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的本质是惯性
摇钱树:提高财商多赚钱-第3章
第3章提高财商的5种力量财商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综合力量,财商的构成不是简单的1+1,财商是一个人多种综合能力的汇总体现,如何更有效提高我们个人财商力呢?【学习力——学习打败无知】人类发展到今天,无论哪个领域,都是“人”创造的,但是这些“人”并不是天生就拥有这个领域的尖端技术和发明,也都是从一步步学习成长起来的“人”才。
在财富领域,没有人天生就是能创造财富的“财神”,他们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而已。
对于财商的提高,也同样如此。
客观地说,生活中很多人还不知道财商这个概念,财商到底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而造成这样的结果,和我前面所说偷走财商的四个“小偷”有直接关系,而当你走向成年,有自己的思维时,这就和你对财商的主动关注和学习有直接关系了。
正如那句非常经典的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如果我们把这里的“财”理解成财商的话,道理也是一样。
如果有人问我如何提高财商,那么主动学习是第一步,也就是我们提高财商的第一种力量——学习力。
主动有效的关注和专注我在生活中发现,从投资理财角度看的话,可以将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参与投资理财的,一类是不参与的。
那些不参与的人平时就对投资理财不感兴趣,也不关注,同样是看电视,这些人看的大多是电视剧以及娱乐节目,而对于有关财经新闻或者投资理财讲座,他们会跳过去,他们认为投资理财是有钱人做的事。
他们也害怕风险,当你和他们谈起投资理财时,他们更多的是讲到风险和负面的东西;在个人事业方面,也仅仅关注的是自己的那份工作而已;平时几乎从不参与投资理财的学习,那些投资理财的讲座,即使免费,你也根本看不到这些人的影子。
相反,那些参与投资理财的人们,他们积极关注各种经济新闻、市场动态变化。
对于自己参与的某项投资,更是十分关注,时刻注意变化。
久而久之,由于自己的关注和专注,他们可以有效地操作自己的投资产品,并从中获利。
他们不害怕风险,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做得更好。
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他们有时花钱去参加各种投资理财培训,在投资理财上的学习不断投入自己、武装自己、提高自己。
运动的物体为什么都存在惯性
运动的物体为什么都存在惯性运动的物体为什么都存在惯性?运动是物体的基本性质,时刻伴随着物体的存在。
然而,想要了解运动的物体为什么都存在惯性,我们需要先从物理学上了解惯性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趋势。
这意味着,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它会保持这种状态,直到某种力使其发生变化。
这种力可以是外力或内部因素所产生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等。
如果我们将一个物体放在平滑的表面上,它处于静止状态,这个状态将一直保持下去。
同样地,如果我们让物体在空间中匀速直线运动,它会保持这种状态,直到某种力使它发生变化。
这就是惯性的本质:物体保持当前的状态,直到受到外部力的影响。
这种惯性呈现在时间和空间的各个方面上,并且适用于任何物质。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看惯性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惯性和物体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它运动的关键因素,而速度在物理学中被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物体所移动的距离。
这意味着,速度和距离的关系密切相关。
当物体受到外部力作用时,它会发生加速度变化。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也就是说,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发生的变化量。
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使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为什么物体会存在惯性。
该定律刻画了物体发生运动的原因,即任何物体都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存在外力的影响。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存在惯性是由于物体本身的性质,基于这个性质物体会保持其当前的状态。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的原因是,它们已经在运动,它们有一个速度向量,而速度向量会保持不变,直到某种力使其发生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会继续朝着同样的方向和速度移动。
物体存在惯性的原理在物理学上,我们还需要考虑另一个因素,即物体存在惯性的原理。
惯性的原理涉及到物体的质量,也就是物体所包含的物质数量。
质量越大,物体存在惯性的程度越高,也就是说,它需要更多的力才能使其加速或减速。
例如,在许多运动比赛中,一个重物,如铅球,会比一个轻物,如飞盘,更难加速和减速。
论惯性的本质及意义
论惯性的本质及意义摘要:惯性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学习物理学最早遇到的概念之一。
这一极为普通和平凡的概念曾经引导许多物理学家深入思考和剖析,促进物理学重大进展,其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思想和丰富的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益,是培养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的素材。
关键词:惯性;特性;规律引言惯性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同时它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础性观念,并且惯性问题也是经常被物理学界讨论的一个话题。
可是,尽管经典力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在我国当今物理学界,大部分的物理教师在此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的混乱性,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惯性进行了讨论,望引起大家的共识。
一、惯性概念的产生及发展惯性一般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
人们对于惯性这一认识有赖于惯性定律的建立,而它则依赖于对于力的认识以及区分运动状态和运动状态改变的认识,这一点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在人类思想史上,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无疑地起过广泛的影响,然而他关于物理学的论述,许多都是错误的。
他把物体的运动分为自然运动和强制运动。
他认为圆周是完善的几何图形,圆周运动对于所有星体都是天然的,因而是自然运动;另外,地球上的物体都具有其天然位置,重物趋于向下,轻物趋于向上,如果没有其他物体阻碍,物体力图回到天然位置的运动也是自然运动;其他所有形式的运动则都是强制运动。
他还进而指出,关于物体的强制运动,只有在外力的不断作用下才能发生;当外力的作用停止时,运动也立即停止。
从这里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肯定了两点:一,自然运动不涉及曳力的问题,只有强制运动才存在力的问题;二、力是物体强制运动的原因。
从今天来看,这显然是错误的,然而它束缚了人们近两千年。
从这种把物体的运动归结为外力作用的观念,可以提取出静止物体具有惯性的概念。
开普勒在他1609年发表的著作《新天文学》和1619年发表的著作《宇宙谐和论》中写道;“天体有留在天空中任何地方的性质,除非它被拖曳着。
惯性和重力
惯性和重力的相互作用
惯性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当物体在地球表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重力与惯性力相平衡。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惯性和重力共同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地球上,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向地心的力,它使物体保持与地球同步的 轨道运动。
惯性和重力在物理实验中的表现
自由落体实验:通过观察物体在真空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可以证明重力对 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而探究惯性与重力的关系。
惯性和重力在地质勘探中的应 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汽车安全带:利用惯性原理,在急 刹车时自动收紧,减少对乘客的冲 击。
电梯:利用重力原理,使乘客上下 移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跳楼机:利用失重原理,让乘客体 验超重和失重的感觉。
跑步机:利用惯性原理,使人在室 内也能体验户外跑步的感觉。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牛顿的惯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惯性定律:一个 不受外力作用的 物体将保持其静 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的状态不变。
万有引力定律: 任何两个物体都 受到相互吸引的 力,其大小与两 个物体的质量成 正比,与它们之 间的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
牛顿运动定律的 应用:通过牛顿 运动定律,可以 解释和预测物体 在重力作用下的 运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 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 关
惯性的大小可以用牛顿第一定 律来描述
惯性原理
产生原因:物体具有质量
定义: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 不变的性质
大小:与质量成正比,质量 越大,惯性越大
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无关, 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的表现
惯性体系五象性及惯性体系热力学
惯性体系五象性及惯性体系热力学胡良深圳宏源清有限公司,深圳518004摘要:对于惯性体系来说,最小的惯性体系是基本粒子,最大的惯性体系是宇宙,常见的惯性体系是由N个基本粒子构成的惯性体系。
惯性体系有基态,激发态两大类型。
大的惯性体系可分为二个较小的惯性体系,两个较小的惯性体系可合并为一个大的惯性体系,惯性体系同时具有五大属性,体现惯性体系五象性。
第一类属性,三个空间维度收敛(有限大)。
量纲:{[L^(3)T^(0)] [L^(1)T^(-2)][L^(2)T^(-1)}* [L^(0)T^(0)]* [L^(0)T^(0)],体现为自旋属性。
{[L^(3)T^(0)] [L^(1)T^(-2)][L^(2)T^(-1)},表达惯性体系自旋。
量纲{[L^(3)T^(0)] [L^(2)T^(-2)][L^(1)T^(-1)}* [L^(0)T^(0)]* [L^(0)T^(0)],表达惯性体系动能及动量属性。
量纲{[L^(3)T^(0)] [L^(3)T^(-3)]}* [L^(0)T^(0)]* [L^(0)T^(0)],表达惯性体系收敛能量第二类属性,二个空间维度收敛(有限大),一个空间维度发散(无限大)。
量纲:{[L^(3)T^(-1)] [L^(1)T^(-2)]}* [L^(1)T^(0)]* [L^(1)T^(0)],体现为万有引力属性。
[L^(3)T^(-1)表达为质量,[L^(1)T^(-2)]表达为加速度,[L^(1)T^(0)]表达二个惯性体系之间的距离。
第三类属性,一个空间维度收敛(有限大),二个空间维度发散(无限大)。
量纲:[L^(3)T^(-1)]*[L^(2)T^(-2)]*[L^(1)T^(0)],体现为动能属性(引力属性)。
[L^(3)T^(-1)]表达质量,[L^(2)T^(-2)]表达动能,[L^(1)T^(0)]表达二个惯性体系之间距离。
第四类属性,三个空间维度发散(有限大)。
如何理解“惯性”概念
如何理解“惯性”概念作者:王保祥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年第03期“惯性”的教学是八年级物理的难点.为使学生正确理解惯性的概念,在复习中必须明白下面几点1.“惯性”的本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宏大物体,还是微小粒子,不论固体、液体、气体,不论静止物体,还是运动物体,不论物体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既然是固有性质,就不能说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有惯性,而运动状态改变或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就没有惯性,也不能说惯性“仅在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起作用”,而“在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或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不起作用”,如“行驶中的汽车或火车,由于惯性,不能立刻停止,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一实例,说明“对运动物体即使加上很大的阻力,要使它停下来仍需一段时间”,这正是运动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而力图反抗速度减小)的性质表现;再如汽车出发时即使加大油门使牵引力很大,也不可能立刻开得很快,说明“对静止物体即使加上很大的推动力,要使它达到某一速度仍需一段时间”,也正是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因而力图反抗速度增大)的性质表现.然后根据这两方面的表现,对照概念,明确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惰性”,即使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运动状态改变了,但它的“惰性”还存在,因此惯性不会消灭,是物体本身具有的2.“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很多学生往往把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当做惯性概念,即把“惯性”与“惯性定律”混为一谈.这也正是他们认为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原因.为了纠正这种错误,就要在准确地叙述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同时知道它们的区别: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不依外界(作用力)条件而改变,它始终伴随物体而存在.牛顿第一定律则是研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如何运动的问题,是一条运动定律,它指出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原因.而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两者完全不同.牛顿第一定律之所以又叫惯性定律,是因为定律中所描述的现象是物体的惯性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不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物体力图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仍顽强地表现出来3.“惯性”与“力”的区别有的学生往往把“惯性”当做力,认为“子弹离开枪口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水平道路上运动着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要向前运动”这些都是“惯性”这个力作用的结果.为了纠正这种错误,可结合力的概念,去寻找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析惯性与力的区别:①物理意义不同: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而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始终具有这种性质,它与外界条件无关;力则只有物体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才有,离开了物体就无所谓力.②构成的要素不同: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和作用点,而大小也没有具体数值,无单位;力是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构成的,它的大小有具体的数值,单位是牛.③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的作用则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受到惯性力”,也不能说惯性大于阻力等4.“物体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辩证关系物体原来具有某个速度,物体惯性则力图使其继续保持这一速度,但力图保持与能否保持则是不同的.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可保持这个速度,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便不能再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状态就发生了变化.物体的惯性和外力作用这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形成了宏观物体的形形色色的各种复杂的运动.如果没有外力,物体也就没有复杂多样的运动形式;如果没有惯性,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则不需要力的作用.只要我们理解了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就不难解释惯性现象.例如,“锤子松了,把锤把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锤与柄原来都向下运动,柄撞在物体上受到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停止了运动,锤头没受阻力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5.“惯性”与“速度”的区别有的学生把惯性大小跟速度大小混为一谈,他们往往根据汽车行驶得越快,刹车越困难一类现象认为:“汽车行驶越快,其惯性越大”.对于初中生来说,惯性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的区别,很难讲深讲透,但要提醒学生注意,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如公路上,一辆摩托车高速行驶,一辆汽车缓慢行驶,汽车的惯性较大.运动快的汽车难刹车是因阻力大小有限,如果增大阻力,它也会很快停下来.。
惯性的本质是什么?为何万物皆有惯性?
惯性的本质是什么?为何万物皆有惯性?等效原理的本质说明——灵遁者等效原理是⼴义相对论的基⽯,这是我们都知道的。
可是等效原理的本质是什么?其实这个我在关于“惯性的本源”论述中,已经有提到了。
即等效原理的本质就是引⼒是惯性的源泉!惯性是由引⼒决定的。
爱⽒说“等效原理”是他⼀⽣中最开⼼的构想,那么到底具体这个构想是咋样的,我们⼀起来看看。
等效原理,尤其是强等效原理,在⼴义相对论的引⼒理论中⼗分重要,它的重要性⾸先是被爱因斯坦分别在1911年的《关于引⼒对光传播的影响》及1916年的《⼴义相对论的基础》中被提出来。
等效原理共两个不同程度的表述:弱等效原理及强等效原理。
它们的区别是什么?思考⼀下,往下看。
对此原理,爱因斯坦曾说:“我为它的存在感到极为惊奇,并且猜想其中必有⼀把可以更深⼊了解惯性和引⼒的钥匙。
”等效原理揭⽰了,在任何⼀个时空点上都可以选取适当的参考系,使⼀切物质的运动⽅程中不再含有引⼒项,即引⼒可以局部地消除。
如果认为这种消除了引⼒的参考系是惯性系,那么,等效原理告诉我们,在任何⼀个时空点,⼀定存在局部惯性系。
伽利略最早注意到,不同物体沿斜⾯的下滑运动是⼀样的,即引⼒加速度与物体的组成⽆关。
后来⽜顿单摆实验,其实也注意到了这⼀点。
⽜顿根据单摆周期的测量发现,周期只与摆长有关,⽽与摆锤的质量和材料⽆关。
这些结果都表明,任何物体的引⼒质量与惯性质量之⽐都是⼀样的。
⼗九世纪末,匈⽛利物理学家厄⽸作了更精确的实验。
根据这个性质,只要选择适当的参考系,在所有⼒学⽅程中,引⼒与惯性⼒都可相互抵消掉。
这个性质称为弱等效原理。
再进⼀步推⼴,在参考系中,⼒学⽅程和⼀切运动⽅程中的引⼒作⽤都被抵消掉,这就是等效原理,或称为强等效原理。
等效原理是⼴义相对论的第⼀个基本原理,也是整个⼴义相对论的核⼼。
其基本含义是指重⼒场与以适当加速度运动的参考系是等价的。
先来具体看看弱等效原理:弱等效原理原是指观测者不能在局部的区域内分辨出由加速度所产⽣的惯性⼒或由物体所产⽣的引⼒,⽽它是由引⼒质量与惯性质量成正⽐例这⼀事实推演出来,这个关系⾸先是由伽利略及⽜顿⽤⼀系列的实验断定出来。
关于惯性在物理学中的几点认识
关于惯性在物理学中的几点认识作者杨小民指导教师姜小云摘要惯性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一般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同时它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础性观念,并且惯性问题也是经常被物理学界讨论的一个话题。
惯性只能是存在的一个特征,是被研究对象周围的环境在此对象上的表现,换一句话说,它是存在于物体周围的一种条件,一种约束。
根据惯性定律,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不仅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物体惯性的大小用其质量大小来衡量。
惯性与能量对于惯性认识的一个重要进展是惯性与能量的关系可是,尽管经典力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期。
惯性不仅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学习物理学最早遇到的概念之一。
这一极为普通和平凡的概念曾经引导许多物理学家深入思考和剖析,促进物理学重大进展,其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思想和丰富的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益,是培养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的素材。
大部分的物理教师在此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的混乱性,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惯性进行了讨论,望引起大家的共识。
关键词惯性定律本质质量能量物体的运动一、惯性概念的远源惯性一般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
人们对于惯性这一认识有赖于惯性定律的建立,而它则依赖于对于力的认识以及区分运动状态和运动状态改变的认识,这一点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在人类思想史上,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无疑地起过广泛的影响,然而他关于物理学的论述,许多都是错误的。
他把物体的运动分为自然运动和强制运动。
他认为圆周是完善的几何图形,圆周运动对于所有星体都是天然的,因而是自然运动;另外,地球上的物体都具有其天然位置,重物趋于向下,轻物趋于向上,如果没有其他物体阻碍,物体力图回到天然位置的运动也是自然运动;其他所有形式的运动则都是强制运动。
他还进而指出,关于物体的强制运动,只有在外力的不断作用下才能发生;当外力的作用停止时,运动也立即停止。
牛顿第一定律的实质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的实质地位和作用高焜(安庆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安徽安庆246011)指导老师:江燕燕摘要:文章研究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实质及在牛顿三个定律中的地作用。
澄清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一些模糊认识对认识牛顿三定律之间的关系和理论的完备性和逻辑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文章指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实质是给出了一个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不存在加速度的系统,即通常所说的惯性系而不是力的定义,定律成立与否来定而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只对惯性系才成立。
惯性系也不能用牛顿义。
关键词: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系; 力13世纪的约翰·布里单提出了“冲力”(impetus)的概念,他把冲力设想为初始推动者传给物体的一种推动力,并赋予了冲力一种永恒的质,认为它将一直持续下去,除非被外部阻力所减弱或者耗尽。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冲力的初始量将保持不变,并且他暗示,如果将运动的所有阻力撤出,那么物体一旦开始运动,很与可能将永远沿直线匀速运动下去,他没有任何理由改变自己的运动方向或者初始速度。
[1]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三条定律做为动力学的基础。
这三条定律统称牛顿运动定律,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力学理论叫做牛顿力学。
牛顿所述的三条定律的中文译文为: 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沿一条直线做匀速运动的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第二定律:运动的变化与所加的动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这力所沿的直线的方向上。
第三定律:对于每一个作用,总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与之相反;或者说,两个物体之间对各自对方的相互作用总是相等的,而且指向相反的方向。
牛顿定律提出已经三百多年了,人们已经非常熟悉了。
可是纵观许多物理学的教科书,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实质的认识,它在三个定律中的地位和作用,却很少给出合理的解释和定位。
下面就一些”物理学”教科书中对第一定律的不尽合理的解释和定位逐一给予说明。
1 牛顿第一定律的本质并非描述物体具有惯性几乎所有的“物理”教科书中都强调: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具有惯性,所以把第一定律也称作惯性定律。
惯性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论惯性惯性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同时它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础性观念,并且惯性问题也是经常被物理学界讨论的一个话题。
可是,尽管经典力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大部分的物理教师在此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的混乱性,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惯性进行了讨论,望引起大家的共识。
一、惯性的意义大家知道,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一个物体,只要不受外力作用,原来静止的就会一直静止下去,而原来运动的则会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
这里的问题在于:惯性是否是物体的性质?依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任何物体均具有惯性。
因而,看来惯性不是被研究物体的性质,因为这一性质是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也就是说它与物体的个别特征无关。
因而,惯性只能是存在的一个特征,是被研究对象周围的环境在此对象上的表现。
换一句话说,它是存在于物体周围的一种条件,一种约束。
二十世纪初,德国数学家诺特尔证明了:空间平移对称性导致动量守恒、空间转动对称性导致角动量守恒、而时间均匀性导致能量守恒。
事实上,物体的惯性是时间均匀性与空间对称性的必然结果。
因而它与个别的特殊研究对象无关。
惯性不是个别存在物的性质,个别存在物只是惯性的显现者,惯性的本质与个别存在物的特性无关。
从而我们就不能用反映个别存在物性质的量(例如质量)来测度惯性。
因为惯性作为存在的一种显现,并无大小可言,它只是存在之状态的表达。
二、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难易程度无关通常认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是据于这样的理由:质量大的物体在相同的力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这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所得到的基本结论。
而事实上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变化,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难还是容易是与惯性无关的。
惯性所揭示出的物体之性质不在于其使(或抗拒)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或代表改变的难易程度的能力,而在于它的保持某种特定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本领:在最相似的物之间,错觉说着最巧妙的谎;最小的罅隙是最难度。
因而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论牛顿三大定律之本
论牛顿三大定律之本王达水摘要: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是牛顿力学的三大著名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
然而,三大定律是彼此独立的,甚至是互不联系的。
同时,牛顿在对三大定律及规律的理解与揭示上,存在明显的认识局限。
其中惯性定律没有考虑物体的能量特性,第二和第三定律均没有考虑力的时间积累特性。
当牛顿三大定律走出各自的认识盲区之后,三者将统一为动量守恒定律。
关键词:惯性、力、时间、质量、加速度、速度、功、能量引言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是人类科技史上闪耀光芒的巨星。
他的理论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物理学以及人类科技与文明的发展进步。
三百多年来,尽管牛顿的三大力学定律在基础物理与科技实践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但是,在当今人类科技文明已经相当发达的21世纪初期,现代人在继续享受牛顿经典力学给人类带来的科技与文明成果的同时,特别是继续运用牛顿三大定律之理论来指导科技实践的同时,我们其实也很有必要进一步追寻三大定律所包含的物理规律之深刻的本质意义。
况且,三大定律深刻的本质意义是牛顿没有破解的,应该说也是牛顿极力希望后来者早日完成的课题,特别是如何把三大定律统一为一个定律并揭示其规律的本质特性,是牛顿和现代人都渴望的。
为此,笔者从能量的本质要因出发,对三大定律之统一进行充分论证。
1、惯性定律的本质是动量守恒惯性定律是牛顿力学三大定律的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惯性思想的基础之上,是在肯定宇宙中存在绝对静止的以太,并把以太作为绝对理想的参考系的前提下产生的,所表述的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条件下,将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是原来的静止状态。
"1.1 伽利略惯性思想伽利略( Galilro Galilre 1564-1642 )第一次提出了"惯性"的概念,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运动的物体,假如有了某种速度以后,只要没有增加或减少速度的外部原因,便会始终保持这种速度,这个条件只有在水平的平面上才有可能。
论惯性物理学论文
论惯性物理学论文【摘要】惯性物理学是物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运动中的惯性特性。
本论文通过对惯性物理学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果和结论。
在案例分析部分,我们还对一些实际情况下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为惯性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论文对惯性物理学领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惯性物理学论文,引言,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讨论,案例分析,研究启示,展望,总结1. 引言1.1 引言:论惯性物理学论文背景在物理学领域中,惯性物理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对于惯性物理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论文将针对惯性物理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惯性物理学。
惯性物理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特性和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它关注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在惯性物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如牛顿三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等。
这些规律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也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通过对惯性物理学的背景和基础知识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对于惯性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论文将从这些方面入手,深入探讨惯性物理学的各种问题和案例,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1.2 引言:论惯性物理学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惯性物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惯性物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学原理,进而揭示自然界中隐藏的规律和现象。
惯性物理学的研究可以为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和实践应用。
通过对惯性物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有助于推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发展。
这些股市规律你都知道吗
这些股市规律你都知道吗?小杜今天就来谈几条规律性的东西,也许听起来未必那么容易接受,但是事实确实是如此,利用这些规律进行操作,把握均在9成以上。
下面小杜就挨条细说、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1、在并非单边熊市的情况下,大盘一周五天很难全部都是下跌的。
如果前面三天跌的多了,后面两天是会涨一些的。
反过来说,如果前面三天连续大涨,那么周末往往会出现调整或大震荡。
2、除连续涨停或跌停的个别股票之外,如果一只股票连续上涨(或下跌)5天或8天,则不应该追涨买入或杀跌卖出。
3、一只个股如果能够逼近前高,那么突破前高、再创新高的概率非常大。
反之,如果一只股票逼近前面低点,也往往容易破掉前低、再创新低。
4、一只股票第一次站上5日均线,操作成功率仅有5成把握。
但是如果能够第二次再站上5日均线的话,操作的成功率往往在9成以上。
5、一只股票在连续大涨或大跌过程中,发表的例行公告里面的“公司预计未来三个月内无任何资产重组等应披露而未披露消息”或相类似之言,仅为公司公告中的官场套话,并不能起到立即扭转该股大涨或大跌趋势的作用,也并不代表公司未来真的就没有任何消息可言。
股价也会该涨照样涨,该跌照样跌。
6、这一点可以接着第五点而来,即股价只要发生异动,就一定是有“猫腻”在其中。
即便公司不公告,大家也不必觉得不安心或不可理解。
我们要关注的就是股价经常发生异动的品种。
那些消息多但股价死活也不涨的股票是瘟股,既然不能给大家带来利润,大家也不必过于把精力分散到这些股票上去。
7、在90%的情况下,MACD指标刚刚出现第一根红柱或绿柱的时候,上涨或下跌趋势是不会立即在次日就结束的,而是会延续一段时间。
大家抓波段拐点,多数情况下可以参考该指标的指示而定。
8、选股时也要注意地域特点,有些定性描述的规律值得大家关注,如:浙活鲁强,苏软陕糖,琼凶极鄂,边疆长庄。
9、你可以不做主题投资,但不可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再选跟风的三线股来做。
领涨机会是大家首先应该把握的机会,补涨机会只是次要性的机会。
关于惯性定律的教学探讨
关于惯性定律的教学探讨兰州师专王绍文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惯性定律.这条定律在初中、高中、大学物理课本中都要讲到,这说明它是很重要的.从教学角度看,它非常抽象,难教、难学.本文仅就下列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1.惯性定律的表述问题.2.惯性概念的定义问题.3.惯性定律的教学演示实验问题.4.惯性的应用问题一、惯性定律的表述问题我们的物理课本及物理学书籍中大多数是这样表述惯性定律的:“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静止的总是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总是保持匀速盲线运动状态不变.”然后据此而定义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众所周知,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固有”、就说明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不过加利略借用“理想实验发现了只当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理想条件下,物体才显示出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这个特性.上述对定律的表述方法,会给人以这样的印象,好象只有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具有惯性,而牛顿本人对他的第一定律却是这样表述的*①“E V ery body persists it's state of rest or of uniform motion. in a straight line until it is compelled by some force to change that state.译文: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至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只有程守沫、江云泳主编的普通物理学第一册中对第一运动定律的表述与牛顿的表述是一样的.)有些概念或定律,在不同书籍中有不同的表述,我们要区分情况:从不同的角度表述,每种表述都是正确的;从不同深度表述,每种表述都没有错,但严格程度不同;不同表述中有的表述是错误的,我们必须认识其错误之所在.上述第一定律的第一种表述显然是不正确的.往往会引起学生的误解.*②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地球从西向东自转,为什么我们跳起来以后还落到原地?而不落到原地的西边?”有的学生误认为人在地面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此二力互为平衡力,合力为零.当跳起来以后,人只受到重力作用,合外力不等于零,就没有惯性了.但人为什么还落到原地?因为跳起来向回落时间很短.虽稍有偏差,我们察觉不出来.有的学生误认为:人在地面随地球一起运动,人具有与地球自转相同的速度,跳起以后,离开地面,人就没有这个速度了,所以应该落到原地西面.但时间很短,察觉不出来.学生之所以有这些误解,都是对惯性定律表述错误引起来的.学生不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外力作用及物体的运动状态都无关.人从地面跳起是变速运动,同时受到向下的重力、但人的惯性还是有的.在地面时有与地球自转相同的速度,跳起来以后,要保持原有速度不变,此人仍有与地球自转相同的速度.所以他会落到原地.二、惯性概念的定义问题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任何一种思维形式都要依附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概念是借助于语词而存在,而通过语词来表达的.但语词同概念不是一一对应的,不同语词可以表达同一概念.要正确地理解概念和使用概念,必须对概念作出正确的定义.“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物体的惯性”.这是按照加利略狭义的意思(指平动惯性)来定义惯性概念的.而牛顿本人却不是这样定义的.*③牛顿对惯性的定义:定义3“所谓 Vis inisista.或物质固有之力,是每个物体按其一定量而存在于其中的一种抵抗能力,在这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者在一直线上等速运动状态.”(注解):“这种力总是同具有这种力的物质的量是成正比的,它和物质的惯性没有什么差异,只是说法上不同而已.一个物体,由于物质的惯性,要改变它的静止或运动状态极其不易.因此,这种固有的力可以用一个最确切的名称“惯性”或“惯性力”来称呼它.但是,一个物体只有当别的力加于其上而迫使它改变原来状态时,才显示出这种力.这种力的存在可以看作既是一种阻力,又是一种推动作用.当一个物体为了保持其原来状态而反抗加于其上的力时,它是阻力,当物体受到其他物体加于其上的力而不易退让,反而要改变对方的状态时,它是推动力,通常把阻力归于静止的物体,而把推动力归于运动的物体.”由牛顿对惯性的定义及其注释中我们清楚地看出:惯性是物质固有之力,是按其一定量而存在于其中的一种抵抗能力,即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或者说,惯性是物体的内因.是保持原来,阻碍改变;而外加力是使物体改变原来,促进改变.这正是事物的一对矛盾,是变与不变的斗争.固有之力和外加刀的矛盾统一决定着物体获得加速度.物体具有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正反映出物质运动的本性.静止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因为静止是相对的,(其实也在运动).所以保持静止状态,还是保持原来的运动.从另一方面分析,物体的惯性可以理解为对其运动状态发主变化的阻碍性,但不要错误地认为是“不运动性”运动状态不变化并不是不运动,而正是反映物质的运动性,保持物质的固有运动性,物体的惯性既然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则不分时间地点和当时所具有的运动状态是匀速或变速都具有这种性质.“固有之力与具有这种力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即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也就是说,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被称为质量,质量是阻挠速度变比的量度,或质量可以表示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所以叫做惯性质量.这种固有的力可以用一个最确切的名称“惯性或惯性力来称它.”名以表实,如果采用不适当的名称,往往逐渐连本质也被误解了.牛顿对于惯性命名,可以使人领会这个物理概念的本质,例如火车由静止而启动过程,是变速运动(加速运动)此过程中,火车是非惯性参照系,如火车地板或坐位是光滑的,则车上乘客会反向作加速运动,乘客所承受的表现力,就是惯性力.同样,火车由运动而停车的过程是减速运动,乘客会受到与运动同向的表现力.这样我们会正确理解“惯性力”的实质.牛顿这样定义惯性,给人以确切、真实的印象.因为在生活或生产实际中,我们熟悉这种固有之力,也确确实实经常感受到这种力.由牛顿对惯性的定义看起来他是沿袭了伽利略的平动惯性定义.在他对惯性定义的注释中明确提出:“在这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者在一直线上等速运动的状态”.特别是在牛顿以后,物理学中形成了质点的概念,把牛顿的动力学称为质点动力学.因此平动惯性定义就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牛顿对他的第一运动定律所作的注释*④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惯性定律既包括平动也包括转动.物体相对于平动运动的惯性,其大小是用惯性质量来量度的.物体相对于转动也有惯性,其大小是用转动惯量来量度的(转动惯量是与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的一种抵抗能力).兹抄录第一运动定律的注释如下:(注释):“抛射体只要不因空气阻力而被减速,或因重力作用而被向下拉落,就永远保持在运动之中.一个陀螺,其各部由于内聚力的作用而不断离开其各自的直线运动,除非受空气阻力而减速,它决不会停止转动.……”从上述[注释]看来,当物体同时满足于平动平衡条件和转动平衡条件时,就处于完全平衡,这才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质.三、惯性定律教学的演示实验问题惯性定律是伽利略用“理想实验”发现的,但完全不受外力的“理想实验”是永远无法做到的.而他的理想斜面实验是忽略了次要因素��斜面的摩擦力及空气对物体的粘滞阻力等.即把现象中的主要因素与干扰性的次要因素正确地加以区别,表明了伽利略的伟大.在过去教学中,我们只是说“匀速直线运动”是无法再现的.现在有了气垫导轨,可以作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了,但这个实验只是验证性的,对学生的探索能力没有什么稗益.由上节分析得出,“质量是阻挠速度变化的量度.”*⑤据此我们仿效设计了一个探索性的演示实验��冲量实验,可以说明质量是怎样阻挠速度变化的.实验仪器:1)大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小球��铜球、铝球;2)冲击摆:一个可绕水平轴转动的钢锤(钢锤重量要比两个小球重得多);3)长约1.5�2.0m的一块木板,沿板中线挖一条浅槽,使小球一部分可以嵌在槽内,可约束小球沿直线运动,板槽用腊打过.并在板边缘贴一个纸质米尺.4)冲击摆上固定一个量角器;5)跑表或节拍器一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φ1=41°36 h1=L-Lcosφ1φ2=60°=L(1-0.75)Lcosφ1=0.75L =0.25LLcosφ2=0.50L h2=L-Lcosφ2=L(1-cosφ2)=0.5L图.锤子打击一个放在槽板上的小球,冲量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实验步骤:第一步:先研究冲量对小球的作用.把任意一个小球放在槽板内(如铜球),然后把锤拉开成φ1=41°36,自由释放,让锤子打击静止的铜球.由于打击,铜球得到一个速度测量一下铜球在1秒里滚动的距离,就可以求出这个速度的大小,再将锤子拉开特60°,再打击此静止的铜球,并求其速度,结果很简单:打击强度越大,速度越大.第二次打击强度是第一次的二倍,所以实验表明:第二次打击的速度是第一次打击的速度的二倍.即冲量的作用效果是使小球速度发生突然改变,这个改变的大小与产生这个改变的冲量成正比.第二步:现在再作同样的实验,不过是分别对铜球和铝球予以严格相同的打击,实验表明:它们获得了极不相同的速度,铝球以较大的速度运动起来,而铜球运动的要慢些.对两个球分别作上述的两次不同的打击,实验表明:因为V1′>V1,V2′>V2∴m1>m2必须强调:两球受到相同的打击后获得不同的速度,这一事实与球重量毫无关系.重量向下作用(重力的大小叫重量).使球压在板面上,而不产生任何水平方向的作用,我们看到铜球和铝球对打击呈现不同的阻力,我们把它叫做惯性阻力.并把它定义为冲量J与速度V之比,我们对这个比值起个名字叫做质量,并用符号m表示,于是得到:这个公式表明:对同一物体,冲量J增大将导致速度V增大,但它们的比值是个恒量m.用这种方法定义质量时,质量的单位就不能再任意选择了.因为速度和冲量的单位早已确定了.质量的量纲是在日常语言中,质量一词是指物质的多少,这一概念本身并没有再进一步给定义,物质的概念(构成物体的实质),被认为是不说自明的.赋予它的意义外,不再有别的意思.质量乃是阻挠速度变化的量度.四、惯性的应用问题1)、伽利略发现所有的物体都下落得一样快,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早已证明了这个论断.但为什么所有物体下落的一样靇?在中学里消除了空气阻力的毛钱管实验,生动地使学生信服了这个千真万确的事实,但学生心目中总还有个疑团,为什么物体会下落得一样快?有的学生会说,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是一个恒量.但这是一个实验数据.为什么物体轻重不同(即重力大小不同),或大小不同的力(此处可视为动力)为什么会产生同一效果?(同一加速度).这个问题用物体的惯性是可以解释清楚的.当物体质量增大时,从万有引力关系来看,它受到的引力也就增大了;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物体质量增大,它的惯性也随之增大了.物体质量增大多少倍,引力也增大多少倍,只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惯性)也增大同样倍数时,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率)就不会增大,也不会减小还是保持不.或者换一个说法,让两个外形大小一样但重量不同的两个球,从同一高度竖直下落(自由下落),可看到它们同时到达地面.重量在这里是动力,质量则决定着对运动的阻力(对速度变化的阻力)如果它们相互成比例,那么在重物体上固然比轻物体作用着较大的动力,但这为重物体的较大的阻力所平衡(即为重物较大的质量里所固有的抵抗能力所平衡),结果轻重物体都以相同的快慢下落到地面.因此,如果所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那么它们就有着相同的竖直向下的加速度,而不管它们是静止的还是被抛出的.2)、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在惯性应用一节中提到:“物体的惯性对我们也有不利的一面.行驶中的汽车或火车,由于惯性不能立刻停止,即使紧急刹,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止下来;而且汽车或火车的速度越快,刹车后运动的距离越长.”课本编者*⑥马淑美同志在她所写的《新编初中物理第一册的教学》一文中,又曾经强调指出:在讲授中要注意不要给学生造成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的错觉.又*⑦黄国维同志所写的《关于惯性的教学》一文中也谈到:“实际上由于这段话的引入已经给学生造成错觉.我们在教普是故意回避这个问题,不让学生对它引起注意,我们认为汽车或火车运动速度越快,刹车后运动距越长,实质上是一个物体克服阻力作功的问题,在初中阶段用惯性知识很难解释清楚的,所以这句话还是不写为好.”从教学角度看,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很难解释清楚,建议不写这个问题,这是对的.但“速度越快,惯性越大”.这是不是错觉?对这个问题有必要作一番较详细的讨论.(尽管给学主可以不讲)“汽车或火车的速度越快,刹车后向前运动的距离越长”.这是客观事实.根据惯性定义,(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其匀速度有快、有慢,同一物体,速度越快,要改变这个运动状态就较难;速度较慢的就容易.很明显,速度快慢可以反映物体惯性大小.“汽车或火车速度越快,刹车后运动距离越长.实质上是一个克服阻力做功的问题,”这是对的.但再追问一下,火车为什么能克服阻力做功?很明显,是火车具有动能,根据狭义相对论:质量与能量之间没有重要的区别,能具有质量而质量又代表着能量.一个运动的物体既有质量又有动能,它比静止的物体更能强烈地抵抗速度的改变(炮弹、子弹由静止发射,表现的最为突出)运动物体的动能好象增加了它的抵抗作用,假如两个质量是相同的物体,有较大动能的一个,对于外力的抵抗就较强.相对论从它的基本假设出发,并推论出:所有的能都会抵抗运动状态的改变;所有能的作用都和物质一样.*⑧爱因斯坦1905年所写的[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 一文中对惯性和能量的关系得出肯定的答案:“如果有一物体以幅射形式放出能量L,那么它的质量就要减少L/C2……物体的质量是它所含能量的量度.如果能量改变了ΔL,那么质量就相应地改变了ΔL/9·1020,此处能量用尔格来计量,质量用克来计量”.这个结论,可用公式来表达: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是由高速运动的电子离子(光速或亚光速)推导出来的.可能不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的水变成100℃的蒸汽,其热能相当于1克水的质量,而且爱因斯坦本人也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释.*⑨兹抄录如下,做为结束语:经典力学需要经过修改才能与狭意相对论的要求取得一致.但是此种修改大体上只对物质的速度V比光速小得不多的高速运动定律有影响.我们只在电子和离子的问题上才能遇到这种高速运动;对于其他运动则狭意相对论所得结果与经典力学定律相差极微,以致在实践中此种差异未能明确地表现出来.在我们开始讨论广义相对论以前,将暂不考虑物体运动.按照相对论,具有质量m的质点动能不能再由众所周知的公式来表达,而是应由另一公式来表达.当速度V接近光速C时,此式趋近于无穷大.因此,无论用于产生加速度的能量有多大,速度V必然总是小于C.若将动能的表示以级数形式展开,即得相当微小,所以在经典力学中一般不小予以计入而只考虑其中的第二项.第一项mC2并不包含速度V,若我们只讨论质点的能量如何依速度而变化的问题,这一项也就无需加以考虑”.①见《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美〕H、S、塞耶编.②见程守沫、江云泳合编的普通物理学第一册.③见《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美〕H、S、塞耶编.④见《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美〕H、S、塞耶编.⑤见《爱因斯坦相对论》M、玻恩著、彭安石译.⑥见人民教育出版社马淑美写的(新编初中物理(第一册)的教学)发表于物理教学82年第五期.⑦见物理画报1983年第5期初中物理教学辅导专栏.⑧《爱因斯坦文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出版.⑨见《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A、爱因斯坦著,杨润殷译。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惯性思维”的化解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惯性思维”的化解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唐广灯所谓惯性思维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或做某项工作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思维模式。
它是意识在大脑中的回顾,是认知的固有倾向,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方式和效果,有积极与不利影响之分。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突破惯性思维的负面影响,化不利为有利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
一、借助形象直观的手段化解惯性思维容易使学生在审题时就自动将相似度高的题目归为一类,在解决问题时,他们甚至连求什么问题都没有看清,就很快地写出了答案。
例如: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不少学生读完题目后,很快就列式:300-60×4,问他怎么想的,他也能理直气壮地说出理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长期的机械重复的训练,在学生的脑海中已经建构了这类题型的出题模板,从而也就随之衍生了解题模板。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在审题的时候,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画线段图,要求学生在图上标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求的问题是已经行的路程,而不是还剩的路程,题中300千米是多余条件。
二、利用变式对比练习化解教什么练什么,学生很容易类化,但到底是否深入理解,值得思考。
变式,就是通过变更事物非本质属性的表现形式,或者变换问题情境,让学生能更多地掌握事物本质属性。
例如:认识角,如果单纯出现标准图形,学生易受图形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形成角是“一边水平方向,另一边是向上的”错觉,从而影响对角表象的建立。
鉴此,引入角的概念后,教师适当出示变式的图形,从不同位置放置,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的本质特征,形成正确表象,进而进行正确判断。
对比练习是在设计练习时,通过形式、内容、方法等对比,引导学生抓联系,辨差异,巩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深入反思,从而发展学生思维,打破学生惯性判断,让惯性思维走向科学。
关于惯性的探讨
关于惯性的探讨作者:王方军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9年第04期【摘要】惯性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却真实存在着,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物体一旦存在了,这个物体就具有惯性,无论它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下,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惯性都跟随了这个物体,直到这个物体不存在了,惯性也就没有了依存的对象。
【关键词】惯性质量动能速度沪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运动和力》部分在最后结束时谈到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时,按照: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再由伽利略通过实验进行猜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最后由牛顿做出总结: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为止。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产生的过程。
人们把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提到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所以,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我们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保持原来行为、思维等也叫做惯性,其出处就是从我们物理中对惯性的含义衍生出来的。
惯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我想就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来谈谈对惯性的认识。
惯性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却真实存在着,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物体一旦存在了,这个物体就具有惯性,无论它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下,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惯性都跟随了这个物体,直到这个物体不存在了,惯性也就没有了依存的对象。
所以惯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
不同物体惯性的比较可以通过比较质量来做比较,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惯性较大,质量小的物体具有的惯性较小。
而在此时好多学生会对速度是否会对惯性产生影响存在疑问,因为他们提出:缓慢运动的子弹容易被停住,而高速飞行的子弹不容易被停住,所以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的惯性大。
在没有学到机械能的情况下的解释只能从反推的方面来做解释:若速度对惯性有影响,从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的惯性大,缓慢运动的子弹惯性小,那么静止的子弹呢?是否没有惯性?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就是相互矛盾的。
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04
车辆设计
车辆节能:利用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设计出更节能的车辆
车辆稳定性:利用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设计出更稳定的车辆
车辆碰撞安全:利用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提高车辆碰撞安全性
车辆操控性:利用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提高车辆操控性
船舶设计
船舶稳定性:利用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来设计船舶,保证船舶在航行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与其他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基础。
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2
车辆安全
防抱死系统(ABS):利用惯性,防止车轮抱死,提高刹车性能
安全带:利用惯性,减少乘客受到的冲击力
安全气囊: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吸收冲击能量,保护乘客
车身结构设计:考虑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提高车辆安全性能
动量轮:利用动量守恒原理,实现航天器姿态控制和能量管理
航天器再入大气层:利用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实现航天器安全返回地球
航天器轨道控制:利用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实现航天器轨道调整和姿态控制
机器人设计
机器人平衡控制和惯性测量
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在机器人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机器人关人设计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验证了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在高能粒子加速过程中的适用性
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粒子在加速过程中保持动量和惯性
原子核裂变实验
实验设备:粒子加速器、探测器、屏蔽装置等
实验结果:证明了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在原子核裂变过程中的适用性
实验目的:验证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在原子核裂变过程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利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讲解惯性和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趋势惯性法则
趋势惯性法则
1.趋势惯性法则的描述
趋势具有惯性,新的趋势一经确立必然在同一方向上做惯性运动,延续着原趋势的运动。
2.趋势惯性法则解析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惯性是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市场法则之一。
趋势一经形成必将在惯性的作用下,按照原来的节奏做延续运动,直至在外力的作用下改变原来的趋势方向和速度。
趋势惯性所表现出来的匀速状态其本质是趋势平衡的表现形式。
3.趋势惯性法则推演
①:趋势惯性是趋势的本质内容和市场有序性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顺势交易能够成立的基石。
②:趋势行情(上升或下降行情)一经启动必然延续着趋势行情,除非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势。
③:无趋势行情(水平震荡行情)一经启动必须延续着无趋势行情震荡,除非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势。
④:新的趋势行情确立进场,持仓顺势而为,直至反转信号确立退场。
趋势铁律:为什么趋势一旦出现,就会持续相...
趋势铁律:为什么趋势一旦出现,就会持续相...趋势铁律:为什么趋势一旦出现,就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2月份以来的股市行情非常强,尤其是创业板指数,更是连续十几个交易日持续上攻,让我们充分见识了趋势的惯性之强大。
今天老揭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指热量可以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到温度高的物体。
为什么跟大家说这个物理定律呢?因为我觉得这个定律和我们股市中的趋势很相似。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物体的热量传导是因为分子震动造成的,也就是热量高的分子会向热量低的分子那边震动,这里就呈现出一个规律,至少我们可以知道分子运动的方向是呈现出规律性的。
我们再往前推导一下,一旦热量传递完毕,分子的运动方向你还知道吗?不知道了,分子在能量传递过后,其运动就从有规律运动变为随机运动了。
说这个对我们做投资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市场的波动完全符合这个热力学第二定律当一个趋势形成之后,市场有很大的惯性向着某一个方向运动,但是这个方向不是一直可以持续下去的,当能量耗尽之后,市场会再次呈现出无序的波动。
可以得出这么几点结论:1、趋势行情是非常少见的,市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呈现出随机的波动2、趋势行情是有一定的延续性的3、趋势行情走的时间越久,越容易转变为震荡行情老揭想要告诉大家我的投资理念就是,在震荡行情里苦苦修行,在单边行情里大鱼大肉就是因为趋势一旦形成之后,确实会在一定时间能有规律的运动,如果能好好把握住这些趋势,就能让我们在行情中获取足够多甚至翻几倍的利润。
可惜的是趋势行情太少了,准确的说是少之又少,真正的趋势行情在一年的时间里也就1-2次,还不一定能把握住机会,真正能抓住的趋势交易真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假的。
观点由揭冲(执业编号:A0600620010001)编辑整理。
本文章、数据不提供具体的买入、卖出指导,历史战绩不预示产品过往产品未来的表现,投资者应自行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特征,自主作出投资决策,风险及投资损失需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趋势的本质是惯性
趋势一旦露出苗头,就会延续下去,即使是再次转向,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这就是惯性——趋势的本质!市场也是如此,如果说日K线的走势有些杂乱无章的话,那么代表平均价格变迁的多日均线就体现出了变化的过程。
60日均线明显比20日均线要变化缓慢,20日均线又要比5日均线变化缓慢。
这就是大小上的差别——时间大小的差别!
交易者常常会迷失于短期的杂乱无章的走势,很多人想从这种散步中寻找出规律,但他们失望了。
无论如何费尽心思,涨跌概率是一半对一半,这就是随机漫步,或者准确的说是混沌。
但在一个大范围内,走势具有极强的惯性,或者说连续性。
当中长期均线开始转向的时候,庞大的体系惯性将使它延续这种趋势。
即便是马上开始调头,也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这就是市场中的确定性,精明的交易者就是利用市场的惯性来赚钱的!交易别无它法,顺着市场惯性,止损,止盈!
讲到趋势,趋势的惯性,不得不讲到赌博。
赌博是彻底的随机漫步。
因为赌博的背后没有任何实质的东西支撑,几粒骰子,几张扑克牌就可以了。
而且今天的赌局和明天的赌局,日日翻新,当中丝毫没有连贯性。
企图从赌博中寻找出趋势来,是不可能的!
市场中的外在因素只有两个——价格和时间。
价格沿着时间轴变化,短期的价格是无序的微小的波动,而长期的价格则表现出了一切庞大体系共有的趋势变化以及惯性延续。
因此,长期的
上涨趋势出现时,每一次的下跌幅度都是短暂而有限的;长期的下跌趋势出现时,每一次的上涨幅度同样是短暂而有限的。
精明的交易者不会在多头市场中放空,同样不会在空头市场中做多。
逆势操作所需要冒的风险要比获利大很多,得不偿失!也许这一次的上涨是真正的多头市场的拐点,中长期趋势由此开始转跌向上,但为了确认这一次的真正转向可能需要尝试先前的数次失败。
因此在趋势没有得到确认之前,将转向点的利润留给自持技术高,胆子大,肯割肉的交易者去吧,我们会在后面等着。
这是趋势交易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