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应用(教学方案)
比的应用教案七篇
比的应用教案七篇比的应用教案篇1学情分析: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按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各部分量的新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各部分量之间应该按怎样的比例来分配。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________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将比转化成分数、份数,指导学生试算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作调查;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题目:“比的应用”,你想知道什么?2、小小调查员:前几天,我已经请同学们去作了课外调查,看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的知识。
下面,请汇报一下你调查到的信息。
3、小结:通过调查,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今天,我们就随一位小朋友:小明一起去看看,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二、新课1、配置奶茶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来了一位客人。
刚巧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
于是小明就做起了小主人,亲自招待这位王叔叔。
师:请客人坐下后,一般要干什么?(泡茶)对,这是待客的基本礼仪。
小明打算亲手配制一杯又香又浓的奶茶,招待王叔叔。
(1)奶茶中,奶和茶的比是2:9。
看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些什么?(2)小明想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a)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b)请你先独立计算一下,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4)评价(a)请你谈谈你对这些不同解法的看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解法,为什么?(b)其实,这些方法都很好。
不过,第(b)种解法是我们今天所学到的一种新方法。
它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按比例分配”。
(显示课题,齐读)2、计算电费(1)刚才小明就按大家计算的结果给王叔叔配制了一份奶茶。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说课稿(大全5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说课稿(大全5篇)第一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说课稿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说课稿1教材分析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通过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用正、反比例解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是一定的,从而判断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或者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比例解答,判断过程也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
数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三、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判断题中数量成何比例,根据相等关系列出关系式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正、反比例的应用,因此通过本小节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的量。
二、探究新知学习例题正、反比例的应用题。
学生在已学过的四则应用题中,实际已经接触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因此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方法解答:再引导运用新知做这样用移类比的转化思想进行教学,使新知识不新,旧知识不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让学生用以前方法解答,然后问:这道题里有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引导生判断两种量的比例关系,再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这样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又揭示了与旧知识的联系。
三、新课小结通过例题的讲解,学生总结用比例解答应用题关键?四、练习提高1、基础练习2、判断说理不解答3、变成练习五、本课小结六、效果预测本节课学会找两种相关联的量,并学会判断这两种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深入探究比例的应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优秀教案设计
深入探究比例的应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优秀教案设计优秀教案设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比例的应用,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加强对比例的实际应用的讲解。
下面,我将介绍一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可以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课程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方法,理解比例的作用和意义;2.培养学生的分析、计算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例的应用方法和技巧,理解比例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1.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思考比例有哪些应用场合,例如面积、长度、时间等。
2.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实际应用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20分钟)1.讲解比例的定义,强调比例的作用和意义。
2.讲解比例的原理和解法,让学生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第三步:练习(30分钟)1.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练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有关比例的练习,例如计算比例、找规律、设计比例等。
2.提供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例如材料比例、食品比例、药品比例等。
第四步:总结(5分钟)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并对比例的应用进行总结。
三、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通过教学电脑,可以给学生展示大量的比例应用案例和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比例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小组讨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
3.个人练习在教学练习环节,可以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计算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估1.对学生进行试题测试,检验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技巧和方法的能力;2.通过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测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效果通过以上有关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的优秀教案设计,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比例应用的认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应用》教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应用》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熟练掌握比例的应用方法。
2.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解比例。
- 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地图比例尺等。
2. 教学难点- 理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正确找出比例关系。
- 灵活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例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案例,如地图比例尺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比例的应用。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4. 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比例。
比如,我们在看地图的时候,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就存在着比例关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例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5 分钟)- 比例的概念: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例如,2:3 = 4:6。
-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例如,在2:3 = 4:6 中,2×6 = 3×4。
- 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例如,解比例2:x = 4:6,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4x = 2×6,解得x = 3。
3. 实际案例讲解(15 分钟)- 地图比例尺: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比例尺。
例如,地图上的比例尺为1:10000,表示地图上的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0000 厘米,也就是100 米。
- 师:同学们,如果地图上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 厘米,那么实际距离是多少呢?我们可以根据比例尺来计算。
设实际距离为x 厘米,根据比例尺可得1:10000 = 5:x,解得x = 50000 厘米,也就是500 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让学生画线段图来分析题意,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不同的解题思路来分析。
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下一步学习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2分析一个数量的两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确定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不难理解,教学时,要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就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困难了。
例3分析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与例1相同。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和掌握把什么量看作单位1及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两个数量的比校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些。
【教学过程】备注活动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题意。
1、教师出示例2的情境图。
2、让学生结合图叙述题意。
活动二:动手画图,分析题意。
1、你能不能用上节课我们讲过的学习方法,借助于其它的方法来分析一下这道的意思呢?学生动手画线段图,分析。
小组交流。
与教师共同再一次感受如何画线段图。
(教师板书)重点让学生明确谁是单位1。
2、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确定解题的思路。
3、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4、全班交流,订正。
5、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活动三:教学例3.教师出示例3。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根据这句话应当把什么看单位1?3、学生试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4、学生自己解答。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析的?与全班交流。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准备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1.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2.展示学生成果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25%=1/432人围棋班比围棋班25%航模班二、百分数的应用1、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2、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评价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3、学生独立解答问题4、班内交流方法一:7-5.6=1.4(吨)1.45.6=0.25=25%方法二:75.6=1.25=125%125%-100%=25%三、试一试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2、几成是什么意思?※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61-2.25)2.25=0.362.25=0.16=16%四、练一练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复习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的应用》教案(通用8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的应用》教案〔通用8篇〕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的应用》教案〔通用8篇〕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的应用》教案篇1设计说明1、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是实在可行的,对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本设计通过让学生找玩具汽车数量与小人书数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和列举比例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得到激发,思维得到拓展。
2、培养学生的解题才能。
本设计以扶代讲,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能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而且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使学生的解题才能、合作才能及归纳才能得到进步。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介绍“物物交换”的背景知识。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质交换的时代。
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物物交换”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如用一只羊换一把斧头。
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就从“物物交换”开场。
2、呈现问题。
同学们算一算,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设计意图:通过“物物交换”,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呈现“玩具汽车换小人书”这一情境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探究新知奠定根底。
⊙尝试解决,体会联络1、想一想。
师:同学们算一算,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把你的想法记录在本上。
2、说一说。
老师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体会在“物物交换”的过程中,玩具汽车的数量与小人书的数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预设方法一14÷4=3。
5,3。
5×10=35〔本〕。
方法二10÷2=5,14÷2=7,5×7=35〔本〕。
方法三4个玩具汽车=10本小人书,14÷4=3……2,2个玩具汽车=5本小人书,10×3+5=35〔本〕。
方法四4个玩具汽车=10本小人书,8个玩具汽车=20本小人书,12个玩具汽车=30本小人书,2个玩具汽车=5本小人书,12+2=14〔个〕,30+5=35〔本〕。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运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的倒数、比例的等比、比例的等价等。
2. 比例的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几何问题等。
3. 比例尺: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学会运用比例尺绘制简单的平面图。
4. 连比:让学生理解连比的概念,掌握连比的性质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运用,比例尺的概念和运用。
2.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绘制比例尺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3.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4. 比例尺:讲解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学会运用比例尺绘制简单的平面图。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开,突出重点和难点,注意段落衔接。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题:布置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3. 拓展题: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什么叫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应用解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3、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情分析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解比例。
重点难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说我们都学了比例的哪些知识(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好,下面我们就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出示:6:2=( ):3你是怎样想的你的依据是什么师:如果我们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2页,阅读理解第一自然段,什么叫解比例。
(指名回答,并要求学生在书上标注,同时板书意义。
)教学意图: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索取对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二是搭建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桥梁,为学习新知提供合适的空间。
活动2【讲授】新授内容教学例2:师:有谁知道法国巴黎标志性建筑是什么哪些同学去过那你们知道它大概有多高师:老师告诉你们这座塔的高度是320米,在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的高度的比是1:10,同学们想知道这座模型的高是多少米吗出示例 2.那我们就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
(2)学生试做,师生共评,指名板演。
分析:题目中的1:10你是怎样理解的(模型:实物=1:10)列比例需要四项,未知的项要怎样(设未知数X) 怎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比例(先试做再小组交流,然后我们求同存异,总结出你们的方法。
指名板演,老师规范格式,对比方法。
两种方法: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等积式;利用求比值方法。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优秀3篇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优秀3篇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应用》教案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应用比的意义,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设计思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焦点问题,从而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自己找到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并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一、激情导入大家看老师给你们安排的座位就知道这节课我们采用的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那么大家先商量一下,给你们小组起个名字吧,起好之后派一名代表将组名写到黑板上。
二、复习,创设情境复习题:六一班有男生16人,丝生人,则男生和丝生人数的比为():(),男生占()份,女生占()份,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师:谁来完成填,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调查一组数据并将调查结果填在调查表上,调查表如下:我们小组调查的是()和()这两个量,这两个量的比是():(),其中()量占()份,()量占()份,()量占两之和的()/ (),()量占两量之和的()/()。
师:打开电视或是翻开报纸,媒体竞相报道的就是伊拉克战争,战争带给伊拉克人们的是什么?大家看这么一组统计数字。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例2:根据伊拉克政府提供的数字,截止到4月2日,在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的平民约有6850人伤亡,其中死亡和受伤的人数比为25:112,请你求出死亡和受伤各有多少人?师读题,请小组成员讨论一下,这道题该怎么做?如果有了结果,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将算式列在你们组名的旁边,计算时可以用计算器。
生分组交流,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看这道题一共有几种做法,如果你对哪个小组的做法有问题尽可以发问。
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发现用按比例分配解决这道题的方法。
师:你们用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真不错!师:我也有一个问题,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你们检验了吗?允许生有少顷的讨论。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教案范例五篇
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
2、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1比5000配制而成。用这样的药液0.5千克,可配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
教学反思:
提高练习的灵活度,以及练习的形式。
教学目标
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重点
整理比和比例、求比值及比例尺.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着重使学生明确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即按47:45:48来分配。)
(3)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确:要先算三个班总共有多少人(即总份数),然后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六、板书设计
比和比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情景中几个不同的实例学习,让学生知道“比”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广泛地应用于生活。
2、让学生学会分析“按比例分配”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白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
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这次可以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能及时的发现不懂的,理解不好的问题,便于及时处理。
教学分析: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2024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下册《比例与比例尺的应用》教案
2024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下册《比例与比例尺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比例与比例尺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与运用。
2.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教学反馈器、小黑板、课件、纸与笔。
2. 教学环境:课堂宽敞明亮,有利于学生互动交流。
四、教学过程1. 探究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各种家具和设备的大小关系,引出比例的概念。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2. 理论解释介绍比例的概念和常见的表示方式,通过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3. 例题演练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解题。
随机选择学生回答,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4. 练习巩固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后,设计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拓展应用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6.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讨论和总结,梳理比例与比例尺的应用要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7. 课堂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和演练的方式,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到比例和比例尺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下节课将做出相应调整,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应用能力。
同时,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六年级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六年级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学习比例的应用。
通过充分理解比例的概念和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正确运用比例的概念。
2. 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比例计算。
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步骤:一、引入比例的概念(10分钟)用生活中简单易懂的例子,如购买水果,介绍比例的概念。
通过抽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定义和性质。
二、比例的计算方法(15分钟)1. 分数形式的比例:通过展示几个有关分数的比例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比例中分子和分母的含义,并进行简单的比例计算练习。
例如:如果1辆自行车需要2个轮子,那么3辆自行车需要多少个轮子?2. 百分数形式的比例:通过展示几个有关百分数的比例例子,帮助学生掌握百分数形式的比例计算方法。
例如:小明考试得了80分,占总分100分的四分之三,求小明的总分是多少?三、比例的应用举例(15分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比例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某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如果两个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是7.5千米,用地图上的实际距离应该表示多长?四、综合应用题训练(20分钟)提供一系列综合应用题,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并解答,以巩固比例的应用技能。
例如:1. 小明用了3小时骑自行车到某地,如果小红的车速是小明的2倍,那么小红用多长时间能骑到同样的地方?2. 某种商品原价是100元,现在打八折出售,小刚买下了5件,他需要支付多少钱?3. 三辆车参加比赛,第一辆车跑完全程比第二辆车快20分钟,第二辆车比第三辆车快15分钟,第一辆车用多长时间跑完全程?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比例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初步学习比例: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优秀教案设计
初步学习比例: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优秀教案设计优秀教案设计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很多同学在初步学习比例的时候,还会存在一些困难和疑惑。
因此,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学习比例,需要通过优秀的教案设计,来进行指导,并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理解比例的含义。
2、能够通过比例的计算,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比例的定义与性质。
2、比例的基本运算。
3、比例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需要适配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此需要采用活泼有趣的方式,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们灵活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1、以图示为主的讲解方式,使学生们能够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比例的相关知识。
2、通过教学讲解及剖析例题,使同学们掌握比例的基本运算。
3、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组织课堂探讨和分析,寻求合理解决方。
4、以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为主,鼓励学生们进行自主思考,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比例定义及其性质的简要介绍。
2、比例的基本运算3、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比例的运算能力;2、通过比例计算实际生活应用中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准备教师在教案设计中,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精心安排,严格把控每个细节。
在课前的备课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熟悉教学内容,研究各种例题;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方式及具体教学步骤;3)准备好教学用品和工具;4)积极意识调动,充满热情,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教学。
2、引入利用图示、具体实例或真实事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比例的含义,增强学生们对数学概念的感性认识。
3、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说明比例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比例进行计算。
4、训练通过训练部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比例的运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同时也能促进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比例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例的应用一、教学内容1.了解什么是比例。
2.掌握比例的概念和用法。
3.学会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2.能够熟练地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方法1.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通过实例演练、让学生熟练掌握比例的应用。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温故知新回顾上一学期学过的知识,问学生是否还记得什么是比例,以及掌握的比例的计算方法。
2. 发现问题给学生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每天要花费30元买午餐,他制定了自己的开销计划,每个月一共25天要吃午餐,请问他一个月需要花费多少钱?请学生思考问题,并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的思路。
3. 引导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含义:比例就是一种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比例的表达方式是:a:b,读作“a与b成比例”,即a与b之间的比例是a比b。
小明的午餐开销计划为:30元/天,一个月25天,需要的总开销为30×25=750元。
教师让学生完成以下计算:30:750=1:25即30元与750元成比例,比例是1:25。
其中,1代表的是小明每天花费的金额,25代表的是小明一个月花费的总金额。
4. 练习让学生自己完成以下几个练习:1.有3支铅笔,每支铅笔长度的比例是3:7,其中一支铅笔的长度为21厘米,请问另外两支铅笔的长度分别是多少?2.一辆自行车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5小时后,行驶的路程是多少?3.甲、乙两个储水池的容积比为2:3,已知甲储水池中的水有30升,问乙储水池中的水有多少升?5. 总结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比例的应用场景,以及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本次教学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有些学生思维能力较差,需要更加详细地对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介绍和解释。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应用》教案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应用》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和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 教学内容-具体内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应用(如缩放比例、相似图形的比例计算等)。
-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相似图形的比例计算,将比例应用于实际问题。
3. 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讲解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例的应用实例,促进合作学习。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资源-教材:六年级数学课本-教具:比例尺、计算器-多媒体资源:PPT课件、比例应用实例视频5. 教学过程6. 课堂管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维持课堂纪律,及时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通过表扬和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7. 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了解学生对比例概念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期末考试:在期末考试中设置一定比例的应用题,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
-反馈与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8. 教学反思-课后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比例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例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的定义、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关系。
2. 比例的计算方法:交叉相乘法、比例尺的应用。
3. 比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几何图形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交叉相乘法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比例现象,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比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和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关系。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例的应用》2. 板书内容:- 比例的基本概念- 比例的计算方法- 比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比例的未知数。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例知识。
3. 拓展题:研究比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例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比例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经历用多种方法解决“物物交换”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理解根据“两个內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例中的未知数,会正确解比例。
二、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会正确解比例。
四、教学过程(一)复旧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比例的认识》。
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物物交换,提出问题。
1、在过去,人们使用“物物交换”的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用一只羊换一把石斧,我们现在也来做一个“物物交换”的趣味活动,假设甲同学想用玩具和乙同学做一个交换,谁愿意把交换过程给大家做一个演示?(指名演示)2、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比例的应用》就从“物物交换”开始。
(板书课题)3、呈现教材问题情境。
(生自由读题并理解题意)(三)尝试解决,体会联系。
1、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请同学们自主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想法记录在草稿纸上。
2、小组讨论交流,介绍每一种方法思考过程。
3、人人用的计算法是我们从前所学的归一法,虽然人人的思路不同,但每一种方法都是环绕汽车的个数和小人书的本书之间肯定的比例关系而展开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进修的就是用比例解应用题。
(四)引进新知,拓展策略。
1、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同学们能否根据题意列出比例呢?2、学生测验考试列式。
(教师板书:4:10=14:x和4:14=10:x)3、交流想法。
4、按照相同的比例关系,我们可以列出8种不同的比例,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同学们能尝试着把所列比例解出来吗?(指两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练本解答)师追问:不管哪类思路所列比例都能转化成4x=140这样带有x的方程,根据什么得来的呢?5、小结:怎样用比例解应用题?(五)专项练,巩固新知。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13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13篇)六班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篇1学材分析按比例安排的练习。
学情分析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安排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稳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习目标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根据肯定的比进行安排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
导学策略练习、反思、总结。
教学预备小黑板老师活动同学活动一、基本练习:〔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二〕学校有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120个,小足球和小篮球个数的比是3比5。
学校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各多少个??把250按2比3安排,部分数各是多少二、变式练习: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2、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1比5000配制而成。
用这样的药液0.5千克,可配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3+5=81203/8=45〔个〕1205/8=75〔个〕2+3=52502/5=1002503/5=150或250-100=1504+5=9364/9=16365/9=20或36-16=201+5000=50010.51/5001=0.55001=2500.5〔千克〕教学反思提高练习的敏捷度,以及练习的形式。
六班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篇2一、创设情境:1、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1、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当怎样分?〔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标准教材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应用(教学
方案)
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应用(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而正确利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出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课件演示:)
(一)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学过了解比例,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教师板书: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例1(课件演示:)
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
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1.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独立解答.
140÷2×5
=70×5
=350(千米)
2.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1)思考: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
哪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样知道的?
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教师板书: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教师追问:两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什么相等?
怎么列出等式?
解:设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千米.
=
2 =140×5
=350
答: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
3.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
4.变式练习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二)教学例2(课件演示:)
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1.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独立解答.
70×5÷4
=350÷4
=87.5(千米)
2.那么,这道题怎样用比例知识解答呢?请大家思考讨论:(投影出示)
这道题里的路程是一定的,_____和_____成_____比例.
所以两次行驶的_____和_____的_____是相等的.
3.如果设每小时需要行驶千米,根据反比例的意义,谁能列出方程?
4 =70×5
=87.5
答:每小时需要行驶87.5千米.
4.变式练习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7.5千米,需要几小时到达?
三、课堂小结.
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四、课堂练习.(课件演示:)
(一)食堂买3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用多少元?(用比例知识解答)
(二)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
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三)先想一想下面各题中存在着什么比例关系,再填上条件和问题,并用比例知识解答.
1.王师傅要生产一批零件,每小时生产50个,需要4小时完成,_____,_____?
2.王师傅4小时生产了2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_____?
五、课后作业.
1.一台拖拉机2小时耕地1.25公顷,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
2.用一批纸装订成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8张,可以装订200本.如果每本16张,可以装订多少本?
3.某种型号的钢滚珠,3个重22.5克,现有一些这种型号的滚珠,共重945千克,一共有多少个?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通过对正、反比例意义的全面应用,使学生加深了正、
反比例意义的认识。
在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理解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理性认识返回到实践中去,从而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减少了学生的陌生感、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感到正、反比例关系就在自己的身边。
探究活动
鱼池有多少条鱼?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活动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活动题目
养鱼场有很多鱼池,要知道一个鱼池有多少条鱼.渔业人员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们先在一个鱼池里捞起30条鱼来,给每条鱼做个记号,然后把它们放回鱼池里.鱼回到水里,向四面八方游
开了,过了几天,这30条鱼就平均分布在鱼池的各个地方.渔业人员又在这个水池里捞起50条鱼来,如果其中有2条带记号的鱼,就可以算出这个池里大约有多少条鱼.为什么?
活动过程
1.学生分小组讨论原因.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讲述生活中应用比例知识的事例.
参考答案
解:设水池里面共有条鱼.
=750
答:水池里面共有750条鱼.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