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规范讲义2019-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整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整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荷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合3.1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3.1.1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

3偶然荷载,例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注:自重是指材料自身重量产生的荷载(重力)。

3.1.2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1.3永久荷载标准值,对结构自重,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与材料单位体积的自重计算确定。

对于自重变异较大的材料和构件(如现场制作的保温材料、混凝土薄壁构件等),自重的标准值应根据对结构的不利状态,取上限值或下限值。

注:对常用材料和构件可参考本规范附录A采用。

3.1.4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各章中的规定采用。

3.1.5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标准组合设计时,对可变荷载应按组合规定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作为代表值。

可变荷载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3.1.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频遇值、准永久值作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准永久值作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

可变荷载频遇值应取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频遇值系数。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取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3.2荷载组合1.2.1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2.2.2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yoSWR(3.2.2)式中yo——结构重要性系数;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新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要修订10页word文档

新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要修订10页word文档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9主要修订内容简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9的修订从2009年开始,到2019年5月28日发布,同年10月1日实施,再到10月中旬正式上架,经历的时间是够长的。

结合这次新版规范的培训,查阅相关资料以及个人的理解进行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一、扩充荷载规范的涵盖范围和内容第1.0.4条,规范编制依据由《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19改为《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19,以便扩大设计范畴。

第1.0.4条,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

前者是指分布或集中作用中结构上的力,习惯称之为荷载,如恒载、活荷载、风雪荷载等,后者是指引起结构变形的原因,如温度、收缩和徐变等。

现行荷载规范只涵盖直接作用,这次增加了温度作用后,规范内容覆盖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荷载规范属于通用设计标准,名称为“建筑结构荷载和间接作用规范”。

但本着尊重习惯、方便使用的原则,新的荷载规范名称保持不变。

修订后的荷载规范共有10章、10个附录。

其中增加l了“永久荷载”、“温度作用”和“偶然荷载”3章,增加了“消防车荷载考虑覆土厚度的折减系数”、“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的等效风荷载”和“高层建筑顺风向和横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等3个附录。

二、荷载分类和组合1. 增加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要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主要体现在调整荷载设计值和耐久性两个方面。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19)规定的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如下表: 类别 设计使用年限(a )示 例15 临时性建筑结构 225 易替换的结构构件 350 普通房屋和构造物 4 100 标志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在强条第3.2.3条的荷载基本组合式中,增加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荷载基本组合公式改为:(1-1)(1-2)式中,、分别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第i 个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分别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效应值;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

荷载规范详解

荷载规范详解

2004-12-16 21:012004-12-16 22:242004-12-20 08:412005-3-23 18:502005-3-24 22:40linlutsydtc积分133帖子59#72005-4-3 09:58抗震设计中,是5.4.1 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S=γG×SGE+γEh×SEhk+γEv×SEvk+γw× Swk×ψw式中S――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γG――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γEh、γEv――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5.4.1 采用;γw――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4;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有吊车时,尚应包括悬吊物重力标准值的效应;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S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Swk――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ψw――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应采用0.2。

注:本规范一般略去表示水平方向的下标。

其实,你说的 1.4G+1.2P在抗震中就是对应于“ 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דγG――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不过,一般来说,对于结构抗震时,γG=1.2,而P(活载)前的分项系数一般为:0.5??还是多少,记不太清并不是公式没有用,而是在抗震中,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使用的荷载组合系数有调整,这个你可以仔细看看抗震规范的条文说明另外,抗震设计和正常荷载设计时候,计算结构并对比何为控制性的,取两者大值。

一般抗震等级高的,都是抗震验算得到的内力和配筋需要大,是控制性的以上是个人理解,请大家指正!2005-6-4 21:082005-9-8 17:442005-9-11 06:472005-9-13 12:082005-9-27 21:352005-9-30 22:462005-10-5 04:062006-1-23 11:122007-8-26 15:49问大家对荷载规范中“由可变(永久)荷载控制”怎么理解?怎样才能确定一个结构是由可变或永2003-3-13 14:252003-3-13 18:052003-3-15 16:472003-4-10 13:292003-4-15 09:132003-4-30 22:062003-5-4 15:49p py.l积分154帖子1162003-6-10 16:01新的荷载规范中恒载的分项系数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取?什么时候取1.35什么时候取1.2?1.2恒+1.4活1.35恒+0.7*1.4活抗浮验算时取0.9砌体抗浮取0.81.35G+0.7*1.4Q>1.2G+1.4QG/Q>2.8所以当恒载与活载的比值大于2.8时,取1.35G+0.7*1.4Q否则,取1.2G+1.4Q对一般结构来说,1.楼板可取1.2G+1.4Q2.屋面楼板可取1.35G+0.7*1.4Q3.梁柱(有墙)可取1.35G+0.7*1.4Q4.梁柱(无墙)可取1.2G+1.4Q5.基础可取1.35G+0.7*1.4Q ----------总结的很好!!呵呵2004-5-30 20:542004-6-5 19:082004-6-10 21:422004-6-12 17:442004-6-25 22:562004-12-1 15:482006-1-23 11:37荷载组合详解荷载组合详解荷载规范里的荷载组合中提到的荷载“基本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分别表示什么?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1)基本组合是属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它包括以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和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荷载效应设计值取两者的大者。

荷载ppt

荷载ppt

总重力 跨度

25 KN
/
m3
0.2m 0.5m L
L

2.5KN
/
m
自重力引起的线荷载标准值为2.5KN/m。
2019/12/15
15
例1-2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走道板板厚宽度为70mm, 板面水泥砂浆厚20mm,板底纸筋灰厚5mm,已知钢筋 混凝土自重为25KN/m³,水泥砂浆自重20KN/m³,纸 筋灰自重16KN/m³,计算板面均布面荷载标准值是 多少?
2019/12/15
13
2.1 荷载及其分类
2.1.3力学计算的荷载简化 集中荷载 •集中荷载是指荷载作用的范围相对于结构的尺度来讲很小,可以忽略为一 个点作用的荷载,集中荷载对于结构产生不连续的作用。集中荷载可以直接 进行力学计算。
分布荷载 • 分布荷载是指荷载作用的范围相对于结构的尺度是线或面作用的荷载,
分布荷载对于结构产生相对连续的作用。分布荷载不能直接进行力学计 算,需要以积分的办法求得分布荷载对于结构或构件的整体作用效果。
2019/12/15
14
例1-1 某钢筋混凝土大梁宽度为200mm,高为 500mm,已知钢筋混凝土自重25KN/m³,
计算沿跨度L方向自重引起的线荷载标准值是多少?
解:线荷载=(每米重力)=
作用就是使结构产生内力和变形(应力、应 变)的所有原因。
2019/12/15
3
第2章 荷载的基本概念
2.1.2 作用的分类
直接作用
以力的形式作用于 结构上的作用
间接作用
以变形形式作用于 结构上的作用
2019/12/15
力学简化
P
温度变形 力学简化
4

2019新规范风荷载共17页文档

2019新规范风荷载共17页文档

2019新规范风荷载计算及其在PKPM软件中的实现引言相对于上一版规范GB50009-2019(以下简称2019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9(以下简称2019规范)对风荷载的计算方法做了较大的修改。

其中不仅调整了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和体型系数等静力计算内容,而且对风振计算的内容与方法做了大量的改进和完善工作,这其中包括:修改了顺风向风振系数的计算表达式和计算参数,增加了大跨度屋盖结构风振计算的原则规定;增加了横风向和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计算的规定,增加了顺风向风荷载、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组合工况的规定;增加高层建筑结构顺风向及横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等内容。

在风荷载的计算中,除了少数工程通过风洞试验获得数据以外,大多数工程仍需要借助于软件的自动计算功能,这就需要由工程人员自行确定相关的参数,由于2019规范中风荷载计算涉及的参数较2019规范明显增多,且计算方法变得更加复杂,使得参数的选择和对计算结果的定性校核变得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各参数的选择和主要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

在本文中,依据2019规范提供的计算方法,结合PKPM的软件,讨论了不同的参数设置和结构的特征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规范中的重要条文,如适用范围等进行了重点探讨。

1顺风向风荷载2019规范关于顺风向风荷载的计算公式没有形式上的变化,仍然采用平均风压乘以风振系数的表达形式。

对于主要受力结构,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如下:w k=βzμsμz w0(1) 其中:w k—风荷载标准值(kN/m2);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w0—基本风压。

如果不考虑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则由平均风压引起的静荷载取决于体型系数μs、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及基本风压w0这三项因素,下面首先讨论顺风向作用下的静荷载计算:1.1基本风压w02019规范在2019规范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统计,部分城市在补充新的气象资料重新统计后,基本风压有所提高。

2019荷载分类、代表值定义及各规范荷载组合

2019荷载分类、代表值定义及各规范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基本组合
{
永久荷载+可变荷载的组合
偶然组合
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一个偶然荷载,以及偶然事件发生后受损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时,永久荷载+可变荷载的组合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标准组合
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频遇组合
对可变荷载采用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准永久组合
定义
标准值
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分布的特征值
组合值
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金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是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组合值=标准值×组合系数
{
频遇值
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概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
分项系数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基本组合
挡墙、地基或滑坡稳定;
基础抗浮稳定
分项系数
确定基础或桩基承台高度;
确定支挡结构截面;
|
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
挡土墙压力及滑坡推力
相应分项系数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标准组合
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或布桩;
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
桩基
3.1.7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
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
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
边坡
3.3.2
计算锚杆面积、锚杆杆体与砂浆的锚固长度、锚杆锚固体与岩土层的锚固长度;
计算支护结构抗裂;
准永久组合
计算支护结构变形、锚杆变形及地基沉降(不计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限值为支护结构、锚杆或地基变形的允许值)

2019新荷载规范风荷载调整理解word资料17页

2019新荷载规范风荷载调整理解word资料17页

2019新荷载规范风荷载计算及其在PKPM软件中的实现引言相对于上一版规范GB50009-2019(以下简称2019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9(以下简称2019规范)对风荷载的计算方法做了较大的修改。

其中不仅调整了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和体型系数等静力计算内容,而且对风振计算的内容与方法做了大量的改进和完善工作,这其中包括:修改了顺风向风振系数的计算表达式和计算参数,增加了大跨度屋盖结构风振计算的原则规定;增加了横风向和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计算的规定,增加了顺风向风荷载、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组合工况的规定;增加高层建筑结构顺风向及横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等内容。

在风荷载的计算中,除了少数工程通过风洞试验获得数据以外,大多数工程仍需要借助于软件的自动计算功能,这就需要由工程人员自行确定相关的参数,由于2019规范中风荷载计算涉及的参数较2019规范明显增多,且计算方法变得更加复杂,使得参数的选择和对计算结果的定性校核变得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各参数的选择和主要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

在本文中,依据2019规范提供的计算方法,结合PKPM的软件,讨论了不同的参数设置和结构的特征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规范中的重要条文,如适用范围等进行了重点探讨。

1顺风向风荷载2019规范关于顺风向风荷载的计算公式没有形式上的变化,仍然采用平均风压乘以风振系数的表达形式。

对于主要受力结构,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如下:w k=尾z 渭s渭zw0(1)其中:w k—风荷载标准值(kN/m2);—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w0—基本风压。

如果不考虑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则由平均风压引起的静荷载取决于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及基本风压w0这三项因素,下面首先讨论顺风向作用下的静荷载计算:1.1基本风压w02019规范在2019规范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统计,部分城市在补充新的气象资料重新统计后,基本风压有所提高。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ppt40页)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ppt40页)

12层钢筋混凝土住宅和商务大楼,自楼梯间相接 处分裂,东侧楼6层以下全部塌陷,并向东侧倒在 邻房4层楼公寓上。西侧楼5层以下全部倒塌,并 向西倾倒在另一栋大楼上,柱间距介于8米到10 米,且柱子数量偏少。
抗震措施:除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规范给出了一般高层建筑的风载体形系数。 二、 抗震设防目标及方法 三、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结构抗震验算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 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4)周围地形和环境复杂,邻近有高层建筑时,宜考虑互相干扰的群体效应,一般可将单个建筑物的体型系数乘以相互干扰增大系数, 缺乏该系数时宜通过风洞试验得出。 我国目前处于地震活跃期。 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乙类:按设防烈度进行抗震验算。 乙类:按设防烈度进行抗震验算。 建筑物本身的高度、形状以及表面状况有关。
周期的近似计算
3.2 风荷载
脉动影响系数
平均风压与波动风压
五. 总体风载与局部风载 1. 总风荷载为建筑物各个表面上承受风力的 合力,是沿建筑物高度变化的线荷载。通常 按x、y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分别计算总风荷 载。
bm m W kz zw 0 sB iico i s
2.局部风载:验算外围结构强度、阳台、雨蓬 的飘浮风载。一般取ms=-2.0。
zf(H i,H ,Ty) pH e i/H 振型系
脉动增大系数
建筑物本身的高度、形状以及表面状况有关。 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用抗震设防区划提供的地震动参数。 对建筑群,尤其是高层建筑群,当房屋相互间距较近时,由于漩涡的相互干扰,房屋某些部位的局部风压会显著增大。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 风荷载的大小主要和近地风的性质、风速、风向有关; 荷载规范将地面粗糙度分为A、B、C、D四 一段时间内发生较频繁,一段时间内较平静。 1)高度大于200m; 造成倾倒的原因是底层柱子数量少,间距太大。 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貌及周围环境有关; 总目标:通过抗震设防,减轻建筑的破坏,避免人员死亡, (3)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2019年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019年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1章总则1.0.1 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以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

1.0.3 本规范是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的原则制订的。

1.0.4 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

本规范仅对有关荷载作出规定。

1.0.5 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 年。

1.0.6 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或荷载,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其他国家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永久荷载permanent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

2.1.2可变荷载variable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

2.1.3偶然荷载accidental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

2.1.4荷载代表值representativevaluesofaload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2.1.5设计基准期designreferenceperiod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6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nominalvalue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

2.1.7组合值combinationvalue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

2.1.8频遇值frequent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屋面板设计时对保温层或找坡 层荷载取值偏小
对保温层或找坡层荷载取值偏小情况,经常发生 在设计人员疏忽大意或校审人员校审不严时,因 而应加强设计管理工作,增强设计人员和校审人 员的工作责任心,防止此类问题发生。
九、高层建筑、裙房以外的首层地下室现浇钢筋混凝 土楼板为双向板,其上置放有局部活荷载(非中心位置 处),在设计时其活荷载未按等效均布活荷载确定方法
六、在楼板设计时漏算固定隔墙自 重产生的荷载效应
《荷载规范》GB 50009-2019第4.1.1条表4.1.l的 注5规定,对固定隔墙的自重应按恒荷载考虑。因 此在楼板设计时必须考虑固定隔墙自重产生的荷 载效应,否则该设计属不正确。
七、设计框架结构的楼板时,未考 虑可灵活自由布置的非固定隔墙荷 载
五、设计使用年限与设计基准期
设计基准期是为确定可变作用(可变荷载)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选用的时间 参数,它不一定等同于设计使用年限。《荷载规范》GB 50009-2019提供的荷载统计 参数,除风、雪荷载有设计基准期为10、50、100年的设计值外,其余都是按设计基 准期为50年确定的,如设计需采用其他设计基准期,则必须另行确定在该基准期内最 大荷载的概率分布及相应的统计参数。设计文件中,不需要给出设计基准期。 设计使用年限、又称为服务期,服役期。它是设计时选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给定的 时间内,房屋建筑结构只需进行正常的维护而不需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 成预定的功能。设计使用年限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 程和主体结构工程规定的最低保修期限“合理使用年限”的具体化。 《可靠度标准》GB 50068规定:对于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结构(含基础)的设计使用年 限为50年;对于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为100年;对于临时性结构为5年; 对于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为25年。设计寿命不是规范语言,从一般意义上讲,房屋建 筑的结构寿命是指从建造到投入使用,直到结构毁坏或丧失使用功能的全部时间。当 房屋建筑结构使用到设计使用年限后,经过鉴定或维修后仍可经过使用。 注意:对于普通房屋,设计时遵循设计基准期为50年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即荷载、 地震作用参数,耐久性要求等均按50年确定,因此它的设计使用年限均为50年。在某 些工程设计文件中,设计遵循的是现行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的工程建设标准,但在设 计文件上又注明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或70年,这样的设计文件属于错误设计文件。 因为,设计使用年限为70年或100年的建筑结构在设计中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并采取 有效措施。
框架结构的优点是便于根据房间的不同用途进行分隔,设 置灵活自由非固定的隔墙,因而在设计楼板时,应考虑房 屋在使用过程中设置这类隔墙的可能性。为此应按《荷载 规范》GB 50009-2019第4.1.1条表4.1.1的注5规定,对这 类隔墙应取每延米墙重(kN/m)的1/3作为楼面活荷载标准 值的附加值(kN/m2)计入楼面设计荷载内,并将此附加值 在结构设计说明书中注明,以便今后使用。 未考虑这类隔墙荷载将降低该房屋适应变更房间分隔的能 力。
一、GB50009-2019版应注意的问题
1.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有频遇组合和标准组合两种,同 时增加了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 2.在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中,增加了由永久荷载控制 的组合。 3.吊车工作制改为吊车工作级别A1~A8,A1~A3为轻级工作 制、A4~A5位中级工作制、A6~A7为重级工作制、A8为超 重级工作制。 4.地面粗糙度增加了一类,即针对城市密集高层提出的D类 。 5.对柔性结构增加了横向风振的验算要求。见7.6节。 6.对维护结构构件的风荷载给出专门的规定。见7.3.3条。
二、日常设计中应用到的荷载方面的规范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9有2019年修 订版。 2.《化工、石化建(构)筑物荷载设计规定》 HG/T20674-2019。 3.《石油化工企业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SH 3076-96。
三、荷载及荷载组合应注意的问题
1.荷载设计值。应为荷载代表值与分项系数的乘积,并非标准值与分项系数的 乘积。标准值只是代表值的一种,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也是代表值。 2.偶然组合中只能有一种偶然作用。 3.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是在标准值>4.0kN/m2时取1.3,是均布荷载,非线荷载 。 4.屋面活荷载要考虑翻檐的积水,包括排水不畅或雨水过大。见4.3.1表注3. 5.屋面积雪的分布系数要高度关注。尤其是高低跨,有2.0的系数,见表6.2.18项。 6.对于活荷载的数值要以上游主导专业提出的数据为依据, HG/T20674-2019及 荷载规范只是最小值。见HG/T20674-2019第1.0.4条。 7.设备及管线内的操作介质为恒荷载,设备振动也是恒荷载,见HG/T206742019第2.0.1条。 8.设备充水的水重为活荷载,一是在检修或开车阶段,二是仅考虑一台容器。 见HG/T20674-2019第2.0.2条. 9.石化装置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较大。 10.严格区分不同的阶段。施工阶段、安装、充水、正常操作阶段、检维修阶段 。
进行计算顶板的设计荷虑消防车荷载; (2)未考虑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堆放等引起的施工荷载。 改进措施:汽车通道下方的首层地下室顶板应考虑消防车荷载,否则 可能会造成不安全。顶板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顶板由于 消防车产生的荷载。当消防车直接行驶于顶板上时,可直接按《荷载 规范》GB 50009-2019表4.1.1第8项的规定取值;当顶板上填有覆土 或其他充填物时,应按消防车轮压处于最不利位置并考虑其在土中或 充填物内的扩散分布,进行分析计算后确定消防车荷载。 地下室顶板设计时应考虑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堆放等原因引起的施 工荷载,此施工荷载应在结构设计说明中注明,以便施工单位控制此 荷载,避免发生超载。
四、我们经常遇到的荷载组合控制 1.结构构件的强度(配筋、冲切、受剪、局部承压)-荷 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 2. 上部结构的变形(侧移、裂缝、挠度)-荷载效应的标 准组合;(个别如梁是长期效应组合考虑短期效应组合) 3. 沉降计算-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4. 基础的配筋计算-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 5. 基础的裂缝验算-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6. 基础面积或桩数计算-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7. 桩基的位移-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基础沉降、桩基的 沉降-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