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电和磁》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说课稿
《电和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电和磁》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起始课,学生在本课获得的科学结论——电流能产生磁性,是学习《电磁铁的磁力》《神奇的小电机》等课的基础与前提。
教材安排的活动比较多:一是利用小灯泡电路与指南针让学生初步发现通电导线能使指南针偏转;二是用短路电路增大指南针的偏转角度;三是在这两个实验的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电流能产生磁性”这个科学结论;四是用通电导线圈进一步加大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解释;五是应用通电导线圈能加大指南针偏转角度这一发现制作电流检测器。
由于学生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发现通电导线能使指南针偏转这一奇怪的现象,自然而然得就会产生“为什么”的疑问,这时引导学生去分析解释得出绪论,时机更恰当效果更好,所以我对教材安排活动的顺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本课我设置了三条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3、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性。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通电导线与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发现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是:能通过科学严谨的分析建立解释,得出电流产生磁性的科学结论三、教学设计:我对本课的设计分为谈话引入、科学探究、小结延伸三个部分。
引入时我先通过谈话与课件,让学生认识奥斯特的发现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个发现究竟是什么;接着以“看看在座的各位小学生,有没有能力取得和奥斯特一样的伟大发现!”引入新课。
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的求胜心理,又能增强学生得出结论后的成就感,还能为情感目标“体会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做一定的铺垫。
在科学探究部分我安排了三个环节:<一>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发现:电流能产生磁性我先利用展台介绍实验器材:组装好的简单电路和指南针,并借机复习简单电路、指南针的特点、铁和磁铁能使指南针转动等相关内容,为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绪论”的突破进行复习铺垫。
《电和磁》教案(精选9篇)
《电和磁》教案(精选9篇)《电和磁》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试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觉电产生磁的过程。
意识到留意观看、擅长思索品质重要。
【教学预备】1. 同学自备:一号电池2. 老师预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针【教学过程】(一)导入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非常的有限。
在一次偶然的状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觉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隐秘。
你们想知道这个隐秘是什么吗?今日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宏大的时刻。
(板书课题:电和磁)(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1. 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洁的电路做试验。
桌上有老师预备的材料。
请你们先用这些材料组装一个简洁电路。
2. 同学活动3. 当时在奥斯特的试验桌上放着指南针。
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
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然发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4. 同学活动5. 有什么发觉?对这个发觉你们有什么解释?6. 通过短路的方式,你们会发现更加明显的现象。
再试试。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1. 奥斯特在发觉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试验室里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试验。
其中就有这样一个试验。
像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然后通上电。
用它来靠近指南针,又会发觉什么?2. 同学活动3. 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觉?在哪种状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4. 经过这些试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
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白:电可以产生磁。
随后他的发觉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明和进展。
为我们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
5. 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今日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电和磁》是教科版学校《科学》六上《能量》单元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统领并开启本单元,继而讨论电磁铁、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能量与太阳等小主题。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上册《电和磁》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2篇)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上册《电和磁》说课稿(一)附教学反思一、说教材《电和磁》是新教材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第三课,自此课起我们进入电和磁两种重点学习的能量形式。
本课以电磁学开创性事件-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现象引入,让学生参与"重演"发现电生磁现象的过程。
本课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聚焦",讲述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的科学史重要事件;第二部分"探索"主要有两个活动,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重演"奥斯特的实验,经历发现新现象、分析、解释的过程。
二是制作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将通电直导线替代为通电线圈开展电生磁实验,为后续的电磁铁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研讨",在"探索"部分实验开展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的现象,从多个角度分析、思考指南针指针出现偏转的原因。
二、说教学目标1.知道是丹麦的奥斯特首次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
2.通过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的实验,知道通电直导线会产生磁性,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3.用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重演奥斯特实验,进一步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和磁之间是有关系的。
4.知道电和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电能可以转化为磁能,磁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索磁和电之间的关系,懂得磁和电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学难点:通过两个实验探究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四、说学情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身边常见的一些能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其中电能和磁能与生活密切相关,电和磁两者建立的联系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开本单元学习前,学生学习了《磁铁》和《电》,对二者有了知识的积累,但是时间已经久远,教师需要花一些时间调动学生的记忆,对磁铁、电路连接等作必要的复习回顾,在实验开展中指导电路连接等操作,学生能够完成实验。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电和磁》说课稿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电和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这一课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一重要部分,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以及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电和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电和磁的概念可能已经有所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电和磁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和磁的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如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磁铁的极性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对科学现象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和磁的基本概念,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电和磁的实验操作,如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磁铁的极性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使用实验器材,如通电导线,磁铁等,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磁场,磁极等,以及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如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磁铁的极性等,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实验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联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联系。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图示,展示电和磁的关系,以及一些重要的关键词,如电流,磁场,磁极等。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实验操作,讨论参与度,以及对电和磁的理解程度等方面进行。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1《电和磁》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1《电和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这一节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到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现象,为后续学习电磁感应和电磁铁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和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电流、磁场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动手能力强,勇于尝试新事物。
但同时,学生对电和磁的内在联系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来加深理解。
此外,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知道电磁感应现象,能运用电磁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电磁设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现象,电磁感应原理。
2.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在联系,电磁设备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电磁铁实验,引发学生对电和磁之间关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新课:介绍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原理。
3.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电磁感应的内在联系。
4.应用:介绍电磁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机、电动机等,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实用性。
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电磁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电和磁》优质课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电和磁》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是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电磁感应现象、电动机原理、磁场的性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掌握一些基本的电磁现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电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加强。
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已经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场,但对其原理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磁场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电和磁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电动机原理、磁场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讲授等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电磁感应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电磁现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新课导入: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
3.电动机原理: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磁场性质:讲解磁场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磁场的特点。
5.巩固知识: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电磁感应现象、电动机原理、磁场性质等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电和磁单元说课稿
第二十章《电和磁》说课稿奈曼三中侯玉红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二十章电与磁。
我将从说学案设计、课中实施、达标检测三方面进行阐释和说明:一、学案设计内容分析:1、内容及地位:《电与磁》的主要内容有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这一单元教材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自体验与感悟,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材内容大多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如电流的磁场、继电器、电动机、发电机等学习内容就在学生的身边有应用。
本单元知识在中考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根据对复习内容的分析、考点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了如下预习目标及重难点:2、预习目标:(1)会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
(2)能说出磁场和磁感线的方向(3)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
(4)认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知识归纳及解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思和探究意识,提高其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3、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磁体的性质,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电流方向,电磁铁及其应用等。
难点:电流的磁场和电磁相互作用的应用,如:电磁继电器电路的设计、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的认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的认识。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于重点,可通过专题的高密度强化训练,引导学生从中总结相关重点的解题方法,效果较好。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通过视频及图片、文字及讲解多方位训练,引导学生对难点加以突破。
依据内容,分类设计了如下三个专题:“磁体的磁场”专题、“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专题“电磁的应用的装备工作过程分析”专题,通过专题,可帮助学生把握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将提前下发预习学案,并检查预习情况,收集预习中存在的疑难点,进行二次备课。
二、课中实施引导学生归纳内容,形成知识线索。
要尽量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注重指导学生学习、应用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思想,训练以实验为手段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
电和磁的说课稿范文
电和磁的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掌握电和磁的基本规律和应用;3.学会运用电和磁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电和磁的相互关系;2.电和磁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电的基本概念(1)电的本质:电为原子或分子内电子的运动形成的带电粒子运动形成的物理现象。
(2)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单位安(A)。
(3)电压: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单位伏特(V)。
2.磁的基本概念(1)磁场:一定空间内磁性物体所产生的物理现象。
(2)磁力线:磁场中力线,磁感线的密度表示了磁场的强弱。
(3)磁通量:磁场通过平面的总量,单位韦伯(Wb)。
3.电磁感应(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量的速率成正比。
(2)楞次定律:电动势的方向与磁通量变化率的方向相反。
4.安培力和洛伦兹力(1)安培力:导体内电流所受的相互作用力,方向垂直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2)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方向垂直于粒子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
5.应用(1)长直导线磁场的计算。
(2)托马斯杆加速器中的粒子运动。
(3)电磁感应在发电和变压器中的应用。
(4)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5)电磁辐射及防护。
四、教学手段和媒体1.投影仪2.多媒体课件3.实验仪器:多用途数字示波器、电磁铁等4.黑板、彩笔五、教学时序第一课时1.电和磁的基本概念2.电和磁的相互关系第二课时3.电磁感应4.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第三课时5.应用(1)长直导线磁场的计算。
(2)托马斯杆加速器中的粒子运动。
第四课时(3)电磁感应在发电和变压器中的应用。
(4)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5)电磁辐射及防护。
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引入(1)提问:您知道电和磁有什么关系吗?有哪些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的应用?(2)介绍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电和磁的基本概念(1)电和磁的定义。
(2)电流、电压、电功率等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电的基本规律。
电和磁上课评课说课稿
电和磁上课评课说课稿篇一:电和磁评课稿《电和磁》评课金老师执教的《电和磁》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的起始课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电和磁的关系了解电能生磁的科学概念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本课安排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我觉得金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以下三个突出亮点:1、教学层次设计的比较合理结构比较清晰在教学活动中金老师先让学生组装一个小电路并电流的路径这让在接下去的活动中通过观察灯泡发光来证明电路通畅从而保证有电流经过指南针上方又能认识到电流的路径方向对指南针偏转方向的影响再让“指南针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偏转”这对指导学生自行分析“电能生磁”是有帮助的接着让学生操作观察指南针在灯泡发亮的电路导线下面发生偏转的情况再让学生操作观察指南针在短路导线下面发生偏转的情况最后让学生操作观察指南针在通电线圈里面发生偏转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指南针偏转一次比一次明显2、课堂上对细节的处理比较到位在“通电导线和指南针”活动中金老师强调“要将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示方向一致”并演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明确此操作要求这样在实验中才能比较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在活动中金老师还强调观察断开电流时指导针的变化通过反复通、断对比指南针的变化有助于学生对现象的思考与分析通过活动让学生思考分析原因导致了指南针的偏转?因为有了前提知识的铺垫学生比较容易能分析得出:通电的电路中流过的电流产生了磁性导致了指南针的偏转3、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一个学生极为感兴趣的课题因为有很多动手操作的环节学生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从中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在课上金老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讨论、汇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获得真理得到结果总之这节课总体来看教学层次设计的比较合理结构比较清晰也非常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问题的设计上有一定的难易阶梯性在教学中也能把握课堂中的细节问题篇二:电和磁.说课稿《电和磁》说课稿《电和磁》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接下来我就从学习目标、学习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的设计意图等方面来说说我对这节课的看法一、学习目标本课的知识性目标定位于要学生了解一个科学概念即要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电流越大、线越多磁性越强线圈可以检测是否有电流”这也是这节课的重点技能目标主要通过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观察和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情感目标是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二、设计意图在正式上课前我设计与学生谈话的内容为两个问题一是不接触指南针你有什么办法使指南针的小磁针发生偏转二是为什么会使磁针发生偏转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是为了复习磁铁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之后“分析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这一环节作铺垫在“分析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这一环节当中学生根据前面的内容自然而然会想到是电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但至于为什么跟电流有关可能没有深层次的思考过所以在这里我追问学生:就认定是电流你的理由这是得出这一课时科学概念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思维是碰撞出火花通过研讨启发学生明确认识到只有铁或者磁铁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而导线是铜制作的磁针的偏转不可能与导线有直接的原因接通电流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位应该是电流产生了磁性从而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在“分析使指南针偏转现象更明显”这一环节当中一是将原来接有灯泡的电路拿掉灯泡连成一个短路电路二是将原来接有灯泡的电路中的一根直导线换成绕有线圈的导线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如何才能使小磁针偏转的角度达到最大学生自然会想到将电路连成短路并接有线圈的导线接下来提出是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磁现象的并且让学生课外去研究“废电池里有没有电”最后总结电和磁之间还存在许多奥秘我们下节课再去继续探究!这样更加有利于下一节课时开展教学篇三:XX六年级科学上册《电和磁》说课稿《电和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一)背景和目标《电和磁》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磁现象和电现象的基础上初步揭示电和磁之间的联系的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2、教材内容特点:本课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介绍电流的磁场通过奥斯特实验和通电线圈的实验来概括磁场的存在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结论具有较强的探索价值因此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简单的电现象和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对磁铁、磁极、磁性有了初步知识对学习电流的磁场这一新知识已有了认知基础从对磁体周围的磁场的了解到了解电流周围的磁场学生会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愿望渴望了解究竟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四、教学重、难点:《电和磁》是科教版六下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也是学生第一次感知电和磁的关系所以在本课堂教学中我把教学目标的重点定位是:如何让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发生明显偏转的实验讨论和操作;教学难点定位是:让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和、观察和思考五、教法与学法:教法:问题启发、点拨引导学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六、教学准备:小组准备: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指南针、线圈等老师准备:电脑、课件等七、教学流程设计:1、情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在正式上课前我设计与学生谈话的内容为两个问题1是不接触指南针你有什么办法使指南针的小磁针发生偏转2是为什么会使磁针发生偏转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是为了复习磁铁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之后“分析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这一环节作铺垫2、实验探究总结规律:谈话引入:在100多年前电与人类的生活是完全无关的电只用于实验中直到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才为人类使用电打开了大门奥斯特做了什么实验他有什么发现我们也来做一做这个实验好1.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1)让学生先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流过电路再流回电池的负极)(2)简述奥斯特做的实验要求学生用小灯泡电路中的导线来做这个实验并示范实验方法要求学生观察:接通电流有什么现象;断开电流有什么现象(把拉直的导线靠近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流看到小磁针转动了指的方向偏离了南北方向我们说小磁针偏转了断开电流小磁针回复到南北方向位置)(3)让学生多做一会儿实验学生可能有更多的发现如通电导线离磁针远近不同磁针的偏转程度会不同;导线在磁针下方磁针也会偏转但方向相反;把导线顺着磁针移动各处都一样??如果希望学生能有些新的发现教师可以做一些启发提示(4)提出问题用什么办法使磁针偏转得多些呢拿掉小灯泡保留开关安装短路的电路提示把一切准备好以后再通电看到现象后马上断开电路这一点教学中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5)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作出解释的能力不要简单地就得出“电生磁”的结论而要学生把新现象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说出理由教师要反复追问就认定是电流产生了磁性而不是其他什么原因呢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过去的经验怎样做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通过研讨要启发学生明确认识到只有铁或磁铁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而导线是铜的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的原因接通电流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位应该是电流产生了磁性2.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1)用导线在手指上绕线圈简单方便也可以用导线在1号电池上绕10圈左右做线圈那样会大小统一而且更整齐(2)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力比直导线强多了用线圈靠近指南针多数情况下指针都会明显偏转教学中无须指导学生放线圈而让学生自己去试线圈放指针偏转角度最大实验中学生说不定会在头脑中把通电线圈与磁铁建立某种联系通过实验学生自己会发现:线圈立着放用线圈的平面靠近指南针或者把线圈套在指南针上指针偏转角度最大(3)在检测一节废电池有没有电之前必须用小灯泡测试废电池确实不能点亮小灯泡了3、课堂小结总结探究结果体验成功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些收获对于“电和磁”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八、板书设计:略篇四:磁现象评课稿磁现象评课稿从整堂课来说吕慧娥老师自始至终都是以和蔼可亲的教学风格创设一种亲切温馨的氛围鼓励性的话语构成了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过程亲切又温暖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1、新课的导入别具匠心自然新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求知欲2、教学环节设计合理重点、难点突出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通过开展学生小组活动科学实验使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设计的实验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本节的探究实验从易到难一步一步引入到磁现象的应用和作用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深厚的学习兴趣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磁现象的应用知识的讲授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物理理念3、自我归纳小结本节以“今天我学到了什么”作为总结这不仅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也是方便老师对整堂课做一个自我监视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的板书可以找到本堂课知识点的缺失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让学生对本节的知识又一次的记忆和掌握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形成积极的未知态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用合理达到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的有效整合建议:1、课前引入实验使用的铁钉如果有颜色后面的学生会看的更清楚效果更好2、提高课堂掌控能力如在小组展示实验时要求其他小组要注意听学习别人的实验方案方法篇五:电和磁复习课说课稿1《电和磁》复习课说课稿一、学案设计复习内容分析:1、复习内容及地位:这是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电与磁》的复习课主要复习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这一单元教材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自体验与感悟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教材内容大多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如电流的磁场、继电器、电动机、发电机等学习内容就在学生的身边有应用本单元知识在中考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根据对复习内容的分析、考点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了如下预习目标及重难点:2、预习目标:(1)会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2)能说出磁场和磁感线的方向(3)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4)认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5)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知识归纳及解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思和探究意识提高其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3、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磁体的性质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电流方向电磁铁及其应用等难点:电流的磁场和电磁相互作用的应用如:电磁继电器电路的设计、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的认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的认识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于重点可通过专题的高密度强化训练引导学生从中总结相关重点的解题方法效果较好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通过视频及图片、文字及讲解多方位训练引导学生对难点加以突破依据复习内容分类设计了如下三个复习专题:“磁体的磁场”专题、“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专题“电磁的应用的装备工作过程分析”专题通过专题可帮助学生把握复习的重点提高复习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将提前下发预习学案并检查预习情况收集预习中存在的疑难点进行二次备课二、课中实施复习课是高容量的也应是高质量的引导学生归纳复习内容形成知识线索要尽量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注重指导学生学习、应用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思想训练以实验为手段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复习课要突出探究要有新意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这部分内容知识点繁多联系密切应用广泛由于是中考总复习在知识整理方面可以采用图片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归纳形式让学生先行把握复习内容为复习作好准备;课上教师通过三大实验(电生磁实验磁生电实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实验)的演示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线索;通过三大专题(“磁体的磁场”专题“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专题;“电磁的应用的装备工作过程分析”专题)帮助学生把握复习的重点;并通过三道例题引导学生与考题接轨训练学生试题分析与解题能力教学过程设计:1.图片回顾突显线索引出课题展示一组图片(书上插图)请学生将原理相同的器件归成同类并描述它们的工作原理由于图片直观而且书上就有很多学生会很快把握问题其它遗忘很厉害的学生也会很快在书上去找答案引出复习线索:(1)电生磁(2)磁生电(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2.预习交流1、组内交流依据预习学案相互印证预习成果研讨疑难问题组内不能解决的疑惑进行汇总初步形成预习的共性问题组间交流选择小组代表回报预习成果组间印证学习认识交流预习疑惑各小组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将是教授的重点3、精讲点拨专题解析手脑并用考点突破专题一:磁体的磁场学生从展示的图片联想关于磁体的知识并对知识进行自我总结本部分细节很多但较简单复习时学生如果没有疑惑就不再进行特别讲解可为其它重难点腾出时间专题二: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本专题是学生的难点也是中考重要考点可通过专题练习使学生能更为灵活熟练地应用安培定则解决相关的问题专题三:电磁铁的应用的装备工作过程分析通过对实例的思考引导学生对电磁铁的应用有更广泛的了解4.拓展延伸精选三个试题要求学生能手、脑、口结合既动脑又动笔既动手操作又大胆交流真正达到全面复习、锻炼解题能力、发展素质的复习目标和要求例1:好多玩具上用到电动机并且安装电池时对电池的正负极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倒装现在小玲同学手头有一块遥控汽车专用电池可是已经分不清电池的正负极了你能利用讲台上的螺线管和小磁针以及电阻来确定这节电池的正负极你还能想到些方法也能确定电池的正负极呢(器材不限)本题复习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方法同时起到对电学知识的辐射复习的作用例2:某校学生开展物理课外科技活动其内容是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电铃小华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1)蹄形电磁铁(2)弹簧片(3)衔铁(4)螺钉(5)小锤(6)铃(7)电源(8)开关和若干导线(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好使开关闭合时电铃能不断发声(2)小华同学发现自制的电铃铃声很小经检查是电磁铁的磁性不强所致请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两条具体措施本题考察学生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知识复习效果并电磁铁的应用进行了复习例3:一个电磁学实验箱内有下列器材:马蹄形磁铁、滑动变阻器、磁针、灵敏电流表、开关、电池组、金属棒、铁架台各一个导线若干、绝缘丝两根请写出利用这些器材可做的三个电磁学实验的名称及相应器材将结果填在表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从学生的讨论与归纳中达到对本课知识归纳回顾、巩固加深的作用5、系统总结通过复习由学生将本章知识进行系统总结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三、达标检测根据本章内容及考点要求设计4个填空题、3个选择题1个实验题共10分限时完成、组内互阅、当堂点评以其达到检查复习效果明确下一步复习任务的目的以上就是我对本节复习课过程中的想法请多多指导谢谢大家!。
电与磁说课稿
电与磁说课稿一、说教材《电与磁》是高中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它不仅涉及到基础电磁学的相关知识,而且在整个物理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主要围绕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现象以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方面展开,旨在让学生理解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
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1. 承上启下:在学生学习了电路、电学基础之后,进一步探讨电与磁的关系,为后续学习电磁波、电磁场等更深入的内容打下基础。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等手段,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地位:1.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电与磁是连接电路、电磁波、电磁场等知识点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 在高考中,电与磁是必考内容,分值较高,对学生成绩影响较大。
主要内容:1.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安培定则、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
2. 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等。
3. 电磁场的统一理论: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等。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流的磁效应,掌握安培定则、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3)了解电磁场的统一理论,认识麦克斯韦方程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等手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运用启发式、问答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
(2)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3)电磁场的统一理论。
2. 教学难点:(1)安培定则的理解与应用。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3)电磁波的传播、反射、折射等问题的处理。
科学《电和磁》说课稿
科学《电和磁》说课稿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电和磁》。
一、说教材本课先用一段话告诉学生,科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实验。
他发现了什么呢?书中没有说出来,这是为引起学生兴趣,自己来做实验发现。
第一部分:通电导线和指南针学生学过的磁铁的知识、简单电路的知识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开始让学生组装电路,回忆电流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指南针指南北的性质。
通电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教科书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先用小灯泡电路中的长导线做实验,再用去掉了小灯泡的电路(短路状态)中的长导线做实验。
第一步是正常的电路,实验现象不会很显著,但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多探索一会儿。
第二步用的是短路大电流,现象非常明显,但只能在老师带领下做一两次。
这样安排注重的不是只让学生看到现象而是经历探究的过程。
学生在第一步探究中有机会发现更多相关的现象,把前后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作比较,能初步意识到电流大小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把非正常短路电路作为特例处理也是恰当的。
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90度。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教科书要求分析观察到的现象。
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最后归纳出只能是电流产生了磁性。
第二部分:通电线圈和指南针教科书插图呈现了做线圈的方法。
在三根手指上绕线圈,线圈大小能套在一般大小的指南针盒上,大约要绕10圈,用一节电池效果已经不错。
让学生在实验中试一试,会发现把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本课电生磁的实验,先用小灯泡电路做,再用短路电路做,最后绕线圈做,三个实验形成了一个活动结构——增大电流、增加圈数可以增加磁力的结构。
二、说学情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这部分内容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电和磁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实验和现象,引导学生探索电和磁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这部分内容也为学生深入学习电学和磁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电和磁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在深度理解和运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深入理解电和磁的性质和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和磁的一些基本性质和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和磁的基本概念,电和磁的性质和规律。
2.教学难点:电和磁的联系,电和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的存在和作用。
2.探究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利用实验和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
3.探究电和磁的性质和规律: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掌握电和磁的性质和规律。
4.电和磁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理解电生磁、磁生电的原理。
5.电和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电和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总结和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电:带电粒子电荷电场磁:磁体磁场磁极电生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生电:磁场变化产生电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电和磁说课稿
电和磁说课稿一、说教材《电和磁》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章节,它不仅在整个物理学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与现代科技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主要探讨了电与磁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作用与地位电与磁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是自然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和磁》这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初中阶段电学和磁学知识的深化,也为后续学习电磁学、电磁波等更高级知识打下基础。
2.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荷与电场,电流与磁场,电磁感应,以及电和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了解电与磁的基本原理,掌握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荷、电场、电流、磁场等基本概念;(2)掌握电磁感应的原理及其应用;(3)了解电和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2)通过分析电磁现象,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电荷、电场、电流、磁场等基本概念;(2)电磁感应的原理及其应用;(3)电和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2)电场与磁场的相互作用;(3)电和磁在实际应用中的综合运用。
四、说教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和磁》这一章节的内容,我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以下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和亮点:1. 启发法:- 我会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电和磁现象背后的原理。
例如,通过提问“电荷是如何产生电场的?”来引导学生理解电场概念。
- 亮点:与传统的直接传授知识不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框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1电和磁》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1电和磁》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电流、电磁铁和磁场的性质等。
在《电和磁》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习到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以及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电流的基本概念,对电流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可能对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以及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以及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探究电和磁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2.教学难点: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电磁铁工作原理的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电磁铁实验,引发学生对电和磁之间关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新课导入:讲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介绍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3.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场对电流的影响,进一步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4.知识讲解:根据实验结果,讲解磁场对电流的影响,深入剖析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5.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进一步巩固对电磁铁工作原理的理解。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以及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7.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电磁铁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教学设计《电和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每组准备2节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3根、长导线一个、胶带纸、小刀、指南针。
教师准备:条形磁铁一个,大指南针一个。
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出示指南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指南针)师:指南针的指针是用什么做的?(磁铁)指针指向什么方向?师:在不用手碰指南针的情况下,你能用什么办法是指南针动起来?同学上讲台验证。
2、师:条形磁铁有南北极吗?你有办法知道这个条形磁铁的南北极吗?学生回答并上台验证。
并引出磁铁的性质。
3、归纳:磁铁的磁性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刚才的小实验是我们以前学习的磁现象。
(板书:磁)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奥斯特到底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呢?大家想知道吗?我们也来做一做这个实验好吗?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1、大家看老师手上的小灯泡,你能用手中的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吗?介绍所需的材料。
请两位学生到展示台,其余小组进行组装,教师巡视。
2、请同学说一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是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板书:电)3、介绍实验方法:奥斯特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电路中双手拿住长一些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你想知道奥斯特发现了什么吗?同学们也来试一试。
《电和磁》说课稿
《电和磁》说课稿《电和磁》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电和磁》这一节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起始课。
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闻名发觉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觉”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相识电可以产生磁。
增加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试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验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说明的思维过程;其次,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试验。
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试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探讨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试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说明;探究使指南针指针发生更大偏转的方法。
情感看法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觉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视察、擅长思索的品质的重要。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使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的试验探讨和设计(用短路、用通电线圈代替通电直导线);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做出说明。
四、教学打算小组打算: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闸刀、导线、指南针、线圈、试验记录单(每组3份)老师打算:,一套学生用的器材,纸质指南针模型(用于学生的汇报)五、教学过程下面谈谈设计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导入部分干脆以谈话的形式绽开,跟学生讲奥斯特的奇妙试验,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引起学生的留意,激发他们的新奇心和爱好。
(二)新课1、点亮小灯泡首先,以点亮小灯泡作为一个热身活动,让学生回顾旧学问的同时,为后面奥斯特的试验做好试验打算。
然后对指南针做简洁的视察和介绍,让学生能够相识到指南针的指针静止时是指向南北方向的,这是为试验做好认知打算。
2、通电导线与指南针接着让学生重演奥斯特的奇妙试验,让学生看着中的试验图,让学生找出这个试验的操作和留意点,让学生参加到试验中来,我觉得假如干脆将试验步骤呈现给学生的话,简单让学生失去主观能动性。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说课稿(说课稿)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说课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电和磁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到电荷的性质、磁铁的性质、电流和磁场的关系等知识。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电和磁》这一章节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物质、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
他们对这些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电和磁现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实验的演示和学生的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电和磁的现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荷的性质、磁铁的性质、电流和磁场的关系等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电和磁的现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电和磁现象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荷的性质、磁铁的性质、电流和磁场的关系。
2.教学难点:电流和磁场的关系,学生对于磁场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操作电和磁的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小组讨论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讲授法可以系统地传授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电和磁现象,如电视遥控器、磁铁吸附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简单的电和磁实验,如摩擦起电、磁铁吸引铁钉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电和磁的现象。
3.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电和磁的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科学电和磁教案8篇
科学电和磁教案科学电和磁教案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电和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电和磁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
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重要。
【教学准备】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2. 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针【教学过程】(一)导入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
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
(板书课题:电和磁)(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1. 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
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
请你们先用这些材料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2. 学生活动3. 当时在奥斯特的实验桌上放着指南针。
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
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4. 学生活动5. 有什么发现?对这个发现你们有什么解释?6. 通过短路的方式,你们会看到更加明显的现象。
再试试。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1. 奥斯特在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实验。
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
像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然后通上电。
用它来靠近指南针,又会发现什么?2. 学生活动3. 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4. 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
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电可以产生磁。
随后他的发现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和发展。
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5. 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今天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电和磁》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能量》单元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统领并开启本单元,继而研究电磁铁、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能量与太阳等小主题。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上册《电能和磁能》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二篇)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上册《电能和磁能》说课稿(一)附教学反思一、说教材《电能和磁能》是新教材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的课文,本课聚焦部分借助生活中的磁能用具,引导学生聚焦问题进行思考∶什么样的装置可以将电能转换成磁能呢?本课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磁铁,利用电磁铁搬运大头针,并探究电磁铁的南北极及影响因素,在观察的同时需要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观察所得进行记录。
二、说教学目标1.懂得磁铁也具有能量,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等等都具有磁能。
2.生活中的大部分磁能都可以由电能转换而来。
3.通过在铁钉上绕线圈并通电测试实验,懂得电能可以转化成磁能。
4.了解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5.了解磁能和电能是怎样相互转换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操作探索电能和磁能之间的关系,懂得电能和磁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索电能和磁能之间的转换方式。
四、说学情上一课通过重现奥斯特实验,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认识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掌握了扎线圈的一些方法,知道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电能产生磁。
为本课更深入的学习能量的转移与转换做好铺垫。
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践和观察能力,并能进行记录,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长长的导线、铁钉、电源、电池、开关、大头针、指南针等等。
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聚焦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通电导线或者线圈周围存在着磁场,而且电和磁之间也存在着关系,他们可以相互转换。
2.磁铁也具有能量,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耳机、电磁炉等物体身上都有磁能的影子,并且生活中的大部分磁能都是通过适当的装置由电能转换而来的。
3.出示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耳机、电磁炉等物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初步了解这些物体都是利用磁能工作的。
4.究竟什么样的装置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电和磁》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电和磁》。
一、说教材
本课先用一段话告诉学生,科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实验。
他发现了什么呢?书中没有说出来,这是为引起学生兴趣,自己来做实验发现。
第一部分: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学生学过的磁铁的知识、简单电路的知识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开始让学生组装电路,回忆电流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指南针指南北的性质。
通电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教科书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先用小灯泡电路中的长导线做实验,再用去掉了小灯泡的电路(短路状态)中的长导线做实验。
第一步是正常的电路,实验现象不会很显著,但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多探索一会儿。
第二步用的是短路大电流,现象非常明显,但只能在老师带领下做一两次。
这样安排注重的不是只让学生看到现象而是经历探究的过程。
学生在第一步探究中有机会发现更多相关的现象,把前后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作比较,能初步意识到电流大小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把非正常短路电路作为特例处理也是恰当的。
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90度。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教科书要求分析观察到的现象。
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最后归纳出只能是电流产生了磁性。
第二部分: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教科书插图呈现了做线圈的方法。
在三根手指上绕线圈,线圈大小能套在一般大小的指南针盒上,大约要绕10圈,用一节电池效果已经不错。
让学生在实验中试一试,会发现把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本课电生磁的实验,先用小灯泡电路做,再用短路电路做,最后绕线圈做,三个实验形成了一个活动结构——增大电流、增加圈数可以增加磁力的结构。
二、说学情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研究过简单的磁现象,知道了磁铁的磁性能使放入磁场的磁针发生偏转;而且在四年级下册《电》主题单元的学习,对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有一定的认识。
经过三年科学课的指导,学生都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经验。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及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片段
提问:军队行军过程利用什么指引方向?(指明学生回答)
用了指南车还是走错方向,为什么?
总结:磁铁的磁性吸引指南针,使得指针偏转。
(板书:磁)
[设计意图:上课之初,利用观看电视剧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缓解学生上公开课的紧张气氛,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中。
接着有针对性的提问,将学生从视频引入新课的教学中,为后续讨论“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现象的原因”奠定理论基础,便于理清思路。
]
关于磁,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课件出示奥斯特图像)在给他的学生做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时,偶然把通电的导线放在小磁针的上方(课件出示导线在磁针上方),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
奥斯特到底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大家先猜想一下。
(指名生回答)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一回奥斯特。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在点亮小灯泡的实验中,使小灯泡发亮的是——(板书:电)
电和磁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板书:和),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介绍实验方法:连接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电路,然后把指南针放到水平桌子上,等指针静止后,把闭合电路中的一根
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
(多媒体展示)
注意观察:接通电流前,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接通电流后,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断开电流后,小磁针又怎样了?
如果导线方向与小磁针垂直,小磁针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
组织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讨论总结:接通电流前,小磁针没有偏转;
接通电流后,小磁针有偏转;
断开电流后,小磁针复位;
导线与小磁针垂直,小磁针没有偏转。
[设计意图:通过“重演”奥斯特发现电磁感应的实验,让学生知道科学的发现需要有心人,同时激发学生研究电磁现象的兴趣。
实验中我展示了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的方法,还提示学生可以用导线不同的放法试一试,让他们通过探究发现更多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仔细观察的科学态度。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脑中产生更多的问题,为后续课文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 (三)、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
当年奥斯特也是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疑问,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你们知道吗?
引导回顾课前导入视频,发现磁性使指南针偏转,进而得出磁针偏转应该是电流产生磁性的原因。
(板书:电流产生磁性。
)
[设计意图:1.本课教学的设计尽量体现了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重演”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
这里学生发现现象后立刻会产生疑问,这是引导学生分析的最佳时机。
2.对实验现象通过分析作出合理的解释是本课的难点。
我这里把推理分析分成了两个层次:首先是磁性使小磁针偏转,然后分析没有磁铁,是电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
]
(四)、如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利用短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我们通过实验把孤立的电和磁联系起来了,有谁愿意上来展示操作过程呢?
(指名生1上台在投影仪下做实验)
生1发现没有小灯泡,短路情况下,试验小磁针的偏转偏转会不会不同?
总结:短路电流使小磁针的偏转角度更大。
电流增大,偏转角度变大。
[设计意图:用短路的方法加强电流,蕴涵了“电流越强,磁性越大”的思想。
但短路不是加大电流的常用方法,必须让学生明白短路的危害及正确的操作方法,所以我这里采用讲解配合演示的方法,加大了指导力度。
]
利用通电线圈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你还有其他办法能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一些?
预设学生的想法:A.电池多用几节; B.加粗导线; C.去掉绝缘外皮;D.多几根(电流方向一致)导线一起靠近等。
把多根(电流方向一致)导线一起靠近指南针的方法,会不会磁针偏转
更明显呢?
讲授绕线圈的方法与实验方法。
质疑:A:给线圈通上电流,线圈会产生磁性吗?
B.试试线圈的各种放法,怎么放置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学生实验,巡视指导)
汇报总结:将导线绕成线圈,套住指南针竖着放,小磁针偏转的角度会更大。
[设计意图:利用线圈是另一种能让磁针发生较大幅度偏转的方法,但绕线圈是一个难点,因此作了充分的指导。
另外放手让学生去做实验,学生会发现不同的放置方法,结果是不一样的,更加体现科学探究的开放性。
(五)、课堂小结,延伸产生新的问题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探索发现,我们来回顾两个探究实验:
实验一:电流产生磁性;电流越强,磁性越大
实验二:线圈越多,磁性越大。
那么线圈的圈数多少、线圈的圈的大小会影响小磁针偏转的角度吗?会不会跟磁铁那样也存在两极?……总之,电和磁之间还存在着许多的奥妙,在后面的课程中我们会进一步探究。
作业:思考:电能产生磁,那么磁能不能产生电?
七、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把知识的推导过程写在中间,实例应用写在右边。
以上是我对《电和磁》这节课的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