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3月月考试卷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次月考测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卷六年级科学一、填空题(38分,每空2分)1、天气和金鱼的呼吸有着密切的关系,金鱼呼吸慢,金鱼呼吸快。
2、鱼儿离不开水,是影响金鱼生活的重要因素。
、或等不同水质,都会影响金鱼的生活。
3、金鱼是性动物,不但喜欢食用天然的食物也能进食经过加工的食料。
4、光照、温度、、雨、雪、等环境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金鱼的生活。
5、换水过勤,金鱼会。
6、对比实验时,美组实验只能改变变量,而要保证其他条件。
7、金鱼的呼吸质量与放养密度基本成关系。
8、金鱼的祖先是。
9、是比较理想的养金鱼用水。
但在使用前,一定要装在盆中晒2—3天,使水中消毒用的排处掉。
10、、、、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一、判断题(20分,每题2分)1、喂养小金鱼时,投放的食物越多越好。
( )2、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环境,也会影响环境。
()3、生命是可贵的,实验过程中要防止小金鱼死亡。
( )4、天气晴朗,水文适宜时,可以给金鱼多投些饵料。
()5、经常换水对金鱼有好处。
( )6、重复实验次数太多,得到的实验数据并不可靠。
()7、在水中放少许食盐可以预防金鱼的疾病。
( )8、放养密度直接影响着金鱼的呼吸。
( )9、当食物链中的某一种成员消失时,就会影响很多生物种类的生存。
( )10、每次喂金鱼时,按总量的三分之一投放饵料就行了。
()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自然界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的食物关系,我们称之为()A、共生现象B、寄生现象C、食物链2、最不可能造成小金鱼死亡的原因是()A、水质变坏B、食物投放量C、当地土壤质量3、下列,不合适喂养小金鱼的食物是()A、鸡蛋壳B、面包屑C、鱼虫4、()对金鱼的生活有着直接影响。
A、食物B、氧气C、光照D、水温5、下列不属于实验数据分析整理的是()A、分析实验过程中得出的数据B、做出准确的描述C、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6、金鱼的祖先是()A、古代的金鱼B、野生鲫鱼C、野生鲤鱼7、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一般至少要重复()次。
六年级科学下册三月份月考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3月份月考试卷班级: 姓名: 考号:一、选择题。
(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栏内)(5分)1. 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 )。
(多项选择)A. 食盐 B. 白糖 C.玻璃 D. 碱面2.蟋蟀的耳朵在足的( )。
A .外侧 B .内侧 C .两侧都有 D .有的在内测,有的在外侧3.下列不是水中生活的微生物的是( )。
A .草履虫 B .变形虫 C .鼓藻 D .水母4.下列观察工具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电子显微镜B .放大镜C .光学显微镜D .扫描隧道显微镜5.发明显微镜的生物学家是( )。
A .达尔文 B .列文虎克 C .巴普洛夫 D .罗伯特·胡克二、判断题。
(请在答题栏内填写“√”或“×”)(5分)1.自然界中只有一小部分固体物质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 )2.显微镜使用的5个步骤依次是:安放—上片—对光—调焦—观察。
( )3.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 )4.我们可以把物体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 )5.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就是扁平的细毛。
(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1.放大镜是 凸透 镜,具有 放大物体的图像 的功能。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镜片的大小 没有关系,和 镜片的凸度 有关。
3.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 触角 就是它们的“ 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
4.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 300 倍的显微镜,发现了 微生物 。
5.洋葱表皮是由 细胞 构成的。
生物都是由 细胞 组成的。
6.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 构造 和 功能 ,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7.载玻片的形状是 长方形 ,盖玻片的形状是 正方形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视野形状是 圆形 。
8.要抬升显微镜的镜筒,调节旋钮 向内旋转 ;降低镜筒,调节旋钮 向外旋转 。
9.人类探索 微小世界 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完整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放大镜的镜片又叫________,其特点为________,生活中用到放大镜的是________。
2、在能量中,______________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3、不同的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相互转化。
两只手相互摩擦,我们的手会感觉比较热。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而我们的小电动机是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
4、蓄电池充电时是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5、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________,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即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它包含三个层次:________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7、煤大多夹在岩层中,这些岩层都是古代沉积的______变成的。
8、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_________ 。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的原因。
A.弹力B.推力C.重力3、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过程实际上就是把()。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4、在实验中,我们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是()。
A.鱼缸、池塘中的水 B.盐水 C.碘酒5、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6、小明和小天都是单眼皮,都没有耳垂,都是卷发,这说明()。
A.小明和小天长的一样B.小明和小天是兄弟俩C.小明和小天有血缘关系D.小明和小天这些相貌特征相同7、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A.变快B.变慢C.不变8、当显微镜视野中物像不是十分清晰时,可调节()。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月份月考试卷

三、我会选。(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相应的括号里)(每空 1 分,共 9 分)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2、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 )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罗伯特.胡克
3、凸透镜是(
)、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
3、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 )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
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倍。
4、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
),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
白糖、(
)等。
5、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鼻子”。
得分
评卷人
二、动动脑筋,再判断(对的在括号里大“√”,错的在括号里大“×”) (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密…………………………………封…………………………线……………………………………
学号
小学 2018 年春季学期 3 月份月考
六年级 科学 单科卷 (5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我会填。(每空 1 分,8 分)
1、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 2、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
1、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3、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4、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 () () ()
1
5、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 毫米的微小物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填空题。
( 25 分,每空 1 分)1. 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2. 像、白糖这样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
3.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 . 形状 . 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
4. 我们将米饭上滴上碘酒,看到米饭上出现了,说明米饭和碘酒发生了。
5.月球是地球的,它本身不能,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它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6.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上附着有的物质,我们知道这种物质是。
7. 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一定要让三者在一条上,所以日食发生农历的,月食发生在农历的。
8. 为了便于辨认,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称为,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小熊座上有著名的。
9.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农业污水、10.、和。
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二、选择题。
(20 分,每题 2 分)1. 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一位名叫(A. 达尔文B.列文虎克C.)的生物学家发明的。
罗伯特 ?胡克 D.培根()2.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 B. C. D.3. 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 5 分钟,白糖()。
A.只变成液态的糖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4.如图所示的标志是()。
A. 回收标志B. 交通标志C.绿色食品标志5.1969 年美国的()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A. “阿波罗” 11 号B. “月球”号C. “神舟”六号6.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A. 火山B. 环形山C. 海洋7.月食不会出现的是()。
A.月全食B.月偏食 C .月环食 D.以上的都不会出现8.下列垃圾中不能自然分解的是()。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一、填空题1.含淀粉的物质遇到碘酒变_______,含淀粉的物质有________。
(举例一个)。
2.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写出两种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只有经过(______)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4.米饭中有一种叫(______)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5.淀粉是一种(______)的粉末状固体物质,是植物体内贮存的养分。
6.碘酒是一种(______)的液体,一般可用于皮肤的消毒。
7.长时间咀嚼米饭能感觉到有甜味是因为米饭中含有(______),这种物质和唾液会发生(______)反应。
二、选择题8.古代用米汤写密信。
再用碘酒来涂抹显字,其实是利用了淀粉遇到碘酒变成()的反应原理。
A.黑B.蓝C.紫D.黄9.我们在课堂上用碘酒检验下列食品时,能使碘酒变成蓝黑的是()A.土豆B.菠菜C.番茄10.与碘酒相遇能出现蓝黑物质的是()。
A.蛋白质B.脂肪C.淀粉11.我们发现碘酒滴落到()上时,会出现蓝黑。
A.食盐B.白糖C.土豆片12.下面都含有淀粉的一组是()。
A.萝卜、马铃薯、苹果B.马铃薯、米饭、菠菜C.馒头、米饭、马铃薯13.下列各种食物或饮料中不含淀粉的是()。
A.米饭B.方便面C.汽水14.米饭在嘴巴中会变甜主要是因为()。
A.米饭本来就甜的B.嘴巴里有糖C.米饭和唾液反应的结果15.下列食物中含有大量淀粉的是()。
A.白萝卜B.红萝卜C.白菜D.米饭16.含淀粉的物质遇碘酒会变()。
A.蓝B.黑C.棕17.在面包上面滴上碘酒会变,这种变的物质是()。
A.仍是面包B.是碘酒C.既不是面包也不是碘酒三、判断题18.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发生了变化,这蓝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教科版小学】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教科版小学】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不同的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相互转化。
两只手相互摩擦,我们的手会感觉比较热。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而我们的小电动机是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
2、煤、石油、天然气是_____________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3、许多岩石是由________集合而成的,在显微镜下观察花岗岩,可以看到花岗岩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组成。
4、大量的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
5、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
6、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7、食物链通常从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终止。
8、钢缆能承受巨大的__________,拉紧的钢缆像梁一样结实。
二、选择题。
(共20分)1、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首先会()。
A.变成液态的糖B.变成水C.不变2、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和()无关。
A.转动速度B.转动方向C.发电机大小3、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A.云母、小苏打、维生素C B.水晶、雪花、玻璃C.盐、铜矿、高锰酸钾4、吃饭可以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A.外部加热B.补充内能C.身体运动D.内部刺激5、没加任何东西的米饭放进嘴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
A.没有味道B.慢慢甜起来C.越来越酸6、下列句子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7、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A.珍珠B.琥珀C.雪花8、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时间:60分钟满分:100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7题;共17分)1.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
A BA表示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B表示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
2.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________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________。
3.月球上环形山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约________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________。
5.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
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________系,它的直径大约有________光年。
6.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________7.太阳系是以________为中心.由八大行星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天体系统.二、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8.在模拟日食形成的实验中,手电筒代表( )。
A. 地球B. 月球C. 太阳9.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A. 月球B. 火星C. 太阳10.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宇宙起源学说,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膨胀,并认为()。
A. 宇宙膨胀早已结束,不再变化B. 目前宇宙膨胀已经结束,且开始收缩C. 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11.使用活动星图在夜晚观察星星时,活动星图()便于观察。
A. 举过头顶B. 向北竖直放置C. 水平放置于地面12.端午节就要到了,那天我们可能看到的月相是( )。
A. B. C.13.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 由缺变圆B. 由圆变缺C. 由缺变圆,再变缺14.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电动机的工作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________,利用________的相互作用转动。
2、有些汽水中,除了含有__________和调味剂,还含有咖啡因、食用色素等,经常饮用这种饮料,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3、用螺丝刀撬箱子,是________的应用。
4、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________相适应。
5、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
6、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7、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________ 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 。
8、月球围绕地球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
二、选择题。
(共20分)1、()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的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A.流星说B.撞击说C.火山说2、下列不属于导致世界人均供水量减少的原因的是()。
A.环境污染逐渐严重B.海洋面积增大C.人口迅速增长3、下列关于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形状有关C.既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又与材料的形状有关4、下面的垃圾不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A.废电池B.废注射器C.废餐巾纸5、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6、下列方法中,能使观察到的图像最大的是()。
A.调整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B.调整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之间的距离7、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A.加盐B.加清水C.加糖8、当显微镜视野中物像不是十分清晰时,可调节()。
A.遮光器B.反光镜C.细准焦螺旋9、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材料越厚,它的抗弯曲能力越________。
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________。
如果没有________,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3、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大量________;杯子摸起来比原来凉,说明伴随着_______热量。
4、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________类和________类植物,能自己进行_________制造养料,这和开花植物是一样的。
5、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_______ 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
6、大量的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
7、利用物质_________的原理,制成温度计。
8、像铁塔这样的骨架式的构造叫做________,它的优点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加大通入电磁铁的电流,电磁铁的磁力会()。
A.减小B.增大C.不变2、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玻璃B.雪花C.食盐3、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4、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5、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
A.较清晰的图像B.许多点状物质C.许多条状物质6、下列方法最不会污染水源的是()。
A.洗碗时用洗洁精洗B.洗碗时用淘米水洗C.洗衣服时用肥皂洗7、用下面三个放大镜观察小昆虫,能看的最清楚的是()。
A.B. C.8、将三块相同的面包分别放在以下三种环境中,最不容易发霉的是()。
A.低温、干燥 B.温暖、湿润 C.温暖、干燥9、小红把她家里的垃圾分为铁、纸、塑料等几类,她是按()分类的。
A.材料B.使用时的用途C.处理方式10、通过优化选择生产原料和制作工艺,人们制成了()。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3.2月相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3.2月相变化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有关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半月月球亮面在右侧,下半月月球亮面在左侧B. 上半月月球亮面在左侧,下半月月球亮面在右侧C. 人们看到的月球总是亮面在右侧D. 人们看到的月球总是亮面在左侧2.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A. 三十B. 十五或十六C. 初八D. 三十3.晚上,小明同学睡觉前到院子里散步,发现晴朗的夜空挂着一轮弯月(如图),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蛾眉月,农历上半月B. 蛾眉月,农历下半月C. 残月,农历上半月D. 残月,农历下半月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A. 月相B. 月貌C. 月亮D. 月陆5.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 )。
A. 一年B. 一个月C. 一天D. 一周6.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中,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 )。
A.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B. 地球上的观察者C. 被太阳照亮的月球D. 月球绕着太阳公转7.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 由缺变圆B. 由圆变缺C. 由缺变圆,再变缺D. 无变化8.把观察到的月相按农历月初到月末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⑤④③②①B. ④⑤③①②C. ③②⑤④①D. ②③⑤④①9.月球的明亮部分总是向着太阳的。
()10.我们只有在晚上能看到月亮,在白天是看不到月亮的。
()11.月相变化是在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
()12.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13.每个月的农历十五都是上弦月。
()14.月相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15.月球是一个不发光、透明的球体。
()三、填空题(共7题;共17分)16.月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月球绕地球运动,使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而地球上人们看到的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________17.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月考试卷 (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O ••••••••••••••••••••••密••••••••••••••••••••••O••••••••••••••••••••••封••••••••••••••••••••••O••••••••••••••••••••••线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卷答题卷 小学六年级科学 满分 考试时间 成 绩 制卷人 考试分 卷面分 总分 (97+3)100分 40分钟 一、选择题。
(其余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B] [C] 2. [A] [B] [C] 3. [A] [B] [C] 4.[A] [B] [C] 5.[A] [B] [C] 6. [A] [B] [C] 7. [A] [B] [C] 8.[A] [B] [C] 9.[A] [B] [C] 10. [A] [B] [C] 11. [A] [B] [C] 12.[A] [B] [C] 13.[A] [B] [C] 14. [A] [B] [C] 15. [A] [B] [C] 16.[A] [B] [C] 17.[A] [B] [C] 18. [A] [B] [C] 19. [A] [B] [C] 20.[A] [B] [C] 21.[A] [B] [C] 22. [A] [B] [C] 23. [A] [B] [C] 24.[A] [B] [C] 25.[A] [B] [C]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36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三:连线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新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新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将电能转化成磁性的装置叫________,要使它的磁性强一些有________、________等办法。
2、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是反射_______ 的光。
3、仙人掌的叶子长成刺状,主要是为了适应沙漠________的环境。
4、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________类和________类植物,能自己进行_________制造养料,这和开花植物是一样的。
5、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________,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路边经常能见到许多高压电的铁塔,发现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______形。
7、钢缆能承受巨大的__________,拉紧的钢缆像梁一样结实。
8、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_________ 。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下列透明镜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B.沙子C.土壤3、在放大镜下,()是柱状的颗粒。
A.味精B.白糖C.食盐4、用同一杆秤分别称量三个物体,杆秤平衡时的状态如下图,则三个物体中最重的是()。
A.重物A B.重物B C.重物C5、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
A.糖B.淀粉C.甜蜜素6、番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是()A.碘酒 B.番薯 C.既不是碘酒,也不是番薯7、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发生()。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8、光学显微镜的镜片()。
A.两块都是凸透镜 B.两块都是凹透镜 C.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9、从环保的角度讲,不适合用作包装物的材料是()。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各版本】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是反射_______ 的光。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化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
3、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________。
如果没有________,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___。
5、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物体的________。
6、我们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世界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7、能使我们________或________的装置叫简单机械。
8、通过实验,一张纸,通过增加________、增加________或改变________等方法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下面的滑轮(组)中,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能省力的是()。
A.B.C.2、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3、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A.火山B.环形山C.海洋4、下列方法能使食盐溶液产生晶体的是()。
A.在食盐溶液中加入水分B.继续加入食盐溶解C.将食盐溶液放在阳光下蒸发 D.在食盐中加入碱面5、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A.三十B.十五或十六C.初八D.三十6、下列属于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
A.放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 B.刷上一层油漆 C.浸入水中7、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A.一个B.多个C.无数个8、月食不会出现的是()A.月全食B.月偏食C.月环食9、吃饭可以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A.外部加热B.补充内能C.身体运动D.内部刺激10、下列选项,属于白醋的特点的是()。
A.白色固体B.白色液体C.无色液体三、判断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_______电荷,头发带正电荷,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_________的现象。
2、电动机是一种用________产生________的机器。
3、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________,这是这________变化。
4、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___、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5、在厨房里,我们经常把铁制的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这是因为______,从而防止菜刀生锈。
6、像从路面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______。
7、普通的垃圾填埋的方法,会污染________和________。
8、动植物具有与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二、选择题。
(共20分)1、燃放花炮时在空中发生剧烈的爆炸,这是发生了(),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没有变化2、太阳系里唯一绕地球运动的卫星是( )。
A.太阳B.月球C.火星3、没加任何东西的米饭放进嘴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
A.没有味道B.慢慢甜起来C.越来越酸4、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A.三十B.十五或十六C.初八D.三十5、观察植物果实、根、茎、叶的切片时,把标本切成()的薄片。
A.厚实完整B.薄而透明C.厚而均匀6、房间中的冷空调往往装在上方位置,汽车中的热空调往往装在下部。
这主要和热传递中的()有关。
A.对流B.传导C.辐射7、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8、下列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定滑轮能省力,动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B.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C.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相同9、()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的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2021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2021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_________ 。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我们实验观察的小电动机中,转子上有_________组线圈。
3、像水龙头一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________。
4、将两枚铁钉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潮湿的纸巾上,则生锈较快的是放在________的铁钉。
5、家庭垃圾中有约三分之一是碎菜叶、蛋壳等,叫________垃圾。
6、自行车的刹车运用了___________的原理。
7、如果电路短路,电路中的电流会很________。
8、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_________、_________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_________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二、选择题。
(共20分)1、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
A.越费力 B.越省力 C.用力大小不变。
2、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A.三十B.十五或十六C.初八D.三十3、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玻璃B.雪花C.食盐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
A.复眼B.单眼C.双眼5、食物滴上碘酒后,变蓝色,说明食物中有()A.蛋白质B.脂肪C.淀粉6、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红纸剪成窗花B.泥土烧成瓷器C.冰块制成冰雕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7、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B.空气C.细菌8、下列食物中,不是在微生物帮助下生产的是()。
A.米饭B.臭豆腐C.醋9、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0、骑自行车上坡走“S”型路线是利用了()原理。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带答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带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大量的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____,电池多则磁力__________。
3、在能量中,______________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4、我们身体运动的能量是从________中来的。
5、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________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________。
6、框架铁塔从结构上看包括了__________形、__________形、__________形。
7、将两枚铁钉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潮湿的纸巾上,则生锈较快的是放在________的铁钉。
8、________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二、选择题。
(共20分)1、没加任何东西的米饭放进嘴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
A.没有味道B.慢慢甜起来C.越来越酸2、我国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
A.翟志刚B.杨利伟C.聂海胜3、下列垃圾中不能自然分解的是()。
A.塑料B.纸屑C.菜叶4、下列属于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
A.放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 B.刷上一层油漆 C.浸入水中5、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空气C.水蒸气D.氧气6、对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冷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
A.越大B.越小C.不变7、大型水电站发出的强大的电能是由()转化而来的。
A.风能B.热能C.水能8、当显微镜视野中物像不是十分清晰时,可调节()。
A.遮光器B.反光镜C.细准焦螺旋9、下列方法中,能使观察到的图像最大的是()。
A.调整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B.调整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之间的距离10、要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用的方法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18-2019学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3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有关。
A. 凸度B. 材料C. 面积2.()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 细胞学说B. 动力学C. 仿生学3.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b、准备两个放大镜c、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d、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 bdcaB. bacdC. bcda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像移动的方向( )A. 相同B. 相反C. 无关5.下面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 B. C.6.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足。
A. 2B. 3C. 47.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 ) 的信息。
A. 更少B. 同样多C. 更多8.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
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细胞膜9.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 发生了物理变化B. 发生了化学变化C. 没有什么变化10.科学家选择()来观察SARS病毒。
A. 光学显微镜B. 电子显微镜C. 放大镜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13分):1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
12.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________,蟋蟀的耳朵长在________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________眼。
13.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________,他们的排列是________的。
14.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________。
1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________。
16.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___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
17.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________组成的。
18.例举一个物理变化:________。
我们把________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三、判断题(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
每小题1分,共9分):19.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20.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21.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2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23.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24.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25.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了,所以蜡烛的燃烧属于一种物理变化。
()2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产生了新物质。
()27.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四、概念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9分):28.将下列成就与科学家名字对应后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A.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B.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杂交水稻C.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D.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E.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袁隆平________ 列文虎克________ 罗伯特.胡克________巴斯德________ 培根________29.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对应并填入相应空格中。
A.蚕蛾B.天牛C.蝴蝶D..蝗虫棒状________ 丝状________ 鞭状________ 羽状________五、科学探究题(除30、31题,35第一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9分)30.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________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________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________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________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________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________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________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31.将下列实验器材与它的作用对应并填入相应空格中。
A.盛放多余的洋葱片B.夹取实验材料C.吸取少量液体D.染色E.放置切片标本F.吸取多余的水分G.盛放液体H.切割洋葱镊子________ 滴管________ 载玻片________ 培养皿________烧杯________ 碘酒________ 裁纸刀________ 吸水纸________32.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是物体的倒立的像,原因是________,应该________,使之出现物体正立的像。
33.在显微镜下能看到一些物质的精细结构,下面图A是________ 、图B是________、图C 是________、图D是________。
34.在显微镜下,我们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含有哪些细胞结构?________。
把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画在右图所示圆内。
35.(1)指出显微镜相应结构:2________,4________。
(2)从目镜往下看,发现里面黑呼呼的,什么也看不见,原因是________,应该调整________,使之从目镜下能看到亮圈。
(3)从目镜里只能看到亮圈,不能看到已经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中央的标本玻片,原因是________,应该调整________,使之从目镜下能看清标本。
36.小刚曾经制作过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他是这样制作的:①用滴管在干净载玻片中间滴一滴________。
②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并用小刀在内表皮上划“井”字。
用镊子撕取这个字中间表皮,并把它________放置。
③用盖玻片________盖到标本上面。
④从标本边缘滴一滴稀释的________,微微倾斜玻片,用吸水纸从另一端吸掉多余的水。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答案】A【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凸度有关。
物体越凸放大倍数越大。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凸度的关系。
2.【答案】A【解析】【解答】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学说细胞是动植物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最早提出,直到1858年,德国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才较完善。
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
3.【答案】A【解析】【解答】制造简易显微镜的一般步骤包括:准备两个放大镜、调整好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最后将调整好的放大镜固定。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
4.【答案】B【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成像规律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规律。
5.【答案】C【解析】【解答】透明玻璃镜片属于凸透镜,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
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结构以及特点。
6.【答案】B【解析】【解答】昆虫的身体的特征有: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3对足。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昆虫身体结构的一般特征。
7.【答案】C【解析】【解答】放大镜和显微镜都有放大物体的作用,可以观察物体中更精细的结构,因此可以帮助人们获取更多的信息。
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和放大镜的功能。
8.【答案】A【解析】【解答】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结构,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9.【答案】A【解析】【解答】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只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有化学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10.【答案】B【解析】【解答】SARS病毒的体积极微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来进行观察。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是建立在光学显微镜的基础之上的,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2μm,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2nm,也就是说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光学显微镜的基础上放大了1000倍。
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13分):11.【答案】厚;薄【解析】【解答】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厚,两边薄。
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的功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放大镜的结构特点。
12.【答案】扁平的细毛;足;复【解析】【解答】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复眼。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几种昆虫身体结构的特点。
13.【答案】晶体;规则【解析】【解答】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晶体,他们的排列是规则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晶体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排列特点。
14.【答案】细胞【解析】【解答】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分析】细胞是生命体的最小单位,肉眼无法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它们的结构。
15.【答案】越小【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小。
【分析】由于放大镜对物体的放大倍数较大,就会使显微镜中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范围就越小。
16.【答案】触角【解析】【解答】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分析】昆虫的触角就是昆虫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对昆虫极其重要。
17.【答案】细胞【解析】【解答】一切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分析】掌握关于细胞的基本定义和概念。
18.【答案】木棒被折断;产生新物质【解析】【解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化学变化会有新的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三、判断题(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
每小题1分,共9分):19.【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凡是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的透明物体,都是凸透镜,都具有放大物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