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茂名一模下水作文:未来,教师会消失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最近,在河南郑州举行了智能机器人与三位名师团队对决的首场教学比赛。比拼的是人类教师与智能机器人谁更擅长教学,谁提升考试能力更强。其方式是教师和机器人分别为参加数学比赛的 78名初中学生进行四天集中性
的教学辅导。结果是,智能机器人依靠程序精密、反馈及时、矫正到位的大数据教学方式,在平均提分上以36.13分打败教师教学组的26.18分。智能机器人的教学获得了胜利。
材料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学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办公室。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男生在等候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送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说明你尊重我。”男生半信半疑。陶校长又很欣赏地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像被唤醒一般的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我不能用砖头砸同学。”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我再奖励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对以上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水作文:
未来,教师会消失吗?
梁郁强
最近,在河南郑州举行了智能机器人与三位名师团队对决的首场教学比赛,智能机器人的教学获得了胜利。在震惊之余,我不禁陷入沉思,在新时代,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吗?未来,教师会消失吗?
其实,只要认真去审视这场人机对决,我们便不难找到答案。
在这场对决中,双方比拼的是“谁更擅长教学,谁提升考试能力更强。”智能机器人代表的是“拥有高精尖的技术团队、百名特级教师研究组,成功地将智能技术与教育经验融为一体的国内第一家人工智能智适应教育机构”,而三位名师团队代表的仅是有着“17年平均教龄的中高级老师”,其实,从双方的力量来看,孰优孰劣,便一目了然了。与其说是智能机器人赢得了比赛,不如说是它背后庞大的精英团队赢得了比赛。3个中高级教师PK由100个特级教师组成的研究组啊,更不要说智能机器人本身是依靠程序精密、反馈及时、矫正到位的大数据教学方式来比拼了。
虽然这场比赛智能机器人赢了,但在我看来,这并不能证明机器人的教学水平就一定比教师好,只能说在智能机器人的帮助下,学生的考试能力增强了。因为智能机器人能够通过大数据,对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及时评价,对知识欠缺点及时补救,使辅导更到位。这纯粹是技术性的东西。如果智能机器人一直这样辅导学生的话,或许他们真的可以成为解题高手,但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霸”!因为“学霸”除了考试成绩好之外,他们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顶呱呱”的,例如情商、逆商。
我们不要忘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单包括学习能力、还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就目前而言智能机器人还不具备这些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还必须要依靠教师才可以。
教育,按照我们最粗浅的理解,它指的应该是“教书育人”。所以,它针对的不仅仅是教学,还应该是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引领、情感的熏陶、智慧的启迪和价值的引领。智能机器人纵使可以让教学设计变得更科学更合理,学生的成绩更优秀,但在情感的世界里它应该还是属于“白痴”阶段。教育专家们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可见,在育人方面,还是需要教师的真情付出才可以达成的。
教育家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面对着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他并没有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而是本着热情关怀、耐心教育的真心,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用特别的爱做道具,把“四颗糖”串成一个“糖葫芦”,把“尊重和理解、信任和支持、赏识和鼓励、宽容和体贴”轻轻地递给那个用砖头砸同学的男生,唤醒他的良知和动力。如果是智能机器人,它会怎么样判断呢?在它的世界里或许只有对、错之分,正、误之别;或许它会认为,打人就是不对,被打的就是受害者吧。作出的判断尚且不能够依理依据,更不要奢望它能够去“教育”学生了。
尽管智能机器人在教学和提升考试能力方面取得非凡的成绩,但并不代表它在未来就可以取代教师,在感性的世界里教师还是主宰。而教师在新时代的教学教育当中也要居安思危、与时俱进,如果能够借助智能机器人的力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这对教育事业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