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一得】顽痹克星——桂枝芍药知母汤讲解学习
张仲景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清理骨缝深处的风、湿、寒
张仲景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清理骨缝深处的风、湿、寒你知道吗。
我们经常说的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在中医上都属于痹症。
风、湿、寒三种邪气长年入侵从而导致关节、膝盖处出现麻木、酸痛、沉重、不灵活的症状。
接下来就跟大家解读一个名方,叫桂枝芍药知母汤,此方是东汉张仲景的名方。
张仲景是这么描述此方的:“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wāngléi)......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这个诸肢节疼痛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小到手指关节、大到膝盖关节,有疼痛的感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风湿关节炎等。
身体羸尪是变形的含义。
羸指的是弱的意思,是说肿大、身体虚弱。
现在我们来看看此方的组成: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12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附子10克(炮)这张方子,也可以看作是桂枝汤变化而来。
以一种好理解的方式来说明,方子中的麻黄、桂枝、附子、生姜四味药相当于组成了一个强大、强力的先遣队。
对骨缝、关节深处的寒邪发起进攻,全部搜刮出来。
而附子和桂枝除了搜刮的任务以外,还有个特殊的任务,就是去壮肾阳,修复关节因常年的寒邪入侵,而造成的损伤。
二者配合就像两个大网,调动身体的阳气,对寒气发起进攻。
而麻黄则是可以打开身体的毛孔,清理被搜刮出来的寒邪的“尸体”。
生姜也更像是在战后检查战场的士兵,“装死”的寒邪,都逃不过生姜的双眼。
解决了寒邪,还有风、湿二邪的存在,这里桂枝和附子就需要白术的帮忙。
白术能够提高桂枝、附子的温、热性,这样就能够在湿邪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消灭它。
而防风有个称号叫“能除诸风”,不但可以抵御体外的风邪来犯,还能把体内的风邪赶出去。
这个风药的精妙在于还能除湿,就像在通风的地方吹干的衣服。
而白芍则是收敛的作用,不让麻黄桂枝的药性用太快,太猛,免得伤到身体。
知母则是清热、化热。
甘草是个老好人,用来调和各个药材之间的矛盾,不让药方起内讧。
所有药配伍,先搜刮寒邪,顺带收拾湿邪,最后清理风邪,再对身体进行进补。
要准确认识的痹证良方——关于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几个问题——东方子讲知母
要准确认识的痹证良方——关于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几个问题——东方子讲知母桂枝芍药知母汤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中的一张经典方,但是越来越感觉到熟悉这张方的人并不很多,萌大在医院、学校问过好几个中医研究生、本科生,能完整说出组成这张经方的9味药的人几乎没有,多数人只能顺着方名说出“桂枝、芍药、知母”3味药就结束了。
然后说这方子不在需要考试的100首方剂范围内,方剂课上也没有把这张方作为重点方来介绍。
至于这张方的功效及应用指征,就更模糊了,大概是什么书(萌大没有看到过)将此方作为治疗“风湿热痹”的代表方,所以有些人也把“桂枝芍药知母汤”与“风湿热痹”联系在了一起。
当然了,萌大水平有限,刚学完方剂伤寒金匮那会也是背不出这张方的,而且也是想当然的跟风遵从其治疗风湿热痹的说法的。
自从2年前来到风湿科,发现这张方实在是太常用了,桂枝芍药知母汤这个名字几乎天天听到,几乎每位医生都在用,但同时感觉关于这张方有一些基本的问题可能还没有搞清楚,甚至有些观点影响了我们对这张经方的发掘与运用。
正好最近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也有老师着手准备搞关于这张方的课题,萌大也利用这个机会,就关于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梳理。
1.出处问题了解一张方、一味药,我们必须从源头看起,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关于条文的解释,《金匮要略》教材(范永升主编)认为这一条文是讲“风湿历节的证治”。
身体魁羸形容关节肿大,身体瘦弱。
脚肿如脱形容两脚肿胀,似乎和身体要脱离一样。
温温,作蕴蕴解,指心中郁郁不舒。
的确,“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张仲景用精炼的文字将一个关节炎发作期的病人形象为我们展现出来,什么关节炎张仲景没说(也说不出来),但萌大的第一反应是感觉讲的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发作期患者,甚至是饱受疾病折磨多年的类风关晚期失治的患者。
【胡希恕:桂枝芍药知母汤-痹证、脉痹的常用经方】
【胡希恕:桂枝芍药知母汤-痹证、脉痹的常用经方】| 导读:痹证、脉痹这两类中医疾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痛风性关节炎、血栓性静脉炎等疾病。
因临床常见关节疼痛、局部肿胀,且多合并纳差、下肢畏寒、便溏等里虚寒表现,冯世纶教授临床善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本期分享相关应用经验,供诸位同道参考。
(编辑:木易火耳)胡希恕经方医学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诸肢节疼痛,即四肢关节都疼痛;身体尪赢,即言身体瘦之甚而关节肿大的样子;脚肿如脱,即言脚肿之甚;头眩短气,温温欲吐,为气冲饮逆的结果,这是桂枝芍药知母汤的适应证。
冯老归纳其主证为关节疼痛、肢体肿胀、气冲呕逆。
机体阳气亏虚,寒湿流注筋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则四肢关节疼痛。
而身体消瘦,缘于正气虚衰。
关节肿胀、变形、足肿之甚,均系聚于局部的寒湿化热所致。
太阴虚寒,胃有停饮,饮随气冲,则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肢节疼痛提示病位在表,联系身体消瘦,属阴证,故为表阴证,即少阴病。
寒湿化热,热属阳明,故本方证属少阴太阴阳明合病证,若要准确辨识本方证,须掌握少阴、太阴、阳明各经的主要特征:•少阴病:主要特征为无热恶寒、但欲寐、脉微细等。
此外,遇到表证,排除太阳病即为少阴病;•太阴病:包括里实寒与里虚寒,里虚寒主要特征为纳差、腹满、腹痛、便溏、口不渴等;•阳明病:涵盖里虚热、里实热及病理产物所化之热。
里实热主要特征为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便秘等。
病理产物化热可见关节发热红肿、痰涕色黄质稠等。
冯世纶教授应用经验1.不拘原方,随证调整冯老对本方的调整,主要集中在部分药物替换、药量变化两个方面:药物替换:因苍术燥湿之力强于白术,防己止痹痛、利水饮,功效优于防风,临床多以苍术、防己易方中白术、防风。
药量变化:表证重,多给麻黄;郁热甚,多予知母;湿饮偏盛,多用苍术;痹痛甚,多投白芍;反之则少用。
【搞定全身关节疼痛最厉害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
【搞定全身关节疼痛最厉害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人到中年多伴有各种问题,比如各种关节痛、关节炎、风湿等等,有时会出现红肿热痛,甚至拇指关节活动不利,难道真的是老了吗?人到中年必然要遭受这类问题吗?关节疼痛是一个症状,什么样的病会让你关节疼痛?去医院检查可能会被告知你有风湿性关节炎或者类风湿关节炎或者是强直性脊柱炎或者是股骨头坏死或者是腰突或者是颈椎病或者是痛风等等,总之就是一个炎症。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诸肢节疼痛《金匮要略》1700年前张仲景的方剂适应症:治诸关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治疗由风寒湿入侵关节导致的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剧烈难忍。
而世上百分之八十的关节痛都是风寒湿导致的,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可能是风湿热。
原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6克、麻黄6克、防风12克、知母12克、白术15克、生姜15克、制附子12克。
本方是一付药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2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麻黄10克、生姜25克、白术25克、知母20克、防风15克、制附子15克。
制附子先煎40分钟,然后再把其他药材放进锅里,一起再煎煮半个小时。
煎出来的汤药分两次服用,饭后服用,温服。
七天一个疗程,服用二十一天。
附子虽然已经是炮制过的,但毕竟是大热之物,先煎四十分钟可以去除附子的毒性,保留附子的药性。
一定要先煎四十分钟哦。
如果不小心出现了附子中毒,要大量饮用甘草水。
无论你是手指关节还是手腕关节,还是胳膊肘,还是肩膀,还是颈椎腰椎,或者是膝盖,髋关节或者是脚踝等等,无论是大关节还是小关节,只要符合寒湿特点的就可以用。
寒湿特点:这样的人特别怕冷,冷到骨子里,关节疼痛遇冷加重,关节肿大,疼痛无法忍受。
但是,如果你的关节是遇热疼痛,而且关节通红有一种火辣辣的疼,就不适合这个方子啦。
如果瘀血严重,可以在这个方子里面加入三七粉,用这个方子送服三七粉3克到6克,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效果更佳。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义及应用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义及应用
桂枝芍药知母汤是中国古代著名方剂之一,是由汉代名医张仲景所创。
该方剂主要成分包括桂枝、芍药、知母和甘草,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在治疗感冒和其他一些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方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祛风散寒:桂枝具有温通阳气的作用,能够祛除寒邪,降低发热和头痛等症状。
芍药味甘苦,有祛风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和关节疼痛等情况。
知母也能祛风解热,适用于感冒失眠等症状。
2. 清热解毒:桂枝芍药知母汤可以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上攻、喉痹口干等症状。
其理论基础是桂枝温阳,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护人体内环境的平衡状态。
同时,芍药能够凉血止血,有防止感染和发炎的作用。
3. 调理气血:桂枝芍药知母汤还具有调理气血的功效,可以增强机体的生命活力,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
芍药成分可以调节女性生理周期,缓解月经不调和痛经等症状。
知母可以清热解毒,护肝明目,适用于肝热目赤和夜盲症状。
桂枝芍药知母汤广泛应用于感冒、头痛、咳嗽、喉痹、痢疾、泄泻等症状的治疗。
尤其适用于体质虚弱、易受感染的人群,具有温和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
同时注意,因为知母汤具有温热的性质,不适合天气炎热和体内阳气旺盛
的人群使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总之,桂枝芍药知母汤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典方剂之一,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和其他疾病,通过祛风散寒、清热解毒、调理气血等方面的作用,帮助人体抵御疾病,促进自我修复和健康发展。
同时,在临床应用前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体质、情况、用药剂量、药物配伍等方面的因素,避免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的发生。
国医经典解读第19讲:膝关节风湿疼痛良方桂枝芍药知母汤
国医经典解读第19讲:膝关节风湿疼痛良方桂枝芍药知母汤膝关节风湿疼痛良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文解读】现代得关节问题的人很多,开一大堆去风湿、除痹、活血化瘀的药也不一定有效,在古经方里就有一条方子,基本上一副药就见效的,那我们今天来学习下!《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léi,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七)“诸肢节疼痛”,就是四肢的关节全都疼痛。
“身体魁羸”就是畸形和瘦,身体不是那么匀称,它是有些地方畸形。
“脚肿如脱”,脚肿得很厉害,“如脱”,它疼得厉害,不光有水肿,也疼啊,“如脱”就是行动不方便。
“温温欲吐”、“头眩短气”,这都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表现的症状。
从仲景先师这一段精确简练的描述来看,本汤可用于治疗西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肢体变形、骨质受损的疾病。
这个方子治疗下肢关节肿痛非常好使。
如果是膝盖的风湿,那一剂知啊。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制川乌、草乌之类的,止痛效果会强一点,这里面附子是用到2枚,用量是比较大的,是因为它痛嘛,现在的附子质量也不行,所以要用川乌、草乌,但是要注意安全。
在这里用了麻黄,出汗多的就不能用。
本证为久痹历节之证,乃病久正虚,风寒湿侵入筋骨关节,营卫不利,气血凝涩所致,以身体瘦弱,关节肿大、变形、剧烈疼痛,头晕气短为特征。
因风寒湿侵入日久,有渐次化热之象,故要同时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
本方为麻黄汤、桂枝汤、甘草附子汤诸方化裁而成,方用麻黄、桂枝、防风温散寒湿于表;芍药、知母和阴行痹于里,知母除烦热、养阴、消肿利水;附子、白术助阳除湿于内;甘草、生姜调和脾胃于中。
合而用之,表里兼顾,阴阳并调,气血同治,为治风湿历节反复发作之良方。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关节痛,脓毒性、淋菌性、慢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畸形性关节炎之症治疗效较为满意,具有祛湿、驱风、清热、散寒、通络、活血、补虚的作用。
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风湿、痛风)
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风湿、痛风)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文】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作者】张仲景【出自】《金匮》【经典回顾】1、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剂量】1、桂枝四两(12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麻黄二两(6克),生姜五两(15克),白术五两(15克),知母四两(12克),防风四两(12克),附子二枚(炮)(12克)2、桂枝用四,芍药用三,桂枝稍微重一点,目的是要让药走到四肢3、白术、知母、防风等量大剂的用,甘草、麻黄、附子按照经方的比例等量用,但是稍微少一些4、要重用生姜,平常我们生姜两片就好,但是在这个处方中生姜要加重到五片,因为生姜到了胃里面去以后,生姜产生的热是散开的,不像干姜是温中。
【组成】甘草白术防风桂枝姜麻黄芍药知母附子【时机】1、湿进入到血脉以后,血管就会变得很大,就变成桂枝芍药知母汤。
【方解】1、桂枝芍药是健脾的;2、麻黄跟着桂枝,是因为桂枝可把麻黄的药力拖到皮肤表面上;3、白术是去湿用的;4、防风能袪风去痛;5、附子在此的目的是去寒。
【应用】1、专门治疗膝盖的风湿痛(手肘关节的风湿痛一样有效);2、桂枝芍药知母汤呢里面包含了甘草附子汤;3、风湿者如果有便秘,不要攻下!!但如果便秘不是风湿造成的,而是吃西药止痛造成的,可以加大黄。
如果寒实,可以加麻黄细辛(麻黄附子细辛汤);4、病人的表症看到关节炎,里症可能有红斑性狼疮,红斑性狼疮的标准症状就是关节痛。
倪师在治疗红斑性狼疮的时候,处方就是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加减;5、糖尿病的一种情况是病人越来越消瘦,脚肿大。
也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效果非常好;6、劳证。
【应用集锦】1、(1)痛在皮肤,麻黄汤症。
(2)痛在肌肉,桂枝汤,玉竹可以治肌肉里面的痛,可以在桂枝汤里加玉竹。
【经方一得】顽痹克星——桂枝芍药知母汤
【经方一得】顽痹克星——桂枝芍药知母汤按语:对慢病、久病不要一味追求“一剂知,二剂已”,辨治方向认准,恒久用功,方可滴水穿石,我们要耐得住性子、守得住火候,才能拿得住疗效!在跟诊团成员邵晗畅医生分享的两则跟师抄方案例中,我们要体会和借鉴这一点。
在此感谢邵医生的无私分享!正文:桂枝芍药知母汤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诸肢节痛疼,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方药: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此方为桂枝汤化裁而来,加桂枝及生姜用量以祛水气、降逆,去大枣之壅满,加麻黄、防风之发散表风邪水气,加知母以利水消肢肿,用白术、附子之除湿解痹,附子有强壮温经、散寒止痛之用。
全方治疗风湿关节痛、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
辨六经为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案例一:杨女士,女,67岁,初诊2013年11月30日。
类风湿20余年,手足指关节变形、疼痛、色暗瘀,足底前掌痛,晨僵不甚,(服激素甲波尼龙日每日两粒已数月)。
饮水则汗出,口干,纳呆,恶心,腹胀欲吐,乏力,精神差,大便不成形量少2日一行,饮多溲多,夜尿4-5行,既往1996年行胆囊切除术,长期无舌苔。
舌淡无苔脉细。
方药:小柴胡合五苓散去泽泻加陈皮(因为激素干扰人体抗病机制,故嘱患者逐渐停用激素)。
二诊2013年12月7日,患者停激素药后病情无缓解。
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防己黄芪汤。
中间数诊略。
近诊2014年6月14日,类风湿,头及上臂处结节消减好多,稍有点红,手足关节痛减,时口干,稍恶风寒,大便少2日一行,夜尿2,苔薄白脉细弦。
证解:关节痛久恶风寒为表阴证,即少阴,风湿结节红及口干为里阳证,即阳明,大便少及夜尿2次为里虚寒有饮,为太阴。
故辨六经:为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辨方证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黄芪茯苓生石膏大枣(冯老多改白术为苍术,改防风为防己)。
黄煌经方一百首之桂枝芍药知母汤
黄煌经方一百首之桂枝芍药知母汤黄煌经方一百首桂枝芍药知母汤[组成用法]桂枝10~20g、芍药10~20g、甘草3~6g、麻黄6~15g、生姜10~20g、白术10~20g、知母10~20g、防风10~20g、附子10~20g。
水煎,分三次服。
[方证]1.剧烈的关节痛、伴关节肿。
2.恶风发热、有汗或汗少。
3.身体消瘦,面色暗黄或有浮肿,脚浮肿。
[现代应用]1.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痛风、骨质增生症等以关节疼痛、肿胀为主要表现时可用本方。
2.其他方面如马尾神经炎、下肢静脉血栓、结节性红斑、关节型银屑病、内耳眩晕症、肺心病合并心衰等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经验参考]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关节肿痛,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
唐祖宣用本方加苍术、黄柏、薏苡仁、黄芪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痊愈。
如一男性患者两手关节对称性肿胀、强直、疼痛已四年余。
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处求治无效,病情日渐加重。
面色青黑,痛苦病容,舌质淡,苔白腻,四肢关节强直,肿胀疼痛,两手尤甚,得热痛减,遇寒加重,天阴疼痛更剧,脉沉细。
方用:桂枝、白芍、知母各18g,防风、苍术、黄柏、炮附子各15g,麻黄、甘草各9g,白术、生姜各12g,薏仁、黄芪各30g。
服4剂后疼痛减轻,守方38剂,疼痛消失,关节屈伸自如,肿胀消除,临床治愈出院,五年来随访术复发(唐祖宣,云南中医杂志,1984;5:49)。
岳美中治一人,因去河中洗澡捉伍受凉,数日后左股关节肿痛,渐及两膝关节发红,肿大疼痛,左侧尤甚,不能行走,两膝屈伸不利,经常发烧,体温38左右,多方医治无效。
经投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数剂而愈。
五年后,囚雨淋受冷,又发生肌肉疼痛,午后发烧剧痛,无汗,二便如常,舌苔薄白。
……与麻杏苡甘汤16剂而愈,但左腿仍不灵活。
再次就诊,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时常心跳头晕气短,……走路时左腿发自,稍呈蹒跚状.两下腿皮肤干燥,肌肉消瘦,风湿急症虽解,余邪末尽,久郁复化为热,而现热久灼津,经脉失养,久犯于下……投桂枝芍药知母汤。
【新提醒】经方体悟之桂枝芍药知母汤
【新提醒】经方体悟之桂枝芍药知母汤经方体悟之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风湿历节原文8、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参考量:桂枝40g,芍药30g,甘草20g,麻黄20g,生姜50g,白术50g,知母40g,防风40g,炮附子20g。
水1400ml煎取400ml,每服140ml,日三服。
解词:①身体魁羸——指关节肿大,身体瘦弱。
②脚肿如脱——指两脚肿胀,象要和身体脱离一样。
③温温————指心中郁郁不舒。
原文解读:论述风湿历节的证治。
诸肢节疼痛(全身关节疼)————风湿博结于关节身体魁羸(虚弱消瘦关节变形)——证虚肌肉失养脚肿如脱(足部疼痛独脚肿大)——湿邪下注头眩短气欲吐——————————寒湿挟饮邪上冲本证属历节病风湿偏盛,日久正虚。
辩证要点及方证指征:有三:1、关节症状:全身多个关节剧烈疼痛伴关节肿大、变型、晨僵、下肢及两足浮肿、麻木;2、全身症状:面色暗黄或有浮肿,身体虚弱消瘦,恶风发热、有汗或汗少;3、水气上冲表现:头晕目眩短气,胃中泛泛欲吐。
本证常见于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
特点是疼痛较剧,关节肿大明显,常有关节红肿热痛和灼热感,且伴有全身表现虚寒而发热者即可考虑本证。
病机:历节病风湿偏盛,日久正虚。
属少阴、太阴合病证。
治法: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佐以滋阴清热。
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方解:麻桂防风——温散表湿白术附子——助阳除湿知母芍药——养阴清热生姜甘草——和胃调中。
脚肿身羸欲吐证,芍三姜五是前型,知防术桂均须四,附子麻甘二两停。
名医解方:胡希恕教授说,此于桂枝汤增桂姜、去大枣,另加麻黄防风发汗解表,复用术附以逐湿痹,知母以消下肢肿,故以治风湿关节疼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
并说:“慢性关节炎下肢肿痛者,用本方有良验,并以本方加石膏治年余不解的风湿热得奇效。
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一副专治风湿的方子——桂枝芍药知母汤
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一副专治风湿的方子——桂枝芍药知母汤
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一下这个桂枝芍药知母汤,其实关于这个方子,张仲景是这么说的: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wāngléi),脚肿如脱......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张仲景的描述虽然简单,但是很形象,大家看“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像不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湿类风湿?当然,古代是没有这种说法的,而是统称为痹症,那《黄帝内经》就说了: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有风,有寒,还有湿。
三种邪气狼狈为奸,侵犯关节,导致关节发僵发硬发痛,关节不灵活,甚至肿大,变形。
最厉害的一招就是桂枝芍药知母汤。
【方子】桂枝,白芍,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炮附子。
【注意事项】附子有一定的毒性,这里要先煎4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
【方解】桂枝、麻黄、附子,再加上生姜,组成一支强硬的攻坚队伍,主要任务是把关节里的寒邪散去。
附子走而不守,喜欢走来走去,哪个地方寒凉寒冷,它都可以到,寒邪已经藏的很深了,藏到骨头缝里了,附子一去,都能给它搜刮出来。
麻黄趁机把毛孔打开,再加上生姜在后面“煽风点火”,那寒邪能不着急嘛,它溜起来就会很
快,百米冲刺一样。
【适用人群】需要注意的是这张方子虽然针对的是风寒湿三种邪气,但重中之重是寒邪,如果关节里头有热,有发红发热的迹象,那就不能用了。
但是如果你特别怕冷,容易关节痛,不管是痛在哪里,只要是遇冷就加重,桂枝芍药知母汤就是最佳调理方。
#我要上头条。
# #中医学习# #我要上热门#。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是张仲景《金匮要略》里的一个经典方,原文是“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含麻黄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去枣)。
合方加知母治肢节浮肿,烦热。
倪海厦医师在讲《金匮要略》的时候,重点说到了他使用此方的临床经验:①专门治疗膝盖的风湿痛,基本上是一剂知。
倪海厦医师治疗膝盖风湿痛,就是膝五针扎下去,扎完针以后,开桂枝芍药知母汤;②治疗膝盖的痛风,红肿热痛,应该用甘草附子汤,而桂枝芍药知母汤里面就包含了甘草附子汤,其中桂枝祛风,白术祛湿,附子祛寒;③风湿病人因节气改变导致的关节酸痛,也是桂枝芍药知母汤。
倪海厦医师讲到他在临床上很好笑的一个病例:有一个病人来,做水的生意的,经常给诊所送水,来的时候,两个膝盖、脚踝关节、环跳关节非常的酸痛,右边的膝盖红肿,整个肿得很大,右脚的解溪穴的地方也肿得很大,也就是说他风湿和痛风同时都有,偏偏要做提水的生意,他要扛重啊,外面很热,他就没法扛,因为痛,呼吸很短气,全身一直不断地冒汗,我就开桂枝芍药知母汤给他,同时帮他针灸。
然后让他隔天礼拜三再来做针灸。
结果这个家伙就不见了,一个礼拜找不到人啦。
过了两个礼拜他来送水,我说你怎么搞的不来了?他说好了,我说你怎么好了,他说你扎完一次针我当天晚上吃完药,第二天早晨起来我就好了,还要看什么。
这就是经方!速度就那么快!原方完全没有改变!桂枝芍药知母汤在临床用的非常多。
看完倪海厦医师的解读和医案,我也在临床上体会到了这个经方的神奇疗效。
微博曾经记录的病案有:中医看病讲缘分:爱人的膝盖间断疼了两年多,我一直没有想到合适的方子来治疗,这段时间在学习《倪海厦注解金匮要略》,才明白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膝关节的疼痛效果很好,想给爱人开此方试试,一问爱人已经不疼了!谁知第二天爱人办公室的同事膝关节滑膜炎犯了,疼痛难忍,过来找我,用原方6付解决问题。
医案治疗寒痹的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
医案治疗寒痹的经典名⽅——桂枝芍药知母汤北京的初雪,虽然来得⽐往年晚⼀些,不过还是那么地美。
作为⼀个南⽅⼈,也渐渐地喜欢上了雪,洁⽩⽆瑕,晶莹剔透!今天也是繁忙的⼀天,回来打开微信,收到来⾃⼀条来⾃微信公众平台的邀请,说邀请我使⽤原创保护功能,开通后,朋友们就可以留⾔了。
之前不少朋友问过我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可以留⾔?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总算明⽩了,毫不犹豫,就申请开通了!这条微信推送算是正式开始留⾔功能的吧!细数了⼀下,这是第20篇⽂章了,当初开通微信公众号,其实就是想给⾃⼰⼀个港湾,⼀个属于⾃⼰中医梦想的港湾,空闲的时候,就随便写写;如果忙了,就算了,没想到,居然都有20篇了。
莫⾮是我很闲?肯定不是,其实就是⼀个喜欢⽽已,喜欢中医,热爱中医,仅此⽽已。
今天给⼤家分享我治疗痹症最常使⽤的⽅⼦——桂芍知母汤。
我们还是先来看个病例:时间要回到六七年前吧,这是我的⼀个表姐,⼥,40多。
双⼿臂⿇⽊疼痛10年余,不能做任何重活,包括做饭洗⾐等。
⼀般冬季发作,遇冷明显,尤其是接触冷⽔后。
晨僵明显,每天早上需要活动半⼩时才能缓解。
肘关节肿胀感。
其疼痛与天⽓关系密切,⾃诉⽐天⽓预报还准。
余⽆明显不适。
⾆淡红苔薄⽩,脉沉细。
处⽅如下:桂枝16 ⾚芍12 知母16 防风16⽩术20 ⿇黄8 ⽢草8 制附⼦30茯苓15 ⽣姜3⽚羌活15 细⾟10说实在的,当时开药⽅的时候,战战兢兢,外表看似平静淡定,其实⼼⾥可紧张了,不知道其他⼤夫有没有类似的感觉?开完⽅⼦,也没多做停留,就回家了,后来也没问效果如何,当然也没敢问。
直到⼀⽉后的⼀天,在街上碰到了,表姐才给我说,服药5副后,疼痛⼗去其七,效果⾮常的好。
当时我都惊呆了,这么好的效果?不仅表姐感觉诧异,我⾃⼰都觉得,⾮常诧异。
表姐这个病都⼗多年了,五副药就效果这么好?实在是难以相信。
随着,我就给表姐调⽅,变化不⼤,继续吃了⼀个⽉,基本就没有任何症状了。
后来我改⽤独活寄⽣汤泡酒,让表姐早晚各喝⼀勺,症状⼀直都没发;即使因为冬天冻着了,有些许症状,我马上换⽤桂芍知母汤⼝服,两三次就能解决,真是神奇。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解析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解析石少华;许宗颖;于瀚;王町囡;孙利利;王宇琛;钟相根【摘要】桂枝芍药知母汤是历节病之主方,后世医家往往将此方解读为风寒湿邪外袭、痹阻筋脉关节,日渐化热伤阴而设,具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佐以滋阴清热之功.本文根据仲景疾病分类、身体疼痛诊治经验,结合《金匮要略》历节病之病理机制论述,《神农本草经》相关记载,对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进行了新诠释.认为历节乃因枯泄相搏、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外邪侵袭等所致.是方以桂枝汤加桂枝一两、炮附子二枚治肢节疼痛;麻黄、知母、白术,三者利水消肿以祛水湿而治脚肿如脱、头眩短气;加重生姜二两,温散水湿、和胃降逆以治温温欲吐;防风祛风胜湿,共奏祛风胜湿、利水消肿、散寒止痛之效.【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9(047)003【总页数】2页(P27-28)【关键词】历节;枯泄相搏;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桂枝芍药知母汤【作者】石少华;许宗颖;于瀚;王町囡;孙利利;王宇琛;钟相根【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36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脉证治第五》,是仲景治疗历节病之代表方。
历代医家将本方证解读为风湿侵袭、郁久化热伤阴。
本文拟以仲景原文为据,结合《金匮要略》历节病之病理机制论述,参考《神农本草经》有关记载,对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进行新诠释,有利于本方之临床应用。
1 历节之病理机制《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第九条:“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
经方笔记丨桂枝芍药知母汤
经方笔记丨桂枝芍药知母汤2023.01.17记录丨我的中医之路第159期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本方由桂枝汤加量桂枝、生姜,去大枣,加麻黄、防风、白术、附子、知母而成。
原方: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炮)二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七合,日三服。
方中桂枝、麻黄、防风、生姜发汗解表,降逆止呕,附子、白术,利湿袪寒除痹,知母消肿,芍药、甘草缓急止痛,故本方治风湿关节痛、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7条: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归经: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神龙本草经》言:术:味苦,温。
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
止汗,除热,消食。
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肌。
《神龙本草经》中之术,不分苍术、白术。
知母:味苦,寒。
主消渴热中。
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防风:味甘,温。
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久服轻身。
附子:味辛,温。
主风寒咳逆邪气。
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现代用法:桂枝12克,芍药10克,炙甘草6克,麻黄6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0克,附子(炮)15-30克。
上9味,以水800ml浸泡1小时,煎15-20分钟,取汤150ml 温服。
再续水煎一次。
胡老用此方加石膏治年余不解的风湿热有奇效;与桂枝茯苓丸合用治下肢肿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亦验。
盛小财,主治医师,来自都匀小城,师从广西钦州市名中医、胡希恕经方医学钦州传承基地负责人林佳明,此笔记为个人学习笔记,仅供参考。
【经方习读】桂枝芍药知母汤
【经方习读】桂枝芍药知母汤转载2019-07-31 11:46:09标签:关节炎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肿大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1],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2]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金匮历节:8)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释:[1]魁羸:魁,大也;羸,《说文解字》谓:“瘦也。
”魁羸即指关节肿大,身体消瘦。
沈明宗、尤在泾将魁羸作“尫羸”,尫(wng,音汪),《说文解字》谓:“尫,跛也,曲胫人也。
”故尫羸指身体消瘦、下肢变形、屈伸不利、行动障碍的疾患。
[2]温温:作蕴蕴解,谓心中郁闷不舒。
方剂歌诀桂枝芍药知母汤,甘草生姜与麻黄,白术防风炮附子,寒热错杂此方良。
【功效配伍】桂枝芍药知母汤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
方中麻黄开发腠理,透邪风,散寒湿;桂枝祛风散寒,通阳气,行血脉;防风辛甘微温,祛风胜湿,止骨节疼痛,缓筋脉挛急;炮附子温经散寒,除湿解痛;白术健运脾土,运化肌腠水湿;芍药养血和血,缓急止痛;知母养阴清热,并能防辛温药燥化太过;生姜、甘草和胃降逆止呕。
另外,芍药与白术又可制约麻黄、桂枝发汗太过,使其方成微汗除湿之剂。
本方将汗、温、清、利、补之法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可达祛风除湿不伤阴、温经散寒不助热、滋阴养血不恋邪之效。
上九味药,水煮,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方证论治辨析】桂枝芍药知母汤治风湿历节。
症见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关节肿大,脚肿如脱,头眩短气,蕴蕴欲吐。
此历节病,为风湿侵袭肌肉关节渐次化热伤阴。
风湿流注筋脉关节,气血运行不利,故诸肢节疼痛;病久不解,阴液亏耗,正气日衰,邪气日盛,故身体消瘦,关节肿大;湿无出路,流注下肢,故脚肿如脱;风邪上犯,则头目眩晕;湿阻中焦,气机不畅,则短气;胃气上逆,则心中郁闷不舒而欲吐。
本证关节局部可伴轻度发热发红,脉细略数。
治疗关节疼痛的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
治疗关节疼痛的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平安甘草中医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经典名方,功善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兼能清除瘀热,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等疾病。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从条文可知,桂枝芍药知母汤典型症状为身体关节疼痛、关节肿大、足踝肿大、头晕、气短、恶心不舒等。
方中麻黄配生姜、防风等善能祛除郁滞在体表的风寒邪气;桂枝、附子、白术、甘草即甘草附子汤等善能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芍药配知母清热于中,又能合甘草缓解止痛,合桂枝调和营卫。
需要注意的是,桂枝芍药知母汤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为主,清热之力稍弱,不能应用于痛风急性期的患者。
痛风急性期患者关节红肿胀痛明显,治疗需注意清热除湿,可应用朱良春先生的痛风汤加减治疗(痛风案例治疗一则)。
刘渡舟仿陈慎吾经验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下颌关节痛吾毕业实习期间,临证遇一下颌关节疼痛患者,一诊无效,二诊如故,吾冥思苦想,一筹莫展,请吾师会诊。
吾师见其寒热不著,随手开出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未行加减。
吾问:“何以用此方?”师曰:“这是从陈慎吾陈老那里学来的,说来还有一段插曲:一次,全国中医诸老在南方开教学会议,某老说:我身患一疾,下颌关节痛,恙延十载,迭治未瘥,祈求诸老,孰以高诊?沉寂片刻,陈老说:在下不才,班门弄斧,愿以一试,即开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与会期间,某老连进3剂,竟痛止病除,诸老称赞不已。
以后余用此方治疗下颌关节痛,屡治屡验,本例仍用此方,以期必效。
”患者逾周复诊,曰:“数年之疾,三日痊愈,真乃神医。
”药既有效,仍宗前法,吾师又以原方减小剂量,继服3剂,以竞全功,随访一年,病情痊愈,一切如常。
倪海厦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踝关节、膝关节疼痛有一个病人来,做水的生意的,经常给诊所送水,来的时候,两个膝盖、脚踝关节、环跳关节非常的酸痛,右边的膝盖红肿,整个肿得很大,右脚的解溪穴的地方也肿得很大,也就是说他风湿和痛风同时都有,偏偏要做提水的生意,他要扛重啊,外面很热,他就没法扛,因为痛,呼吸很短气,全身一直不断地冒汗,我就开桂枝芍药知母汤给他,同时帮他针灸。
【经方发挥】桂枝芍药知母汤
【经方发挥】桂枝芍药知母汤【经方发挥】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关节痛,疗效较为满意,具有祛湿、驱风、清热、散寒、通络、活血、补虚的作用。
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匾要略·中风厉节病脉证并治》原方为:桂枝120克,附子60克,甘草60克,麻黄60克,芍药90克,白术150克,知母120 克,防风120克。
方中原有生姜,因服散剂不便,另煎姜汤送下。
加减法:掣痛难以伸屈、得热则减者,倍加附子、麻黄;身体滞重、关节沉着肿胀、天阴增剧者,倍加白术、知母、甘草,日轻夜重者倍加知母、芍药(白芍易赤芍)。
服法:上药共为细末,生姜汤送下,日服二次,早晚各一次。
一般成人量日服10克。
如服二周后毫不见效,即可停服,改用其它疗法。
病例一:杨XX,女,40 岁。
三年前患者手足麻木,喜热怕寒,每着风寒后两手足关节即疼痛,同时局部皮肤呈现青紫色,经数日后,色渐消失,疼痛也随之缓解。
二年来,虽经治疗,但未见显效。
于1962 年秋季发展为上下肢关节连续性剧痛。
初诊:四肢大小关节剧烈疼痛,颈强疼痛,日轻夜重,阴雨天尤甚,局部肿胀灼热,汗出,两手足皮肤呈现青紫色,步行艰难,手指不能弯屈,经常头晕,恶心欲吐,胃纳不佳,二便正常,有时耳鸣、心悸、日晡潮热,脉短细而数。
处方:桂枝、芍药各 15 克,甘草、麻黄、淡附子各 10 克,白术、知母各 24 克,防风 10 克。
上药共研为细末,姜汤送服,分十日服完。
二诊:服药后疼痛肿胀减轻十之五、六,手指伸屈较前灵活,灼热、汗出皆止,头眩、恶心未发作,耳鸣、心悸、潮热减轻,手足部皮色仍呈青紫,胃纳仍不佳,原方再进(日服量稍加)。
三诊:关节疼痛已减去十之八、九,其它证状完全消失,胃纳佳,手足部皮肤色好转,但和其它部位比较仍有别,行走以及缝衣、做饭灵活自如。
仍予前方,再服一个月。
共服药治疗两个月,已将近一年未发。
病例二:任 xx,男,54 岁。
六、七年来,两膝关节疼痛,初起轻微,逐渐加重,伸屈不便,虽扶杖行走,也是颠跛蹒跚,遇冷则其,盛夏也需穿棉裤,继发两踝关节痠痛。
张仲景补阳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温通筋脉止痛,祛除一身寒湿
张仲景补阳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温通筋脉止痛,祛除一身寒湿老偏方全集为您普及健康知识老偏方全集中医养生知识,偏方秘方全集!公众号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温通筋脉,补阳祛风,除湿止痹痛的经典方,出自医圣张仲景之手,现世中医鬼才倪海厦也经常使用此方治疗腰膝,颈椎肢体关节疼痛,快来看看吧!现在很多中老年人,身上不是这里痛就是哪里痛,要么肩膀疼,脖子疼,要么腰疼,腿疼,并且关节不能受凉吹风,否则酸痛难忍,手脚发麻发木有时关节还会肿大,跟年轻人比起来,明显更怕冷,稍一变天,就要加厚衣服,否则感觉好像从体内往外冒寒气,这一切的症状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了。
随着年纪增长,体内的阳气就会慢慢衰退,而阳气可温煦我们的经脉筋骨,使风寒湿之邪无法侵袭,那肢体关节自然不会出现疼痛麻木,也不会怕冷怕风了,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个方子,桂枝芍药知母汤,可以温补阳气,使阳气充足以达到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要由桂枝,麻黄,生姜,芍药,知母,防风,白术,制附子和甘草等九味药材配伍组成,其中桂枝可助阳,温通筋脉,发汗解表;麻黄可祛除风邪,温散寒湿;两味药配伍可使体内寒气从皮肤毛孔排出去;芍药养血活血,敛阴收汗,缓中止痛;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这两味药材可制约麻黄以及桂枝,防止发汗太过;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关节筋脉拘急冷痛;制附子为大热之品,可补火助阳,驱散体内寒湿之邪,缓解疼痛;知母养阴清热,可防止燥湿助阳太过,伤及阴津,导致虚热生成;生姜以及甘草两药可和胃降逆止呕,诸药配伍不仅可祛风除湿,助阳散寒,还可防治热过伤阴,主治各种肢体关节疼痛。
如果你觉得自身阳气减退,出现关节肌肉肿大疼痛时,可参考此方调整,不过需注意,因为体质及症状不同时,药物配伍会有一定增减,比如体内寒湿较重伤及脾胃时,可加苍术,丁香温脾散寒,水湿明显泛滥肌肤导致水肿时,可加茯苓,薏苡仁燥湿利水。
总之具体如何用药应该在医生辨证论治后遵医嘱服药,不要执著原方盲目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一得】顽痹克星——桂枝芍药知母
汤
【经方一得】顽痹克星——桂枝芍药知母汤
按语:对慢病、久病不要一味追求“一剂知,二剂已”,辨治方向认准,恒久用功,方可滴水穿石,我们要耐得住性子、守得住火候,才能拿得住疗效!在跟诊团成员邵晗畅医生分享的两则跟师抄方案例中,我们要体会和借鉴这一点。
在此感谢邵医生的无私分享!正文:
桂枝芍药知母汤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诸肢节痛疼,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方药: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此方为桂枝汤化裁而来,加桂枝及生姜用量以祛水气、降逆,去大枣之壅满,加麻黄、防风之发散表风邪水气,加知母以利水消肢肿,用白术、附子之除湿解痹,附子有强壮温经、散寒止痛之用。
全方治疗风湿关节痛、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
辨六经为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案例一:杨女士,女,67岁,初诊2013年11月30日。
类风湿20余年,手足指关节变形、疼痛、色暗瘀,足底前掌痛,晨僵不甚,(服激素甲波尼龙日每日两粒已数月)。
饮水则汗出,口干,纳呆,恶心,腹胀欲吐,乏
力,精神差,大便不成形量少2日一行,饮多溲多,夜尿4-5行,既往1996年行胆囊切除术,长期无舌苔。
舌淡无苔脉细。
方药:小柴胡合五苓散去泽泻加陈皮(因为激素干扰人体抗病机制,故嘱患者逐渐停用激素)。
二诊2013年12月7日,患者停激素药后病情无缓解。
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防己黄芪汤。
中间数诊略。
近诊2014年6月14日,类风湿,头及上臂处结节消减好多,稍有点红,手足关节痛减,时口干,稍恶风寒,大便少2日一行,夜尿2,苔薄白脉细弦。
证解:关节痛久恶风寒为表阴证,即少阴,风湿结节红及口干为里阳证,即阳明,大便少及夜尿2次为里虚寒有饮,为太阴。
故辨六经:为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辨方证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黄芪茯苓生石膏大枣(冯老多改白术为苍术,改防风为防己)。
用药:
麻黄6克,桂枝12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防己10克,知母20克,苍术30克,川附子60克(先煎),生黄芪15克,生石膏45克,茯苓12克,生姜3片,大枣4枚,七剂
此患者停激素期间病情多有反复,尚有发展趋势,患者在头上及上臂尺侧有风湿结节出现,头上结节有红肿痛,且
有悲伤欲哭等现象出现。
冯老以八纲为纲,执六经辨证之牛耳,随证加减,遣方用药,力挽狂澜。
终使病人在停激素后,关节痛疼减轻甚多,手足肿已,风湿结节缩小(头部另一结节已消),手关节肿处色暗变浅,悲伤欲哭已(曾合甘麦大枣汤),乏力已,精神好转,有舌苔长出。
此乃多赖桂枝芍药知母汤之功,患者由绝望、悲伤、萎靡,到高兴、欣喜、自信,个中种种滋味,不身临现场见证全程难以言诉!
案例二:凌先生,男,49岁 2014月5月23日。
痛风,趾热痛稍肿(痛时红),纳可,畏寒,饮后腹胀,口中和,尿酸高,乏力,夜尿2--3,舌脉未见(患者为一同门师兄亲属,代述)。
证解:乏力畏寒属少阴,趾热痛稍肿为阳明,饮后腹胀及夜尿2为里虚寒属太阴也。
故辨六经为: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辨方证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生石膏大枣汤证。
用药: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防己10克,知母18克,苍术15克,川附子18克,生石膏45克,生姜3片,大枣4枚。
七剂。
后师兄反馈,患者食药后痛已,饮水适。
此乃桂枝芍药知母汤之阴阳二法之运用,都乃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却一偏阴一偏阳,何以一方之二用而都见效显著?
可由用药之加减药量之多少从中比较:案例一病人病程久,患者年老,虚寒证显,老师加大附子用量以强壮温经散寒,加黄芪益气固表,加茯苓以利水湿之功,加大知母量以清热消肿散结,加生石膏加强清阳明热。
案例二患者病短、体壮,热像显,老师加生石膏且大量,附子仅18克以强壮散寒。
冯老遣方用药收发自如,功底之深厚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冯老常说:遣方用药,不在多而在准,即辨六经准,辨方证准,用药量准。
往往病情复杂辨不清时,越要用药简单,以点而撬面,用药多反而互相牵制!。