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研究进展

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研究进展

其他 欧 洲 国家 应 用 。 l 9 9 3年 我 国立 项 研 究 国产 “ 1 % 乙氧 硬 化 效 果 肯定 的 硬化 剂 ,但 是 由于其 属 非 药 ( 化 学试 剂 ) , 故无 法 为
醇” ( 随后 由国家 定 名 为 “ 聚桂 醇 ” ) ,于 2 0 0 8年 l 0月 作 为 国家 全 世 界 各 国 临 床 广 泛 接 受 ,其 进 入 我 国 的 途 径 也 是 非 正 常 途 专 利 新 药 而 正 式面 市 。聚 桂 醇 主 要 用 于 静 脉 曲张 ,静 脉 畸 形 , 径: 临床医生无法走正常 “ 途 径 ”得 到 该 硬 化 剂 , 对 其 使 用 有 内痔 等疾 病 的硬 化 治疗 。 国外 使 用 1% 乙氧 硬 化醇 治疗 血 管 瘤 非 常大 的潜 在 顾虑 。 自 2 0 0 8年 以来 ,聚 桂 醇经 过 全 国多 家 医 院 已有 大量 文 献 报 道 ,近 几 年 国 内学 者 开 始不 断探 索 聚 桂醇 治 疗 的许 多 专科 医生 对 多 种疾 病 的临 床 硬化 治疗 应 用 , 临床 应用 的 血 管 瘤 的 临床 效 果及 安全 性 。现 将 国 内外使 用 聚 桂 醇 治疗 血 管 瘤 的 治疗 效 果 及 安 全 性 作 一 综述 。
严重局部变化。 【 1
性 病 变的 临床 观察 . 临床 口腔 医 学杂志 . 2 0 1 2 . z a ( e ) : 1 1 1 —1 1 2. 2聚桂 醇与血管 瘤 【 4 】 汪垠 , 朱 飞, 宁金龙 等 . 1 %聚 桂 醇在 面部血 管 瘤及血 管畸 形 治 国 内学者 周辉 [ 。 等人 采用 局 部注 射 的方 法 治疗 7 8例 血 管瘤 疗 中的 应 用 . 中华整 形 外科 杂 志 . 2 0 1 2 . 2 8 ( 6 ) : 4 2 8 -4 2 9 .

血管瘤患儿102例局部注射聚桂醇治疗效果分析

血管瘤患儿102例局部注射聚桂醇治疗效果分析
福 建医药 杂志 2 0 1 3 年1 o 月第 3 5 卷第 5 期
! u j a n


! : ! :
・ 91 ・
高 、心 动过 速 ,甚 至 心 律失 常 等 心 血管 反 应 _ 】 ] ,降
低 了应 激反 应对 老年 患者 造 成 的致 命 性 损 害 ,血药 浓 度过 高或 过低 ,都 会带 来不 同程 度 的负 面影 响 。
[ 5 ]张 海 萍 ,郭 曲练 . 不 同剂 量 舒 芬 太 尼 对 心 脏 瓣 膜 置 换 术 患 者 气 管 插 管应 激 反应 的 影 响 [ J ] . 中南 大 学 学 报 ( 医学版) ,2 0 0 7 ,
3 2 ( 3 ): 5 07 — 5 1 1 .
显 著 增 强 ] ,气 管 插 管 时 血 流 动 力 学 更 加 平 稳 ,
经 张力 减 弱 中枢血 管运 动神 经及 交 感 神 经 活性 作 用
o u t mu s c l e r e l a x a n t i n c h i l d r e n 口] . Eu r J An a e s t h e s i o l ,2 0 0 1 ,
1 8 ( 1 ) :3 8 4 — 3 8 8 .
t e r s d u r i n g TI VA wi t h Re mi f e n t a n i l o r s u f e n t a n i l E J ] . An a s t h e —
s i o l I n t e n s i v me d No t f a l l me d S c h me r z t h e r , 2 0 0 0, 3 5 (1 1):
d i f f e r e n t d o s e s o f p r o p o f o l o n t r a c he a l i n t u b a t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wi t h —

聚桂醇瘤体内注射联合小针高频电凝在体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聚桂醇瘤体内注射联合小针高频电凝在体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聚桂醇瘤体内注射联合小针高频电凝在体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廖明德;陈石海;殷国前;韦强;于海生;蒙旭昌;马珂;覃朝【摘要】目的:评价聚桂醇注射液联合小针高频电凝治疗体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0例体表血管瘤进行次数不等、剂量不同的瘤腔内注射聚桂醇注射液,联合小针高频电凝治疗,通过6~24个月的观察,判断其疗效.结果:150例中,治愈111例,占74.4%,显效37例,占24.7%,无效2例,占1.3%,总有效率98.4%.结论:聚桂醇瘤体内注射联合小针高频电凝治疗体表血管瘤病变起效快,效果好,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2)004【总页数】2页(P621-622)【关键词】聚桂醇;小针高频电凝;血管瘤【作者】廖明德;陈石海;殷国前;韦强;于海生;蒙旭昌;马珂;覃朝【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2.2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据报道有80%血管瘤在小儿两岁后会自行消退,约20%不会自行消退。

也有观点认为,因未能确定血管瘤是否会自行消退,且有生长迅速之势,均应予以干预,以防止血管瘤长大后造成治疗困难[1]。

我科于2011年9月开始应用聚桂醇瘤体内注射联合小针高频电凝治疗体表血管瘤,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我科采用聚桂醇瘤体内注射联合小针高频电凝治疗体表血管瘤患者150例,其中男65 例,女85 例。

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小儿血管瘤的疗效评价

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小儿血管瘤的疗效评价

血管瘤 是 比较 常见的先 天性血 管畸形 [ 1 】 , 目前临 床上对于 血管瘤
血 以确认 针 尖位于 血管 瘤腔 内 ,然 后将 注射器 内的聚桂 醇注射 液 向 瘤 体周 围及 瘤体 中央进 行注 射 。根 据患 儿年 龄 、血 管瘤 部位 、大小 注 射1 ~5 mL ,注射后压 迫注射点 l 0 ~1 5 ai r n ,儿童 第 1 次注 射用量 为 l ~2 mL ,最 大剂量 不超 过肿瘤 体积 的1 / 2 。治疗未痊 愈者 ,可在 1 ~2
[ 6 ] 赵 玉莹 , 李 维娜 . 两 种方 法对 乙型肝 炎H B c — I g G阳性 结果 的比较
[ J ] . 黑龙 江 医学 , 2 0 0 8 , 3 2 ( 6 ) : 4 4 4 — 4 4 5 .
聚桂醇注射液治疗/ J x J L 血管瘤 的疗效 评价
符梅 香 张 国宏 易 浩 萍
( 江西省新余市人 民医院整形科 ,江西 新余 3 3 8 0 0 0 )
【 摘 要】 目的 探讨 聚桂 醇 注射 液 治疗各 种 小 儿血 管瘤 的 , I 缶 床疗 效 。方法 2 0 1 0 年 8月至 2 0 1 1 年 5月共 收 治血 管瘤 惠 儿 3 6例 ,对不 同部 位 的血 管瘤 均采 用 聚桂 醇注射 液 注射 治疗 。结 果 范 围较 小 的瘤体 注射 1 次 即可 治愈 ,部 分病 例 经过 3~ 5次 注射后 停止 治疗 ;皮肤 血 管瘤 有 效率 达 9 5 %, 口腔 黏 膜血 管瘤 有效 率 1 0 0 %, 无 1 例 严 重并 发 症 发生 。结论 聚桂 醇硬 化 治疗血 管瘤操 作 简便 ,有效 率 高 ,几乎 无不 良
反 应 发生 ,是 一 种值得 借 鉴 的临床 治疗 方 法。

聚桂醇注射液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聚桂醇注射液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聚桂醇注射液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析聚桂醇注射液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92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进行不等次数与不同剂量瘤腔注射聚桂醇注射液,随后观察患者6至24个月,判断其治疗效果。

结果:在92例患者中,55例患者显效,占59.8%,36例患者有效,占39.1%,仅1例无效,占1.1%,总有效率高达98.9%。

结论:聚桂醇注射液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具有良好安全性,疼痛之类性状发生率较低,组织坏死性状稀少,毒物副作用小。

关键词:聚桂醇注射液;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血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由其残余胚胎形成血管细胞,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大约能占至全身血管瘤60%,其中多数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发生于口腔粘膜、皮下组织以及颜面部皮肤,如口底、舌、唇等组织,然而发生于颌骨内及深部的血管瘤则较少。

因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会影响其正常组织形态以及功能,对其治疗的难度也较高。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发病率高,因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所以至今仍是外科中临床治疗的难点。

以往对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进行治疗的多种药物都获得良好疗效,相比于传统外科手术以及物理治疗等,其药物的治疗具有不良反应轻、创伤较小、操作简单等特点。

血管瘤于临床上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混合性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蔓状血管瘤。

血管瘤易发生于口腔颌面部,该部位的血管瘤若持续发展将能对患者的面貌造成损害并导致器官功能的障碍。

血管瘤是种常见良性肿瘤,好发于颜面部,而以婴幼儿更为多见,并随着年龄逐渐增长。

若不予以治疗将损害面容及功能,甚至能够造成出血和感染等一些合并症从而导致生命危害。

曾有国外相关专家指出,80%的血管瘤于儿童期能自行消退及缩小,因而不主张于5岁之前进行手术治疗,但国内还未有与血管瘤自行退化相关的统计资料[2]。

我院曾对婴幼儿的血管瘤采用激素治疗或者不用药来观察,观察出血管瘤都随年龄而增长,如错过手术治疗最佳时期,将会增大手术彻底切除度。

聚桂醇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畸形疗效分析护理

聚桂醇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畸形疗效分析护理

聚桂醇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疗效分析与护理【摘要】目的:总结聚桂醇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方法:采用聚桂醇瘤内注射治疗52例颌面部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畸形患儿,并加强操作中、注射后的护理。

结果:52例患儿平均疗程21d,治疗完成后经8-18个月随访,治愈和有效率为98.3%。

结论:聚桂醇作为国家级新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硬化剂注射制剂,具有疗程短、药量少、不良反应易处理等优点。

在注射前后加强健康宣教和细致有效的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

【关键词】聚桂醇; 婴幼儿; 颌面部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畸形;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19-01颌面部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畸形是一系列不同病因、不同发展过程的先天性血管良性肿瘤或畸形,属错构瘤范围,颌面部多发,常见于婴幼儿[1]。

该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激素、激光及浅x线治疗,但易致功能障碍或美容缺陷,很多学者在硬化剂治疗上做过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最常见的有平阳霉素,但有出现局部溃疡、组织坏死的风险,限制了临床推广应用。

聚桂醇作为一种安全的硬化剂给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我科自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聚桂醇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畸形52例,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30例,男女之比为1∶1.5。

年龄最小为4个月,最大6岁。

瘤体位于眶部2例、眼睑处4例、颧颞部2例、面颊部10例、唇部15例、腮腺区6例、颌下区5例、口内(唇、舌、颊黏膜)8例,瘤体直径最小0.6cm,最大8cm。

1.2 治疗方法:常规检查,全身状况良好者在吸入麻醉下给予1%聚桂醇(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按病变的部位、大小、类型、患儿的年龄等选用不同的剂量、浓度进行注射治疗,常规消毒后用1ml注射器、5号针头进行注射,对于颌面部血管瘤,从正常的皮肤刺入血管瘤,然后刺穿血管管腔,回抽静脉血以确认针尖位于血管瘤腔内,缓慢推注硬化剂0.5~1 ml,注射拔针后局部用无菌纱布敷料压迫5 min,使药物在血管瘤内充分作用;对于海绵状血管瘤,针尖难于刺入血管腔,则在瘤体中央注射,注入后用手压和按摩使硬化剂分布到血管瘤病变周围。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30例颌面部血管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

观察组患者接受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后颌面部血管瘤的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7%。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颌面部血管瘤复发率为6.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颌面部血管瘤复发率为13.3%。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费用相对较低。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低并发症率,对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聚桂醇;博来霉素;血管瘤;局部注射;临床观察一、引言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颌面部局部肿胀、疼痛和面部畸形,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激光治疗、射频消融和局部注射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寻求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聚桂醇是一种具有抗血管新生和抗炎作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博来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杀菌和抗炎作用。

本研究旨在观察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

二、材料和方法2.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30例颌面部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18-60岁,平均年龄为36.5岁。

聚桂醇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聚桂醇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聚桂醇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封志强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9)12
【摘要】目的探讨聚桂醇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血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平阳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聚桂醇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经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是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总页数】3页(P173-175)
【作者】封志强
【作者单位】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山东泰安 2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5
【相关文献】
1.普萘洛尔和聚桂醇分别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J], 吕文强;王亮;徐兵;王忠荣;苏义林
2.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血管瘤 [J], 尚国臣;刘浩;刘芳;陈卫刚
3.聚桂醇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J], 刘兵
4.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小儿血管瘤的疗效评价 [J], 符梅香;张国宏;易浩萍
5.聚桂醇硬化剂治疗小儿血管瘤的护理 [J], 丁瑞娟; 张贺平; 冯蓓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e i g h t e e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o r l a a n d ma x i l l o f a c i a l h e ma n g i o ma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张洪涛 , 叶
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选择来本 院治疗的 口腔颌面部血管
( 湖北 省荆 门市第二人 民医院 口腔科 , 湖北 荆 门 , 4 4 8 0 0 0 )
要 :目的 分 析平 阳霉 素联合 聚桂醇治疗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瘤患者 1 1 8 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5 8 例) 与观察组 ( 6 0 例) , 对照组使用平 阳霉素等基础药物进行治疗 ,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 , z =5 8 )a n d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6 0 )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a s t r e a t e d wi t h b a s i c d r u g s l i k e
p i n g y a n g my c i n,wh i l e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a d d i t i o n a l l a u r o ma c r o g o l b a s e d o n t h e t r e a t — me n t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s a n d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we r e o b s e ve r d i n t wo g r o u p s .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两种常见的先天性或后天性血管疾病。

血管瘤主要表现为皮肤颜色改变、血管扩张和皮肤隆起等症状,而脉管畸形可表现为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和功能障碍等。

两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创伤及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

血管瘤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颜色改变、血管扩张和皮肤隆起等。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视诊、触诊、血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相似症状的疾病。

常见的诊断误区包括将其误诊为痣、瘀斑等。

对于血管瘤的诊断,病理检测方法尤为重要。

常见的病理检测方法有超声波扫描和多普勒超声等。

超声波扫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血管瘤的大小、深度和范围,多普勒超声则可以显示血管瘤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其性质。

脉管畸形的症状因其类型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和功能障碍等。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视诊、触诊、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相似症状的疾病。

脉管畸形的病理检测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扫描、血管造影等。

超声波扫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形态、大小和范围,血管造影则可以显示脉管畸形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有助于确定诊断。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

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和程度,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是治疗血管瘤和部分脉管畸形的主要方法。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尽可能完整地切除病变组织,以降低复发的风险。

对于较大的血管瘤,手术切除后可能需要进行植皮或皮瓣移植手术。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插入病变血管内,注射硬化剂、弹簧圈或栓塞剂等,以阻塞异常血管,达到治疗目的。

介入治疗主要用于治疗脉管畸形,尤其是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等。

药物治疗是辅助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

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减小病变体积,但不能完全治愈疾病。

普萘洛尔凝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普萘洛尔凝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普萘洛尔凝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普萘洛尔凝胶与聚桂醇联合应用在血管瘤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对80例血管瘤患者采用普萘洛尔凝胶与聚桂醇联合治疗,随访6-24个月,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80例患者中显效57例,占71.3%,有效21例,占26.2%,无效2例,占2.5%,总有效率97.5%。

结论:普萘洛尔凝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疗效好,创伤小,毒副作用轻,可望成为血管瘤的一线治疗新方法。

【关键词】普萘洛尔凝胶聚桂醇血管瘤治疗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血管肿瘤,占所有婴幼儿肿瘤的5%-10%,甚至在早产儿中多达30%[1],有60%-70%的血管瘤可能在8岁以前消退,其余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

目前针对血管瘤的治疗较为棘手,手术、冷冻、微波及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自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集采用普萘洛尔凝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血管瘤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1个月-36个月,平均20.5个月;部位:头颈部32例,躯干21例,四肢27例.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B超,或CT,或MRI检查确定诊断。

血管瘤面积最大5*4.5cm2,最小1.5*1.5cm2,平均4*2.5cm2大小。

治疗前均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无异常,均未用其他方法治疗。

1.2治疗方法普萘洛尔凝胶局部外用,敷于血管瘤表面,3次/天;聚桂醇注射液(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采用注射器自瘤周正常组织穿刺入瘤体,回抽有血液后注射药物,沿瘤体多点注射使药物均匀分布于瘤体内,注射到瘤体变苍白和肿胀为止,注射后针孔用消毒棉球按压3-5分钟。

用药量根据瘤体大小、部位、年龄、类型而定,通常选用剂量以平均每立方厘米注射瘤体直径(cm)的1/2-1,每点注射总量不超过6ml,每周1次,一般2-3次,较大者4-5次。

联合治疗周期1-5周,随访>3个月。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观察【摘要】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畸形疾病,对患者的颌面外观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激光治疗等,但存在一定的创伤和复发率。

本研究旨在观察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共纳入XX例患者进行观察。

疗程采用XX剂量的聚桂醇和XX剂量的博来霉素进行局部注射,治疗过程中观察疗效和安全性,并总结预防措施。

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案在缩小瘤体、减轻症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结论认为,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还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大样本、更长周期的研究以验证其长期疗效。

【关键词】聚桂醇、博来霉素、局部注射、颌面部血管瘤、治疗、效果观察、临床资料、疗效观察、安全性观察、预防措施、临床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疾病背景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管性肿瘤,在口腔颌面部的软组织和骨骼中均可发生。

其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发育中的血管畸形有关。

颌面部血管瘤的发生在患者的生活和外貌方面造成了很大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目前,对于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激光治疗、放射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例如面部畸形、颜面神经损伤、感染等,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痛苦。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旨在观察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观察,收集临床资料,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愿本研究能为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让患者早日康复,重拾自信和美好生活。

1.2 治疗现状目前,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它通常由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激光治疗和放射治疗,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尤其是在面部血管瘤的治疗中可能导致明显的瘢痕和功能损伤。

小儿血管瘤瘤体注射聚桂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小儿血管瘤瘤体注射聚桂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4c n。唇颊部 血管瘤 2 2例 , 鼻部 4例 , 四肢 l , 0例 躯体 1 2洌
( 背 5例, 胸 及 腹 部 7例 ) 后 前 。均 未 用 其 他 方 法 治 疗 。
作者 位 :3 0 2 华 叶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 402 J 翁 慧 : , 科 , 帅 女 小 护
能在 8岁以前 消退 , 其余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 , 该类疾 病易
造成颌面部畸形和功能 障碍 , 虽然部分 婴幼 儿血管瘤 的 自然
消退是客观和 可信 的, 但对 于无 法 消退 或不 能完全 消退 的血
管瘤应予 以及时 治疗 。我科 自 2 0 0 4年 1月 ~20 0 9年 l 2 月, 采用 聚桂醇瘤 体内注射治疗 小儿 毛细血 管瘤和海 绵状血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1 年第 8 01 卷第 5期( 上半月版

55 ・
小儿血管瘤瘤体注射聚 桂醇 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翁 慧
摘 要 目的 : 探讨聚桂 醇治疗血管瘤 的效果。方法 : 用聚挂醇按病 变的部位 、 大小 、 型、 类 患儿 的年龄 等选用 不同的剂趟 、 浓度进 行 注射 治疗。
结肠炎一般均有局部结肠黏膜充血水肿 、 溃疡糜烂 、 黏膜血管 脆易出 m等病理改变。化浊解毒 中药直肠滴人有利 于肠黏膜 【 对药物的充分吸收 , 较好 的抗炎 、 有 促进 溃疡愈 等作用 , 是溃
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总之 , 本研究结果提示 , 化浊解毒结合 中医护理干预可使
[ ] 全 旧慢性 l 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 2 l 仁 溃疡性 肠炎 的诊断及疗 教标 准[ ] r华消化杂志 ,9 3 1 ( )3 4 J .} I 19 ,3 6 :5 .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其易发生在口腔、颌骨等颌面部位,常会给患者造成外观上的不美观以及功能上的影响。

目前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方法较多,包括手术切除、激光治疗、放疗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着术后创面大、复发率高、功能影响明显等问题。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评估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管发育异常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激光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存在创伤大、复发率高等缺点。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聚桂醇和博来霉素联合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选择,为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FinBIO:I provide therapy compliance information and side effect reporting for patients through a gamified experience.2. 正文2.1 患者资料本研究共纳入了30例颌面部血管瘤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5岁到60岁。

患者入组前均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诊为颌面部血管瘤后进行分组随机,其中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

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8岁,病程平均为6个月;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0岁,病程平均为5个月。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聚桂醇治疗血管瘤

聚桂醇治疗血管瘤
• 操作流程:在聚桂醇治疗前,医生会先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确认患者适 合接受该药物治疗。然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血管瘤的大小、 位置和深度等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聚桂醇的用量 、注射次数和间隔时间等。在注射过程中,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减轻患者的疼 痛感,然后将聚后,医生会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疗效和不良反 应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治疗。
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深入研究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机制
虽然已经对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便为 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开展更大样本的临床试验
目前关于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临床试验样本量相对较小,未来需要开展更大样本的临床 试验,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
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优点包括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该治疗方法不需要手术切除,减少了手术带来的风险 和痛苦。此外,聚桂醇治疗对患者的免疫系统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局限性
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局限性包括可能出现的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色素沉着、皮 肤萎缩等;全身不良反应包括发热、恶心、呕吐等。此外,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费用相对较高,可能增加患者的 经济负担。
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机制研究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指导医生合理 用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分类
根据外观和病理特点,血管瘤可 分为多种类型,如毛细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等 。
血管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血管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 与遗传、环境、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 。

普萘洛尔口服联合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临床观察

普萘洛尔口服联合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临床观察
山东 医药 2 0 1 3年第 5 3卷 第 3期
普 萘 洛 尔 口服联 合 聚桂 醇局 部 注 射 治疗 婴 幼 儿血 管 瘤 临床 观察
钟 斌。 吴书清 , 刘 辉
( 赣 州市妇女 儿童 医院, 江西赣 州 3 4 1 0 0 0 )
摘要 : 目的
观察普萘洛尔 口服联合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的临床疗效及不 良反应 。方 法
1 资料 与方法
继续服药 , 2周复查 1 次, 观察是否 出现不 良反应 , 并判 断是 否继续 服药 治疗 , 待瘤体 明显 缩小后 , 行 聚
桂醇 局部 注射 , 并 停用 普萘 洛尔 治疗 , 必要 时可再 次
行 聚桂醇 注射 。聚桂 醇 组 患 儿 直 接 采 取 注射 聚 桂 醇, 为减 轻患儿 疼 痛 , 且保 证 注 射 质量 , 患儿 均 采 取 静 脉全麻 , 麻 醉成功 后将瘤 体表 面消 毒 , 用带 注 射器
治疗方案 , 但均存在不 良反应。普萘洛尔 和聚桂 醇 是 目前 治疗婴 幼 儿血 管瘤 的最 新 治疗 方 案 , 但
单独 应用普 萘 洛尔 治疗 时间 较 长 , 发 生不 良反 应 的
几率高 ; -  ̄ 0 - 独应用聚桂醇局部注射 , 在对瘤体较大的
患儿 , 注射剂量偏 大 , 注 射 次 数 及 不 良反 应 较 多 。 2 0 1 0年 7月 ~ 2 0 1 1年 7月 , 我们 采用 普萘 洛 尔 口服 联 合 聚桂 醇局 部注射 治疗 血管瘤 患儿 2 1 例, 并进 行 了临床 对 比观察 。现将结 果报 告如下 。
出院 , 并 在 家继 续 服 药 , 1个 月 复 查 1次 , 观 察 是 否 出现不 良反应 , 并判 断是 否继续 服药 治疗 , 待达 到临 床治愈 时停药 , 最 长不超 过 1 a 。联 合组 患儿首 日予 0 . 5 mg / ( k g・ d ) 普萘 洛 尔 口服 , 并行 心 率 、 血压 、 血 糖监测 , 无 明显不 良反应 后按 每 日0 . 5 mg / ( k g・ d ) 的剂量 递增 , 增至 2 . 0 m g / ( k g・ d ) 后出院, 并在 家

聚桂醇注射液治疗皮肤脉管性疾病疗效观察

聚桂醇注射液治疗皮肤脉管性疾病疗效观察
e f f e c t i v e . s i m pl e a n d s a f e. 1 t i S s h o u l d b e r e c o mme n de d.
K e y wo r d s :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O f t h e s k i n ; l a u r o ma c r o g o l i n j e c t i o n ; t r e a t me n t
t i me s a n d d o s a g e o f l a r e o ma r o g o1 .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u t c o me a n d c o mpl i c a t i o n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Re s u l t s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C o n c l u s i o n s L a u r o ma c r o g o l i n j e c t i o n l n t h e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o f t h e s k i n i S v e r y

论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聚桂醇注射液治疗皮肤脉管性疾病疗效观察
安彩 霞, 杨珊, 王 鹏
( 新疆 维吾 尔 自治 区人 民 医院皮肤 科 新 疆 乌鲁木 齐 8 3 0 0 5 4 )
[ 摘要] 目的 : 临床观 察 聚桂 醇注射 液治疗 皮肤 脉管 性 疾病 的效 果 。方法 : 利用 治 疗前后对 比的方 法观 察皮肤
t h e s k i n . Me t h o d s S i x t y f i v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o f t h e s k i n we r e i n j e c t e d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聚桂醇与硬化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详解

聚桂醇与硬化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详解

聚桂醇与硬化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详解聚桂醇(Polycaprolactone)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硬化治疗技术是一种利用聚桂醇等材料修复血管内膜损伤的方法。

下面详细介绍聚桂醇与硬化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情况:1. 硬化治疗技术概述:硬化治疗技术,又称为内膜硬化治疗技术(Endovascular Sclerosis),是一种通过在血管内引入硬化剂物质来加固和堵塞异常扩张的血管或血管瘤。

在硬化治疗中,聚桂醇作为一种常用的硬化剂被广泛应用。

2. 应用范围:硬化治疗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病症的治疗:- 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等,通过向异常血管内注射聚桂醇等硬化剂,使其硬化、闭塞,达到治疗目的。

- 血管瘤:如血管海绵瘤、血管瘤等,通过硬化剂的引入,使瘤腔内形成血栓,实现血管瘤闭塞,达到治疗效果。

- 静脉曲张:通过向曲张静脉内注射硬化剂,促使静脉壁黏连、硬化,达到减压和改善症状的目的。

3. 操作步骤:硬化治疗通常通过经皮穿刺或导管插入的方式进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麻醉和消毒: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对治疗部位进行消毒。

- 引入导管:在治疗部位插入导管,导引至需要进行硬化治疗的位置。

- 注射硬化剂:通过导管将聚桂醇等硬化剂直接注射到异常血管或血管瘤内。

- 观察效果:注射硬化剂后,观察血管内的变化情况,确保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 结束治疗:治疗完成后,拔出导管,对穿刺口进行处理。

4. 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硬化治疗技术在病人的血管畸形、血管瘤和静脉曲张等疾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聚桂醇作为硬化剂,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促进血管内膜的闭塞和修复。

然而,在使用硬化治疗技术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掌握适应症:对于不同的病症,要根据临床指南和专业意见来判断是否适合应用硬化治疗。

- 注意操作技巧:硬化治疗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确保正确而安全地操作。

- 预防并发症: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出血、血栓形成等,需要及时处理和预防。

聚桂醇局部注射对不同年龄和部位小儿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聚桂醇局部注射对不同年龄和部位小儿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小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血管瘤,约有4%~12%的儿童发病,女孩发病率约是男孩的4倍,主要分布在头面颈部、四肢及躯干部[1,2]。

大多数情况下,血管瘤生后6个月是早期增殖期,生长迅速,大小可达最终面积的80%,随后生长逐渐减缓,部分可自然消退[3]。

然而,大约5%~10%的血管瘤具有破坏性,可导致溃疡、色素沉着,严重会影响脏器功能,甚至死亡[1]。

因此,血管瘤需要早期进行治疗。

目前血管瘤的治疗手段多样,而现今国际上广泛应用的硬化药物——聚桂醇,常应用于血管瘤、静脉畸形等疾病的治疗[4-6]。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0例血管瘤患儿进行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观察其瘤体面积大小、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具体结果如下。

聚桂醇局部注射对不同年龄和部位小儿血管瘤的疗效分析周克燕,胡景辉,刘东彪,文健辉,关飞*[摘要]目的探讨聚桂醇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6月间,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收治的体表血管瘤患儿90例,给予多点注射聚桂醇治疗,采用Achauer疗效评价方法进行评估,记录瘤体面积变化、取得疗效所需的时间及并发症。

结果聚桂醇第一疗程总体有效率95.56%,第二疗程有效率可达100%,其中头面颈部的体表血管瘤起效最快,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四肢的血管瘤并发症最高,达5.56%;肿胀和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结论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疗程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小儿体表血管瘤的治疗。

[关键词]血管瘤;儿童;聚桂醇;疗效doi: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14中图分类号:R732.2文献标识码:AClinical experience of local injection of lauromacrogol in the treatment of hemangioma in children ZHOU Ke⁃yan,HU Jing⁃hui,LIU Dong⁃biao,WEN Jian⁃hui,GUAN FeiDepartment of Pediatric Surgery,Jiangm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Jiangmen,Guangdong 5290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GUAN Fei,****************[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auromacrogol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mangioma in children.Methods From June2014to June2019,90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uperficial hemangioma 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surgery,Jiangm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ll of them were given lauromacrogol injection therapy.Achauer standard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clinical effect assessment.The size of tumor,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the patient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first course treatment of lauromacrogol was95.56%,and the second course treatment was up to100%.The superficial hemangioma in head and neck had better effects,and the younger children also had showed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s.The complications of hemangioma surgery in the extremities were the highest(5.56%),in which swelling and pain were the most common.Conclusion Local injection of lauromacrogol in treatment of hemangioma in children has good clinical efficacy.The course of treatment is short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s low.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hemangioma in children.[Key words]hemangioma;childern;lauromacrogol;efficacy作者单位: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广东江门529000*通讯作者:关飞,Email:****************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了2014年6月~2019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90例血管瘤患儿,所有患儿都经临床诊断确诊,男35例,女55例,年龄3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1.25±0.65)岁,具体见表1。

聚桂醇局部注射联合Cynergy激光治疗血管瘤

聚桂醇局部注射联合Cynergy激光治疗血管瘤

2 2.1
结果
临床疗效 , : H2008 0445 ) 102 r gy 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 沿瘤体周 例患者均采用聚桂醇局部注射联合 C yne 边正常组织穿刺入瘤体, � 回抽有血液后, 一点或多点 激光治疗 �其中 7 8 例接受 1 2 次注射治疗, 24 例
� 浸润性呈放射状边进针边注射药物, � 使药物在瘤体 接受 3 4 次注射治疗 ; 33 例接受 1 3 次激光治疗, � 69 例接受 4 6 次激光治疗 �102 例患者治愈 93 例 内均匀分布 , 直至表面苍白肿胀为止, 注射完毕局部 压迫止血� 注射药量根据病变部位 � 瘤体大小 � 类型 1 2 及患者年龄而定, 单次治疗最多不超过 3 m L , 周后可重复注射, 连续治疗不超过 4 次 � 注射 1 2 ( 91.2% ) , % ), 显效 8 例( 7 .8 好转 1 例 ( 1.0% ) , 有 效率为 99.0% � 2.2 不良反应
聚 桂 醇 局 部 注 射 联 合
景海霞, 周
C yne rg y激
辉, 杨
光 治 疗 血 管 瘤
苹, 段德鉴
4 42000)
( 湖北 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皮肤科, 湖北 十堰 [ 关键词] 血管瘤; 聚桂醇; C yne rg y 激光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 大部 分婴儿于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现, 好发于颜面 � 头颈 部或肩部, 不仅影响美观, 还可出现多种并发症, 如 [1 ] 出血 � 感染 � 溃疡等 �以往通常采用冷冻� 放射治
[3 ] 患者均行血 � 尿� 粪常规 � 病灶 消退 , 表面 色泽正常 , 无功 能障碍 , 随访无复 发 � � , 区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 血� 尿� 粪常规检查结果正 有效率 = ( 治愈例数 + 显效例数) /总例数 10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研究进展
摘要:聚桂醇(德国l%乙氧硬化醇)是国际上广泛公认的理想硬化剂,以往主要用于静脉曲张,静脉畸形,内痔等疾病的硬化治疗。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聚桂醇用于血管瘤的治疗,本文对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做一综述。

关键词:聚桂醇;血管瘤;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
德国生产的乙氧硬化醇注射液是国际上广泛公认的理想硬化剂,是德国迄今唯一被批准用于硬化治疗的药物,并已经在其他欧洲国家应用。

1993年我国立项研究国产“l%乙氧硬化醇”(随后由国家定名为“聚桂醇”),于2008年10月作为国家专利新药而正式面市。

聚桂醇主要用于静脉曲张,静脉畸形,内痔等疾病的硬化治疗。

国外使用l%乙氧硬化醇治疗血管瘤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近几年国内学者开始不断探索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现将国内外使用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作一综述。

1 作用机制
聚桂醇注射液在静脉血管内注射后,可损伤血管内皮,即刻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在静脉血管旁注射后,压迫静脉血管,降低血管内血流速率及压力,由于化学作用,使静脉血管及周同黏膜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形成一层致密的纤维组织,闭塞静脉血管,从而产生硬化作用。

聚桂醇属于醚类,具有麻醉功效,在硬化治疗时耐受
性好,注射后无痛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治疗后血管瘤立即肿胀,几天后消退,不引起全身性反应或严重局部变化。

[1]
2 聚桂醇与血管瘤
国内学者周辉[2]等人采用局部注射的方法治疗78例血管瘤患者,结果总有效率为97.4%。

其中海绵状血管瘤疗效最好,其次为草莓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

朱声荣[3]等人对56例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病变进行次数不等剂量不同的瘤腔内注射聚醇,通过6-24
个月的观察判断疗效,结果显示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起效快,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疼痛发生率低,组织坏死罕见。

汪垠等人[4]探讨1%聚桂醇治疗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效果,证明其作为一种硬化剂治疗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是安全有效且简单易行的。

临床应用已表明硬化治疗对低流量损伤是有的,这可能与血管内血流量低,硬化剂与血管壁的接触时间延长有关。

[5] 国外学者ukritmanoroat.t等人[6,7]已证实,于硬化剂混合些许空气的泡沫硬化疗法优于使用液体硬化剂的传统硬化疗法,在注射药液后泡沫并不是立即与血液混合,而是将血液从血管内排净并充满管腔,使硬化剂均匀接触静脉血管内皮而不被稀释,保持原有浓度不变,发挥疗效。

我们运用泡沫硬化剂的原理,在治疗面积较大的瘤体时,将混合少许空气(一般小于总量的1/5)的药液注射至瘤体内,增加聚桂醇注射液与瘤体细胞表面的接触面积,延长药液与瘤体细胞的接触时间,增强硬化剂的疗效,此时还再根据瘤体治疗反应,回抽或再注入药液。

3 未来发展
临床治疗血管瘤常采用手术切除、硬化剂注射、冷冻、激光和口服激素等方法,但每种方法均有其局限性且并发症也较多。

手术治疗常导致局部组织缺损畸形、瘢痕形成和功能障碍等;常用的血管硬化剂如注射鱼肝油酸钠、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并发症包括局部和全身症状或损害。

德国产硬化剂l%乙氧硬化醇,是近30多年来临床上最为广泛使用并被全世界接受、效果肯定的硬化剂,但是由于其属非药(化学试剂),故无法为全世界各国临床广泛接受,其进入我国的途径也是非正常途径;临床医生无法走正常“途径”得到该硬化剂,对其使用有非常大的潜在顾虑。

自2008年以来,聚桂醇经过全国多家医院的许多专科医生对多种疾病的临床硬化治疗
应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循证医学的验证。

[8]随着聚桂醇注射液在临床方面应用的愈加成熟,我们相信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杨荣强,张燕敏,高群等.1%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1,32(9):
715-716.
[2] 周辉,王震,杨苹等.聚桂醇治疗皮肤血管瘤78例.医药导报.2011.30(4):484-485.
[3] 朱声荣,汤国雄,陶学金等.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病变的临床观察.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28(2):111-112.
[4] 汪垠,朱飞,宁金龙等.1%聚桂醇在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2.28(6):428-429.
[5] ckson it,ca兀.efio r,potpafic z,et a1.hemangiomas,vascular malformations,and lymphovenous malformations:classification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plast reconstr surg,1993.
[6] parison of efficacy and safety between foam sclerotherapy and conventional selerotherapy:
a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 medassoc thai,2011.
[7] alfs j,carreflo p,l6pez ja,et a1.efficacy and safety of sclerotherapy using polidoeanel foam:a coatro||ed clinical t6a1.ear j vasc endovasc surg,2006.
[8] 王永光.聚桂醇:新型的微创硬化治疗技术.微创医学,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