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
《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
“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教学时数:56H学历层次:高职课程代码:9040501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学分数: 3.0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制订人:朱赣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传感器技术是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
主要介绍了传感器原理、结构、测量电路及应用。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传感器原理、结构、特性和用途,能正确选用传感器;理解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方法及测量电路以及在电子产品中传感器和测量电路的使用、调整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密集的新型学科。
直接与本课程有关的课程有数学、物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控原理、微机原理等。
在学习时,需对相关课程有一定的基础和回顾。
先修课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测技术、单片机技术等。
后续课程:单片机、智能仪器等。
2.设计思路1)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双向培养就知识体系而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针对传感器的从原理到应用的系统化认识,即了解如何获取被测对象信息、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种传感器的特点和使用的一般性原则;就能力培养而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勤思考、能动手、敢创新,使学生具备自主建立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的能力,适应终身学习的能力需要。
2)内容设计的层次性和模块化在内容设计上,我们将本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研学三个层次。
理论教学又分为四大模块:传感器技术基础、常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现代新型传感器、传感器技术综合应用。
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兼顾了系统性和先进性的统一,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统一,并将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实践教学主要有两种类形:基础性实验、创新性实验。
课外研学主要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拓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二、课程目标1.课程总目标课程主要以各种类传感器应用案例来阐述基本理论,使学生学会各类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测量电路、应用范围、应用的技术要求。
《汽车传感器检测》培训教案
《汽车传感器检测》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
2. 掌握常见汽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和工作原理。
3. 学会使用传感器检测仪器和工具,并进行实际操作。
4. 提高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对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传感器概述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的性能评价2.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类型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3. 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类型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方法4. 氧传感器氧传感器的类型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氧传感器的检测方法5. 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的类型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流传感器的检测方法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教材等资料,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作用、分类和检测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车辆中常见的传感器故障案例,加深对传感器检测技术的理解。
3. 实操演示:老师进行传感器检测操作演示,讲解检测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员实操:学员分组进行传感器检测实操,老师巡回指导。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传感器检测技术与应用》2. PPT课件:涵盖教学内容的PPT课件3. 传感器检测仪器:氧传感器检测仪、电流传感器检测仪等4. 实际车辆:用于实操演示和学员实操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员对传感器检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操考核:评估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员对传感器检测知识的理解。
4. 综合评价:结合课堂表现、实操考核和课后作业,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汽车传感器概述(理论讲解、案例分析)2. 第3-4课时:温度传感器(理论讲解、实操演示、学员实操)3. 第5-6课时:压力传感器(理论讲解、实操演示、学员实操)4. 第7-8课时:氧传感器(理论讲解、实操演示、学员实操)5. 第9-10课时:电流传感器(理论讲解、实操演示、学员实操)七、教学要求1. 学员应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
汽车传感与检测技术 教学大纲
汽车传感与检测技术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80518Z10课程名称(中/英文):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Automotive Sensors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汽车理论、汽车构造(底盘)、汽车构造(发动机)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教材:郭彬等.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参考书:[1]姜立标.汽车传感器及其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9月第2版[2]李伟.新型汽车传感器、执行器原理与故障检测,2014年10月第1版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车辆工程专汽车智能化专业方向基本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基本原理,了解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为学习汽车智能化技术的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第1章绪论:本章主要讲述基本电子控制系统组成及在汽车上的应用概况,和传感器在汽车控制中的作用。
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传感器在汽车控制中的作用。
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概念:本章主要讲述传感器的组成、分类、性能指标、基本特性、基本测量电路、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及改善传感器性能的主要技术途径。
要求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基本检测电路、标定要求及改善传感器性能的主要技术途径。
第3章传感器技术现状:主要讲述传感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第4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本章主要讲述现代检测系统的构成、检测的一般方法及测量误差处理办法。
要求学生了解现代检测系统的构成、检测的一般方法,掌握测量误差的处理办法。
第5章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本章主要讲述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并对磁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光纤式传感器进行了介绍。
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汽车传感器》教学大纲
《汽车传感器》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普通高职)总学时:90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普通高职汽车电子专业必修的专门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从事汽车维修类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必备的汽车传感器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主要培养学生对汽车传感器知识的理解及对传感器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习本课程对学生能够从事汽车维修技术类各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汽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及应用。
本课程基本要求:1、理解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理解常用汽车传感器的典型结构,并能根据要求适当选用;3、了解常用汽车传感器的基本电路;4、掌握各类汽车传感器的基本参数,并能按参数对传感器进行比较、选择。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一)绪论1、理解传感器的定义;2、了解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二)传感器技术的理论基础1、掌握传感器的分类方法及描述。
2、测量误差理解误差的基本概念;了解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的特点及克服方法。
3、传感器的一般特性掌握传感器的静态特性,能按参数进行评价及选择;了解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三)温度传感器1、金属热电阻传感器理解金属热电阻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掌握其应用;了解金属热电阻传感器实际应用;2、热敏电阻传感器理解热敏电阻传感器的分类、结构及特性;掌握热敏电阻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3、热电偶传感器理解热热电偶的结构及原理、特性,掌握热电偶测温定律;掌握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
4、温度传感器在发动机排气上的应用掌握温度传感器在发动机排气上应用的实例及使用注意事项。
(四)空气流量传感器1、动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了解动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动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及应用;2、卡曼涡旋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了解卡曼涡旋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卡曼涡旋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及应用;3、动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了解动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卡曼涡旋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及应用;(五)压力传感器掌握车用压力传感器的种类与用途;掌握半导体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及结构掌握集成电路型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及结构掌握半导体微差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及结构(六)位置与角度传感器1、位置传感器了解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分类;掌握编码器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掌握滑动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2、角度传感器掌握曲轴角度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掌握凸轮轴角度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掌握转向角度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七)氧传感器1、二氧化锆氧传感器理解二氧化锆氧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掌握二氧化锆传感器的结构及应用;了解二氧化锆传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2、二氧化钛氧传感器理解二氧化钛氧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掌握二氧化钛传感器的结构及应用;了解二氧化钛传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3、氧传感器在三元催化系统中的应用了解氧传感器在三元催化系统中的应用;掌握氧传感器在尾气净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八)全范围空燃比传感器了解全范围空燃比传感器的发展过程及种类;掌握固体电解质型传感器的原理及其特点;掌握阻值变换型传感器的原理及其特点;了解全范围空燃比传感器的实例;(九)控制燃烧传感器掌握燃烧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及其特点;掌握燃烧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其特点;掌握燃烧光传感器的原理及其特点;掌握离子电流传感器的原理及其特点;掌握燃油传感器的原理及其特点;(十)转速传感器掌握电磁式转速传感器的原理及结构;掌握光电式转速传感器的原理及结构;掌握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的原理及结构;(十一)爆震传感器了解爆震传感器的作用及分类;掌握共振型爆震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掌握非共振型爆震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十二)光检测传感器了解光检测传感器的分类与用途;掌握日照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掌握灯光控制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十三)液位传感器掌握液位检测传感器的分类及实例;(十四)车辆周围识别传感器掌握超声波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掌握激光雷达的原理及应用;掌握CCD与红外线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十五)磁场传感器掌握地磁场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十六)其他传感器了解电流检测用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了解磨损检测用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了解检测雨滴用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了解预制转向用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十七)直喷发动机与传感器了解D-4型传感器用传感器;了解直喷柴油机传感器用传感器;三、学时分配表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汽车用传感器》董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汽车检测技术及传感器》冯俊萍重庆大学出版社3、《汽车传感器原理与检修》何金戈化学工业出版社。
汽车传感器应用教学大纲
汽车传感器应用教学大纲汽车传感器应用教学大纲一、引言汽车传感器是现代汽车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通过感知车辆的各种参数和环境条件,将信息传递给车辆的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车辆性能和安全的监测与控制。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汽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种类、应用以及故障排查与维修等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学生对汽车传感器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传感器基础知识1. 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传感器在汽车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传感器的信号转换和输出方式三、常见汽车传感器的分类与原理1. 发动机相关传感器- 气流传感器(MAF)- 曲轴位置传感器(CPS)- 氧气传感器(O2)-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ECT)2. 车辆动力传输系统传感器- 变速器传感器(VSS)- 离合器位置传感器(CPS)- 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BPS)3. 车辆安全系统传感器- 碰撞传感器(CRS)- 倒车雷达传感器- 轮胎压力监测传感器(TPMS)四、传感器应用与故障排查1. 传感器应用案例分析-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传感器应用-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传感器应用 - 安全系统故障诊断与传感器应用2. 传感器故障排查与维修- 传感器故障的常见表现和原因分析 - 传感器故障的诊断与检修方法- 传感器的校准和调试技术五、传感器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1. 汽车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传感器技术的演进和应用扩展- 传感器在智能汽车中的发展2. 未来汽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前景- 传感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结合六、结语本教学大纲以汽车传感器为主题,介绍了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应用与故障排查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汽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具备传感器故障排查与维修的基本能力,并对未来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希望本教学大纲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学习指导,培养他们在汽车传感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素质课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管理单位:汽车工程系学时:60 学分:3制定日期:2010-11-12第一次修订日期:2011-03-26第二次修订日期:...1、课程概述1. 1课程性质《汽车传感器技术》属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四个课程模块中的专业基础课,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技能考证课程,《汽车传感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型课程,它是来自企业的特色课程。
1.2课程的定位《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一门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需要以前修课程《汽车电工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机械制图》为前导课程;该课程在后续课程《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汽车总成拆装实训》、《整车电路实训》、《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学习以及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环节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该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共同形成了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汽车电器与电子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该课程属于能力培养第二阶段,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1.3修读条件具有高等数学和简单的工程数学的分析和应用能力,具有基本的物理和化学基础;具有基本的读图和识图能力,英语水平较好。
前期必须已经合格修读完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①能正确描述传感器的作用、组成和常用术语。
②能正确描述汽车电控系统中各传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③掌握汽车电控系统中各传感器的故障现象、故障检测与故障排除的流程方法。
2.2技能目标:①能辨别和说出汽车电器设备各部位传感器的名称和功用。
②能将传感器实物转化成简图并分析工作过程。
③通过简图能在实物中找出相应的零部件并分析它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
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传感器技术课程(项目)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传感器是现代控制的基本工具,《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重点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结合工程应用实际,了解传感器在各种电量和非电量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使用各类传感器的技巧和能力,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程测量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
本课程后续的综合实训、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基本技能养成课程,即是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最基本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一线高级技术人员所必需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知识,并能结合控制技术中的传感器与控制技术的应用,掌握检测的理论依据和检测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与维护方法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传感器的基础知识,了解检测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2)掌握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检测的基本方法;(3)掌握电容式传感器的功能及工作特点,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及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4)掌握电感式传感器的功能及工作特点,了解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方法及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5)掌握压电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压电效应的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的功能及工作特点、压电元件串联和并联的特性及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6)掌握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了解磁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霍尔元件的构造及测量电路、霍尔元件的补偿电路;(7)了解并掌握光电效应、光电器件及其特征、光电、光纤式传感器的功能和应用;(8)掌握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了解核辐射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2.能力目标(1)能够用常用万用表等常用仪器仪表做各种传感器性能的检查,判别其好坏;(2)能够根据检测要求合理选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3)能够根据被测信号的特点,合理设计合理的检测电路;(4)能够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设计制作相应的模块测量电路;(5)能够用制作的模块电路正确进行物理量的测量;(6)能够用所学传感器知识进行常用传感器测量电路的检修;3.素质目标(1)能独立承担电子产品的装配与工艺管理、质量检验、设计开发及设备维护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2)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3)在实际工作中能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了解电子信息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常识;(4)掌握文明生产、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内容。
汽车传感器教学大纲
《汽车传感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传感器课程代码:学分/总学时:2/36开课单位:机电工程系面向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必修)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汽车传感器》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它阐述了汽车用各种常见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以及它们的安装位置,和学习如何通过各种车用传感器达到车辆的安全、舒适、省油、环保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汽车传感器的作品和检修的原理和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和掌握汽车各种常见传感器在汽车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2.掌握汽车传感器的原理;3.了解汽车汽车传感器的新技术新工艺;4.了解汽车传感器在集体车型中的位置;5.了解汽车传感器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汽车构造、汽车底盘、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工程制图等三、学时分配汽车传感器学时分配表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传感器概述课时数:2学时重点:1.5 汽车用传感器的种类和项目第2章温度传感器课时数:4学时重点:2.8 温度传感器的实际应用第3章空气流量传感器课时数:2学时重点: 3.1 动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3.2 卡曼涡旋式空气流量传感器3.3 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3.4 各种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比较第4章压力传感器课时数:2学时重点:4.2 汽车用压力传感器种类与用途第5章位置传感器与角度传感器课时数:4学时重点:5.1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编码器式)5.2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直线式)5.3 滑动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5.7 转向传感器5.8 光电式车高传感器第6章氧传感器课时数:2学时重点:6.1 氧传感器的基本介绍6.6 氧传感器使用中的问题第7章全范围空燃比传感器课时数:2学时重点:7.4 全范围空燃比传感器应用举例第8章控制燃烧所用的传感器(略)课时数:2学时第9章转速传感器课时数:1学时重点:9.1 电磁式转速传感器课时数:4学时9.2 脉冲信号式转速传感器9.3 光电式转速(曲轴角度)传感器9.4 信号板外装式曲轴角度传感器9.5 车速传感器第10章加速度(G)传感器课时数:2学时重点:10.1 加速度传感器工作原理概述10.2 钢球式加速度传感器第11章光检测传感器课时数:2学时重点:11.1 光传感器的种类11.3 日照传感器11.4 灯光控制传感器11.5 光电导式光量传感器第12章液位传感器(整章内容)课时数:2学时第13章车辆周围识别用传感器课时数:2学时重点:13.1 超声波传感器课时数:2学时第14章磁场传感器(了解)第15章电流传感器、磨损检测用传感器、角速度检测用传感器(了解)课时数:2学时五、教材及学生参考书教材:1、《汽车传感器检测》贺建波贺展开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2、《汽车用传感器》,董辉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参考书:1、《汽车传感器识别与检修精华》吴文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六、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本课程对汽车基础知识的要求较高,并以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结构与原理为基础,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按时完成不少于六次的课后作业。
《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
《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目录一、课程名称二、适用专业三、必备基础知识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模块一:传感器基础知识模块二:温度量的检测模块三:力与压力检测模块四:位移量检测模块五:位置与转速的检测模块六:液体与流量的检测模块七:环境量的检测六、重点和难点七、内容及要求八、说明一、课程名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二、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三、必备基础知识:《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1、课程的地位该课程在本专业的地位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2、课程的作用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检测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使用常用传感器进行各种物理量的检测与信号处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精神,养成诚信守时、操作规范的职业素养。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概念2、传感器的特性3、电阻式传感器4、电感式传感器5、电容式传感器6、磁电式传感器7、压电式传感器8、光电式传感器9、热电式传感器10、其他传感器六、重点和难点1、重点传感器的概念与特性;各种传感器的功能、使用;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2、难点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七、内容及要求模块一:传感器基础知识1、教学内容(1)传感器的概念(2)传感器的特性2、教学要求(1)掌握传感器的概念与基本特性。
(2)能够看懂传感器的技术资料。
3、教学手段及方法课堂教学、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
模块二:温度量的检测1、教学内容(1)热电偶传感器(2)金属热电阻传感器(3)半导体热敏电阻传感器(4)集成温度传感器2、教学要求(1)掌握热电偶、金属热电阻、半导体热敏电阻、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2)能够利用常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量。
3、教学手段及方法课堂教学、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实操训练,强化实际操作。
4、实训项目及要求(1)项目1:设计简易温度计内容:利用热电偶进行温度检测;利用金属热电阻进行温度检测;利用半导体热敏电阻进行温度检测。
汽车传感器检测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传感器检测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32,学分数2)一、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汽车传感器检测是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测试技术相关的信号分析、测试装置动态特性分析及信号调理与记录等工程测试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汽车工程中常用的传感器的结构类型、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掌握速度、位移、压力、温度等基本物理量的检测方法,了解汽车维修中常用的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使学生在汽车测试与传感器技术方面具有较全面的知识,为后续汽车检测与维修等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一)绪论了解测试技术内容与任务;清楚测试系统的组成;了解汽车测试技术与传感器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汽车传感器种类。
重点:汽车用传感器种类。
(二)信号描述及分析了解信号的类型,理解信号的时域与频域描述;掌握信号的时域分析与相关分析方法,清楚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
重点:典型信号的频谱、时域分析参数与相关分析法物理意义。
(三)测试装置动态特性分析与性能测试了解测试系统的静态与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掌握典型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重点:一阶、二阶测试系统的频率特性。
(四)信号调理与记录了解电桥、信号的放大与隔离、调制与解调、滤波器等信号调理手段,理解其相应的工作原理。
重点:幅值调制与解调、常用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五)电阻式传感器了解电阻式传感器的类型,理解变阻器式、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测量电路;掌握不同类型电阻式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
重点: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压阻式进气压力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工作原理。
(六)变磁阻式传感器了解变磁阻式传感器的类型,理解自感式、互感式、电涡流式、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测量电路;掌握不同类型电感式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
重点:可变电感式进气压力传感器、伸缩式爆震传感器、车轮轮速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
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总学时:36 讲课学时:18 实验学时:18学分:2适用对象: 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学习领域定位《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的辅助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从业人员取得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相关科目,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岗位的需求,以讲授常用汽车传感器的结构、检测方法为基础,并重点突出基于工作过程所涉及的汽车传感器结构、工作原理、使用、维护、检测以及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知识。
同时,根据本专业特点将课堂教学分为一般讲授和增强技能性训练课和顶岗实践,安排学生对传统结构和新车型进行实验、实训,使学生除掌握理论知识外,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此基础上,基本掌握现代汽车的检测手段以及维修设备的使用方法。
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汽车维修、使用、管理与服务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工作过程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节能与客户服务意识,促进学生负有汽车检修质量、安全运用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具备各种汽车维修检测过程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各环节的理论知识,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导向,培养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基于职业能力的培养,本课程所承担的具体任务为:1、能正确识别和描述汽车传感器各零部件的结构、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2、会正确使用各种检测工具、仪器和设备。
3、能正确检修、调整汽车传感器各组成,恢复其使用性能。
4、会熟练检查、诊断与排除汽车传感器常见故障。
5、具备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质量与安全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6、具备理论联系实践,不断发展和探究新技术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一)、课程基本理念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课程内容,基于工学交替组织教学进程,以达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理论与实践循环一体化,通过模拟岗位体验工作,通过工作体验学习,从而突出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精品)
《传感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技术与应用,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能够进行传感器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原理:介绍各种类型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2. 传感器选型:根据实际需求,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量程、精度等参数。
3. 传感器安装与调试: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安装传感器,并进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4. 数据采集与处理:介绍如何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与分析,以便于后续数据处理与应用。
5. 传感器应用案例: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介绍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感器技术。
2. 线上资源:提供相关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PPT、实验指导书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行业调研: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了解传感器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
2. 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评定。
3.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传感器原理、选型、安装与调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课程资源1. 教材与参考书:推荐相关教材及参考书籍,供学生参考学习。
2.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网站、论坛等,便于学生获取传感器技术最新资讯与行业动态。
3. 实验室设备:提供实验室设备供学生实践操作,加深对传感器技术的理解。
六、课程实施建议1.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充分掌握传感器原理及选型方法。
2. 鼓励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3. 定期组织课程反馈与评估,根据学生需求与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
4. 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
汽车传感器技术说课ppt课件
以项目为载体,以真实的工作 任务或产品为驱动设计教学内 容与教学过程。 以岗位职业能力构建课程教 学内容 教学环节突出以应用为主线, 贯彻高等职业教育“必需、够 用”的原则,注重授课内容的 实用性,摒弃传统的烦琐计算。
一、课程设置---课程设计
2、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课程设计
《汽车传感器技术》设计思路
本课程代码5804030105,3学分;总学时48,其 中理论30学时,课内实践18学时,考核形式为考试。
❖ 课程地位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汽车常用传感器 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掌握汽车常用传感器的检 测内容及检测方法,从而具备中高级汽车专门人才应该掌 握的汽车故障诊断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并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学情分析 2、就业行情
二、教学内容---学情分析
3、对策分析
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与技能以推导出还 没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哪些;哪些知识是通过努力 自己能学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在教师点拨和引导下 才能学会;引导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11章光检测传感器
17
第12章液位传感器
19
第15章电流传感器、磨损检测用传感器、角速度检 测用传感器、载荷检测传感器
学 时
课后作业
备 注
2
2
2
1
2
2
2
1
2
1
2
1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
学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汽车传感器检测》培训教案
《汽车传感器检测》培训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目的:使学员了解汽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类型及应用,提高学员对汽车传感器检测技术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 课程时长:共计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3. 适用对象: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汽车检测工程师及相关专业人士。
4.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汽车传感器概述1. 汽车传感器的作用2. 汽车传感器的分类3. 汽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第2课时:温度传感器1. 温度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2.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实例3. 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第3课时:压力传感器1. 压力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2. 压力传感器的应用实例3. 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方法第4课时:氧传感器1. 氧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2. 氧传感器的应用实例3. 氧传感器的检测方法第5课时:爆震传感器1. 爆震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2. 爆震传感器的应用实例3. 爆震传感器的检测方法三、教学过程1. 理论讲解:通过PPT、教材等资料,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使学员了解汽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类型及应用。
2. 实践操作:安排学员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亲自动手检测各种传感器,加深对传感器检测技术的认识。
3. 互动环节: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学员提问,解答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后作业:每节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考察学员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员在实验室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员完成作业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汽车传感器检测教材。
2. PPT:制作精美、清晰的PPT课件。
3. 实验室设备:提供齐全的汽车传感器检测设备,确保学员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学术论文、技术资料,便于学员课后自学。
六、教学活动设计6. 教学活动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与替换目的:使学员掌握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其更换流程。
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说课
2013-7-26
四、教学实施
【实施方案】 将两根相距2 m的高分子压电电缆平行埋设于柏油 公路路面下约5 cm,当一辆肇事车辆以较快的车速冲过测速传 感器时,两根PVDF压电电缆测速原理图如图所示。 1—公路; 2—PVDF压电电 缆(A、B共 两根)
2013-7-26
两根PVDF压电电缆测速原理图
课程目标
分析和解 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能力 目标
具备高中级 汽车传感器 检测诊断的 要求
知识更新、 创新能力
2013-7-26
二、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严谨求实 爱岗敬业
职业道德 工作作风
素质 目标
责任意识 安全意识
法律意识 协作精神
2013-7-26
二、课程标准
• 学习重点: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结合汽车 用传感器) • 学习难点: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汽车传感器的检测
2013-7-26
四、教学实施
布置任务
小组研讨 项目操作 验收评价
确定工作任务,学习压电传感器的基 本知识,查找资料。 学习汽车碰撞传感器的实例,分析 。 指导学生认识仪器、设备,学会正确 思考,完成传感器的设计、制作,工 作报告。 交流学习情况,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 评价相结合评估工作成绩。
2013-能力、知识、技 能分析
职业能力 知 识
技 能
测汽 车 维 电 修控 系 岗 统 位检
传感器的 诊断及简 单维修
常用传感器的 工作原理和常 见非电量参数 的检测方法
根据传感器的 输出特性曲线 及检测结果进 行诊断 设备操作维护、 异常处理、验 证等
检测设备 操作与维 护能力
2013-7-26
三、课程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素质课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管理单位:汽车工程系
学时:60 学分:3
制定日期:2010-11-12
第一次修订日期:2011-03-26
第二次修订日期:
...
1、课程概述
1. 1课程性质
《汽车传感器技术》属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四个课程模块中的专业基础课,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技能考证课程,《汽车传感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型课程,它是来自企业的特色课程。
1.2课程的定位
《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一门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需要以前修课程《汽车电工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机械制图》为前导课程;该课程在后续课程《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汽车总成拆装实训》、《整车电路实训》、《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学习以及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环节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该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共同形成了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汽车电器与电子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该课程属于能力培养第二阶段,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1.3修读条件
具有高等数学和简单的工程数学的分析和应用能力,具有基本的物理和化学基础;具有基本的读图和识图能力,英语水平较好。
前期必须已经合格修读完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①能正确描述传感器的作用、组成和常用术语。
②能正确描述汽车电控系统中各传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③掌握汽车电控系统中各传感器的故障现象、故障检测与故障排除的流程方法。
2.2技能目标:
①能辨别和说出汽车电器设备各部位传感器的名称和功用。
②能将传感器实物转化成简图并分析工作过程。
③通过简图能在实物中找出相应的零部件并分析它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④能正确拆装汽车电器的各个传感器,并有维修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⑤能对汽车传感器的性能进行检测。
⑥能检测信号装置部分的传感器。
⑦能检测警报装置部分的传感器。
⑧能检测仪表装置部分的传感器。
2.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与人交流的能力。
②有主动学习、自我发展能力。
③有分工合作、团队协作能力。
④数字应用能力。
⑤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⑥具备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⑦开拓创新的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参考课时、教学方法建议
考虑到课程标准的相对滞后性,允许科任老师在执行该标准时加减一定的教学内容,课时不超过总课时的5%;学时分配只是参考,允许科任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4、课程实施建议
4.1软硬件条件
软件条件:建立一个专兼教师比例,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硬件条件:(1)校内实训基地:多媒体教室、汽车实训室、汽车电器万能实训台。
课程要求校内实训基地资源丰富,需要有汽车电器实训区。
支撑本课程的实训条件要求有: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汽车电气部件实训室、汽车整车布线实训室,在实训内有教师自制各种电气实训台和企业提供的各种教学设备,如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2)校外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能满足工学结合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要求拥有一汽-大众公司、一汽-丰田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并能与多家品牌经销店保持紧密联系,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办学关系,形成长期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群。
这些国际化的品牌公司,管理规范、技术领先,兼职教师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参与教改热情高,能够为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提供有利保障。
4.2师资条件
《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组由3名专职教师和1名兼职教师组成,兼职教师比例为25%。
该团队要求为典型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主讲教师和骨干教师要求有企业培训经历和企业培训师资历,长期深入企业实践,到企业指导学生实习。
通过各种渠道,提升兼职教师职教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培养教师综合职教能力。
《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组要求是一个学习型的团队。
课程组负责人要带领该团队开展各种相关的教研活动,如课程设计与实施、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的研讨,带领教师深入企业实习实践,并通过集体备课,让教师之间实现经验共享,达到全员教师职教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
4.3 教材与教学资源
4.3.1推荐教材
《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主编郭彬北京大学出版社
《传感器与执行器》主编施大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4.3.2推荐教学参考书
《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主编曲金玉机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主编:刘美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4.3.3推荐教学参考网站
/
/?fromuser=susu0408
5、课程考核
5.1合格标准:
1、旷课不超过8节(总课时的10%);
2、平时成绩不低于20分;
3、总分大于或等于60分;
4、没有不诚信行为。
5.2成绩构成: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组成,本类课程平时成绩不低于40分。
5.3考核内容:学习态度、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综合素质表现(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
5.4考核方案:考核内容、标准与方式。
表二:
《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模块考核评定表
表三:《汽车传感器技术》课程实训模块考核评定表
6、课程教学设计
6-1课程教学设计原则要求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是本学科课程目标的框架。
课程教学设计应把握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
设计教学时要全面考虑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以及知识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使多种因素能够协调一致,相互适应,充分体现出科学性、整体性、协调性。
2、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现代教学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三个不同层次: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实现指导思想的转变,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都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张扬服务。
3、发展性原则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教学是认知、情感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成长、整体发展的过程
4、过程性原则
重过程在于让学生“会学”,重在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主动探究知识。
5、开放性原则
课程的开放性是指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课程实施的开放性。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师生互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
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开放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6、情景、体验教学原则
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和改善学生学习的心态与学习行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并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以愉悦的学习促进学习的愉悦。
6-2课程教学设计参考方案
教学设计
7、其他说明
1、本计划适用于2010级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2、本课程标准的实施必须具备较好的软硬件条件;
3、本课程标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法;
4、本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依据实际条件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