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七)闺怨爱情诗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爱情闺怨诗》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爱情闺怨诗》

选项
突出特点
①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引出所要表达的情感,对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
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正面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 技法
怨,青青杨柳、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爱情闺怨诗》
高考语文
爱情闺怨诗 爱情闺怨诗可分为爱情诗、宫怨诗和闺怨诗。其中宫怨诗主要描写帝王 皇宫中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痛苦;闺怨诗多是抒写闺中女子对丈夫、 家乡亲人的思念或独居闺中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等情感。
选项
突出特点
标题 往往有“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等 字眼或直接用“无题”。
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兰舟、夜雨、寒月、寒
意象 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
鹊报枝、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②孤苦幽寂的命运
情感 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③思妇空闺、思念亲 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④情梦难圆的遗憾
与怅惘之情。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③先扬后抑。往往先表现乐景乐情,而后转入写悲思,抒哀情愁情。
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事与想象之景事结合。
链接 《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李清照)、《菩萨蛮·小山重叠
教材 金明灭》(温庭筠)、《闺怨》(王昌龄)

闺怨诗:等待的女人最美丽

闺怨诗:等待的女人最美丽

闺怨诗:等待的女人最美丽中国古代的爱情诗多以“闺怨诗”的形式出现。

“闺怨”,顾名思义,闺中之怨。

这类诗的主人公多是一个独守空闺、等待丈夫归来的女人,用文学一点的话说叫“思妇”。

“思妇”形象古已有之,如《诗经》里的《君子于役》,写一个女子思念久役不归的丈夫: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日暮黄昏,村庄一片寂静,那个等待的女人,满心的期待又落了空。

她落寞吗?会怨吗?会继续等待吗?这应是后世闺怨诗的母本了。

《君子于役》作者性别不明,有可能是女性对情感的自我感知,而后世闺怨诗则多是代言之作,亦即“男作女声”。

“男作女声”是中国古代爱情诗的一大特色,男性诗人不用自己的性别表达对女性的爱情,反以女性的口吻诉说对男性的爱情,这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很少见的。

比如在西洋的十四行诗里,在日本的和歌俳句里,男性诗人多用自己的性别直抒胸臆,无拘无束地表达着对于女性的爱与渴望。

男性代言体爱情诗在汉代即已出现(如张衡的《同声歌》),但直到建安时期才流行开来。

如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踰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诗中塑造了一个“愁思妇”的形象。

她倚楼望月,哀叹多年不得与丈夫相见。

那轮孤悬夜空的明月,正与自己一样伶仃。

此情此景让她发出了“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感叹。

建安时期男性代言体爱情诗的流行,影响了后世以女性为题材的诗歌创作,确立了闺怨诗表现女性的视角和方式。

南朝时已能够直接从题识上看出诗歌的“闺怨”性质,如“闺怨”、“春怨”、“怨情”等。

此时女性成为诗赋吟咏的主要对象之一,梁代宫体诗盛行,闺怨诗受此影响,风格开始变得艳丽,我们更能从中看到其对声色服饰的追求,女性读者也更容易从中感受到男人直视的眼神。

如萧绎(一作萧纶)《代旧姬有怨》写道:宁为万里隔,乍作死生离。

《闺怨》鉴赏

《闺怨》鉴赏

《闺怨》鉴赏闺怨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题材,通常用来表达女性内心的哀怨和无奈。

这种诗歌形式于唐代首次出现,盛行于宋代。

闺怨主要以女子内心独白的方式呈现,以表达女性对婚姻、爱情和家庭生活的矛盾情感和不满。

本文将对一首闺怨诗进行鉴赏,以展现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闺怨》绿窗红烛隔窗纱,明月满庭花影斜。

几度相思何堪受,寂寞峨眉无限嗟。

绡帐不御幽梦苦,青袍已成断肠花。

思君郁郁伤心切,思君万缕泪满家。

诗中忧思悠悠,妇人犹自含羞。

第一句“绿窗红烛隔窗纱,明月满庭花影斜。

”用意于表现女子关在闺房之中,只能透过窗纱观赏窗外的明月与花影,而无法亲身感受自然的美好。

这种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也象征了她的孤独和无奈。

第二句“几度相思何堪受,寂寞峨眉无限嗟。

”用意于强调女子内心的相思之苦,她多次思念着心爱的人,却无人可倾诉,只能将寂寞与惆怅藏于心中。

峨眉指女子的双眉,寂寞峨眉则象征了她内心深处的悲伤。

第三句“绡帐不御幽梦苦,青袍已成断肠花。

”暗示女子的幽梦缠绵,她不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地陷入相思之痛。

青袍与断肠花合为一体,则表达出了她对爱情的追求和追求带来的伤痛。

最后一句“思君郁郁伤心切,思君万缕泪满家。

”则集中了女子对心爱之人的深情思念,她的心被牵动,几丝愁思一直执着于她的心头,悲伤已经成为她家中最常见的景象。

在这句诗中,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展示了女子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无奈。

这首《闺怨》采用了清新朴素的语言和形象,抓住了女性内心的痛苦,以及她们在封闭的环境中所承受的压力和苦闷。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她们的哀怨情感。

诗歌以苦、孤、悲为主旨,表现出了女性在古代封建社会中长期受到束缚和压抑的心理状态。

总之,《闺怨》展示了古代女性的心路历程,通过深情款款的文字和形象感染读者。

它是对女性内心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对女性在特殊社会环境下所受压抑的体现。

这种诗歌形式流传至今,一方面反映了古代女性的命运,另一方面也启示了现代社会中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重要性。

爱情闺怨诗代表作

爱情闺怨诗代表作

爱情闺怨诗代表作1、《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说起闺怨诗,不得不提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古诗中历来有“伤春悲秋”一说,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都要伤感几回,排解一下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的少妇本来心情挺好,可是在春天的时候看到屋子外面的春色,一不小心就想起远方的丈夫了,后悔当初让他去建功立业。

2、《节妇吟》——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节妇吟》也是闺怨诗中的一大经典。

其中“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两句也成了千古名句。

读这首诗时,小编不禁想起陈奕迅唱的那首《无人之境》里的一句歌词:如若早三五年相见,何来内心交战。

黄伟文的写的这歌词和张籍的那句诗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3、《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如果前面两首有人忘了,那么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怕是没几个会忘掉的吧。

那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算铁石心肠之人读起来也得为之动容吧。

独守空房之时,最是容易想起故人,尤其是在古代,不像现在很多人一部手机就能在家没心没肺的宅好几天。

各位可以在周末试试,不动手机,一个人躺在沙发上,保准你会胡思乱想起来,如果外面在下点小雨的话,就更妙了。

再附上一首李的词:4、《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曹植《七哀诗》原文及赏析

曹植《七哀诗》原文及赏析

七哀诗[魏晋] 曹植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分类标签: 爱情诗闺怨诗思念诗作品赏析【注释】①本篇是闺怨诗,也可能借此“讽君”。

②“清”字形容路上尘,“浊”字形容水中泥。

二者本是一物,“浮”的就清了,“沉”的就浊了,比喻夫扫(或兄弟骨肉)本是一体,如今地位(势)不同了。

③逝:往。

【品评】这首诗借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根,曲折地吐露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之后的怨愤心情。

诗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

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

“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

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

这首诗的起句与结尾都相当精妙。

起句既写实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气氛,笼罩全诗。

月照高楼之时,正是相思最切之际,那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妇的缕缕哀思——曹植所创造的“明月”、“高楼”、“思妇”这一组意象,被后代诗人反复运用来表达闺怨。

诗歌结尾,思妇的思念就象那缕飘逝的轻风,“君怀良不开”,她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结尾的这缕轻风与开首的那道月光共同构成了一种幽寂清冷的境界。

-----------------------------------------------曹植的诗歌,一般皆以建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曹植正值年少气盛之际,以洋溢的才华令人侧目外,更因此受尽了父亲疼爱。

曹操对这个「每见进难问,应声而对」的儿子,是「特见宠爱」的。

《闺怨》鉴赏

《闺怨》鉴赏

《闺怨》鉴赏《闺怨》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用以表达女性内心的苦闷和不满。

它常常借助婉约的语言和意象,描绘出女性对婚姻不幸、家庭沉闷以及社会束缚的抱怨和哀怨。

《闺怨》既表现了女性的柔弱和无奈,又展示了她们的聪明和机智,是对封建婚姻和社会压迫的一种自我表白和反抗。

《闺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

作为一种表达女性内心情感的诗歌形式,它具有深深的情感内核和独到的表达手法。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将女性的苦闷和无助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王建的《闺怨》之中,诗人以“寒夜客衣单,尽日茶无温”的描写,展示了女子的孤独无助和对婚姻冷淡的心态。

诗人用镜子无法照见内心的世界表达了自己压抑的情感和对家庭生活的抱怨。

这些形象化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女子们内心的纠结和痛苦。

除了丰富的情感表达,闺怨诗还寄托了女性的情感寄托和社会自由的追求。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是相对较低的。

她们常常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受制于家庭和社会的压迫。

然而,在闺怨诗中,女性却通过诗歌来释放她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并传达对婚姻和社会约束的反感。

她们表现出的聪明和机智,使得女性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关系中展现出一种不被妥协的独立意识。

这种对于情感和自由的追求,为当时受压迫的女性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

在闺怨诗中,女性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给外界。

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不仅展现出了对于家庭、爱情和婚姻生活的不满,也将这种不满和抗争转化为一种艺术表达。

《闺怨》诗丰富了古代文学中女性主题的内容,提高了女性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关注度。

同时,它也为后世的女性主义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影响。

总之,闺怨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通过精致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表达了女性内心的苦闷和不满。

它不仅反映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也呈现了女性对于自由和情感的追求。

闺怨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为女性主题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独立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闺怨诗鉴赏》

《闺怨诗鉴赏》

精选课件
10
❖ 比如,李商隐的《为有》诗,便十分典型:
❖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 “金龟婿”、“事早朝”表现的当然是官宦; “无限娇”、“怕春宵”描写的当然是宦妇;“无 端”、“辜负”抒发的当然是怨情;所以这是一首 典型的“宦妇怨诗”。这位宦妇自身条件和家庭环 境都很好,青春美貌,富贵荣华可谓兼备;加之居 住之地和气候季节也不错,冬去春来身在京城,生 活条件十全十美。按理说这对夫妇应该尽情享受家 庭生活的乐趣,精然选课而件 却要“怕春宵”。这是为什么11
精选课件
24
❖ 综上可见,“征妇怨诗”的特殊之处在于: 它不像 一般的闺怨诗那样主要是怨恨远别的丈夫或薄情的 丈夫,而是怨恨造成夫妻分离的社会,怨妇连同丈 夫都是饱尝分离相思的受害者与牺牲品,他们无力 以回天;并且征夫之怨与思妇之怨,如出一辙,互 相辉映,更加大了怨情的力度,越是描写夫妻之间 的深情,就越能体现出兵役徭役的无情,从而加大 了闺怨诗的批判力度,增强了闺怨诗的现实意义。
精选课件
9
❖ 唐代有不少闺怨诗缠绵细致地抒写了文官武将们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因追求功名或国事繁忙, 造成 夫妻分离, 致使闺中妻子产生幽怨情怀。在旁人看 来, 金榜题名, 当官为宰, 官高禄厚, 成为人上之人, 这些官员的妻子也会因夫贵妻荣, 从此尽享幸福美 满的婚姻生活。其实不然, 这些闺中宦妇, 衣食无忧, 表面风光, 但因丈夫囿于官身, 五更待漏, 案牍劳形, 致使空闺冷落, 青春流逝, 红颜消减。于是, 她们内 心的怨情在闺怨诗中得到了最为真切细腻的表现。
精选课件
19
征妇怨诗
❖ 唐代闺怨诗中描写征妇的闺怨诗占了绝大多数, 正如明人唐汝洵所言: “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辞”。 唐代边疆辽阔,边境不宁,长年累月的战争使大批

古诗鉴赏爱情闺怨诗

古诗鉴赏爱情闺怨诗

闺怨 王昌龄
行宫 元稹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7、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
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 壮阔、深远、空寂、幽静、幽美、 宁谧、朦胧、高亢、繁华、淳朴、 暗淡、萧条、荒凉、冷寂等
闺怨诗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
主题
伤 春 怀 人
人物身份
弃妇
“怨” 年老由色衰
丈夫情变 以夫为纲
“怨” 情
对年华已逝、美好不再的感慨; 对爱情婚姻的失望; 对封建制度的不合理的无奈和控诉
1、宦妇(官太太) 2、商妇 3、征人妇 4、宫妇 5、游子妇
一、相濡以沫的浓厚感情 1、或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生活。
2、或表现夫妻离别之后的真挚思念。
3、或表现对戍边丈夫的怀念与忧虑。
4、或表现夫妻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二、表现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
1、幽居宫中的凄凉与孤独。
2、宫中生活的单调怀无聊。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 颦,最断人肠。
[注]①故画作远山长:故意把双眉画成长长的远山形状,表 示离恨的深长。 ②流芳:一作“流光”,义同,均指流水 年华。③颦:蹙眉,表示愁情。
1、词的上片写离愁别恨,但词人并不直接写,而是 借助 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写,试作分析。
2、词的下片刻画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心理?

王昌龄诗《闺怨》全文翻译赏析

王昌龄诗《闺怨》全文翻译赏析

王昌龄诗《闺怨》全文翻译赏析王昌龄诗《闺怨》全文翻译赏析《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诗鉴赏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

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这首诗抓住闺中少妇盛装登楼欣赏美好春光时心头突然激起思夫之情这一瞬间心理变化,细腻而生动地刻画出了这位女主人公被离愁别绪所困扰时的愁姿怨态,含蓄地表达了夫妇朝夕相胜似追求世俗功名利禄的思想。

诗的起句“闺中少妇不知愁”,“不知愁”三字,表现出闺中少妇天真、娇憨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对热爱、达观的态度。

正因为她娇憨得不知愁,才会一度向往世俗的荣华,劝“教夫婿觅封侯”;正因为她热爱生活,所以面对大好春光,她才会精心地打扮自己,象孩提时那样蹦蹦跳跳地登上翠楼,去饱览人间春色。

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

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在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 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

第二句“春日凝汝上翠楼”,则是“不知愁”之形态的注解和具体表现。

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

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

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从“凝妆”二字上我们可以体会她登楼前那“不知愁”的欢悦心境;一个“上”字,又将她登楼时步子的轻盈描绘得真实可感。

《闺怨》原文及翻译赏析

《闺怨》原文及翻译赏析

《闺怨》原文及翻译赏析《闺怨》原文及翻译赏析《闺怨》原文及翻译赏析1寒闺怨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翻译清冷的月光洒向宁静的小屋,梧桐的树影映在屋门口的珍珠帘子上。

秋霜欲下,玉手已经预先感到寒冷。

寒灯下,她握着冰冷的剪刀为远方戍守的丈夫缝制着冬衣。

注释洞房:深屋,位于很多进房子的后边,在古代通常是女眷的居住处。

真珠帘:真珠即珍珠,形容帘子的华贵。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

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

洞房,犹言深屋,在很多进房屋的后部,通常是富贵人家女眷所居。

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

帘子称之为真珠帘,无非形容其华贵,与上洞房相称,不可呆看。

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分。

“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夭下秋”。

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一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手上拿着剪刀,在裁缝衣服,忽然,她感到剪刀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

随即想起,是秋深了,要下霜了。

秋霜欲下,玉手先知。

暮秋深夜,赶制寒衣,是这位闺中少妇要寄给远方的征夫的。

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

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然而诗人却只写到从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气的变化为止,其余一概不提,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

虽似简单,实则丰富,这就是含蓄的妙处。

这种对生活的感受是细致入微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一些事物的变迁,习而不察,但敏感的诗人,却能将它捕捉起来,描写出来,使人感到既平凡又新鲜,这首诗艺术上就有这个特点。

闺怨诗歌鉴赏

闺怨诗歌鉴赏

闺怨诗歌鉴赏闺怨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独特的类型,这类诗往往以女性的口吻来表达独守空闺的哀怨、寂寞以及对远方丈夫或情人的思念等复杂情感。

一、意象的运用1. 月- 在闺怨诗中,月是一个极为常见的意象。

例如“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月亮总是高高地挂在天上,它的清冷和永恒就像女子无尽的等待。

它照着女子的闺房,也照着远方的征人或者游子。

女子在月下,可能会想起曾经和爱人一起赏月的美好时光,而现在只有自己孤单一人,于是对着月亮倾诉自己的哀怨。

这就像月亮是一个无声的听众,见证了女子从幸福到孤寂的转变。

2. 楼- 高楼常常出现在闺怨诗里。

女子住在高楼之上,看似高高在上,实际上是一种被困住的状态。

像“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中的翠楼。

高楼将女子与外界隔离开来,她只能从楼上眺望远方,等待爱人归来。

楼越高,她的孤独感就越强烈,因为她站得高却望不见爱人的身影,只能看到无尽的远方和自己的寂寞。

3. 柳- 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在闺怨诗中,柳就成了离别和思念的象征。

比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那如烟的杨柳,就像女子心头那挥之不去的离情别绪。

每看到柳树,就会想起爱人的离去,仿佛柳树也在为她的孤独而哀伤。

二、情感表达的方式1. 直接抒情- 有些闺怨诗是直接表达女子的哀怨之情的。

像“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直白地说出了对丈夫的思念,而且这种思念已经到了让自己容颜老去的程度。

这种直接抒情的方式就像女子在倾诉自己的心声,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她的痛苦。

2. 间接抒情- 更多的闺怨诗是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或者自己的行为来间接表达情感的。

例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诗中没有直接说女子思念丈夫,而是通过她赶走黄莺这件事。

因为黄莺的啼叫会惊破她与丈夫在梦中相见的美梦,从这个小小的行为中,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专题七——爱情闺怨诗鉴赏

专题七——爱情闺怨诗鉴赏

6、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偷悔灵药 式”的情绪,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 深刻的人生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 摆脱世俗,追求高洁的世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 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 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承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 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蓄的语言成功地表 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
答案: "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 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反衬手法(答对比、衬托也可给分)。落花能够 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这里 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
《江南曲》诗以白描手法,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一 个商人之妇的怨情。丈夫经商长年在外,自己独守空 房。想到潮水涨落有规律,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随潮水 出没的弄潮儿。
2.表现对丈夫的思念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 内容分析。(5分)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 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 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古诗鉴赏——爱情闺怨诗和送别怀人诗

古诗鉴赏——爱情闺怨诗和送别怀人诗

返回
3.《送子由使契丹》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பைடு நூலகம்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
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 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 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由教材到高考]
返回
找出下列各诗中具有明显标记的诗题标志、意象,并分析感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教 材 诗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子由使契丹(2017·全国卷Ⅱ)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高 考 诗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
半卷起珠帘,只见燕儿归来成双比翼。想隐藏起内心的 愁绪,无奈双眉不由自主地皱起。转过身整理好残局,可又 沉吟不决,迟迟也未落下棋子。
1.由词人李清照可以推知其风格,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 返回 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2.《一剪梅》借 玉簟、兰舟、雁、月、西楼、花、水等意象, 写自己的寂寞之情 。而“ 才下眉头 , 却上心头”两句将主
人公那种无可排遣的相思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阮郎归》一、 二句借暮春事物 “春风”“春雨”“残枝”“落花” 而成一 幅 凄迷悲凉 景象。风雨交加之中,花朵不胜摧残,跌落尘
土之中,难以飞起,正似女子青春被时光无情抛弃不可追回。

爱情闺怨的古诗

爱情闺怨的古诗

爱情闺怨的古诗《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作品赏析: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

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

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从诗作主旨看,此诗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轨迹: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

诗也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

全诗先抑后扬,耐人寻味。

《春闺思》【唐】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作品赏析:此诗描写征人妻子在春天里思念丈夫的心态,开头紧紧扣住一个”春“字来写,展现了一派郊野的春光;后两句从写景转为写人,刻画女主人公的特写形象。

全诗虽篇幅短小,但构思新巧,剪裁精工,场景选择典型,人物刻画生动,语约意远,堪称佳作。

《近试上张籍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

前两句渲染典型新婚洞房环境并写新娘一丝不苟地梳妆打扮。

后两句写新娘不知自己的打扮能否讨得公婆的欢心,担心地问丈夫她所画的眉毛是否合宜。

此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

全诗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将自己能否踏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心绪作比,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唐】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闺怨诗》解析

《闺怨诗》解析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闺怨”主题诗 歌
学习目标
• 1、初步读懂闺怨题材的诗歌 • 2、鉴赏闺怨诗中的情感类型 • 3、试分析闺怨诗常见的手法
闺中人的身份
• • • • • 宦妇(官太太) 商妇 征人妇 宫妇 游子妇
……
二、闺怨诗所抒写的内容情感 1、抒发别离苦情、寂寞孤独。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诗经· 氓》)
诗中用桑叶由 盛到枯比喻爱情的兴衰
比兴
•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 见前文(《怨歌行》) • 诗中用合欢扇秋至遭弃比喻 君恩无常
• 【唐朝】温庭筠《菩萨蛮》 •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 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 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细节 • 反衬。
悔教夫婿觅封侯。
“悔 ”

思念
、之因一 无欢薄位 助而情幽 以感丈闭 及到夫深 伤惆夫闺 春怅一的 之悲味贵 情哀追族 。,求少 孤游妇 寂冶,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2、描写美人迟暮年华老去的 。 3、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4、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牵挂 5、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 A、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B、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C、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D、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
1.宦妇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2.商妇
• 《啰唝曲》刘彩春 莫作商人妇, 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 错认几人船。

7爱情闺怨诗2018

7爱情闺怨诗2018

内容情感
全词表现了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 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情真 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
手法借鉴
情景交 融、衬 托 双关、 比喻、 象征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 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 苦。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 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 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 鬓云欲度香腮雪。 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懒起画蛾眉,弄妆 梳洗迟。
闺情宫怨诗
主要描写男女爱 慕之情和爱情生 活,或抒发离别 相思之苦
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
闺情宫怨诗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 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 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 状态。 “闺”的本意是小门。古人建房其 内室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以“闺”也常 指代女性。“怨”,埋怨,抱怨也。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 的情绪,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 刻的人生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 摆脱世俗,追求高洁的世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 更孤独的境地。
6、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嫔妃失宠后起的怨情 (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 “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 )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 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 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 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 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 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 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 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 闲坐无聊,只有谈论以往。此情 此景,好不凄绝!
7 、还有一种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 因为“放臣弃妇,自古同情。守志贞居,君子 所托”(陈沆《诗比兴笺》卷三)。男性诗人“借 女人说话”,表现的却是非女人的主题,有人说:他 们的目的是借思妇“托志帷房”。 一般说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 遇合的主题常常是一一对应的:以相思寓渴望抱效; 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等。所以这种手法为 “不遇”的士人在诗歌创作中所乐于采用。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7爱情闺怨诗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7爱情闺怨诗

1.伤春暮、怀人。(2分)“闲”字写出词人一副随 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 用意。(2分) 2.主要采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一寸”和“千万” 对比,“一寸”和“千万”同时又是夸张。(2分) 3.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春天的夜晚清新、 淡雅、朦胧的景象,如此美景更能勾起人的相思之情; (3分)而“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 只从视觉方面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1分)(如答 “不同意”也要扣住“内容”“情感”“手法”三个 方面分析)
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 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 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⑴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 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⑵“一寸相思千万绪”一句有什么表达特色?请略加分 析。(2分) ⑶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 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去 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4分)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 形式方面分析。
(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 涵?(4分)
1.“袅袅”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1分),
“青青”绘桑叶葱茏青翠之色(1分),这两个叠词渲
染出一种充满生机、令人沉迷的无尽春意(1分),同
4、商妇怨诗。“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 口望,错认几人船” “金钗”本是女子妆扮首饰, 而今不但不必用作妆扮,却当作了问神卜卦的金钱 一般来抛掷,其中苦情不言而喻。
5、少女闺怨诗。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

描写爱情的诗:闺怨

描写爱情的诗:闺怨

描写爱情的诗:闺怨题解:??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露无余。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1、凝妆:盛妆。

2、悔教:悔使。

译文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赏析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

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

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

闺中少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

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平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

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

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但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

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

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在这个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

“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

闺怨诗鉴赏

闺怨诗鉴赏

闺怨诗鉴赏闺怨诗鉴赏红笺一叶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闺怨诗鉴赏一、概念:闺怨诗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

它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

“闺”的本意是小门。

古人建房其内室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以“闺”也常指代女性。

“怨”,埋怨,抱怨也。

二、主题归纳;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以前,一心要丈夫早点博取功名,一个人在深闺还感觉不到丈夫不在身边的愁闷。

可现在登上楼头不经意地看到,路边的杨柳树头早已是一片葱翠,自然田野里也少不了成双成对的踏青人,而自己身边却无人陪伴。

这就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

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诗以白描手法,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一个商人之妇的怨情。

丈夫经商长年在外,自己独守空房。

想到潮水涨落有规律,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随潮水出没的弄潮儿。

2.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丈夫在外出征或在外谋取功名,闺中的妻子自然是日思夜想。

唐代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这首诗,写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

诗中不仅表达了他们的深挚恋情,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

3.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这类诗犹以表现宫女的寂寞之情最为突出。

古代的最高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和役使的需要,把大批的民间美貌女子掳人宫中。

这些宫女在深宫里被高墙深院锁着,一待就是一辈子;除非特殊的原因可以被放出宫,不然就只能老死于这寂寞冷清的皇宫里。

一部分宫女进宫后,连皇上的面也没见过。

她们的痛苦、怨言可以想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词句含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认为腐草化萤, 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在宫女居 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 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 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 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 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 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 妇。“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 命运。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 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 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分析诗中的意象,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其 中表达的情感。 纤云——即是织女所织之锦。“纤”有“纤细” 之意, 突出织女之手巧,这也从侧面说明织女为了与牛 郎 相会不辞辛苦,由此可见牛郎与织女情意之深。 “纤云弄巧”描绘的是织女织锦的画面。
【常用艺术手法】 1.细节心理描写; 2.恰切的比兴衬托。
【常见意象】 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梧桐、 深 院、清秋、孤灯等。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简析】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 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 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 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 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 便通身灵动。”
银汉——即指银河 “银汉、金风、玉露、鹊桥”均是织女、牛郎相 会时 的环境描写
飞星——亦指银河,是传说中王母为了强行分开 牛 郎和织女用银篦在天空划出的一道分界河
“忍顾鹊桥归路”描绘的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 后再 次分离的画面
无题二首(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闺怨爱情诗
(一)闺怨诗 【概念】闺:闺房;怨:埋怨。以女子为诗歌的 主要描写对象,以女子的身份表达作者内心的感 叹、哀怨等情感的诗歌。 【分类】闺怨诗分为闺怨诗、宫怨诗、征妇怨诗、 商妇怨诗四类。 【表现主题】 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2.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 3.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 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写出了秋夜的漫长。 (2)凄清孤寂。寂寞忧思的心情。
(二)爱情诗
鹊桥仙· 纤云弄巧(秦观)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试 分析诗中的意境。
【参考答案】 (1)前两句描绘出一幅生活在深宫中的女子的凄 凉、寂寞的生活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 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上了几 分暗淡而凄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 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