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星巴克案例分析
管理学作业星巴克案例
管理学作业星巴克案例【案例】星巴克星球30年前,星巴克只是一家在西雅图派克市场出售优质焙制咖啡的小店。
而今天,它是一家在全球拥有8400多家分店的咖啡焙制商和零售商,其中超过2000家分店分布在美国以外的31个国家。
星巴克公司现在的经营模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营销总监霍华德?舒尔茨去了趟意大利,对那里的咖啡馆念念不忘。
舒尔茨后来成为了CEO,并说服公司股东尝试着采用咖啡馆的模式——星巴克体验也就此诞生。
公司的基本战略就是在设计得很雅致的咖啡馆内,出售公司自己的优质焙制咖啡,以及现场制作的浓缩咖啡、各式各样的糕饼、咖啡添加品、茶等。
公司还强调提供优质的顾客服务。
星巴克相信受到激励的员工能提供最好的顾客服务,并非常重视员工聘用及培训,采用了先进的报酬体系,甚至向兼职员工提供股本期权和医疗福利。
这一模式在美国大获成功,短短十年,星巴克从默默无闻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1995年,星巴克在美国的店面已将近700家,这时它开始寻求海外机会。
第一个目标市场是日本。
尽管星巴克在北美反对使用特许战略,店面全为公司自有,但它决定在日本首次进行特许。
然而,公司也意识到纯粹的特许协议不能给予自己足够的控制权以确保被许可方严格遵循经营模式。
因此,公司与日本当地的一家零售商沙扎比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星巴克日本公司,各持50%权益。
星巴克的初始投资是1000万美元,这是它第一笔海外直接投资。
星巴克随后将自己的经营模式授权给了这家合资公司,帮助它在日本开展业务。
为了确保在日本的经营完全复制星巴克的北美模式,星巴克将一些员工派往日本。
所有的日本经理和员工必须出席与美国类似的培训课程,店面设计也与美国保持一致。
2001年,公司为所有的日本员工提供了股票期权计划,这在日本还是第一次。
曾经有人怀疑星巴克能否在海外复制它在北美所取得的成功,但截至2005年,星巴克在日本已经开设将近550家店面,并打算继续加快开店的步伐。
在日本市场获得成功之后,公司开始实施雄心勃勃的海外投资计划。
管理学星巴克案例分析
• 固定的调薪 • 提供卫生,合伙人扶助 方案、伤残保险
(work over 20hours/week)
• 工作时间达到或超过半 职的合伙人可以享受健 康福利。
(医疗,药物,眼科,牙医,替代 医疗治疗)
• 全职合伙人带薪休假,个人纪念 日有薪假
• 假日工作享受一倍半工资 • 所有的合伙人都可以获得免费饮 料和一磅咖啡豆 • “特别福利组合” (旅游、交通、子女教育、进修、 出国交流等等福利和补贴)
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 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 列第八十二
“星巴克”
“星巴克”这个名字来自 美国作家麦尔维尔小说 《白鲸》中一位 处事极其冷静, 极具性格魅力的大副 他的嗜好就是喝咖啡
星巴克文化,是一种舒适,轻松, 温馨的休闲文化。
在星巴克消费,顾客不必装绅士, 不必按一般商家所设计, 引导或暗示的固定消费模式行事。
-一个除家庭和工作以外的舒 服的社交聚会场所,成为顾客的 另一个“起居室”
既可以会客, 也可以独自在这里放松身心。
“第三生活空间”
在星巴克公司,我们不称员工, 而叫“合伙人” 星巴克现在遍布全球的“合伙人” 约145,000人
“如果说有一种令我在星巴克感 到最自豪的成就,那就是我们在 公司工作的人中间建立起的这种 信任和自信的关系。”
成长之路
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图派克市场成立第一家店, 开始经营咖啡豆业务
1982年,霍华德·舒尔茨先生加入星巴克, 担任市场和零售营运总监 1987年,舒尔兹先生收购星巴克, 开了第一家销售滴滤咖啡和浓缩咖啡饮料的门店 1992年,星巴克在纽约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9年,星巴克推出速溶咖啡Via, 仅用10个月便实现1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 并建立4万多个销售网点
案例分析--星巴克
案例分析星巴克“人和”成就企业星巴克(Starbucks)这个名字来自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中一位处事极其冷静,极具性格魅力的大副。
他的嗜好就是喝咖啡。
一百多年之后的1971年,3个美国人在西雅把它变成一家咖啡店的招牌,经营着原产于世界各地、经过精心烘焙的咖啡豆。
考试大论坛要想确切地知道全球到底有多少家星巴克咖啡店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星巴克目前仍然处在高速增长的时期,平均每天要开5家新店,一年要开1800家咖啡店——光在中国的上海,每月就有一家新的星巴克咖啡店开张。
1996年,星巴克第一家海外分店在东京营业,从此开启了星巴克的全球扩张之旅。
截至2005财年,星巴克已经在北美、拉丁美洲、中东和太平洋沿岸拥有了1025万家店。
这条来自西雅的小的“美人鱼”已经进化成为今天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绿巨人”。
在星巴克的忠实顾客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不在家,就在星巴克;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
”大的美女《商业周刊》评出的2001年全球100个最佳品牌中,星巴克排名第88位,但《商业周刊》称星巴克是"最大的赢家",因为在许多著名品牌的价值大跌的2001年(如施乐的跌幅为38%,亚马逊和雅虎的跌幅均为31%),它的品牌价值猛增了38%,在100个著名品牌中位居第一。
2002年出版的《商业周刊》对全球100个知名品牌所作的调查显示,星巴克是成长最快的品牌之一,它的股价在经历了过去10年的分拆之后增长了2200%,总回报甚至超过沃尔玛、通用电气和可口可乐等公司。
2003年2月,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全美10家最受尊敬的公司,星巴克以其突出的表现位居第九。
星巴克体验雅斯培.昆德在《公司宗教》一书认为,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在消费者需求的重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再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星巴克成功地创立了一种以创造"星巴克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
星巴克的价值主张之一便是: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们对咖啡的体验。
管理学案例 — 星巴克
组织内部发展
• 四种职务人员:值班人员、值班经理、店 副理、店经理。 C • 员工可以与店经理沟通,清楚自己未来的 生涯发展 ,接受不同的职务训练。 • 店经理大部分都是由组织内部晋升上来的。
全面薪酬体系
C 报酬激励计划
股票投机方案
报酬激励计划
C
提供卫生、 牙科保险以及 员工扶助方案、 伤残保险
帮助处理 工作及家 庭问题
股票投机方案
C 允许以折扣价购买股票
每年提供一定期权,总 金额为基本工资的14%
企文化和 核心价 值观
财务业绩 C
C
Thank
C
招聘工作的基础
• 人力资源规划 C • 工作分析: 职务说明:工作包括的任务、义务和责任,通常 以职务说明书的形式出现 职务规范: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职务说明书
C
招聘渠道的选择
• 内部提升:从组织内部提拔那些能够胜任 C 的人员来充实组织中的各种空缺职位 • 外部招聘: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 织外部众多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工 作要求的人员 • 公开竞争
小时培训员工 C
人员培训的目的和程序
• 目的:教授组织成员如何完成目前的工作, C 帮助他们获得高绩效的完成工作所需的知 识和技能。 • 程序:分析培训需求—制订培训计划—实 施培训—效果评价—培训反馈
星巴克体验:员工的培训
• “星巴克体验”? C • 统一星巴克学习发展专员陈文怡表示,这 是针对员工的工作职责所规划的,透过标 准化的工作程序与明确的目的,可以协助 员工在工作中更快进步。
选拔的基本过程
结构化面试
非结构化面试
笔试
面试
体能测试 绩效模拟测试
C
(完整word版)星巴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方案分析
(1)对高层管理者的薪酬激励:星巴克固定年薪由基本年薪和现金奖励组成,长期激励手段指期权奖励。星巴克对高层管理者的薪酬激励是典型的美国模式:高层管理者的期权收入占总薪酬的大部分。美国的公司相信期权是有效的长期激励手段,授予管理层大量的股票期权可以让管理层利益和股东利益保持一致,从而激励管理层创造最大的股东价值。
(4)沟通:相对于其他而言,星巴克的沟通时值得学习的。2006年,星巴克进入重庆及沈阳市场时,提出了很有吸引力的顾客生活理念——“我”的第三生活空间。星巴克一直以来采用的都不是传统的营销手法,而是十分强调与顾客的沟通。
(5)监督:星巴克缺少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的安排以及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五、解决思路(要求:用本课程知识分析提出您的解决思路,知识点可以适当拓展,字数1500以内,字数少于1000或多于1500均扣分)(本部分共计25分)
二、拟分析的问题(问题提炼)(要求:不超过3个,所列需问题必须与本课程相关,且与后面问题分析相一致)(本部分共计10分)
(1)星巴克在公司治理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2)星巴克内部控制失调,结合公司控制及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知识探讨其失利的根本原因。
三、案例所涉及的本课程知识(知识链接)(要求:仅需要列举知识点,但需要在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中体现)(本部分共计10分)
六、参考资料(要求:在完成该课程考试时,所示所有参考的资料,少于5条或不相关的均扣分)(10分)
(1)苏琦姜岳玉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
(3)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01
这样一个咖啡帝国出现这样一系列问题,离不开它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星巴克从起初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集中时期(1971-1992)过度到今日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时期(1992年至今),典型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权力制衡。内部控制方面,星巴克没有认真考虑通过合理评价体系评价员工绩效,体现员工价值;星巴克没有建立符合企业特征的职责分工体系,出现问题无法高效而快速的解决问题,导致责任的授权与分配机制失效;星巴克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同时,星巴克注重与顾客的沟通,使其成为顾客的“第三生活空间”;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缺乏也是其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培训案例:星巴克
案例二:星巴克在互联网大潮下,很多的传统企业需要做互联网或者通过互联网来传输业务,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转型成功。
星巴克的经验或许说明,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疾风劲雨并非最佳,循序渐进也是好办法。
1999 年6月30号,对星巴克CEO兼董事长Howard Schultz来说是一生中最难堪的时间之一。
当时这位公司创始人兴冲冲地向外界宣告这家销售咖啡饮料的公司正变成一家互联网公司—推出门户网站、在线销售咖啡和厨房用品、向一家在线聊天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结果星巴克股价当天应声下跌15%。
投资者不能理解一家卖咖啡饮料的公司为什么要如此积极地使用互联网术,不菲的投入也把他们吓坏了。
Schultz 对媒体承认“我在这件事上摔了跟头。
”直到2012年8月Schultz掏出2500万美元坐进移动支付公司Square 的董事会,外界才发现,Schultz从未放弃过为自己的公司加入科技基因的努力。
经历过当年的难堪之后,他学会小心翼翼地低调推行星巴克的改造。
这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公司除了建立起电子商务体系外,还非常积极地拥抱移动互联网。
星巴克在2009年就推出了手机应用客户端。
2013年1月在美国市场推出手机支付后,截至2014年7 月交易数量已达6000 万笔,每周通过手机支付的订单超过100万笔。
Schultz 希望让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一个与过去大不相同的星巴克。
时至今日已经很难找到一家不提供手机应用或缺少社交媒体战略的大型公司,但星巴克在这方面的投入和营销已经领先于零售业的同行。
如今星巴克不仅成为美国移动支付规模最大的零售公司,其在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等社交媒体也是最受欢迎的食品公司。
Schultz如此迫切地向电子商务、手机支付和社交网络营销转移,原因很简单——顾客在哪儿,星巴克就去哪儿。
更何况新技术能把咖啡店内外的顾客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前星巴克可做不到这些。
根据星巴克的数据,其消费人群大部分都在使用智能手机,不论是苹果的iPhone 还是各种款式的安卓手机。
管理学作业星巴克案例
【案例】星巴克星球30年前,星巴克只是一家在西雅图派克市场出售优质焙制咖啡的小店。
而今天,它是一家在全球拥有8400多家分店的咖啡焙制商和零售商,其中超过2000家分店分布在美国以外的31个国家。
星巴克公司现在的经营模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营销总监霍华德·舒尔茨去了趟意大利,对那里的咖啡馆念念不忘。
舒尔茨后来成为了CEO,并说服公司股东尝试着采用咖啡馆的模式——星巴克体验也就此诞生。
公司的基本战略就是在设计得很雅致的咖啡馆内,出售公司自己的优质焙制咖啡,以及现场制作的浓缩咖啡、各式各样的糕饼、咖啡添加品、茶等。
公司还强调提供优质的顾客服务。
星巴克相信受到激励的员工能提供最好的顾客服务,并非常重视员工聘用及培训,采用了先进的报酬体系,甚至向兼职员工提供股本期权和医疗福利。
这一模式在美国大获成功,短短十年,星巴克从默默无闻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1995年,星巴克在美国的店面已将近700家,这时它开始寻求海外机会。
第一个目标市场是日本。
尽管星巴克在北美反对使用特许战略,店面全为公司自有,但它决定在日本首次进行特许。
然而,公司也意识到纯粹的特许协议不能给予自己足够的控制权以确保被许可方严格遵循经营模式。
因此,公司与日本当地的一家零售商沙扎比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星巴克日本公司,各持50%权益。
星巴克的初始投资是1000万美元,这是它第一笔海外直接投资。
星巴克随后将自己的经营模式授权给了这家合资公司,帮助它在日本开展业务。
为了确保在日本的经营完全复制星巴克的北美模式,星巴克将一些员工派往日本。
所有的日本经理和员工必须出席与美国类似的培训课程,店面设计也与美国保持一致。
2001年,公司为所有的日本员工提供了股票期权计划,这在日本还是第一次。
曾经有人怀疑星巴克能否在海外复制它在北美所取得的成功,但截至2005年,星巴克在日本已经开设将近550家店面,并打算继续加快开店的步伐。
在日本市场获得成功之后,公司开始实施雄心勃勃的海外投资计划。
星巴克管理学案例分析范文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星巴克成功的秘密1. 要有公司使命星巴克有一个简单的使命:激发和孕育人文精神——每人,每杯,每个社区,每次。
公司坚持实践这一使命宣言已超过四十年,因为星巴克不仅仅是一个咖啡馆,对于需要从琐碎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的人们来说,它己经成为他们喜欢的一个好去处。
它己经成为朋友小聚和商务人士开会的首选地点。
无论顾客们的年龄、职业,也无论星巴克咖啡馆的位置,星巴克都希望提供给人们一种独特的体验:即,星巴克咖啡馆是一个放松的地方,一个工作和社交的地方。
2.向你的客户问问题如果你曾经去过一家你不是经常去的星巴克,你可能就会注意到,员工有时会问你想要什么。
当谈到客户服务时,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技巧,并且也是营销者们应该利用的技巧。
当你知道你的客户想要什么时,你就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最终的营销决策。
3.要了解你的客户和员工说到了解你的客户,如果你经常去星巴克,那么你就一定知道,你最喜欢的咖啡师知道你的名字以及你想点什么饮料。
这一点小小的人情味会令你印象深刻,因为,为顾客提供这种令人难忘的个人体验是可以让顾客高兴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同时,也要了解你的员工。
你永远不知道他们可能会给一桌客人带来什么。
例如经典的星冰乐(Signature Frappucino)就是由一个叫迪娜•甘平(DinaCampion)的星巴克一线员工发明的。
4.要有创新性星巴克尽量忠实于其传统,但公司也非常具有创新性。
该公司甚至允许客户通过iPhone手机软件购买他们的产品,并且是第一批进军移动服务市场的公司之一。
所以要记住——虽然忠于你的传统很重要,但是适应并且欢迎改变也很重要。
5.要勇于承担责任你在星巴克点饮料有没有被弄错的时候?如果有的话,当时的情形是什么样子的?毫无疑问,你一定会收到你想要的饮料。
星巴克培训员工每一次都为他们的客户提供最好的体验。
这意味着他们要为任何差错承担责任。
我们都会犯错误。
然而,差距的根本在于,坦白地承认这些错误并且以专业和及时的方式解决它们。
企业战略管理分析之星巴克
确定市场定位:
体验文化:
中产阶级
1.提供更多了解和 感受星巴克的机 会 2.可同时吸引新老 顾客,争取更大 消费群体 3.方便企业高效收 集真实可靠的反 馈信息,及时调 整战略方向和研 造,更注重入乡随俗 2.坚持一切以符合星巴克咖啡品味为 准,渗透企业文化理念
Thanks for watching
星巴克产业链的构成
• 咖啡的种植 目前星巴克在全球共有6个星巴克咖啡种 植者支持中心。选种时,星巴克在认真考虑 咖啡的品质问题、种植过程中的间种问题及 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相关问题后再精心挑选优 质的咖啡品种进行种植。在种植过程中,星 巴克实现了咖啡的健康成长和保持当地生态 环境两方面的完美融合。同时,星巴克很注 重咖啡的田间管理以保证咖啡品质。
• 1. 星巴克看重中国的庞大市场,筹划将中 国变成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云 南咖啡种植基地有助于星巴克在中国市场 价值链的整合和完善,并强化其在中国咖啡 行业的领导地位。 • 2. 云南普洱的自然条件非常符合咖啡品种 中最有商业价值的阿拉比卡豆的种植环境, 且与普洱茶的种植不相冲突。
• 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团队,为云南引进星 巴克独有的“咖啡和种植者公平规范”。 • 4. 该支持中心致力于减少在咖啡种植过程 中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进一 步提高当地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 5. 中国咖啡市场竞争激烈,市场潜力大。 建立中国本土的供应链是大势所趋。
• 坚持顾客至上的理念,构建舒适服务体验 星巴克高度强调和重视人员接触和人员 沟通,包括人员的选择、服务的流程设计、 动作设计以及态度设计,这些都要达到能够 创造文化价值的体验和水平。在服务过程中, 店员不仅要表现出知识的专业,而且要流露 出自然的亲切与热情,拉近与顾客间的距离。
星巴克案例分析之控制职能
星巴克案例分析之控制职能
控制就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控制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管理的灵魂,反馈是控制的基础。
为实现星巴克“”的计划,公司制定了多项控制管理办法。
财务控制是企业控制的核心问题。
星巴克从第一家店起就建立了严谨的会计制度
咖啡豆用量多少?糕点卖了多少?哪些产品畅销?哪些产品滞销?都有详细记录。
对计算成本,编制预算,日后开新店帮助极大。
实施评价是组织为了防止并更正非期望行为的一种有效控制手段。
奖励与惩罚是实施评价的结果。
可采用奖金、工资、退休金、工作保障等来强化职工的良好行为;或采用批评、处分、解雇等措施来更正或否定不期望的行为。
一般认为,造成实际工作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计划操作原因,是指计划执行者自身的原因造成偏差;
•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原因;
•计划不合理原因,是指计划制定时不切合实际,标准基于错误的假设和预测制定的而难于达到。
公司根据整体绩效向员工颁发奖金,虽然增强了团队精神,但也带来
了不公平事件的发生。
员工在某种层面上自己管理自己的工作,缺乏监督,容易养成惰性。
在星巴克实体店内可以看到,消费区内无人看管,员工自由散漫。
星巴克公司治理案例三篇
星巴克公司治理案例三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星巴克公司治理案例三篇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的名称,1971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其总部坐落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星巴克公司治理案例,以供大家参考!星巴克公司治理案例1刘冬春秋+吴作凤摘要:星巴克从西雅图的一间咖啡零售店,发展成国际著名的咖啡连锁品牌店,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体验式的文化氛围引领消费者;自我价值实现的文化导向赢得员工信任;创新的文化追求助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是促进星巴克成功最主要的路径。
关键词:星巴克;公司战略;企业文化一、咖啡王国的崛起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公司成立于1971年,是世界领先的特种咖啡的零售商、烘焙者和星巴克品牌拥有者。
其旗下的零售产品达30多款,包括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饮料、新鲜美味的糕点以及丰富多样的咖啡杯等商品。
公司在北美,拉丁美洲,欧洲,中东和太平洋沿岸37个国家拥有超过12,000家咖啡店,员工超过117,000人。
备受好评的星巴克连续多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最受尊敬的企业。
星巴克每一年的业绩在同行业中稳步上升,从数据来看,2012年到20XX年,星巴克在美国500强企业的排名逐年上升,由最初的227名上升至146名。
2015年,星巴克营业收入近192亿美元,营业收入增长率稳定在15%上下,实现了利润的稳步增长。
这家咖啡巨头连续23个季度在全球销售额增长超过5%。
财务数据显示,星巴克在世界咖啡行业中长期占据一席之位,并不断向外扩张。
企业文化是支撑星巴克从不起眼的咖啡零售店发展成咖啡行业巨头的重要因素。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灵魂,在其日常运行中起着非凡的作用。
星巴克的企业文化核心有三个方面。
第一,打造全新的体验式文化氛围。
在当时,此举可谓是一大创新,星巴克在舒尔茨的打造下使人们拥有了一种咖啡生活--介于家与办公室的第三空间,使顾客尽可能地畅游其中。
客户关系管理案例六——星巴克
1、国际专业咖啡连锁企业 2、速溶和包装咖啡企业 3、其他类型的饮料门店 4、种植加工领域
1、生产将逐渐集中 2、加工领域竞争日趋激烈 3、营销模式多样化
卖咖啡,更是一种生活体验。 出售咖啡,更是输出一种咖啡文化。 喝咖啡的场所,更是出了工作、生活之外的第三空间,一个设计的场所。 要在激烈的咖啡竞争中获胜,必须开辟蓝海,重新解释麦咖啡的性质,为顾客进行价值创新
定义新目标市场
体验式 营销
第三空间 的 品牌定位
重视员工 的 核心理念
极品咖啡 的 品质追求
星巴克成功秘诀
体验式营销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 企业努力塑造的顾客体验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的,即企业要提供的顾客体验对顾客必须有价值并且与众不同,顾客在购买前能够知道自己将得到什么样的体验。企业营销就应该重视顾客心理需求的分析研究,挖掘出有价值的营销机会。为此企业必须加强产品心理属性的开发,重视产品的品位、形象、个性、感性等方面的塑造,营造出与目标顾客心理需要相一致的心理属性
营销 体验
体验式营销
文化营销
口碑营销
教育消费
公益营销
全方位造势
顾客 家庭/朋友聚会 情侣谈心 个人享受
星巴克 星巴克品牌增值 成就星巴克恋人 成了享受生活的 代言人
星巴克制造氛围 顾客情感体验
星巴克认为他们的产品不单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体验,而体验与人有密切关系,所以星巴克把顾客关系当成公司的一种资产,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成了星巴克战略的核心部分
星巴克对原材料十分挑剔与苛求, 无论是咖啡豆的运输、烘焙、配制还是端给顾客那一刻,一切都必须符合最严格的标准。 星巴克在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咖啡连锁店的前面。
管理学经典案例分析:星巴克经营模式
管理学经典案例分析:星巴克经营模式
一、品牌定位
星巴克的品牌定位十分明确,它的目标客户群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都市精英。
通过对每杯咖啡的精细制作和服务体验的提升,星巴克赢得了众多忠实的客户。
同时,星巴克一直秉持着社会责任的理念,从产品选择、环保行动到员工福利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家有担当的企业形象,深受顾客的好评和信赖。
二、门店设计
星巴克门店的设计独具匠心,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考虑,以打造出独特的咖啡文化氛围。
从绿色的墙壁、舒适的座椅、温馨的灯光设计到每一份杯具的摆放,星巴克门店都给人一种温馨、舒适、放松的感觉。
这种独特的门店设计不仅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同时也创造出了品牌的文化价值。
三、人才管理
星巴克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和激励,提供定期的培训机会和良好的职业晋升机制。
同时,星巴克员工的待遇也十分优厚,除了基本工资、丰厚的奖金
和福利外,还有免费的咖啡和餐食等福利,让员工愿意长期留在星巴克工作。
这种长期的员工关系建立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互信和默契,提高了服务品质和客户满意度。
四、营销策略
星巴克采用多元化的营销策略,包括广告宣传、社交媒体、礼品卡和会员计划等。
其中,会员计划是星巴克最成功的营销策略之一,它为客户提供了多重福利,包括免费咖啡、生日礼物、优先购票等,吸引了大量会员,从而形成消费俱乐部效应。
此外,星巴克还通过社交媒体和礼品卡等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客户忠诚度。
综上所述,星巴克的成功,源于它在品牌定位、门店设计、人才管理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精细把握和不断创新。
它的经营模式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学习,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更多的忠实客户。
管理心理学案例应用——星巴克员工的管理和激励模式
管理心理学案例应用——星巴克员工的管理和激励模式星巴克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的名称,1971 年成立,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
企业的成功不仅得益于注重为顾客创造全新生活体验,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先进的员工管理体系。
第一,企业与员工之间是“伙伴关系”。
星巴克的员工叫“合伙人”。
星巴克自1991 年开始面向全体员工实施“咖啡豆股票”期权方案,使每位员工都持股,都成为公司的合伙人,这样就把每位员工和企业整体的业绩相联系,所有员工都与 CEO 一样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
公司每年提供一定的期权,总金额达到基本工资的14%,只有满足以下条件的员工才可以得到期权:从四月一日开始到整个财政年度末都在公司工作 (500h 以上),截止到一月份发放期权时仍留在公司工作的职员。
星巴克的股票一直处于上升趋势,那么员工所得到的期权价值也就越来越大。
第二,为加强公司文化,星巴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福利体系。
对于全职和兼职员工,公司给免费提供卫生保险、牙医保险、伤残保险及员工扶助方案;公司还帮助处理员工工作及员工家庭问题。
除此之外,星巴克还实施弹性福利制度,又被成为“自助餐式的福利”,公司为职工提供退休抚恤金、医疗保险等福利,以及公司支付的其他货币性的开支等,员工可以在企业提供的多种福利中任意选择所需福利。
享受到这些福利的员工更加信任公司,因此对顾客服务得更加完善。
第三,采取公开的沟通方式。
沟通是管理层了解员工的最佳方式,更能有利于互相理解,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热忱。
在星巴克公司内部,员工一年要开好几次公开大会,告诉员工公司最近的重大事项,公开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且可向公司的管理层提问。
这样可以了解员工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员工从自身出发对公司决策的满意度,从而实现薪酬管理透明化,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
另外,公司也会把员工的来信刊登在内部杂志上,大家一起来讨论,因为这些信大多都是有关公司发展、员工福利和股东方案的问题。
第四,为员工提供“伙伴”般的人文关怀。
管理学案例研究星巴克的品牌管理策略
管理学案例研究星巴克的品牌管理策略管理学案例研究:星巴克的品牌管理策略1. 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品牌管理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星巴克的品牌管理策略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旨在探讨其在市场中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的关键因素。
2. 品牌定位2.1 提供高品质的咖啡和饮品星巴克通过选择优质的咖啡豆,与农民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通过精心挑选烘焙和磨豆的工艺,提供高品质的咖啡和饮品给消费者。
这一战略使得星巴克在市场中树立了口碑,成为咖啡行业的领导者。
2.2 打造舒适的咖啡店环境星巴克注重店内环境的设计,力求为顾客提供舒适、温馨的就坐空间。
店内装饰简约时尚,音乐轻柔愉悦,并提供免费无线网络,使顾客能够尽情享受闲适的咖啡时间。
这种注重细节的环境营造,增强了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
3. 品牌传播3.1 产品和服务创新星巴克不断引入新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推出低卡路里饮品、提供咖啡足迹追踪等服务,不仅满足了健康意识较高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顾客的黏性和对品牌的认同感。
3.2 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星巴克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渠道进行品牌传播。
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定期发布与咖啡相关的内容、与顾客互动,星巴克建立了积极活跃的社交媒体形象,并通过在线点餐、会员优惠等数字化服务,提高了用户体验和忠诚度。
4. 品牌扩张4.1 加盟店模式星巴克采用加盟店模式扩张业务,通过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大品牌的市场覆盖面。
通过这种模式,星巴克能够快速适应当地市场需求,提供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产品和服务。
4.2 多元化产品线星巴克不仅提供咖啡和咖啡饮品,还推出了瓶装饮料、咖啡豆、咖啡机等多元化产品线。
这种多元化战略为品牌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利润来源,同时也使得星巴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全面。
5. 品牌管理的挑战与策略5.1 地域文化差异随着品牌的全球扩张,星巴克需要应对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星巴克案例分析
果汁、奶茶等,但是现在星巴克也有特制的果汁、奶茶供应。但星巴 克卖的不仅是咖啡、果汁等饮品,卖的也是一种氛围一种体验,所以 替代品的威胁不大。
促销—Promotion
• 企业积极开展体验营销.
» 星巴克的体验营销凸显的是文化氛围
» 不是因循守旧地继续会员制、返券、赠礼、抽奖等传 统而机械的促销模式,
» 这成为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因 素之一
•
速溶咖啡的售价是每小袋(一杯)1元,要享受咖啡
店里的服务就得付5~20元一杯。在星巴克咖啡店,价格却
水准和品位一致
市场定位 (Positioning)
保证品质,星巴克坚守四大原则: 一、拒绝加盟,星巴克不相信加盟业主会做好品质管
理。 二、拒绝贩售人工调味咖啡豆。星巴克不屑以化学香
精来污 染顶级咖啡豆。 三、拒绝进军超市,星巴克不忍将新鲜咖啡豆倒进超
市塑胶容器内任其变质走味。 四、选购最高级咖啡豆。做最完美烘焙的目标永远不
1992年6月,星巴克作为第一家专业咖啡公司成功上市迅 速推动了公司业务增长和品牌发展。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已 经有近12,000间分店遍布北美、南美洲、欧洲、中东及太平 洋区。此外星巴克还打算调低在全球开设4万间店的长期计划, 迄今已开了逾1.5万间。
星巴克发展阶段
1971年, 3个酷爱咖 啡的大学 生在西雅 图创立了 星巴克。
ST(监视)
竞争对手增加;文化冲突; 差异化战略公关策略提价 原料成本的上升; 地区 策略弹性价格体系 发展的不平衡性
劣势(Weakness) 产品线不稳定 管理问题 服务水平下降 价格偏高 WO(改进) 直营策略品牌危机扭转战 略差异化政策
[管理学]星巴克案例分析
h
20
感受浪漫
▪ 从咖啡馆到咖啡王国,星巴克提供的是高雅 的聚会场所、地位的标志、身份的象征与创 新的咖啡饮用方式,从而把星巴克咖啡变成 一种情感经历,将普通人变为咖啡鉴赏家, 使这些人认为3美元的高价合情合理。
▪ 在星巴克,咖啡已经不是“功能性产品”, 成为一种传递文化的符号,一种沟通心灵的 道具。
据向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讲述。
h
30
自助式服务
▪ 自助服务让消费者摆脱了长长的等候队伍, 减少了等候时间,并给了他们更多的控制权。 让星巴克如此吸引人的正是这份自由的体验。 由于采用自助式消费方式,来到店里的顾客 不会被迎面一声“请问您需要什么”而弄的 失去心情,而是自行走到柜台前,选取自己 所需的饮料和其他小食,吸管、糖等也是自 取。
▪ 星巴克的另一个创意是将咖啡店开进书店, 逛书店的人自然会拿本书、要杯咖啡慢慢阅 读。这种吸引方式达到了与顾客的沟通,既 不露痕迹,又与它的“第三空间”定位
不谋而合。
h
23
优良品质
▪ 星巴克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达到了极严的程度 。无论哪道程序,一切都必须符合严格的标 准,都要恰到好处。
▪ 星巴克咖啡种类繁多,既有原味的,也有速 溶的;既有意大利口味的,也有拉美口味的 ,顾客可以凭自己的爱好选择,着充分体现 了个性化趋势。
▪ 互动式服务
▪ 自助式服务
▪ 顾客关系
h
29
互动式服务
▪ 星巴克深深知道每一个进入店中的顾客是最直接的 消费者,应该努力使之成为常客,为此星巴克对其 服务人员进行乐深度的培训,使每个员工均成为咖 啡方面的专家,就这样开始了和顾客的深度互动, 其工作人员和顾客可以一起探讨有关咖啡的各类知 识,包括种植、挑选、品尝,还讨论有关咖啡的文 化甚至奇闻轶事,回答顾客的各种询问。顾客逐渐 有了这样一种感觉:自服务和环境氛围之外,还可 以得到很多有关咖啡方面的经验,并以此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巴克公司发展历程
▪ 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图派克市场成立第一家店, 开始经营咖啡豆业务
▪ 1987年,现任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先生收购星巴克, 并开出第一家销售滴滤咖啡和浓缩咖啡饮料的门店, 从此带领公司跨越了数座业务发展的里程碑。
▪ 虽然初期投入的资本较大,但是职员的专业素质高 ,便于咖啡教育的推广,并建立了同业中的最专业 的形象,星巴克品牌的扩张也更加坚定有力。
星巴克迷人之处
▪ 浪漫的异国情调 – 来一杯苏门答腊、肯亚、哥斯达 黎加或玛奇雅朵咖啡, 引起神游 的暇思
▪ 负担得起的奢侈 – 总统、医生、律师、店员、卡车 司机,只花三美元人人都可以享 受顶级的咖啡
▪ 秉持多元化经营的重要原则 ▪ 采用最高标准进行采购烘焙,并提供最新鲜
的咖啡 ▪ 是可以高度热忱满足顾客的需求 ▪ 积极贡献社区和环境 ▪ 认识到盈利是我们未来成功的基础
星巴克使命宣言
▪ 好员工:提供完善工作环境,以敬意及 尊严来对待所有员工
▪ 好公司:多元化观念是经营的重要原则 ▪ 好咖啡:实行完美无缺的高标准,选购、
营造“第三空间”
▪ 家庭——生活之所,办公室——工作之所, 第三空间——精神栖息之所
▪ 星巴克以为顾客创造“第三空间”为主题, 营造一个全新的体验。
▪ 起居风格的装修,仔细挑选的装饰物和灯具 ,煮咖啡时的嘶嘶声,这些都是顾客熟悉的 、感到舒服的声音,烘托出了一种星巴克情 调,体现其人文关怀。
营造“第三空间”
星巴克正用咖啡毒害这个世界。
——《商业周刊》
星巴克公司案例分析
星巴克发展之路
▪ 星巴克公司简介 ▪ 星巴克公司发展历程 ▪ 星巴克公司发展特色
星巴克公司简介
▪ 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公司成立于1971年, 诞生于美国西雅图,靠咖啡豆起家,是世界 领先的特种咖啡的零售商,烘焙者和星巴克 品牌拥有者。旗下零售产品包括30多款全球 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 咖啡冷热饮料、新鲜美味的各式糕点食品以 及丰富多样的咖啡机、咖啡杯等商品。
星巴克
——咖啡神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星巴克成功之路
▪ 星巴克指导原则 ▪ 星巴克使命宣言 ▪ 星巴克品牌扩张 ▪ 星巴克迷人之处 ▪ 星巴克体验模式
▪ 星巴克“品牌战略” ▪ 星巴克“攻心战略” ▪ 星巴克“顾客战略” ▪ 星巴克“创意设计”
星巴克指导原则
▪ 提供完善的工作环境,并创造相互尊重和相 互信任的工作氛围
▪ 在星巴克,咖啡已经不是“功能性产品”, 成为一种传递文化的符号,一种沟通心灵的 道具。
感受浪漫
▪ 星巴克人认为自己的咖啡只是一种载体,通 过这种载体,星巴克把一种独特的格调传递 给顾客,这种格调就是“浪漫”。
▪ 星巴克努力把顾客在店内的体验化作一种内 心体验——让咖啡豆浪漫化,让所有感觉都 浪漫化,这些都是让顾客满意的因素。
星巴克迷人之处
▪ 歇息的绿洲 – 放慢脚步,在一个优闲的环境中享受一下 温馨的气氛(自然还有那咖啡因的效果)
▪ 社交的场所 – 人际交往互动、友谊的气氛(咖啡因功不可 没) – 家和公司之外第三个每天去的地方
星巴克体验模式
▪ 感官体验:营造“第三空间” ▪ 情感体验:感受浪漫 ▪ 思想体验:知识无处不在 ▪ 身体体验:优良品质
▪ 与此同时,公司不断地通过各种体现企业社 会责任的活动回馈社会,改善环境,回报合 作伙伴和咖啡产区农民。鉴于星巴克独特的 企业文化和理念,公司连续多年被美国《财 富》杂志评为“最受尊敬的企业”。
像品咖啡一样去生活
星巴克的商标有2 种版本,第一种版本 的棕色的商标由来是 由一幅16世纪斯堪地那 维亚的双尾美人鱼木 雕图案。
▪ 1992年6月,星巴克作为第一家专业咖啡公司在纽 约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迅速推动了公司业务增长和 品牌发展。
▪ 目前,星巴克在全世界39个国家,拥有超过13000 家门店,145000名伙伴(员工)
星巴克公司发展历程
▪ 长期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向顾客提供最优 质的咖啡和服务,营造独特的“星巴克体验”, 让全球各地的星巴克店成为人们除了工作场 所和生活居所之外温馨舒适的“第三生活空间”。
星巴克(Starbucks) logo
像品咖啡一样去生活
第二版的商标,沿 用了原本的美人鱼图案, 但做了些许修改了,并 把商标颜色改成代表每 日咖啡的绿色,就这样 融合了原始星巴克与每 日咖啡的特色的商标就 诞生了。
星巴克公司发展特色
▪ 星巴克咖啡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学生和城市
白领中非常流行。除咖啡之外,星巴克也提 供诸如茶,馅饼,蛋糕等。星巴克针对的顾 客群体不是普通的大众,而是一群注重享受、 休闲、崇尚知识尊重人本位的富有小资情调 的城市白领。一般来说,星巴克咖啡的价格 不会高于其他竞争者。
烘焙,分销新鲜咖啡 ▪ 好客人:尽力培养极度满意的客人 ▪ 好小区:积极回馈我们的小区和环境 ▪ 好利润:承认利润是未来成功的要件
星巴克品牌扩张
▪ 星巴克连锁式的扩张,得益于星巴克给自己的品牌 注入了价值观,并把企业文化变成消费者能够感受 到的内容和形式。
▪ 星巴克一直坚持直营路线:由星巴克总部进行直接 管理,统一领导,目的是控制品质标准。这样每家 店都由总部统筹管理和训练员工,保证每家海外商 店都是百分之百的美国星巴克血统。
知识无处不在
▪ 把宽带网络技术带到咖啡店是星巴克的一个 创意,顾客能在饮用一杯咖啡的同时,悠闲 地畅游网络,这种高科技的创意为顾客提供 方便,吸引顾客。
▪ 在文雅、静谧、亲切、亦真亦幻的氛围中, 在时尚且雅致、豪华而亲切的浓郁氛围里, 人们放松心情,摆脱繁忙的工作,稍事休息 或约会,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报偿。
▪ 星巴克创造的体贴正是真正了解了环境可以 刺激顾客内心情感的细枝末节,从而才可以 将体验式营销发挥到极致,并成为其中经典 。
感受浪漫
▪ 从咖啡馆到咖啡王国,星巴克提供的是高雅 的聚会场所、地位的标志、身份的象征与创 新的咖啡饮用方式,从而把星巴克咖啡变成 一种情感经历,将普通人变为咖啡鉴赏家, 使这些人认为3美元的高价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