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趣味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学的趣味(优质课件)
2021/5/27
14
写作技巧分析
论证方法 结构特点
结构疏密比相喻论间证 舒卷自如
举例论证
语言特点
语言行止自如 繁简适度
2021/5/27
15
小结
针对读书的三种毛病,作者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还认为培养文学趣味要 “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 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读者 也须时常创造它的趣味”,“生 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 这些关于文学鉴赏的真知灼见, 对我们学会辨析、品味、提高欣 赏水品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文艺论文
2021/5/27
6
研读课文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培养文学趣味要有知)
2021/5/27
7
研读课文
• 思考: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
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
不知
无趣味
知得不正确
趣味低劣
知得不周全
趣味窄狭
精神上的残废 精神上的中毒 精神上的短视
2021/5/27
8
研读课文
结构形式 总……分……总
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 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 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著有《悲剧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 史》,译有[德]黑格尔《美 学》等 。
2021/5/27
3
• 朱光潜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 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 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 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 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 的 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 学》、《谈美》、《诗论》等专著, 具有开拓意义。
文学的趣味(优质课件)
• 阐明“扩大眼界,加深知 解”方能获得可靠的文学 鉴别力。
精选课件
13
作者观点
• 作者认为要解决缺乏文学趣味 的方法是: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广泛阅读,不囿于一家
“开疆辟土”, 不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
精选课件
14
写作技巧分析
论证方法 结构特点
结构疏密比相喻论间证 舒卷自如
举例论证
语言特点
语言行止自如 繁简适度
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 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 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著有《悲剧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 史》,译有[德]黑格尔《美 学》等 。
精选课件
3
• 朱光潜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 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 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 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 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 的 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 学》、《谈美》、《诗论》等专著, 具有开拓意义。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精选课件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朱光潜;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 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 路,把握课文深入浅出、疏密 有致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文 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品
•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高雅、广 泛的文学趣味
精选课件
2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美学 家。安徽桐城人。
精选课件
4
重点字词
• 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 兽的园林。拘泥。
文学的趣味实用 ppt课件
明确:引用孔子的话,是说文学欣赏象登山一样需要扩大眼界。孔子 认为“登泰山而小天下”,他所说的“天下”其实也还是不够的,还有 更多的世界名山可以登,也就是说眼界要不断地扩大。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以山设喻: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文学的趣味实用
第6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明确:要获得新的趣味,须战胜一种顽强的抵抗力。
坐进观天
精神上的短视
读第三部分,思考:
如何才能诊治阅读 欣赏中存在的三类
毛病?
文学的趣味实用
▪ 作者认为要解决缺乏文学趣味的方法是: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广泛阅读,不囿于一家。
“开疆辟土”, 不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在第5段,思考:
引用了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孔子的话又有什么不足?
文学的趣味实用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年),笔名孟实、 盟石,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安徽桐城人。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 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 西方美学的人。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 《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 等几部美学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 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文章末尾说“这道理……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 史”,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此处,文章由小及大,由个人的文学趣味的培养, 上升到整个民族文学的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学要发展,同 样必须克服惰性,创造新的趣味。这样写,使文章在结尾 处得到升华,深化了文章的论点。
▪ 明确:引用论证 ▪ 孔子的话:一层深似一层,重在“乐。 ▪ 作者的话:第一难关是知,重在“知。 ▪ 提出观点: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知上
文学的趣味实用
第6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明确:要获得新的趣味,须战胜一种顽强的抵抗力。
坐进观天
精神上的短视
读第三部分,思考:
如何才能诊治阅读 欣赏中存在的三类
毛病?
文学的趣味实用
▪ 作者认为要解决缺乏文学趣味的方法是: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广泛阅读,不囿于一家。
“开疆辟土”, 不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在第5段,思考:
引用了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孔子的话又有什么不足?
文学的趣味实用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年),笔名孟实、 盟石,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安徽桐城人。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 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 西方美学的人。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 《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 等几部美学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 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文章末尾说“这道理……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 史”,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此处,文章由小及大,由个人的文学趣味的培养, 上升到整个民族文学的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学要发展,同 样必须克服惰性,创造新的趣味。这样写,使文章在结尾 处得到升华,深化了文章的论点。
▪ 明确:引用论证 ▪ 孔子的话:一层深似一层,重在“乐。 ▪ 作者的话:第一难关是知,重在“知。 ▪ 提出观点: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知上
《文学的趣味》课件
文学作品的分析
语言分析
人物分析
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如修辞手 法、句式结构等,能够让学生深入理 解文学语言的运用。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 性格特点、心理变化等,能够让学生 更好地理解人物塑造的方法和技巧。
主题分析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如人性、 社会问题等,能够让学生领悟作品所 传达的深刻内涵。
文学与生活的互动关系
01
相互影响
文学和生活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人们对生
活的认知和态度,同时生活也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和灵感。
02
共同发展
文学和生活共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学作品的
主题、风格和形式也会随之演变。
03
相互补充
文学和生活在某些方面可以相互补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更
生活对文学的启示
个人经历和感受
个人经历和感受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生活中的点滴故事和情 感可以为作家提供创作灵感。
社会现象和问题
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也是文学创作的主题之一,作家通过观察 和思考,将这些现象和问题转化为文学作品。
文化背景和传统
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中,对于作家的创作具有深远的 影响,作品往往反映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思潮。
文学作品的评价
审美评价
从审美的角度评价文学作品的优 劣,如情节安排、语言美感等, 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
能力。
社会评价
从社会价值的角度评价文学作品 的影响力,如对社会的思考、对 历史的认识等,能够让学生认识
到文学的社会责任和价值。
个人评价
从个人感受的角度评价文学作品 的好坏,如情感表达、阅读体验 等,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文学的趣味(优质)PPT精品文档
重点阅读1—5节(2005年高考题)
1、引用孔子话的作用是什么? (引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2、作者对知、好、乐三者关 系的看法与孔子有何不同?
(孔子认为乐是最高境界,作 者认为知是好、乐的基础)
3、作者以估计山的大小为喻,目的是 什么?
• 阐明“扩大眼界,加深知 解”方能获得可靠的文学 鉴别力。
作者观点
著有《悲剧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 史》,译有[德]黑格尔《美 学》等 。
• 朱光潜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 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 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 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 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 的 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 学》、《谈美》、《诗论》等专著, 具有开拓意义。
作业:(带注释,每个词两遍)
• 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 的园林。拘泥。
•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 的东西有限。
• 玩索:体味探求。 • 纷歧qí:错杂、纷乱。 • 绮靡qǐ mǐ :华丽、浮艳(多指
诗文)。 • 笃嗜dǔshì :特别爱好。
18
(培养文学趣味要有知)
研读课文
• 思考: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
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
不知
无趣味
知得不正确
趣味低劣
知得不周全
趣味窄狭
精神上的残废 精神上的中毒 精神上的短视
研读课文
结构形式 总……分……总
本文阐释的重点?
(如何使文学趣味高雅、广泛)
写作特色
以喻明理
• 以比喻说明事理,往往更形象、更直 观、更可使读者感受艺术联想的趣味。
《文学的趣味》ppt课件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朱光潜;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3.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4.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朱光潜(1897-1986年),笔 名孟实、盟石,美学家、文艺 理论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
③“疗饥过瘾”、“中毒”:
比喻“知得不正确”之人,低劣庸俗的欣习惯;
④“坐井观天”:
比喻“知得不周全”之人,趣味狭窄又不能自拔。 比喻论证 的作用:
以比喻说明事理,往往更形象、更直观、更可使读 者感受艺术联想的趣味。
读第三部分,思考:
如何才能诊治阅读 欣赏中存在的三类
毛病?
作者观点
作者认为要解决缺乏文学趣味的方法是: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广泛阅读,不囿于一家。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抓住第②到第④自然段关 键词概括。 6.第⑥自然段说“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为什么不 能欣赏呢? 答案:因为这些旧文学家都有几分惰性,常先入为主,不能战胜一 种很顽强的抵抗力, 所以不能欣赏。(意思对即可) 解析:阅读第⑥自然段,抓住关键语句概括。
本段除了运用例证法,还用什么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引用了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话。说明不 仅作者要培养新的趣味,读者也要。
文章末尾说“这道理……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 史”,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此处,文章由小及大,由个人的文学趣味的培养, 上升到整个民族文学的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学要发展,同 样必须克服惰性,创造新的趣味。这样写,使文章在结尾 处得到升华,深化了文章的论点。
——培根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朱光潜;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3.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4.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朱光潜(1897-1986年),笔 名孟实、盟石,美学家、文艺 理论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
③“疗饥过瘾”、“中毒”:
比喻“知得不正确”之人,低劣庸俗的欣习惯;
④“坐井观天”:
比喻“知得不周全”之人,趣味狭窄又不能自拔。 比喻论证 的作用:
以比喻说明事理,往往更形象、更直观、更可使读 者感受艺术联想的趣味。
读第三部分,思考:
如何才能诊治阅读 欣赏中存在的三类
毛病?
作者观点
作者认为要解决缺乏文学趣味的方法是: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广泛阅读,不囿于一家。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抓住第②到第④自然段关 键词概括。 6.第⑥自然段说“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为什么不 能欣赏呢? 答案:因为这些旧文学家都有几分惰性,常先入为主,不能战胜一 种很顽强的抵抗力, 所以不能欣赏。(意思对即可) 解析:阅读第⑥自然段,抓住关键语句概括。
本段除了运用例证法,还用什么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引用了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话。说明不 仅作者要培养新的趣味,读者也要。
文章末尾说“这道理……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 史”,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此处,文章由小及大,由个人的文学趣味的培养, 上升到整个民族文学的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学要发展,同 样必须克服惰性,创造新的趣味。这样写,使文章在结尾 处得到升华,深化了文章的论点。
文学的趣味优质 PPT课件
(培养文学趣味要有知)
7
研读课文
• 思考: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
的主要毛病是什么?
不知
无趣味
知得不正确
趣味低劣
知得不周全
趣味窄狭
精神上的残废 精神上的中毒 精神上的短视
8
研读课文 结构形式 总……分……总
9
2019/9/13
10
本文阐释的重点?
(如何使文学趣味高雅、广泛)
11
以喻明理
写作特色
著有《悲剧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 史》,译有[德]黑格尔《美 学》等 。
3
• 朱光潜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 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 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 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 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 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 学》、《谈美》、《诗论》等专著, 具有开拓意义。
• 以比喻说明事理,往往更形象、更直 观、更可使读者感受艺术联想的趣味。
• 1、“蠢牛听琴”:比喻“根本不知” 之人,根本不可感受到艺术之美妙的 趣味;
• 2、“残废”:比喻“根本不知”的 人,艺术感受能力的残缺;
• 3、“疗饥过瘾”、“中毒”:比喻 “知得不正确”之人,低劣庸俗的欣 赏习惯;
• 4、“坐井观天、诬天渺小”:比喻 “知得不周全”之人,趣味狭窄又不 能自拔。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1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朱光潜;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 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 路,把握课文深入浅出、疏密 有致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文 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品
7
研读课文
• 思考: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
的主要毛病是什么?
不知
无趣味
知得不正确
趣味低劣
知得不周全
趣味窄狭
精神上的残废 精神上的中毒 精神上的短视
8
研读课文 结构形式 总……分……总
9
2019/9/13
10
本文阐释的重点?
(如何使文学趣味高雅、广泛)
11
以喻明理
写作特色
著有《悲剧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 史》,译有[德]黑格尔《美 学》等 。
3
• 朱光潜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 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 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 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 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 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 学》、《谈美》、《诗论》等专著, 具有开拓意义。
• 以比喻说明事理,往往更形象、更直 观、更可使读者感受艺术联想的趣味。
• 1、“蠢牛听琴”:比喻“根本不知” 之人,根本不可感受到艺术之美妙的 趣味;
• 2、“残废”:比喻“根本不知”的 人,艺术感受能力的残缺;
• 3、“疗饥过瘾”、“中毒”:比喻 “知得不正确”之人,低劣庸俗的欣 赏习惯;
• 4、“坐井观天、诬天渺小”:比喻 “知得不周全”之人,趣味狭窄又不 能自拔。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1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朱光潜;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 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 路,把握课文深入浅出、疏密 有致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文 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品
文学的趣味(优质课件)
2021/6/20
14
写作技巧分析
论证方法 结构特点
结构疏密比相喻论间证 舒卷自如
举例论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语言特点
语言行止自如 繁简适度
2021/6/20
15
小结
针对读书的三种毛病,作者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还认为培养文学趣味要 “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 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读者 也须时常创造它的趣味”,“生 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 这些关于文学鉴赏的真知灼见, 对我们学会辨析、品味、提高欣 赏水品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孔子认为乐是最高境界,作 者认为知是好、乐的基础)
2021/6/20
12
3、作者以估计山的大小为喻,目的是 什么?
• 阐明“扩大眼界,加深知 解”方能获得可靠的文学 鉴别力。
2021/6/20
13
作者观点
• 作者认为要解决缺乏文学趣味 的方法是: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广泛阅读,不囿于一家
“开疆辟土”, 不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
文艺论文
2021/6/20
6
研读课文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培养文学趣味要有知)
2021/6/20
7
研读课文
• 思考: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
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
不知
无趣味
知得不正确
趣味低劣
知得不周全
趣味窄狭
精神上的残废 精神上的中毒 精神上的短视
2021/6/20
8
研读课文
结构形式 总……分……总
2021/6/20
16
作业:(带注释,每个词两遍)
• 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 的园林。拘泥。
文学的趣味(优质课件)
• 4、“坐井观天、诬天渺小”:比喻 “知得不周全”之人,趣味狭窄又不 能自拔。
大家好
11
重点阅读1—5节(2005年高考题)
1、引用孔子话的作用是什么? (引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2、作者对知、好、乐三者关 系的看法与孔子有何不同?
(孔子认为乐是最高境界,作 者认为知是好、乐的基础)
大家好
12
3、作者以估计山的大小为喻,目的是 什么?
大家好
4
重点字词
大家好
5
文艺论文
大家好
6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培养文学趣味要有知)
大家好
7
研读课文
• 思考: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
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
不知无Βιβλιοθήκη 味知得不正确趣味低劣
知得不周全
趣味窄狭
精神上的残废 精神上的中毒 精神上的短视
大家好
8
结构形式 总……分……总
大家好
9
(如何使文学趣味高雅、广泛)
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 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 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著有《悲剧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 史》,译有[德]黑格尔《美 学》等 。
大家好
3
• 朱光潜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 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 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 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 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 的 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 学》、《谈美》、《诗论》等专著, 具有开拓意义。
大家好
10
写作特色
文学趣味.最全优质PPT
▪朱光潜(1897-1986年),笔名孟实、 盟石,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安徽桐城人。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 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 西方美学的人。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 《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 等几部美学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 述西方美学 的著作。
梳理结构:
(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欣赏作品凭的是趣味; 很多人缺乏趣味,是因为缺乏“知”。
(第2-第4自然段)指出问题:缺乏“知”的三种 表现(根本不知、知得不正确、知得不周全)。
(第5-6自然段)解决问题:怎么来培养欣赏的趣 味(要扩大眼界;要战胜顽强的抵抗力)。
▪ 作者的话:第一难关是知,重在“知。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明确:此处,文章由小及大,由个人的文学趣味的培养,上升到整个民族文学的发展。
▪ 提出观点: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知上 文章末尾说“这道理……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dǔshì :特别爱好。
有欠缺。 如何才能诊治阅读欣赏中存在的三类毛病?
读第二部分,思考: 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
不知
无趣味
蠢牛弹琴
精神上的残废
知得不正确
趣味低劣
疗饥过瘾
精神上的中毒
知得不周全
趣味窄狭
坐进观天
精神上的短视
读第三部分,思考:
如何才能诊治阅读 欣赏中存在的三类
毛病?
作者观点
▪ 作者认为要解决缺乏文学趣味的方法是: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广泛阅读,不囿于一家。
“开疆辟土”,不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在第6段, 思考: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 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 西方美学的人。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 《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 等几部美学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 述西方美学 的著作。
梳理结构:
(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欣赏作品凭的是趣味; 很多人缺乏趣味,是因为缺乏“知”。
(第2-第4自然段)指出问题:缺乏“知”的三种 表现(根本不知、知得不正确、知得不周全)。
(第5-6自然段)解决问题:怎么来培养欣赏的趣 味(要扩大眼界;要战胜顽强的抵抗力)。
▪ 作者的话:第一难关是知,重在“知。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明确:此处,文章由小及大,由个人的文学趣味的培养,上升到整个民族文学的发展。
▪ 提出观点: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知上 文章末尾说“这道理……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dǔshì :特别爱好。
有欠缺。 如何才能诊治阅读欣赏中存在的三类毛病?
读第二部分,思考: 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
不知
无趣味
蠢牛弹琴
精神上的残废
知得不正确
趣味低劣
疗饥过瘾
精神上的中毒
知得不周全
趣味窄狭
坐进观天
精神上的短视
读第三部分,思考:
如何才能诊治阅读 欣赏中存在的三类
毛病?
作者观点
▪ 作者认为要解决缺乏文学趣味的方法是: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广泛阅读,不囿于一家。
“开疆辟土”,不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在第6段, 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 完美的。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 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比好 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 —便呆板单调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 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 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 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 慰?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 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 可能性才大。”——朱光潜《无言之美》
1
2
3
4
5
6
朱光潜
7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朱光潜;掌握文中重点 字词
• 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课文 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 文中的观点去欣赏文学作品
•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 教学重点:理解形成各种文学趣味的因素 •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
12
2020/1/2
13
重点字词
• 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 林。拘泥。
•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 西有限。
• 玩索:体味探求。 • 纷歧qí:错杂、纷乱。 • 绮靡qǐ mǐ :华丽、浮艳(多指诗文)。 • 笃嗜dǔshì :特别爱好。
14
思考
1、课文标题的关键词是什么?请解 释这个词。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3、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4、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 要主要毛病是什么? 5、如何解决文学趣味上存在的问题?
19
名人名言
两个人如果读过同一本书,他们之间就有了一条 纽带。——爱默生
一个人只应该读自己想读的书,如果把 读书当 着一个任务那就收效甚微。——塞缪尔 约翰逊
浓厚的智力、兴趣、气氛促使他们去阅读,而阅 读是使他们学习得好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苏 洛姆林斯基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 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臧克家
15
解答
1、课文标题的关键词是什么?请解 释这个词。 明确:趣味。
趣味原义为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 兴趣的特性。文章中指培养高雅、广 泛的文学欣赏趣味。
16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文艺论文。论文常用来指 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 文章。 3、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趣味是欣赏的基础。
17
4、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 主要毛病是什么? 明确:毛病主要有三:
根本不知
无趣味
精神上的残废
知得不正确 趣味低劣 精神上的中毒
知得不周全 趣味窄狭 精神上的短视
18
5、如何解决文学趣味上存在的问题? 明确: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 知解。作者认为应广泛阅读,不囿于 一家;“开辟疆土”,不囿在一个狭 窄的圈子里。
20
文章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提出文学欣赏的依据 是趣味。 第二部分(2—4):分析一些人在文 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5—6):论述解决欠缺文 学趣味“毛病”的方法。
21
写作技巧分析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结构特点
疏密相间 舒展自如
结构特点
行止自如 繁简适度
22
拓展阅读并完成作业
1、阅读刘墉的《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
2、完成下列习题:
1)从文章的第1段可以看出,引起刘墉为女儿 焦虑原因是什么? 2)文章第2段中作者化用了两句孔子关于 “学”“习”“思”的话,请你任意写出与此相 关的两句原文中的一句。 3)第3段中作者用“种番茄”来形象地说明了 一个什么道理?
23
小结
• 针对读书的三种毛病,作者提出了行 之有效的方法。
此外,朱光潜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 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 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10
治学精神:“三此主义”
我把我的信条叫做“三此主义”,就是此 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由此身担 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在此时做, 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 能够做的事,就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 的另一地去做。 ——朱光潜
文学趣味 8
朱光潜(1897-1986年),现 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 家,安徽桐城人。
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 系。毕业后到吴淞中国公学校 教英文,兼任校刊《旬刊》主 编。1925年夏公费到英国爱丁 堡大学留学,修英国文学及艺 术史,兼修哲学、心理学。 1929年毕业后转入伦敦大学文 学院。次年进入法国斯特拉斯 堡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9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 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悲剧 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几部 美学著作。
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文学和比较美学的 拓荒者之一。朱光潜的《我与文学及其他》 《诗论》等著作都是在对比中西美学思想的基 础上探讨中国的特点的。
• 作者还认为培养文学趣味要“开疆辟 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 有;”“读者也须时常创造它的趣味”, “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这些 关于文学鉴赏的真知灼见,对我们学会辨 析、品味、提高欣赏水品是很有启迪意义 的。
24
25
2020/1/2
26
1
2
3
4
5
6
朱光潜
7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朱光潜;掌握文中重点 字词
• 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课文 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 文中的观点去欣赏文学作品
•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 教学重点:理解形成各种文学趣味的因素 •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
12
2020/1/2
13
重点字词
• 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 林。拘泥。
•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 西有限。
• 玩索:体味探求。 • 纷歧qí:错杂、纷乱。 • 绮靡qǐ mǐ :华丽、浮艳(多指诗文)。 • 笃嗜dǔshì :特别爱好。
14
思考
1、课文标题的关键词是什么?请解 释这个词。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3、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4、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 要主要毛病是什么? 5、如何解决文学趣味上存在的问题?
19
名人名言
两个人如果读过同一本书,他们之间就有了一条 纽带。——爱默生
一个人只应该读自己想读的书,如果把 读书当 着一个任务那就收效甚微。——塞缪尔 约翰逊
浓厚的智力、兴趣、气氛促使他们去阅读,而阅 读是使他们学习得好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苏 洛姆林斯基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 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臧克家
15
解答
1、课文标题的关键词是什么?请解 释这个词。 明确:趣味。
趣味原义为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 兴趣的特性。文章中指培养高雅、广 泛的文学欣赏趣味。
16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文艺论文。论文常用来指 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 文章。 3、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趣味是欣赏的基础。
17
4、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 主要毛病是什么? 明确:毛病主要有三:
根本不知
无趣味
精神上的残废
知得不正确 趣味低劣 精神上的中毒
知得不周全 趣味窄狭 精神上的短视
18
5、如何解决文学趣味上存在的问题? 明确: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 知解。作者认为应广泛阅读,不囿于 一家;“开辟疆土”,不囿在一个狭 窄的圈子里。
20
文章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提出文学欣赏的依据 是趣味。 第二部分(2—4):分析一些人在文 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5—6):论述解决欠缺文 学趣味“毛病”的方法。
21
写作技巧分析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结构特点
疏密相间 舒展自如
结构特点
行止自如 繁简适度
22
拓展阅读并完成作业
1、阅读刘墉的《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
2、完成下列习题:
1)从文章的第1段可以看出,引起刘墉为女儿 焦虑原因是什么? 2)文章第2段中作者化用了两句孔子关于 “学”“习”“思”的话,请你任意写出与此相 关的两句原文中的一句。 3)第3段中作者用“种番茄”来形象地说明了 一个什么道理?
23
小结
• 针对读书的三种毛病,作者提出了行 之有效的方法。
此外,朱光潜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 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 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10
治学精神:“三此主义”
我把我的信条叫做“三此主义”,就是此 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由此身担 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在此时做, 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 能够做的事,就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 的另一地去做。 ——朱光潜
文学趣味 8
朱光潜(1897-1986年),现 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 家,安徽桐城人。
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 系。毕业后到吴淞中国公学校 教英文,兼任校刊《旬刊》主 编。1925年夏公费到英国爱丁 堡大学留学,修英国文学及艺 术史,兼修哲学、心理学。 1929年毕业后转入伦敦大学文 学院。次年进入法国斯特拉斯 堡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9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 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悲剧 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几部 美学著作。
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文学和比较美学的 拓荒者之一。朱光潜的《我与文学及其他》 《诗论》等著作都是在对比中西美学思想的基 础上探讨中国的特点的。
• 作者还认为培养文学趣味要“开疆辟 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 有;”“读者也须时常创造它的趣味”, “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这些 关于文学鉴赏的真知灼见,对我们学会辨 析、品味、提高欣赏水品是很有启迪意义 的。
24
25
2020/1/2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