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气涛动与气候变化-GongDaoyiBiography

合集下载

大气环境变化与全球气候模式

大气环境变化与全球气候模式

大气环境变化与全球气候模式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大。

大气环境变化已经成为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

这里面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了。

本篇文章将探讨大气环境变化与全球气候模式之间的关系。

一、大气环境变化大气环境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之一。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人类已经重新认识到大气环境对其生存重要性。

大气环境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各种天气灾害,如洪涝、干旱、风暴等。

同时,人类的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农业生产等也对大气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燃烧化石燃料、工业废气、车辆尾气、农业化肥等排放出的有害气体会导致大气环境污染。

二、全球气候变化随着大气环境的变化,全球气候状态也在发生改变。

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些明显的现象包括:1. 暖化。

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0.8℃,而且气温上升趋势在加剧。

2. 降水变化。

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都发生了改变。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气象灾害,如洪涝、干旱等。

3. 海平面上升。

全球范围内的海平面已经上升了几十厘米,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还会继续上升。

4. 极端天气事件频繁。

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在上升,如强烈风暴、暴雨、热浪等。

这些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

三、全球气候模式全球气候模式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来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方法。

全球气候模式能够模拟大气、海洋、陆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全球气候模式是全球气候研究的重要工具。

全球气候模式依赖于各种模拟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

模型中包含了各种气象要素的计算方法,如大气压力、湿度、温度、风等。

同时,气候模型还包括大量的地球物理和生命化学的过程,例如大气物质的交换,混合和分散以及吸收和辐射。

这些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

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

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进而引起地球气候系统的变暖。

而大气环流则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就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展开探讨,旨在加深对这一复杂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一、大气环流的基本原理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气体运动模式。

地球表面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在不同的纬度地区,气候和天气条件存在明显的区别。

大气环流的形成与太阳的辐射能量分布密切相关。

太阳射向地球的辐射能量,在赤道附近受到的辐射最多,而两极地区则辐射最少。

这种不均匀的辐射分布引起了温度差异,进而引发大气运动。

大气环流主要包括热带风、温带风和极地风。

热带风位于赤道地区,其特点是热带是全球最为热的地区,太阳辐射能最为集中。

在这个地区,大气受热膨胀,空气向上升起,形成一个气旋。

热带风在向上升起的同时,向两侧流动,形成赤道低压带。

而在赤道低压带的北、南两侧,大气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温带风位于副热带和极地之间的中纬度地区。

在这个地区,空气随着地球自转向东移动,形成了西风带。

温带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西风带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

极地风主要位于两极地区。

在这个地区,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因为两极附近接近极夜状态。

极地风是由两极附近大气的低温和高压形成的环绕两极地区的风。

二、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气候灾难和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温室气体的增加会使得大气层中的温度得到提升,从而改变大气环流模式。

例如,温室气体的增加可以导致极地冷空气向南方移动的速度变慢,这将使得寒冷地区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

其次,大气环流的变化也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

随着大气环流模式的改变,气候变异性增加,降水不均匀分布现象更加突出,从而引发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地球大气环流系统与气候变化

地球大气环流系统与气候变化

地球大气环流系统与气候变化地球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而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地球大气环流系统的基本原理。

地球的大气环流系统是指空气在全球范围内的运动和交换。

它的循环起源于地球的热力差异,主要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温带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等。

这些气压带的形成与太阳辐射的分布有关。

首先,赤道低压带是地球上最热的区域,太阳总辐射能量集中在此处。

由于热空气上升,形成大规模的对流运动,同时导致水汽的升华和降雨形态的生成。

这种气压带的存在和运动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副热带高压带是位于赤道低压带以北和以南的带状高压区域。

这里的空气由于赤道低压带的对流下沉而变得稳定,导致此处天空晴朗和降雨稀少。

副热带高压带对气候有重要影响,例如沙漠的形成和大规模的季风环流。

温带低压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之间,一般处于纬度40°至60°之间的地区。

由于副热带和极地之间的冷暖空气交汇,形成气流的上升和下沉运动,导致大范围的降雨和天气变化。

极地高压带位于地球的南北两极,虽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少,但由于极地冰雪的反射作用,使得此处的气温较低。

这种高压区域的存在对气候系统有稳定的作用,形成了极地气候。

地球大气环流系统的运动不仅受到地形和海洋的影响,还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密切相关。

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等能够吸收和辐射地球的热能,造成地球表面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加剧会导致地球的气候变暖,引发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这导致了全球气温的上升、海平面的上升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冰川的退缩和海洋的酸化威胁着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

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涝、干旱和风暴对农业、林业和城市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大气环流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

大气环流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

大气环流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气候是指特定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而全球气候变化则是指全球范围内气候系统长期的改变趋势。

而大气环流则是指地球上大气层中气体在各个气候带中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方式,包括风、气压、降雨等的变化。

大气环流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一、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是全球气候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地球表面形成的不同气候带,正是由于大气环流的存在和作用。

大气环流系统中的热带风、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西风带等都对全球气候的分布和特征产生着重要影响。

首先,副热带高压带的南、北界线是干旱带和半干旱带的南、北界线。

大气环流的形成导致了这些地区较少的降水,从而形成干旱气候。

例如,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就是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存在,使得降水量减少。

其次,大气环流还影响着地区的温度分布。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和沙漠气候的差异就是由大气环流决定的。

大气环流的西风带南北摆动会影响到季风气候,进而影响到亚洲地区的气温分布。

此外,大气环流也与海洋环流密切相关,两者共同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就是由于海洋和大气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它会导致全球气候出现明显的异常。

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使得海洋表面温度升高,进而改变大气环流的格局,影响全球气候系统。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也会对大气环流产生一系列影响。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大气环流系统和风的分布也会发生改变。

首先,全球变暖导致的极地冰雪融化会增加海洋表面的深蓝色区域,进而改变全球的辐射平衡。

这种改变会产生热源或冷源,进而对大气环流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北大西洋风暴槽的变化可能导致暖湿空气向北极输送,进而影响到北极地区的大气环流。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也会导致大气环流系统的变化,进而引起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例如,随着气候变暖,副热带高压带可能会向赤道移动,影响到降雨带的位置,进而引起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加。

人教版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全球气候变化优秀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全球气候变化优秀ppt课件

直经 公 接济 众 控手 参 制段 与
节生固 能物碳 技能技 术技术

人教版必修一第 地二 球章 上地 的球 大上 气的 全大 球气第 候4变节化全优球秀气p候pt变课 化件(共2 6张PPT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探究二:
气候变暖可能有哪些影响?
沙土
冰块
灯泡持续照射一段时间后,玻璃槽里会出现什么现象?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 节全球 气候变 化(共2 6张PPT )
练一练
人为原因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 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地质历史时期:气温、降水波动变化
人教版必修一第 地二 球章 上地 的球 大上 气的 全大 球气第 候4变节化全优球秀气p候pt变课 化件(共2 6张PPT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 近代的气候变化
气温总体变化:上升
图 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与砍伐
F
B
EG
AD
H
C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 节全球 气候变 化(共2 6张PPT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提高能源效率
控制水田、垃圾场 甲烷排放
人教版必修一第 地二 球章 上地 的球 大上 气的 全大 球气第 候4变节化全优球秀气p候pt变课 化件(共2 6张PPT )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28张ppt)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28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必修1 》第二 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28张ppt)
第二章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必修1 》第二 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28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必修1 》第二 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28张ppt)
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全球 1 控制温气室候气体变排暖放 ?
提高自身素质和环保意识,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
2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全 球 气 候 的 长 期 演 变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必修1 》第二 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28张ppt)
特点
一直处于波动 变化中 冷暖干湿相互交 替
全球气候变化是有 规律的自然现象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必修1 》第二 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28张ppt)
低纬地区减产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必修1 》第二 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28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必修1 》第二 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28张ppt)
不利影响
直对接生后态果系将统是制的约影我响国目前能源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1.物种:北极熊、珊瑚礁、热带雨林等大量死亡, 生物多样性受损害。 2.海洋渔场:某些渔场可能会消失,而另一些渔场 则可能扩大。

大气物理学与气候变化

大气物理学与气候变化

大气物理学与气候变化大气物理学是研究大气环境和大气现象的科学,它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基础。

气候变化是环境保护的热门话题,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人口增长的加速,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气物理学角度探讨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并介绍一些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

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气候系统内部的自然变化是气候变化的基础,而人类活动则加速和放大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下面我们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别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

自然因素气候系统内部的自然变化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太阳辐射、地球轨道和海洋循环。

太阳辐射是驱动地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能量来源,当太阳辐射变化时,地球的气候也会受到影响。

地球轨道的变化会改变太阳辐射的接受量,而海洋循环则是全球气候系统中调节温度和海平面变化的重要因素。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得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迅速上升。

红外辐射没有被大气层完全吸收,而是被反射回地球表面,从而产生温室效应。

而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就像给地球“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毛衣”,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从而导致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且涉及到人类的一切活动。

下面我们从自然环境、农业和人类健康三个方面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

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全球气温上升导致冰川消融和海平面上升,这将导致沿海城市和小岛国家面临淹没的风险。

气候变化也会导致干旱、洪涝和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

农业气候变化影响了全球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温度上升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土壤水分、地面水源和灌溉能力将发生变化,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和经济效益下降。

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是指地球上某一特定区域长时间内所表现出来的气候状态和特征。

而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不断循环的气流,主要由地球自转和纬度差异所驱动。

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气候变化指的是长时间尺度上气候系统的变化,包括气温、降水、气压、风向等方面的变化。

气候变化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加,人为因素逐渐成为了主要因素。

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首先是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发展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大气环流的形成受地球旋转、太阳辐射角度、地形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大气环流不同,从而使得不同区域的气候状态也不同。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就是由于地球上赤道附近的大气环流导致的。

其次,气候变化会对大气环流产生反馈效应。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和气候格局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反过来改变大气环流的形态。

例如近年来北极海冰持续减少,这导致北极地区的气温明显升高,而这又会改变北极地区的大气环流,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

不仅如此,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还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大气环流的不平衡和变化,往往是气候变化的先兆,而气候变化又会进一步加剧大气环流的深度和强度的变化。

例如,亚洲季风气候和厄尔尼诺现象,都是由于大气环流的异常导致的。

因此,研究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对于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非常重要。

同时,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指导区域环境和生产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复杂,特别是人为因素介入后,很难进行简单的预测和模拟。

因此,需要多学科领域的联合研究,从简单的物理场模型到复杂的区域气候模式,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

总之,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将会持续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需要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和理解,促进人类和地球环境的和谐共处。

大气物理学中的气候变化

大气物理学中的气候变化

大气物理学中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大气物理学成为一个焦点领域。

有关大气物理学中的气候变化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的过程和机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大气是地球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的气体浓度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些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

大气物理学家通过对这些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发现它们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气物理学家也利用数值模拟模型研究气候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利用模型可以模拟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并帮助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模型可以模拟大气动力学、辐射变化等基本物理过程,进而推断未来的气候场景。

大气物理学家还使用遥感技术来了解气候变化的情况。

使用遥感技术可以卫星上测量大气中的温度、水汽、云覆盖率等重要参数,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例如,追踪特定地区的卫星测量数据,可以观察到污染物对地球平均温度的影响。

大气物理学家已经发现,温室气体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还能观察到相关的气象现象的变化,如从热带到极地的风速变化,大气中云层、湍流等现象的变化。

这些变化的研究可用于预测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在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大气物理学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对策。

例如,通过研究温室气体的浓度,提供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等措施。

同时,加强监测和研究气候变化,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大气物理学正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

与此同时,大气物理学家的工作也变得日益重要。

他们通过深入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的机制和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情况,为制定科学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必要的支持。

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

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

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气候变化正在逐渐凸显。

尤其是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涝、干旱、热浪等,也让人们意识到大气环流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和特征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的水平和垂直气流以及它们所形成的风和气压的总体运动。

其中,主要的大气环流包括赤道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东风带等。

这些大气环流的产生与地球的形态和自转有关,也与太阳辐射和地球的物理特性等因素有关。

大气环流的特征主要包括:1.地球自转造成的科氏力使得大气流动产生所谓的雅可比转动,即气流向东转动,使得从热带到极地的气流形成了三大细胞结构;2.受双极地低温和高温带的影响,南北半球产生了季风作用,使得气候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3.无论是大尺度的环流还是小尺度的局地气流,都可以影响到地球上的天气和气候。

二、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大气环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人类活动所排放出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可以改变大气组成,从而影响到大气环流;另一方面,大气环流的变化也会反过来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1.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例如,在南极洲东部出现的极地振荡现象,会导致更多的冷空气向中纬度地区移动,从而引发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

此外,赤道西风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等因素也会对全球气温的变化产生影响。

2.人类活动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会影响到大气组成,从而改变大气环流。

例如,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进而影响到副热带高压和赤道西风等大气环流的形成和运动。

这些影响将会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目前,有关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

例如,利用卫星数据和大气模式等方法,科学家们可以对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进行更为精细的模拟和预测。

同时,不断提高的观测技术也为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全球气候变化与大气环境保护PPT教学课件

全球气候变化与大气环境保护PPT教学课件

产业结构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一般来讲,从一个区域产业结构 的比重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越大, 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 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收入继续提高后,劳动力便会 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会遵 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 化的规律。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合理地开采和利用,会造成 区域环境的巨大破坏。
1. 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问题
2. 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地面塌 陷)
1、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南 水 北 调 工 程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受水区域的 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带来可能
1. 为受水区域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 2. 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水源调入区的
• 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总是从对区域环境的 某一因素产生影响开始,进而引起整个区 域环境的改变。(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 点)
1、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 物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资 源
就是利用各种自然
土 资源进行建设的过
地 资
程。

矿产资源
水资源
城荷黑市兰岱化风发沟车展露((磨深天房圳煤罗或湖矿发1电98)3年)
水源 区
下游
中游、 水
上游、金沙江及其
库、 水库
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供水
下游地区;
区 下游地区; 流

平原; 地区; 下游
地区
评 优 有 可以利用, 可 价 点 工程量 较小;前期
投资少、工期短,
供水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 北、西北,可 供 水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环境变化专业龚道溢、杨静全球气候变化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环境变化专业龚道溢、杨静全球气候变化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环境变化专业龚道溢、杨静全球气候变化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一、专业的设置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招收博士生30人,下设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全球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学,共5个专业。

全球环境变化专业下设龚道溢、杨静的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科学、物理、数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优先;周涛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地球系统模拟,导师有丑洁明、董文杰、韦志刚、延晓冬、袁文平。

本专业拟招生5名二、考试的科目全球气候变化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11大气物理学或2049自然地理学③3046气候学概论三、导师介绍龚道溢,男,1969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教授。

杨静:副教授,研究领域:大气科学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

大气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大气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大气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全球气候持续变化,气温上升,
海平面上升,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灾难性后果越来越严重。


些气候变化影响着所有生物,尤其是人类,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
很大的威胁。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大气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之间
的关系,以便制定对策来应对气候变化。

大气环境主要由大气气体、气体化学和气候影响三部分组成,
其中大气气体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超过99%的大气气体都包含
氮(78%)和氧(21%),而其他气体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气氧化物等。

这些气体能够吸收太阳的热量,所以有助于
地球上的生命活动。

然而,过量排放的工业和汽车废气增加了大
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一步提高了地球表面的温度,这是气候
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地球,同时也会影响到人类和其他生物。

强烈的气候变化会导致干旱、洪水、海平面上升、暴风雨等灾难
事件,而这些事件都能够对人类造成严重影响,如破坏家园、导
致饮水和粮食短缺、引起疾病、增加死亡率等等。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必须采取措施来降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如推广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节约,加强对工业排放的监管,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政策等等。

此外,每个人都可以采取一些小举措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如减少
使用塑料袋,骑自行车或步行代替开车等等。

总之,大气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我们必须
采取行动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损害,以保护我们的星球和人类的
未来。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认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3.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4.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5.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特征、原因及应对措施。

2. 教学难点: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具体影响。

3. 采用讨论交流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气候变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思考。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特征及其衡量指标。

3. 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具体影响。

4. 探究气候变化的原因: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5. 讨论应对措施:让学生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和措施,并进行交流讨论。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2. 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特定区域(如沿海地区、内陆干旱地区等)的影响,分析不同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3. 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

气候变化与全球生态系统互动

气候变化与全球生态系统互动

气候变化与全球生态系统互动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而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又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

首先,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在于温度的升高。

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地球的平均气温正在上升。

这导致许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不断面临生存挑战,因为它们无法适应过快的气温变化。

例如,极地地区的冰盖正在快速融化,给北极熊等极地生物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而热带地区的珊瑚礁受到海水温度的升高和酸化的双重压力,造成了珊瑚白化和死亡现象。

其次,气候变化还会引发更频繁和更剧烈的极端天气事件。

全球变暖导致了气候系统的紊乱,增加了暴雨、洪水、干旱和风暴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物种的适应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例如,极端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的流失,影响农作物和植物的生长,进而引发生态系统的崩溃。

第三,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

砍伐森林、湿地的消失和过度开垦土地等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碳循环的不平衡,加速了气候变化的进程。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二氧化碳吸收器之一,但是目前全球森林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在减少,导致更多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

湿地的破坏也会导致大量的甲烷气体从湿地中逸出,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

此外,海洋是全球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对全球气候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温度升高和酸化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温度升高会引发珊瑚白化,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和适应能力。

海洋酸化则会破坏海洋食物链,威胁到众多海洋物种的生存。

面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国际社会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首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降低全球温度升高的关键措施。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减排目标,并采取措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气候变化与全球生态系统互动

气候变化与全球生态系统互动

气候变化与全球生态系统互动近年来,气候变化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气候变化指的是长期时间尺度上的气象要素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系统变化。

气候变化不仅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也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气候变化与全球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和互动。

全球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群体与其非生物环境的互动。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互动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升高,全球生态系统中许多物种的繁殖和生存条件发生了改变。

例如,极地和高山地区的冰川融化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这对于许多依赖冰雪水源的动植物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另外,温度升高也导致了生物的分布范围发生变化,某些物种可能会向更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迁移,而某些物种则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而面临灭绝的风险。

此外,气候变化还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影响。

由于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生境的破坏和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可能会加快,许多物种面临着濒危状态。

其次,气候变化间接影响着全球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

全球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如水净化、土壤保持和碳吸收等。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的加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受到了威胁。

例如,森林作为重要的碳储库和氧气供应者,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林火频繁发生,导致了大量的森林资源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

另外,全球变暖也导致了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面临的风暴潮、海浪侵蚀和海水入侵等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威胁到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和生计。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全球生态系统,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各国共同签署了《巴黎协定》,承诺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气候变化适应和脆弱的生态系统的保护。

其次,加强全球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修复、植树造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式,提高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

生态气候学与全球变化

生态气候学与全球变化

生态气候学与全球变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和人类活动方式的改变,生态系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为了应对全球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生态气候学。

生态气候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学科。

生态系统是指一个生物群落内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

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变化将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运作,而气候是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要素之一。

生态气候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是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机制和过程。

为了理解这种响应,我们需要对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要素、非生物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我们还需要研究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间的反馈机制。

从全球变化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对生态系统各个方面的变化进行研究。

这些方面包括气候与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碳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循环以及生态系统与化学元素循环之间相互作用等。

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过程中,生态气候学的核心任务是调查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生态气候学所研究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多种非气候因素影响。

在研究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例如,人类活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生态气候学的研究对于应对全球变化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生态气候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并可以预测未来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

这些预测结果是我们理解和解决全球变化带来的挑战的重要参考。

总之,生态气候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它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并为应对全球变化提供重要参考。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生态气候学,以应对全球变化带来的挑战。

第五章气候与全球变迁-中国文化大学大气科学系

第五章气候与全球变迁-中国文化大学大气科学系
由於大氣中的CO2可溶於水而形成碳酸溶液 (H2CO3),正常的雨水即為弱酸性 (pH = 5.6)。
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SO2與NO2,亦可與水反應 而形成硫酸 (H2SO4) 與硝酸 (H2NO3),使雨水酸 度增至pH = 5.3以下,即為「酸雨」(acid rain)。
酸性物質的排放,主要以重工業較密集的區域為 主,例如:美國東部、西歐、以及東北亞 (日、韓) 等地。另外一些高污染的工業區,例如:東歐、 中國大陸,排放量亦偏高。
199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Molina、Rowland、 以及Crutzen等三人共同獲得。
由於CFCs的禁用,CFC-11與CFC-12在大氣中的 的濃度於1990年代逐漸趨於穩定,不再上升。
儘管如此,由於CFC的長生命期,南極的臭氧洞 仍將繼續每年出現,最快也要大約50年後,才能 恢復到CFC出現之前的情況。
CFC逸散至平流層後,一旦暴露在紫外線中,就 會被分解而釋出其中的氯原子 (Cl),並快速發生 以下的化學反應:
Cl + O3 → ClO + O2 ClO + O → Cl + O2 第一式表示氯原子會破壞臭氧而產生氧化氯 (ClO) 與氧分子,第二式表示氧化氯會再與氧原子結合 而還原為氯原子與氧分子,因此不但妨礙了臭氧 的形成,且可以再繼續去破壞其他的臭氧。
自1970年代以來,工業先進國家 (如美國、英 國、加拿大、日本等) 紛紛開始改善SO2的排放, 因此排放量逐漸下降。
全世界的SO2總排放量卻仍持續上升,因開發中 國家的經濟快速發展,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但對 於污染防制的投資卻仍普遍不足所致。
若是工廠排放的煙囪很高,酸性物質仍可被傳送 至下風較遠處 (約數百公里),而造成其他國家或 地區的酸雨。例如:加拿大東部的酸雨由美東的 污染、北歐的酸雨則因英、法、德等國的污染而 來。台灣的酸雨則有部分由大陸地區所造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龚道溢,王绍武. 大气环流因子对北半球气温变化影响的研究.地理研究,1999, 18(1):31-38大气环流因子对北半球气温变化影响的研究*龚道溢王绍武(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00871)摘要大气涛动很好地表现了近地面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对广大区域气候要素有重要影响。

首先分析了北大西洋涛动(NAO)、北太平洋涛动(NPO)和南方涛动(SO)对北半球气温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

冬季大气涛动对温度方差贡献主要是在低纬和中高纬大陆地区及北太平洋部分区域,40 N以北大部分陆地总的贡献率达30%以上,热带3/4地区也在30%以上。

近百年气温和大气涛动关系表明,三个涛动对北半球冬季、夏季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贡献分别达31.8%、2.6%和12.8%,也是以冬季影响最大。

用大气涛动可以解释近20多年来气温上升的很大一部分方差,这说明可能在原有气温上升的趋势上,由于叠加了近期大气涛动引起的气温变化,所以才形成了70年代末以来的加速变暖现象。

关键词大气环流气温北半球1前言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候有增暖的趋势,尤其是70年代末期到现在,全球变暖有加速增强的迹象[1]。

全球变暖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区域的不一致性,有些地方温度上升,而有些地方则下降。

这种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内在结构,而这种结构与大气环流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要更好地理解全球变暖现象,必须要了解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尤其是近地面大气环流因为对区域气候要素的变化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所以更受重视。

基于海平面气压分析而定义的大气涛动,可以很好地反映近地面大尺度大气环流的本质特征,是表征对流层下部大气环流的基本指标之一。

许多研究指出大气涛动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作用:Hurrell和van Loon[2],Hurrel[3]等指出最近北大西洋海表温度(SST)的变冷及欧亚大陆的变暖,几乎全可由北大西洋涛动的变化解释,而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率的近三分之一也可由北大西洋涛动的变化得到解释;Yulaeva和Wallace[4]发现全球低纬和中高纬对流层温度都与ENSO(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只是气温响应时间比ENSO约落后3个月,而且低纬响应幅度大,中高纬响应幅度小。

Wallace等[5,6]认为IPCC所评估的最近的加速增暖部分几乎全都是由ENSO和北大西洋涛动的年代际变化分量所造成的,因此加速增暖必然不能持久。

如果ENSO和北大西洋涛动的位相在下一个年代反过来,即使是目前中等强度的全球增暖趋势都将被抵消,高纬大陆冬季气温将下降。

不仅是北半球,最近的工作也表明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气温变化与南极涛动有密切的关系[7]。

本文将对影响北半球的三个大气涛动(即北大西洋涛动(NAO)、北太平洋涛动(NPO)和南方涛动(SO))对北半球气温变化影响的区域差异,以及在近百年气温变化中大气涛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方法一个特定地区气温的变化可能同时与多个大气涛动有关,而各个不同的涛动影响区域气温的方式和途径又不相同。

因此,既要研究各个大气涛动总的影响效果,又有必要研究各个大气涛动的独立贡献。

以往的研究,多是利用合成图方法来同时讨论多个涛动的可能影响,即通过对比不同涛动在极端情况下气温变化异常区的范围和强度,以此来发现受不同涛动影响的共同响应和不同响应区域。

如果同时考虑多个大气涛动,用合成图方法将是一件十分烦琐的事情,而且,也并不能保证将各个涛动的影响相互区分开。

这里我们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同时考虑三个大气涛动对北半球平均气温的影响。

对于某一格点,有标准化序列Y i (代表气温),X 1i (NAOI ),X 2i (NPOI ),X 3i (SOI ),根据多元回归理论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 i ∧=b 1X 1i +b 2X 2i +b 3X 3i式中i=1,…,n, 为时间长度,b 1、b 2和b 3为回归系数。

可以证明: c 2=b 1r 1+b 2r 2+b 3r 3r 1、r 2和r 3分别为气温与NAOI 、NPOI 和SOI 的相关系数,c 为复相关系数。

此式左端代表三个大气涛动对此格点气温方差的总贡献,右端第一到第三项分别为NAO 、NPO 和SO 对此格点气温方差的解释率,此法消除了它们之间对气温可能存在的共同影响,是各个涛动对气温方差的独立贡献。

3大气环流对对流层下部气温的影响本节分析所用资料都使用再分析资料(NCEP NCAR CDAS-1),包括月平均海平面气压(MSLP ),1000hPa 高度和500hPa 高度,都取10︒经度×5︒纬度格式。

时间从1974年1月到1996年12月。

再分析资料为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一套较为可靠、系统和完整的资料,目前“再分析”资料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8]。

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AOI )和北太平洋涛动指数(NPOI )都按季节不同,根据再分析的MSLP ,选择气压变化方差最大的中心,使用相应两个中心附近多个格点平均海平面气压的差来定义1) 。

南方涛动指数(SOI )为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缩写CPC)每月在“气候预测公报”上公布的数据。

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101-11-4-224ab c图1大气涛动指数序列(3个月滑动平均值,a:SOI b:NAOI c:NPOI )Fig.1 Atmospheric oscillation indices(a:SOI, b:NAOI, c:NPOI)由于气压场和高度场的空间连续性好,利用500-1000hPa 的厚度来代表对流层下部的平均气温,可以弥补地面站点气温受局地因素影响过大,以及海洋上资料不足等不利因素,对较大尺度范围和对流层下部整体的气温变化代表性更合理。

所以,首先分别计算三个大气涛动指数与各格点500-1000hPa厚度的相关,再利用多元回归方法计算各格点500-1000hPa厚度变化方差中各个大气涛动的独立贡献。

由于NAO和NPO的定义中使用的格点位置是随大气活动中心的变化在冬半年和夏半年有差别,所以这里也分别对冬季和夏季进行分析。

冬季,当NAO强时,加拿大东北及格陵兰地区气温将下降,而从美国中部向东到东欧及西伯利亚广大地区气温都将上升,而北非也将下降。

这种相关分布型与NAO对温度方差的独立贡献分布是一致的,这说明这些地区温度的上升或下降的环流因子中主要是受NAO的影响。

图2冬季北半球500-1000hPa厚度场与(a)NAOI,(c)NPOI和(e)SOI的相关系数,以及(b)NAOI,(d)NPOI 和(f)SOI分别对厚度场方差的独立贡献百分率(a,c中大于0.4,e中小于-0.4的区域阴影标识;负值用虚线表示)Fig.2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winter 500-1000hPa heights and (a)NAOI,(c)NPOI and (e)SOI;variance explained by (b)NAOI,(d)NPOI and (f)SOI also contoured in percentage.冬季NPO和SOI同500-1000hPa厚度的相关分布特征很相似,太平洋-北美区主要的相关高值中心位置比较一致,且都呈PNA型,而在热带印度洋及非洲也是相关高值区;二者与温度关系所不同的是各自相关中心的符号相反。

这说明NPO和SOI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

但是,从它们各自对温度的独立贡献来看,二者影响的区域相差很大。

从图2中可以很清楚看出,NPO主要的贡献区在北美西部及北太平洋;而SOI的贡献则主要在20︒N以南的低纬区,见图2。

图3 NAOI、NPOI和SOI对500-1000hPa厚度场的总方差贡献百分率(a:冬季, b:夏季) Fig.3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by all NAO, NPOI and SOI for northern hemispheric 500-1000hPaheights(a:winter, b:summer).夏季情况则与冬季有很大不同。

三个涛动对温度的贡献的区域性更加明显,NAO 主要对北美和西欧、北非的个别地区;NPO主要对北太平洋和北美个别地区;SOI主要对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温度产生影响。

从空间尺度看,NAO和NPO大大小于冬季。

不过SOI的贡献分布型及范围则大致与冬季相似。

三个大气涛动的总贡献,冬季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低纬地区、中高纬大陆及北太平洋部分区域,40︒N以北大部分大陆地区总解释率都在30%以上,20︒N以南近3/4地区解释率也都在30%以上。

夏季除热带太平洋区域有较高解释率外,大气涛动对热带外地区温度方差的解释率都很低,仅仅有分散的个别区域如北美东北等解释率较高,有30%左右,见图3。

因此,从半球大尺度来看,大气涛动对北半球对流层下层气温的影响,主要在冬季低纬和中高纬的大陆。

夏季仅仅是对热带太平洋地区有一定影响。

4大气环流对地面气温长期变化的影响上节分析表明大气涛动对北半球气温的影响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对近百年来北半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又有多大贡献呢?研究这个问题首先需要长的气温和涛动指数序列。

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全球气候实验室与环境研究实验室气候分析中心,利用全球历史气候网(GHCN)站点资料[9],联合整编了全球格点气温资料,格式为5︒经度×5︒纬度,时间从1851年1月到1993年12月[10]。

因此,由这套资料计算得到近百年北半球及各纬圈平均气温序列。

涛动指数包括1873年以来的NAOI和NPOI1),及文献[11]的SOI序列。

对北半球平均气温及大气涛动指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季节间也有很大不同。

对气温方差的贡献主要是在冬季。

三个大气涛动可以解释近百年来北半球冬季平均气温变化方差的31.8%,其中NAOI和SOI贡献最大,分别占16.1%和14.5%;而年平均气温则只能解释12.8%;夏季仅为2.6%,见表1。

当然,如上节分析的结果一样,SOI 对热带地区的突出贡献在近百年的长序列中也表现得很清楚,SOI对0-20︒N冬季、夏季及年平均气温方差的贡献率分别为25.2%、11.8%和28.4%,说明SOI对热带地区气温的影响在全年都是比较显著和稳定的。

不仅如此,SOI对热带外区域气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冬季可解释20︒N-90︒N平均气温方差的12.0%,占3个大气涛动总解释率的39.6%。

因为大气涛动对冬季气温的贡献最显著,所以用三个大气涛动对0-20︒N、20︒N-90︒N及0-90︒N的平均气温进行拟合,见图4,观测气温近百年气温的上升趋势明显,北半球平均上升率为0.40︒C/100年,而拟合的气温上升趋势仅仅为0.14︒C/10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