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

合集下载

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预防膝关节僵硬的功能训练研究

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预防膝关节僵硬的功能训练研究

练 目标 是 肌 肉力量 和 关节 活 动度 的 恢 复 ,应在 早 期 2 . 1 两 组 患者 肌 力 、 伸屈 度 比较
锻 炼 的 基础 上加 大 强 度 ,帮 助患 者 逐步 活 动骨 折 部 位 的远 近 端 关节 ,锻炼 时 要遵 循 循序 渐 进 的原 则 , 所有 患者 均获得 随访 ,随访时 间为5 个 月至2 年。 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肌力和伸屈度分别为( 5 . 3 ±0 . 6 )
屈 背伸 活动及股 四头肌 舒缩运 动 ,3 次/ d,每次 持续 采用S P S S 1 9 . 0 进 行统计学分 析 ,均值 比较 采用 2 0 ~3 0 mi n,通过 早期的恢 复训练 ,可促进肢体 静脉 检验 ,率 的 比较 采用卡 方检验 ,以J p <0 . 0 5 为差 异有 及 淋 巴 回流 ,减 少肿 痛和 肌 肉粘 连 的 发生 ,促 进 骨 统计学意义 。 折 愈 合 ;②中期 锻 炼 :即 术后 3 ~6 周 内 ,其功 能 训 2 结果
肌 肉收缩 强 度 由弱 到 强 ,次数 由少 到 多 ,活动 范 围 k g ¥  ̄ ( 6 2- 4 - 5 ) 。 ;对 照组 患者 的肌 力和 伸 屈 度分 别 为
由小 到大 ;③后 期锻炼 :即术 后7 ~1 o N ,其功 能 ( 8 . 7 ±0 . 8 mg  ̄( 8 6 - 4 - 7 ) 。 ,实验组在肌 力和 伸屈度上 的 训练 的 目标是进一 步的恢复肌 肉力量和关 节活动度 , 评分均优于对 照组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户4 . 3 8 , 加 大活 动范 围和增加 锻炼 力度 ,可进行适 当的负沙袋 t = 6 . 9 6 ; P<0 . 0 5 ) ( 见表 1 ) 。表 1 显示 ,功’ , t 0 1 1 练康复护

CPM 在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护理

CPM 在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护理

科学护理149CPM 在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护理兰娟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重庆万州 404000)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CPM 在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7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43例)和CPM 组(44例)。

常规组给予常规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借助CPM 机进行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常规组康复总有效率(69.77%)显著低于CPM 组(88.64%),P <0.05;常规组疼痛程度、下肢水肿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CPM 组,膝关节功能康复评分则显著低于CPM 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

结论 CPM 有助于促进下肢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并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和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CPM 机;下肢骨折;膝关节;康复锻炼膝关节是承受压力最大的关节,主要的功能是负重与屈伸。

但膝关节也是最容易受损的关节之一,一旦受损可导致患者行动受限,严重者甚至瘫痪。

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车祸、高空坠落等导致膝关节受损的事故屡见不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

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如何帮助其快速恢复膝关节功能非常关键。

目前,临床骨科对于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越来越重视,且康复训练方法也日益更新,为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提供了保障。

CPM 机是一种新型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辅助器,能够帮助患者持续活动患肢,锻炼患肢肌肉力量和促进关节组织的修复,对促进患者膝关节恢复具有较大的优势[1]。

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了CPM 在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7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43例)和CPM 组(44例)。

康复指导训练配合CPM锻炼护理对膝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康复指导训练配合CPM锻炼护理对膝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Mar32(5)膝部骨折患者术后多因瘢痕形成、炎性反应等因素,关节外可出现纤维性粘连、肌肉萎缩等症状,致使膝关节僵硬,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临床上常给予膝部骨折术后患者持续性被动运动(CPM)锻炼,但部分患者存在主动性、配合性差等问题,降低了CPM的干预效果[1]。

近年来,康复指导训练也逐渐应用于该病症的护理过程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指导训练配合CPM锻炼护理对膝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的60例膝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2~70(46.28±3.43)岁;体重指数(BMI)16.5~26.5(21.63±1.21)kg/m2;骨折部位:髌骨骨折16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股骨踝间骨折5例。

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5~68(46.66±3.38)岁;BMI17.0~26.5(22.05±1.17)kg/m2;骨折部位:髌骨骨折15例、胫骨平台骨折11例、股骨踝间骨折4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目的、方式方法并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影像学确诊为膝部骨折;凝血功能正常;精神及认知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心、肝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合并重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1.3方法对照组给予CPM锻炼护理:指导患者穿戴好固定鞋套,取平卧位,将下肢放置于CPM机(上海三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520),并外展10°,将大腿、小腿固定在CPM机上后,取足尖向上中立位,视关节屈伸度调整CPM的初始角度,初始操作速度维持在较慢速率,并逐渐由慢至快进行过渡,视患者情况及耐受性,定量增加屈膝幅度,增加5~10°/次,30min/次,2次/天,运动强度以患者耐受性而定,共训练1个月。

骨折术后康复CPM对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研究

骨折术后康复CPM对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研究

骨折术后康复CPM对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研究摘要:①目的:观察关节功能训练机(CPM)对下肢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

②方法:选择xx年7月~xx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骨科4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使用CPM进行功能锻炼,使用频率30MIN BID)及对照组(术后仅进行传统被动锻炼)。

在功能训练三天和一周时间后,对患者下肢踝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的进行比较。

③结果:治疗组应用CPM一周后患肢踝关节和膝关节动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使用CPM前踝关节的活动度:6.8±2.2;膝关节活动度:14.5±2.8。

对照组功能锻炼前踝关节活动度:6.6±2;膝关节活动度:13.3±2.5。

两组之间的活动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病人在术后使用CPM进行功能锻炼,同时对照组每日辅助被动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均每次30min,每日2次,观察时间为一周。

两组病人均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在功能锻炼的同时还给予抗生素和消肿药物治疗。

1.3 观察项目:分别在功能训练三天和一周后,测试患者患肢踝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度。

1.4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记录。

以应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内各时段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应用CPM进行功能锻炼后,踝关节和膝关节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3、讨论作为人身体重要组成部分的下肢,主要功能是支持躯体、承受体重和行走,所以患者在术前及术后最关心也最担心的就是预后问题,因此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和功能训练也被越来越重视。

传统的功能锻炼方法是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及用力背屈踝关节活动,2次/日,每次不少于10分钟,实施的原则是循序渐进,每次活动的量及幅度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同时给予患肢皮肤按摩及揉捏等。

探讨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探讨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探讨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折之后关节僵硬的原因,探讨有效针对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0例骨折患者的切口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愈合,没有一例血肿形成、也没有神经性损伤等并发症,治疗之后骨折患者的关节恢复明显高于治疗之前,治疗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后要加强各方面的康复性锻炼,对关节僵硬进行有效的预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折;关节僵硬;临床护理关节僵硬是临床骨折中比较多发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了确保受伤关节的稳定性,避免患者的骨折再次移位、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医学治疗骨折的主要途径是运用一些固定术后再对患者骨折部位利用石膏或夹板进行固定,而在骨折部位经过长时间的固定后,很容易导致患者骨折部位关节周围肌肉及关节囊挛缩,关节内外有纤维性粘连,最终使患者出现关节僵硬的病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进行及时的关节功能康复性锻炼,有效预防关节僵硬现象,本院通过对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100例骨折患者的研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做如下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分析对象为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随机抽取的100例骨折患者,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6-73岁,平均年龄46.5岁。

所有骨折患者中,肘关节骨折36例,肩关节骨折15例,膝关节骨折24例,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患者25例。

保守治疗骨折患者38例,手术治疗患者62例。

1.2 方法1.2.1 心理护理方法在骨折患者经历过严重的骨折创伤后,既要忍受着病痛,又对手术结果不明确,他们心理肯定会出现紧张、焦躁等多种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使得患者对术后的恢复配合变得盲目,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临床护理人员需要谨慎的对待。

CPM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26例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CPM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26例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CPM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26例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CPM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26例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通过对病例进行跟踪观察及评估,研究结果显示,CPM锻炼能有效促进康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恢复,进而提高膝关节功能。

护理康复在术后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加速康复过程。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康复方案的比较与优化,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CPM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有显著影响,为膝部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膝部骨折、术后康复、CPM锻炼、护理、膝关节功能、影响分析、研究、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未来展望、康复治疗、康复护理1. 引言1.1 背景介绍膝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由外伤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交通事故的增多,膝部骨折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膝部骨折术后的康复和功能恢复,对于患者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CPM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和指导。

通过对26例膝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系统观察和研究,分析CPM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在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和意义,为相似病例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26例膝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CPM锻炼结合护理康复的情况,探讨该组合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通过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和膝关节功能的变化,我们旨在评估这种联合治疗方式对患者康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膝部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改善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功能。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26例膝部骨折术后患者,年龄在25岁至65岁之间,男女比例大致相等。

这些患者均接受了膝部骨折手术治疗,手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障碍。

他们中的一部分患者接受了CPM锻炼结合护理康复治疗,另一部分患者则接受了传统的康复治疗。

手术后膝关节僵硬弯曲康复训练方法

手术后膝关节僵硬弯曲康复训练方法

手术后膝关节僵硬弯曲康复训练方法
手术后膝关节僵硬弯曲康复训练方法可能因个体差异和手术类
型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被动运动:在医生或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被动运动来柔和地伸展膝关节,每日多次,每次持续数十分钟。

2. 主动运动:在被动运动的基础上,患者可以通过主动运动来加强膝关节的活动度。

例如,患者可以练习弯曲和伸直膝关节,每次持续数十分钟,每日多次。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加强肌肉和韧带,提高膝关节的灵活性。

例如,通过按摩、热敷或冷敷、针灸等方式来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4.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例如,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炎症,类固醇激素可以帮助缓解炎症和促进康复。

5. 康复训练:在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提高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例如,患者可以练习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肌肉强化训练等。

膝关节僵硬弯曲康复训练需要有耐心和恒心,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逐步加强膝关节的活动度,提高灵活性和稳定性。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或损伤膝关节,以免影响康复效果。

浅谈骨折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浅谈骨折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无 统 计 学 差异 。 12 方 法 . 12 1 治 疗 组 ..
Hale Waihona Puke 只采用相 同的物理 治疗 , 功能锻炼 为患者根据 自己的认识 自行活动。两组均以 1d 1 0 为 疗程 ,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 4
引器牵引患肢 , 充 分 固定骨 折部 位 的情 况下 , 引质量 5一 在 牵 lk, O g每次 以 5 i m n开始 逐渐 延长 至 3 mi, 0 n 以患者 有酸胀 感为
度 , —2 d 1 次/ 。除滑轮牵引外 , 还可 以鼓励 患者取跪位 , 利用体 重 把臀部压向足跟 , 每次 1 0~2 r n 0 i。⑥ 物理疗 法 : 们对 骨折 a 我 恢复期患者同时给予 高压静 电、 红光 、 微波 、 泥疗、 针灸辅助治疗 及促进神经恢复和骨骼愈合的药物静点 , 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
12 2 对 照 组 ..
1 1 一般 资料 选 取 2 0 . 07—2 0 0 9月来 我 院康 复科就 诊 的 6 9 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 , 男性 4 , 9例 女性 2 ; O例 年龄 1 6 岁 , 5— 4 平 均 3 .岁 ; 8 5 股骨下 段骨折 1 , 0例 股骨髁 上 骨折 9例 , 骨髁 间 股
gop eoeadatr ram n o ai n n ne o t ci t. eut:T et amet ru eaymuhb t r hntecnrl ru s fr n f et et mpro s dk e i t i R s s h r t n opt rp c et a h ot b et c s a jn a v y l e g h et o
医药与保健
Me in n el ae 2 1 dc eA dH at C r 0 0年第 1 i h 8卷第 1 期

预防性护理干预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

预防性护理干预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

预防性护理干预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2-09-16T02:35:28.08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1期作者:夏岩[导读] 分析预防性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术后采取干预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夏岩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150040【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术后采取干预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

方法研究样本为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患者70例(本院2019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以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V AS评分低于对照组,ROM评估结果高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膝关节功能,降低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发生率,应用效果好。

【关键词】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关节僵硬;预防性护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preventive nursing on joint stiffness after knee fracture operation。

Methods the study sample was 70 patients with knee fractur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9 to September 202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in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reventive nursing.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V 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ROM evaluation resul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ysholm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knee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joint stiffness after knee fracture surgery.[Key words] knee fracture; Surgical treatment; Joint stiffness; Preventive nursing膝关节是人体中重要的承重关节,在外力冲击下,容易导致骨折发生。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探讨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摘要:目的:研究骨折后关节僵硬的原因和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医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患者关节附近在出现骨折情况后,容易出现僵硬的原因主要和医护人员与医生缺乏沟通,和对患者的骨折程度认识不足所引起,在此基础上也没有为患者提供一个合理的健康指导,造成患者对骨折认识的不够,在后期的恢复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情,同时医院对患者在出院后的指导也不够详细,导致患者在出院之后就停止了康复锻炼。

结论:骨折患者在通过手术治疗后进行相关的康复锻炼是预防术后关节僵硬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骨折关节僵硬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58-01在临床骨科的研究中发现,关节僵硬主要是由肢体创伤严重、合并关节损伤、神经损伤所引起的,为了给患者提供一个更好的恢复关节治疗方式,防止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再次移位的现象,有效的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程度,在其术后治疗的过程中临床上就会运用一些夹板和石膏来对其进行固定,但是这样很容易造成患者血液流通不畅通、关节囊肿、关节内部发生纤维性粘连和肌肉萎缩的现象,这样患者就会出现关节僵硬的现象,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不便[1]。

为了更好的给关节僵硬患者提供一个预防和恢复的方式,本文以下就对这100例在临床研究中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归纳。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这100例患者的年龄为6-76岁,其平均年龄为45.5岁。

在这100例患者中,肘关节骨折的患者有20例,粗隆间或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有30例,肩关节骨折的患者有25例,膝关节骨折的患者有25例,其中通过手术治疗的为68例,保守治疗的患者有32例。

1.2护理方法。

1.2.1患者心理上的护理。

骨折患者在受到伤害的过程中,本身就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对骨折患者在心理上的护理对其在手术后的康复就有很重要的作用,临床心理研究表明,做好患者在治疗中的心理护理有着主导性的作用。

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预防膝关节僵硬的功能训练

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预防膝关节僵硬的功能训练

术后 的患者 随机分 成康 复训练 组和对 照组 。 照组 采用传 统 的术后护 理方 法 , 复训 练组则进 行 系统 、 学 的早 、 、 对 康 科 中 后期 不 同功能锻 炼
指导 和护理 。采用 自行设 计评 价表评 价两 组患者 膝关 节活动 功能 的差异 。结 果 较 . P<O0 , 均 .1 差异具 有统计 学 意义 。结论
l we i bs o r lm
J n L i , i g i Z ag i jg M dm Cii l us g 一02 1()4 i g ia Xo e hn n i f oe l c N rn , 2 1, 15:3 a io nJ , J gn na i
[ bt c] A s at r 0 jc v T vsgt te ass f n e nh l i a e o e t no a m t o ef c r o l e l b n r o bet e oi et a ue e cy s f r pr i ut u a c n at e f o r i s dpo s i n i eh c ok a o s t ao r ib r u w m a pe
go p, tep t nsr cie y tmai n tu t n o n t n ltann a e nt ee rir i tr daea dltrsa e , Th u cin fk e ru h ai t e ev ds se t isrci sfrf ci a r igb s do h ale , neme it n ae tg s e c o u o i ef n to so n e
n rig srtge o r v nie fn t n ltann . M eho s 1 ains wi ru tc b n rcu e o rlmb r a d mie n o u n tae isfr pe e t u ci a r iig s v o t d 8 p t t t ta mai o e fa trs o lwe i s wee r n o zd it 1 e h f rh bl aietann rupa dc nr l ru .I h o to ru e a ittv ri iggo n o to o p n tec nrlgo p,t ep te t e ev dc n e to a u sn . nt erh b laiefn t na rii i g h ain src ie o v nin l rig I h e a ii t u ci lt nng n t v o a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广泛重视。

对骨折或关节损伤后的患者应以恢复原有功能,降低致残率及残疾程度为根本目的。

根据康复护理的原则,护理行为或护理程序,都是直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

一、功能锻炼的意义及原则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最大范围地恢复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致残率.患肢是康复护理地重点,对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患者虽然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复位固定,但是如果只注意固定而忽视了功能锻炼,可能会使患者本应该恢复的功能得不到恢复,甚至造成残疾,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原发损伤。

康复锻炼必须积极地科学地进行,讲清原理,动作轻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二、功能锻炼地临床作用1、促进肿胀消失:肿胀是外伤后的炎症反应:(1)体液渗出→肌肉痉挛→静脉血液及淋巴淤滞→回流障碍→肿胀肢体。

(2)肌肉收缩→加速血液循环→肿胀消退→疼痛减轻。

2、减少肌肉萎缩程度:肢体废用必然导致肌肉萎缩,锻炼可避免肌肉萎缩,并使大脑始终保持对有关肌肉的支配.3、防止关节僵硬粘连:肌肉不活动→静脉淋巴淤滞→水肿→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滑膜粘连。

4、促进骨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肌肉代谢产生乳酸→刺激血管→血管扩张→促进循环→新生血管较快成长→促进骨痂形成、强固骨痂→骨折愈合、早期活动关节面。

三、运动方案制定针对每个患者的运动能力、损伤性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年龄及身体素质等制定运动方法及运动量.运动方案应做到个体化,对于运动的设计是按要达到目的来进行的。

(一)基本步骤1、骨折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1-2周)此期特点局部反应大,肿胀明显,骨痂尚未形成。

骨折断端虽颈2整复,但不稳定,有时会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

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所以此期锻炼的方法是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以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练习为主,即静力练习.(1)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五指,反复交替进行,增强手的握力。

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1 2 2 对 照 组 ..
例, 胫腓骨 骨折 1 O例 , 均行 切 开 复位 内固定 或 外 固定 术, 经相关 科室 早期 治 疗后 转入 我 科 。上述 患 者 均存
在不 同程 度 的关 节 活动 障碍 。5 6例患 者 随 机 分成 治 疗组 3 4例 , 照组 2 对 2例 , 患 者一般 情 况具 有 可 比 2组 性, 无统计 学差 异 。
d 。除 滑轮牵 引外 , 可 以 鼓励 患 者 取 跪位 , 用 体 重 还 利 把 臀部 压 向足 跟 , 每次 l  ̄2 mi。⑥ 物理 疗法 : O 0 n 我们 对 骨折恢 复期患 者 同时 给 予 高压 静 电、 光 、 波 、 红 微 泥 疗、 针灸 辅助治 疗及促 进 神 经恢 复 和骨 骼 愈合 的药 物 静点, 综合 治疗 疗效显 著 。
首 先护理 人员 要先 了解 患 者 的思 想 情 况 , 据 不 同 的 根
治愈: 局部 肿胀 、 疼痛 消失 , 节 活动恢 复正 常 , 关 关 节活动 度≥1 0 ; 2 。 显效 : 部 肿痛 基 本 消 失 , 局 日常 活动
无 妨碍 , 节 活动 度 9 。 1O ; 转 : 部 肿 胀 、 痛 关 O~ 2 。好 局 疼
12 方 法 . 1 2 1 治疗 组 ..
只采用相 同 的物 理 治 疗 , 功能 锻 炼 为 患者 根 据 自 己的认识 自行 活 动 。两 组 均 以 1 d为 1疗 程 , 0 4个 疗 程后 评定疗 效 。
2 结 果
2 1 疗 效判定标 准 .
① 心理康 复 : 部 分 患者并 不是 膝 关 节损 伤 不 能 大 活动, 而是存 在许多 顾虑 、 产生恐 惧感 , 从而拒绝 锻炼 。
下肢骨 折术后 , 者 因担心 过 早 运 动影 响 骨折 愈 患 合 , 往 习惯 性制 动 限制 了膝关 节 的 活动 。长 时 间 的 往

优质护理对预防患者膝关节僵硬康复训练的效果具体效果

优质护理对预防患者膝关节僵硬康复训练的效果具体效果

优质护理对预防患者膝关节僵硬康复训练的效果具体效果发布时间:2021-01-11T03:02:05.316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4期作者:张梅芳[导读] 在对膝关节僵硬患者康复训练所进行的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优化患者的膝关节屈伸状况,强化患者对康复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着推广价值。

黑龙江伊春市大箐山县人民医院 153106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对预防患者膝关节僵硬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07月-2019年0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僵硬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0例。

其中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参照组,实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屈伸度优良率以及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状况。

结果实行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屈伸优良率优于参照组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状况相对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膝关节僵硬患者康复训练所进行的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优化患者的膝关节屈伸状况,强化患者对康复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着推广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膝关节僵硬;康复训练[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on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preventing knee jointstiffness.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knee stiffnes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table method,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knee joint flexion and extension and the mastery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knowledg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 of knee joint flexion and exten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and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knowledg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latively high,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 in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patients with knee stiffness,the application of high-quality nursing can further optimize the knee flexion and extension status of patients,and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of patients,which has promotion value.[Key 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knee stiffness;rehabilitation training膝关节僵硬在临床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下肢产生骨折之后的一种非常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在骨折预后之后会产生关节僵硬的状况,并且有着较高的发病率【1】。

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与指导

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与指导

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与指导发表时间:2015-01-29T09:34:44.750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1月第11期供稿作者:农丽艳[导读] 达到控制原发疾病的目的,有步骤、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使下肢骨折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农丽艳(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中医医院广西崇左532599)【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摘要】目的: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及早远离病痛,恢复健康,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和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对股骨颈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骨折,踝关节骨折的术后康复护理进行指导。

结果: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能够积极控制原发疾病、预防并发症,有步骤、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使患者康复、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经过功能训练及精心护理均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指导下肢骨折部位常见于股骨颈、髋骨、胫腓骨和踝部等,下肢骨折限制了患者全身及局部的正常生理活动。

所以,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从而制定相应的康复程序[1]。

有目的、有计划的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减轻病痛,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和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若护理不当,则容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发生挛缩及粘连,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有效的康护护理,能够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现将对患者术后康复指导总结如下。

1股骨颈骨折早期阶段:骨折术后1~2周,保持髋关节外展中立位,以静力练习患肢肌群主动舒缩活动为主,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指导患者做肢体被动按摩,踝关节背伸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每天200-300次,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可多做。

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

中期阶段:即骨折2周以后,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日趋稳定,应开始进行骨折上、下关节活动,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逐渐缓慢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以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下肢骨折术后应用CPM功能锻炼的护理观察

下肢骨折术后应用CPM功能锻炼的护理观察

并妥善固定 , 防止脱落 , 锻炼结束后松开引流管。在被 动锻炼期间 , 鼓励患者主动活动 , 配合服用活血接骨
中药 汤剂 。
2 结 果
起的心理顾虑。 ②评估患者。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意 识, 心理状态及测 量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 观察切 口敷 料有无渗液 。对体质消瘦者 , 备毛 巾 1 , 条 锻炼时放置 在患肢与 C M机中间 , P 以减小局部摩擦力。对智力障
12 护 理 方 法 .
1 . 锻炼前的护理。①情志护理 。护士在为患者作 .1 2 C M机功能锻炼前患者及家属介绍锻炼 目的、重要 P

4 4・ 7
甘肃 医药 2 1 02年第 3 卷第 6期 G nuMei l ora,02 V 1 1N . l as d a Jun 2 1 。 o. 。o6 c l 3
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 1
本组病例 5 例 , 4 男性 3 例 , 3 女性 2 1
痕挛缩 , 肉萎缩 , 肌 关节僵硬等造成运动和感觉功能 障碍 , 导致 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下 ¨ 。所 以骨折患者
的治疗及护理范畴 ,也包涵了对患肢进行功能锻炼。 为此我科对创伤和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视, 采 取 了应 用持续 被动运 动器 C M进 行功 能锻 炼 , 得 了 P 取 满意效果 。现将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 的康复锻炼体会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 2 2 (0 2 0 - 4 3 0 10 — 7 5 2 1) 6 0 7 — 2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 ,人们对骨折愈合的认识 , 不再局限于创面的恢 复 , 骨折端的愈合 , 而是要求 以 患肢功能恢复为 目的。骨折是临床常见 的损伤之一 , 骨折后若病人缺乏康复锻炼 , 因组织缺损 , 可 肿胀 , 瘢

下肢骨折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方法的探讨

下肢骨折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方法的探讨
264. 2 段秀珍 ,黄永禧. 现代康复学诊疗手册 M .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 :76 - 77. 3 葛智纯 ,王慧玲 ,刘若群. 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 J . 护士进修
杂志 ,2000 ,15 (7) :513. 作者简介 :许金枝 (1968 —) ,护士长 ,主管护师 ,大专 ,从事骨科临床护 理工作 ,工作单位 :030053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西山煤矿总医院 ;王瑛工 作单位 :030053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西山煤矿总医院 。
·507 ·
关节的损害和延长恢复期 1 - 3 。康复护理中注意病人的心理 康复护理 ,护士经常深入病房主动接触病人 、家属 ,通过交谈和 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 ,关注病人心理状况 。因病人下肢创 伤 ,卧床时间长 ,生活需他人照料 ,担心今后工作生活及肢体功 能的恢复 ,重返社会信心不足 。突遇外伤 ,对疾病预后担心 ,易 出现抑郁 、失望情绪 。护士一方面鼓励病人增强康复信心 ,对 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指导 、沟通 。向病人介绍康复 训练的目的 、方法 、注意事项 。让病人了解康复训练指导与手 术效果的密切关系 ,让病人清楚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好坏与后期 功能锻炼有直接关系 ,指导病人掌握适宜有效的锻炼方法 。及 时疏导病人不良情绪等 ,让病人树立主动配合思想 ,解除其顾 虑 ,以良好心态进行康复训练 。加强医护沟通协作 ,使治疗 、护 理 、康复为一体 。向医生了解病人术前 、术中 、术后情况 ,注意 事项及护理配合的具体要求 、内容 。对每个病人针对性地实施 康复护理功能锻炼指导 ,并定期请高年资医师进行临床医疗知 识 ,新信息 、新知识 、新业务 ,术前 、术中 、术后护理配合相关知 识讲课 ,提高护士专业知识水平 ,使护士充分掌握本专科的健 康教育知识 ,便于护士能有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对病人 进行康复指导 ,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 针对性地解决骨折病人住院期间康复问题 ,满足病人健康需 求 ,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病人出院前护士详细说明

如何预防关节僵硬

如何预防关节僵硬

如何预防关节僵硬关节僵硬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老年人中更加普遍。

无论是工作繁忙还是长时间坐姿,都可能导致关节僵硬的发生。

本文将以预防关节僵硬为主题,介绍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来保护关节的健康。

第一部分:保持适当的体重身体过重对关节负担较大,容易导致关节磨损和僵硬。

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降低罹患关节疾病的风险。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度的运动都是保持适当体重的重要方式。

第二部分:加强肌肉锻炼肌肉对于保护关节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进行肌肉锻炼,可以增强肌肉支撑力,减轻关节的负担,预防关节僵硬。

适合的锻炼方式包括走路、游泳、瑜伽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部分:正确姿势和体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或者不恰当的体位,会导致关节僵硬。

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尤其是在长时间工作或坐姿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对关节的压力。

比如,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子和床垫,调整座椅高度和桌面高度,以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睡眠姿势。

第四部分:适当的休息和放松经常性的工作压力和焦虑状态会使肌肉持续紧绷,加重关节的负担,导致关节僵硬。

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度,缓解身心压力。

比如进行深 breathing 颈部和手部放松运动,有助于舒缓关节疲劳和紧张。

第五部分:均衡的营养摄入适度摄取关节健康所需的营养物质对于预防关节僵硬至关重要。

维生素C、维生素D、钙、镁等都被认为对关节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食物来摄取这些营养物质是理想的方式,如多摄取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蛋白食品,降低高脂肪和加工食品摄入。

第六部分:避免过度使用关节长时间或过度使用关节,比如长时间跑步、跳跃或者进行重体力劳动,会使关节长时间受力,易导致关节疲劳和受伤,进而引发关节僵硬。

避免过度使用关节,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长,适度休息和均衡锻炼,是预防关节僵硬的重要策略。

结语:关节僵硬的预防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手,保持适当的体重、加强肌肉锻炼、保持正确姿势和体位、适当休息放松、均衡饮食摄入、避免过度使用关节等,都是预防关节僵硬的重要措施。

康复训练对骨折患者康复的功能恢复训练与康复效果评估

康复训练对骨折患者康复的功能恢复训练与康复效果评估

康复训练对骨折患者康复的功能恢复训练与康复效果评估康复训练是一种为骨折患者提供康复恢复的专门治疗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功能恢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

康复效果评估是对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和调整康复方案。

以下将就康复训练对骨折患者康复的功能恢复训练与康复效果评估进行介绍。

康复训练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促进患者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康复训练一般分为早期康复训练、中期康复训练和晚期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来减轻疼痛,防止肌肉萎缩,并促进伤口愈合。

中期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康复锻炼来增加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提高肌肉协调能力。

晚期康复训练则是通过各类运动和功能恢复训练来帮助患者实现全面恢复。

康复效果评估是对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和调整康复方案。

康复效果评估主要包括疼痛评估和功能评估。

疼痛评估通过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部位来确定康复训练的效果。

功能评估主要是通过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平衡能力等来评估康复训练的效果。

康复效果评估可以帮助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发现康复训练的问题和调整康复方案。

康复训练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有很好的效果。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促进患者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康复效果评估可以帮助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发现康复训练的问题和调整康复方案,提高康复效果。

总之,康复训练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功能恢复训练和康复效果评估,可以帮助骨折患者快速恢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提高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治疗师和患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CPM机器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在膝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CPM机器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在膝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 19(27):3836-3838.[7] 付连涛.甲状腺手术体位对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手术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3):91-93.[8] 娄欢欢,孙文佳,王永波.体位调整对全身麻醉甲状腺手术病人眼压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11):1502-1504.[9] 涂丽红.改良手术体位对甲状腺肿瘤患者舒适度及头痛与呕吐发生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1,34(7):148-149.[2023-04-18收稿]膝部骨折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部分患者术后因为缺少锻炼,膝关节功能会受到程度迥异的束缚,影响患者正常作息生活[1]。

关节功能锻炼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是一种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关节强直、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的康复器械,借助步进减速电机,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电机速度[2]。

其优势为调速便利、安全可靠、使用简单、读数及时且精准、可调整角度、便于外出携带、能显示运动里程数等,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综合康复护理是以基础护理为根本,借助其他专业化护理技术,对残疾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减少患者因为病变原因导致的肢体活动受限,以提高其活动能力的一种模式[3]。

将二者结合,共同作用于膝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因此,本文将CPM 机器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对膝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一定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 2022年6月来医院治疗的60例膝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病程、骨折类型组间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4~69岁,平均44.23±2.03岁;病程1~5年,平均2.55±0.44年;骨折类型:左侧骨折12例,右侧骨折11例,双侧骨折7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
发表时间:2016-10-18T16:17:19.2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8期作者:马梅花[导读] 一般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会因骨折病理性损伤和手术应激性损害使患者膝关节正常功能受到损伤。

(青海省循化县人民医院青海海东 811100)【摘要】目的:探讨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床上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118例,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后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为10.17%,对照组为20.3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实施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干预下肢床上骨折患者可有效的抑制术后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下肢创伤骨折;膝关节;功能训练;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140-02 下肢创伤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会因骨折病理性损伤和手术应激性损害使患者膝关节正常功能受到损伤,膝关节僵硬主要在临床上表现为屈膝障碍,屈膝度<90°,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康复效果。

康复护理是现代医学中临床护士根据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结合,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反复训练,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的一种护理方式[1]。

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118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探讨综合评估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118例作为对象,其中男63例,女55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38.28±5.24岁;其中有52例患者为股骨中断骨折,38例胫腓骨骨折,21例髌骨骨折,7例踝部骨折;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一般资料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下肢床上就诊,确诊为创伤性骨折,患者意识形态和认知能力比较好;排除标准:将合并有其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在手术前完成相关检查、准备好器械、配合治疗,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指标和体征,观察手术切口的恢复情况,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具体如下:对患者介绍与膝关节僵硬相关的健康教育,全面讲解康复训练的方法和重要性,使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确保训练有序进行;其次,康复训练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在长期的疼痛和活动受限的影响下患者会伴有明显的消极、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心理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评估,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确保训练顺利实施;术后7~14d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主要目标就是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抑制局部肿胀、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等,主要训练股四头肌舒缩和踝关节托屈背伸;术后3~6周可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进行循序渐进的活动;术后7~10周主要强化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可适时给予患者沙袋负重训练。

1.3 观察指标
术后持续随访12个月,评价患者肌力和伸屈度,记录预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效果评定
在随访末期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其中将膝关节局部痛感完全消失,患者恢复自主运动能力,关节活动度在141~145°的判定为优,将偶尔伴发疼痛,能够自主运动,关节的活动度在121~140°之间的评定为良,将经常存在痛感,生活能力受到影响,关节活动度在91~120°的判定为中,将疼痛持续,自主运动受限,关节活动度<90°的判定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情况
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9.66%,显著高于对照组62.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有局部肿胀、膝关节僵硬和局部水泡的发生率分为别为5.08%(3/59)、1.69%(1/59)和3.39%(2/59),对照组为8.47%(5/59)、5.08%(3/59)、6.78%(4/59),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17%(6/59),对照组为20.34%(12/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膝关节僵硬是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关节活动的装置受到损伤,而术后进行长期的外固定措施对关节屈曲形成一定的抑制,最终导致膝关节僵硬等症状的发生。

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在骨科护理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经过康复训练实施后患者的关节和肢体功能能够得到较好的改善,大量研究显示,合理的康复护理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能力[2]。

本研究结果对研究组患者给予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措施,经过长达的一年的术后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和伸屈度得到较好的提升,术后关节僵硬发生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就证明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骨折患者康复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实施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干预下肢床上骨折患者可有效的抑制术后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牛红.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措施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3):86-87.
[2]王海松,田井亮,唐月念.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预防膝关节僵硬的功能训练效果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4,34(2):123-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