些,使声音听上去尖细娇柔。
表面上看,发音偏离了普通话的标准音,但却符合女性说话应柔声细语的传统观念,因而得到了女性的青睐。
英语中男性常将词尾-ing发成不标准的前鼻音[in],而女性多发成标准的后鼻音[i(],如“coming、running”等词的发音。
性别在语言交流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性别在语言交流中的表达差异分析第一章:引言性别在人类社会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它涉及到社会关系的建立、良性发展和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
作为人类交流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性别也在语言交流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性别在语言交流中的表达差异,并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二章:性别在听的方面的表达差异分析在语言交流中,听是我们得到信息、理解信息的第一步。
而性别在听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通常来说,女性在听的时候更注重语调、语气和情感表达,而男性则更重视语言信息的内容和逻辑性。
举个例子,当女性听到一段描述感情经历的对话时,她们往往会更加关注对话者的情感状态、语气和表情,而男性则会更加关注表达者的相关信息和说话的逻辑结构。
这种差异也可能会导致男女之间的沟通障碍,需要我们在交流中互相理解、尊重和协调。
第三章:性别在说的方面的表达差异分析说是一种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方法,也是语言交流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在说的方面,男女之间的差异同样十分明显。
通常来说,女性在说的时候更注重情感表达和细节描绘,而男性则更加重视事实表述和逻辑推理。
举个例子,当女性描述某件事情时,她们可能会涉及相对复杂的情感和感受,并用形容词和副词来具体描绘相关情景;而男性则更可能用简单明了的词汇来直接表述事件的事实。
这种差异也可能会导致在交流中的误解和冲突,需要我们在交流中保持耐心和毅力,细心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表达方式和意图。
第四章:性别在读的方面的表达差异分析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意义、掌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也是语言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读的方面,男女之间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通常来说,女性在读的时候更注重文本的情感表达和想象力的发挥,而男性则更注重文本的逻辑性和信息的获取。
举个例子,当女性读一篇小说时,她们可能会更容易感同身受,沉浸在小说情境中,而男性则可能会更注重文本的结构和情节的推进。
这种差异也可能导致男女之间在阅读中的理解差异,需要我们认识到性别在阅读方面的差异,尊重不同的阅读方式,并在阅读上互相启发和学习。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综述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综述作者:刘银求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年第07期摘要:语言的性别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对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西方英语国家对其研究起步较早,成果颇丰,对我国后来的研究起到指引、示范作用。
国内的语言性别差异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获得了不少研究经验以及成果。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大致的分期、主要的成果,指出國内外学界都对两性语言的共性关注不够、国内“本土化’研究有待加强等问题,最后对未来的语言性别变异研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语言;性别变异;性别歧视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0-0007-02一、语言的性别变异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对语言的性别变异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20世纪以前关于语言的性别变异,西方国家的研究是开展较早的。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就意识到语言性别差异的存在了,我们可以在古希腊戏剧中找到证据。
十七世纪中期,欧洲人发现,加利福尼亚北部的亚纳印第安人男女使用的语言有所不同。
1664年,人类开始了对语言的性别变异的最早研究。
这一时期的语言性别变异研究更多的是作为其他学科如文化语言学的研究佐证或者辅助材料,学界对语言的性别变异本身是缺乏专门的关注的。
(二)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到了20世纪初,语言的性别变异才真正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
1922年,在语言性别变异研究的经典著作《语言:本质,发展与起源》中,耶斯帕森指出,男女使用的词汇有很大的不同,男性说话大多直截了当,较少使用委婉语,而为了彰显男子气概,或是受豪爽直接的性格影响,较多使用咒骂语。
女性则相反。
女性情感比较细腻,相对于男性,温婉,有礼貌,所以说话时较多使用委婉语,较少使用咒骂语。
1929年,马丁纳发现语言的性别变异广泛存在于社会各阶层人们的交际中。
他还认为,是外在的客观因素决定了语言的性别变异。
言语表达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言语表达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分析言语表达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分析男女在语音、用语、交谈三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从生物、心理和性别角色等不同层面加以探究。
在语音上,女性发音的绝对音高高于男性,女性的语音听觉比男性更敏感,男性发音比女性含混,年轻女子的发音比男性更娇柔,男性发音的"元气"比女性更足;在用语上,女性颜色词语的掌握能力强于男性,女性比男性更喜欢使用情感词,女性比男性更善于使用委婉语;在交谈上,女性说话比男性含蓄,女性与男性相比不喜欢左右话题,女性的言辞比男性更温文尔雅,男女交谈的兴奋点不同;影响语言性差交际的因素主要有:男女双方对言语交际活动的态度、男女的心理差异、男女的特殊心理、交谈者的性别数量、交谈者的年龄、交谈者的角色关系;性度对性差交际会产生影响,父母自身的言语性度、兄弟姐妹中男女的数量对比、年龄文化层次、工作性质和工作条件、异性交际中的权威等都会影响言语性度。
男女的性别差异,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分析:从生物学的角度看,男女在生理上存在的差异称为性别生物差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男女在个性心理的特征上存在的差异称为性别心理差异;男女在社会行为方式上存在的差异称为性别角色差异。
传统语言学不研究语言的性别差异,到了社会语言学,才开始研究语言与性别的关系,但它只着眼于语言性别变异的研究,很少涉及到性别心理差异和性别角色差异。
事实上,语言运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确存在着性别差异。
奥斯卡·王尔德说过:“妇女是妩媚动人的,她们可能从来不想说什么,但是她们一旦说起来却足以使人消魂荡魄。
”女性的言语为什么会产生消魂荡魄的神奇魅力呢?这和女性的言语特点是分为不开的。
据切里斯·克雷默研究,女性言语所具有的特点是:“絮絮闲聊、柔声轻语、急速流畅、礼貌友好、情意绵绵、唠叨不断、坦然无隐、多于细节、彬彬有礼、热情洋溢、词斟句酌,有时莫名其妙令人不得要领”。
最近三十年来语言性别差异研究
摘要有关性别差异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它是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女权主义等领域的研究对象之一。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对有关性别差异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旨在通过文献综述,对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进行历时性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该领域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最近三十年性别差异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有关性别差异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它是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民族学、女权主义等领域的研究对象之一。
这些研究领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不同的研究方法出发,探讨了男性和女性之间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
性别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于是出现了很多与此相关的术语:“女性语言”(women’s language)、“女性语域”(the female register)、“性别语言”(genderlect)和“与性别相关的语言”(gender-related language)等等。
otto jespersen(1922)的著作拉开了英语性别差异研究的序幕,但继他之后的研究却大多采用了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方法模式。
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术界才更多地采取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语言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
正如杨永林所说:“语言性别差异研究,作为社会语言学有别于其他语言学研究的显着标志之一,在70年代风靡西方世界的女权运动的激励和影响之下,如高屋建瓴之势,一发而不可收。
”社会语言学借鉴和吸收了社会学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对英语里的语言变体进行了科学而又详尽的分析,通过准确的数据资料直观地反映出英语性别差异的方方面面。
因此,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语言中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的文章越来越多。
二学术专著与论文综述在学术专著方面,陈原的《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札记》(1980)是国内第一步社会语言学专著。
汉语性别语言差异研究
意听者的反映与参与; 而男性则常表现 出较强的竞争性 , 倾 向于
由自己来控制话题的选择 和说话的机会 , 不 肯轻易 生 的原 因 ( 1 ) 生理原 因。与 生俱来的性别 特征把人分成 了男性 和女 性, 生理特征确立 了人们要经历 的性 别社 会化过程 。生理原 因 所造成的两性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 , 这是由于两性 发 音器官的解剖构造不同而直接导致 的。
1 汉 语性 别 差 异研 究概 况
对社会交往 中话语状况 的考察显示 , 在话题的选择 、 话题 量的大 小、 话语策略等方面 , 男女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总的 来看 , 女性谈论较多的话题是涉及个人 、 当前关 系; 而男性喜 欢 的话题则相反 , 较少直接袒露 自我 , 与即时晴景常常保持 着一 定 的距离。在交谈过程中, 女性往往表现 的相对比较合作 , 比较 注
性别语言学的研究 , 国外 开展得 比较早 , 进行 得 比较充分 ; 汉语 的研究起 步则 比较晚 , 始于2 o世纪 7 0年代 末 8 O年代初 。 涉及这一课题的语言学著作较早 的有 陈原《 语 言与社会生活》 、 陈松岑《 社会语 言 学导 论》 、 近 期 的有 祝蜿 瑾 《 社 会语 言 学 概 论》 、 戴庆厦 《 社会 语言学教 程》 、 王德春 的《 社会 心理语 言学》 等。专 门研究 性 别语 言 的专 著较 少 , 除 了孙 汝 建 《 性 别 与语 言》, 就是白解红 《 性别语言 文化与语用研究 》 。这些 研究是从 社会学 、 心理学 、 词汇学 、 语用学 、 修辞学及跨文化交际学等角度 人手, 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 , 但 与国外相 比, 我 国对 性别语言 的研 究仍处于初始 阶段 。到 目前 为止 , 我 国的研究 主要 是从 以下几
汉语性别语言差异研究
汉语性别语言差异研究汉语是一种性别语言,其中很多词汇和语法结构会涉及到性别和性别差异。
性别语言差异指的是在汉语中由于性别的不同而产生的语言用法区别。
这些差异可能影响汉语中的词汇选择、语法和语言使用习惯。
本文探讨了汉语性别语言差异的几个方面。
1. 词汇选择在汉语中,很多词汇会根据性别而有所不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男女名字的选择。
在汉语中,男女名字往往有不同的读音和写法。
例如,“李明”是一个男孩的名字,而“李娟”则是一个女孩的名字。
另外,在汉语中还有很多词汇具有明显的性别归属。
例如,“母亲”和“父亲”就是明显的性别指代词。
对于不同的性别,我们会使用不同的词汇。
2. 语法汉语语法结构也受到性别差异的影响。
例如,在汉语中,形容词的位置要根据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对于描述男性的形容词,一般放在名词前面,例如“帅哥”、“阳刚”,而对于描述女性的形容词,则一般放在名词后面,例如“美女”、“温柔”。
在汉语中,另一个影响语法结构的方面是代词的使用。
母语为英语的人可能会注意到,在英语中,他们常常使用“he”或“she”来代表对方,而汉语中并没有这个区分。
汉语中,我们一般使用“他”来代表男性,“她”来代表女性。
但是在有些语境下,我们也会使用“它”等中性代词。
3. 语言使用习惯由于汉语具有性别语言的特点,因此在语言使用习惯方面也存在一些性别差异。
例如,在汉语中,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客气话和委婉语,而男性则更直接、简洁地表达意见。
此外,女性在表达情感时也更加细腻和温柔。
这些语言使用习惯的不同会影响到我们在交流中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总之,在汉语中,性别语言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性别差异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汉语语言。
同时,也需要注意在语言表达中使用合理、适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尊重对方的性别和文化差异,避免因语言差异而造成的误解和尴尬。
浅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成因
浅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成因汉语作为一种古老而复杂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性别语言差异。
性别语言差异是指在语言表达中,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词汇、语气和语法结构。
本文将从社会文化、语言发展以及认知因素三个方面来浅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的成因。
一、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是性别语言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被赋予了更高的地位和权力,而女性则在家庭和社会中受到较多限制。
这样的社会结构必然会导致性别角色的不同,反映在汉语中就体现为词汇和语法的性别差异。
首先,汉语的代词使用上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例如,“他”和“她”在语法上的不同形式,明确地区分了男性和女性。
“他”作为通用的第三人称代词用于男性,而“她”则用于女性。
这种代词的区分反映了社会文化中男女角色的划分。
其次,汉语中的职业称谓也存在性别差异。
许多职业称呼中,男性和女性的称谓有不同的称呼方式。
例如,“医生”通常指的是男性医生,而女性医生称为“女医生”。
这种差异的存在可以追溯到传统的家庭角色分工,反映了社会对男女在职场中角色的期待。
二、语言发展的影响语言发展也是造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的原因之一。
汉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汉语逐渐形成了一些用于区分性别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首先,汉语中的“女字旁”和“男字旁”是反映性别差异的一个例子。
例如,“她”和“它”中的“女”字旁明确地表明了该词语与女性有关,“他”中的“男”字旁则表示与男性有关。
这些字旁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发展中对性别的意识和区分。
其次,汉语中存在针对男性和女性的敬称差异。
对于长辈或者地位高的人,男性常称为“大哥”、“叔叔”等词汇,“小姐”、“阿姨”等则用于女性。
这种语言差异与汉语中的谦让文化有关,反映了对性别和地位的尊重。
三、认知因素的作用除了社会文化和语言发展,个体的认知因素也会对汉语性别语言差异产生影响。
个体在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会被社会环境、经验和认知方式所塑造,从而对性别在语言中的表达方式产生差异。
浅谈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研究综述
浅谈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研究综述论文关键词:性别性别教育研究进展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文从基本概念、研究价值、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趋势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来性别教育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性别教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其研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
理清我国性别教育研究的思路,对性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动态的分析。
一、性别教育相关概念界定所谓性别即男女有别,它是根据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所作出的区分。
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是我们讨论教育中的性别议题的前提和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ender)。
生理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分化,具体表现为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两方面的差别。
而社会性别则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研究者对性别教育概念的表述上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却没什么差别。
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男女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
性别教育的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
也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态度,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
它是以社会和人们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它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
二、性别教育研究价值及理论依据(一)研究价值“学校即社会”,如同复制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工一样,学校教育通过性别的学习和规划也复制了社会性别。
国内性别语言的研究综述
Y O U T H T I M E S
・文化 艺 术 ・
国 内性 别语言 的研究综述
尹向荣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摘 天津 3 0 0 0 7 2
指导老师 :王宇枫
要 :性另 … I "_ x - 作 为社会语 言学研 究的热 门主题之 一 ,一 直受到 国内外 学者的关 注。 虽然 国 内对性别语 言的研 究起
1987年12月初在北京西山召开的我国第一次社会语言学术讨论会上耿二岭文言色彩普通话的性别差异与因素分析邱大任书面语的男女差别卫志强性别语言学概略等等都是性别语言研究方面的主要论文总之相对于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性别语言研究在这一阶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
2 0 1 5 年 第 9 期
青 年 时 代
年) 的译者 注 中又提 到 了这种语 音现象 :“ 又北平女学 生 中近 年 有全 用齿 音的风 气, 几成一 种有性 别 的读 音 了。”徐 世荣 在 《 北 京话里 的土词 和土音 》(《中国语 文 》1 9 5 7 年第 3 期) 和 《 普通 话语 音和北京 土音 的界 限 》r《 语 言教 学与研究 》 1 9 7 9 年第1 期) Y - 都提 到 了这种语 音 现象 。徐世 荣称 “ 女 国 音 ”为 “ 纷乱 的尖音 ” ,一部分女学生 ( 特别是 中学生 )普 通话 的i 、q 、X 变为Z 、C 、S ,读尖音 。但与 中古音系 统的真 正尖音 ( “ 精”组字 )不 合 。方音现有分尖 、团的 ,大都符 合 中古 音 系统音 类 ( “ 见” “ 精 ”两组 不乱 ),而 北京 土 音则是 纷乱 的, “ 见 ”组字也读尖音 ;有些人只把X 声母S , J 、q 不变 ,所 以叫做 “ 纷乱 的杂音 ”。
翻译 和介绍 , 上个世 纪8 O 年代 以后 ,我 国性 别语 言的研究才
性别语言研究综述
性别语言研究综述性别语言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热门研究点。
对国内外的性别语言研究做一回顾,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语言与性别相关研究的框架, 并在一定程度上探讨该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思路。
标签:性别语言;性别差异;社会语言学引言性别语言历来是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们感兴趣的课题。
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和西方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前一直呈零散状态的语言性别差异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鼎盛时期。
本文试图对国内外性别语言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视角。
一、国外相关研究在西方,有关论述女子言语表达特点的最早文献要追溯到17世纪中。
早期性别语言研究集中在少数民族部落的语言。
1665年,Robin fort所著的Histories Nature Morale desiles Antilles一书,可算是“性别语言”比较早的研究文献了。
该书记载了欧洲人初到小安地列斯群岛时,惊奇地发现当地加勒比印第安人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语言(孙汝建,1997 :187)。
但是语言和性别问题真正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是在20世纪初。
最早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性别语言”的应首推丹麦语言学家Jespersen。
她于1922年在其著作Languag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一书的题为“The woman”的整整一章中描述了公认的女子话语特征。
但是这一时期对性别语言的研究算不上系统,只是零碎的讨论或个人的观察和体会。
到了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与女权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性别语言广泛系统的研究。
学者们运用社会语言学的一些观点和理论探讨女性言语的特点。
70年代一些著名的语言学家如Lakoff (1975)、Labov (1972; 1975)、Trudgill (1974)、Zimmerman & West (1975)以及Thorne & Henley (1975)等把性别语言的研究又推进了一步。
中国性别语言学三十年研究成果综述
中国性别语言学三十年研究成果综述
口黄 千
摘 要:近些年来 ,随着女权主义运动 的兴起 ,性别语 言学 日益受到重视 。相对 于欧美学者的研究 ,汉语性 别语 言学的研 究虽然起 步较晚,但是仍取得 了不少研 究成果。笔者对 国内近 3年性别语 言学的研 究成果进行 了相 O
音 质 方 面 , 胡 明 扬 在 对 北 京 话 中的 “ 国 音 ” 的 调 查 女
国 内对 于 性 别 与 语 言 的 关 系 基 本 承 继 西 方 , 但 是 这 并 不 意 中发 现 北 京 一 些 年 轻 女 性 把 汉 语 拼 音 中的 J q 的 发音 部 、 、x
音 和 声 调 上 可 能 存 在 的差 异 。 而 8 年 代 以来 , 相 关 书 籍 都 O
究 的 代表 著 作 。作 为 一 个 大 的研 究 门类 , 性 别 语 言 学 也 逐 角度 切入 的研 究 模 式 ,研 究 对 象 不 再 仅 仅 局 限 于 汉 语 , 而
渐 发展 出 自己 的专业 期 刊G 出 a a J un l 一 n ora ,在 19 是 开 始 关 注 其 他语 言 中 的 性 别 差 异 现 象 ,如 杨 永 林 《 别 99 性 年 还建 立 了 国际 性 别 与语 言 协 会 ( 简称 IA A G L ),相 关 研 究 在 英 语 语 音 、 语 调 中的 表 现 》和 《 别 在 英语 语 法 句 型 中 性
课 堂 用 语 、 语 言 代 码 以及 语 言普 遍 性 研 究 等 不 同 的 研 究 领 对 汉 字 的研 究 , 关 注 汉 字 体 现 出的 性 别 差 异 现 象 。 学 者 们 域和 研 究 层 次 , 并 日益 与 人 类 学 、社 会 学 、心 理 学 、 历 史 吸 收 国外 新 的研 究 精 华 , 开 始 关 注 话 语 交 际 过 程 中体 现 的 学 、 文化 学 、 宗 教 学 、 地 理 学 、 民俗 学 相 交 融 ,其 研 究 视 性 别 歧 视 现 象 。简 而 言 之 , 这 一 时 期 ,性 别 语 言 学 研 究 开
浅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成因
浅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成因汉语中存在性别语言差异现象,即男女在表达方式、措辞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历史文化、社会习惯、语言结构等因素。
首先,历史文化是导致汉语性别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权力,女性则处于弱势地位。
这种思想对汉语的性别语言差异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词语和习惯表达方式都是以男性为标准而存在的。
比如,“女儿国”、“男盗女娼”等词语都是反映出性别歧视和对男性的赞扬。
其次,社会习惯也是影响中国性别语言差异的因素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男女的职责和社会角色经常被认为是不同的。
这就导致了词语表达方式的差异。
比如,“男人汉”、“女汉子”这样的词语就是反映出社会对于男女在性格和特质上的差异认知。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会用不同的词汇和写法来描述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这也是社会习惯的一种体现。
另外,汉语的结构也会影响其性别语言差异。
汉语的语法结构中,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汇在表达时都需要使用特定的量词或量化结构。
例如,“一个男人”、“一只公鸡”等词语中的“一个”、“一只”就是汉语中表示量的结构。
而这种量化结构往往会被男女使用略有不同,比如“一位女主席”、“一名男教师”就是反映着不同性别之间的表达方式的变化。
最后,汉语的发展变化也会影响其性别语言差异。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进步,许多汉语中表达性别歧视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正在逐渐被淘汰或改变。
比如“丈夫”、“夫人”这样表达妻子的词汇正在被改为“丈夫”、“妻子”,减少了在是否出嫁等方面的表现差异。
综上所述,汉语中存在的性别语言差异不是单一的成因,它受到了历史文化、社会习惯、语言结构以及时代变迁的多重影响。
针对这种差异,我们应该逐步消除性别歧视,推动社会进步,改变过去的落后观念和表达方式,让语言更加普遍、公正和平等。
汉语中性别差异的表现与原因探究
话题选择
男性和女性在称谓用语上存在差异,如“ 先生”、“女士”等。
女性更倾向于使用情感词汇来表达自己的 情感状态。
男性和女性在话题选择上也存在差异,女 性更关注家庭、情感等话题,而男性更关 注政治、经济等话题。
语法差异
句式选择
女性更倾向于使用疑问句和感叹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和态度。
语气助词
女性更常使用语气助词来加强自己的语气和情感表达 。
委婉语和礼貌用语
女性更常使用委婉语和礼貌用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 请求。
语用差异
交际策略
01
男性和女性在交际策略上存在差异,女性更常使用合作和妥协
的策略来达成共识。
话语风格
02
女性的话语风格通常更间接、委婉,而男性的话语风格更直接
、果断。
非言语交际
0体语
社会交际习惯
不同性别的社会交际习惯不同,可能导致语言使用上的差异。例如,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委婉、礼貌的语 言,而男性可能更倾向于直接、简洁的表达方式。
心理认知因素
认知风格
不同性别的认知风格可能不同,导致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上的差异。例如,女性可能更 倾向于细节导向和情感化的认知风格,而男性可能更倾向于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研 究领域,关注不同社会群体 和语境下的性别差异表现, 以及性别差异与语言变迁的
关系等。
在研究方法上,可以结合实 验语音学、语料库语言学等 多种手段,对汉语性别差异 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
01
02
03
04
05
THANKS
大脑结构
男性和女性大脑结构的差异也可能影响语言使用。例如,研 究表明女性在语言处理方面可能具有优势,而男性在空间认 知和数学能力方面可能具有优势。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不同性 别在语言表达和思考方式上的不同。
语言与性别差异研究综述
(2)80 年代的文化差异论 在 男 性 优 势 论 或 女 性 缺 陷 论 之 后 出 现 了 文 化 差 异 论 。这 种 观 点 认为, 由于男女成长于不同的亚文化背景下和不同的社会化过程, 而 在 使 用 语 言 上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差 异 。与 男 性 优 势 论 或 女 性 缺 陷 论 所 不同的是, 这种观点既对女性语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也不否定男 性的语言风格, 而是承认两者存在差异。 Maltz 和 Borker(1982)是文化差异论的代表。他们从社会语言亚 文化的角度对语言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了男性 交际以竞争为主,女性交际以合作为主, 认为男女儿童时期在各自 同 性 群 体 当 中 习 得 了 不 同 的 交 际 风 格 (王 烈 琴,2003:54)。 古德温(Goodwin,1980) 调查发现儿童时期的男孩女孩群体就表 现出了不同的语言风格。男孩群体具有鲜明的等级制,男孩倾向于 使用祈使句。女孩群体则强调平等观念,女孩更多地使用表示建议 的句子。 坦嫩(Tannen,1990)认为, 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按照社会 的 要 求 和 期 望 培 养 了 与 各 自 社 会 角 色 相 符 合 的 讲 话 特 点 。男 人 的 地 位意识较强, 表现出了竞争的倾向。女子讲话则注重与对方保持良 好关系, 表现出合作和交流的倾向。坦嫩认为很难完全改变男女彼 此不同的语言习惯,但人们可以通过相互了解和学习异性之间的语 言习惯,减少或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 这 种 看 法 与 莱 考 夫 的 观 点 存 在 根 本 的 区 别 。莱 考 夫 认 为 女 性 的 讲话风格本质上存在缺陷,这是男人统治女人的结果。而文化差异 论者却认为女性的讲话风格并非是缺陷,而是由于男女生活于不同 的亚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因此,差异论的学说得到了许多从事语言 与性别研究的学者和广大女性的接受和肯定,并且被广泛用来解释 男女之间言语交际中的种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类:理论介绍和综述,语言使用策略,语言习得能力,
本文调查的结果表明性别差异研究在语言学领域
话语风格。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对于大学英语教学
1.理论介绍和综述
课堂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尽管近十年国内有关语言性
有关理论介绍和综述性的文献主要体现在研究者 别差异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与其他领域
作一简要回顾与评述,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研究可采用的新视角。 [关键词] 语言;性别差异;问题;启示
随 着 20 世 纪 60 年 代 中 期 社 会 语 言 学 的 兴 起 和 西 方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语言与性别研究很快成 为一个百家争鸣的学术热点。一些语言学家也对语言 使用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就 1998 年以来近十多年发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的 21 篇相 关研究论文作一简要回顾与评述,探讨在这一研究领 域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研究的新视角。
年,每年发表的有关性别差异的论文数量没有太大区 别 , 最 多 也 就 是 4 篇 , 出 现 在 2002 年 和 2004 年 , 其 他 时 候 都 是 2 -3 篇 。 而 在 90 年 代 中 期 到 2000 年 这 六 年中所查阅的相关论文篇数仅为 8 篇,占总数的四分 之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关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 在国内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与其他课题的研 究相比仍很匮乏,并未引起语言研究者足够的重视。 表 1 1995-2008 年国内外语类七种核心期刊有关性别
本项目后续研究也将结合语用学和二语习得的理
究 的 历 史 , 阐 述 该 项 研 究 兴 起 的 背 景 等 (赵 蓉 晖 , 论以某高校独立学院 2006 级将近两千名学生 2008 年 6
1999)。
月大学英语全国四级统考的成绩为分析指标,采用定
2.语言使用策略
量分析的统计方法,考察性别差异对二语习得能力的
Oxford 等人 (1989) 发现,性别与学习策略的使用 影响,以期提高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学习效率 。
27
有显著性相关,女性比男性更经常使用学习策略。我
国二语习得研究者和外语教学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关注
性 别 与 学 习 者 策 略 观 的 关 系 问 题 。 陈 立 平 等 (2005)
利用大学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考察了非英语专业大
一、相关研究文献状况分析 (一) 研究样本 本文研究样本来源于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笔者 通 过 在 中 国 知 网 (CNKI) 键 入 主 题 词 “ 性 别 差 异 ” 检 索 并 查 阅 了 1995 年 至 2008 年 发 表 在 外 语 类 核 心 期 刊 中相关的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经统计仅 32 篇文章, 主 要 集 中 在 七 种 期 刊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 外 国 语 , 外 语 教学,外语研究,现代外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解 放 军 外 国 语 学 院 学 报)。 这 些 期 刊 涉 及 语 言 研 究 的 面 比 较广,因此能较好地反映近十年来国内在性别差异这 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二) 研究分布 首先我们按文章发表的不 同 年 代 、 对 32 篇 文 章 进 行统计,以了解近十多年以来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 在七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中的分布情况以及总体的趋势。 从表 1 我们发现,就期刊而言,在 《外语与外语教学》
3.语言习得能力 性别与语言习得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在近年来受到 研 究 者 的 关 注 。 袁 凤 识 、 肖 德 法 (2003) 以 非 英 语 专
[1] 侯松山.任务和性别对外语交际策略的影响 [J] .解 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8, (6):20-25.
[2] 李经伟.西方语言与性别研究述评 [J] .解放军外国 语学院学报, 2001, (1):11-15.
语课堂表现的性别差异及其与四级成绩之间的关系。 石 运 章 、 刘 振 前 (2006) 就 外 语 阅 读 焦 虑 与 英 语 四 级
[8] 许力生.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 [J] .外国语, 1997, (1):43-48.
成 绩 及 性 别 的 关 系 进 行 了 研 究 ; 于 学 勇 (2005) 也 利
差异的研究分布情况
期刊
年度
1995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总计
外语与外语教学 1 1 1 2 1 1 0 0 1 8
外国语
2 000000002
外语教学
1 110111107
外语研究
1 001000103
现代外语
0 000110002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0 0 2 0 0 0 1 0 1 4
[6] 王烈琴.优势与差异:言语交往中的性别因素 [J] . 外语教学,2005, (5):21-25.
[ 7] 王 莉 梅 .EFL 学 习 者 习 得 交 际 策 略 的 性 别 差 异 研 究
业学生为受试对象,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调查了英
[J]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8):37-41.
对 于 语 言 与 性 别 研 究 的 五 种 学 说 (缺 陷 论 、 支 配 论 、 的 研 究 相 比 无 论 是 在 研 究 文 献 的 数 量 上 还 是 在 研 究 内
差 异 论 、 礼 貌 论 、 和 建 构 论) 的 介 绍 以 及 看 法 (李 经 容 的 广 度 和 深 度 上 都 相 距 甚 远 。 针 对 中 国 大 学 中 女 英
究存在的两元论和多元论之争 (李经伟, 2002), 评 述 方 法 , 注 意 到 男 女 生 外 语 学 习 的 性 别 差 异 , 更 好 地 安
以口语交际中的男女说话者为考察对象的实证性研究 排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以最佳状态习得外语。
(施栋琴, 2007) 以及回顾语言学中的性别因素进 行 研
文 献 在 不 同 年 代 的 分 布 状 况 来 看 , 从 2001 年 到 2008
*本文系周浩主持的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2009 年度教改项目 “社会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独立学院大学生 性别差异与二语习得能力的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作 者 简 介 ] 周 浩 , 湖 南 农 业 大 学 东 方 科 技 学 院 讲 师 , 硕 士 , 研 究 方 向 : 第 二 语 言 习 得 (湖 南 长 沙 410128); 赵 光 年 , 湖 南 农 业 大 学 东 方 科 技 学 院 助 理 研 究 员 , 硕 士 , 研 究 方 向 : 高 教 管 理 (湖 南 长 沙 410128)
学生在自我修正和修正标记语使用上的性别差异以及
参考文献:
使 用 会 话 策 略 上 的 不 同 。 张 朝 宜 (1996) 论 述 了 会 话 模 式 及 策 略 上 的 性 别 差 异 ; 侯 松 山 (1998) 观 察 了 在 口语交际过程中交际任务的不同和交际者的性别差异 对 交 际 策 略 选 择 可 能 产 生 的 影 响 , 王 莉 梅 (2008) 也 对 EFL 学 习 者 习 得 交 际 策 略 的 性 别 差 异 进 行 了 研 究 。 张 萍 等 (2002) 就 不 同 性 别 的 非 英 语 专 业 硕 士 在 英 语 词汇观念和策略使用上的差异特点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徐 亮 (2001) 从 神 经 语 言 学 的 角 度 就 语 言 习 得 神 经 机 制性别差异启发优化二语习得的策略。
家 庭 的 成 功 与 否 。 从 心 理 学 角 度 来 看 , 女 性 的 情 感 要 格 的 研 究 主 要 有 许 力 生 (1997) 就 这 方 面 的 研 究 及 有
更 加 细 腻 , 对 外 界 因 素 的 感 知 也 会 更 敏 感 。 综 观 近 十 关 问 题 的 概 括 性 评 述 , 史 耕 山 、 张 尚 莲 (2004) 对 性
多 年 来 有 关 语 言 性 别 差 异 的 研 究 , 我 们 不 难 发 现 这 些 别 话 语 风 格 的 相 对 性 的 阐 述 以 及 王 烈 琴 (2005) 对 于
研究都是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去阐述语言习得各 性别因素在言语交际中的优势和差异的研究。
个方面在性别上的差刊)
近十年国内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概述*
周 浩 赵光年
[摘 要] 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起,社会语言学蓬勃发展,语言与性别差异的相互关系问题就成
26
ÁÂÃÄ!"#$%&'Á!ÂÃÄÅÆÇ(ÈÉ"!&#)!$É012 为许多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旨在对近10年外语类核心期刊中语言性别差异的相关研究
解放军外国语 学院学报
3
100101006
总计
8 3 4 3 4 3 3 2 2 32
中 发 表 的 有 关 论 文 最 多 , 其 次 是 《解 放 军 外 国 语 学 院
学报》, 《外 语 教 学》 除 2003 年 和 2008 年 未 刊 登 性 别
差异的相关论文外,其他每年都有 1 篇。从图 1 相关
教育评论
(三) 研究内容
4.话语风格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定
语言学家们对社会交往中话语状况的考察表明,
位有所不同。男性的成功通常会和事业的成功以及社 在话题的选择、话语量的大小、话语方式与风格等方
会地位的高低等联系在一起,而女性的成功往往在于 面,男女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有关话语风
伟,2001),介绍反映在语言上的性别歧视,性别 差 异 语 教 师 数 量 远 远 高 于 男 教 师 这 一 现 象 , 无 论 是 在 教 学
的表现形式 (史耕山 、张尚莲, 2006),语言与性 别 研 方 法 和 教 学 内 容 上 , 教 师 都 应 该 多 多 思 考 , 找 到 可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