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空间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西宁市中心城区为例

合集下载

西宁市产业发展趋势

西宁市产业发展趋势

西宁市产业发展趋势西宁市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科技进步的不断加速,各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作为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市一直以来都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使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西宁市的产业发展趋势,从而为西宁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二、宏观经济环境1.国内经济形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GDP增速为6.1%,超过了预期的目标,这表明国内经济增长仍然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同时,国家对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这将为西宁市的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

2.西宁市产业结构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具有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新能源、生态环保等优势。

其中,农牧业和旅游业一直是西宁市的支柱产业,但同时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三、西宁市产业发展趋势1.农业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增高,有机农业和高效农业将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对于西宁市来说,发展以特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的农业,将能够进一步提升农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旅游业发展趋势西宁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是青藏铁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这使得旅游业成为了西宁市的特色产业之一。

未来,西宁市可以通过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以此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3.新能源发展趋势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新能源资源。

未来,随着能源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相关政策的出台,西宁市的新能源产业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同时,西宁市可以引进更多的新能源技术和设备,提升新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生态环保发展趋势西宁市是青海省的生态屏障,也是“三江源”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西宁市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生态产业的培育和支持,推动生态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

西宁市地理位置演变调查分析报告

西宁市地理位置演变调查分析报告

西宁市地理位置演变调查分析报告一、实践目的:1.培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2.培养网络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3.活学专业知识的能力二、实践步骤:1.根据调查对象拟好提纲2.收集相关资料3.整理资料和报告编写西宁市地理位置西宁地处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

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9'17 〃北纬36。

34'3〃地势由北向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东西狭长,形似一叶扁舟。

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汇合于市区,向东流经全市。

西宁市境内最高海拔4394米,全市总面积7665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75平方公里。

市区内海拔2275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发量1363.6毫米,年平均日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摄氏度,最高气温34.6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18.9摄氏度,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

其特点是:气压低、日照长,雨水少,蒸发量大,太阳辐射强,日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有“夏都”之称。

西宁市人口与民族西宁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

西宁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三大结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全市常住人口 215.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29.24万人,乡村人口86.12万人。

在常住人口中,市区人口107.17万人。

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

以及正在建设的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海湖新区。

移民人口达100万之多,有汉、回、藏、土、蒙古、撒拉等3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4.36万人,占总人口25. 55%。

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并存,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塔尔寺是我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调研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调研
策上鼓励 开发 区小企业 进行项 目改造 ,通过 市场经济 手段解 决 闲置用地 、空置厂房 、土地利用低下 等问题 。 3 、严格控 制工业项 目建设 用地指标 ,盘 活存 量 ,提高土地 利用率

四 、 建 议
( 一 ) 加大盘活存量土地力度 ,清理整合 闲置用地
由于 国家实行宏 观调控政 策和更 为严格 的土地政 策 ,加上 开发 区存量土地较少等原 因 ,所 以园区必须走高质量 、高效 益 、
融 资贷 款 ,保障项 目资金 需求 。三是有 效推进项 目建设 。使开 国土资源 部 《 关于规 范土地 登记的意见 》规 范土地登记 ,建立 园区地籍 管理信息 系统 ,提 高地籍业务 的办事效 率 ,提升 服务 形 象。开发 区应专人 负责土地 登记工作 ,并建立 健全土地 登记 档 案资料 管理制度 和土地登 记人员持证 上 岗制度 ,完善土 地登
工厂 ; 五是 引导和 支持企业 建造多 层和 高层厂房 ; 六是严禁 在 ( 二 )研究执行制定各行业用地使用标准 ,定额供地
工业项 目用 地范 围 内建造 成套住 宅 、专 家楼 、宾 馆 、招待所 和
辅助配套设施用地面积 。
作 为工程 项 目设计 、建设项 目用地 准入 、土地供 应和供 后
建 续建项 目建设 。一是 下大力完 成征地 拆迁 工作 ,通 过整合搬
迁 规划 区范 围内的农村 居 民点 ,保证项 目用地 。二是想 方设法 发 区有 了生命 的活力 ,开发 区形象有 了新 面貌 。
三 、 存 在 的 问 题
( 三 )进一步规范开发 区土地登记归档制度 随着 开发 区入驻 企业 和个人办证业 务 的增 多 ,应严格 按照
是对 于入 同的企业 ,根据项 目投 资总额 、投资 强度 、建 节 约 、集 约发 展 之路 ,重 点在 内部 挖潜 、盘 活存量 上做 文 章。

青海省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报告.doc

青海省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报告.doc

致全市人民的公丵开信亲爱的市民朋友:西宁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亲切关怀下,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特色日益彰显。

围绕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以及青藏铁路扩能改造、兰新二线铁路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发展提出的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西宁市在科学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了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机遇,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决策。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立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把西宁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依照“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拉开城市骨架、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文化内涵”的原则,坚持“国际视野、国内前沿、西部一流”理念,牢牢把握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整个规划编制工作。

在规划编制中,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纲要》和《关于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从区域层面审视了西宁发展问题,认真分析了西宁、兰州两地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了城市职能分工、区域性重大设施协调布局、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网络统筹构建等问题,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进行了全面考虑,确定未来西宁市的城市性质、职能,合理预测了城市规模,确定了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基本框架,坚定不移地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突出了西宁作为东部城市群“极核”的功能和作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区功能优化的对策与建议r——以西宁市城东区为例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区功能优化的对策与建议r——以西宁市城东区为例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区功能优化的对策与建议r——以西宁市城东区为例李毅【摘要】本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通过对西宁市城东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区功能优化问题的调研,发现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区功能并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优化和完善城区功能的对策建议:一是明确城区功能完善目标,制定城市功能完善的支持政策;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城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四是有序完善经济功能;五是进一步优化教育功能;六是强化就业功能的完善.【期刊名称】《柴达木开发研究》【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西宁市城东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区功能;优化;对策建议【作者】李毅【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国务院狠抓落实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有关部门制定了分工方案和近两年的工作重点,各项工作正在开展。

青海省如何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区功能,美化人居环境,促进青海省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协调发展?本文以西宁市城东区为样本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系统研究旨在为城东区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优化城区功能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可以为青海省其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资料。

通过调研发现,城东区在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完善城区功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老城区基础设施落后,改造难度大城东区情况特殊,如果采用一刀切政策,不利于城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不利于城区功能的优化和完善。

调研发现,由于城东区没有决策规划权,政府统一规划又没能完全结合城东区实际,导致规划不利于城东区城市功能的优化和完善。

加之,城东区拆迁任务重、难度大,涉及老百姓多,拆迁经费补偿标准低,老百姓抵触情绪严重,阻碍了城东区城区改造进度。

另外,城东区排水设施老化,城市管网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排水需要。

2024年西宁房地产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西宁房地产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西宁房地产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西宁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城市,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西宁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问题以及未来趋势。

一、市场规模与发展情况西宁房地产市场规模庞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口不断流入,住房需求稳步增长,房地产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9年,西宁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XX万平方米,同比增长XX%。

二、市场特点与问题特点1.地理位置优势:西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气候宜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吸引了众多投资者。

2.政府支持力度大:西宁市政府一直积极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市场。

3.房地产项目丰富:在西宁,既有高-end的住宅项目,也有中、低-end的经济适用房项目,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居民需求。

问题1.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压力加大。

2.房价过高:由于供需失衡和投机炒房行为的存在,部分区域的房价持续上涨,给普通居民造成了购房压力。

3.土地资源有限:西宁市土地资源有限,随着城市的扩张,土地供应不足,制约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三、未来发展趋势市场预测1.投资热点转移:随着城市发展的升级,西宁市中心区域的投资热点将逐渐向城市边缘和周边县市转移。

2.租赁市场发展:随着年轻人对住房需求的变化,租赁市场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吸引更多租房需求者。

政策展望1.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政府应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土地资源,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2.鼓励绿色建筑发展: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发绿色建筑,推动可持续发展。

结论西宁房地产市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前景广阔。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和价格过高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未来,加强土地规划,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是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2024年西宁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西宁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西宁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况西宁市位于中国青海省,是该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近年来,随着西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逐渐兴起。

本文将对西宁房地产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市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2. 宏观经济环境西宁市经济发展稳定,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本地人购房。

这些因素对于西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3. 人口情况西宁市的人口逐年增长,居民的购房需求也不断提高。

加之西宁市近年来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这些人口在西宁定居并购房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为西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4. 房地产政策西宁市的房地产政策较为稳定,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鼓励购房的优惠政策,如购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以刺激市场活跃。

这些政策有助于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5. 土地资源西宁市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土地供应较为充足。

同时,该市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交通网络,便利了房地产开发和销售。

因此,西宁房地产市场在土地资源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6. 竞争状况西宁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多家房地产开发商,供应量相对较大。

这增加了市场的多样性,同时也对价格形成一定的压力。

竞争的加剧要求各房地产公司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赢得市场份额。

7. 风险因素尽管西宁房地产市场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因素。

首先,政策调整可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如政府出台新的限购措施等。

其次,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对市场造成影响。

因此,房地产开发商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应对风险。

8. 发展趋势根据市场情况和前景分析,我们可以预见西宁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随着西宁市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人口的增加以及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优惠,该市场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总结综上所述,西宁房地产市场在宏观经济环境、人口情况、政策支持、土地资源和竞争状况等方面具备较好的条件。

02第二章 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2022

02第二章 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2022

第二章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本章主要从西宁市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发展环境对西宁市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西宁市城市飞跃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发展的艰巨坎坷与光明前景。

1、优势(S)1.1、特殊的区位西宁市素有“海藏咽喉”、“天河锁钥”之称,作为进出西藏的必经要道之一,具有公路、航空、铁路三大立体交通优势,兰青铁路、青藏铁路和宁大铁路在此交汇,其中青藏铁路更是连接内地和西藏的“黄金通道”,全省80%的进出商品都经西宁中转。

从青藏高原看,西宁市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农区和牧区、汉文化和藏文化的交汇点,是联接青藏高原和内陆地区的通衢,是进入青藏高原的门户,是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可成为青藏高原开发开放的先导示范区,对辐射带动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宁市可成为承接东部地区经济影响的“二传手”,辐射整个青藏高原的“桥头堡”。

1.2、水电资源丰富,用电成本低青海省有270多条较大的河流,水电资源丰富,可装机2376万千瓦,在全国省区中名列第五,居西北之首。

青海省已建和拟建的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可达1,103万千瓦,水电站单位造价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40%。

2005年全国平均零售电价为0.5元/度,而青海约为0.35元/度。

西宁市工业发展,特别是高载能工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低电价的优势。

图2—1 兰西银交通现状图2—2 西宁市区域关系示意图1.3、青藏高原上相对较好的气候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西宁市成为天然的消夏之都。

西宁市的高原气候,造成了天然的凉爽。

地处高原的西宁市和地处平原的济南处于同一纬度,但是西宁市的年均气温比济南要低8.5度,气候凉爽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西宁市区海拔2300米左右,是平原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的过渡地带,成为游人去西藏观光前调节和适应的必游之地。

1.4、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西宁市既有高原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众多历史文化名胜,还是多民族聚集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还有环湖赛等世界顶级的赛事和郁金香节等特色突出的节日。

西宁市城东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西宁市城东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西宁市城东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 城东区概况1.1自然地理条件西宁市城东区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东部,地处湟水河西宁段下游,纬度为36?36′12″N,经度为101?48′E。

东与平安县接壤,南与湟中县相连,西与城中区毗邻,北与互助县相接,是西宁市的东大门。

下辖2个镇、20个行政村、7个街道办事处、4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全区总人口为32.5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0.62万人(回族约8.9万人),占总人口的34%。

区域面积11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73米,年平均气温5.7?,年平均日照2788.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5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1.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东区是西宁市重要的工业聚集区,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的工业企业星罗棋布。

近年来,立足区位优势,开发了硼酸、硼砂、铝型材、喷塑纲窗、农用拖车、网围栏、畜产品、清真系列食品等几百个产品,近千个规格型号。

区内芒硝、石膏、硅石、钾盐、皮毛等矿产资源丰富,商业贸易繁荣活跃,小商品、小食品、畜产品、汽车、摩托车、建材装饰、蔬菜、药材、瓜果等市场,与省内外大市场接轨联网,成为辐射全省的商品集散中心。

近年来,城东区在优化第一产业、强化第二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东区优势,大力发展和壮大第三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保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2004年-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11.1%,2008年第三产增加值26.39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等传统行业,200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1亿元 ,增长22.87%。

增幅较上年提高6.35个百分点。

全区限上批零业43户,零售额28.05亿元,增长24.17%;星级住宿餐饮业24户,零售额5.46亿元,增长27.34%。

专业市场的发展拉动了消费的增长。

全区规模较大的亿元市场义乌商贸城、王家庄小商品市场、三明市场、仁杰粮油批发市场,2008年实现市场交易额13.61亿元,增长22.4%。

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文章编号:1000-8462(2010)02-0244-05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陈琼1,周强1,梁生甫2,罗正霞2(1.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系,中国青海西宁810008;2.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青海西宁810001)摘要:西宁市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的城市之一。

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显示出西宁市城市发展的基本阶段。

文章利用1996—2008年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对西宁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在1996—2003年发生较大转变,土地利用格局由耕地主导型转变为多元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说明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措施对西宁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西宁市高原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格局在2003年前后才基本形成,表现出青藏高原落后地区中等城市城市化过程的滞后性;2004—2008年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相对平稳,但耕地、林草地、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减少和空间变化揭示出西宁市等典型河谷型城市的地形和河流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控制性作用明显,城市土地利用紧张。

关键词:西宁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在“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 )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HDP )的推动影响下,199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明显加强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1],因为土地利用和覆盖状况的变化改变了地球表层的物理性质,改变了大气和水分的能量交换,从而导致CO 2等气体的地气交换等过程被改变,影响气候的变率及其环流形式。

鉴于国际研究背景的推动下,国内各研究机构也纷纷开展了不同区域、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1-7]。

而典型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从1990年代以来一直作为地理学研究热点问题。

城市由于人口、经济、交通等高度聚集,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最为剧烈的地域综合体,人类扰动强度极大,尤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西宁高铁新城规划方案

西宁高铁新城规划方案

西宁高铁新城规划方案随着西宁市的发展和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高铁站已经开始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

因此,西宁市政府一直在努力制定一个完整的高铁新城规划方案,以顺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介绍西宁高铁新城规划方案的基本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西宁高铁新城的基本情况西宁高铁新城位于西宁市西南部,占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主要面向青海省境内的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通往西宁火车站的东军驿区,另一个方向是通往青海湖及其周边地区的西门街区。

整个新城规划与周边的交通路线紧密相连,包括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

整个新城的规划以“繁荣、生态、和谐”为主旨,力求打造一个明亮、舒适、先进、便捷的现代高铁新城。

同时,西宁市政府还重视新城与周边典型生态景观的融合,计划开发一条生态景观步行街,将新城打造成一个全新的城市制高点。

西宁高铁新城规划方案的特点1.突出生态环保西宁高铁新城作为环保型新城,规划中强调大力开发适宜种植的特色植物,打造生态景观步行街,建设生态公园、湖泊、生态屋顶、雨水花园、废弃资源回收设施等,为新城注入生态之美。

2.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该新城规划中,新城区集聚了全国性医院、大型购物中心、餐饮广场、文化展览馆、多功能演艺中心等设施,方便市民生活和文化娱乐。

3.产业发展的融合新城规划中考虑到青海省自然环境资源的优势和我国现代化产业的前进方向,将在新城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生态牧业基地、旅游度假区等,提升新城的产业水平,打好转型升级的大基础。

西宁高铁新城的未来前景西宁高铁新城将成为未来西宁市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

未来,新城将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在继承和发展区域优势的基础上,以智能化为核心,通过构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益的“双增长”,创新西北地区城市发展模式,展示新时代西宁的新风貌。

结论西宁高铁新城规划方案打造现代、生态、宜居、宜业的城市。

在未来,它将成为一个富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为社会各界带来丰富的发展机遇和城市体验。

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

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

《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公示致全市人民的公丵开信亲爱的市民朋友:西宁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亲切关怀下,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特色日益彰显。

围绕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以及青藏铁路扩能改造、兰新二线铁路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发展提出的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西宁市在科学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了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机遇,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决策。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立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把西宁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依照“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拉开城市骨架、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文化内涵”的原则,坚持“国际视野、国内前沿、西部一流”理念,牢牢把握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整个规划编制工作。

在规划编制中,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纲要》和《关于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从区域层面审视了西宁发展问题,认真分析了西宁、兰州两地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了城市职能分工、区域性重大设施协调布局、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网络统筹构建等问题,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进行了全面考虑,确定未来西宁市的城市性质、职能,合理预测了城市规模,确定了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基本框架,坚定不移地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突出了西宁作为东部城市群“极核”的功能和作用。

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

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

《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公示致全市人民的公丵开信亲爱的市民朋友:西宁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亲切关怀下,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特色日益彰显。

围绕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以及青藏铁路扩能改造、兰新二线铁路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发展提出的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西宁市在科学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了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机遇,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决策。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立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把西宁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依照“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拉开城市骨架、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文化内涵”的原则,坚持“国际视野、国内前沿、西部一流”理念,牢牢把握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整个规划编制工作。

在规划编制中,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纲要》和《关于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从区域层面审视了西宁发展问题,认真分析了西宁、兰州两地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了城市职能分工、区域性重大设施协调布局、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网络统筹构建等问题,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进行了全面考虑,确定未来西宁市的城市性质、职能,合理预测了城市规模,确定了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基本框架,坚定不移地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突出了西宁作为东部城市群“极核”的功能和作用。

西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西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西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西宁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4)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 (15)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 (15)第二节规划目标与基本政策 (19)第四章土地利用统筹与结构布局优化 (24)第一节区域统筹 (24)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6)第三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9)第五章土地利用分区与调控 (43)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43)第二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47)第二节县级土地利用引导与调控 (54)第六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59)第一节严格控制耕地减少 (59)第二节加大整理复垦开发力度 (61)第三节强化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 (62)第四节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 (64)第五节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他农用地 (65)第七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68)第一节统筹区域协调,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68)第二节强化各类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72)第三节市域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76)第八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 (79)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 (86)第一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安排 (86)第二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88)第十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工程 (94)第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00)附表 (105)附表目录附表1 西宁市土地利用的主要调控指标附表2 西宁市规划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3 中心城区规划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4 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指标表附表5 建设用地指标表附表6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表附表7 园地指标表附表8 林地指标表附表9 牧草地指标表附表10 西宁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附图目录1.西宁市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年)2.西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3.西宁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4.西宁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5.西宁市土地整治规划图6.西宁市重点项目用地布局图7.西宁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年)8.西宁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的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青海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在《西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上轮规划》)的基础上,编制《西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收稿日期:2004-11-05;修订日期:2005-03-04作者简介:袁丽丽(1977-,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城市土地利用管理。

E -mail :yuanlily@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袁丽丽(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该文简介国内外学术界对城市用地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分析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在空间上的两种表现形式,并对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主体、驱动力以及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驱动力;驱动机制中图分类号:F293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0503-0051-05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城市各种功能用地的比例和空间结构及其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

宋启林指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即城市空间结构,它离不开对土地的依托,同时也是城市土地利用物质和精神的具体体现,二者是同质的[1]。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规律一直是城市土地利用及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

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形态学和规划学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

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城市地理及经济领域需要研究企业布局的最大利润问题,产生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地域结构理论、地租理论、门槛理论及空间均衡理论等,国外开始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系统研究。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以解决城市社会及环境等问题为宗旨的城市土地空间利用理论,如以解决城市过分密集庞大而产生的有机疏散理论以及田园城市、花园城市、星座城市等规划理论,对城乡一体化、郊区化、城镇群、城市连绵区、大都市区等城镇蔓延发展形态的分析研究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的混合功能区理论等。

总体而言,国外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研究侧重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过程、动力机制和增长控制3方面,并形成了历史形态学派、区位经济学派、社会行为学派及政治经济学派等不同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派系[2]。

西宁市高原美丽城市建设策略分析

西宁市高原美丽城市建设策略分析

城建规划 Urban Planning西宁市高原美丽城市建设策略分析文/张孝逵 西宁市城市规划馆 青海西宁 810001【摘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

建设美丽城市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美青海,又添神韵。

正在进行的高原美丽城市示范省建设,让这块神奇的土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城镇更美丽,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鉴于此,文章就青海省西宁市高原美丽城市建设的现状以及建设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西宁市;高原美丽城市;建设【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7.025“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高原美丽示范市建设”,这是日前西宁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进西宁市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内容。

西宁加快建设高原美丽城市示范市,在全面开启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新征程中,将深度融入高原美丽城市示范省建设,积极创建高原美丽示范市,协同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

1、西宁市城市化进程概况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放开人口流动管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西宁市作为西部重要城市之一,2011年已达65.44%,表明西宁市在工业、人口和空间城镇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产业城市化是指产业结构的升级。

西宁市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为3.6:53.4:43.1,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3%,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7%。

人口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

2011年,西宁市常住人口22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5.79万人,占总人口的65.44%,比上年增加5.1万人,居住区建设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50.44%。

西宁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修改

西宁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修改

目录摘要……………………………………………………………………………. 第一部分西宁市的基本概况…………………………………..………………..1、自然环境 .........................................................................................................2、社会经济 ......................................................................................................... 第二部分西宁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1、西宁市近十年耕地面积变化分析 .................................................................2、西宁市近十年房地产年竣工面积变化分析 .................................................3、西宁市近十年工业用地面积变化分析 .........................................................4、西宁市近十年城市公用事业用地面积变化分析 .........................................5、西宁市近十年仓储用地面积变化分析 ......................................................... 第三部分西宁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原因分析……………………………………...1、.............................................................................................................................2、............................................................................................................................. 第四部分结语………………………………………………………………1、加强对城市闲置地及废弃地的利用 .............................................................2、严格控制城乡用地规模和布局 .....................................................................3、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4、正确处理好房地产业与城市耕地面积变化的矛盾 .....................................5、合理确定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 参考文献………………………………………………………………………致谢………………………………………………………………………..西宁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行政管理一组摘要:西宁市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的城市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4
资源与产业
2012 年
上又提出了 “城市化计划” ( urbanization project) 和 “全球土地计划” ( globalland project) [2]。在土 地利用 变 化 中, 城 市 建 设 用 地 的 空 间 扩 张 最 为 剧 烈,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研究已经成为 “城市化 计划” 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研究城市建设用地空 间变化和分布,可以正确认识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和 特征。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是学者研究的 主要问题。深入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和驱动因素 的关系,将对城市化土地利用时空演化规律具有重 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3 - 5]。
Ua
T
× 100% ,
式中: K 为研究时段内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动态
度; Ua ,Ub 分别为研究期初与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 类型的数量; T 为研究时段长度; 当 T 的时段设定
为年时,则 K 表示该研究区中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
年变化率。
由图 2 及相关资料分析可知,中心城区由于受
四周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的条件限制,在近 10 年
间主要向城北和城西方向快速发展。自 1999 年以
来,西宁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快速增长,1999
年城区建设用地面积只有 5 964. 78 hm2 ,到 2009 年
时已 经 增 至 7 288. 56 hm2 ,增 幅 达 到 了 22. 19%
( 表 1) 。中心城区在 2003—2009 年这个阶段城镇建
引用格式 : 邱春辉,多美丽,乔陆印,等. 建设用地空间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以西宁市中心城区为例 [J]. 资源与产业, 2012,14( 3) : 123 - 127 Qiu Chunhui,Duo Meili,Qiao Luyin,et al. A case study on downtown of Xining city: drives to spatial changes in construction land use[J]. Resources & Industries,2012,14( 3) : 123 - 127
年份 建设用地总量 / hm2 建设用增量 /பைடு நூலகம்hm2 动态度 /%
1999 5 964. 78
— —
2003 6 375. 97
411. 19 1. 72
2009 7 288. 56
912. 58 3. 58
1999—2003 年和 2003—2009 年这两个时间段 内,向外扩展所占用耕地的面积分别为 240. 56 hm2 和 367. 65 hm2 、草地分别为 120. 36 hm2 和 412. 02 hm2 ,占到城镇建设用地侵占各类用地的 87. 77% 和 85. 43% ( 表 2) ,说明中心城区的向外扩展主要侵 占城市 周 边 地 势 平 坦、 交 通 较 为 便 利 的 耕 地 和 草 地。根据 最 新 一 期 西 宁 市 城 市 规 划 和 土 地 利 用 规 划,西宁市准备将城北区打造为青海省先进一体化 的物流园区,将城市的西部打造成为政治、商住、 娱乐一体的全新区域。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切实保 护好耕地又不影响城市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和探索。
中图分类号: F205;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2464 ( 2012) 03 - 0123 - 05
A CASE STUDY ON DOWNTOWN OF XINING CITY: DRIVES TO SPATIAL CHANGES IN CONSTRUCTION LAND USE
第3 期
邱春辉等: 建设用地空间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125
2. 2 研究方法与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可以通过土地利用类型动
态模型进行度量,它既可以表征单一土地利用类型
的时间序列变化,也可以对区域土地利用动态的总
体状况及其区域分异进行分析。这里我们引用如下
模型进行分析[10],
K = Ub - Ua × 1
析 10 年间建设用地变化的动态信息,得到建设用地扩展侵占耕地、草地、其他用地的面积及空间分布,然
后从人口变动、经济增长、政策制定 3 方面分析对西宁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展产生的驱动作用。研究表
明,人口和经济因素是城市建设用地向外扩张的主要因素,政策因素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
关键词: Landsat TM; 建设用地; 驱动力; 西宁市; 中心城区
QIU Chun-hui,DUO Mei-li,QIAO Lu-yin,ZHOU Wei*
( School of L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Expans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use is a complicated dynamic process which is limited by many factors. This paper,based on case study on the downtown of Xining city,Qinghai province,uses 1999,2003 and 2009 Landsat images to study the land use information and uses GIS technology to analyze the ten-year's construction land use change,and calculates the areas and distribu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use occupied from farmland,grass land and other land,and then discusses the drives to spatial changes in construction land use from population change,economic growth and policies.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population and economy are two major drives to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and that policies play a directing role in urban development. Key words: Landsat TM; construction land; drives; Xining city; downtown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为西宁市中心城区。西宁市是我国青海 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在近十几年来,随着 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西宁市区及周围城 镇建设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区所在位置为西 宁市建 成 区 的 中 心 区 域, 所 属 区 域 包 括 城 东、 城 中、城西和城北 4 个行政区。根据土地变更数据显 示,2005 年西宁市中心城区总面积34 605 hm2 ,占 全市 总 面 积 的 4. 66% , 而 人 口 却 占 全 市 人 口 的 49. 88% 。西宁市中心城区主要在湟水上游的西宁 盆地之中,四面环山,城区内湟水干流及其支流北 川河、南川河呈十字型相交,属于典型的枝状半开 放型、河谷型城市[5]。
图 1 技术流程图
本文在对影像进行分类时,采用的土地分类标 准是全国土地分类的一级分类系统。根据土地的自 然生态 和利用属性,分为耕地、草地、建设用地、 水域和未利用土地这 5 类。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包括 土地利 用 类 型 的 面 积 变 化、 空 间 变 化 和 质 量 变 化。 面积变化首先反映在不同类型的总量变化上,通过 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量变化,可了解土地利用变化 总的态势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9]。使用 GIS 中的空 间分析模块对这 3 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 来分析西宁市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时空变化过程。
设用 地 增 长 趋 势 明 显, 增 加 了 912. 58hm2 , 比
1999—2003 年这个发展阶段有大幅的增加,土地利
用动态度也增加了一倍多 ( 表 1) 。这跟西部大开
发战略和 《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
发展的若干意见》 的深入实施以及相应配套资金的
大力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
表 1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变化幅度
收稿日期: 2011 - 09 - 19; 修订日期: 2012 - 02 - 29; 责任编辑: 车遥。 第一作者简介: 邱春辉 ( 1987— ) ,男,硕士生,主要从事土地信息技术与应用研究。E-mail: qiuchunhuimax@ 163. com * 通讯作者: 周伟 ( 1974— )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生态遥感监测研究。E-mail: zhouw@ cugb. edu. cn
邱春辉,多美丽,乔陆印,周 伟*
( 中国地质大学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性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青海省西宁市中心城区为
例,根据 1999 年、2003 年、2009 年 3 期的 Landsat 影像数据提取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信息,通过 GIS 技术分
2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2. 1 数据处理
本文所采用的遥感影像数据成像时间分别为 1999 年 4 月 26 日 和 2003 年 5 月 29 日 Landsat7 ETM + 以及 2009 年 4 月 6 日的 Landsat5 TM 影像。 数据采 用 横 轴 墨 卡 托 投 影 ( Transverse Mercator) , 无云层覆盖,分辨率为 30 m。本文以 Envi4. 2 为软 件平台对这 3 期影像的数据进行处理。具体流程 ( 图 1) : 1) 对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波段合成; 2) 利用 1∶ 10 000 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对影像 进行几何校正及配准; 3) 使用获取的行政区划图 对影像进行感兴趣区域裁剪; 4) 对影像色彩增强 处理; 5) 完成后对影像进行监督分类 ( 使用分类 方法为最大似然法) ; 6) 提取分类后的图层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