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控制权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合集下载

企业控制权实例分析报告

企业控制权实例分析报告

企业控制权实例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为:本报告旨在对企业控制权进行深入分析,以探讨其在企业管理与运营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企业控制权是指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掌控力,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决策结果。

本报告将通过具体实例对企业控制权进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企业控制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为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本文的主题和内容。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分别探讨企业控制权的概念、重要性以及通过实例分析来展示其影响和作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企业控制权对企业的影响,提出建议并展望未来对企业控制权的研究方向。

通过以上结构,我们将全面深入地探讨企业控制权的问题,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和分析。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控制权实例的深入分析,探讨企业控制权对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公司治理和财务决策的重要性。

我们将深入探讨控制权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影响,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企业管理和投资决策的合理和有序发展。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企业控制权的关键问题,并为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以促进企业控制权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

2.正文2.1 企业控制权概念企业控制权是指对企业决策和经营活动的控制能力。

在一家企业中,控制权通常由持股比例较大的股东或股东集团拥有。

控制权的实际持有者通常可以通过其在股东大会上的投票权来影响公司的重要决策,如董事会成员的选举,公司的战略规划和重大交易的批准等。

控制权也可以通过拥有足够数量的普通股或特殊股份来实现。

企业控制权不仅仅是对公司所有权的控制,也包括对公司日常经营和管理的控制。

持有控制权的股东或股东集团通常能够通过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来实施他们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战略规划。

公司并购及其效应分析

公司并购及其效应分析

76935 公司研究论文公司并购及其效应分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同样适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必须不断努力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得到更多的利润回报,然后再通过增加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回报反过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最终形成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并购的概念及其类型(一)并购的概念并购在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概念有多个层次,它们通常被统称为“M&As”。

公司并购一般上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某种渠道、支付一定的资金成本以获取其他公司资产的所有权或者经营控制权的行为。

其可以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并购方式,狭义上的并购包括公司兼并和收购两种方式,而广义上的并购除兼并和收购之外,还包括其他各种资产重组方式。

在我国,兼并和收购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

1996年8月,财政部对企业并购的含义做出了下列的表述:“企业并购,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等有偿方式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失去法人资格或虽然保留法人资格但变更投资主体的一种行为。

”①其后,根据在2005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第184条对公司合并的解释,该法把一般的兼并与合并统称为并购,并规定公司并购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

(二)并购的类型1.根据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关系可分为:竞争对手间为了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在同类产品间发生的横向并购;公司的供应商或客户间为了业务的前后扩展而在生产、经营密切联系的公司间发生的纵向并购;以及为了实现多元化经营和扩大市场份额而发生的横向、纵向相结合的混合并购。

2.根据出资方式可分为:现金购买资产式即公司使用现金购买目标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资产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现金购买股票式即公司使用现金购买目标公司部分股票,以实现控制后者资产和经营权的目标;股票换取资产式即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发行自己的股票以交换目标公司的大部分资产;股票互换式即公司直接向目标公司股东发行股票,以交换目标公司的大部分股票。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状况 , 股权 结 构是 股权 治 理机 制 的 基础 。股 权 结构 从 “ 质” 和 “ 量” 两 方 面来考 量 , “ 质” 指 的是股权 构成 状况 , 也 就是 持股 主 体 的性 质 与其 比例 , 不 同的持股 主体 其所 持股 的 目 标 和对 管

=、 股权结 构对 并购绩效 影响 的机理分 析
管理层 持股 是公 司管理 层持 有公 司股票 ,同时享有 公 司
提 高经 营绩效 的结果 。 从宏 观层 面讲 , 并购是 市场经 济运行 规 股东身份, 获得部分公司控制权。由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
律 下优胜 劣 汰 的结 果 ,并 购绩 效 主要分 析企 业 的并购 活动 是 分离 ,股东 和管 理层作 为委 托者 和代理 者 的利益 冲突往 往 无 否有 利 于 国有 经济 产业 结构 的调整 、 升级 , 进 而在 整个 经济 市 法避 免 , 为更好 地将 两者 利益 统一 , 提 高公 司治理 绩效 。在 此
高竞 争力 、 抢 占更 大 目标 市 场而采 用 现金 、 股票 等形 式购 买另 然 由“ 内部人 ” 一 公 司管 理 层实 行 , 而 公 司管 理层 又 缺乏 相 应

家 或几 家 目标 企业 的股 票或 资产 ,从而 取得 目标企 业 的控 的被监督 机制 与激励 机 制 , 所 以在 并购 决策 时 , 公 司 管理层 的
制权 。
决 策就会 与股东 的利益 最大化相 悖 。
提 出假 设一 : 国有 控股股 东属性 与并购 绩效 负相关 。 2 . 管 理层 持股对并 购绩效 的影 响
3 . 并购 绩效
并 购绩 效 是 指主 并公 司 在并 购 后将 被并 公 司 的 资产 、 负 债、 生产 经 营等 进 行合 并 与调 整 , 以期 实 现公 司规 模 化经 营 、

企业并购 战略性重组 利弊

企业并购 战略性重组 利弊
(3)未来股利现值法。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未来股利现值法也有可能被用于公司价值的评估,按照股票估价原理,公司股票价值是未来公司股利的折现值之和,这样目标公司的价值就可以通过未来股利现值法来加以评估,通过预测未来公司每股股利和公司资本成本可以估算出公司每股价值,然后以公司每股价值乘以公司发行股数,即可以得到目标公司整体价值。
3 企业并购应当注意的问题
(1)明确并购战略。企业并购不能只求大求全,而应当符合公司整体战略和商业战略需要。
(2)抓好并购组织工作。为了保证并购成功,企业一般应当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并购竞购事宜。
(3)做好并购项目可行性调查、研究和评估。在并购实施过程中,还应当对事先的估计和判断不断作出调整和完善。
首先,计算并购收益,并购收益应当为并购后新公司整体的价值减去并购前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目标公司)整体价值后的余额:并购收益=并购后新公司价值-(并购前购方价值+并购前被购方价值)。
其次,在并购收益的基础上,减去为并购被并购公司而付出的并购溢价(即并购价格减去并购前被并购方价值后的差额)和为并购活动所发生的律师、顾问、谈判等并购费用后的余额,即为并购净收益,其计算公式为:并购净收益=并购收益-并购溢价-并购费用。
4.2 企业并购可能带来的风险
营运风险,即企业并购完成后,可能并不会产生协同效应,并购双方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互补,甚至会出现规模不经济,比如整个企业反而可能会被并入企业拖累;融资风险,企业并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如果企业筹资不当,就会对企业资本结构和财务杠杆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反收购风险,如果企业并购演化成敌意收购,被并购方就会不惜代价设置障碍,从而增加企业收购成本,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收购失败,安置被收购企业员工风险,在实施企业并购时,并购方往往会被要求安置被并购企业员工,或者支付相关成本,如果并购方处理不当,往往会因此而背上沉重的包袱,增加其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资产不实风险,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时并购方看好的被并购方的资产,在并购完成后有可能存在严重高估,甚至一文不值,从而给并购方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摘要: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推动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而企业并购则是战略重组的重要内容,成功的企业并购可产生扩大经济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向新经济领域渗透等协同效应。

然而并购收益是和高风险共存的。

本文主要并购风险进行分析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关键词:企业并购风险分析0 引言企业并购,即兼并与收购,是企业实现扩张和增长的一种方式,是现代企业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战略之一。

一般以企业产权作为交易对象,并以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作为目的,以现金、证券或者其他形式购买被并购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产权或者资产作为实现方式。

企业并购实施后,被并购企业有可能会丧失法人资格,或者被并购企业法人资格保留,但是其控制权转移给并购方。

并购的实质是取得控制权。

随着国家一系列关于企业并购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我们国内企业产业分散、规模过小、竞争力弱的状况迫使政府和企业都在考虑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如何能占领市场,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最终的选择必然是战略并购和产业整合。

企业并购后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可以合理配置资源,可以减少内部竞争等多方面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优势,但也存在大量风险,尤其财务风险最为突出。

1 风险分析1.1 融资风险企业并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如果企业筹资不当,就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杠杆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同时,只有及时足额的筹集到资金才能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

按筹资的方式不同,可分两种情况:1.1.1 债务性融资风险我国企业通过负债筹资的方式一般为长期借款,但我国的金融政策较为严格,规定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是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不足,没有进行企业并购的信贷项目。

另外,企业兼并风险大、资金需要量也大,商业银行难以支持。

另一种负债筹资的方式是发行企业债券,利用债券筹资的优点是资金成本较低,利息可以在税前列支,保证股东的控制权,而且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但债券筹资也存在以下缺点:筹资风险高,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并需定期支付利息;限制条件多,筹资时间长,筹资额有限。

协同效应溢价与控制权溢价的关系

协同效应溢价与控制权溢价的关系

协同效应溢价与控制权溢价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活动不断增多。

在这一过程中,协同效应溢价和控制权溢价作为重要的财务概念,对于企业的价值评估和决策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探讨协同效应溢价与控制权溢价的关系,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协同效应溢价的定义与特点协同效应溢价指由于合并双方在资源整合后形成的附加价值,超出了各自单独存在时的价值总和。

其特点主要包括(1)资源互补性:合并双方的资源、能力或核心竞争力相辅相成,形成协同效应;(2)整合成本优势:合并后整合的成本低于分开运营时的总成本;(3)规模经济效益:大规模生产带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润率。

二、控制权溢价的定义与特点控制权溢价是指在企业并购中,收购方出价高于被收购方在交易前的市值,以获取被收购方的控制权所支付的溢价。

控制权溢价的特点主要包括(1)决策自主性:控制权持有者可以对被收购方进行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2)预期未来盈利:控制权溢价包含了收购方对被收购方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

三、协同效应溢价与控制权溢价的关系3.1 同质性与非同质性资源在并购过程中,如果合并双方的资源较为同质化,即资源之间替代性较高,可能导致协同效应溢价较低,控制权溢价较高。

因为控制权持有者可以更灵活地进行资源整合和重组,降低冗余成本,提高效益。

相反,如果合并双方的资源较为非同质化,即资源之间替代性较低,可能导致协同效应溢价较高,控制权溢价较低。

因为此时资源整合难度较大,需要更长的整合期和更大的投资成本。

3.2 资本市场条件当前的资本市场条件也会影响协同效应溢价与控制权溢价的关系。

在资本市场宽松的情况下,收购方可以较容易地获取所需的资金,并以较低成本进行资源整合,因此协同效应溢价可能较高,而控制权溢价相对较低。

相反,如果资本市场条件较为严苛,收购方获取资金的成本较高,协同效应溢价可能较低,控制权溢价相对较高。

企业并购和公司治理的影响

企业并购和公司治理的影响

企业并购和公司治理的影响企业并购无疑是商业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是当下经济形势下不少企业选择的策略之一。

而伴随着并购的发展,公司治理问题也愈加凸显出其重要性。

那么,企业并购对于公司治理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一、企业并购加剧了公司治理的需求企业并购的过程是极具复杂性的。

由于并购可能导致企业控制权的变更,使公司治理体系遭遇不同程度的冲击,需要加强监督和保障其他股东的权益。

因此,企业并购往往会加速公司治理的升级,推动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和规范化发展。

企业为了顺应这一趋势,通常会选择建立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以此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企业并购促进了公司治理流程的优化企业并购对于公司治理的另一个作用是,它可以借助整合的机会,促进治理流程的优化和创新。

在并购中,企业通过学习收购对象的制度、流程和优秀经验,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公司治理流程,构建更为精细的管理体系,以此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此外,企业并购也可以促使企业开展内部多样化的竞争,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动态适应能力。

三、企业并购加深了公司治理的风险管理思路企业并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加强公司治理的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并购时,企业需要对收购对象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以明确其各个方面的情况。

基于此,企业需提出科学、严谨的风险控制策略,确保对潜在风险的及时识别、识别和预防。

这也促进了公司治理思路的完善和发展。

四、企业并购推动了公司治理的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企业并购对于公司治理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在全球并购中,企业必须要严格遵守各国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不断优化自己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应对不同的商业环境和市场情况。

因此,企业并购也推动了公司治理的国际化发展,使公司治理体系更加科学、高效、个性化。

综上所述,企业并购对于公司治理的影响是显著的。

它可以加剧公司治理的需求,促进治理流程的优化和创新,加深公司治理的风险管理思路,推动公司治理的国际化发展。

收并购的概念

收并购的概念

收并购的概念收购和并购是企业经济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它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收购和并购的概念、类型、目的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首先,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份或资产来获得对其的控制权。

收购通常发生在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同意出售大部分或全部股份的情况下。

收购可以帮助购买公司快速扩大市场份额,获取新技术或产品,增加生产能力或进入新市场。

并购是指两家或多家公司合并成为一家新公司的过程。

并购通常发生在两家公司达成协议后,其中一家公司将全部或部分股份转让给另一家公司。

通过并购,公司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资源整合,减少竞争压力,降低成本,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

从收购和并购的类型来看,收购通常分为公开收购和私人收购。

公开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份,而私人收购是指通过私下协商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或资产。

并购可以分为垂直并购、水平并购和跨界并购。

垂直并购是指两家企业在供应链上或下游进行合并,以整合资源和技术。

水平并购是指同一产业中两家具有相似业务的企业进行合并,以扩大市场份额和降低竞争。

跨界并购则是指不同产业或领域的公司进行合并,以实现多元化经营和资源整合。

收购和并购的目的通常包括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获取新技术或产品、整合资源和实现战略转型。

通过收购,公司可以快速实现市场扩张,充分利用目标公司的优势资源和市场渠道,提高竞争力。

并购则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整合重复的业务,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收购和并购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战略和组织方面。

在财务方面,收购和并购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管理层需要精准的财务规划和资金筹集,以保障后续的经营和发展。

在战略方面,企业需要考虑收购或并购后的整合计划和市场定位,以确保合并的顺利进行和未来的发展。

在组织方面,由于合并涉及到人员、技术和文化上的整合,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架构调整方案,以保障员工的稳定和团队的协作。

企业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以阿里巴巴并购雅虎公司为例

企业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以阿里巴巴并购雅虎公司为例

企业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以阿里巴巴并购雅虎公司为例内容摘要众所周知,企业并购作为一种企业的成长方式,在给企业带来机会和盈利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分析众多的并购案例,失败的不少甚至失败率高于50%,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因此,做好并购风险的识别、测量及对并购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对并购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文从并购风险的基本理论到并购风险的识别、测量、防范等方面对并购的风险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并对阿里巴巴并购雅虎公司这一案例进行研究,以期为并购决策者提供借鉴,使并购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企业并购 ; 动因 ; 风险;绩效一、引言(一)研究背景近年来,企业并购浪潮来袭,许多知名企业选择合并其他不同领域的公司,从而扩大自己的公司规模,丰富经营模式,以此将原有企业发展壮大。

但是纵观近些年的企业并购案例,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企业的并购都以失败告终,这些失败案例里面也我们甚至能看见一些在其所处领域来说已经位于国内顶尖的公司。

由此可见,并购失败并不仅仅存在于小公司里面,在现阶段并购失败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国内许许多多的企业。

因此,本文是在阅读并购基本理论、并购动因、并购风险、绩效分析等一系列相关内容之后,以阿里巴巴并购雅虎公司这一案例进行实例分析,从而结合理论和实际,以期针对公司并购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有效性建议。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纵观企业并购研究史我们可以明白,兼并是企业借以有效快速成长的一种手段,从兼并的结果来看,它能直接为企业内部带来增长,甚至可以说兼并不仅可以改变企业倒闭的命运,而且还能让企业改变命运的过程看起来体面而不失优雅方法。

世界各国企业的发展历程也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企业并购的确是能改变企业产业结构,为其带来成功的一种方式。

近几年,我国部分学者在企业并购问题上进行了不少实例分析研究,牛娴如(2019)提出资金支付方式将给并购带来不同发展结果提出建议设想,其认为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支付方式有利于企业并购的成功。

并购对价与融资方式选择控制权转移与风险承担基于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

并购对价与融资方式选择控制权转移与风险承担基于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

并购对价与融资方式选择控制权转移与风险承担基于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并购对价与融资方式选择、控制权转移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以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切入点,探讨这些要素在实际操作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详细分析,本文希望为未来的并购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文章首先介绍了并购对价与融资方式选择的重要性,阐述了合理的对价确定和融资安排对于并购成功以及并购后企业运营的关键作用。

接着,文章探讨了控制权转移与风险承担在并购过程中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控制权转移方式对企业风险和未来发展的影响,以及并购方如何通过合理的风险承担策略来降低并购风险。

在此基础上,文章详细分析了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包括并购背景、对价确定、融资方式选择、控制权转移以及风险承担等方面。

通过对这一案例的深入剖析,文章揭示了吉利在并购过程中的策略选择、风险控制以及后续整合等方面的经验和不足。

文章总结了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的启示,提出了针对并购对价与融资方式选择、控制权转移与风险承担等方面的建议,以期为未来企业在并购活动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并购对价与融资方式选择的理论分析在并购活动中,对价与融资方式的选择是两个核心问题,它们不仅直接关系到并购的成败,还决定了并购后企业的财务结构和风险承担。

合理的对价能够保护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的利益,而合适的融资方式则能确保并购的顺利进行并降低财务风险。

并购对价是指并购方支付给被并购方的金额或资产,其确定通常基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在价值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盈利能力、市场地位等因素。

同时,并购对价的支付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现金支付、股权交换、承担债务等。

不同的支付方式对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的影响不同,例如现金支付可能会增加并购方的现金流压力,而股权交换则可能导致并购方股权结构的改变。

融资方式的选择则涉及到并购资金来源的问题。

常见的融资方式包括内部融资、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

IFRS 准则对企业合并与收购的影响

IFRS 准则对企业合并与收购的影响

IFRS 准则对企业合并与收购的影响企业合并与收购是当今商业环境中常见的策略之一,旨在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率等。

然而,这一过程涉及到许多财务方面的复杂问题,其中包括财务报告和核算。

因此,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对于企业合并与收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首先,IFRS准则明确定义了企业合并与收购的概念。

根据IFRS 3准则,当一个企业获取对另一个企业的控制权时,就可以将其视为一次企业合并与收购。

而控制权的获取可以通过购买股权、资产或负债,或者通过与其他方共同控制该企业来实现。

这一定义确保了对合并与收购交易进行准确的财务处理。

其次,IFRS准则规定了企业合并与收购的核算方法。

按照IFRS 3准则,企业应将对方企业的净资产与自己的净资产进行合并。

这涉及到合并会计处理,包括将对方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此外,IFRS准则还规定了对商誉的处理,商誉是超出账面净资产的差额,通常出现在收购交易中。

根据IFRS 3准则,商誉应在合并后的财务报表中作为资产进行核算,但也需要进行定期减值测试。

此外,IFRS准则对合并与收购交易中的关联交易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关联交易是指在合并与收购交易中涉及到主体企业及其关联方之间的交易。

根据IFRS 10准则,主体企业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核算,并披露与关联交易有关的信息,以确保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IFRS准则还对并购后的财务报表提供了相关指导。

合并后的财务报表应准确反映合并交易产生的影响,并提供足够的信息供利益相关方参考。

IFRS 3和IFRS 10准则规定了相关披露要求,包括合并前后的财务状况、未来预测和关键假设等。

综上所述,IFRS 准则对企业合并与收购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为企业在合并与收购交易中提供了明确的定义和核算方法,并规定了所需的披露要求。

这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并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

因此,企业在进行合并与收购时,应遵循IFRS准则的相关规定,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终极控制人视角下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终极控制人视角下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2 文 献 回 顾 .
业价值 , 损害了上市公 司的长期发展潜力。 周昌仕实证研究发
现 公 司并 购 行 业 属 性 取 决 于 企 业 性 质 和行 政 级 别 ,关 联 属 性 取 决 于 企 业 性 质 、 股 方 式 和 控 股 比例 , 区域 属性 取决 于 企 控 而 业 性 质 、行 政 级 别 和 地 区 差 异 。 公 司 整体 绩 效 证 实 了两 个 悖 论 , 与关 联属 性 和 区域 属 性 无 显 著 相 关 性 ; 府 控 制下 并 购 但 政 模式对绩效的影响证实了政府控制的动因。 黄 雷 、 叶 勇运 用 终极 产 权 论 对 攀 钢 钢 钒 、攀 渝钛 业和 s T长 钢 的 控 股 主体 进 行 分 类 .通 过 追 踪 上 市 公 司 终 极 控 制 人 。 析 了 这 三 家 上 市公 司 中 终极 控制 股 东 拥 有 的控 制 权 、 分 现 金 流量 权 及 其 比例 关 系 。 朱 冬 琴 、 陈 文 浩基 于 中国 证券 市 场 20 0 4年 和 2O 0 5年 的并 购事 件 。实 证 检 验 中 国 民 营 上市 公 司 终极 控 制 人 的控 制 权 、控 制 权 与 现 金 流 权偏 离 度 对 并 购 的影 响 。研 究 发 现 , 中 国 民 营上 市公 司 中 , 制权 以及 控 制权 与 在 控 现 金 流 权 的偏 离 度 和 并 购 绩 效 之 间 均 呈 现 非线 性 关 系 。赵 显 亮设 计 调 查 问卷 , 对 特 定 人 群 进 行调 查 发 现 宏 观经 济 政 策 、 针 金 融 监 管政 策 、 业 运 行 环 境 、 券 公 司 风 险 程度 等 因素 对 我 行 证 国 证券 公 司并 购 重 组 的影 响 程目前, 在对并购绩效的研 究 当中, 少从公 司 自身、 很 终极控制人和社会三 个方 面对并购绩

股权结构与企业并购

股权结构与企业并购

股权结构与企业并购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了公司扩张和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而股权结构则是影响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深入探讨股权结构与企业并购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这一点。

一、股权结构的基本概念1.1 股权结构的定义股权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所有者的股份分布情况。

它不仅反映了股东的投资比例,还涉及到控制权的分配。

在一个公司里,股东之间的关系、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都由这种结构来决定。

1.2 股权结构的类型股权结构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包括集中型和分散型。

集中型结构中,少数股东拥有大部分股份,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力很大。

而在分散型结构中,股东人数众多,单个股东的影响力较小。

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并购时的决策速度和灵活性。

二、股权结构对企业并购的影响2.1 控制权的影响在并购过程中,控制权的争夺往往是一个核心问题。

比如说,如果一家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决策往往能够迅速达成,方便进行并购谈判。

反之,如果股权分散,股东之间可能会出现意见分歧,从而拖延决策,错失并购机会。

2.2 融资能力的影响股权结构也直接影响公司的融资能力。

在并购时,通常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

如果股东之间关系良好,且结构合理,企业更容易获得外部融资支持。

然而,如果股东之间存在矛盾,融资可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并购的成功。

2.3 文化融合的影响并购不仅仅是资本的融合,还是企业文化的结合。

股权结构会影响到公司的文化氛围。

比如,集中型股权结构的公司,可能在并购后较快实现文化的整合,而在分散型结构中,由于股东背景各异,文化融合可能面临挑战。

三、案例分析:万达收购传奇影业3.1 收购背景万达集团在2016年以约30亿美元收购了传奇影业,这笔交易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

万达作为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集团之一,其股权结构相对集中,王健林作为创始人和主要股东,拥有较高的控制权。

这种集中型股权结构使得万达在并购决策中相对迅速,不易受到外部干扰。

企业并购与控制权配置

企业并购与控制权配置

企业并购与控制权配置
企业并购是企业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它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优势。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控制权的配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掌握控制权就等于掌握了企业
的决策权,从而可以有效地支配企业的资源和战略选择。

首先,企业并购的控制权配置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并购时,企业必须要考虑到两家企业在业务范围、产品结构、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差异,探寻合并的优势,配置控制权,在整合过程中,掌握着不同阶段的控制点,如果能够合理配置控制权,
便可以更好地掌控企业发展的节奏和方向。

其次,合理的控制权配置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

企业并购后,资源整合是必须要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资金、技术、人员等多个方面。

具体到控制权的配置,就需要合
理地分配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以实现合并方案的有效实施。

在此过程中,如果
无法合理配置控制权,容易造成企业并购后的资源浪费和调配不善,对企业的发展带
来严重的影响。

最后,合理的控制权配置有助于稳定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并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各种方面的谈判和合作,如果其中存在不稳定因素,很容易引发经营管理上
的摩擦,甚至出现管理混乱和流失员工等问题。

因此,在并购过程中合理配置企业控
制权,有助于保持企业管理稳定,确保员工的安置和工作职能的平滑转换。

总之,企业并购的控制权配置是企业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要合理配置控制权,需要从企业发展、资源整合和经营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考量。

只有在控制权的配置上合
理规划和实施,才能确保企业并购后的顺利实施和长期发展。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并购已经成为了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企业并购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其中财务风险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本文通过对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来源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管理及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以供各位学者探讨。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对策一、企业并购概述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简称,对“企业并购”一词可作如下表述:即企业为获取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全部或部分),而运用自身可控制的资产(现金、证券及实物资产)去购买目标企业的控制权(股权或实物资产),并因此使目标企业法人地位消失或引起控制权改变的行为。

市场经济中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根本动机在于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经营活动实际上是一个追逐利润的过程。

并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如同其它经营活动一样,企业并购的根本动机在于利润的最大化。

从本质上看,企业并购行为是资本运营行为,是企业控制权(股权或实物资产)的交易。

之所以并购双方买卖企业控股权,是因为并购双方对由企业控制权所代表的收益有不同的评价和预期。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在逐步的加大,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企业管理者费劲心思将企业规模扩大以提高自己的行业竞争力,而并购则成为了多数企业管理者选择的必要手段。

企业并购后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可以合理配置资源,可以减少内部竞争等多方面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优势,然而企业并购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风险,尤其财务风险最为突出。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来源在市场条件下,企业并购是企业之间日益活跃的一项产权交易活动。

这项经营活动是利弊共存的,它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说“高风险”成为了企业并购的主要特点。

企业的并购成效如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如果控制的得当,企业将会顺利完成并购活动。

反之,如果未能得到良好的控制,企业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并购活动将受到阻碍。

企业并购动因及效应分析

企业并购动因及效应分析

企业并购动因及效应分析作者:李奕柯来源:《商场现代化》2021年第22期摘要:企业间的并购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实现外延式扩张、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价值得以迅速增长的重要方式,也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中调整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站住脚,就必须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为此企业并购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契机。

因此,充分了解并分析企业并购的动因及效应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先阐述了企业并购的内涵,再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动因以及并购后所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企业并购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企业并购;动因;协同效应随着近年来我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种日益产生的发展现象,企业开展并购的主体自主性已经得到了极大的不断增强并迅速發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现在正进入到并购浪潮中,通过并购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率,实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从而实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企业并购概述1.概念从企业并购的概念来看,其主要体现在两家企业之间的一种合并。

企业之所以进行并购,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获得所并购企业的控制权。

通过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资产、股票等方式获得企业经济控制权。

这是一种狭义概念上的企业并购。

从广义的概念来看,企业并购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控制权的一种重新分配。

这种分配可以体现在企业自身控制权的分离,也可以体现在企业内部相关控制权的重新分配。

所以,无论是广义的概念,还是狭义的概念其并购的最终标志是企业控制权的转移。

2.企业并购方式(1)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目前,从整个市场的发展来看,关于企业并购的主要方式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及混合并购。

具体来说,企业的横向并购主要是指在并购过程当中,企业之间在相关的经营业务及产品营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通之处。

借助企业的横向并购,可以实现减少竞争对手,降低竞争压力,形成规模效应。

目前,从行业并购的案例看,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占有较大的比重。

并购整合是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

并购整合是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
成 长起 来 的 ,几乎 没有 一 家大公 司 效益 、 实现 资本和 生产 的集 中 、推 此 ,注 重 企业 并购 后 的整合 ,是 企 主要是 靠 内部 扩 张成 长 的” 。企 业 动 国企改 革 、促进 文化 融 合和 管理 业 并购 效应 得 以实现 的重要 保证 。 并购 已经成 为 大公 司成长 的 重要 途 概 念 的提 升等 诸 多方面 都有 着积 极 通 过一 系 列程序 取 得 了对 目标
者之 间 就很难 发 挥 出战 略 的协 同效 业 的盈利 能 力 。为 了充 分发 挥经 营 本 、 最 核 心 的 部 分 , 企 业 文 化 影
应 。只有 在 并购 后对 目标 企 业 的发 管理 的协 同作用 ,对 目标企 业 的采 响着 企 业运 作 的各 个方 面 。企 业 文
展战 略进 行整 合 ,使 其符 合整 个 企 购 业 务 和 销 售 业 务 也 需 要 进 行 整 化 的形 成都 是长 期 性 的 ,而 且 有很
业 的发展 战 略 ,这样 才 能使 收购 方 合 ,如集 中采 购和 统一 销售 等 。 与 目标企 业相 互 配合 ,使 目标 企 业
事整 合 、企业 文化 整合 等 。 通过 组织和 营业 务 的整 合 问题 。在 我 国 , 由于 进 行相应 的合 并。总之 ,
企 业 并 购 中 的 发 展 战 略 整 合 亏损 企 业被 并 购 的较 多 ,企业 往往 人 事 的整合 ,可 以使 目标 企 业 高 效
是对 企 业发 展 的方 向性调 整 ,是对 严重 亏损 ,所 以一 般要 从产 品入手 运作 ,发挥协 同优 势,使整个 企业的
业在 技 术 、生产 、财务 、企 业文 化 的 经 济 活动 ,在 其 1 1 + 的过 程 中 ,

公司并购的影响有哪些

公司并购的影响有哪些

公司并购的影响有哪些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文化意识对解决并购中存在的不匹配至关重要。

而且,收购者与收购目标之间的冲突往往源于商业理念的差异,而这种商业理念的差异往往源于文化的差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企业并购现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企业并购是企业扩大自身规模的一种方式,当然企业并购有其优点,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并购都会给公司带来积极意义,接下来,关于公司并购的影响有哪些,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

一、公司并购的积极影响:(一)是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效应。

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最佳经济规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购也使企业有条件在保持整体产品结构的前提下,集中在一个工厂中进行单一品种生产,达到专业化水平;并购还能解决专业化生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各生产过程之间有机地配合,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二)是企业的经营规模经济效应。

企业通过并购不同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顾客或市场进行专门的生产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可能集中足够的经费用于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迅速推出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的融资相对容易等。

(三)并购能给企业带来市场主导效应。

企业通过纵向并购上下游关联的企业,控制大量关键原材料和销售渠道,有力地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提高企业所在领域的进入壁垒和企业的差异化优势。

(四)企业通过横向并购活动,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能够形成规模经济,成为市场的领军者。

优势企业可以以规模与效益实施并购战略,从而使企业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率提升,竞争力增强,凭藉竞争对手的减少来增加对市场的控制力,从而成为市场的领军者。

导致企业以增强市场势力为目的的并购活动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发生:a 在需求下降、生产能力和资源过剩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并购,以取得实现本产业资源合理化分配的目的;b 在区域竞争中使得区域内企业遭受区域外企业的强烈渗透和冲击的情况下,企业间可能过并购以对抗外来竞争。

企业并购重组问题思考

企业并购重组问题思考

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问题与思考———合肥地区企业兼并重组案例分析企业兼并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存量调整法,可以分为横向兼并、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三 种主要的类型,以及多种具体兼并方式。

目前国有企业中的兼并类型多数是以产品、技术为 纽带的纵向兼并,这表明企业兼并行为的日趋市场化和合理化。

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在国企改革的特定阶段上,企业的兼并重组毕竟还处在一种尝试、探索阶段,有许多 问题值得研究。

为此,笔者通过对合肥地区几个典型企业的调查,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兼并重组企业现状分析注重跨地区和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是目前合肥市企业兼并重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1.跨地区兼并重组企业的现状分析从合肥地区兼并重组企业情况看,国有大中型企业跨地区兼并既是企业重组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效果比较理想的企业重组形式。

跨地区兼并企业,其明显绩效的内在基因在 于:首先,跨地区兼并企业一般都是在国内享有知名度的优势企业,如青岛“海尔”、江西“昌河”、上海“华源”、济南“轻骑”等。

这类企业不仅资金雄厚,而且在长期的发展拼搏中已经聚集起多种优势,因此容易激活并带动被兼并企业长足发展。

如合肥黄山电器公司,被兼并前 生产的电视机没有市场,被兼并后仍然生产电视机,但产品却供不应求,为什么?因为它不仅有了“海尔”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同时还借助了“海尔”的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和管理优势。

其次,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以及落后企业,受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容易形成一种束缚自己发展的“壳”,企业人士形象地称之为“螺蛳壳”,因此必须借助外部的力量打碎它,至少从外部打破远比内部冲破容易得多。

一些跨地区兼并的企业之所以在兼并后面貌随之—226—焕然一新。

正是因为借助了这种外部力量,使新的管理模式能很快地取代旧的模式。

第三,跨地区的企业兼并行为主要以市场为导向,而不以政府为导向,其积极因素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从兼并动机上看,不论兼并方还是被兼并方都是从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进行选择,这种从各自经济利益出发的兼并动机,是兼并后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摘要:企业并购具有多方面的效应,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分散企业经营风险,还能通过并购达到一定的规模,增加企业市场占有率。

本文就财务管理方面,对并购的财务效应进行分析。

从正、负两方面分析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

并提出了减少负向效应的对策。

关键词:并购财务效应正向效应负向效应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总称,是企业为获得目标企业的经营决策控制权(部分或全部),而运用自身可控制的资产,如现金、证券及实物资产等去购买目标企业的控制权(股权或实物资产),并因此使目标企业法人地位消失或引起法人实体改变的经济行为。

并购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平衡过程,但初始动机总是与节约财务费用、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联系在一起的,其直接动因就是财务协同效应。

并购尤如一把双刃剑,并购尤如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产生的财务效应也分为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

一、企业并购的正向效应分析经营机制的僵化一直是制约很多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在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内部利益而无法从内部突破时,只有借助于外部的力量来打破阻碍改革的利益链条。

一些大公司正是这样的一个外部力量,其雄厚的资本和高水平的公司治理模式,是企业改革走到今天最需要的东西。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为: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

正向效应就是所谓的好的一面,它主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税收效应、股票预期效应、资金杠杆效应和生产经营效应。

1、税收效应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税收对企业和个人的财务决策有重大影响。

各行业各地区都会在税收政策上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使得企业并购过程在实现资本流动的同时,同样企业资本投入所产生的收益会承受不同的税收负担,在某些情况下,会由于税收负担的不同而实现资本收益率的大幅增长。

企业可利用税法中的亏损递延条欺实现避税目的,一个亏损企业往往有可观的累积税前未弥补亏损,如果这个企业被另一家企业所兼并,则兼并方可以节省一大笔税收。

企业在现实的并购案例中,为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利用税法、会计准则及证券法规等作用采取各种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情况:(1)利用亏损递延条款避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并购与控制权配置【摘要】企业并购已经成为市场的一种重要调控机制、监督机制、以及激励机制,随时鞭策着企业不断进步,优胜劣汰,让强者更强,弱者也变强,然而,其实质是企业控制权进行重新配置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并购控制权代理成本一、企业并购的概念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合称并购。

企业兼并指兼并企业通过购买目标企业(即被兼并企业)的股份或者以承担其债务的方式来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使目标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行为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之间的产权交易行为,交易过后,形,旧企业消失,新企业成立。

而企业收购是指一家企业拥有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实现对该企业的完全控制,被控制企业可以继续保持独立的法人地位。

不管兼并还是收购,并购方最终都会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从而实现目标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最终导致控制权的重新配置。

二、企业并购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划分,企业并购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型,以并购的支付方式划分,企业并购一般可以分为现金并购、定向增发和综合证券并购;以并购的方向划分,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以购买方式划分,又可分为要约收购、公开市场购买和协议收购。

三、公司代理成本与企业并购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就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但是股东和经营者的目标并不一致,股东以追求自身权益最大化为目颂炀地义,若管理者也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则难免会出现道德风险。

为了保证管理层能够尽心尽力的为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服务,必须要付出代价或者成本来对管理层进行监督。

这一代价或成本即为代理成本。

因此,只要代理关系存在,则必然有代理成本,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成了企业所有者的目标之一,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外部控制机制都会从不同方面降低代理成本,其中,外部控制机制中的并购市场的存在使得企业的管理层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服务于股东权利最大化这一个目标,从而有效的降低了代理成本。

因为低效率的企业管理者,将最终由外部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淘汰。

四、基于不同的资本结构讨论企业并购与控制权配置(一)个人独资无外债企业这种资本结构下的企业比较特别,一般属于规模较小的家族企业,从公司治理角度看,该种企业产权比较明晰,公司控制权和财产所有权没有分离,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都是在企业主手中,经营者就是所有者。

所以没有或者很少有代理问题的存在。

这种企业多由创业者控制,由于存在个人感情,直接被善意收购的可能性就较小,恶意收购也并容易。

因此,在这种资本结构下,并购对公司的控制权配置并没有多大影响。

(二)进行股权融资的企业企业的外部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当企业采用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融资方式相结合的时候,债权人和股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就会采取监督机制,从而就有监督成本,即出现相应债务代理成本和股权代理成本。

如前文所述,兼并收购可以有效的降低代理成本。

对于股权融资来说,由于并购市场的存在,有效降低了新股东的股权代理成本,因为旧股东会依据掌握到更多的企业信息作出利于自己,损害新股东的事情,所以新股东会花费代价成本来监督老股东的行为。

这样就可以提高新股东获取企业控制权的机会,从而影响企业的控制权的配置。

(三)股权过于集中的企业当公司的股权过于集中时,容易出现所谓的“一股独大”,这样会产生许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部监管机制的失效。

由于股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由少数人把持,持不同意见的中小股东的意见难以表达,这样会产生以下结果:管理层面临的更换压力小。

因为管理层由大股东任命,大股东基本不会否定自己的选择。

另外,也可能出现管理层和大股东私交甚密,出于情分,大股东很难做出撤管理层的决定。

这种情况的发生增加了企业因经营不善而身处险境的风险。

此时,并购市场的存在迫使企业面临两种选择:第一,被其他公司并购,控制权全部转移到并购公司的股东手里,从而实现控制权的重新配置;第二,为了不被并购,企业内部进行股权重新配置,把集中的股权分散开来,使原来的单一的控股股东变成几个控股股东,这样也出现了控制权的重新配置。

(四)股权过于分散的情况股权过于分散,股东没有绝对控制权,若公司各个股东意见不一致时,容易出现分歧,但又不能控制企业,此时,企业的经营状况全部掌握在管理层手中,管理者逐渐控制企业,没有股权却控制企业,出现了内部控制的局面。

这样的企业往往成为被并购的对象,因为只要并购者从不同股东手中购买股权集中起来就很容易控制住企业,公司的股权分别从不同股东手中向并购者运动,集中在并购者手中,达到控制企业的数量,就形成了新的控制权。

这种并购方式实质上是把分散的股权集中靠拢,把小力量汇集成大力量,实施对企业的实质性控制,同时把控制权从管理层手中抽离出来,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

五、总结公司兼并收购越来越被认为是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最后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公司兼并收购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一种,其最终的结果就是转移公司的控制权,使公司的控制权完成重新配置。

【参考文献】[1] 蓝发钦,张逸,赵建武. 兼并收购方式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基于2013-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案例的实证研究[J]. 特区经济,2016,(04):77-81.[2] 崔迪. 并购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4.[3] 李琦. 要约收购下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定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4] 胡传峰. 基于兼并收购的公司治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4.[5] 高勇强,熊伟,杨斌. 控制权转移、资产重组与CEO更替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 当代经济管理,2013,(02):24-31.作者简介:杨三妹(1992-),女,汉族,贵州盘县人,审计专业硕士;汪淑娟(1993―),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金融学硕士研究生。

控制权市场、企业并购与投资者保护一、引言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管理者利用投资及成本灌水(cost-padding)的策略偏离了所有者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目标(Bede和Means,1932)。

因此,股东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机制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和约束。

然而,无论是以董事会构成为代表的内部控制机制,还是以并购为主题的外部控制机制,都会造成管理者争夺公司资源的控制权,这就构成了Jensen和Ruback(1983)所称的公司控制权市场。

由于内部控制机制“从根本上失败了”(Jensen,1993),所以,并购就成为公司控制权市场中最为重要的控制机制。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并购的数量与金额不断上升。

在中国,企业并购额在1998至2002年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2002年涉及中国企业的兼并与收购交易总值达到300多亿美元,占亚洲地区(日本除外)公布的同类交易价值总额的五分之一。

由于在改变经营战略后利润可能更高,外部投资者会在股票市场上争夺控制权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策略。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后股权分置时代,引人瞩目的新趋势之一就是并购活动将会更加活跃、形式不断创新。

股权流动性的增加带来的控制权交易将成为今后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大的投资机会。

在新的环境下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显得愈加重要。

二、控制权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是一个寻求公司资源控制权的市场。

产品和要素两个市场竞争的失灵可以通过第三个市场的功能来弥补,即公司控制权市场(Marris's,1963)。

Herman(1981)提出,“如果管理者无能或缺乏责任心以致业绩恶化和股价下跌,会被接管的股东罢免”。

可见,公司控制权市场旨在减少管理者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风险,并保证公司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控制权市场的理论基础是公司管理者的行为和股价的关系,Manne(1965)认为“公司管理者的效率和股票的市场价格正相关”。

无能的管理者不能最大化公司的股价,股价也无法反映公司的真实潜力,这就为收购方创造了“控制机会”,一个获取公司控制权和任命新管理者的机会,也是为收购方带来资本收益的机会。

“接管”就是外部投资者寻求公司控制权的行为,它包括合并、敌意或善意的收购以及代理权的争夺。

合并是指出价方与目标公司管理者就价格达成一致,从而得到股东的投票权。

股权收购是指出价方直接给股东出价以购买目标公司部分或全部的股票,根据是否受到目标公司管理者的支持,分为善意收购和敌意收购。

而代理权争夺是现有的企业内部的不同利益集团通过争夺投票权,从而获取董事会的控制权,这种方式不需要代价高昂的股票收购来实现。

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控制权市场旨在纠正目标公司经理的失职行为或非最大化股东价值的行为,收购方通过罢免无能的管理者形成了对其他公司失职管理者的威胁,促使其为股东的利益勤勉地工作,从而为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

三、企业并购的经济后果关于企业并购给各方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目前财务界和金融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财富创造理论@,该理论认为并购活动带来的经营效率的改善为股东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而接管的经济后果在于其不仅影响了收购方和目标公司股东的收益,还影响了目标公司的员工、消费者甚至整个社会的利益。

对于并购活动经济后果的计量,国外学者通常采用两种典型的研究方法:一是基于证券市场反应的事项研究法(超额收益法);二是基于公司会计指标的财务指标法。

其中,事项法适用于研究并购活动所带来的回报。

(一)对目标公司股东的回报并购的事项研究表明,大多数学者认可在平均水平上是价值增加的,效率的增加来源于更换了不称职的管理者,重新定位了公司的经营战略或实现了规模经济。

Jarrdl和Poulsen(1987a)对1962-1985年663个股权收购的溢价支付进行了研究,发现目标企业股东获得的平均溢价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为19%、35%和30%。

这与Jensen和Ruback(1983)的研究结果一致,他们认为1980年前成功的股权收购与合并为目标公司赢得了16%至30%的收益。

DeAngelo,etal(1984)发现1973至1980年发生的杠杆收购带来了27%的平均收益。

Lehn和Poulsen(1987)发现1980至1984年发生的93件杠杆收购中,股东得到了21%的溢价。

公司并购的确为目标公司的股东创造了财富。

通过公司接管,股东可以选择离开公司,或继续留在由新管理层任职的公司,这样目标公司的股东从接管中受益。

因为如果没有公司接管,投资者只能通过因管理层失职而低价出售股份离开公司。

(二)对收购公司的回报对并购的大多数事项研究关注事件公布前后几周内的股价变动。

当时间窗口拉长到事件公布后的一至三年,收购方公司出现了负的非正常回报。

Jensen和Ruback(1983)对一年内收购方的回报进行了调查,发现平均的非正常回报为-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