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商品的二因素就是指使用价值与价值。它就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就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就是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就是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与比例。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可以相互交换,原因在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在本质上共同的东西。只有在本质上共同的东西,在数量上才就是可以相互比较的。这种本质上相同的东西就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就是价值。
(2)价值与使用价值它们之间有存在着相互的关系即商品就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使用价值
与价值就是统一的。二者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缺一就不成其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价值;
使用价值就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使用价值与价值
又就是不同的、矛盾的。主要表现在对同一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来说,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不可兼得;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
自然的关系;而价值就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使用价值就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就是永恒的范畴;价值
就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就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因而就是历史的范畴。
(3)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就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
有二重性。它就是指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商品就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二因素就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就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就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劳动就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永恒条件。不过,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具体劳动,不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作为劳动分工基础的具体劳动,而就是特殊意义上的作为商品交换的社会分工基础的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即
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如果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就是人们的体力与脑力的支出。这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即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或者说,抽象劳动就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如果将抽象劳动仅仅理解为纯生理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力的支出,就是不全面的。因为生产商品的异质的具体劳动转化成同质的抽象劳动就是商品经济关系决定的,价值实体就就是抽象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则形成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非劳动的自然物质的原子。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只能在量上起作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就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就是不可分割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也就是对立统一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就是同一劳动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具体劳动规定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则讲的就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因而二者就是相互排斥的。
(4)无论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就是价值,都就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劳动就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就是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使用价值与具体劳动之间就是由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特殊的需要,即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与抽象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就是由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而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正就是抽象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2、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分析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与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基本内容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与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就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就是决定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与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变革的方向与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与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与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就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与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建立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瞧我国生产力水平与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与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与多种形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脱离生产力盲目变革生产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与生产力状况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优化结构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就是在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