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1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1)
M bl
r Mb
Mu c
l ib M bl l r ( M cu M cl ) ib ib r ib r M b l r ( M cu M cl ) ib ib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D值法 六、梁剪力、柱轴力等 同用分层法进行竖向荷载下内力计算,即:
取各梁为隔离体,由平衡关系 求得梁端剪力。
15.81kN 27.39kN 31.77kN 22.33kN
A2
15.81kN
B2
59.16kN
C2
22.33kN
29.01kN 20.89kN
72.36kN 33.11kN 38.67kN
35.53kN 28.83kN
A1
49.9kN
B1
144.14kN
C1
64.36kN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分层法
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双 向 板
双向板
单
向
板
用分层法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框架在水平荷载(风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视为均匀分布,风压高度变 化系数按框架顶部标高确定。
进一步将均布荷载简化为作 用在梁柱节点上的水平集中力。
框架在水平荷载(风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用反弯点法或D值法进行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梁端截面: M max、 M max、Vmax
跨中截面: M max
M max 及相应的N和V
Nmax及相应的M和V
N min及相应的M和V
六、框架结构的结构构件设计
1、排架柱的计算长度l0(见教材表13-2) 2、框架节点的构造要求
A2 15.81
B2 59.16
C2 22.33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 (1)
矿井联系测量一、目的和任务矿井联系测量就是将地面上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坐标系统传递到井下的测量。
目的就是使地面和井下测量控制网采用同一坐标系统。
联系测量的主要任务是:(1) 确定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边的坐标方位角; (2) 确定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点的平面坐标x 和y ; (3) 确定井下水准基点的高程H 。
二、地面近井点的测设(1)地面近井点的精度要求 ⒈近井点测量精度的要求近井点可在矿区三、四等三角网、测边网的基础上,用插网、插点和敷设经纬仪导线,及GPS 等方法测设。
对于一般网型,近井点的精度,对于测设它的起算点来说,其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7cm ,后视边方位角中误差不得超过±10″。
GPS 测量必须按照1992年我国测绘局发布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进行,近井点可以采用D 级和E 级测设。
⒉井口高程基准的精度要求井口水准基点的高度精度应该满足相邻井口间进行主要巷道贯通的要求,由于两井间进行主要的巷道贯通时,高程上允许的误差是=0.2m z m ±允,则其中误差为=0.1m z m ±,一般要求两井口水准基点相对的高程中误差引起的贯通点K 在z 轴方向上的偏差中误差不超过m3z±=±0.03m。
所以近井点高程测量,可以应该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测设。
(2)近井点布设方案本次近井点(水准基点)通过GPS进行布设,使用Trimble5800、5700GPS接收机,利用国家四等控制点为起算点,采取插网方式建立矿井E级GPS近井网,布网形式为同步图形扩展式。
测设了主井近井点坐标和高程。
三、立井定向《煤矿测量规程》规定的联系测量的主要精度要求实际定向精度与规程限差要求3.1两井定向方案本次设计方案的矿山有主井和副井各一个,因此投点时在两个井筒内各挂一根垂球线,采用单重稳定投点。
投点时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减小投点误差,这些主要措施包括:<1>定向时最好停止风机运转或增设风门,以减少风速;<2>采用小直径、高强度的钢丝,建议采用80kg重的垂球,并将垂球浸入稳定液中,并在大水桶上加挡水盖以减少滴水对垂球的影响。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1)
目 录一、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 1 1.1、地质与水文资料 ................................... 1 1.2、桩、墩尺寸与材料 ................................. 1 1.3、荷载情况 ......................................... 1 二、任务和要求 ........................................... 2 三、计算 ................................................. 3 3.1、桩长的计算 ....................................... 3 3.2、桩的内力计算 ..................................... 4 3.2.1确定桩的计算宽度b1 ........................... 4 3.2.2计算桩的变形系数 ............................ 4 3.2.3计算墩柱顶外力i i i M Q P 、、及局部冲刷线处桩上外力00M Q P 、、 (4)3.2.5局部冲刷线以下深度z 处横向土抗力zx P 计算 ....... 6 3.2.6桩身配筋计算及桩身材料截面强度验算 ............ 7 3.2.7柱顶纵向水平位移计算 ......................... 9 四、参考资料和现有基础条件(包括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等) 10 致谢 . (10)一、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1.1、地质与水文资料地基土为密实细砂夹砾石,地基土水平向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地基土的桩侧摩阻力标准值(土层单一,故桩侧摩阻力标准值用表示);地基土内摩擦角,粘聚力;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土重度(已考虑浮力);一般冲刷线高程为335.34m,常水位高程为339.00m,局部冲刷线高程为330.66m。
幼儿园中班教案《滴答滴答》课程设计(1)
幼儿园中班教案《滴答滴答》课程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幼儿数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时间的认识”,具体内容为“滴答滴答”单元,详细内容包括时钟的认识、钟面的布局、认识整点和半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时钟,了解钟面的布局,知道时针、分针的名称及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时间观念。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认识整点和半点,能够准确地读出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时钟,了解钟面的布局,知道时针、分针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模型、教学挂图、磁性教具。
学具:幼儿用时钟、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时钟,引导幼儿观察时钟的形状、颜色和指针。
(2)让幼儿模仿教师操作时钟,感受时钟的转动。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时钟的构造,介绍时针、分针的作用。
(2)通过挂图展示,让幼儿认识整点和半点。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时钟,演示调整到不同的时间,让幼儿读出时间。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例题,分析时钟的指针位置,讲解如何准确地读出时间。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给出一个时间,让幼儿调整时钟模型,达到教师所示时间。
(2)幼儿互相交流,检查时钟调整是否正确。
5. 小组活动(5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个时钟,让幼儿合作完成时钟的调整。
(2)小组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调整时钟的速度最快、最准确。
(2)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鼓励表现优秀的幼儿。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时钟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名称。
2. 在黑板上画出整点和半点的钟面,并标注时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时钟,并写上自己喜欢的时间。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时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时间,如作息时间、电视节目时间等,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
钢结构课程设计1
4、变截面柱在刚架平面外的整体稳定计算
变截面柱的平面外整体稳定应分段按下式计算: (10) 式中 φ y——轴心受压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系数,以小 头为准,按GB 50017规范的规定采用,计算长度 取侧向支承点的距离。若各段线刚度差别较大, 确定计算长度时可考虑各段间的相互约束; N0——所计算构件段小头截面的轴向压力; M1——所计算构件段大头截面的弯矩; β t——等效弯矩系数,按下列公式确定: 对端弯矩为零的区段
对两端弯曲应力基本相等的区段β t=1.0 N′Ex0——在刚架平面内以小头为准的柱参数;
φbγ——均匀弯曲楔形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对双轴对称的 工字形截面杆件:
(11) (12) (13)
A0、h0、Wx0、t0——分别为构件小头的截面面积、截面高度、
截面模量和受压翼缘截面厚度; Af——受压翼缘截面面积; i′y0——受压翼缘与受压区腹板1/3高度组成的截 面绕y轴的回转半径; l——楔形构件计算区段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取 支撑点间的距离。
(5)
式中 Ae ——有效截面面积; MNf——兼承压力时两翼缘所能承受的弯矩。
3、刚架柱整体稳定计算
1)变截面柱在刚架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按下列公式计算:
(6)
式中 N0——小头的轴线压力设计值; M1——大头的弯矩设计值; Ae0——小头的有效截面面积; We1——大头有效截面最大受压纤维的截面模量; φxγ——杆件轴心受压稳定系数,按楔形柱确定其计算长 度,取小头截面的回转半径,由GB 50017规范查得; βmx——等效弯矩系数。由于轻型门式刚架都属于有侧移 失稳,故βmx=1.0; N′Ex0——参数,计算λ时回转半径i0以小头截面为准。 (7) 当柱的最大弯矩不出现在大头时,M1和We1,分别取最大弯 矩和该弯矩所在截面的有效截面模量。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一、前言空气质量关系到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大气污染已经成为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掌握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本文将通过课程设计来探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学习者在掌握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
通过此设计,学习者将能够掌握以下内容:•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学习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的制定方法,掌握雾霾天气应急预案的制定;•学习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和管理系统的建设。
三、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知识•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及其评价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限制。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的制定方法•雾霾天气应急预案制定;•大气污染治理规划编制。
第三部分: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硝技术;•动力煤污染物治理技术。
第四部分: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和管理系统的建设•大气污染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和管理系统的建设。
四、课程设计要求1.在学习后,学生应该熟悉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并能够应用相关的知识和技术;2.学生需要完成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的制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以及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和管理系统的建设等任务,并撰写实验报告;3.学生需要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任务,按时提交实验报告。
五、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要素全文(1)
课程设计的要素全文(1)课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意义重大。
其本质是从教学目标出发,制定一套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方案,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实际能力。
而为了使课程设计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了解课程设计的要素。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和出发点。
它必须准确、明确和一个正确的层次结构,教师需要根据学科标准、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学目标所涉及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内容。
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分析,确定必要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适合教学目标。
三、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达到教学目标的的6大学习过程,包括激发兴趣,引导探究,知识归纳,佐证例证,情景演绎和情感体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思考水平、学习兴趣和个性差异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诊断、分析和反馈,以便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地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教师应制定教学评价标准,通过小组讨论、综合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评、做中改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
五、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指教学活动所处的场所和学习条件。
教学环境应该充满活力、舒适、安全和具有启发性,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和适度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六、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指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用于教学活动的教育物品、设备、资料等,及提供教育服务的各种机构和组织。
教师需要良好的教学资源,以支持教学目标的完成,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总之,课程设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掌握全面的素质和技能,并对课程设计的要素有一个清晰的理解,灵活地运用它们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养具有未来竞争力的人才。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1]
6、公共关系协调技巧 7、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8、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9、公共关系礼仪规范 10、公共关系文书写作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1]
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尽量减少理论知识
突出技能性、实用性内容 随时增加新内容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1]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
任务导向的团队学习
教学做一体化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1]
1、燕京(浙江仙都)啤酒有限公司 2、丽水百货大楼 3、丽水晨晨纸业有限公司 4、丽水苏宁电器 5、世纪联华丽水罗马店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1]
任务导向团队学习活动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1]
任务导向团队学习活动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1]
技能竞赛的推动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1]
全市创业大赛一等奖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
2020/11/5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1]
说课提纲
课程教学的依据 课程教学总体思路 课程教学的具体做法
课程质量保障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1]
一、课程教学的依据
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
不同专业人才的基本职业能力 现代人的基本素养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1]
(一)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能力分析
签字仪式实训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1]
宴请实训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1]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
笔试与操作结合 期末与平时结合 教师与学生结合
培养应用能力 培养学习习惯 培养协作精神
综合考核知识、技能、
教学团队 教学条件 网络环境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1]
主要 能力
调研 能力
专业能力
推销 能力
课程设计任务1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某五层砖混结构办公楼其平面、剖面如图。
图中梁L-1截面为b c×h c=200×550mm2,梁端伸入墙内240mm,一层纵墙为370mm,2~5层纵墙厚240mm,横墙厚均为240mm。
墙体拟采用双面粉刷并采用MU10实心烧结粘土砖,1、2层采用M10混合砂浆砌筑;3、4、5层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
根据地质资料表明,地下水位标高为-0.950m,基础底面标高为-0.195m,此处的地基承载力为150MPa。
该地区的基本风压值为W0=0.55kN/m2。
二、设计要求1、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2、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3、熟练掌握各种方案多层房屋墙体设计及墙、柱高厚比验算方法;4、熟悉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5、熟悉过梁、挑梁的设计计算;6、掌握墙体设计中的构造要求,确定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7、熟悉基础结构设计;8、掌握绘制结构施工图。
三、设计期限:两周四、参考资料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3.砌体结构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某高校一四层砖混结构教学楼,其平面图如图所示,内外墙均为240mm厚,墙体拟采用MU10烧结多扎砖,一、二层采用M10混合砂浆,三、四层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室内外高差为450mm,基础埋深为800mm,拟定除底层层高为3.9m外,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3m,窗台高为900mm,窗高为2m,墙面及梁侧抹灰均为20mm。
楼面做法为:①35厚水磨石面层;⑦120厚混凝土空心板;③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屋面的做法为:①防水层;②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③150厚水泥珍珠岩保温找坡层;④隔气层;⑤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⑥120厚混凝土空心扳;⑦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根据地质资料表明,地下水位标高为-0.950m,基础底面标高为-0.195m,此处的地基承载力为150MPa。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1)
考评
方案确定和计算步骤齐全、设计参数 选取及计算基本正确,独立完成设计 并有自己独到的分析,按课程设计的 要求完成所有设计内容评定为良好等 级; 在良好的基础上,方案分析设计较好, 有独到的见解,说明比较详细,思路 清晰、严密,计算错误极少,书写流 畅,格式规范,为优秀等级;
考评
取值依据缺少说明,计算有部分错误 或不周全,方案选择有不合理,评为 中等等级。 较多概念不清,欠缺方案说明,或方 案选择较多不合理,设备选型不合理, 格式不规范,评为及格等级; 基本概念不清,没完成3/5以上设计内 容或一半以上设计内容存在较大错误, 没有自己的思路和分析,数据东拼西 凑,不加分析照抄别人或搬书本知识, 评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来源
图书馆 学院藏书 电子网络版
企业样本来源(设备选型)
网易土木工程师 暖通在线 暖通吧 筑龙网
如何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答疑 相互探讨 工程网站论坛 电子文章
考评
考核成绩包括平时表现和课程设计书, 图纸三部分。 其中平时表现包括多媒体课考勤、设 计期间答疑考勤、平时学习态度和纪 律等几方面,占总成绩的20%。 课程设计书和图纸质量分别占总成绩 的40%。 综合以上三部分因素,分优、良、中、 及格、不要内容 考评
时间安排
一、分配图纸 二、熟悉图纸并进行方案设计 (1天) 三、进入具体空调设计 设计计算8天 画图5天
空调设计主要内容
1、主要是酒店、综合商业楼和 商场等常规空调设计 2、以题目小组为单位4-10人不 等 3、第一部分:冷负荷计算,风 系统设计,设备选型 第二部分:水系统设计,冷热源 选型。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1)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1)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与砌体结构课程的设计要点。
通过该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和砌体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目标- 学生应能够理解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和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学生应具备设计和计算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和砌体结构的能力;- 学生应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建筑结构问题。
课程内容1.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设计:- 钢筋混凝土的性质和材料选用;- 结构荷载的计算和分析;-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梁、柱和基础的设计计算;-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要点;-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
2. 砌体结构设计:- 砌体材料的性质和选用;- 结构荷载和力学性能的计算;- 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 砌体墙体和承重墙的设计计算;- 砌体结构的施工要点;- 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分析。
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应完成一项针对实际建筑工程的设计任务,包括结构设计和计算;2. 学生应提供详细的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设计思路、计算过程和结果分析;3. 学生应将设计方案应用到实际建筑结构中,并进行施工监督和质量检查;4. 学生应参与小组讨论和演示,分享设计思路和经验。
考核方式本课程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考核:- 设计报告评估:包括设计方案、计算过程和结果分析的详细报告;- 课堂参与度:包括小组讨论和演示的积极参与程度;- 项目实施和监督:对学生实际应用设计方案的质量和进展进行评估;- 考试测验:对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考察。
结论通过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与砌体结构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设计和计算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和砌体结构的技能,为实际建筑工程提供有效的设计方案。
此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级蜗杆传动课程设计
1级蜗杆传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蜗杆传动的基本原理,掌握蜗杆传动的分类、特点及应用范围;2. 学会分析蜗杆传动系统的受力情况,掌握蜗杆传动强度的计算方法;3. 了解蜗杆传动的制造工艺及装配要求,掌握蜗杆传动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绘制蜗杆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并进行简单的设计计算;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蜗杆传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3. 能够熟练操作蜗杆传动实验设备,进行蜗杆传动性能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蜗杆传动技术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机械传动领域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在传动系统设计过程中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 通过对蜗杆传动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传动系统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敢于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蜗杆传动的基本知识,具备传动系统设计和分析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蜗杆传动基本概念:蜗杆、蜗轮的结构特点,蜗杆传动的类型及分类依据;2. 蜗杆传动原理: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蜗杆与蜗轮的啮合条件,蜗杆传动的传动比计算;3. 蜗杆传动受力分析:蜗杆传动系统的受力情况,蜗杆、蜗轮的受力计算;4. 蜗杆传动强度计算:蜗杆传动的强度条件,蜗杆、蜗轮的材料选择及强度校核;5. 蜗杆传动设计与制造:蜗杆传动设计步骤,制造工艺及装配要求;6. 蜗杆传动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蜗杆传动系统的应用,探讨其优缺点;7. 蜗杆传动实验:蜗杆传动性能测试,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组织,共计7个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蜗杆传动的相关知识。
智能温度测量仪课程设计 (1)
智能温度测量仪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智能温度测量仪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温度测量仪的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先对该测量仪进行概括性介绍,然后介绍该测量仪在硬件设计上的主要器件:“Pt100热电阻”、AT89C51单片机和LCD显示器以及描述测量仪的总体结构原理。
在本设计中,是以铂电阻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采用恒流测温的方法,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用放大器、A/D转换器进行温度信号的采集。
总体来说,该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温度;Pt100热电阻;AT89C51单片机;LCD显示器。
引言:温度是日常生活、工业、医学、环境保护、化工、石油等领域最常遇到的一个物理量,也是工业控制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
对温度的测量与控制在现代工业中也是运用的越来越广泛。
而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和控制系统,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
因此,不仅必须掌握各类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其性能指标,还必须懂得传感器经过适当的接口电路调整才能满足信号的处理、显示和控制的要求,而且只有通过对传感器应用实例的原理和智能传感器实例的分析了解,才能将传感器和信息通信与信息处理结合起来,适应传感器的生产、研制、开发和应用。
另一方面,传感器的被测信号来自于各个应用领域,每个领域都为了改革生产力、提高工效和时效,各自都在开发研制适合应用的传感器,于是种类繁多的新型传感器及传感器系统不断涌现。
温度传感器是其中重要的一类传器。
其发展速度之快,以及其应用之广。
并且还有很大潜力为了提高对传感器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温度传感器的深入研究以及其用法与用途,基于实用、广泛和典型的原则而设计了本系统。
本文利用单片机结合温度传感器技术而开发设计了这一温度测量系统。
文中将传感器理论与单片机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详细地讲述了利用热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实时的温度,以及实现热电转换的原理过程。
本设计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模块,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温度显示五个部分。
课程介绍含课程定位课程设计(1)
课程介绍含课程定位课程设计(1)课程介绍含课程定位课程设计一、课程定位每门课程都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定位,清晰的课程定位是制定出好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
本课程的定位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语言能力培养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四项语言能力,从而达到熟练的英语表达和交流能力的要求。
而具体的方式和方法,将在后面的课程设计中逐一详细说明。
2.文化意识培养本课程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通过学习英美文化、语言学习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等多种方面,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英美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1.课程目标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程设计的初期,就需要确定好主要的教学目标。
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语言基本功的训练、阅读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提升、文化意识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紧密围绕课程目标而展开,能够恰当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
对于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如听力训练、口语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等。
而文化意识的培养,则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群体讨论、社交活动等多种方式逐步推进。
3.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师生情况、教材特点、课程目标等多个方面,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电子板书等教学设备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也可以选用多媒体课件等方式来实现知识传递和教学动态展示。
4.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完善的教学评价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所取得的进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更清晰、更具体地了解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反馈,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推进。
总之,本课程的定位和课程设计的计划,都紧密围绕着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展开,并且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期实现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和有效发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指导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学号时间年月指导教师第一章概论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继机械原理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之后,面向学生设置的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以机械制图、数学、物理、理论力学、金属工艺学、计算机语言等先修课和金工实习为基础,在机械原理课程所探讨的常用机构的分析、综合基本理论方法指导下,采取教师引导与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整部机器的运动和动力学设计的训练,以期达到下述几项主要目的:1)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理论,进行机器工作原理设计,机构选型和机器总体设计的能力。
2)提高学生在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方面的熟练程度。
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的能力。
4)让学生接触机械设计方面的感性知识,使他们对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步骤有初步的了解。
5)提高学生计算、绘图、使用技术资料和计算机的熟练程度;锻炼他们独立工作,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为培养具有独立设计能力的人才创造条件,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机械传动方案的选择与设计;机械的运动分析与设计;机械的动力分析与设计三个方面,所以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选题应当注意到:一定程度的综合性和完整性——应包括三种基本机构(如连杆机械、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的分析与综合;一定程度的自动化——应具有多个执行机构的运动配合关系,包括运动循环图的分析与设计;一定程度的深度和广度——应较全面而综合地应用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使学生在机械设计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方面受到初步实践性的训练。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课程设计的方法原则上可分为两大类:(1)图解法运用基本理论中的基本关系式,用图解的方法将其结果确定出来,并清晰地以线图的形式表现在图纸上,有直观、简单、可检查解析计算正确与否等特点,对于简单机构的分析与综合问题,其优点更为明显。
1课程设计目标
1 课程设计目标1.1 课程设计目标使学生综合使用所学过的C 语言程序设计知识,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学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解决稍微复杂的结构化程序设计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增强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程序开发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巩固和加强《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
2、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语义和数据类型的使用特点。
3、使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及编程技巧,能正确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
4、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结构化程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学会利用流程图或N-S 图表示算法。
5、使学生掌握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及上机操作方法。
6、掌握书写程设计开发文档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课程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还可以作为学生做毕业论文时的参考资料。
7、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8、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小型实用系统的基本方法:结合实际应用的要求,使课程设计既覆盖知识点,又接近工程实际需要。
覆盖知识点,又接近工程实际需要。
通过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并引导他们根据实际编程要求,训练自己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编程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9、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可以根据指导书和相关文献上的参考算法,自己设计出相应的应用程序。
10、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在实际编程中,为了提高编程质量,对空行、空格和注释均有要求。
和注释均有要求。
学生在课程设计书写代码时,学生在课程设计书写代码时,学生在课程设计书写代码时,应该严格按要求处理,应该严格按要求处理,以便建立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1.2 课程设计内容一、设计环境1、硬件:PC 机。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XX科技大学《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课程安全人机工程学题目我校供暖系统安全人机设计与分析院系能源学院专业班级安全工程 1101 班学生XX学号小组成员指导老师老师目录1、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2、研究历史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人与暖气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国家标准的相关人体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3、窗,门,地板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窗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门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外门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内门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地板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花洒,花洒座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花洒座得高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花洒的高度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花洒的握手形状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花洒旋转度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5、洗漱台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洗漱台的高度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毛巾架的高度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镜子错误!未定义书签。
6、厕所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6.1厕所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淋浴空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6.3浴室色彩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7、总结1参考文献2我校供暖系统安全人机设计与分析[摘要]针对我校供暖系统设施,在使用时可能存在一些经济性问题。
应用安全人机工程学,根据需求对现在我校供暖系统进行改进设计与分析,充分考虑经济的因素,对其做一些“人性化”的改善,以求在我们学习的同时,也能有一个舒适温暖的生活环境。
本设计通过对我校供暖系统的主要人机关系进行实测和整改设计。
运用了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面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因素,考虑其供暖系统居住的空间能适合人的生活方式,人与供暖系统综合的宜人性,借鉴一般供暖系统设计的情况,使之达到经济、高效、舒适、合理的效果。
[关键词]安全人机工程学;供暖系统;人性化设计;合理性;经济性。
1、前言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动过程中的人文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大气课程设计(1)汇总
前言1总则1.1设计书来源1.2设计任务与目的1.3设计原则1.4 设计依据1.5 参考资料1.6 设计参数1.7 图纸要求2工艺选择3 生产流程3.1 反应机理3.2 工艺流程3.3 主要设备4 工艺计算书4.1 物料衡算4.2热量衡算5 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和选型5.1 填料塔计算5.2 辅助设备选型6 设计体会硫化氢产生于天然气净化﹑石油炼制﹐以及制煤气﹑制革﹑制药﹑造纸﹑合成化学纤维等生产过程。
硫化氢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恶臭﹐易挥发﹐燃烧时呈蓝色火焰。
硫化氢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会严重腐蚀设备等。
硫化氢治理开始较早。
1809年英国克莱格使用石灰乳净化器脱硫﹐1849年英国兰宁和希尔斯获得干式氧化铁法专利﹐1870年美国发展了氧化铁制备方法﹐这种干式氧化铁法在脱硫领域沿用100年之久。
20世纪30~40年代出现溶液法﹐将氢氧化铁悬浮在碱液中进行脱硫。
50年代起﹐西欧普遍采用氨水法。
60年代出现砷碱法﹐用砷化物作催化剂。
因砷化物有剧毒﹐逐渐为无毒催化剂所取代。
如对苯二酚法﹑A.D.A.法﹑富玛克斯法﹑达克哈克斯法等都使用无毒催化剂。
这些方法都是近年发展较快的技术。
另一方面溶液法的吸收废液处理技术也不断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脱硫工艺。
1 总则1.1 设计书来源本设计书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1.2 设计任务与目的S气体净化工程设计。
任务:某合成氨厂尾气中高浓度H2目的:通过该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课堂上学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以巩固和深化课程内容;熟悉使用规范、设计手册和查阅参考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绘图和编写说明书的基本技能。
1.3 设计原则a) 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b)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课程设计(1)
4.灌装
5.
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7
8
三.工艺设计条件及计算
计算条件: 年工作日:250天 每天两班 每班运转机器6 小时 年产量:1亿支 日产量:40万支 规 格:10ml/瓶 【处方】(1000ml)中板蓝根300g ,黄芩240g , 栀子300g, 黄柏120g, 胖大海100g 物料平衡=理论值/实际值×100% 根据计算条件及处方,可以计算出物料理论需求 量,计算结果如下表所五.车间工艺平面布置
布置原则: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本项目生产工艺特点, 确定了以下布置原则: 1.按生产工艺流向合理布置,避免人物流交叉,减少污染 ; 2.车间内区域划分清楚,洁净区域相对集中,使生产、管 理方便; 3.充分利用厂房高度,利用位差使物料在管道内垂直输送 ,尽量缩短物料输送距离,节约能源,降低消耗。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年产1亿瓶蓝芩口服液的生 产车间工艺设计
主要内容
一.蓝芩口服液的介绍 二.工艺流程 三.工艺设计条件及计算 四.设备选型 五.车间工艺平面布置 六.车间技术要求
2
一.蓝芩口服液的介绍
蓝芩口服液 Lanqin Koufuye
3
说明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液体,味甜,微苦 。【功能 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急性咽炎、肺胃 实热证所致的咽痛、咽干、咽部灼热。 【规格】每支装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2支),一日3次 。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度腹泻,一般 可自行缓解。
13
四.设备选型
按照口服液的生产要求,生产蓝芩连口服液所需设备包括配 料设备、 过滤设备、、洗瓶设备、灌封设备、灭菌检漏设 备、灯检设备、药品包装设备。设备的选型需根据物料衡算 的结果进行,并选择与生产任务拼配的相关设备。 由物料衡算可知: 年实际需求口服液瓶量=10000万×(1+1%)=10100万支 日实际需求口服液瓶量=40.4万支 每班20.2万支 每分钟562 支 日所需蓝芩口服液的量=40.4万×10ml=4.04m3 每小时所需蓝芩口服液的量=4.04/2/6=0.337m3 所选工艺主要设备如下表所示
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1)
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焙烧水吸收SO2炉送出的混合气体(先冷却)中的SO2,其余为惰性组分,采用清水进行吸收。
混合气体的处理量m3/h 1800含量(体积分数)5%混合气体SO2的回收率不低于97%SO2(二)操作条件(1)操作压力常压混合气体的温度23℃(2)操作温度 20℃(三)设计内容(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2)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4)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5)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6)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7)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二设计方案简介2.1方案的确定用水吸收SO属中等溶解度的吸收过程,为提高传质效率,选用逆流吸收流2不作为产品,故采用纯溶剂。
程。
因用水作为吸收剂,且SO22.2填料的类型和选择的过程,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较低,工业上通常选用塑料散对于水吸收SO2装填料。
在塑料散装填料中,塑料阶梯环填料的综合性能较好,故此选用DN38聚丙烯阶梯环填料。
阶梯环是对鲍尔环的改进。
和鲍尔环相比,阶梯环高度减少了一半,并在一端增加了一个锥形翻边。
由于高径比减少,使得气体绕填料外壁的平均路径大为缩短,减少了气体通过填料层的阻力。
锥形翻边不仅增加了填料的机械强度,而且使填料之间由线接触为主变成以点接触为主,这样不但增加了填料间的空隙,同时成为液体沿填料表面流动的汇集分散点,可以促进液膜的表面更新,有利于传质效率的提高。
阶梯环的综合性能优于鲍尔环,成为目前所使用的环形填料中最为优良的一种。
2.3设计步骤本课程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设计(一)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二)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主要包括:塔径,填料层高度,填料层压降;(三)设计液体分布器及辅助设备的选型;(四)绘制有关吸收操作图纸。
三、工艺计算3.1基础物性数据3.1.1 液相物性数据对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纯水的物性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心法和加权平均法的文献查找
目录
一、重心法
1、基本原理
2、步骤
3、应用实例
4、优缺点
二:加权平均法
1、加权平均法原理
2、步骤
3、选址应用实例:
一、重心法
(一)、重心法的基本原理:
利用求平面物体重心的原理求物流系统中配送重心的设置位置而得名。
是一种精确解析方法,适于单中心选址问题。
单中心选址问题中,存储费用与运输费用相比已不是主要因素,运输费用是主要考虑的因素。
由配送中心向多个用户配送货物,仅考虑发货的配送费用时适于采用重心法。
配送中心到客户的运输费用等于货物运输量与两点之间运输距离以及运输费率的乘积。
由于只设置一个配送中心,所以配送中心的规模等于所以有用户的需求量之和即可。
(二)、步骤如下:
a.按比例缩小建立平面坐标系
b.标出各需求点相应的坐标值
c.按计算公式求出相应的X值和Y值。
(三)、应用实例:
大连市家乐福超市、沃尔玛超市、新玛特超市三家最具规模的连锁超市企业进行联合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1建立模型
设有n个配送点,分布在不同的坐标点xi,yi上,现假设配送中心设置在x0,y0处总运输费用S可表示为:
S=n
j=1ΣpjdjXj (1)式中
Pj———配送中心到配送点j的单位重量,单位距离的运输费Xj———配送点j的需求量
dj———配送中心到顾客j的距离
可见,在坐标系中距离dj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可见,在坐标系中距离dj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我们采用微分法,将式(2)代入(1)中,为了求出使S最小的x0,y0值,对得到的公式求偏导,分别求得最为合适的x0和y0,相关说明
(1)货物,主要为食品,具有良好的包装,对存储体积的要求大于对载重量的要求,储运过程中所要考虑的
首要因素是体积而不是重量。
(2)运输工具,根据案例的假设,采用普通封闭式厢式货车(以
东风153为例),容积为28.87立方米。
(3)运费,根据统计资料,东风153型货车的平均运费为0.3元/吨公里,根据案例中选定的单位,载重为20吨的货车总体积为21.12立方米(体积利用率约为73%)。
所以案例中选取的平均单位运费为:0.3×20/21.12=0.28元/立方米·公里。
(4)运送距离,显然,不同于地区配送规划,在城市中配送线路受到城市道路的约束,以直线距离作为运输距离是不合理的。
为了修正这种误差,我们将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乘以修正系数1.41,确定配送距离的公式
即便是用重心法选址,连续型的假设也是不合理的。
因为配送中心只能建设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地点,此外,作为一种大型作业场所,配送中心还应该避开用地紧张地价过高的商业中心区、主要居民区和旅游景点。
因此,城市配送中心的规划只能选择离散型模型,这就必须确定配送中心选址的四个备选方案。
方案一:位于疏港路大连机车厂附近,靠近沙河口火车站与香炉礁立交桥,是大连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有大面积的建设用地。
方案二:位于长江路与大众街交叉附近,靠近大连港铁路货运站,交通十分便利。
由建设用地,是大连市规划中的物流中心之一。
方案三:位于西北路与迎客路交叉附近,靠近周水子火车站,并且在周水子国际机场附近,有闲置土地。
方案四:位于西南路原重型机械厂附近,交通便利,并且有大量闲置土地,是大连市规划的物流中心之一。
以大连市11家营业面积都在10000平方米以上大型超市为例。
根
据统计资料,确定各家超市的食品需求量(立方米),如表1
重心法迭代结果:
2.黑龙江物流发展现状与区域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求解得选址坐标(126,44),根据所选取的位置,分别:哈尔滨,大庆,绥化。
3.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外租选址研究
其重心为沈阳大东区和黄姑区附近。
(四)、优缺点
优点:计算简单,数据容易搜集,易于理解。
由于通常不需要对物流系统进行整体评估,所以在单一设施定位时应用解析方法简便易行。
缺点:该方法假设运费随距离呈线性变化,而实际生活中运费常常是随距离增大而递减。
另外,它没有考虑现实的地理条件,例如选出的最佳配送中心地点可能正好坐落在一个湖的中央。
所以解析方法更多的不是用于确定最佳位置,而是用于剔除一些不合适的备选方案。
二、加权评分法
按照每种影响因素对选址决策的影响程度,将其综合起来评价各个备
选地点,通过比较综合得分来选出较优的备选地点。
找到设施选择的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确定相应的权;对各因素由优到劣分成等级,并相应规定各等级的分数。
将每个因素中各方案的排队等级分数乘以该因素的相应权数,得到各候选方案的总得分,得分最高的候选方案所对应的位置即是设施的地址。
步骤如下:
1、确定三种效益在综合评比时各自所使用的效益指标
2、确定各个指标在综合评比中的权重;
3、确定各个指标的计分标准;
4、根据以上规定计算出对比方案各自的分数。
例如:
1.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外租选址研究
由加权平均可得出在沈北新区正良村附近。
2.宝马工厂选址案例
由评分效果可看出莱比锡更具备国际竞争力。
3.北京中信国安选址研究
以迎龙路工行ATM机选址为例,中山大学的柳宗伟教授在研究商业银行网点选址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时,将其分为五大类:人口、企业、公服设施、交通、环境,由此再细化为若干小类。
最后通过对大量网点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的人口密度、人均收入、附近的企业数量和规模、商业发达情况等是影响商业银行效益的主要因素,而交通状况、公共设施、治安状况等因素也对网点的综合效益产生重要影响,这些都是在商业银行网点选址决策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重心法强调以坐标位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出最佳位置,加权平均法强调按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关于服务型企业选址决策分析》,包洛君,2013年
2.《上海通用汽车中央仓库选址案例分析》
3.《黑龙江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谭丽梅,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