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演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具的演变

灯,为照明之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简单的家具用品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麻油灯。新中国成立之前,许许多多的普通家庭基本上都在使用这种灯,因为它的燃料是大麻(蓖麻)压的油而得名,这种油原本是为了起润滑作用,但在旧社会人们出于生活所迫,也用它炒菜。麻油灯照明方法:先把油放入一个破碗内,再用棉花或烂线搓成筷子粗的“灯捻”(灯芯),然后把“灯捻”全部浸入油碗内,最后把“灯捻”的一头拉出碗的边沿约一厘米长,用火点燃即可发光照明。不过,灯头燃烧一阵就会因烧焦而熄灭,所以要备用一根筷子或小棒,不断将灯捻往上提一提。五十年代前,村里唱大戏,戏台两边的高处,各悬挂着一个大麻油灯,灯架像个箩头筐,中间吊着一个大生铁盒的油灯,把台上台下照得“通亮”。

“煤油灯”。解放前后从国外进口的煤油逐渐进入农村各家各户,那时称“洋油”,用其做燃料的灯称为“洋油灯”,一直用到七十年代。煤油灯由油瓶、灯管、灯芯组成。用一个小瓶盛油,用薄铁皮卷一个如吸奶管状的灯管,插入瓶盖正中(高出瓶盖近二厘米,瓶盖以下略低于瓶子的高度),然后用棉纸或棉花搓成灯芯塞入灯管内,最后放入油瓶内。这样,一盏小煤油灯就制成了。此外,为了便于照明,还要在瓶口处拴上一条细绳子或细铁丝,晚上可挂在墙上。为便于晚上做针线等活计,还专门要制做一个约一尺多高的灯架,干活时把灯放在灯架上,摆到眼前,这样光照起来显得更亮。

无论是麻油灯还是煤油灯,灯芯燃烧后都会造成满屋子的黑烟浮尘,早上起床后,两个鼻孔都是黑糊糊的。后来,出现了比这两种灯更干净的灯具——蜡烛,不过那个时候这种灯对多数家庭来说还是用不起的。记得我上小学时,早晚上自习,大都用的还是煤油灯,只有少数几个用蜡烛。下晚自习回家,家境好些的孩子用“马灯”照明(这种灯有一个铁管灯架,周围是玻璃罩,可防止风刮灭灯)。而我们这些贫困子弟也有自己的“妙招”:用纸卷一个与煤油灯瓶一样粗细的圆筒,把它套在小油灯瓶周围。这样的“纸灯罩”,同样能起到照明而不被风刮灭的功效。村里人晚上出门时,用的干脆燃一把谷草或高粱杆来照明。

“气灯”、“电石灯”。“气灯”,一般用于公家唱戏、开会等集体场合,它的亮度不亚于二、三百瓦的电灯。它的“灯泡”看上去很奇特,不亮时是一种用线做成的看似柔软的网状物,第一次点燃后就缩小为固定的白白的网状样“灯泡”,但不能触碰它,一动就破。记得在使用之前还要“打气”,其具体照明原理我现在也搞不清楚。而“电石灯”,因其不怕风吹,坑下挖煤、挖铁矿,以及晚上干活、走路照明都很方便。这种灯其实也是“气灯”,不过不像上述“气灯”那样昂贵豪华。只是把“电石”(一种矿石)和水放进一个封闭严密的小铁筒内,经过“电石”和水起反应后,产生一种可燃气体,这种气体经过小铁筒上的灯管冒出,用火一点即可燃烧发光。这种灯因其经济适用,至今仍在农村一些家庭和城市一些小摊点上使用。

电灯。五十年代,家乡人民对于电灯是“灯头朝下”一说很是不

解,认为“灯头怎么可能朝下呢?”对于将来要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对他们而言更是觉得是天方夜谈。直到六十年代中期之后,家乡才通了电,家家户户用上了“灯头朝下”的、又明亮又卫生的电灯。从此,煤油灯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而比电灯更为舒适的灯光“电棍”(日光灯管),那时可是件“奢侈品”,在这个小穷山沟里根本见不到。随着改革开放好时代的到来,农村地区也开始用上了电棍,现在又用上了节能灯。九十年代末,随着信息的畅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五花八门的照明装饰灯具也逐渐在农村地区流行,对于城市里那些琳琅满目、形形色色的灯具,足不出户也知天下事的农民们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

……………………

石笔的书写载体是“石板”。石板是用较薄的板岩制成,还有一种是用黏土加工烧制的陶器石板。石板为黑色长方形状,大小如同小学生用的笔记本,厚约三、四毫米。石板的四周镶了一个木框,主要起保护作用。石板很容易被打破,中间裂一道缝还能保持石板的完整,如果破碎成三四块,那么石板就与框架彻底“分家”了。贫寒家庭的孩子买不起新的,就拿着破石板的1/2、1/3、1/4……碎片继续使用。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石笔、石板是小学生的专用文具,经济实用,在上面可以随写随擦,非常方便。讲究点的,用布条擦;嫌麻烦的,就在石板上吐几口吐沫,直接用手或上衣的袖口去擦。使用石笔、石板不知始于何时,只知在我上小学之前就已经流行,直至七十年代仍在使用,七十年代以后就不见了踪影。

【铅笔】:铅笔是用非金属的石墨、黏土等原材料做成笔芯,用椴木做外壳的一种笔。之所以称为“铅笔”,是因为石墨和铅一样,在纸上划过时会留下一道印痕,因此人们称之为“黑铅”、“铅笔”即由此而得名。我上小学时用上了铅笔,但也仅仅是作画和在课本上写写划划而己,大部分作业还是在石板上做的,不像现在有专门的作业本,可以让铅笔派上用场。我上学时的铅笔种类少,就是黑色铅笔和红蓝铅笔(一支铅笔上一头为红色,另一头为蓝色)两种,都是要用刀削尖的再用。铅笔现在仍然流行,不过式样、种类可就多了去了,活动铅笔、全自动铅笔、各式彩色铅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粉笔】:用白垩或熟石膏粉加水制成的笔,常用于在黑板上写字,多被学校教学、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制作宣传版面时使用。我读初中、上师范时,一放假,就要在村子的黑板上办几期板报,调出教育部门后,也未离开过粉笔。现在粉笔仍在“坚守岗位”发挥作用。

【蘸笔】:蘸笔就是蘸上墨水写字的笔,蘸一次可写几个字。它是由金属的笔尖和木质的笔杆组成,所用的墨水是由片状的固体原料加水浸泡而成,以后又出现了瓶装的成品墨水。我上高小时也用上了蘸笔,不过墨水是我自己动手浸泡的。为了避免成瓶墨水打翻流出,我就另找一个小瓶子,灌入少许墨水带到学校使用。五、六十年代,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桌上、商务营业窗口的柜台上,都摆着墨水蘸笔。之后,就被钢笔取而代之。

【钢笔】:也称水笔。它的笔尖由坚硬的铱金等金属制成,笔杆内有一个贮存墨水的皮管装置。灌水的方法是:笔尖蘸入墨水内,捏紧

皮管再放手,墨水就会被吸入皮管内,写字时墨水就会流到笔尖。五十年代前后人们还称它为“自来水笔”。它的笔杆上加了一个带挂勾的“笔帽”,可以插挂在上衣的口袋内,携带起来很方便。那时,钢笔非常珍贵,为了防止丢失,许多人就用一条金属小链条,一头系在笔帽的挂钩上,另一头拴在上衣的扣眼上。口袋上能挂一只钢笔,这可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它不仅可以“显富”,更是“文化人”的象征。不过,我是在别人已不稀罕的情况下,才高兴地在口袋上挂上了一支透明的绿杆小钢笔。钢笔零件多、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经常会出现故障。所以那会儿还有专门的修笔店,对损坏的笔尖、舌头、皮管、笔杆、笔帽、笔帽挂钩等,都可以修理。现在钢笔虽然还在使用,但“霸气”不再,也没了专门为其服务的店铺,在这个笔类繁多的新时代,钢笔几乎成了一次性的文具用品。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