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周周清测试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第一周周周清(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一周周周清(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一周周周清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一、语言运用1、“永远的丰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个专题栏目,该栏目每期介绍一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①“永远的丰碑”的含义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为战斗英雄陈师长写几句赞语。

(6分)当年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部为红军殿后。

掩护主力队伍撤退以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

等到他们撤退的时候,湘江已经被国民党封锁了。

他们又饿着肚子翻山越岭退回到湘西打游击。

撤退途中,陈师长腹部中了敌人的子弹,他命令其他的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住。

敌人非常得意,在抬着他去邀功的时候,陈师长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

——————————————————————————————————————————————————————————————————————③请你谈谈观看这个专题栏目后的感受。

(6分)————————————————————————————————————————————————————————————————————————2、给下面的新闻加一个标题(4分)“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19日上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主要采用图片、文物照片和投影、电视音像作品等多种表现形式向公众展出。

这次展览由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主办,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陕西省委宣传部承办。

展览以长征历程为主线,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在全面展示长征起因和过程的基础上,通过长征中的重要战役战斗、重要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深刻揭示和突出反映伟大的长征精神。

据悉,此前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展览,参观人数已突破百万。

八年级周周清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八年级周周清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八年级语文周周请检测试题一、积累和运用(20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ài)桅杆(wéi)刹那(shà)B、戈壁(gē)掠过(lüè)颁发(bān)C、歼灭(qiān)翘首(qiáo)镌刻(juān)D、悄然(qiǎo)屏息(píng)映衬(chèn)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以排山倒海之势歼灭了敌人的残余部队。

B、这次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C、我们要发扬一往无前的精神,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去夺取最后的胜利。

D、体操比赛开始了,我们班的队伍步伐整齐、精神抖擞地进场了,同学们个个昂首挺胸,威风凛凛。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近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消息二则》中,重点刻画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让人从中感到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

B、《“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侧重报道了跳水运动员吕伟跳水夺冠的精彩瞬间。

C、《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报道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经过。

D、新闻特写与通讯都更多地借用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二、语文常识(20分)1、新闻结构的五部分依次是、、、、。

2、新闻的特点有、、等。

3、诺贝尔是(国家)化学家,他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五个奖项。

4、《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

作者,(朝代)地理学家、文学家。

三、古诗文默写(20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周周清小测验(1)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周周清小测验(1)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周周清小测验班级姓名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0分,每空3分)要塞.()颁.布()泄.气()锐不可当.()遗嘱.()仲裁.()溃.退( ) 歼.灭( ) 巨额.()荻.港()二、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24分,每题6分)(1)默契萧洒眼花潦乱惊心动魄()(2)仲栽巨额摧枯拉朽豪无斗志()(3)吞食由衰风平浪静振耳欲聋()(4)临空默锲如梦初醒白手起家()三、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5分)A.你交友的标准是什么?是注重外表的美丽?还是注重内心的善良?B.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无法估价的贡献”。

C.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人提出了“赢语文者赢高考”的口号。

因此,教师、家长、学生都有所动作。

D.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四、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5分)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

C.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表示,魏秋月目前的伤势达不到上场,甚至在8月的女排世界杯中能否上场也存在着疑问。

D.近3000名左右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

五、填空。

(20分,每空2分)(1)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

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2)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

在结构上,一般包括、、、、五个部分。

六、新学期开学了,我们迎来了新同学,学校也有很多新鲜事,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为学校的校园广播站写一篇新闻稿,注意结构要完整。

(16分)。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温馨提醒:本试卷共两个大题,共计70分,其中含有5分卷面分。

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缄.(jiān)默干涸.(hé) 畸.(jī)形歼.(jiān)灭B、玷.(zhān)污驿.(yì)站凝.(níng)视逊.(xùn)色C、搪.(tāng)塞卑劣.(liè) 哀悼.(dào) 鄙.(bǐ)视D、匿.(nì)名溺.(nì)水诘.(jí)责叱.(chì)骂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蕴藏出类拔萃生脱死拽B、欧打水汇不通浅尝辄止C、筛选梦寐以求张冠李带D、赊欠源远流长直截了当3、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

(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B、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

(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C、“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的阳光少年....。

(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D、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

(指绿颜色蔬菜) 4、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但是,目前水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的挑战之一。

水危机严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水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A、严肃制约B、严峻制约C、严峻控制D、严肃控制5、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3分)A、我们在火车上写标语。

B、小王买了一本精装的《红楼梦》。

C、孩子们看着他们在哈哈大笑。

D、船行二日即到。

6、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共同的爱好和相似的性格使他们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C.元旦联欢会上,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诗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 飞流直下三千尺B. 独在异乡为异客C. 两个黄鹂鸣翠柳D. 千山鸟飞绝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轻车熟路C. 画龙点睛D. 破釜沉舟5.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A. 跑步B. 快乐C. 红色D. 书写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春风又绿江南岸”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3. 汉字“湖”是会意字。

()4.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2. “______,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3. 汉字“______”是象形字。

4. 《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

5. “______,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形容思念之情深切。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解释“比兴”在古诗词中的作用。

3. 请举例说明汉字的六种基本构造方法。

4. 解释“寓言”文学体裁的特点。

5. 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故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请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并造句:“画蛇添足”。

3. 请分析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 请列举三个出自《史记》的历史故事。

5. 请解释下列诗句中的意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周周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周周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周周清(总分70分时间:50分钟)班级:姓名:一、用原文语句回答(每题3分,共18分)1、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2、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3、写桃花源内人们生活恬适的语句是4、文中与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5、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6、“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二、阅读理解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一)解释画横线的词语(每题2分,共20分)1.具答之()2.便要还家()3.咸来问讯()4.妻子邑人()5.来此绝境()6、无论魏晋()7、延至其家()8、不足为外人道也()9.便扶向路() 10.处处志之()(二)翻译下列句子(每题4分,共16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请根据上下文推测一下,渔人都讲了些什么?为什么桃花源人听了会叹惋?(本题4分)答:(四).“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的原因是什么?(本题4分)答:(五).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后来却“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的原因是()(本题4分)A.渔人“志”得不准,所以难以寻找。

B.让人觉得桃花源似有似幻,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C.照应开头“异”字,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色彩。

D.暗示桃花源所处的位置太隐蔽,是难以找到的。

(六).陶渊明生活在一战乱频繁、社会黑暗的时代,他为什么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本题4分)答:。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周周清(一)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周周清(一)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周周清(一)
(细心才对,思考才会。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0×1’)
削.成()渺.小()浣.妆()荆.门()
古刹.()凝.望()泊.船()木橹.()
闪烁.()连缀.()摇曳.()竹篙.()剔.透()黑黝.黝()瞿.塘峡()飘绕.不绝()
崆岭
..峡()()参差
..()()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24×1’)
险jùn()zǐ()归xuàn()目峰diān()斑lán()屋jǐ()xuàn()崖kuí()门清châ()dì()听yàng()动xián()熟古hâ()苍苍yàn yù()()堆群山万hâ()méng lóng()()cuǐcàn()()
ling lóng()()niǎo niǎo()()
三、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意思写词语。

(6×1’)
1、不容易猜测、预料。

()
2、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

()
3、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
4、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
5、像是在诉说,又像是在小声哭泣。

这里形容声音柔细。

()
6、指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

()。

八年级下册语文周周清测试一

八年级下册语文周周清测试一

八年级下册语文周周清测试(一)一、基础知识(35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0分)绯.红()不逊.()jiézé()匿.名()jī形()喝.彩()教huì()深恶.痛疾()庶.祖母_(______)翳(______)..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B. 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 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 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3.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4. 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3分)①油光可鉴.( ) A.镜子B.当镜子照C.仔细看D.引为教训的事②迷惑不解.() A.分开B.解除C.了解、明白D.解释③广袤无垠.( ) A.没有边际B.界限、边际C.白色D.货币5.根据意思写词语。

(4分)A.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B.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C.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D.厌恶、痛恨到极点。

()6.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3)⑴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⑵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⑶在没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⑷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拟人反语比喻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D、拟人引用排比反语7、默写《赠从弟》,。

,。

(4分) 8.文学常识填空。

(1分×5)《藤野先生》本文选自《》,是()写的一篇()。

我们曾学过的《》和《》都出自这部集子。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试题第一周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试题第一周

1.给下列加黑体字注音:(18分)①袅袅()②浣妆()③秭归( )④群山万壑()⑤夔门()⑥滟滪( )( )⑦古刹()⑧转弯抹角()⑨唱和()⑩调和()⑾泪沾裳()⑿横暴()⒀峰巅()⒁崆岭峡()⒂削成()⒃角声()2.解释词语的意思(30分)(1)斑斓:(2)眩目:(3)相看两不厌:(4)谛听:(5)如泣如诉:(6)娴熟:(7)瞬息万变:(8)璀璨:(9)摇曳:(10)稍纵即逝:(11)扑朔迷离:(12)毅然决然:(13)驰名中外:(14)自然而然:(15)一席之地:3.下列哪一项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5分例: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A.最难得的,是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石崖上还倒悬着不少的红色紫色的花。

B.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C.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

D.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4.对下面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归纳正确的一项是()5分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A.比喻、排比B.拟人、比喻C.比喻、拟人、通感D.拟人、通感5.结合句意解释加粗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厌:满足。

B.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丝弦:船舱里用丝制成的装饰物。

C.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

出没: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6.“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6分7.作者两次到周庄时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周庄水韵的?6分8.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8分)(1)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八年级下册语文周周清 试卷

八年级下册语文周周清 试卷

八下语文周周清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审题人:一、基础积累(29分)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归省.xǐng不惮.dàn撺.掇chuàn蕴.藻yùnB.恬.静tián晦.暗huì冗.杂rǒng戛.然jiáC.糜.子mǐ焚.身fèn行.辈háng霍然huàD.臼.树yuē粗犷kuàng作孽niè幽悄.qiǎo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误的一项是()3分A.元霄大抵宽慰嘱咐 B.松懈过隐懒惰回驳C.锵然羁绊慨叹蓦然D.褪色朦胧躁热斡旋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次周周清考试,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B.面对险境,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

C.从江下雪了,同学们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里。

D.放学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篮球比赛的情况。

4.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你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这句有语病)B.“拒绝毒品”“品行端正”“交通安全意识”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C.“在贵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句中“在贵州”是定语。

D.“苗绣;蜡染;银饰等民族艺术品展现了多彩的贵州文化。

”句中的分号应该改为顿号。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容不得闭塞②容不得束缚③容不得羁绊④是挣脱了⑤撞开了⑥冲破了⑦的那么一股劲。

A、⑤⑥⑦②③①④B、④③②①⑤⑥⑦C、②③①④⑥⑤⑦D、①②④⑤⑥⑦③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八年级语文周测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周测含答案

2023年03月13日语文周周清一、古诗文名句填写(共8分,每小题1分)(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

(2)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_____。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 ,沉醉不知归路。

(7)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2分)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拼音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脑畔.(pàn) 归省.( shěng) 撺.掇(cuān) 惊心动魄.(pò)B.怠.慢(dài) 行.辈(xíng) 亢.奋(kàng) 蓦.然回首(mù)C.皎.洁(jiǎo) 怅.惘( chàng) 眼眶.(kuàng) 草长.莺飞(zhǎng)D.晦.暗(huì) 冗.杂(rǒng) 幽悄( qiǎo) 戛.然而止(gá)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踊越争讼门槛变换多姿B.羁绊怠慢幅射惊心动魄C.落幕皎洁恣意大汗淋漓D.家眷渺远诱惑兴高彩烈1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你成功了,别人都来吹捧你;你落魄了,别人都来嘲讽你。

这时你才明白原来大家都很人情世故....。

B.当老师走进教室的一瞬间,他的表演戛然而止....。

C.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D.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激昂有力,使人叹为观止....。

A.黄梅县五祖寺风景区的景观大道、游客中心、菩提小镇、环山栈道等项目都已如期开工建设,黄梅大地正掀起创建禅修之都。

B.气象局已经提前预告了本次寒潮的相关情况,请大家做好防范措施。

12.17八年级周周清卷

12.17八年级周周清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卷2017.12.17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脍(huì)炙人口瞬(shǔn)息万变相形见绌(zhuó)B. 安然无恙(yànɡ)风调(diào)雨顺焕(huàn)然一新C. 稍纵即逝(shì)高深莫测(câ)文质彬(shān)彬D. 惨绝人寰(huán) 骇(hài)人听闻义愤填膺 (yīng)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B.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C.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它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D.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4、根据要求或提示默写。

(10分)(1)《饮酒》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2)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李白的《行路难》的句子是,来勉励他。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表明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自豪与无畏,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的句子“,”。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安慰的句子是,。

(5)《己亥杂诗》中表达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的句子是“,”。

二、阅读短文(一)捐赠天堂(10分)①单位号召大家为灾区捐物,同事们纷纷拿来了衣服鞋帽日常用品等物。

bfb语文八年级上册周周清测试卷【含答案】

bfb语文八年级上册周周清测试卷【含答案】

bfb语文八年级上册周周清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汉字结构的描述?A. 汉字是由音节组成的B. 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C. 汉字是由部首组成的D. 汉字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2.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3. 下列哪个成语是形容文章或说话内容丰富的?A. 字字珠玑B. 一字千金C. 一落千丈D. 一泻千里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修辞手法的描述?A. 比喻是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进行表达的B.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来进行表达的C. 对偶是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差异来进行表达的D. 排比是通过列举一系列相同的事物来进行表达的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的描述?A. 句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B. 逗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C. 问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D. 冒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是表音文字,每个汉字都对应一个音节。

()2.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3.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4.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进行表达。

()5. 引号用于引述他人的话语或文章的原文。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横、竖、撇、捺、点、钩、折等。

2.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

4. 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来进行表达。

5. 省略号用于表示语气的停顿或内容的省略。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汉字的演变过程。

2. 请简述《水浒传》的故事情节。

3. 请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4. 请简述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

5. 请简述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的作用。

八年级语文下周清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周清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周清试题共30道题,每题2分,满分6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绚.丽/眩.晕陨.石/功勋.挟.持/豆荚.妩媚./愚昧.襁.褓/强.词夺理B.矗.立/伫.立推崇./鬼祟.复辟./开辟.俯瞰./看.守蜿蜒./偃.旗息鼓C.苍劲./劲.旅告诫./押解.翡.翠/绯.红卑鄙./秕.谷棱.角/愣.头愣脑D.蠕.动/孺.子署.名/暑.假彷.徨/仿.佛诘.难/拮.据凯.歌/皑.皑白雪2、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决择戛然而止纷至沓来轻歌慢舞风云变幻B.瞭望怒不可遏人情事故行将就木色采斑斓C.狡辩川流不息袖手旁观美不胜收漫不经心D.奠定不修边幅义奋填膺历历在目和言悦色3、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yǎn)豁.然(huò)诣.太守(yì)黄发垂髫B、清冽.(liè)佁.然(yǐ)寂寥.(liáo)悄怆幽隧C、器皿.(mǐn)箬.篷(ruò)多髯.(rǎn)水落石出D、雎.鸠(jū)窈窕.(tiǎo)寤.寐(wù)辗转反侧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岭南艺术展开设了雕塑展览专场,展出的大量雕塑作品非常精美,尤其是木雕,以其________的雕刻技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这些作品有的简练粗放,有的________,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英战吕布”组雕,人物________,令人惊叹。

A.巧夺天工具体而微引人入胜B.美不胜收精雕细刻引人入胜C.巧夺天工精雕细刻惟妙惟肖D.美不胜收具体而微惟妙惟肖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

作者在文中不仅精细地描摹了壶口瀑布的磅礴、雄壮的气势,更由黄河想到了人们的经历,由对黄河的歌颂转向对人的歌颂。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记叙了作者马丽华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东浏览的经历,描绘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初二语文周清试卷及答案

初二语文周清试卷及答案

初二语文周清试卷一、名著阅读(6分)《水浒传》中行者(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倍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人名)作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时,接老母上了山,于是李逵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

二、综合性学习(14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

根据“关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和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1、研究下表数据,写出研究结论。

(5分)孝感市食品安全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500人)研究结论:。

2、研究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提炼观点,在成果展示会上交流。

(9分)材料一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材料二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辞的宣传不无关系。

例如,某个地方西瓜使用了膨大剂,专家证实如剂量适当并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但由于媒体的片面宣传,导致很多人不敢吃西瓜。

他们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现象,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把食品安全的问题放大了。

材料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职能检测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实行全程监控和检测,对黑心者,频出重拳。

主要观点是:(1)。

(2)。

(3)。

三、古文阅读(50分)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测试题周次:第01周学生:___________ 得分: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⑴嗜⑵慕⑶吝⑷欤⑸晏⑹俦⑺辄⑻褐⑼无碍⑽轩邈⑾横柯⑿缥碧⒀经纶⒁(líng)作响⒂(yuān)飞(lì)天⒃(kuī)谷忘(fǎn)⒄在(zhòu)犹昏⒅(tuān)急⒆黔娄()⒇宅()边2、解释加点的字⑴先生不知何许人⑵造饮辄尽⑶性嗜酒⑷每有会意⑸不汲汲于富贵⑹其言兹若人之俦乎⑺晏如也⑻以乐其志⑼水皆缥碧⑽猛浪若奔⑾互相轩邈⑿鸢飞戾天⒀负势竞上⒁横柯上蔽3、填空⑴《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朝(姓名)。

该文选自《》,是文(体裁),多处使用了对偶句。

本文总写的一句话是。

⑵用《与朱元思书》中的原文回答: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写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既表现了富阳山的魅力,又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

⑶《五柳先生传》的作者,他是(朝代)的诗人,名,字,我们在八年级(上册)课本学过他的一篇散文名作《》。

“五柳先生”是指,“传”的意思是。

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a.表现五柳先生喜爱读书的句子是:。

b.五柳先生名号的由来:。

c.全文的中心句:,。

二、阅读理解(一)《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住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

1、上文中的“先生”指的是(朝代)时期的(作者)。

2、请把文中的空白处补全。

3、对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D常住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八年级语文周清试卷

八年级语文周清试卷

八年级语文周清试卷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孰视之()窥镜自视()谤讥于市朝()期年之后()邹忌()间( )进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皆以美于..()..徐公()形貌昳丽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孰.视之()私.我()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期年..之后()王之蔽.甚矣()皆朝.于齐()旦.日()窥.镜()时时而间.进()()能谤讥..于市朝()()三、古今异义词(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今义:(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今义:四、古文默写①、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③、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④、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五、重点语句翻译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六、课文内容理解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3分)2、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3、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4、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可。

5、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及其结果。

6、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

周周清试卷(答案)

周周清试卷(答案)

八上第9周周周清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每小题5分,共2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D )A.寒噤(jìn)瓦砾(lì) 镂(lóu)空匀称(châng)B.拂(fó)晓嶙(lín)峋阻遏( â ) 蟠(pán)龙C.绥(suí)靖刹(shà)那轩(xuān)榭纳粹(suì)D.丘壑(hâ) 仄(zâ)歪帷(wãi)幕荒谬(mi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A.肃穆锐不可当张皇失措惟妙惟肖B.消魂转弯抹角当然无存重峦叠嶂(销魂、荡然无存)C.溃退月明风青应地制宜雅俗之分(月明风清、因地制宜)D.纳凉自出心栽失之毫厘眼花瞭乱(别出心裁、眼花缭乱)3.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B )A. 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与现实不符合,换成绞尽脑汁)B. 车展会的展位供不应求,得到展位的各个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

C. 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太夸张,换成十分狼狈)D. 当四川汶川大地震不期而遇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不合逻辑,没有谁会期望大地震。

换成突如其来)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 )A.《印象大红袍》的成功演出,有利地推动了闽北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介词掩盖主语)C.西南旱灾警示我们: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两面对一面)D.进入2010年南非世界杯赛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不合逻辑,欢呼声不能被看到。

)5.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 60岁B 100岁以上C 90岁D 70岁(60岁为花甲,或者甲子。

70岁为古稀。

90为耄耋。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练习题15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练习题15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练习题(15周)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电视上看到不法分子伤害了那么多无辜的人时,他顿时义愤填膺。

B.幸福是一种回味无穷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个人都并不遥远。

C.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不惜花重金请家教或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可以说是无所不为。

D.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富,呼之入出,给读者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把“保障”改成“保证”)B. 孙中山故居已成为珠三角很重要的旅游观光之一。

(把“旅游观光”改为“旅游观光地”)C. 在建设南水北调的工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将“却”改为“都”)D. 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7N9流感不再扩散。

( 去掉“不再”或“不”,或将“不再”改为“继续”)3.仿照下面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中国梦”催生“广东梦”,激发“我的梦”。

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因为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广东会因为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会因为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衡于虑() (2)入则无法家拂士()(3)管夷吾举于士() (4)空乏其身()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测试题
周次:第01周学生:___________ 得分: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⑴嗜⑵慕⑶吝⑷欤
⑸晏⑹俦⑺辄⑻褐
⑼无碍⑽轩邈⑾横柯
⑿缥碧⒀经纶⒁(líng)作响
⒂(yuān)飞(lì)天⒃(kuī)谷忘(fǎn)
⒄在(zhòu)犹昏⒅(tuān)急
⒆黔娄()⒇宅()边
2、解释加点的字
⑴先生不知何许人⑵造饮辄尽
⑶性嗜酒⑷每有会意
⑸不汲汲于富贵⑹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⑺晏如也⑻以乐其志
⑼水皆缥碧⑽猛浪若奔
⑾互相轩邈⑿鸢飞戾天
⒀负势竞上⒁横柯上蔽
3、填空
⑴《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朝(姓名)。

该文选自《》,是文(体裁),多处使用了对偶句。

本文总写的一句话是。

⑵用《与朱元思书》中的原文回答: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
写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既表现了富阳山的魅力,又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

⑶《五柳先生传》的作者,他是(朝代)的诗人,
名,字,我们在八年级(上册)课本学过他的一篇散文名作《》。

“五柳先生”是指,“传”的意思是。

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a.表现五柳先生喜爱读书的句子是:。

b.五柳先生名号的由来:。

c.全文的中心句:,。

二、阅读理解(一)《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住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

1、上文中的“先生”指的是(朝代)时期的(作者)。

2、请把文中的空白处补全。

3、对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D常住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他的)B因以为号焉(因此)
C既醉而退(已经)D以此自终(用)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每有会.意 (2)性嗜.酒
(3)期.在必醉 (4)既.醉而退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

A.亦不详其.姓字 B.其.如土石何 C.亲旧知其.如此 D.食之不能尽其.材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
8、“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解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到陶渊明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淳朴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哪里)B.或.置酒而招之(或:或许)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就)D.曾.不吝情去留(曾:曾经)11、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12、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

(二)、《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

急湍甚剑,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3、请在文中横线上补全原文。

14、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体特征是怎样的?(用原句回答)
1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6、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随着 B.负.势竞上:凭依
C.窥谷忘反.:通“返” D.在昼.犹昏:夜晚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
18、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用原文回答)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馇(zhān,稠粥)粥不充,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二岁而孤孤:孤儿B.往往馇粥不充馇粥:稠粥C.遂大通六经之旨旨:美味D.常自诵曰诵:背诵2.比较“之”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之南都人学舍②遂大通六经之旨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D.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3.对“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有时夜里暗,就用水洗脸(来提神)。

B.或者夜里昏沉疲倦,就用水泡一点面。

C.有时夜里昏沉疲倦,就用水洗脸(来提神)。

D.或者夜里昏暗,就用水泡一点面。

4.本文记叙的中心是: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测试题参考答案:
1、泠泠鸢戾窥反昼湍
2、(1)表处所,什么地方(2)往,到
(3)喜爱(4)体会,领会。

对书中内容有所领会。

(5)心情急切的样子(6)辈,同类
(7)安然自若的样子(8)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9)青白色(10)动词做名词奔跑的马(11)形容词做动词(12)凶猛的鸟
(13)凭借(14)树木的枝干
3、B
4、D
5.(1)体会、领会(2)爱好、特别喜欢(3)期望、希望(4)已经6.B7.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9、B 10.C 11.作者“好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满足,精神上的享受,“不求甚解是作者率真性格的体现。

12.安贫乐道,不慕名利,高洁脱俗。

13、略14、略15、C 16.D
17.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18.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示例:宁静淡泊或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三、1.B 2.C 3、C 4.略5.范仲淹发愤苦读,胸怀大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