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关怀

合集下载

基于传统文化的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

基于传统文化的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


统文 化 , 而 语文 教学 虽然 涉及 传统 文化 , 但 文 言文式 的篇 目 在教 学过 程 中被 肢解得 太 过零 碎 , 宾语 前 置 、 后置 之类 的语 法分 析让 学 生望 而生畏 ,逐 字逐 句 的 白话 文 翻译更 是 破坏 了原 文 的美 感 , 更 谈 不上 文化 熏 陶了 这种 本末 倒 置 的教学 方式 不仅 来 源于教 师对 应 战高考 的规 律 摸索 ,而且 体 现 了 我们 知识 型教 学 的登峰 造极 。可见我 国高 校传 统文 化教 育 的问题 是 : 教 学形 式单 一 , 教 学 内容孤 立 , 不成 系统 , 与社 会 现实 脱节 。所 以一 门语 言 的学 习如果脱 离 了其 背后 的历 史 文化 , 就 仅仅 是一 个冷 冰 的_ T具 , 丧失 了学 习者 对其 的认 同 和归 属感 , 也 达不 到对 优 秀文 化 的情 感共 鸣 。 三、 以传 统文 化为 基础 探 索高校 人 文素质 教 育 所 以针 对文 化传 承者 的特 点 ,在教 学过 程 中应该 以传 统文化为基础 , 宣扬人性美德 , 让学生在青年时代就能树立 人 生最 大 的满足 是通 过精 神 生活来 实现 的。现如 今传 统 文 化已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所 以 在人 文 关怀 的基 础上 探索 高 校语 文教学 特有 的模 式成 为 了 势在必行 的一件事。 但文化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 , 循序渐进
高校 实现 多角度 多渠道 的文 化传 承 , 才 能迈 上 高校 素质教 育的新 台阶 。
关键词 : 传 统 文化 ; 人 文素 质 ; 文化 传承 中 图分类 号 : G6 4 0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3 5 — 0 1 9 7 — 0 2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关怀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关怀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关怀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和栋梁之材,他们的文化素养与人文关怀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两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引起广大大学生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和思考。

一、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指他们在学术、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修养和素养。

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大学生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和文化内涵,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去审视世界和思考人生。

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大学生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积累和拓展。

他们应该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学科基本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

同时,大学生还应该关注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大学生应该发展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培养大学生有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善于思考并形成独立的见解。

这需要大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第三,大学生应该培养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文化素养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关心他人的疾苦,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指大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关心和帮助。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有识之士,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与人的相处和交流。

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大学生活中,他们将面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同学,都应该以平等、友善和理解的心态去对待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大学生应该关心他人的需求和困难,提供帮助和支持。

大学期间,很多同学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纠纷等问题,作为同窗,大学生应该主动关心他人,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第三,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担当精神,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传统文化风靡全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广泛,包容性强,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启发性。

在当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调适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华文化强调“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提倡“忠厚仁义,尊师重道,孝顺爱家”。

这样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需要与老师、同学和宿舍、食堂等各种环境相处,其中交际、沟通能力是必备的素质。

而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仁爱之心”,追崇“止于至善、险于无功”的行为准则,教育人们要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同时也让大学生认识到了仁爱之心与品格修养的关系。

这种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大学生社会经验的相对薄弱,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校园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塑造他们的人格。

三、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积极作用1、陶冶情操。

传统文化中的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丰富多彩,被广泛地传承下来。

赏析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确立良好的生命哲学。

2、增进认同感。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文化的根基,增进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3、开拓视野。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一部分,通过学习其哲学和思想,使大学生开拓眼界,拓宽视野。

4、丰富内涵。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千年薪火,积淀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智慧,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丰富自己的内涵,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塑造健康的人格、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使命。

人文精神是一种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而人文关怀则是个体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学生在当今社会中如何履行使命,传承人文精神与展现人文关怀,以期唤起广大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首先,大学生应当通过学习与实践,传承和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一词源自古希腊语的“文明”,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在知识的海洋中,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传承古人智慧。

尊重他人、关怀社会、保护环境等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我们要为人文价值而努力,并将其传播给更多的人。

其次,大学生在校园中也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来传承和展现人文关怀。

作为学生会成员、志愿者、社团负责人等,我们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以传递人文关怀。

例如,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宣传绿色环保理念等,这些都是大学生能够参与的方式。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帮助他人、影响他人,并以此来培养更多的人文关怀者。

同时,大学生也应当努力推动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传播。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工作岗位还是社会环境,普遍存在着利益至上、竞争激烈等问题。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带着人文关怀的眼光,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可以通过参与公共事务、加入社会组织、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等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公平。

当人们在各个领域都能感受到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影响时,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

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应当主动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这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观念。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经典文献、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弘扬传统艺术等方式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在跨文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对于塑造个体的人文关怀意识和情感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大学生的使命是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我们要通过学习与实践来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通过校园和社会活动来传播人文关怀,通过参与各领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公平。

传统文化锻造大学生人文素质

传统文化锻造大学生人文素质
维普资讯
湖 南农 机
△ △ lL U 』 T RALMAC NE HI RY 20 . 0 87
传统文化锻造大学生人文素质
王 秀英
( 廊坊师范学院 河北 廊坊 0 5 0 ) 600 摘 要 : 一些大学生中文化 失范、 道德 滑坡、 文素质低 下乃至缺 失成为现实。这就需要我 人 们注重人才成长的人 文导向, 以传统文化锻造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 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人才素 质要从智 、 、 勇、 信 仁、 严——将五德入手挖掘传统文化的 内涵 , 引导大学生丰富、 完善 自己。
Hale Waihona Puke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令人堪忧。 在一些大学生中文化失
范、 道德滑坡 、 人文素质低下乃至缺失成为现实。 缺乏起码
的人文关怀 , 甚至在大学生中发生了一些对人及 动物生命 极端漠视的令人震惊 的事件 。 毛泽东主席 曾经说过 培养一 个人要 从两方面人手 : 一是 文明其精神 ; 二是野蛮其体魄。
这文明精神就指 的是提升人 的人文素质和文 明程度。 么 那 通过学校、 通过课堂等教育主渠道 , 以传统文化为有力 手段
素质教育在 2 0世纪 8 年代作为古老而又常新 的教育思想 O 观念被提出来。 18 年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主持 s 拉塞克 7 9 . 等人编著的 《 从现在到 20 0 0年教育 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
K e r s r d t n l u t r , d m o lg t d n s Hu n s 5 b sce i s o r a e s n y wo d :T a i o a l e mo e c l esu e t, ma i i c u e m, a i t c r g e t r o h f a p

浅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

浅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

浅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浅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当今社会,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考验。

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文化自信不仅关乎着他们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演进和积累的瑰宝,包括诗词歌赋、书画篆刻、传统戏曲、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多个方面。

这些文化既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标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更好地认知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首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只有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理解民族的传统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能够让大学生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感受历史的厚重,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古代经典著作,大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操。

中国传统的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以其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一直被世界所称道。

通过学习和欣赏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大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这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还能够使他们更加敏感和独到地观察和思考问题,塑造独立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再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弘扬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讲究的是内功修养和道德修身。

这种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相处之道,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可以接触到这种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得以反思当下社会的种种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提倡审慎思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有助于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考验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及路径建议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及路径建议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及路径建议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诗词歌赋等等。

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历史文化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对自己民族历史的了解和认同,并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这有助于凝聚民族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持。

其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伦理道德,讲究仁爱和社会责任,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道德观念,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注重修身养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追求共同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以此开展诚信与守法的行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再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如书画、音乐、剪纸等等。

通过欣赏、学习和创作这些艺术形式,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需要有一系列的路径建议。

首先,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立,将其纳入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教材和课堂教学深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比赛等,组织大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实践。

再次,建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深入研究和学习的平台。

最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工作,让传统文化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的文化素养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护理人文关怀 课后感想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护理人文关怀 课后感想

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护理人文关怀课后感想一、引言在传统我国文化中,人文关怀一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尤其在护理行业中,这种传统价值观念更是被强调和重视。

作为护理专业的学习者,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了自身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通过对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护理人文关怀进行课后反思,我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二、我国传统文化对护理人文关怀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对护理人文关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孝道等价值观念为护理人文关怀提供了深刻的内涵。

在儒家文化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究“父母在,不远游”、“孝顺父母”等观念,这些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了护理工作中对于患者和家属的人文关怀态度。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也为护理人文关怀提供了一种超然的心态。

在道家文化中,强调顺应自然,安守本心,这种思想与护理中的关怀理念相契合,使护理人员更加注重对患者的个体化关怀和尊重,呵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再次,佛教的慈悲观念对护理人文关怀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

佛教强调慈悲为怀,对众生充满慈爱和关怀,这种观念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为对患者的耐心倾听、温暖关怀,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温情和关爱。

三、护理人文关怀的实践困境然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医疗环境的快节奏和高强度工作使得医护人员往往难以抽出时间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和关怀。

医患沟通不畅、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也制约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充分关怀。

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文修养也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以更好地实践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护理人文关怀。

四、课后反思与感悟在学习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护理人文关怀课程后,我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深刻的反思与感悟。

我意识到自身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和领悟。

我明白了自身在护理人文关怀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修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0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路径探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0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路径探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0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路径探索导语:作为21世纪的新生代大学生,他们被称为“00后”,他们身上融合了现代文化的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对“0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0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的路径。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积淀,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主要代表,包括儒家的仁爱道德、孝道伦理、礼制秩序,佛家的慈悲舍利、心灵修养,道家的自然与生命观、虚无缥缈。

同时还包括了中国古代的绘画、书法、音乐、戏曲、诗词等艺术形式,这些形式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风采,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文关怀:儒家的仁爱道德、孝道伦理深刻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文关怀的重视。

弘扬这一价值观可以使“00后”大学生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增强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 心灵修养:佛家的慈悲舍利和道家的自然与生命观都强调内心的清净与安宁,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有利于“00后”大学生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3. 美学意境:中国古代的绘画、书法、音乐、戏曲、诗词等艺术形式都蕴含着独特的美学意境,这些意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升审美情趣,使“00后”大学生在审美上更加有自信。

2. 弘扬价值观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和道德观念,这些观念有助于引导“0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初心和善良,树立起文化自信。

1. 教育引导: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教学和家庭教育引导“00后”大学生多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节点和伟人事迹,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思想道德、社会行为、审美情趣和学术研究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仁爱、和谐、孝顺等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首先,仁爱观念使得大学生更加关心他人,善于帮助他人,形成了乐于奉献的精神。

这种精神可以在大学校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大学生在成长中更加充实与成熟。

其次,和谐观念教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交往,注重建立和谐关系。

当代大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社会群体交往中,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避免冲突和矛盾的产生。

最后,孝顺观念让大学生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家人,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二、社会行为方面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人修养,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

首先,传统文化强调礼仪之邦,使得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社交礼仪和行为规范。

他们在拜访长辈、参加重要场合时表现得得体有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风采。

其次,传统文化重视公平正义,对大学生的公共行为产生了影响。

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能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社会公众利益,并努力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正义。

最后,平和与和谐的思维方式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行为。

他们更加注重与他人的和睦相处,遇到问题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积极解决。

三、审美情趣方面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追求高尚的审美情趣,对大学生的审美品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涵美,追求人文精神。

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能够更加注重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形成独特且高尚的审美情趣。

其次,传统文化中讲究整体、和谐、均衡的审美观念,也影响着大学生对环境的感知与欣赏。

无论是在校园还是社会生活中,大学生都能够对自然景观和建筑艺术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提升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到来,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新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应当积极传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根脉、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价值观,为建设美好的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一、传承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是凝聚着历史、文化和思想的瑰宝。

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承的接班人,应该主动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首先,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国学经典、阅读古代文献等方式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其次,大学生还可以参加一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春节、端午节等,以亲身经历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如书法、绘画、京剧、古琴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固有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它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表现。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应该立足于自身岗位,通过弘扬民族精神,发挥自身的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了解自己的历史,关注国家大事,传承家族的善良传统和优秀品质。

其次,我们应该坚定信念,传播正能量。

在现代社会中,追求物质并不是唯一的追求,传播积极正向的力量,弘扬民族的团结、友爱、向上向善的精神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最后,我们应该注重社会责任,关心他人,关爱弱势群体。

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展现大学生的担当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提升自身素质和价值观传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提升自身素质和价值观的方式。

大学生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首先,我们要加强学术学习。

在传承过程中,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培养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研究能力。

其次,我们要注重实践锻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分析1. 引言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凝聚着千百年智慧结晶的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大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规范,有助于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仁爱、诚信等传统美德,对于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品德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中华传统文化注重“立德修身”,强调修身养性、修心养性,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准则,引导他们在求知、求真、求善的道路上前行,提升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和文化自信心,引领大学生走向健康、向上的成长之路。

1.2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在接收信息的数量和速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信息的真假难辨性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带来了挑战。

很多大学生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误导,导致思想偏差或者盲目跟风。

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化使得大学生所接触到的价值观念也变得多样化,很多大学生缺乏对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认知和坚守。

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竞争和人际关系时也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能导致他们的思想出现动摇或者困惑。

大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着信息泛滥、价值观多元化、心理压力等多重挑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和教育。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探讨其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影响,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论文范文】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本科生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论文范文】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本科生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本科生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题目: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本科生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本科生教育中,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论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本科生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本科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本科生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本科生教育、传承、创新、问题、对策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本科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本科生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科知识过于注重实用性,缺乏人文关怀;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较为薄弱等。

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对于本科生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1.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本科生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本科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本科生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价值:本论文对于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本科生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丰富了相关理论的研究内容,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本科生教育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2)实践价值:本论文通过对当前本科生教育中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实际教育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3)社会价值:本论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本科生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对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大学之道人文关怀培养关爱他人和社会的情怀

大学之道人文关怀培养关爱他人和社会的情怀

大学之道人文关怀培养关爱他人和社会的情怀大学之道人文关怀:培养关爱他人和社会的情怀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人文关怀的培养。

人文关怀是指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理解和关爱,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

本文将从思想品质、学习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探讨大学生如何培养关爱他人和社会的情怀。

一、思想品质的培养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应当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关怀他人和社会为出发点。

其次,要注重道德修养,培养真诚、宽容、善良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感恩和分享,尊重他人的权益,注重与人和睦相处。

二、学习研究的培养人文关怀的培养需要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储备。

在大学期间,要努力学习各门课程,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同时,要培养跨学科的学术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关怀他人和回馈社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社会实践的培养社会实践是人文关怀最直接的体现形式之一。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参与志愿服务、帮助弱势群体、支持公益事业等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亲身感受到关爱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起内心深处的情怀。

四、公共活动的培养大学生在校园中,可以积极参与各种公共活动,培养关爱他人和社会的情怀。

组织和参加学术讲座、社团活动、文艺演出等,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素质,还能够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会关心他人的需求和情感,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五、人际交往的培养人际交往是培养关爱他人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应该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与他人相处中,要注重倾听和理解,关心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同时,要学会表达自己的关爱和鼓励,给予他人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总结: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培养关爱他人和社会的情怀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通过扎实的思想品质培养、学习研究的深入、社会实践的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参与以及人际交往的培养,才能真正成为有情怀的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1. 引言1.1 引言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一直传承至今。

而大学生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影响,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需要被传承和发扬,而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力量,更需要深入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显得非常必要。

这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们更加深刻地领悟自己的文化根基,也能使他们更好地抵御外来文化对其价值观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大学生们将会更加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从而成为真正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青年才俊。

我们有必要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为培养更加优秀的青年力量做出积极的努力。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共同努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正文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结晶,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中医、易经等多种元素。

这些文化价值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崇德修身,注重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

儒家思想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对于塑造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当今信息爆炸、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冷漠,心灵空虚感日益增加。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爱人如己”,强调仁爱、亲和、共情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大学生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责任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对大学生的责任感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社会环境也会对大学生的责任感产生影响。

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感,还能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未来发展中,应该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责任感培育中的作用,并鼓励大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以实现责任感的传承和升华。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将为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责任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作用、意义、重要性、未来发展、传承、发扬。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其责任感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一些大学生在责任感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基因,更蕴含着丰富的责任感培育智慧。

传统文化在培养大学生责任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强调孝道、礼仪、忠诚、诚信等价值观念,这些都是责任感的基石。

在尊师重道、修身立德的教育理念中,大学生可以从中汲取养成良好品德和强烈的责任感的力量。

传统文化注重“修己以安人”,提倡以身作则,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

在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家庭是责任感的第一课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培养孝顺、守时、守信等美德,从而在责任感的道路上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问题提出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是当前社会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在实现自身发展的也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一些大学生缺乏责任感的现象也日益突出。

当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当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当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首先,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灵魂。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积淀的历史、道德、艺术等方面的宝贵财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外来文化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因此,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促使他们对传统文化保持尊重和传承的态度。

其次,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关怀和智慧,对塑造个人的人格和心灵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教育和思考等方面的培养,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大学生可以汲取其中的智慧与道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例如,儒家文化强调仁爱、孝敬等价值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佛教文化注重修养和心灵的安宁,对于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传统文化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例如,中医药、太极拳、瑜伽等传统文化内涵独到的实践技艺,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坚持力;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琴棋书画、礼仪制度等方面的精髓,对于现代社会的文化创新和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的体现。

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冲突时有发生,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拥有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非常重要。

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培养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在国际交往中的民族自尊感,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人文素养、促进社会发展、培养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感,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大学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扮演着引领大学生道德观念、人文素养和思维方式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道德观念、思维模式和人文素养三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道德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

古代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对“仁爱”、“孝顺”、“诚信”等价值观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些思想观念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由此,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能够从传统文化中得到道德的滋养。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加快,价值观碰撞频繁,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传统文化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学习孔子的孝道思想,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注重家庭责任;通过学习《论语》中的“以诚为本”,大学生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树立起真诚和信任的观念,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思维模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对大学生的认知和思考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思维,强调宇宙观念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这种思维模式注重观察和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整体关系,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综合思考能力。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契合,启发大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要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积累和沉淀,重视传统知识的传承,使大学生习得稳定的知识结构,培养了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三、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文关怀和人际沟通,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起重要作用。

经典著作中有着大量关于关心他人、尊重长辈、友善待人的论述,这些思想理念培养了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念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进行了独特的追求和品鉴,这些艺术形式富有中国特色,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积淀而成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使命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培养品质,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多元文明的精华,包括文学、艺术、哲学、伦理道德等众多方面。

这些文化积淀无论在知识结构、人文关怀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族的根与魂,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培养人的修养与共同价值观。

二、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1. 塑造统一认同。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中坚力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统一民族认同,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荣誉感。

2. 培养正确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伦道德,弘扬的是爱国、诚信、敬老、仁爱等正面价值观,对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积极作用。

3. 完善人才培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内外修养并重,通过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大学生能够得到真正的人文教育,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三、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1. 学习经典著作。

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如《论语》、《庄子》等,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体系。

2. 参与传统文化活动。

可以积极参加传统文化体验营、文化节等活动,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借鉴传统文化的智慧。

大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借鉴其中的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推动文化创新和社会发展。

四、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挑战与对策1. 兴趣不浓厚。

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娱乐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较低。

可以开展有趣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2. 时间和学业压力。

大学生学习繁忙,时间有限。

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相关课程或者创新性地融入到现有的学习生活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大学生如何进行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的学习和发展

大学生如何进行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的学习和发展

大学生如何进行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的学习和发展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荣发展的根基。

尤其在当今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越来越突出,大学生要想参与进来,必须要进行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的学习和发展。

一、拥有对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的兴趣和热情走进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领域,首先需要拥有对此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浏览历史书籍、看古代文化电影、欣赏古典音乐等,增强自己对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人文和历史。

二、学习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的基础知识大学生在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的基础知识中,要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知识、中国书法、绘画、戏曲、舞蹈、文学、雕塑等艺术门类的基本技能和发展历程,树立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另外,要学习通识教育中的人文学科,如哲学、道德、历史、文学、宗教等,让自己对人文科学领域有一个全面性的认识和理解。

三、培养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的创新精神大学生如果要进行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的学习和发展,应该具备思维和创新精神。

一方面,可以多参加展览、研讨会等。

这有助于学习其他人对文化传承的想法和方法,及时了解文化领域的新动向。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研究和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符号、语言、和信仰。

或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和升级融合。

四、积极参加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的相关活动在校园里,很多大学都会组织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历史的相关活动,如古诗词俱乐部、中国书法社、戏曲社、民间传统文化研究会等。

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这些社团、俱乐部等活动,在实践中逐步感受传统文化、艺术和历史的魅力。

也可以到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场所参与文化、人文和艺术活动,增加自己的文化积累、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五、坚持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的价值观大学生在进行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的学习和发展时,要坚持人文艺术和文化传承的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关怀
一、填空题
1、孔子重视因材施教。

2、孟子主张仁政、民本和天人合一。

3、荀子人文思想有礼法、性恶、天人相分等。

4、荀子重视礼仪道德教育。

5、朱熹重视道德教育。

6、墨家主张兼爱、节用、非攻、尚贤。

7、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节日是春节。

8、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是老子。

9、仁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

10、宗教雕塑主要指佛教雕塑。

11、传统乐器分吹奏、拉奏、弹奏、打击乐器四类
1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十进位制的国家。

13、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14、传统书体有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15、伦理道德是封建社会的行为准则。

16、传统文化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

17、古代农业器械有骨耜、石磨、耧车、漏锄等。

1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岳飞《满江红》。

19、“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出自《大学》。

20、提出“民无信不立”思想主张的是孔子。

21、隋代从中央到地方设立国子监。

22、秦汉时期设立的音乐机关被称为乐府。

23、皇家建筑主要表现在宫殿和陵墓两个方面。

24、干栏式建筑始于河姆渡文化时期。

25、四合院是元、明、清时期的民居。

26、我国古代园林建筑讲究移步换景、仰视、俯视和多种感官享受。

27、唐代歌舞小戏《踏摇娘》是中国戏曲形成的标志。

28、元杂剧体制基本形式为四折一楔子。

29、赵盼儿是《救风尘》中的旦角。

30、崔莺莺是《西厢记》中的旦角。

31、唱、念、打、做被称为传统戏曲的四功。

32、传统戏曲舞台艺术形式为脸谱、髯口、水袖和行头。

33、《天仙配》、《女驸马》是黄梅戏,《梁祝》是越剧。

34、《刘海砍樵》是湖南花鼓戏,《刘巧儿》是评剧。

35、汉代最高学府是太学。

36、传统国画包括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37、先秦时期法家集大成是韩非子。

38、隋代出现了教育专管部门和专管教育官员。

39、宋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为蒙学最优秀教材。

40、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41、古代私学开办得最好的是孔子。

42、《颜氏家训》主张家教要从幼儿时期开始。

43、白鹿洞书院是南宋以后封建社会书院办学楷模。

44、嵩阳书院注重钻研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45、撂荒制是人类农耕史上最古老的一种耕作制度。

46、汉武帝时用井渠法开凿了地下水渠。

47、汉代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

48、农历最后一天称大年三十。

49、汉代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了算盘。

50、关于“八股取士”:①不准各抒己见②不准自由发挥③八部分组成④字数固定⑤试题出自儒家经典。

51、关于“科举考试”:①始于隋唐时期②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③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④内容限于《四书五经》⑤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52、夏代的《夏历》规定以正月为岁首。

53、刺绣成为唐代女子必学手艺。

54、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55、春节风俗有吃饺子、燃放爆竹、贴春联、扫尘。

56、白族、苗族、壮族春节习俗是抛绣球。

57、古代男子20岁时要举行冠礼。

58、古代女子十五六岁时要举行笄礼。

59、中医四诊法是指望、闻、问、切。

60、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的是孔子。

61.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主张的是孟子。

62.稽首是九拜中最隆重的跪拜礼。

63.儒教和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

64.西周时期的官办学校称为国学和乡学。

65、北宋时期大城市戏曲演出场所叫瓦舍和勾栏。

66、传统戏曲角色分生、旦、净、丑四类。

67、传统文化的特质是“和”文化。

68、传统行为举止礼仪要求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坐有坐相。

69、中国造船史上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船尾舵、水密舱壁、车轮舟。

70、传统书法五种字体是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71、大学生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旨在促进大学生科学成长、全面发展。

72、《四书》指《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

73、《五经》指《诗经》、《易经》、《尚书》、《礼记》和《春秋》。

74、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被皇太子称为“第一必读治国教材”。

75、忠君爱国思想是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取向。

76、汉代从西域传入的箜篌和琵琶成为唐代的主打乐器。

77、传统建筑四合院、田螺坑土楼、干栏式、皇家宫殿等。

78、传统文化与人文关怀的焦点是关爱。

二、简答题
1、人文关怀的基本特点:①以人为本②关爱性③发展性④全面性⑤文化性⑥先进性⑦科学性⑧长期性
2、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①古代哲学②古代文学③古代教育④古代科技⑤传统艺术⑥传统戏曲⑦传统节目⑧传统礼仪⑨传统饮食
3、列举古代圣贤仁爱思想: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③关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④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⑤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⑧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⑩孟子日:仁则荣,不仁则辱★①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君子日:学不可以已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④夫尚贤者,政之本也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⑥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⑦故治国,在齐其家⑧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4、《资治通鉴》的经验教训:①继承人人选要谨慎②法律宽严要适度③治国理政取信于民
④以大局为重⑤节约财务⑥加强粮食生产⑦勤于政务、体恤百姓⑧不盲从⑨不贪赃枉法⑩不称职的官员要罢免★①成大事必须经历丰富②人尽其才,物尽其用③居安思危④做人做事分清主次
5、《吕氏春秋》的治国思想:①重视农业生产②关注民生③举荐人才、公平公正④居安思危⑤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⑦推己及人、推今知古⑧以史为鉴⑨面对强敌、以智取胜
6、孔子的教育思想:①学而时习之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⑤有教无类⑥因材施教⑦启发诱导
7、传统礼仪的社会功效:①规范人们的行为②有利于调整和制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③起到稳定与和谐整个社会群体的作用④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手段
三、论述题
1、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①传统文化历史悠久②传统文化涉及的领域众多③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④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传统美德⑤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⑥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尚存的没有断层的优秀文化
2、大学生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①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人文思想和人文素质②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学成长③有利于培养有修养、全面发展的人才④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⑤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是国家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需要,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3、传统节日的历史经验:①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②展示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③体现民族情感和民族认同感④体现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⑤传统节日能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⑥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传承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功能⑦传统节日浓缩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
4、《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感悟:没有“自知”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虽然如此,很多人还是“不自知”。

自知很重要,不但老子说过,孔子也曾谈过。

有很多毕业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就是因为“不自知”。

所以,要善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还有那些方面的不足。

知道这些,才便于作出抉择。

不但要了解自己,还要了解别人。

了解别人,才更有益于沟通与交往。

只有多沟通、多交往,才能增进团结,促进彼此间的人际和谐。

5、《礼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