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昌鱼( Branchiostoma belcheri )

海洋生物学——凌云铩羽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仅有的一类现存生活的头索动物——文昌鱼的价值并比较详细的介绍厦门文昌鱼的发现,捕捞,历史及现状。

关键词文昌鱼头索动物厦门刘五店

引言动物界中名不符实的事情时有发生,比如鱼类,是一种用鳃呼吸、卵生、以鳍游

泳的水生脊椎动物,如鲫鱼、鲤鱼、鲢鱼、鳙鱼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碰上形形色色的“鱼”如鳄鱼、甲鱼、鲸鱼、墨鱼等,但他们却不能与以上鱼类相等同,它们名为“鱼”,而实非鱼。在此我为大家介绍另一非鱼之“鱼”——文昌鱼。

文昌鱼(Branch iostoma belcheri)隶属于脊索动物门, 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纲(Amphioxi) ,文昌鱼目,文昌鱼科,俗称蛞蝓鱼、双尖鱼、海矛等,属于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它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从文昌鱼的内部结构看, 它虽是一种小型的、低等的脊索动物, 但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基本特征—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它的肾管、生殖腺等一些内脏器官的结构与无脊椎动物相同, 而它的脊索、神经管、咽鳃、中胚层、体腔等的形成过程都与脊椎动物相同。因此, 文昌鱼是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是动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联系环节。是仅有的一类现存生活的头索动物,作为生物教学实验和研究脊索动物进化及系统发育研究的经典实验模型动物。它与鹦鹉螺、海豆芽、酸浆贝、鳖等并称为五大“活化石”。其次, 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文昌鱼不仅可制成标本出口,换取外汇,而且营养丰富, 干品蛋白质含量高,是一种营养美味、售价很高的海珍品.风味特佳。海外华侨每每尝鱼思乡。

由于文昌鱼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 分布范围狭窄, 储量又日益减少, 目前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进行重点保护。我国的文昌鱼(白氏文昌鱼)存在两个地理亚种,主要分布于厦门等地的厦门文昌鱼亚种和分布于青岛、烟台等地的青岛文昌鱼亚种。本文主要介绍厦门文昌鱼

关于厦门文昌鱼的正式科学报道, 最早是美国学者莱德(Light) (1923) 在厦门大学生物系任教时于Science 上发表的1 篇论文《厦门大学附近的文昌渔业》,报道了当时厦门大学附近的海滨有大量文昌鱼资源, 描述了当地渔民捕捞文昌鱼使用的工具和生产活动情况, 估计了该地区文昌鱼的年产量,并认为这是全世界唯一的文昌鱼渔场。Light 的报道使世人了解到厦门海域有全世界最为丰富的文昌鱼资源,在当时,文昌鱼在世界各地十分稀罕,一个大学的实验室有一、两条文昌鱼标本便引以为荣,而莱德在厦门刘五店调查时发现,当地渔民竟把文昌鱼当做小菜佐餐,论文发表后,这一现象在生物界传为奇闻。

厦门当地渔民捕捞文昌鱼的方法非常奇特,一不用钩,二不用网,而是“沙里淘鱼”。文昌鱼惟一的防卫能力就是钻入沙里,每当海面发生情况,它们就迅速钻入沙中躲藏起来。渔民们利用它的这种习性,便用一种特别的铁锄头,连沙带鱼捞起倒在木板上,然后再舀起海水往木板上冲,沙里的文昌鱼受到惊吓就会钻到木

板底层的船舱里搁置的木桶中,上面的泥沙则顺水流入海洋。文昌鱼的经济价值也很高,

厦门文昌鱼的历史分布地主要在同安刘五店鳄鱼屿周边。当地渔民捕捞文昌鱼持续了三百余年,1945~1956年间,每年从这一栖息地起捕的文昌鱼在50~100吨之间,历史上最高记录的1933年曾捕捞282吨,刘五店文昌鱼蕴藏资源的丰足和稳定由此可见一斑。

文昌鱼是一种营钻砂生活的半底栖生物,白昼潜伏砂中,夜间游泳至水面觅食活动。文昌鱼栖息环境的底质为粗颗粒砂质,大体结构是:0.5mm~1.5㎜直径砂砾占79%,直径0.5㎜以下细砂18%左右,贝壳碎屑、粘土等约2%~3%。从适宜文昌鱼栖息的底质面积和栖息密度,可以测算文昌鱼的蕴藏数量。上个世纪60年代后,由于文昌鱼生存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再加上拦河筑坝沙源减少、浅海滩涂牡蛎养殖业的发展与渔场的大量取沙等, 加剧了文昌鱼生存环境的恶化,刘五店文昌鱼栖息地的资源蕴藏量日渐衰败。据1986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承担农牧渔业部《文昌鱼资源调查》研究项目的调查结果:刘五店的文昌鱼传统产地临危,厦门文昌鱼主要栖息场已南移至厦门岛东部及同安与金门之间。近年来由于文昌鱼在厦门各海区都有减少的趋势, 1989年,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对厦门东部海域文昌鱼栖息地的调查也证实:黄厝海区文昌鱼平均栖息密度227尾/㎡,为全国之冠;而同安湾鳄鱼屿文昌鱼传统栖息地仅为110尾/㎡。1994年对文昌鱼自然保护区《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的一项调查,黄厝海区文昌鱼栖息密度下降到只有7~8尾/㎡,鳄鱼屿海区则不到1尾/㎡。

1991年,经厦门市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市级的(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市级、省级、国家级三级)、野生生物类别(我国自然保护区分为: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和自然遗迹类三类)的自然保护区《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1999年9月,厦门市将厦门文昌鱼连同中华白海豚与白鹭,一起向国家申报建立《厦门海洋珍稀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务院于2000年4月批准。至此,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由市级提升为国家级。此外,2004年,厦门海洋生物科研人员首次取得文昌鱼人工繁殖成功,2005年,厦门市水产研究所的《文昌鱼人工育苗技术》课题研究又获重大突破,人工培育出约80万尾体长0.45~0.70cm的文昌鱼鱼苗。培育出23 万尾(0.55~1.30cm),同年11 月,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厦门黄厝沙滩举行我国海域首次文昌鱼增殖放流活动。放流了其中的17.05 万尾鱼苗。虽然文昌鱼已经成功进行了人工繁殖的批量生产, 但是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养殖。文昌鱼的保护依然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完成。

讨论

1:对于文昌鱼资源的保护,按照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有关法规,严格地说,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文昌鱼是不准捕捞的,但因为厦门文昌鱼是多年生动物,寿命3~4年,到生命末期,即使不捕捞利用,也会自然死亡。同时,文昌鱼栖息环境底质,也与耕地类似,如果不进行“翻耕”,底质“泥化”,反倒不利于文昌鱼繁衍生存,因此,适度的捕捞并不破坏文昌鱼资源,同安刘五店的“文昌鱼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