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版)2020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训练(含答案)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别.扭(bié) 譬.如(bì) 鞠.躬尽瘁(jū) 正心休身B.业绩.(jì) 字帖.(tiē) 细致恳.切(kěn) 南腔北调C.恢.复(huī) 商酌.(zhuó) 颠沛.流离(pèi) 躬行君子D.累赘.(zhui) 拖沓.(tā) 以身作则.(zé) 学尔不厌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段话不用这个词还好,用了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

B.张老师要求我们不能迟到一分钟,他自己便以身作则....,第一个到教室。

C.这几年,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动,王欣颠沛流离....地换了好几个学校。

D.孔子虽然被尊为“圣人”,但他还是经常不耻下问....。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人。

B.叶圣陶先生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

C.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D.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那么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

②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③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

④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⑤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A.⑤④①③②B.④①③②⑤C.⑤①④②③D.①④②③⑤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昂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

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D.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七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一.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鞠躬尽瘁.()丁卯.年()修润.( ) 诲.人不倦( )商酌.( ) 恳.切( ) 譬.如( ) 不耻.下问( )累赘.( ) 别扭.( ) 拖沓.( ) 颠沛.流离( )妥帖.( ) 朦胧.( ) 生疏.( )2.解释词语。

南腔北调:颠沛流离: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商酌:不妥:付之一笑:累赘:别扭:拖沓:以身作则:3.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B.他说:“不必客气。

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

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

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

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C.所以只能默祝老人能够如《尚书》所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D.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4.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赞美叶圣陶先生作品的易读性。

B.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写话”。

一旦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

因为有些人写文章出现一些废字,但又不肯删去,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文风的简洁。

C.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叶圣陶先生做到了。

D.在叶圣陶的作品中易读性是一个显著特征。

强调词语的运用。

他认为文章是为读者而作的,同时他把文章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工具。

5.填空。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是,原名张璇,著名学者、、。

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

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人,著名家、著名。

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外类文阅读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外类文阅读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外类文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回答问题。

孤独温暖的旅程铁凝①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

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人。

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

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

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

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

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忌的多余。

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

②不久以后,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沽源县。

去那里本是参加当地的一个文学活动,但是鼓动着我对沽源发生兴趣的却是汪曾祺的一段经历。

他曾经被下放到这个县劳动过,在一个马铃薯研究站。

他在这个研究马铃薯的机构,除却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施展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天才:描述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图谱----画土豆。

汪曾祺从未在什么文字里对那儿的生活有过大声疾呼的控诉,他只是自嘲的描写过,他如何从对于圆头圆脑的马铃薯无从下笔,竟然到达一种“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

他描绘着它们,又吃着它们,他还在文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呢。

我去沽源县是个夏天,走在虽然凉快,但略显光秃的县城街道上,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肆虐这里的居民,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捱过他的时光。

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

马铃薯和文学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呀。

我却仍然体味着: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对生活该有耐心和爱。

③1989年春天,我的小说《玫瑰门》讨论会在京召开,汪曾祺是被邀请的老作家之一。

会上谌容告诉我,上午八点半开会,汪曾祺六点钟就起床收拾整齐,等待作协的车来接了。

在这个会上他对《玫瑰门》谈了许多真实而细致的意见,没有应付,也不是无端的说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题(含答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基础题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躬行(gōng)别扭(biè) 妥帖(tuǒ)诲人不倦(huǐ)B.商酌(zhuó)草率(shuài) 生疏(shū)不耻下问(chǐ)C.恳切(kěn)譬如(bì) 累赘(zhui) 热泪盈眶(kuàng)D.拖沓(tà)修润(rùn) 天坛(tān)颠沛流离(pèi)2.下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朦胧眩目寒暄仓皇失措B.累赘伶俐辩论不计其数C.蹒跚躬行抱歉唉声叹气D.咀嚼生蔬执拗颠沛流离3.“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拖沓”的“沓”意思应为(A)A.懈怠不振B.多,重复C.量词,用于重叠起来的纸张或其他薄的东西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着重写了叶先生的语文主张,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简洁B.幽默C.严谨D.平和5.填空题。

(1)叶圣陶,又名,二十世纪著名作家、、。

(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家。

(3)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4)仁者见仁, 。

◆能力题1.下面语段中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吸烟的人数却是有增无减。

B.《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C.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的标志。

D.公共场所吸烟害人害己,如今成立新规并全国实施,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长当前国民身体素质。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①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②当然要观察。

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④怎样才能接近实际?⑤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③①②④⑤D.③①④②⑤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李老师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 第4单元第13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 第4单元第13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结合语境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外面正响着鞭pào(),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zhào()上双层的悲哀。

(2)他对普通话生shū(),于是(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让我帮他(修改润色)。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量斟酌)性的意见。

(3)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4)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ménglóng()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B.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

”C.《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

D.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3.(黔南州中考)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来A.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B.市长能否下河游泳,成了一些市民检验河道水质达标的标准。

C.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D.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

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由于有了文字,就可以把语言的声音信息转换为视觉信息,并把它长期地保持下来。

②人类社会也因此发展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

③这种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20)第四单元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草率.( ) 别扭.( ) 妥.帖( ) 朦胧..( )商zhuó() pì如( ) 拖tà( ) léizhui(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

B.课堂上我们要敢于向老师提问,这种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C.在抗战时期,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D.我们的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必须艰苦奋斗,以身作则....。

3.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末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

小亮对小明说: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

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A______,则吾未之有得。

”②一处是,“B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③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④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只要是A______,就能B____________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1)在横线上补填语句。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②句中都有一个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3题;共37分)1. (9分)给分析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结合语境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外面正响着鞭pào________,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zhào________上双层的悲哀。

②他对普通话生shū________,于是(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________,让我帮他(修改润色)________。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量斟酌)________性的意见。

③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________,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④譬________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méng lóng________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溺死迁涉托辞瞩目B . 荣辱私塾碾转聊叙C . 劳碌衙门逊色通辑D . 慰勉妯娌竭力发髻3. (2分) (2016八上·萧山期中)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八年级《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感受百万大军锐不可当的气势;在《蜡烛》中老妇人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蜡烛,把它点燃在苏联红军的墓前,感受到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在父亲蹒跚的《背影》中品味那份深沉的爱;在《信客》风尘苦旅的职业生涯中,体验长途跋涉的艰辛。

阅读,拨动我们的心弦,升华我们的思想。

A . dāng gào pán páB . dàng gào mán BáC . dàng jiào mán páD . dāng jiào pán Bá4. (2分) (2017九上·盐城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童话《小王子》之所以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它特别温暖,是一部关于爱的著作,告诉我们:不忘初心,最重要的东西用心才能看得见。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内练习题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内练习题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内练习题答案解析一、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

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这句评价对应叙述的小事是:叶圣陶对来访的客人一定要远送,再三道谢,目送离开;即使晚年不能起床,对来探望的客人也还举手打拱,连声称谢。

20世纪70年代作者曾去看望叶圣陶不遇,之后叶圣陶十分悔恨,并为作者沦为住旅店而悲伤。

这令作者感慨:“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从这些小事和作者的评价看,叶圣胸的德行源于仁心,成于小节,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内练习题答案解析二、作者在第1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再找一些出来做品析。

答案: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时恰在除夕晚上,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传来的却是不幸的消息。

以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

另外,也可认为“双层的悲哀”表示两方面的悲哀,一是老年人(作者当时年近八十)对岁月逝去的伤感,二是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哀伤。

示例语句:“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

”品析:“宣扬朦胧”与“简明如话”对立,前者是要让人看不明白,后者是要让人看得明白,大概宣扬朦胧的人认为让别人看明白是不高明的写作,所以才会嘲笑简明如话的佳文。

“顺势朦胧”指并不推究用语,只是跟着感觉走,其实是一种不认真的写作态度。

这里作者表达含蓄但褒贬分明,值得品味。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内练习题答案解析三、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内练习题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内练习题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内练习题答案解析一、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

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这句评价对应叙述的小事是:叶圣陶对来访的客人一定要远送,再三道谢,目送离开;即使晚年不能起床,对来探望的客人也还举手打拱,连声称谢。

20世纪70年代作者曾去看望叶圣陶不遇,之后叶圣陶十分悔恨,并为作者沦为住旅店而悲伤。

这令作者感慨:“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从这些小事和作者的评价看,叶圣胸的德行源于仁心,成于小节,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内练习题答案解析二、作者在第1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再找一些出来做品析。

答案: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时恰在除夕晚上,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传来的却是不幸的消息。

以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

另外,也可认为“双层的悲哀”表示两方面的悲哀,一是老年人(作者当时年近八十)对岁月逝去的伤感,二是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哀伤。

示例语句:“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

”品析:“宣扬朦胧”与“简明如话”对立,前者是要让人看不明白,后者是要让人看得明白,大概宣扬朦胧的人认为让别人看明白是不高明的写作,所以才会嘲笑简明如话的佳文。

“顺势朦胧”指并不推究用语,只是跟着感觉走,其实是一种不认真的写作态度。

这里作者表达含蓄但褒贬分明,值得品味。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内练习题答案解析三、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河北香河人,学者、散文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出版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等。

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二、故事背景1951年初,张中行从贝满中学走入了出版社。

叶圣陶不久就发现了张中行的价值,他意识到出版社来了个人才,他发现张中行对文字敏感,在史学、哲学、文学上的知识和见识都有过人之处,对词语的运用、标点的排列,都有一套逻辑,不喜欢多余的词语和无趣的话,把握文体也有一套本领。

所以叶圣陶很信任他,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他,让张中行可以按自己的看法改动作品,比如自己的童话作品集,放手让张中行编。

1988年,张中行获悉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余,写下这篇回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

三、课文结构第一部分(①):写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感到悲哀。

第二部分(②):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③—⑧):写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待人厚,律己严。

第四部(⑨):谈学习、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

四、问题解疑1. 第1自然段的“罩”字有什么表达效果?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

“罩”在这里是“笼罩”的意思,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悲哀之深。

2.“双层的悲哀”所指的内容是什么?旧年即将离去,叶圣陶先生逝世。

3.作者引用《论语》上的话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引用作用分析法。

引用《论语》上的话,用孔夫子自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和叶圣陶先生“偏偏做到了”进行对比,强调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

4.请说说“凡是……无不……”的作用。

“凡是……无不……”,内容上,表明叶圣陶先生待人深厚的品德是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与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与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与答案一、基础精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确凿.(záo) 哺.育(fǔ) 喧嚣一拍既合B.炽.痛(zhì) 重荷.(hè) 磐石无遐及此C.亘.古(gèng) 污秽.(huì) 仰幕锋芒毕露D.斑斓.(lán) 胡骑.(jì) 幽寂迥乎不同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作为一种新媒体,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C.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D.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________________①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②当然要观察。

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④怎样才能接近实际?⑤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③①④②⑤D.①③②④⑤5.下列选项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①______,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

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______!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二、现代文阅读欣赏黑发底下父亲如书,我是他的再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时练习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时练习试题(附答案)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时练年级:七年级册次:下册单元:第四单元(一)基础部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生shū()商酌()kěn()切累zhuì()譬()如tuǒ()帖2.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B.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C.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D. 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

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举“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说明叶圣陶先生( ) (2分)A.宽厚B.礼让C.律己严D.谦虚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③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④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A.④②①③B.②④③①C.②①④③D. ④①②③5.叶圣陶,原名,现代作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之称。

(二)课内语段阅读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

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

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

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生疏.(shū) 商酌.(zhuó) 拖沓.(tà) 诲.人不倦.(huǐ juàn)B.草率.(shuài)晦涩..(huì sè)牵涉.(sè)自顾不暇.(xiá)C.恳.切(kěn)冗.长(rǒng)累赘.( zhuì)颠沛..流离(diān pèi)D. 譬.如(pì) 朦胧.(nóng)搀.合(chān)鞠躬..尽瘁(jū gō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繁碎慎重不屑不即不离B.躬行尊嘱拙作以身作则C.峰芒恢复效法付之一笑D.规矩生疏妥贴下里巴人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节来临之际,春华街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了一次廉政教育会议,要求全街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正风肃纪,过好假期。

B.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

C.对于外界的流言,他只是付之一笑....,毫不在意。

D.他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 作为一种新媒体,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C.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D. 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

①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②当然要观察。

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④怎样才能接近实际?⑤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习题课件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习题课件

打拱(g•ǒng) 譬如(bì)


点拨


A项“卯”应读mǎo,C项“冗”应读rǒng,D项“譬”应读p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A.妥贴
躬行君子
南腔北调
B.恳切
一以贯之
颠沛流离
C.生疏
感慨系之
鞠躬尽悴
D.修润
学而不厌
悔人不倦
点拨
A项“妥贴”应为“妥帖”;C项“鞠躬尽悴”应为“鞠躬尽 瘁”;D项“悔人不倦”应为“诲人不倦”。
三、拓展阅读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节选) 冯友兰
①蔡先生是中国近代最大的教育家。这句话并不是泛说,这是我从和他直 接接触的感受中所得的结论。
②我于一九一五年到北大,在文科中国哲学门中当学生。蔡先生在一九一 七年初到北大当校长。有一天,我在一个穿堂门的过道中走过,蔡先生不知道 有什么事也坐在过道中,我从这位新校长身边走过,觉得他的蔼然仁者、慈祥 诚恳的气象,使我心里一阵舒服。我想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春风化雨吧。蔡 先生一句话也没有说就使我受到了一次春风化雨之教,这就是不言之教,不言 之教比什么言都有效。
20.在人物刻画方面,本文作者选取具体典型的生活事例,构成 回忆片段,连缀成篇,通过事件的细节来突显人物的精神风 貌,寄寓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与缅怀之情,以小见大。生 活中总会有一些事物或事情让你深有感触,请选取生活中的 一件小事或一个小事物,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写一个 不少于200字的片段。
“凡事……,无不……”,双重否定,意在强调突出。内容上,表 明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的品德是得到认可的。结构上,引出下文对具 9.【训体练事点件:的写描作述手,法起赏过析渡】作本用文。描写的事件都是叶圣陶先生工作或生 活中的一些小事,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小事来写?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运用 (共6题;共25分)1. (2分)下面的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

B . 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C .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D .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连续剧对我来说有较大的兴趣。

B .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C . 《红岩》这部小说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的英雄事迹。

D .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 (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③犹如春风野草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A . ①③②④B . ③①④②C . ②③①④D . ③②④①4. (2分)下列关于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本文行文平易,表面不动声色,而实际情感真挚,内涵深厚。

B . 文章对人物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详细描述再现人物全貌。

C . 课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待人宽、律己严,及体现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

D . 本文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项重要主张是“写话”和“多阅读”及其具体内涵。

5. (9分)给分析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结合语境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外面正响着鞭pào________,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zhào________上双层的悲哀。

(2020年)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学案及答案

(2020年)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学案及答案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基础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丁卯.(mǎo)触.及(chù)修润.(rùn)B.商酌.(zhuó) 遵嘱.(zhǔ) 打拱.(hǒnɡ)C.恳.切(kěn) 拖沓.(tà) 譬.如(bì)D.累.赘(lěi) 别.扭(biè) 草率.(shuà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逝世繁碎悔人不倦B.慎重修润颠沛流离C.朦胧感概一以贯之D.零碎妥贴以身做则3.根据意思写词语或翻译句子。

(1)商量斟酌。

()(2)修改润色。

()(3)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4)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

()(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们应当学而不厌....,勤奋刻苦,这样成绩才能步步高升。

B.大家来自全国各地,说起话来,南腔北调....,各不相同。

C.老师鼓励大家在学习中一定要多思多问,凡是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不耻下问....,主动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

D.“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不仅要对人民群众加大宣传力度,执法人员更是要以身作...则.,公正执法。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B.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基础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丁卯.(mǎo)触.及(chù)修润.(rùn)B.商酌.(zhuó) 遵嘱.(zhǔ) 打拱.(hǒnɡ)C.恳.切(kěn) 拖沓.(tà) 譬.如(bì)D.累.赘(lěi) 别.扭(biè) 草率.(shuà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逝世繁碎悔人不倦B.慎重修润颠沛流离C.朦胧感概一以贯之D.零碎妥贴以身做则3.根据意思写词语或翻译句子。

(1)商量斟酌。

( )(2)修改润色。

( )(3)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4)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

( )(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们应当学而不厌....,勤奋刻苦,这样成绩才能步步高升。

B.大家来自全国各地,说起话来,南腔北调....,各不相同。

C.老师鼓励大家在学习中一定要多思多问,凡是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不耻下问....,主动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

D.“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不仅要对人民群众加大宣传力度,执法人员更是要以身作则....,公正执法。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B.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C.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D.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

6.按要求填空。

(1)叶圣陶,原名__________,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________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童话集《________》等。

(2)《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__史书。

相传为______末年________所作,是____家经典之一。

(3)“丁卯”年是________纪年法的表述,文中指的是________年。

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7.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8.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9.简要概括本文第三至五自然段记叙的几件事,并说说这些事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0.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语言运用11.(2020·北京丰城区期末)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中国文学必须走出国门,中国作家也必须走向世界。

A.中国作家能走向世界吗?B.中国作家怎么能不走向世界呢?C.中国作家是否该走向世界?D.中国作家怎么能走向世界?12.(2020·浙江绍兴期末)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酸。

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糊口。

③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自容。

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了。

⑤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13.(2020·湖南衡阳中考)综合性学习。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网络与语文”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网络时代,取一个好的网名,既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高雅的志趣,如“柳暗花明”“夜雨时”“挑灯看剑”等。

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网名要求积极健康)。

示例:网名:柳暗花明由来和含义:出自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比喻人们在处于困境、遭遇挫折时,经过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表现了对未来生活充满乐观与自信。

网名:________由来和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活动二: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

是的,花季雨季的我们,拥有灿烂的天真笑容,拥有五彩的青春梦想,但只有珍惜美好的青春岁月,不要让似水的年华付之东流,用我们的活力、智慧、汗水去拼搏、去奋斗,才能谱写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

结合本段材料,清将下面个性签名补充完整。

个性签名:拥有青春五彩梦,______________拓展阅读远方寄来的干花①单位里新来了一批清洁工,其中有一个是从四川来的中年妇女,手脚麻利,做事认真,每次都会把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

有时还会从外面采摘几朵小花,放在我们走廊里,或利用一些废品,做成一些好玩的装饰物挂起来,办公楼里总是有一种明亮的感觉。

②慢慢地和她熟悉了,她姓李,来自四川农村,有两个孩子,家庭生活非常困难,通过一个远房亲戚介绍到这里打工。

我亲切地称呼她李姐。

③有一天,一大早,李姐突然找到我,面色苍白,一看就知道没有休息好。

她在我面前吞吞吐吐的,很着急的样子。

我猜测她可能有难处了,便让她有话直说,不要把我当外人。

李姐告诉我,她在家乡的小女儿得了心脏病,要动手术,得需要近十万元,家里卖了所有能卖的,到处借钱,还差二万多,实在没有任何办法了……说到这里,李姐低下头,我看到她的泪水不断地涌出。

④看着李姐乞求的眼神,我没有多想,从抽屉里拿出刚取的一万元钱,这是我准备交保险的钱,先借给李姐用吧,因为她现在更需要这笔钱。

看到手里的钱,李姐突然给我跪下,呜咽着说:“等我们攒够了钱,一定会还的。

”我连忙扶起李姐,告诉她,赶快把钱凑齐,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⑤我借给李姐钱的第二天,李姐便消失了,没有给单位打任何招呼。

同事们纷纷议论,有的说我让李姐骗了,不应该借给她钱。

面对这些闲言,我只是笑笑,如果李姐没有说谎,就算这一万元,让她骗了,还是值得的,孩子的命更值钱。

⑥这件事,我慢慢忘了。

一年后,我收到了一张来自四川的汇款单,金额是一万元,我看了一下附言:“感谢恩人,借款还上。

”是李姐的名字。

看着手里的汇款单,我心里突然多了一份莫名的感动,上面没有留电话,我无法联系到李姐,我想她的孩子一定康复了。

⑦收到汇款的第二天,我又收到了李姐寄来的一封信,她说当时急着给孩子治病,走得匆忙,没有给大家告别,向我们表示歉意。

信里夹了一朵非常美丽的干花,并附有她女儿写的一页信,字迹虽然稚嫩,但写得很工整,女孩儿说,花儿是她从山上采的,感谢未曾谋面的这些叔叔阿姨,她现在已经出院,恢复了健康。

⑧看着孩子的信,我又想起了李姐,那来自远方的美丽的干花,慢慢在眼前绽放。

14.选文第②段采用了什么写作顺序,有什么作用?(答题思路参考【考点解读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5.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李姐是一个怎样的人?(答题思路参考【考点解读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6.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答题思路参考【考点解读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选文的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思路参考【考点解读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8.“我借给李姐钱的第二天,李姐便消失了,没有给单位打任何招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