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7《诗词五首》导学案(无答案)语文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诗词五首

《饮酒》导学案

【课前预习】

一、解释下列词语:

1.结

庐:2.喧:

3.君:4.心远地自偏:

5.悠

然: 6.辨:

7.忘言:8.相与还:

二、说出这首诗的大意

三.朗读诗歌

【课堂练习】

1.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与陶渊明的

“ ,

”意趣相似。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

是:,。

3.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

是:,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

是:,。

5.历来评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答:

6.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课后练习】

阅读《饮酒》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答: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答: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

答:

4.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蕴含的哲理。

答:

【试题链接】

一、(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答:

二、(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答:

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结庐:建造房屋。庐:简陋的房屋。

2.喧:吵闹的声音。

3.君: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文中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4.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5.悠然:闲适的样子。

6.辨:说明。

7.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8.相与还:结伴而归。

【课堂练习】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5.“见”字好。“见”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或:“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6.C

【课后练习】

1.示例一:“采菊”

示例二:“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三:“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3.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见到了悠远的南山。

4.只有超凡脱俗,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我,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正因为如此才能过到“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的“无我之境”。

【试题链接】

一.(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二、(4分)1.(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2.(2分)参考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

《次北固山下》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

1.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时一课时。

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课前复习1. 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竦峙

..萧瑟.

2. 默写诗《观沧海》。

3. 给《观沧海》分层。

第1层(开头句):交代观海的。

观沧海第2 层(—句):描写与。(实景)第3层(—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想象)4.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答:①“。”②“。”

5. 《观沧海》表现了诗人博大的,奋发昂扬的。抒发了统一中国,

建功立业的宏伟。

课前

预习

1. 默写诗《次北固山下》。

2.了解《次北固山下》诗意。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

年底就春风拂面。家书要传到哪里呢?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整体感知1.背诵本诗

2.哪些诗句表现了思乡之情?答:

《登幽州台歌》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准确背诵诗歌,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赏析诗歌。(重点)

2、反复诵读,积极讨论,领会这首诗丰富的内涵。(难点)

3、体会这首诗沉郁悲壮的风格特点。

二、课堂活动设计

导入:幽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万岁通天元年(公元六九六年)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远征契丹,而我们的诗人陈子昂以右拾遗随军参谋的身份,有幸见证了这场战争,并写下了旷古烁今的《登幽州台歌》

1.相关链接

陈子昂的人生经历:

陈子昂(约公元661~702)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官至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他论诗标榜汉魏风骨,反对齐梁绮靡文风,所作诗歌以三十八首《感遇诗》最为杰出,诗风质朴浑厚,受到杜甫、韩愈、元好问等后代诗人的高度评价。

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关心国事。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直言敢谏,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两次从军,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有较深的认识。公元698年(圣历元年),因父老解官回乡。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使之冤死狱中。他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诗歌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题目解析:

台:是古代一种高大的建筑物,非一般土台。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姬平在公元前312年执政后,为雪国耻,励精图治,采纳郭隗的建议,建黄金台,置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剧辛、邹衍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蓟,当时属于幽州(今比京市大兴县),故称幽州台。今夭就只剩下京郊的一处荒野之地

(一)、课前预习

1、解释下列词语:

(1)前:(2)古人、来者:

(3)念:(4)悠悠:

(5)怆()然:(6)涕():

2、用“/”划分节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结合注释,试议全文。

(二)、合作探究:

1、有没有同学对幽州台了解的?

2、看最后一句,作者在高处观景,为何会“怆然”呢?

3、此诗的后两句为什么会多了一个字?

4、这首诗歌,句式有何特点?这有什么作用?

(三)讨论归纳诗歌主旨。

(四)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岘山怀古(陈子昂)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①,尚想卧龙图②。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注释:①堕泪碣;即岘山上的羊祜碑(碑为方形,碣为圆形。这里即指碑)。②卧龙图:指诸葛亮的谋略。应专指《隆中对》。

结合《登幽州台歌》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雁门太守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能背诵默写;

2、学会赏析诗歌,能用书面语言作批注,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自学】

1、给易读错字加点注音并划分诗歌节奏。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用正楷将诗歌抄写一遍。

3、口头译诗。

4、搜集诗人李贺的故事。

【课堂助学】

1、把这首诗译为现代诗,语言流畅,能押韵更好。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作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小组合作交流】

请从以下活动中任选一个完成。

1)自主完成。用现代汉语通顺地翻译全诗。

2)小组合作。把这首诗译为现代诗,语言流畅,能押韵更好。

3)交流活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作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我要提问】

【当堂检测】

1、默写全诗。

2、根据要求默写。

(1)诗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

(2)诗中引用典故,表明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句子是:

3、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变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

4、“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的原因。

《天净沙秋思》导学案

一、成功学习

(一)成功目标

了解作者马致远及其作品和元曲相关知识。

理解词中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品中情感抒发与景物描写的关系,感受词人写景的妙处。

背诵并默写课文。

(二)成功自学

宝贝们,请你们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筛选重要信息并牢记,解决目标1。

孩子们,下面快速读作品,找出文中所运用的意象,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等方式,小组交流讨论,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再选择其中的一句充分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细致刻画一下,解决目标2,加油吧!

孩子们,请你们借助工具书和现在对作品的理解,说说作品中景物描写情感抒发的关系。宝贝们,再想想小令的第二句与第一三句有何不同?对全诗主旨的表达有何作用?来解决目标3吧!

孩子们,相信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已经会背诵这首小令吧?快把它默写下来吧!同桌互评,解决目标4.

(三)成功量学

我来介绍作者和元曲知识。

我能找出意象并说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我来分析苍凉.伤感的气氛里穿插温馨场景的作用。

《天净沙秋思》一句一景,我来选择其中的一句扩写,用“我仿佛看到了……”的句式来细致描绘。

二、成功展示

三、成功检测

(一)基础题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2.《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二)理解曲文内容

1、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4、从前三句中挑选一句,描述一下画面,说出景物特点。

此曲哪一句点明了主旨?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6、试分析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原因。

四、成功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