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
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名词解释历史的三种含义:1、是指人类过去的经历。
2、是指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
3、是指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
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历史过程中出现的个人,人群,事件和过程)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历史学的方法论:是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
历史学的认识论: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
人本主义:强调世界是以人为中心,而且认为人的意识,情感,和意志等等精神因素具有首要意义。
是史学本论的第一个特点,强调一切历史活动和整个历史过程都是人的精神,目的和意志的展现。
科学主义:在当代西方主要表现为结构功能主义,强调通过经验观察到的“经验世界”及其“经验规律”才具有首要的意义。
认为人类社会中总是存在一些结构,它们具有特定的功能,在长时期里、甚至在整个人类历史过程中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命运,决定着历史的进程。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揭示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因果必性规律,并能够在实践中检验那些规律的正确性的知识体系。
后现代主义的本体论:后现代主义的本体论可称为文本本体论,它把一切认识对象,包括物质和精神的认识对象,都归结为文本,认为一切文本本身都没有确定不变的内涵,由此决定它在认识上持一种具有极端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特征的认识论,强调人对文本含义的解读也总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任何解读都只是具有见仁见智的相对价值。
因此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的或任何他人的解读或认识宣称为唯一真理。
科学规律: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链条”的“不变秩序”的全称判断,这属于“因果必然性”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规律”。
人们大都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做出单纯的经验归纳,概括出经验规律,然后才进一步探寻到决定那些“不变秩序”存在的“因果必然性链条”,上升到因果必然性的认识,从而形成科学规律。
总之,科学规律就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关系在“普遍---特殊---个别”的不同层次上覆盖和被覆盖的因果必然性规律。
史学概论 名词解释
1历史学概论:以历史本身产生、发展为对象,旨在探讨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为以后历史学的发展和写作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2历史学本体论:(历史本体论、历史理论)即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与性质的观点和理论,其核心既社会历史观。
3史学方法论:指研究者选择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特别是选择导向性方法的原则。
11客观主义史学:19世纪主要史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兰克,主张历史学应该着重对过去客观历史进程的研究,注重对资料的搜集和批判。
12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合力:
最后动力:(即原动力)恩格斯将其定义为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历史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在生产领域则指生产力与支换关系的发展。
7启蒙史学:指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史学流派,发展学派,代表人物有伏尔泰、赫尔德、爱德华?维科,主张历史发展的理性主义,主张对世界史、社会文化史的研究。
8人文史学:指文艺复兴时期历史学发展学派,代表人物有马基雅维利、瓦拉主张人性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主张历史学研究要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控制,并注重历史研究中考证方法的运用,是西方资本主义史学的开端。
22客体历史:指主体化历史的“生产者”进行加工的自在原形,二者间的关系:既相互吻合又相互背离。
直接动力:(即上层建筑)非原动力的动力,一切来源于经济运动反过来又对经济运动发生反作用的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表现出来的动力,即“直”,历史的“助产婆”。
合力:历史是多种动力合力的结果,是直接动力和最后动力的结合。
13导向性方法:及研究者用来指导自己如何进行判断和推理的理论原则,即帮助研究者“解释事实”的方法。
9实证主义史学:指19世纪下半期史学代表流派,代表人物有孔德,主张历史学应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派,主张历史研究不能满足于过去发展,且对历史应进行因果规律研究,促进历史学的科学化。
史学概论 论述题
(3)直接动力:土地私有化倾向的发展,封建土地国有制难以维持下去;在经济关系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豪绅大地主阶层日益腐败、衰落,促成私家隐户奴役制退出历史舞台;大地主对封建国有土地和国家编户的不断侵蚀,促使封建土地国有制和国家编户制度崩溃;封建政权采取的措施客观上也促使——崩溃;农民起义;儒家民本主义思想传统促进封建社会变革。
(4)根本原因:广大劳动者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受到了扼制,无法充分发挥。
12如何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瓦解的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合力?
(1)最后动力(经济方面)10世纪以后,在西欧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手工业从农业和牧业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出现了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经济推动之下,出现了一系列促使修西欧建制度解体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业从农业和农村中的分离以及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导致城市兴起;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破坏着封建的自然经济和农奴制度;15世纪末,货币破坏并从内部侵蚀封建制度,与封建主义不相容;在商品货币冲击下,封建主阶级日益衰落;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的形势下,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趋势加强)
(3)合力:西欧封建社会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促使的结果。市民——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封建王权促进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科学技术也起到了促进解体的作用;法律、兵制、文化意识领域的变革也起到了促进解体的作用。这些种种因素构成了促进解体的合力。
13中国封建社会有先进到落后的原因分析?
(1) 唐朝两税法改革是中国建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部分质变的标志;从法律上废除那两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两种奴役形式而封建国有制只能从“皇庄”“官庄”之类的“官家私产”形式存在,而私家大地产隐户奴役制只能逐渐被契约式租佃制代替。
第六章 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
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复性并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 复性。任何—个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和 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其中的偶然性使 历史事件各具特色,不可重复。规律重复的只 是同类历史事件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不是 也不可能重复其中的偶然因素。 实际上,任何事件,包括自然事件都是必然性 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严格的意义 上说,自然事件也是不可重复的,也不存在 “原型相同的重复”。
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 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 过的事物。 所以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 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这就 是说,尽管人们部在进行着有目的、意识的活 动,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常常既不是这些人 所期待的,也不是那些人所希望的,而是“历 史合力”运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以 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三,从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自然规 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在自然界各种因素盲目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自然规律也 是通过这种盲目的相互作用实现出来的;而 社会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 条件则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它也只 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 来。 第四,从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看,自然规律 更多地表现为动力学规律,而社会规律主要 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与自为形式,即自然发展 形式与社会发展形式的区别在于;
第一,从发展的源泉看,自然发展是自然界各种因 素自发、盲目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发展则是有 意识有目的的人们的交叉力量作用的结果。 第二,从发展现律的形成机制看,自然发展规律形 成于自然界诸要素盲目的交互作用过程;而社会发 展规律在根本上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 及物质和观念变换的过程。
优质课堂2015-2016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八章动力和力4本章总结提升
粗糙程度
第八章 运动和力 整合拓展创新 类型一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中考的重要知识点,多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第八章 运动和力
A
例1 下列对牛顿运动定律认识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将所有外力都撤去,则该物体仍可能做曲线运动
第八章 运动和力
[解析] A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即没有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还保持静止,原来运动 的还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就是惯性。惯性的大小和 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速度大的物体要停下来所需时间长,是因为它的速度变化量大,和惯性无 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将所有外力 都撤去就会保持力撤去前那一瞬间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状态。力是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___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
2.一个性质——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其大小取决于物体的______,质量
大的物体惯性____。
质量
大
3.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
第八章 运动和力
【针对训练】
B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就会慢慢停下来 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高一物理合力分力知识点
高一物理合力分力知识点高一物理:合力与分力知识点引言: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研究了自然界中各种物质的基本规律和相互作用过程。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合力与分力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对合力和分力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一. 合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合力指的是多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产生的总效果力的性质。
合力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几何法、分解法和正交法等多种方法。
1. 几何法几何法是一种直观的计算合力的方法。
通过将各个力按照大小和方向画成箭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然后将这些箭头首尾相接,最后连接首位两个箭头的连线即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分解法是一种常用且实用的计算合力的方法。
通过将合力分解为多个垂直方向的力,再计算每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最后将这些分力的效果叠加起来得到合力。
3. 正交法正交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合力的方法。
通过将合力和一个已知力按照某个角度夹持在一起,然后通过三角函数的关系来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 分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力指的是一个力的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力。
在物体上的任何一个点上,受到的合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合成。
分力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合力法和几何法等多种方法。
1. 合力法合力法是一种简单的计算分力的方法。
通过已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体上的某个点,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可以求出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几何法也是一种直观的计算分力的方法。
通过已知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各个力按照大小和方向画成箭头表示,然后将这些箭头首尾相接,最后连接首位两个箭头的连线即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 合力与分力的应用实例合力与分力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介绍其中的应用情况。
1. 摩擦力的分析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其中包括重力和摩擦力。
通过分析合力和分力,可以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滑动、停止等情况。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总复习题第一章历史、历史学与历史观第一节什么是历史;第二节什么是历史学;第三节历史观一、名词解释1、历史:广义上讲,历史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它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属性。
历史是一种狭义的历史,即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史。
是关于人的历史费弗尔提出的,“历史是关于人的科学,是关于人的过去的科学,而不是关于物和思想的科学”。
恩格斯:“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2、历史学:历史学可以简称史学,历史学是系统叙述和研究人类以往的各种活动和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科。
即对于以往人类活动及社会状况的条理化、系统性认识。
3、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对历史的系统理论认识,即对人类客观历史的概括性、总体性认识。
历史观同时也是人们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4、历史哲学:历史哲学是将某种历史观予以理论的、系统的论证。
二、问答题1、历史的根本属性?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的人类存在发展的历史。
客观实在性是其根本属性。
2、历史学的学科特点?(1)综合性:历史学研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举凡以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具体事件、人物等等,均在探讨范围。
史学不仅研究各个组成部分,而且注意到不同内容间的相互联系,予以综合,力图得出统一的概括性、规律性的认识,(2)写实性:历史学不仅对研究对象予以总结和概括,还必须记述客观史事的真情实况。
(3)动态回顾性:历史学将既往的人类活动,视为前后相承、连续发展的过程,因此研究已经消逝的史实,是一种动态的回顾。
这有助于找出事件的前因后果。
动态的回顾,是通古今之變,是把握历史发展的轨迹与方向。
站在当今时代的思想高度上回顾历史,这种回顾是向前展望结合一起的。
3、历史学的主要功能?(1)认识功能:在历史——现在——未来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这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社会发展规律。
史学概论
1、名词解释;天命--神学史观、人性--理性史、人本主义史观和科学主义史观、唯物史观2、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为科学的历程?3、唯物史观怎样超越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史观的对立而成为科学的历史观?4、唯物史观阐释中的偏颇、诘难与困惑为何?1、名词解释;经验规律、科学规律、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历史规律2、规律与历史规律的异同?3、历史规律与其发生作用的条件?4、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1、客观限定性的内涵为何,试举例分析?2、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关系?1、名词解释;直接动力、最后动力、合力2、如何理解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3、如何理解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天命--神学史观:人性--理性史:人本主义史观和科学主义史观: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普遍规律。
人类自身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推动自己无知和精神的素质、能力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也推动自己的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为科学的历程?唯物史观怎样超越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史观的对立而成为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阐释中的偏颇、诘难与困惑为何?经验规律: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作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性的链条”。
科学规律: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的链条”的“不变秩序”的全称判断,属于“因果必然性规律”或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规律”。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历史规律:历史规律是客观实在,是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多次出现的、具有表象相似性或本质共同性的历史现象及其内部和外部的本质联系。
历史规律的特性:第一,重复性。
这是其最基本的属性,也是同于自然规律的一种属性,由此也表明了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第二,预见性。
第三,层次性。
“普遍规律”、“特殊规律”。
第四,不确定性或开放性。
历史规律与其发生作用的条件:第一,确定历史规律的联系。
第二,确定历史规律发生作用的时间、地点和程度。
第三,确定历史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
规律与历史规律的异同?历史规律与其发生作用的条件?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的著作当中关于社会形态演进序列的归纳:一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资本主义以前的所有制形态演进序列归纳为“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浅析人类历史进步
浅析人类历史进步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研究历史进步问题,首先必须明确“进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会。
所有这些,都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步”一词的基本含义。
“进步”一词在《辞源》中的。
因此,历史的进步是这一合力作用的结果。
赖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释义是“向上或向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总之,在整个社会历史进步过程中,经济“全部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是,(人或事物)向前发展,比原来好”。
可见,运动是“最后动力”,政治斗争或阶级斗争反作生,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
所以,在他那里“进步”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向前”。
那么如何用于经济运动,成为历史进步的“直接动力”或有着关于自己依靠自己本身的诞生,关于自己解释这个“前”看来是至关重要的。
“前”是与原“杠杆,’;同时,还存在着其他许多来自不同阶的产生过程的显而易见的、无可辩驳的证明。
”来旧的目标相比较而得出的,也就是说,只有当级、不同领域的直接动力或杠杆;最后,所有这这个证明就是:在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人们确定了目标和行动方向时,才有“前”可言,些动力在经济运动这个原动力的驱动下,形成其能动的、革命的因素,是人们的历史创造活“前”的意义才被确定。
所以“前”是从原有事实一个总的合力,促进了整个人类历史进步的过动;生产力的发展既源于人们满足自身本质力到新的目标的过程,那么,可以得出,历史进步程。
量发展的需要,本身又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也就必须是一个过程,或者说必须经历一个过3关于历史进步的评价尺度问题,目前国对象化形式。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生产关系变程。
既然是一个过程.就要有时间的延续,行动,内学术界大致有三种观点:其一是生产力标准;革,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全部上层建筑的革命,事件的相继,这就是历史。
因此,讨论历史进步,其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其三是把上述都是由作为生产力的主体、作为社会的主体的就不能不明确历史在这里的所指。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一节力教案
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一节力一、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力的分类:按照性质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按照效果分为动力和阻力。
3.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1N等于1kg物体受到1m/s²的加速度。
4. 力的表示: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5. 力的合成和分解: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时,合力等于两个力的和;反方向时,合力等于两个力的差。
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确定。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力。
2. 掌握力的计量单位,能够正确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3. 学会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能够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力的计量单位、力的表示方法。
2. 难点: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力的合成和分解图示、实际例子道具。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力的概念,通过举例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2. 讲解力的分类:按照性质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按照效果分为动力和阻力。
3. 讲解力的计量单位:牛顿,1N等于1kg物体受到1m/s²的加速度。
4. 讲解力的表示方法: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5. 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通过图示和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时,合力等于两个力的和;反方向时,合力等于两个力的差。
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确定。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分类、计量单位、表示方法、合成和分解。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力的合力。
(1)一个5N的力和一个3N的力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
高一物理动力系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动力系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学中的动力系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和运动原因的学科,它是力学的一部分。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学生通过学习动力系的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物理现象。
下面将对高一物理动力系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力的概念和力的平衡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力的单位是牛顿(N),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代表力的大小。
2. 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上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当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二、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规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定律表明,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状态与所受力的关系。
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表示为F = ma,其中F是物体所受的合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三、牛顿第三定律和摩擦力1.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描述了力的相互作用。
定律表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彼此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之间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
根据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阻止物体发生相对滑动的力;动摩擦力是当物体相对滑动时,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的力。
四、万有引力和重力1.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负责宇宙中物体相互吸引的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之间的引力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对物体施加的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物体高度成反比。
五、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力关系的学科。
史学概论
史学:史学是中国清末中小学学科名称。
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规定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及相当于大学预科的高等学堂均设此科。
史学概论: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由历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三个部分构成。
本书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阐述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和与之相应的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方面,着重阐明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学说,它的核心是劳动发展史、生产能力发展史,它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是人们生产和交换能力的发展推动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思想观念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尽力吸取当代西方人文社会学科、特别是科学哲学的一切最新的积极成果,以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
本书以书配卡形式,结合网络课程,发挥多媒体优势,引入大量的注释和图像资料,特别针对唯物史观阐释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制作了五个“研讨课”专题录像,供学生参阅。
本书为高等教育本科历史学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相邻学科专业本科学生的选修课教材。
目录:绪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第一节为什么要学习历史第二节历史学的社会价值第三节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第四节《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第一编历史学的本体论第一章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成为科学的历程第一节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第二节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第三节唯物史观怎样指导历史学成为真正的科学第四节克服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偏颇,应对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方向第二章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第一节偏颇、诘难和困惑第二节简单化、机械化和教条主义倾向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教训第三节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第三章什么是历史发展规律第一节什么是规律第二节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第四章历史发展规律中的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第一节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关系第二节社会历史阶段的可跨越性和不可跨越性第三节自然条件对人的制约和人类控制自然界能力的发展第四节历史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第五章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一节探索中的进展和困惑第二节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第三节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看历史动力第四节怎样分析中国封建时代社会发展由先进变落后的原因第二编历史学的方法论第六章历史研究方法第一节史学方法论的内涵和两类史学方法的区分第二节技术性方法第三节导向性方法第四节导向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的根本区别和互补关系第七章史料的搜集、考证与整理第一节什么是史料第二节史料的搜集与整理第三节史料的鉴别第八章新史学方法第一节比较史学方法第二节计量史学方法第三节口述史学方法第四节心理史学方法第三编历史学的认识论第九章历史的可知性和历史学的科学性第十章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层次结构第十一章历史认识的检验和历史真理的求索后记。
史学概论
緖论;1.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历史?2.历史学有什么社会价值?3.什么是历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4.历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有什么关系?5.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和多元折中主义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有什么特点?6.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有什么特点?第一章;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成为科学的历程1.为什么天命神学史观在古代史学占主导地位、人性理性史观在近代史学占主导地位?2.为什么人性理性史观不可能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以孔德、密尔为例)3.为什么说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史观都只看到真理的一个侧面,都不可能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以兰克学派和年鉴学派为例)4.唯物史观怎样超越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史观的对立而成为科学的社会历史观?5.怎样克服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和多元折中主义的偏颇,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方向?6.为什么说后现代主义的史学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本质上是不可取的?第二章;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1.为什么说唯物史观阐释中的偏颇主要表现为见物不见人的倾向?2.波普尔否定唯物史观的五条理由能否成立3马克斯韦伯认为唯物史观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因果关系的诘难能否成立4.怎样理解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人的三层含义及其与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史观的抽象的人的根本区别5.怎样从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理解它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含义第三章;什么是历史发展规律1.经验规律和科学规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地区分两类规律,坚持以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避免陷入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
2.为什么说孔德、密尔说的共存规律和相继规律都是经验规律。
3.为什么说因果必然性的普遍规律的抽象形式可以表述为任何物质实体,由于自身内在特性决定,在受到不同的外部因素制约的条件下,必然出现相应的不同反应,从而必然产生出相应的不同结果。
4.为什么说坚持科学地区分两类规律,坚持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避免陷入机械决定论、非决定论和多元折中论的困境。
第4讲 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与条件,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必须从人类经济 活动中去寻找。 ► 人类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 盾运动,也是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其中,生产力 是更为根本的因素。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决定上层建筑、意 识形态等方面运动变化的终极原因与动力。
2、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 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 ►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 “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 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 “将近40年来,我们一贯强调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 史的直接动力,特别是一贯强调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 杆”。 ► “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 恩格斯有关“意志合力”的论述……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基本 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 马克思的相关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 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 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 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 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 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 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 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 时代就到来了。”(《政治经济学批 判·序言》)
的基本活动; ►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 革命的因素; ► 生产力(生产工具) 的发展是生产发展的 决定性因素; ► 生产力是决定生产关 系、上层建筑变革的 终极因素。
4、人们的物质利益是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生产活动、生产力的发
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 物质生活的需求; ► 阶级矛盾的根源在于社 会物质利益的矛盾,阶级 斗争是实现物质利益斗 争的手段; ► 因此,物质利益是推动社 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浅谈社会发展的动力
浅谈社会发展的动力摘要: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止,而人类社会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是由什么力量推动的?是精神的力量,还是物质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是一个动力系统。
关键词: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合力(一)根本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即从社会发展由哪些力量促成以及怎样促成的角度,对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所作的阐释。
所以,该理论不仅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已逝的过去,而且指导着人们自觉地创造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我们应当科学地准确把握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的前进和社会的新陈代谢,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它们决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同自己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发生矛盾。
于是,人们便要求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上层建筑和全部社会生活都会相适应地或迟或早发生变革,见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而在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中,生产力又是主要的方面,它决定着生产关系 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所以,归根结柢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生产力,亦称“社会生产力”,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的因素。
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蓬勃凸现。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社会生产中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物理动力知识点总结初中
物理动力知识点总结初中1. 动力动力是物体作用力对其他物体或系统所产生的运动或变形的影响。
在物理学中,动力是指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它用来描述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
物理学中的动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力,另一种是内力。
外力是指在物体之外的力,它是由外部物体对物体施加的力。
内力是指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例如,摩擦力、弹力、重力等都是外力,而弹簧的张力、材料的内应力等都是内力。
2. 动力的作用动力的作用是指力对物体所产生的影响。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也就是说,当物体受到施加在上面的力时,它会产生加速度,即加速度等于力除以质量。
3. 动量动量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的量度。
它是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用符号p表示,p=mv。
动量是守恒的,即封闭系统内的总动量不会发生改变。
这就是著名的动量守恒定律,它是物理学中重要的一条定律。
4.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它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用符号E表示,E=1/2mv^2。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5.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若干个力可以合成成一个力。
力的合成有两种方式:平行力的合成和非平行力的合成。
平行力的合成是指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或相反;非平行力的合成是指两个力的方向不同。
力的分解是指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其他力。
力的分解有两种方式:平行力的分解和非平行力的分解。
6. 弹力弹簧的弹性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当外力使弹簧伸长或压缩时,弹簧会产生的恢复力叫做弹力。
弹力是一种恢复力,而且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成正比。
7.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它是一个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是由于不平滑的物体表面之间的不规则性所产生的。
8.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它是一种万有引力,在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与地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第一节 “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
第一节“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本节从马克思(链接文本素材库和图片:)、恩格斯(链接文本素材库和图片:)有关历史发展动力的论述中,考察“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这样一些概念,理解它们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这对于理解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动力的完整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一,最后动力“最后动力”的概念,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链接文本素材库和图片:《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为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写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
写于1886年,同年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杂志《新时代》的第4~5期上。
1888年出版单行本。
这本著作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中所实现革命变革的实质。
著作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中两大阵营根本对立的原理,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家们依照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著作在分析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时,阐明了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但是黑格尔哲学。
“包含着不可救药的内在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他的方法,而是他的体系。
这决定了黑格尔不能从他的辩证方法中作出明确的革命结论。
著作分析了产生这一矛盾的阶级根源。
著作在评论费尔巴哈的哲学时,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
指出,费尔巴哈承认“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
关于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关于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读《社会生产力新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既不是社会性,更不是自私性,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生产力是人的本质的公开展示,即人的本质表现为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把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看作生产力以外的什么“动力”来发展生产力,把事物发展的外因条件当作事物发展的动力原因,表现为事物发展的“外因论”。
人非圣贤,一些著名领导人提出“发展生产力”,同时也不否认他自己有错误,甚至公开承认是“对半开就不错”。
问题是有人为了把谬误“包装”成真理,作为课题“研究”成为“新提法”混淆视听,谬误已经危险,把毒药裹上糖衣将更加危险,这不是对领袖的爱而是害,这些所谓的“新提法”,应引起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警觉!一、所谓课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要求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以解放生产力。
事物的发展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家们,在骨子里认为他们的生产关系是先进的、永恒的,只有生产力是落后的,只有他们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要“发展”生产力,使生产力适合生产关系,适合他们剥削的竞争需要。
在150年前的1847年,马克思在批判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比·约·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时,写了极重要的理论著作《哲学的贫困》,指出“资产阶级运动得以在其中进行的那些生产关系的性质绝不是一致的单纯的,而是两重的;在产生财富的那些关系中也产生贫困;在发展生产力的那些关系中也发展一种产生压迫的力量;……这些关系才能产生资产者的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20页)“发展生产力”在这里首先是一种“关系”,其次是资产阶级运动得以进行的那些生产关系,第三它的性质是双重的,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发展着一种压迫力量,第四,这些关系是产生资产者财富的前提条件。
在一百多年后的中国,“发展生产力”被当作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是他们能够用什么来“发展”生产力呢?于是,为了找到“发展”生产力的“动力”,并列为“重大课题”进行研究,试图给“发展”生产力披上“马克思主义”的外衣,所谓《社会生产力新论》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了。
初中物理动力知识点梳理
初中物理动力知识点梳理动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及相关规律。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一些基本的动力知识,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各种力的影响。
本文将从牛顿三定律、力的分类、力的合成分解、摩擦力、力的平衡等方面介绍初中物理动力知识点。
一、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动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也称为牛顿运动定律。
具体包括三条定律:1.第一定律:物体若受力合成为零的情况下,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也就是说,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它原来的状态。
2.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随受力改变。
3.第三定律: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它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相反。
即每个物体受到的作用力都会引起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二、力的分类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根据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对象,力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弹力:两个物体之间有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如橡皮球弹起来时的弹力。
2.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物体的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与物体所处位置无关。
3.摩擦力:两个物体接触并相对滑动或者相对静止时产生的力。
如行驶的汽车与地面的摩擦力。
4.引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
如地球对月球的引力。
5.弹簧力:弹簧伸长或压缩时产生的力。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与变形长度成正比。
6.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的大小与方向。
常见的有气压、液压等。
三、力的合成分解力的合成分解是指,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可以将这些力合成为一个合力,也可以将一个合力分解为多个分力。
常见的力的合成方法有:1.平行四边形法则:将多个力按照长度和方向用矢量表示,然后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将它们合成为一个合力。
2.三角形法则:用矢量表示每个力,并按照三角形法则将它们合成为一个合力。
3.分解力:将一个合力通过垂直和平行方向的分力拆解为各个独立的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本节从马克思(链接文本素材库和图片:)、恩格斯(链接文本素材库和图片:)有关历史发展动力的论述中,考察“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这样一些概念,理解它们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这对于理解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动力的完整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一,最后动力“最后动力”的概念,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链接文本素材库和图片:《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为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写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
写于1886年,同年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杂志《新时代》的第4~5期上。
1888年出版单行本。
这本著作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中所实现革命变革的实质。
著作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中两大阵营根本对立的原理,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家们依照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著作在分析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时,阐明了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但是黑格尔哲学。
“包含着不可救药的内在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他的方法,而是他的体系。
这决定了黑格尔不能从他的辩证方法中作出明确的革命结论。
著作分析了产生这一矛盾的阶级根源。
著作在评论费尔巴哈的哲学时,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
指出,费尔巴哈承认“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
此外,还分析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揭示了费尔巴哈的以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为核心的历史唯心主义及其社会根源。
著作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即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和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发展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
)中提出的。
他写道:“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
探讨那些作为自觉的动机明显地或不明显地,直接地或以意识形态的形式、甚至以被神圣化的形式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即所谓伟大人物的头脑中的动因,——这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
接着,恩格斯以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为例,说明土地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然后进一步剖析这些阶级斗争背后的经济原因,指出“土地占有制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正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一样,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而“国家的意志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9~251页。
)从恩格斯的整个推导可以看出,他所说的历史的“最后动力”,就是“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而在这两个因素中,生产力又是更为根本的因素。
什么是生产力?通常说生产者同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的结合,就是生产力。
但这不是化合物式的结合,而是以作为生产者的人为主体的结合。
归根到底,生产力就是人们从事物质生产的实践能力。
从生产者个人来看,生产力就是他运用一定的劳动资料和生产技术从事物质生产的实践能力,表现为他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出来的有形产品或无形产品(即“服务”)的总量。
这些个人力量通过一定的交往方式融汇成为总和的社会生产力。
个人生产力好比是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原子”。
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生产力的发展史最终归结为“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24页。
)生产力的发展和它引起的经济交往方式的发展,构成历史过程中的“经济运动”。
与经济运动相应而行并对经济运动产生反作用力的,是“政治运动”。
“这是两种不相等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是经济运动,另一方面是追求尽可能大的独立性并且一经确立也就有了自己的运动的新的政治权力。
总的说来,经济运动会为自己开辟道路。
但是它也必定要经受它自己所确立的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即国家权力的以及和它同时产生的反对派的运动的反作用”;“在政府和反对派之间的斗争中也反映出先前已经存在着并且正在斗争着的各个阶级的斗争”。
由此可见,恩格斯把来源于经济运动而又反作用于经济运动的政治运动,主要归结为国家权力的运动以及反映着各个阶级的斗争的“政府和反对派之间的斗争”这样两个方面。
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以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象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过一定的时期都要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止经济发展沿着既定的方向走,而给它规定另外的方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
但是很明显,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害,并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浪费”。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01页。
)恩格斯还指出,法律、宗教、哲学、科学、道德以及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等等,也都是来源于经济运动又反过来对经济运动发生反作用力的因素。
二,直接动力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实际上是把“动力”分为两类:一类是“最后动力”,即原动力;另一类是非原动力的动力,相对于“最后动力”而言,往往被称为“直接动力”,指的就是来源于经济运动又反过来对经济运动发生反作用的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动力。
他们往往把这种非原动力的“直接动力”的作用,比喻为“杠杆”或“助产婆”的作用。
例如,马克思在论述西欧统治阶级促进资本原始积累的各种方法时指出:“所有这些方法都利用国家权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来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化过程,缩短过渡时间。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6页。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权力就成了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直接动力或杠杆。
又如,恩格斯指出:“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关于这方面,例如封建制度的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持续不断的证明”。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7页。
)这里指的,就包括那些在客观上同经济发展“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的统治阶级及其国家权力的代表者们的“贪欲和权势欲”。
对于这类人物,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一方面无情揭露他们的阶级本质,另一方面肯定他们在促进经济运动前进方面,客观上起到了一部分动力或杠杆的作用。
但肯定剥削阶级的“贪欲和权势欲”在客观上起过历史的动力或杠杆作用,绝不是要歌颂那些“贪欲和权势欲”,更不能因为他们起过动力或杠杆作用,就抹煞他们的历史罪行,如马克思曾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插入图片和视频)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结果,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前所未闻的最大的、老实说也是唯一的一次社会革命”;“英国不管是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这些论述能够作为殖民侵略有功论的依据吗?不能。
因为马克思是从殖民侵略者为自己牟利的主观目标和不以它的主观目标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两重意义上讲的,而不是肯定英国侵略者怎样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文明和进步。
恰恰相反,在同一篇文章中论及英国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的灾难时指出:“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斯坦过去所遭受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要深重得多”;“印度人失掉了他们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就使他们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悲惨色彩”;马克思在稍晚时候写的另一篇文章还指出,英国殖民统治者在印度“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崇高的一切,从而毁灭了印度的文明”;即使殖民侵略者为了掠取更多的财富,不得不把某些近代文明因素带入印度,那些进步因素的获得,也是“用被杀者的头颅做酒杯”为代价的。
(上述引文均出自马克思著《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的未来结果》,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61、762、765、766、768、773页。
)这哪里是在讲殖民侵略有功?恩格斯肯定黑格尔的“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论点,也不能用来证明殖民侵略者的“恶”就是“善”。
“恶”之所以能够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充当历史发展杠杆的角色,是因为生产力还没有达到能够消除特权统治阶级存在的必要性的发展水平的条件下,“历史的进步整个说来只是极少数特权者的事”;“只要实际劳动的居民必须占用很多时间,因而没有多余的时间来从事社会公共事务――劳动管理、国家事务、法律事务、艺术、科学等等,总是必然有一个脱离实际劳动的特殊阶级来从事这些事务”。
(见恩格斯:《卡尔•马克思》和《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2、221页。
)而特权统治阶级的本性决定了他们在从事那些公共事务过程中,必然要发挥他们的一切“恶”的本性,去争夺和运用权力,来谋取私利。
可见,恩格斯着重讲的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而这个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本身就包含着特权统治阶级存在的必要性必然要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消除,因此,阐述这个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目的绝不是为了颂扬特权统治者的“恶”,而是为了启迪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去创造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最终消除那种“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