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研究方法
物理实验探究的八种方法
![物理实验探究的八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1cd40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9.png)
物理实验探究的八种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发生条件下所显现的有关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们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研究方法。
简单的讲观察法就是看仔细地看。
但它和一般的看不同,观察是人的眼睛在大脑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组织的感知活动。
因此,亦称科学观察。
实例:水的沸腾: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刻度值。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温度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示数变化;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可让学生观察小纸片在扬声器中的运动状态,观察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观察蟋蟀知了鸣叫是的情况,就会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除此之外还有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滑动摩察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二、比较法比较法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
比较是抽象与概括的前提,通过比较可以建立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
利用比较又可以进行鉴别和测量。
因此,比较法是物理现象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比较法有三种类型:1异中求同的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同点。
2同中求异的比较。
即指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异点。
3同异综合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的相同点相异点。
实例:象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它们的发动机各不相同但都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装置。
而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都是内燃机但是从它们的构造、吸入的气体、点火方式、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有不同。
再如蒸发与沸腾的比较两者的相同点都是汽化过程。
不同点从发生时液体的温度、发生所在的部位及现象都不同。
还可以用比较法来研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压力;电功与电功率等。
三、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讨论多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通过控制其几个物理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物理量影响某一个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临床医学研究具体方法精品文档
![常用的临床医学研究具体方法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929376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6.png)
常用的临床医学研究具体方法精品文档临床医学研究是指通过对人类或动物进行实验或观察,以获取医学知识并改善临床实践的过程。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来确保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
一、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临床医学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一组接受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另一组接受传统的治疗方法或安慰剂,以评估新方法或药物的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在于能够控制一些潜在的干扰因素,使得结果更具可比性。
然而,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随机化、盲法和样本大小的要求,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二、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跟踪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的人群,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其发病率和暴露因素的关系。
队列研究可以分为前瞻性队列和回顾性队列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是在研究开始时选择研究人群,并在随访期间记录暴露和结果;而回顾性队列研究,则是通过回顾历史资料,确定暴露因素并观察相关结果。
队列研究的优点在于能够确定时间顺序和测量暴露因素的长期效果,但也存在样本损失、记忆偏倚和观察到的结果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等问题。
三、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选择一组已经患病的个体(病例组),以及一组没有患病的个体(对照组),比较两组个体的曾经暴露于某种因素的情况。
病例对照研究常用于研究罕见疾病或需要长期随访的疾病,它的优势在于能够高效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同时还可以评估多个危险因素。
但由于回顾性设计的特点,病例对照研究容易受到选择偏倚和回顾偏倚的影响。
四、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一种描述性研究方法,通过在一个特定时间点上收集数据,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的暴露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横断面研究通常用于研究疾病的患病率、病因和人群特征等。
虽然横断面研究简单快捷,但其结果仅能描述一时的情况,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并且无法解决长期追踪和改变的问题。
试验方法及原理
![试验方法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bf6a0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e.png)
试验方法及原理一、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是指在科学实验中,为了验证某个假设或者研究某个现象,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技术手段。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试验方法——双盲实验法。
双盲实验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用于评估药物、治疗方法或其他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该方法的特点是在试验过程中,既使参与者不知道自己所接受的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也使实验人员不知道哪个组是实验组,以减少主观偏见的影响。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确定需要研究的对象(如患者、动物等)和研究的目的(如疗效评估、副作用观察等)。
2. 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保证两组之间的基线特征相似。
3. 盲法操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在试验过程中不知道自己所属的组别,同时实验人员也不知道哪个组是实验组。
4. 干预操作:根据研究目的,对实验组进行特定的干预措施(如给予药物治疗),对对照组进行相应的安慰剂或常规治疗。
5. 数据收集和分析:记录和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6. 结果解读:根据统计学分析的结果,解读实验的结论,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试验原理试验原理是指试验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或理论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试验原理——贝叶斯统计学原理。
贝叶斯统计学原理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概率统计方法,用于根据已有的先验知识和新的试验数据,更新对未知事件的概率估计。
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将概率视为一种主观度量,通过不断更新和修正概率的估计,逐步逼近真实的概率。
具体原理如下:1. 先验概率:根据已有的先验知识或经验,对未知事件的概率进行初始估计。
2. 似然函数: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在不同假设下观察到该数据的概率,得到似然函数。
3. 贝叶斯定理:根据贝叶斯定理,将先验概率和似然函数结合,计算得到后验概率。
4. 更新估计:通过不断进行试验和观察,更新对未知事件的概率估计。
每次试验后,将后验概率作为下一次试验的先验概率,重复上述步骤,逐步逼近真实的概率。
试验研究方法
![试验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da2244f61fb7360b4c65cb.png)
? (四)其他实验类型
? 准实验研究设计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
它和真实验的主要区别在于,准实验中没有运用随机化程 序进行被试选择和实验处理;也不能完全主动地操纵自变 量。
? 双盲实验(d在
? 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可推论性,即代 表性问题,表示实验结果是否适合于推广应 用,能否做到对同类事物现象作解析、预测
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观测人 员来说都是未知的。实验刺激是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以外 的第三方指定的。
? 新药实验、安慰剂效应
实验研究方法
? 五、实验法的基本模式
? (一)单组实验
? 这种研究设计中只安排一个被试组,进行方法是:在一个时间 段中,按固定的周期对被试组成员进行一系列的某种测试,然 后让被试组接受实验处理(如某种与测试内容有关的训练或指 导等),之后又按原来的周期安排同样的一系列测试。单组前 测后测时间系列准实验设计程序模式如下表所示。
其中C1=(YA1+YB1+YC1)/3, C2=(YA2+YB2+YC2)/3, C3=(YA3+YB3+YC3)/3。
实验结果为分别比较X1、X2、 X3 各因素的作用效果之间的差异 情况,即比较C1-C2或C2-C3 或C3-C1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实验研究方法
? 六、实验法的效度
? 内在效度。是指因变量产生的变化来自于自 变量的程度。如果一个实验设计,除了研究 者所控制的实验变量外,还有其它变量也影 响反应变量的变化,使研究者无法正确解释 所得的实验结果,则该项实验设计的内在效 度就很差。 内在效度的影响因素:生长和成 熟;前测的影响;测量手段;取样偏差等。
? 要素 ? 组成 ? 步骤 ? 类型 ? 模式
常用临床实验研究方法包括
![常用临床实验研究方法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8efa9cb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e.png)
常用临床实验研究方法包括常用临床实验研究方法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
这些方法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旨在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评估新药的疗效以及评估诊断和筛查方法的准确性。
下面将对这些临床实验研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经典的实验研究方法,被认为是评估药物疗效的金标准。
该方法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接受不同处理的组别,其中一个组别接受治疗(例如药物),而另一个组别接受安慰剂或标准治疗。
通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可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随机对照试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有效性,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注意样本选择、随机化的过程以及盲法的使用。
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方法,在该方法中,研究者根据暴露因素将参与者分为不同的组别。
随后,在一段时间内,研究者观察并记录参与者的发病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但需要较长的时间跟踪参与者的疾病发展过程。
队列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更直接地评估因果关系,但也存在样本选择和控制其他因素的挑战。
病例对照研究是另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常用于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在该方法中,研究者选择一组已患疾病的个体(病例),以及一组与其类似但未患疾病的个体(对照),然后比较两组的暴露因素。
通过比较两组之间的暴露情况,研究者可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病例对照研究通常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成本,但也可能受到回忆偏倚和选择偏倚的影响。
横断面研究是一种针对特定时间点的观察性研究方法。
在该方法中,研究者同时收集参与者的暴露因素和疾病发生情况。
然后,通过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之间的疾病发生率,可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横断面研究通常快速且成本较低,但由于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其研究结果应谨慎解释。
除了上述提到的常用临床实验研究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研究方法也在医学研究中被运用。
例如,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可以综合多个研究的结果,提高证据的强度和精确性。
研究和研究方法有哪些
![研究和研究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9d495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2.png)
研究和研究方法有哪些研究是为了获取新知识、解决问题或发现新领域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它可以包括各种不同的学科和领域,例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和医学等。
研究方法是进行研究所采用的具体步骤、技术和工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研究和研究方法。
1. 实验研究:在实验室或控制环境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变量和因果关系进行系统的控制和操作来获取数据。
实验研究通常包括随机分组和对照组,以便比较结果和变量的影响。
2. 调查研究:通过使用问卷、面试或观察等方法,研究人员可以获取群体或个体的观点、经验和行为数据。
调查研究可以通过大样本和统计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趋势。
3. 文献综述:通过搜集和评估先前的研究、报告和文献,研究人员可以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和评估。
文献综述可以提供背景信息、理论基础和研究缺口。
4. 实地研究:研究人员亲自去现场观察和收集数据,以了解实际情况。
实地研究可以采用观察、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法,以获得深入和具体的数据。
5. 数学建模:通过数学原理和模型,研究人员可以建立描述和预测现象、系统和关系的数学方程和模型。
数学建模可以在自然科学、工程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中应用。
6. 实验模拟: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虚拟实验室和仿真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模拟和测试不同场景和假设。
实验模拟可以用于探索新领域、理解现象和验证理论。
7. 个案研究:对个体、团体或事件进行详细和系统的研究。
个案研究可以通过采访、观察、文件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来获取数据,并进行深入和全面的分析。
8. 实证研究:通过使用定量数据和统计分析,研究人员可以测试假设和验证理论。
实证研究通常使用大样本和随机抽样,并采用双盲试验和控制变量等技术。
9. 归纳与演绎:归纳研究通过观察和实证数据,从特例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
而演绎研究则通过推理和逻辑,从普遍的原理和假设中得出具体的结论和预测。
10. 质性研究:质性研究通过深入的观察、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探索和理解个体和社会的意义、构建和关系。
试验研究方法
![试验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0e6c31352d380eb62946d88.png)
1、实验室煤泥浮选实验步骤:(1)调试浮选机,使转速、充气量达到规定值;(2)称量煤样(称准与0.1g)、(3)计算所需药剂的体积,用取样器抽取药剂、(4)向浮选机内先加入约1/3容积的睡,使水位达到第一道标线。
关闭进气阀门,开动浮选机,加入称好的干煤样。
待搅拌至煤全部润湿后,再加入清水,使矿浆液面达到第二道标线,矿浆净体积约为1.5L,开动计时器、(5)预搅拌两分钟后,向矿浆液面下加入预先量好体积的捕收剂。
一分钟后,再向矿浆液面下加入预先量好体积的起泡剂、(6)10秒后,打开进气阀门,同时以30r/min的速度,沿浮选槽珍格格泡沫生成面,按一定的刮泡深度刮泡三分钟,泡沫产品集中于一个器皿中。
实验中要控制补水速度,以保证整个刮泡期间矿浆液面的恒定。
刮泡阶段后期,应用洗瓶将粘在浮选槽壁上的颗粒清洗至矿浆中、(7)三分钟后,停止补水并关闭浮选机,把尾煤排放至专门容器内。
粘在浮选槽壁上的颗粒要清洗至尾煤容器中,粘在刮板及浮选槽唇边的颗粒应清洗至精煤产品中。
向浮选槽加入清水,开动浮选机搅拌清洗直至浮选槽干净为止、(8)各道浮选工序操作时间要严格按照上述规定执行,误差不超过2s、(9)精煤和尾煤分别脱水,置于不超过75摄氏度的恒温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冷却至空气干燥状态后,分别称重、测定灰分,必要时测定硫分、(10)重复试验一次。
3试述测量没得可碎性与碎选性的方法原理?可碎性是指在标准条件下使煤样粉碎的相对难易程度。
通常采用撒落法进行试验,即将50kg,+25mm的煤样从 1.5m高处重复三次自由落体到钢板上,测定-0.6mm的增加量,并规定用试验后煤样中0~6mm级含量与原试样中该级含量的差数表示可碎性。
主要用于估计加工过程中的细粒级的产生量。
碎选性是指利用煤和矸石可碎性差异进行分选的可能性。
它可以用大块煤和矸石的摔落试验(或碎选试验)来确定。
即将+50mm、200kg 的煤或矸石从一定高度(2m、2.5m、2.75m、3m)跌到钢板上,筛分处+50(或+25)继续重复跌落,直到块状物料质量合格为止。
冶金试验研究方法
![冶金试验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f50ba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2.png)
哎呀,冶金试验研究方法这个话题,听起来就挺专业的,不过别担心,咱们就聊聊这个事儿,用大白话来聊聊。
首先,咱们得知道,冶金试验研究方法,就是研究金属和合金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的一种方法。
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就像咱们平时做饭,得知道怎么把菜切好,怎么搭配调料,怎么控制火候,才能做出一道好菜。
冶金试验研究方法,也是这个道理。
比如说,咱们要研究一种新的合金,首先得有个想法,就像你想做个新菜式一样。
这个合金,咱们希望它有什么特性?是更硬,还是更轻,或者是更耐腐蚀?这个想法,就是咱们的“菜谱”。
有了想法,接下来就是准备材料。
在冶金试验里,这材料就是各种金属和合金。
咱们得按照一定的比例,把这些金属混合在一起,就像你做菜时,得按照菜谱准备好各种食材一样。
这个比例,可不是随便定的,得根据咱们想要的合金特性来。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熔炼。
这就像你做菜时的烹饪过程。
咱们得把混合好的金属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让它们完全熔化,然后混合均匀。
这个过程,得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不然,合金的性能就会受到影响。
熔炼完成后,就是冷却和成型。
这就像你把炒好的菜盛出来,放到盘子里。
咱们得让熔化的合金慢慢冷却,然后根据需要,把它做成各种形状。
这个过程,也得控制好温度和速度,不然,合金的内部结构就会受到影响。
最后,就是性能测试。
这就像你尝菜,看看味道怎么样。
咱们得对做好的合金进行各种测试,比如硬度、强度、耐腐蚀性等等,看看它是否达到了咱们的预期。
总的来说,冶金试验研究方法,就是从想法到实践,再到验证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咱们细心、耐心,还得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就像做菜一样,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要做好,还得下一番功夫。
好了,这个话题就聊到这儿。
希望这个例子,能让你对冶金试验研究方法有个直观的了解。
下次再聊这个话题,咱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一下。
临床试验常用的研究方法
![临床试验常用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f06cb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7.png)
临床试验常用的研究方法临床试验是指在人体中进行的科学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药物、治疗方法或预防措施对人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两大类。
以下是临床试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1.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是临床试验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随机对照试验通过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进行比较,以评估治疗手段的疗效和安全性。
2. 盲法(Blinding):盲法是指试验参与者以及研究人员在试验过程中对照组和干预组之间的干预手段保持不知情。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主观偏见的影响,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盲法可以分为单盲法(研究人员或参与者知道干预手段)和双盲法(研究人员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干预手段)。
3. 交叉试验(Crossover Trial):交叉试验是在一段时间内,将参与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在一定时间后互相交换组别,以评估不同治疗手段之间的差异。
这种试验可以消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前瞻队列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前瞻队列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根据参与者的暴露程度,长期跟踪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
它可以评估特定暴露因素对疾病风险的影响,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5.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招募已经患病的病例和没有患病的对照组,回顾性地比较两组之间的暴露情况,从而评估暴露因素对疾病风险的影响。
6. 断奶试验(Weaning Trial):断奶试验是一种常用于研究幼儿早期营养干预的试验方法。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在一定时期内评估干预措施对婴儿生长和发展的影响。
7. 荟萃分析(Meta-analysis):荟萃分析是一种系统综述的方法,通过收集和整合多个临床试验的结果,在统计学上分析总体效应,获得更加可靠的结论。
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644484dd88d0d233d46a9a.png)
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是一种受控的研究方法,通过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变化来评估它对一个或多个变量产生的效应。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一般的做法是研究者预先提出一种因果关系的尝试性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操作来进行检验,是利用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干预研究对象,使某种事件或现象在有利于观察的条件下发生或重演,从而获得科学事实和结论的研究方法。
根据实验的目的,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研究法。
探索性实验是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联系的实验方法。
其特点是根据实验的目的,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干扰研究对象,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出现什么样的现象,产生怎样的结果。
这种实验一般都具有试探的性质,因此也称之为试验。
验证性实验是验证某一理论或假设是否正确的实验方法。
当对研究对象有一定的了解,并形成一定认识或提出某种假设时,就需要用实验来证明其正确与否。
按实验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分,可分为对照实验、析因实验、模拟实验。
对照实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组样,一个是对照组,作为比较的标准,其余是试验组,通过某种实验步骤,判定实验组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影响。
析因实验是为了寻找、探索影响某事物的发生和变化过程的主要原因而安排的一种实验。
这种实验的特点是结果是已知的,而影响结果的因素特别是其主要因素是未知的。
进行析因实验,首先要尽可能全面掌握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
为此,就要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研究,不放过任何微小的现象。
因为有时恰恰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因素,即是造成某种结果的重大原因。
如果有两个因素影响,可采用对照实验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
对于有多个影响因素的析因实验,可采用逐步排除的方法,即每次在控制几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以确定每一个因素的具体影响,最后找出其主要原因。
有时造成某种变化或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哪一个因素单独起作用的结果,就要同时进行多变因素的析因实验。
实验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实验的研究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49b6e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b.png)
实验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控制和观察,以验证或否定研究假设,从而获取科学知识。
实验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对变量进行控制以及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差异来推断因果关系。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研究方法。
1. 确定研究目的与假设: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假设。
研究目的是研究者希望通过实验探索的问题,而假设是对研究问题的一种假设性答案。
2. 选择实验样本:样本是实验研究中被选择进行实验的个体或群体。
样本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并且符合研究目的。
常见的样本选择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
3. 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设计中,需要将样本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处理的样本,对照组是没有接受实验处理的样本。
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可以用来推断实验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控制变量: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其他可能产生影响的变量。
这意味着除了研究者要研究的变量之外,其他变量要保持不变或者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保持一致。
这样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且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实施实验处理:实验处理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设计的操作。
它可能是对实验组施加的一种操作或者干预,以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 收集数据: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收集与研究变量相关的数据。
数据可以通过观察、测量或者试验等形式来获取。
收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量化或者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7. 分析数据: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者可以得出结论和推断。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8. 解释结果:研究者需要根据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结果与研究假设之间的关系,以及实验结果对研究问题的意义。
解释结果需要结合研究背景和理论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
9. 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者需要将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编写成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要清楚、准确地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并遵循科学研究的规范和标准。
常用临床实验研究方法有
![常用临床实验研究方法有](https://img.taocdn.com/s3/m/1e528d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7.png)
常用临床实验研究方法有常用临床实验研究方法有:1. 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临床研究中最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将参与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对两组进行不同的干预或治疗,最后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干扰因素,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2. 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是对特定人群进行长期观察和跟踪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在开始时确定参与者的特征,并对其进行周期性的数据收集。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了解某种风险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以及在观察期内其他相关变量的变化情况。
3. 交叉研究交叉研究也称为交叉试验或反向试验,是一种通过将参与者在两种或多种干预方式之间交叉进行,以评估疗效或治疗效果的方法。
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交叉研究常用于评估不同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
4.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通过比较疾病患者(病例)和无病者(对照)之间的暴露因素,来评估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回顾性地收集病例和对照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评估某种暴露因素对疾病风险的影响。
5. 剖析研究剖析研究是一种通过对一组患者的医疗记录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来评估疾病的病因和发展过程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回顾性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探索患者的特点、疾病的特征以及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剖析研究常用于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病例分析。
6. 荟萃分析荟萃分析是一种将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整合并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系统地搜集和筛选相关文献,并对其中的数据进行提取和汇总,从而得出总体效应的估计。
荟萃分析可以提高样本量,增加研究的统计能力,更准确地评估某种治疗或干预的效果。
总结:以上是常用的临床实验研究方法。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劣势,研究者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
在进行任何实验研究时,研究者应遵循伦理原则,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试验研究方法范文
![试验研究方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c633c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f.png)
试验研究方法范文
1.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首先需要明确需要研究的目的和问题,明确
需要验证的假设。
2.设计实验: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
这包括确
定实验因素,即研究中需要改变的变量;确定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
受实验因素的干预,对照组则不接受干预;确定实验过程中的控制变量,
以确保实验结果可靠。
3.数据收集:进行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设计,记录实验过
程中各组的观测结果。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
比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来判断实验因素对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5.结果解释和总结: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结果解释和总结。
判断研究
目的和问题是否得到了验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差异的原因或解释。
然而,试验研究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有些研究问题难以进
行试验,例如道德或伦理问题。
其次,试验过程中的实验操作可能导致人
为误差,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另外,试验研究方法常常受到时间和资
源的限制,无法涵盖所有可能的因素。
为了克服试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人员常常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
行综合分析。
例如,可以结合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总而言之,试验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确定其中一种因素对变量产生的影响。
尽管有一些局限性,但结合其他研究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198e1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f.png)
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临床试验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旨在评估新药物、治疗方法或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试验通常分为四个阶段,I、II、III和IV期。
在不同阶段,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I期临床试验中,研究者通常会招募少数健康志愿者,以评估新药物或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合适的剂量范围。
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
II期临床试验通常会招募患有特定疾病的患者,以评估新药物或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内容包括确定药物的最佳剂量、疗效的初步评估以及进一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III期临床试验是最大规模的研究,通常涉及数百到数千名患者。
研究者会比较新药物或治疗方法与标准治疗或安慰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内容包括确定药物的长期疗效、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以及进一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IV期临床试验发生在药物获得上市许可之后,也称为后市场研
究。
研究者会继续监测药物在大规模使用中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总的来说,临床试验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新药物或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剂量反应关系、疗效评估、长期疗效、与其他治疗方案的比较以及在大规模使用中的安全性监测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研究内容和方法,科学家和医生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新药物或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前景,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临床试验常用的研究方法
![临床试验常用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7f1a4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9.png)
临床试验常用的研究方法临床试验那可是医学领域超重要的事儿!就说随机对照试验吧,这就像一场公平的比赛。
先把受试者随机分成不同组,一组用新疗法,一组用传统疗法或者安慰剂。
步骤呢,得精心挑选受试者,可不能随随便便拉人来。
然后严格按照方案给不同组实施相应的治疗。
注意事项可不少呢!得确保随机分组真正公平,不能有猫腻。
要是不公平,那结果能靠谱吗?而且治疗过程中得密切观察受试者的反应,有啥不对劲赶紧处理。
这安全性咋保证?那得有严格的监测机制呀!随时盯着受试者的身体状况,一有风吹草动马上行动。
稳定性也很关键,治疗方案不能今天这样明天那样。
就像盖房子,地基得稳,这临床试验的方案也得稳。
这种方法的应用场景可多啦!比如新药物研发,新治疗手段的探索。
优势那也是杠杠的,能明确新疗法到底好不好,比传统方法强在哪。
就好比你要去一个新地方,有张准确的地图多重要呀!随机对照试验就是医学探索路上的准确地图。
再说说队列研究,这就像一群人一起走在医学的大路上。
先确定一群有某种特征的人,然后观察他们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咋样。
步骤就是选好这群人,长期跟踪观察。
注意啥呢?得保证观察的准确性,不能看走眼。
安全性方面,虽然不像随机对照试验那样直接干预,但也得关注这群人的健康变化,有问题及时处理。
稳定性就是要持续观察,不能半途而废。
应用场景也不少,研究某种疾病的发病因素啥的。
优势呢,能看到自然状态下疾病的发展,就像看一部真实的纪录片。
这多有价值呀!总之,临床试验的各种研究方法都超级重要。
它们就像医学探索的利器,为我们打开健康的大门。
没有这些方法,我们咋能知道新疗法好不好呢?咋能攻克各种疾病呢?所以呀,一定要重视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让它们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行试验研究的方法规范
![进行试验研究的方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c48103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2.png)
· 把各种实验处理轮换地施加到各组(各组不必相等),然 后根据每种实验处理产生变化的总和比较实验效果的实验 设计方案。
❏ 设计方案1:轮组前后测设计 G1 (O1 X 1 O2 )(O5 X2 O6 ) ………………………………………
G2 (O3 X 2 O4 )(O7 X1 O8 ) ❏ 设计方案2:轮组后测设计
(2)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
➢ 被试分派方式:随机分派、配对分派、测量分派 ➢ 控制物理条件 ➢ 排除无关变量 ➢ 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或相等。即各组实验对象除了施
加的实验处理不同之外,其余方面都相同或相等。这 是实验设计中的重要原则——平衡或抵消原则。
3、实验控制的常用方法 (3)测量工具的控制方法 ➢ 科学地选择、编制和使用测量工具 ➢ 正确实施测量,降低测量误差
R
表示随机选择与分派被试
G
表示实验对象组别:实验组或控制组
—— 表示被隔开的被试组相等( 等组设计)
…… 表示被隔开的被试组不等(不等组设计)
从左至右 表示时间或次序先后
同一横行 X或O表示同一组被试的自变量或因变量
1、单组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案
采用一组样本作为实验对象,施加一种实验处理的实验方案。
❏ 设计方案1:单组后测设计模式
·(二)教育实验研究方法的特征
1、探求作为实验因素的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2、适当控制实验自变量、无关变量与测量工具 3、以教育实践为基础 4、具有教育性、社会性和开放性
(三)教育实验法的核心问题:实验效度与实验控制
教育实验法的效度 实验设计研究能回答研究问题的程度 实验效度的两种类型: ➢ 实验的内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
GX
O
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8ccc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a.png)
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系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来验证科学假设或解决科学问题。
在科学研究中,实验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领域,如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本文将就实验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首先,实验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可控性、可重复性和随机性。
可控性是指实验条件和影响因素能够被严格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可重复性是指其他研究者能够重复实验并得到相似的结果,从而验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随机性是指实验对象的选择和分配是随机的,以避免实验结果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其次,实验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包括问题提出、假设建立、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问题提出是指研究者首先确定研究的目的和问题,明确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假设建立是指研究者根据已有的理论和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个可验证的假设。
实验设计是指研究者根据假设和研究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流程。
数据收集是指研究者按照实验设计的要求,采集和记录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是指研究者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科学结论。
最后,实验研究方法的注意事项包括实验伦理、实验安全和实验可行性。
实验伦理是指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应当尊重实验对象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实验对象的隐私和安全。
实验安全是指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应当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实验过程和实验环境的安全性。
实验可行性是指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应当考虑实验条件和实验资源的可行性,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完成。
综上所述,实验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系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来验证科学假设或解决科学问题。
在实施实验研究方法时,研究者需要遵循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实验研究方法,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试验性研究
![试验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c2508b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2.png)
试验性研究试验性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控制变量、随机分配实验组与对照组,来观察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本篇文章将介绍试验性研究的基本步骤、优点和应用领域。
试验性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合的实验设计模式。
2. 设计实验: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分配。
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变量、因素水平和实验过程。
3. 实施实验: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控制变量,确保实验过程的可重复性。
4. 收集数据:根据实验设计,记录实验数据。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5. 分析和解释结果: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解读并为研究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性研究的优点包括:1. 控制变量:通过控制实验过程中的变量,可以减少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确定因果关系:试验性研究能够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得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 可重复性:试验性研究的实验过程是可靠和可重复的,使得其他研究者能够复制和验证实验结果。
试验性研究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药物研究:试验性研究常用于检验新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确定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2. 教育研究:试验性研究可以用于教育教学方法的比较,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成果,确定不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3. 心理学研究:试验性研究可以用于研究心理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例如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行为差异,确定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4. 市场研究:试验性研究可以用于评估广告效果、产品包装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等市场因素。
综上所述,试验性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控制变量、随机分配实验组与对照组,来观察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它在药物研究、教育研究、心理学研究和市场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控制变量、确定因果关系和可重复性的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思考题概述1.试述工艺试验研究按规模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与联系?答:试验研究按试验的规模分为三类:实验室试验、半工业性试验、工业性试验。
2.研究性试验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研究性试验包括那几个步骤?答:通过实际试验,了解特定过程的影响因素和结果。
研究性试验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实际试验,了解特定过程的影响因素和结果。
研究性试验通常包括三个步骤:(1)探索性试验研究是在广泛的范围内,通过试验,了解有哪些因素会对过程产生实际的影响,以及相关参数的大致范围。
(2)优化试验研究是在探索性试验或经验参数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试验,寻找各参数(影响因素)的最佳值或其影响作用的显著性。
(3)结果验证试验研究是在理论分析和优化试验基础上,通过试验来验证理论分析与优化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和重现性。
例,重介质分选过程影响因素研究;煤泥浮选药剂优化试验研究等。
第一章试验设计1. 试验过程的影响因素有哪几种?答:可控因素、标示因素、区组因素、误差因素。
2. 试述分割试验设计的特点。
答:(1)突出主要因素,提高试验精度。
(2)方便试验,节省试验费用。
(3)数据不独立。
注:下面四个题的举例说明,书上例题内容过多或者不好总结,故没有写。
自己可以看书小结一下,带来不便,请见谅~3.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多因素逐项试验设计?答:多因素逐项试验设计有很多叫法,如一次一因素法、多次单因素法。
具体表述为:在多因素试验中,先将多因素中的其他因素设定于特定水平上,然后就某一因素进行不同水平的条件试验,并找出该因素的最优水平;这样,再依次找出其他每个因素的最优水平。
各因素最优水平组合在一起就是最优试验条件。
4.什么是黄金分割试验设计?举例说明。
答:黄金分割试验设计就是在预定试验范围内采用0.618黄金分割原理安排新试验点,直到找到最佳试验结果为止,因而又称0.618试验设计。
黄金分割就是在特定范围内寻求黄金分割点(k)及其对称点(1-k)。
在0-1的试验范围内,黄金分割点(k)为0.618,其对称点(1-k)为0.382。
5. 什么是正交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的特点?如何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举例说明。
答:正交试验设计就是利用正交表安排多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设计的特点:(1)全面试验特征。
它源于试验点“均衡分散”的特点。
即通过试验点均衡分布在整个试验区域内,形成较强的代表性。
(2)整齐可比特征。
它源于试验点“整齐可比”特点。
由于各因素出现的水平次数相等,可据此进行各列因素的直接对比。
(3)试验工作量比析因试验大大减少,使多因素全面试验成为可能。
正交试验设计的步骤:(1)明确试验目的,确定相应的考查指标。
(2)确定试验因素、水平以及交互作用,列因素水平表。
(3)选取正交表。
(4)表头设计。
(5)试验实施。
(6)试验数据分析。
6. 如何进行均匀试验设计?举例说明。
答:均匀试验设计有两个关键步骤,一是选择均匀设计表,二是正确运用均匀设计表。
两种选表的具体情况如下:(1)已知试验因素与水平的均匀试验设计。
选择均匀设计表的原则是:均匀设计表的水平数应大于或等于试验的水平数。
(2)已知试验因素数的均匀试验设计。
这时所选均匀设计表的试验次数(或水平)必须满足建立回归方程所要求的试验次数。
7. 什么是序惯试验法?消去法与登山法有何区别?将全部试验分批进行,根据前批试验的结果再决定下批试验的研究方向、试验范围和试验精度,并安排进行下一批试验,直到找到最优试验条件。
1)消去法:在预先确定的试验范围内,通过试验找出不包含最佳点的区域并消去,逐步缩小最佳点可能出现的范围,直到达到要求的试验精度。
消去法方法原理:将多个试点分批试验,在好点附近缩小范围再进行试验。
也就是逐步消去与试验目标不相符的部分,直到最终满足试验精度要求。
②登山法:从小范围探索开始,然后根据已获得的信息,逐步向指标更优的方向安排试验,直到不能再改进为止。
登山试验设计的方法原理:以估计的最优值为起点,对所研究的因素的水平作小幅度上下变动,若发现某个方向可以使试验指标有所改善,则沿该方向继续变动试验因素的水平,直到指标不再改善为止。
如果最后一步使指标开始下降(变差),则应缩回半步再试验一次,以便最后确定最佳点的位置。
第二章1.试验误差是如何进行分类的?解释各种误差的含义?试验误差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以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过失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由某个或某些因素按照某一确定的规律起作用而形成的误差。
随机误差是指进行多次等精度的重复试验中,得到一系列不同的试验值,每个试验值都含有误差,这些误差具有不确定性,但总体符合随机统计规律。
粗大误差是一种显然与事实不符的误差,没有一定的规律。
2.什么是统计检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检验的目的是什么?统计检验就是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待考察特征指标的量值及其离散性进行估计,并在一定的意义前提下,对数据间存在差异的属性进行识别,从而对试验或检测结果做出确切结论的过程。
统计检验的目的:为了剔除坏值,并区分随机误差和条件误(变)差3.在相同的浮选条件下(捕收剂用量相同,其它浮选条件相同),采用A 、B 两种捕收剂,获得以下浮选精煤结果: 不同捕收剂时浮选精煤产率结果一览表(单位:%)试验1 2 3 4 5 6 7 8 9 10 捕收剂A70 71 74 69 66 68 76 70 72 71 捕收剂B 75 73 79 69 72 73 77 74 73 74要求:(1).试检验试验是否存在过失误差(要求可靠性95%以上);(2).试采用t 检验法,判断捕收剂种类对浮选效果影响的显著性。
262.2)1,10(2=αt , 306.2)1,9(2=αt4.在相同的浮选条件下(捕收剂用量相同,其它浮选条件相同),采用A 、B 两种捕收剂,获得以下试验结果:试验号 1 2 3 4 5 平均捕收剂A70 71 74 69 66 70.0 捕收剂B 75 73 79 69 72 73.6(1) 试检验试验过失误差(要求可靠性95%以上);(2) 试采用F 检验法,确定捕收剂种类的改变对浮选效果影响的显著性。
F 0.05(1,8)=5.32,F 0.05(2,10)=4.10第三章 方差分析1. 试验数据的分析方法有那些?常用的试验数据分析方法有直观分析方法、方差分析方法、因素-指标关系趋势图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2.为什么要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试验结果的计算和分析工作对正交试验设计极为重要,它可以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确定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2)、找出试验条件优化组合方案;(3)、分析因素和指标的关系,找出指标随因素变化的规律和趋势,用以指导进一步改进试验方向。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直观分析、方差分析3.方差分析的原理?方差分析方法是把试验数据的波动分解为各个因素的波动和误差波动,然后,将它们的平均波动进行比较的数据分析方法。
方差分析的中心要点是把试验数据总的波动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反映因素水平变化引起的波动,另一部分反映试验误差引起的波动,亦把试验数据总的离差平方和(S T)分解为反映必然性差异的各个因素的离差平方和(S A,S B,…,S N)与反映偶然性的误差平方和(S E),并计算比较它们的平均离差平方和,以找出对试验数据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即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因素)作为进行定量分析判断的依据。
第四章样品的采集与制备试解释下列名词:(1)试样的代表性:;(2)试样的最小必须量:样品的代表性;所采集的部分试样与研究的对象在整体性质上的一致性,也就是指试样的某一特征指标的测定值与该研究对象特质指标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
试样的最小必须量;指的是为了保证一定粒度的散粒状试样的代表性所必需采取的最小试样质量。
2.试述编制试样缩制系统的目的和主要要考虑的问题。
答;试样缩制的目的是为了制备出满足最小必需质量要求且具有代表原样性质的试样。
考虑的主要问题有;1)首先要弄清楚本次试验一共需要哪些单份试样,其粒度和质量要求如何?以保证所制备的试样能满足全部测试和试验项目要求。
2)根据试样最小必需公式,算出在不同粒度下为保证试样的代表性所需的最小质量并据此确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缩分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要破碎到较小的粒度才能缩分。
3)尽可能在较粗粒度下分出储备试样,以便今后能根据需要再次制备出不同粒度的试样,并避免试样在储存过程中氧化变质。
3.煤样的制备包括哪些工序?各工序的目的是什么?答;包括破碎、过筛、掺合、缩分、干燥五个环节,当需要使用浮煤作分析化验时,还要进行减灰步骤:(1)破碎目的是减小粘度,增加煤粒分散程度,改善煤的不均匀度;(2)筛分为使煤样破碎到必要的粒度,要用各种筛孔的筛子筛分;(3)掺合为使缩分后的煤样不失去代表性,每次缩分前都应掺合,使其均匀化,掺合煤样采用堆锥法;(4)缩分使煤样减少,又不失去其代表性;(5)干燥使煤样能畅通地通过破碎机、缩分机、二分器和筛子时,不能粘附在筛上; (6)减灰对需减灰的煤样,将原煤样放入重液中进行浮选,达到减灰的目的。
第五章煤质分析与煤炭综合利用1. 如何进行煤的组成分析?主要有:煤的化学分析、煤的矿物分析、煤岩分析1)煤的化学分析——侧重从煤中元素组成的角度进行分析。
根据目标元素的不同,化学分析又包括: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灰成份分析、煤中微量元素和有害元素分析2)煤的矿物分析——从煤中化合物的结构形态(矿物形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3)煤岩分析——从煤的外观形态来对煤的结构进行分析。
根据视觉范围的大小,煤岩分析可以分为:宏观煤岩分析和微观煤岩分析。
2. 什么是煤岩分析?怎样进行煤岩分析?煤岩分析是从煤的外观形态来对煤的结构进行分析。
煤岩分析的主要方法:根据视觉范围的大小,煤岩分析可以分为:宏观煤岩分析和微观煤岩分析。
宏观煤岩分析:宏观煤岩分析是凭借肉眼对煤的组成、结构类型、构造等进行分析。
微观煤岩分析:是在显微镜下对煤的组成进行分析,也称显微煤岩组成分析。
第六章煤炭工艺特性研究1. 与选煤有关的煤炭工艺特性主要有哪些?答;粒度特性,密度特性,煤的可碎性和碎选性,煤和矸石的泥化特性,煤泥的可浮性,煤泥水沉降特性,煤泥水过滤特性,煤的摩擦角,煤的硬度,煤的可磨性。
2.如何进行煤的泥化特性研究?进行煤与矸石的泥化试验的目的意义?答;煤的泥化特性试验研究采用转筒法进行。
用四份粒度为100~13.2mm的原煤各25±5kg,按煤水比1:4在容积200L高为1m的滚筒内以20转/分钟(20rpm)的速度旋转5分钟、15分钟、25分钟和30分钟,对产品进行13mm,0.5mm和0.045mm筛分,称量、计算产率并测量-0.045mm细泥的灰分,观察煤泥水沉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